浅议青花瓷文化
谈谈青花瓷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____

45谈谈青花瓷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江 涛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等品种。
青花瓷和其他许多民间工艺品一样,它的主题真挚地反映了历代先民的善良愿望,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保留着古老的东方色彩。
尤其是寄托人们美好情意的吉祥题材,更是占据了历代青花瓷绝大部分装饰。
青花瓷从艺术风格上看明显地分民间青花和官窑青花,这两类青花在艺术上也是互为影响地发展。
其中民间青花作为大众百姓日常使用的器具,其装饰的题材内容大量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审美情趣,表现了生活之美和吉祥之意。
青花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它不仅色调明快,蓝白相映,其色料的流散洇集、云笔的轻重缓急、分水的浓淡韵味、形式的多样变化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给人审美享受。
青花瓷的装饰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使用与中国画相同的绘画工具毛笔,使之一笔下去有刚有柔、有虚有实、有浓有淡、有轻有重,运笔时有中锋、侧锋、有顺、逆、拖之变化,笔法纵横交错,变幻无穷,分水可调剂浓淡,色调丰富且含蓄,与白里泛青的釉面相结合使人感到清新明丽,纹饰经过艺术处理,产生运动的节奏和生动的韵律。
青花瓷的图案装饰雅俗共赏,它以简练的笔法和单纯的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装饰语言,有着感人的艺术吸引力,充分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青花艺术的发展也经历了更新。
不同特色的现代青花艺术越来越与时尚紧密联系。
现代青花艺术是在现代的艺术思想扎根我们的思维以后才产生的。
在现代青花艺术发展中,有的深刻挖潜某一种特定技法,抵达想象中完美的彼岸以完成他们的终极目标。
青花瓷历史文化介绍

青花瓷历史文化介绍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一种,它是指在瓷胎表面涂上蓝色
的釉料,然后在高温下进行烧制而成的瓷器。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的时期是明清两代。
青花瓷被认为是中国陶瓷制造技术的
巅峰之作,属于瓷器中的国粹。
青花瓷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流派众多。
早在元代就有一些以
釉料重彩绘制的青花瓷,如应该以釉和彩绘在瓷器上,或在瓷器上打上"化验"字样来认定。
明代以后,随着技术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青花
瓷的制作工艺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代表的著名
流派。
青花瓷早在明代就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珍贵收藏品。
明朝末期,
青花瓷甚至成为了朝廷的重要礼品。
清朝时期,青花瓷的品质更是大
幅提高,不仅民间收藏,且成为宫廷必备的贵重饰品,经常作为政治
礼品或官方赠品送往海外贸易。
青花瓷的工艺技术不仅涉及到瓷器的结构设计,还涉及釉料、装饰、烧成等方方面面。
仅青花的烧制就有温度、石英、石灰和钾等多
种成分的合理配制和控制。
青花瓷独特的美学特性和纯净、素雅、高
雅的文化气息,在现代收藏家和陶瓷业者中仍然备受推崇,成为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亮点。
非遗文化青花瓷介绍

非遗文化青花瓷介绍青花瓷,那可是咱中国非遗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啊。
你瞧,青花瓷就像一位从古老时光里走来的优雅佳人。
她身上的白底蓝花,蓝得就像最深最静的那片湖水,纯净又深邃,而白色的底呢,恰似那湖水上的一层薄冰,冰清玉洁的。
每一笔蓝色的勾勒,都像是画师用自己的心在瓷胎上跳舞,舞步轻盈又充满力量。
这青花瓷的制作,可不像咱们平常画画那么简单。
制作青花瓷的工匠啊,就像是魔法大师。
他们先得精心挑选瓷土,这瓷土啊,就好比是厨师做菜用的顶级食材,得是最细腻、最纯净的才行。
然后把瓷土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瓶瓶罐罐的,有盘子碗碟的,这就像是把一块泥巴变成了一个个有灵魂的小生命。
说到这青花瓷上的图案,那可真是丰富多彩。
有缠枝莲纹,那线条就像藤蔓一样,弯弯绕绕地在瓷瓶上蔓延生长,莲花就像是藤蔓上结出的最圣洁的果实。
还有云龙纹,云龙在瓷瓶上翻腾,龙就像活了一样,张牙舞爪的,云就像是它的座驾,带着它在那片白色的天空中遨游。
这些图案不仅仅是装饰,更像是在讲述古老的故事。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好比是把一本厚厚的史书,用最美丽的画面刻在了瓷器上。
咱再说说青花瓷的烧制。
烧制青花瓷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把画好图案的瓷胎放进窑里,就像是把孩子送进了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
窑里的温度高得吓人,这时候的瓷胎就像在火海里接受考验的勇士。
要是温度控制不好,那前面的功夫可就白费了。
就像咱们做饭,火候掌握不好,那菜就毁了。
经过漫长的烧制过程,当窑门打开的那一刻,一个精美的青花瓷就诞生了,那感觉就像是凤凰涅槃一样,从普通的瓷胎变成了惊艳世人的艺术品。
青花瓷在咱中国的历史上那也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
在古代啊,青花瓷可是远销海外的。
外国人看到青花瓷,眼睛都直了,就像咱们看到外星来的神奇宝贝一样。
青花瓷就像是中国文化的使者,把中国的美、中国的文化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它让世界知道,中国不仅有丝绸茶叶,还有这精美绝伦的瓷器。
现在啊,咱们得好好保护这青花瓷文化。
青花艺术的人文精神及审美研究

青花艺术的人文精神及审美研究青花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珍贵品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享誉世界。
青花瓷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人文精神以及审美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深入揭示青花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一、青花艺术的历史渊源青花瓷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元代,成熟于明代。
