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

合集下载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Botany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一)知识目标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长发育与生殖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科、生技、农学、园林、园艺、植保、种子等十几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植物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

(二)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对植物外部形态结构和各器官内部结构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校园及附近城区主要植物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2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发展史,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

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逆境生理》、《作物育种学》、《观赏园艺》及《生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基础。

(2)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1)了解花的形成和发育。

(2)了解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3)了解流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二)理解(1)理解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

(2)理解植物各营养器官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三)掌握(1)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2)掌握植物组织的起源和类型。

(3)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结构。

(4)掌握植物的各大类群,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 2 学时知识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界;植物的重要性;植物学发展简史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本章小结重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重要性。

难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思考题:— 3 —1、简述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东北师大图书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0506

东北师大图书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0506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码:MED200学时数:6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图书馆学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管理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了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掌握管理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机制、组织流程与流程管理、管理中的决策、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为信息机构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打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要认真领会教材及讲授的内容外,还应就相关管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4学时)第一节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管理活动一、人类的社会实践及其对管理的要求二、管理的内涵与实质第二节管理职业与管理职能一、组织活动中的职业分工与管理职业的形成二、组织管理职能第三节管理性质与管理素质一、管理的性质二、管理素质第四节管理学及其结构体系一、管理学研究内容与学科结构二、管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4学时)第一节古代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的形成一、古代中国的管理思想二、古代西方文明的管理思想第二节近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二、科学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第三节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一、行为科学学派二、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其他理论派别第四节面向未来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新发展一、以组织文化为背景的人本管理思想二、学习型组织与第五代管理理论三、组织再造与管理信息化第三章管理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机制(5学时)第一节管理的社会环境一、组织环境及其特性二、社会环境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第二节基于社会信息流的组织管理模式一、管理活动中的社会信息与信息流二、基于信息流的组织业务管理三、社会信息流的整合与组织流程管理第三节管理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一、管理道德观与伦理观的演化二、管理道德、伦理规范的形成与作用三、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下的组织道德建设第四节管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监督体制一、管理的社会影响与责任二、基于社会责任的管理监督三、管理监督社会体系的构建第五节组织的国际化发展与跨文化管理一、跨文化作用与国际合作发展二、国际化经营中的跨文化影响三、跨国与多国经营的形式选择第四章组织设计与组织建设(5学时)第一节组织设计与建设的要求、依据、原则和程序一、组织设计与建设的要求二、组织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三、组织设计与建设原则四、组织设计与建设的程序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与机构设置一、组织结构理论及其应用二、组织设计与机构设置中的模式选择第三节组织岗位设计与权力分配一、组织岗位与岗位责、权二、以岗位责任为中心的权力配置三、集权与分权管理的推进第四节组织运行设计与制度安排一、组织运行模式设计二、组织运行中的团队与委员会活动规范三、组织运行制度安排第五节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一、组织变革过程与组织变革动因二、组织变革的内容与创新活动的组织三、组织创新模式的选择第五章组织流程与流程管理(5学时)第一节基于业务流程的组织活动管理一、组织的业务流程及其特征二、基于流程的组织活动三、组织流程管理的实现第二节供应链流程与供应链管理一、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形成及其对管理思想变革的推动二、供应链管理中的流程模型三、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原则与步骤第三节基于流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流程内容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循环组织与质量分析第四节准时生产、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的流程管理一、准时生产及其流程管理二、精益生产及流程管理三、敏捷执照及其流程管理第五节组织业务流程再造一、企业流程再造的核心思想与实践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与原则三、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第六章领导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4学时)第一节领导、领导行为与领导工作一、领导作用与领导素质二、领导行为三、领导工作与领导方法的改进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一、工作任务设计与工作时间、报酬安排二、人力资源配备与流动三、人员考核与培训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二、组织激励的基本原则三、人员激励的实现第四节组织活动中的协调一、组织活动中正式关系的协调二、组织活动中的冲突与协调三、基于人际关系的组织力量整合第七章管理中的决策(4学时)第一节管理决策与管理决策过程一、决策与管理决策二、管理决策过程三、管理决策条件第二节管理决策的组织一、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二、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三、个体决策与集体决策四、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第三节管理决策方案的选择一、专家决策方法二、对比分析法三、期望值分析法四、综合判断法第四节管理决策的实施原则与决策体系的优化一、影响管理决策及其实施的环境因素二、管理决策的实现原则三、管理决策体系的优化第八章目标管理与计划(4学时)第一节目标与目标管理一、组织的目标与目标特性二、目标管理及其问题分析三、目标管理的实施第二节计划目标活动与计划管理一、计划目标与计划活动二、计划管理方式及其应用第三节组织的计划体系与计划内容安排一、组织的计划体系二、组织的计划内容安排第四节计划方法与技术一、计划组织方法二、计划编制方法第九章管理中的控制(5学时)第一节控制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控制与管理控制二、管理控制中的系统三、系统控制的实现机制第二节管理控制的组织层次一、管理层次与控制层次二、集中分层控制中的层次控制分析三、管理控制的可靠性第三节管理控制过程与环节一、管理控制的组织特性与要求二、管理控制过程三、管理控制的评价与改善第四节管理控制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一、管理控制的模式选择二、管理控制的层次安排三、管理控制的实现方式第十章知识创新与项目管理(8学时)第一节知识创新及其体系构建一、知识创新与生产力发展二、知识创新系统与体制第二节知识创新项目战略决策及其风险控制一、R&D项目内容与作用区分二、项目组织中的战略决策三、知识创新项目的风险性防范第三节知识创新项目实施中的管理一、项目立项与计划二、项目实现管理三、项目绩效评价第四节知识创新项目过程优化一、动态规划的应用二、网络规划方法的应用第五节创新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一、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二、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三、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依据与关系处理第十一章管理沟通与管理信息活动(4学时)第一节管理沟通与信息交流一、管理沟通及其作用二、管理沟通的基本形式与方式三、管理沟通渠道构建沟通障碍克服第二节基于信息流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一、基于管理信息流的管理信息系统二、决策支持系统三、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一、系统调查二、可行性研究三、系统分析四、系统设计五、编程与调试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一、系统转换组织二、系统运行管理三、系统维护与维护管理第十二章信息化环境中的管理发展(4学时)第一节社会信息化与组织管理信息化一、现代社会发展与社会信息化二、社会信息化中的管理信息化第二节组织管理中的信息系统集成一、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整合二、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案及其实现第三节组织的知识管理一、组织运行中的知识流与知识管理二、知识管理的目标确立与技术范式三、组织知识管理的实现第四节网络条件下的组织活动管理一、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与管理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管理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结合学生特点,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课堂讲授并引导学生分析相应的案例,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微生物教学大纲