宋代时期,青花瓷首次出现,但并不十分流行。
到了元代,青花瓷开始大规模生产,其风格更加丰富多样,逐渐成为瓷器中的主要品种。
明代则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无论是青花瓷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青花瓷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而其独特的技艺和风格则在元明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青花瓷的历史渊源不仅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青花瓷成为了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朵奇葩,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二、青花艺术中的人文精神青花瓷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其传统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之中。
青花瓷所展现的图案和纹饰往往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山水、花鸟、人物等,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文化传承。
青花瓷在工艺技术上的精湛与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承和体现。
青花瓷釉色青润,线条流畅,纹饰清秀,釉面光洁,这些都需要工匠经过长期的学艺修炼才能掌握,这种工艺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表达和传承。
青花瓷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其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之中。
青花瓷以其华丽的外表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在古代社会以及现代社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象征和标志。
青花瓷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在制作工艺中得到体现,更是在其文化传承和社会功能中得到体现的。
三、青花艺术的审美价值青花瓷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其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上。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性与创新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瓷器的重要品类之一,其艺术性和创新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青花瓷在色彩鲜艳、线条优美、形态多样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在生产技术、装饰图案等方面也经历了多次创新。
青花瓷的艺术性表现在其独特的色彩表现上。
青花瓷以青花为主要装饰彩色,在瓷器表面涂抹上含有铜、钴等金属元素的颜料,然后经过高温烧制形成青色。
这种青色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构成了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花瓷的青色还能与胎釉和图案相互映衬,使整个瓷器呈现出一种高雅、素雅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在线条和形态上的表现也展示了其艺术性。
青花瓷的形态多样,既有青花瓷琢磨制作的杯、碗、盘等餐具,也有青花花瓶、香炉等装饰品。
无论是何种形态的青花瓷,在其造型上都尽可能地追求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恰当。
青花瓷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形成了一种和谐、美丽的视觉效果。
青花瓷在装饰图案上的创新也是其艺术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古代的青花瓷主要以自然景观、花卉、人物故事等为主题,采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在明代以后,青花瓷的图案逐渐丰富多样,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还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的影响。
比如元朝的青花瓷以莲花、葡萄等图案为主,明代的青花瓷以山水、花卉、纹饰等为主,清代的青花瓷则注重对人物、动物等形象的写实性和雕刻感。
在技术方面,青花瓷的艺术性和创新也得到了不断地推动。
古代的青花瓷制作技术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涂抹青花等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熟练的工匠完成。
而在明代之后,青花瓷的烧制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创新技术。
明代以后,青花瓷的瓷胎质地更加精细,胎釉更加光亮,装饰图案的线条更加细腻。
清代还出现了以工、农、商、学四类人物为主题的“四大家族”青花瓷,他们通过创新青花瓷的胎釉、造型,创造出了独具风格的作品。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不仅在色彩、线条、图案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为青花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遗产青花瓷与瓷器的审美价值

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遗产青花瓷与瓷器的审美价值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遗产:青花瓷与瓷器的审美价值陶瓷艺术一直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古代的陶瓷作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中,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遗产而备受人们推崇。