东北师范大学微生物教学大纲

微生物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绪论(2学时)微生物的定义。

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6学时)第一节细菌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细菌的群体形态。

第二节放线菌放线菌的形态构造;放线菌的繁殖;放线菌的群体特征。

第三节蓝细菌蓝细菌的形态构造;蓝细菌细胞的特化形式。

第四节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特点;衣原体的特点;立克次氏体的特点。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6学时)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第二节酵母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细胞的形态和构造;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酵母菌的菌落。

第三节丝状真菌—霉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真菌的孢子;霉菌的菌落。

第四节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蕈菌的定义、分布及发育过程。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6学时)第一节病毒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第二节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第三节病毒与实践噬菌体与发酵工业;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应用。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6学时)第一节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分类。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

第四节培养基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基的种类。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6学时)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第二节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两用代谢途径;代谢物回补途径。

第三节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自氧微生物的CO2固定;生物固氮;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环境学院教学大纲2015-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学院教学大纲2015-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学院教学大纲目录理科大类平台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6)《普通物理B:热学》教学大纲 (7)《普通物理B:光学》教学大纲 (10)《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12)学科公共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16)《环境学》教学大纲 (20)《生态学导论》教学大纲 (23)《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26)《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8)《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30)《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2)《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34)《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6)《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38)《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1)《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42)《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5)《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47)《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49)《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51)《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大纲 (5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57)《环境伦理学》教学大纲 (59)《环境与社会》教学大纲 (61)《生态与社会》教学大纲 (62)《创新与创业训练1》教学大纲 (63)《创新与创业训练2》教学大纲 (64)《职业规划讲堂》教学大纲 (65)《地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68)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理学》教学大纲 (70)《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76)《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80)《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83)《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85)《环境管理学》教学大纲 (87)《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教学大纲 (94)《区域环境规划》教学大纲 (97)《环境科学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100)《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104)《环境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110)《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112)《环境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115)《室内环境学》教学大纲 (117)《室内环境学实验》教学大纲 (119)《绿色化学》教学大纲 (121)《痕量污染物分析》教学大纲 (124)《环境统计学》教学大纲 (125)《环境统计学实践》教学大纲 (128)《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130)《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134)《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136)《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大纲 (139)《环境政策与分析》教学大纲 (141)《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142)《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 (145)《环境灾害学》教学大纲 (148)《环境法规》教学大纲 (151)《环境教育》教学大纲 (153)《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 (156)环境工程专业《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158)《水力学》教学大纲 (160)《工程力学Ⅰ》教学大纲 (164)《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165)《测量学》教学大纲 (168)《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172)《水质工程学Ⅰ》教学大纲 (174)《排水管网》教学大纲 (176)《水工艺设备与控制》教学大纲 (179)《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184)《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学大纲 (187)《水质工程学Ⅱ》教学大纲 (190)《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194)《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197)《工程制图实践》教学大纲 (201)《水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203)《测量学实习》教学大纲 (205)《工程设计ACAD》教学大纲 (207)《工程设计ACAD上机实践》教学大纲 (210)《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212)《电工学》教学大纲 (215)《水工程结构》教学大纲 (217)《水质工程学Ⅰ设计》教学大纲 (221)《工程力学Ⅱ》教学大纲 (22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大纲 (224)《排水管网设计》教学大纲 (227)《水泵与水泵站》教学大纲 (229)《水泵站设计》教学大纲 (23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23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235)《固体废物处理设计》教学大纲 (237)《环境电化学》教学大纲 (238)《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241)《水处理实验技术》教学大纲 (243)《水质工程学Ⅱ设计》教学大纲 (245)《水质工程学Ⅱ实验》教学大纲 (247)《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25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大纲 (253)《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256)《环境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教学大纲 (258)《施工组织设计》教学大纲 (261)《环境工程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262)《专业外语》教学大纲 (264)生态学专业《动物学》教学大纲 (268)《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270)《植物学》教学大纲 (272)《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277)《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279)《种群与群落生态学》教学大纲 (281)《种群与群落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285)《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 (287)《进化生态学》教学大纲 (290)《生态毒理学》教学大纲 (293)《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297)《生态监测与评价》教学大纲 (299)《生态监测与评价实验》教学大纲 (302)《环境生态工程》教学大纲 (304)《环境生态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306)《生态学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308)《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312)《水生生物学》教学大纲 (313)《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316)《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 (318)《生物统计学上机实践》教学大纲 (320)《土壤学》教学大纲 (322)《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 (324)《动物生理生态学》教学大纲 (326)《动物生理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328)《植物生理生态学》教学大纲 (330)《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332)《遗传学》教学大纲 (334)《分子生态学》教学大纲 (336)《分子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339)《生物信息学》教学大纲 (341)《行为生态学》教学大纲 (343)《保护生物学》教学大纲 (346)《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348)《全球生态学》教学大纲 (351)《生态经济学》教学大纲 (353)《湿地生态学》教学大纲 (355)《产业生态学》教学大纲 (358)《生态规划》教学大纲 (361)《污染物评定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362)《污染物评定方法与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365)《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366)《环境生态工程实习》教学大纲 (368)《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大类平台课课程编码:1151752015300课程英文名: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 预修课程:无总学时数:54 建议修读学期:1一、课程性质、目标与要求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科大类平台课,共3学分,54学时,于第一学期开设。

东北师范347大纲

东北师范347大纲

东北师范347大纲
非常抱歉,由于字数限制和内容的复杂性,我无法为您撰写一篇完整的关于东北师范347大纲的文章。

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大概的提纲,以供您参考。

标题:东北师范大学课程大纲解读
一、引言
- 东北师范大学简介
- 课程大纲的重要性
- 对东北师范大学347大纲的理解
二、东北师范大学347大纲概述
- 大纲的目标与定位
- 大纲的主要内容
- 大纲的适用对象
三、东北师范大学347大纲的具体内容解析
- 教育理念部分
+ 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学科知识部分
+ 主要学科的教学内容
+ 各学科的教学要求
- 实践教学部分
+ 教学实践的设计
+ 教学实践的实施
- 教育评价部分
+ 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 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四、东北师范大学347大纲的特点和优点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对东北师范大学347大纲的应用建议
- 建议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大纲
- 如何根据大纲进行教学设计
- 如何评估教学效果
六、结论
- 对东北师范大学347大纲的整体评价
-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大纲,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展。