本文将从历史、工艺和艺术角度来探讨青花瓷及瓷器的审美价值。
1. 历史意义陶瓷制作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唐朝时期,瓷器的制作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出现在元朝时期。
宋朝的青瓷以其简约的造型和朴实的装饰风格而著名。
然而,元代的青花瓷因瓷土的改变和采用蓝色颜料绘制装饰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明代承袭元代的传统,继续生产青花瓷,并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青花瓷从明代开始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被众多国家所青睐。
青花瓷的历史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生产和流传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对后世陶瓷制作技术的影响。
青花瓷的出现引领了明代瓷器制作的发展,成为后世陶瓷艺术的重要参照。
2. 工艺特点青花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采用的特殊工艺和独特的装饰方式。
其制作工艺分为胎体制作、胎釉烧制和装饰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胎体制作是青花瓷制作的重要环节。
胎土的选用和配比对瓷器的品质至关重要。
制作胎体时首先需要将瓷土和水混合,然后经过过滤、搅拌等程序,使其成为均匀的糊状物质。
接着,对胎体进行成型和饰面处理等程序,形成定型的基本器型。
其次,胎釉烧制是制作瓷器的关键环节。
一般采用高温烧制的方法,以确保成品的质地均匀且坚固。
烧制时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使胎体充分烧结,釉面光洁。
最后,装饰是青花瓷显著的特点。
通常采用蓝色颜料在白色胎釉上进行绘制。
通过刷、蘸、抹等手法将颜料均匀涂抹于器物表面,并经过高温还原烧制,使颜料氧化成蓝色。
青花瓷的装饰多以自然界的图案为主题,如花卉、山水、人物等,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3. 艺术价值青花瓷及瓷器作为古代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青花瓷的装饰风格简约而精致,既凸显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又具备了很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
青花瓷文化调研报告

青花瓷文化调研报告青花瓷文化调研报告(一)一、引言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篇调研报告旨在深入探讨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青花瓷的起源青花瓷始于唐代晚期,盛行于元明清时期。
它以青花为主要装饰特征,青花由青色颜料在白色釉下进行绘制,色彩鲜艳而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青花绘制技法的发展得益于瓷器釉下彩绘技术的成熟,釉下彩绘技术的出现使得青花得以在瓷器上得以进行表现。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青花瓷的起源地有很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它起源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下,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源于中国。
无论其起源如何,青花瓷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成为瓷器生产中的重要品种,为后世所传承。
三、青花瓷的发展青花瓷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明代青花瓷器的造型多样,除了传统的瓶、罐、盘等器型外,还出现了很多新颖的创作,如游戏盘、笔洗等。
青花纹饰的题材也变得更加广泛,既有传统的花草鸟兽、山水人物等,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伊斯兰风格的纹饰。
清代是青花瓷的全盛时期,青花瓷器在技术、工艺和装饰等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
清代青花瓷器不仅造型雅致、工艺精湛,而且纹饰多样,题材内容丰富,不管是花卉、鸟兽、山水还是人物故事,都能以青花的形式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青花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为后世的陶瓷制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素材和技术参考。
其次,青花瓷的纹样和题材往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如花鸟、山水、兽脸等。
这些纹样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更使得青花瓷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再次,青花瓷的传播与贸易促进了中国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历史上,青花瓷作为一种珍贵的商品,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等渠道远销海外,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青花瓷元素:深厚的历史底蕴,代表着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高峰

青花瓷元素:深厚的历史底蕴,代表着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高峰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它凝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代表着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高峰。
在中国古代,青花瓷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卓越的工艺技术而备受世人瞩目。
本文将探讨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起源与发展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但直到元代才正式成为一种大规模生产的陶瓷产品。
元代青花瓷以其青花彩绘和独特的装饰样式而闻名。
明代时期,青花瓷迎来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宫廷和富贵人家中的必备物品。
清代时期,青花瓷得到了更为精湛的工艺提升,成为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的代表之一。
工艺特点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胎、釉、彩和烧四个步骤。
制作青花瓷的原料主要是高岭土、瓷石和钾长石等,经过混合、制坯、彩绘等多道工序,最终进行高温烧制而成。
青花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清爽素雅,青花花彩鲜艳夺目,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文化意义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青花瓷的花纹多样化,包括花鸟、人物、山水等各种题材,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青花瓷也是宫廷贵族生活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文化。
青花瓷不仅是一种陶瓷制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
现代影响如今,青花瓷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许多陶瓷艺术家都以青花瓷为灵感源泉,创作出许多现代风格的青花瓷作品。
青花瓷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之一。
青花瓷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总结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它承载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青花瓷能够继续焕发其独特的魅力,为世人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之一,一直被誉为国瓷。她清丽、隽逸,千百年来不断地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采,处处给观 者美的享受与启迪。本文阐述了青花瓷的文化特征和意蕴等内容。
关键词:青花瓷;文化;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
1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58(2014)03—0076—02
在陶瓷文化史上,任何一种陶瓷制品都围绕着一定的社 会文化功能展开,青花瓷也不例外。青花瓷是陶瓷发展到一 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陶瓷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发展 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反过来,文化功能 的表达和展现也需要陶瓷来承载和体现。
万方数据
浅议青花瓷文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英海珍 锦源康晖瓷厂英海珍工作室,江西景德镇,333001 景德镇高专学报 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 Journal 2014,29(3)
引用本文格式:英海珍 浅议青花瓷文化[期刊论文]-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4(3)
第29卷第3期 2014年6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Journal of Jingdezhen College
Volt
29 No.3
Jun.2014
浅议青花瓷文化
英海珍①
(锦源康晖瓷厂英海珍工作室,江西景德镇333001)
摘 要:青花作为陶瓷的一种装饰,是陶瓷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
①收稿日期:2014—03—10 作者简介:英海珍(1978一),女,江西景德镇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擅长陶瓷青花婴戏绘画创作。
万方数据
2014年第3期
英海珍:浅议青花瓷文化
・77・
为怀,仕女图中的相夫教子,无不体现着儒教“礼让”、“仁爱” 思想。康熙时期的“献寿图”青花香炉,手持如意的长者,俨然 是孔夫子的形象,又有老子的神态,犹如“儒道合一”的化身。 在民间青花瓷中,佛教题材有如来佛、观世音、布袋和尚、
2.2
l青花瓷器的出现
元代时期,由于景德镇的青白瓷与蒙古族崇尚白色的习 俗基本吻合,虽然当时景德镇瓷器并非国内最好的瓷器,元王 朝还是把当时唯一的瓷局(浮梁瓷局)设在了景德镇。瓷局的 设立使景德镇当时瓷业比较衰落的趋势有所好转。官方的扶 持,以及商贸的往来使景德镇的瓷业迅速发展。 关于青花的起源,有人认为始于宋代,但所见实物不多。 1950年,在景德镇市郊曾出土宋代近于青花的瓷碗碎片。 1954年,又在广州发现了宋巳酉年(1069年)的青花莲瓣缠枝 牡丹罐。浙江文管会在龙泉对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的金砂塔 基进行挖掘,曾发现几片青花瓷片,这是现今所见最早的青花 瓷。据史料记载,1976年,在南朝鲜木溥附近海域,发现元代 满载瓷器的沉船,有青瓷三千多件,白瓷两干多件,多系景德 镇和龙泉产品,但无一件青花瓷器,因此,青花的开始流行可 能在元代中期以后。青花所用的钴青料,最初是一种自西域 输入的称作“smahc”的含钴的琉璃色的玻璃,后来才改用一种 天然出产的黑锅色矿物(即钴土矿,我国叫它作“珠明料”,日 本称作“吴须”),青花瓷的出现一改使用过许多世纪的刻花 刀、印花模,把这种原料磨得极细加茶水使其成为墨汁般的乌 黑东西,然后把我国人民最善于驾驭的毛笔用到瓷器上,再在 绘了花纹的坯件上罩一层自釉。这样比以往的印、刻花更鲜 明的“青花”,就在景德镇特有的瓷器上出现了,这就是青花瓷 器。
近。
4青花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青花瓷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宝藏无数,潜心挖掘之下,我 们可以继承前人千年的智慧和艺术营养,吸收到现代艺术创 作中来,可使我们的作品形神俱备、内涵丰富、韵味悠长。要
传承和弘扬中国元素——青花瓷文化,就需要我们更加珍视
青花瓷文化,传承和弘扬青花瓷文化。 正确地扬弃和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珍视传统文 化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畅饮清甜泉水不仅需要开拓眼界、 探明泉眼、盛装甘露,最关键的还在实践,即在各类艺术创作 中大胆地使用拙朴之美的青花瓷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 选择地弘扬这种文化。不论是青花风格图案,还是青花瓷的 制瓷工艺,乃至青花瓷文化中包含的深沉内敛的的神韵。要
2青花瓷的文化特征
景德镇青花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元代 青花瓷,受元杂剧影响多;明代中期嘉靖年间,道教题材在青 花纹样中,占有很大比例;清代的佛教图案较多,而儒教文化 的影响,在古代青花瓷的不少画面里都能见到。 中国戏曲文化对青花瓷的影响 以古代戏曲故事作为青花装饰题材,是元代青花的一大 特点:元代青花瓷中的“追韩信”、“周亚夫细柳营”、“蒙恬将 军”、“三顾茅庐”等纹饰,表明当时戏曲深入社会生活,给予青 花艺人以很大的影响。明清时期的青花“刀马图”、“空城计” 等纹饰,也是戏曲题材。 戏剧艺术与青花瓷文化有不少相通之处。戏剧表演讲究 “唱、念、做、打”,重视人物造型。脸谱艺术形象夸张,有很强 的感染力,青花瓷画也重视夸张变形。唯有经过夸张变形,才 能成为艺术作品,给观众的印象更强烈。戏曲演唱,重视气 韵,强调“刚柔并济”。戏剧表演的表情有“喜怒忧思惊恐悲, 娇媚羞痴怨恨急”,见景生情,意随境迁。青花瓷画,妙在神韵 生动。戏曲的音乐韵律节奏,在民间青花写意画中,也能明显 地看出来。“梅月双清图”、“昭君出塞”等纹饰,线条的抑扬 顿挫,有着强烈的韵律节奏感。
达摩、降龙罗汉等佛像,也有佛教活动的盛况描绘。清代顺治
年间的“释迦牟尼法图”,如来佛肌肉丰满,在光环的笼罩下, 向弟子说法布道。 在青花瓷中,道教题材所占的比例很大。“吕洞滨江淮斩 蛟”、“泛槎图”,显示出神仙的法术威力。“东方朔偷桃”,属 于祥瑞题材,含有祝寿的寓意。
2.3
中国民间文化对青花瓷的影响 民间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神话传说,图腾崇拜,民间花
钱,民居建筑等等,都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从古到今的文学 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受到启示。民间文化属 于俗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的综 合反映。不少民间传说故事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人民群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民间青花中的牛郎织女“鹊桥会”、“和合二仙”,“魁星点 斗”、“三星”、“八仙”等题材,都是属于人神结合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纹饰是民间艺人发挥想像力所创造出来的艺术 形象。青花山水画中,有不少民居建筑题材,滕王阁、章江门、 江南园林的亭阁房屋,或细致描绘,或以简笔概括。清代青花 山水瓶上的民居,似乎是青花艺人对实景写生描绘下来的。 东埠、瑶里山乡的传统民居,与青花山水画中的造型非常接
2.1
中国宗教文化对青花瓷的影响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
教、佛教、道教这三大宗教是中国宗教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三 大宗教的思想观念,仙佛人物、神话传说、宗教法器等,在工艺 美术品的图案造型、表现题材上占有很大比例。青花瓷的造 型、装饰也同样与儒、佛、道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在元、明、清青花瓷的人物画中,能清晰地看出,如来佛的慈悲
不断在实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求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健夫.青花艺术之我见[J].陶瓷研究,2008,(04). [3]廖志丹.浅谈青花瓷装饰技法及艺术特征[J].陶瓷研究,2008, (04). [4]梦斋主人.元青花纵横谈[J].收藏界,2010,(04).
盛,故草木萌发。”而草木之色皆青,青象征了欣欣向荣,寄予 了古代艺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由衷赞美之情。青花 瓷中之青,打破了白瓷乳浊性不透明的一览无余的白色,色白
花青,使青、白色相得益彰,无限景色收尽眼底。
在古时,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做容器;而书香门第、 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 象征。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收藏价值,主要是 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科技工艺价值、美学艺术价值,尤其是 陶瓷文化价值所决定。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 之意:如古时读书人年轻时便希望自己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走上仕途后则希望“青云直上”,能有一个老百姓拥戴的 “青天”声名;有气节的人更希望自己身后能够“名垂青史”或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青花瓷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3青花瓷的文化意蕴
首先,就青花而言,从材料上讲,景德镇的青花材料品种 繁多,而适合青花彩绘的胎料包括白瓷、青白瓷、青釉及黄釉 等釉种皆适合青花的制作与文化审美。这就为以青花为物质 载体的文化表达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天地。无论日用瓷还是陈 设瓷,青花都有着广阔的文化功能,同时起着装点物品与美化 生活的重要作用。 其次,“自古陶瓷重青品”古人对“青”的钟爱,缘于“青” 乃自然之色。制瓷者多来自民间,身处蓝天、青山、碧水、绿野 之间,怎能不感染了“青”的广袤博大与磅礴生机?“草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