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古代汉语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的一门语言工具课。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依据所修专业的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

三、本课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为学年课,课内120学时。

6学分。

四、本课程由选文、本篇选词综述、古汉语知识通论及练习所组成。

教学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做到选文与知识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五、选文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

在释词通句中,有计划地随文讲解常用词,把常用词的累积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

六、语言知识的选择,以必要、常用为准则,以词汇、语法为重点,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导。

七、古汉语课训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要通过单项的综合的训练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技能技巧。

训练要配套,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富于启发性。

八、选文的讲授与知识的教授要并重,选文的课时略多于知识通论,两者的比例为6:4。

九、因选文时而调整,本大纲只规定知识通论的内容,不列选文的具体篇目。

十、依据教学计划,古代汉语教材包括:教学大纲、主体教材和辅导教材。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使用(二)多媒体教材的使用(三)辅助教学资料的使用二、教学建议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传授文学理论,要紧密结合文学的实践,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原文,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理论研讨活动,让学生自觉地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相关练习题和综合测试,促进学生认真思考,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第三部分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绪论部分教学要求:讲解古代汉语的性质,提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2)古白话3、文言文是在先秦语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

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

《西方史学思想史》课程大纲(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cal Thoughts)(2015年秋)一、课程目标西方的历史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留存至今的西方史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思考,深刻影响着当代的历史思想建构与编纂实践,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专业研究的入门书。

本课程撷取西方历史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按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至十九世纪的时序依次编排,辅以参考性的同时期经典及今日研究成果,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讲读,力争实现如下目标:1. 引导学生熟悉西方史学经典文献的分布,了解西方史学编纂的演进,形成对西方史学经典作家、作品与思想流派的整体认识。

2. 教授学生专业文献解读方法,使学生学会准确提炼与清晰概括内容较抽象的史料信息,特别是能够初步解读一些英文原典文献。

3. 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反复强化其问题意识,提升其研究表述质量,力争做到立论鲜明、论从史出、逻辑自洽、形式规范。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3个模块,含14个专题。

模块一(专题1-5)为古典史学,模块二(专题6 -10)为中古与近代史学,模块三(专题11-14)为现代史学。

课程共40课时,其中下述14个专题拟用30课时(专题14用4课时,其余每个专题用2课时),绪论和结论共用4课时,两次阶段研讨共用4课时,其余2课时用作机动(如个别专题超时所用、法定假日等)、辅导与答疑及考试与课程论文指导等。

专题1:希腊史诗中的史与诗1. 必读经典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选读经典(1)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2)赫西俄德:《神谱·工作与时日》,王邵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研讨主题(1)“史诗”在何种意义上是“史”,何种意义上是“诗”?(2)古希腊史诗体现了怎样的古典人本主义内涵?(3)以史诗为据,思考上古希腊的历史观——时间、空间与人事演进。

排球教学大纲

排球教学大纲

《排球》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04322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专选)(二)目的:其主要任务是:1、掌握教师传授的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战术的分析,排球技术教学训练的方法;排球战术教学与训练方法。

2、对大纲规定的技术、战术中的主要教材做到会讲、会示范、会教;对介绍性教材要有所体会。

有所了解。

要敢于创新。

3、根据中学和基层、社区排球工作的实际需要,要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组织排球竞赛和有较强的裁判能力,力求达到国家二级裁判员的水平,部分学生达到一级。

4、掌握一定的排球运动的科研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训练能力。

(三)开课对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二、先修课程排球普修课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理论讲授(二)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四、学时数分配总学时:162学时;其中:讲授142学时。

实习与见习2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学时:第一章排球运动的一般知识(2学时)【主要内容】:1.1排球运动的特点、功能与比赛方法;1.2排球运动的起源与传播;1.3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1.4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重点难点】:排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史【学生掌握要点】:重点掌握排球的发展史及世界排球的特点第二章 (12学时)【主要内容】:2.1 排球技术理论(6学时)2.2 排球战术理论(6学时)【重点难点】:【学生掌握要点】:第五章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 (10学时)【主要内容】:阐述排球教学工作,包括排球教学的任务、原则、方法及排球课的课型和结构,排球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重点难点】:介绍排球技术,战术教学与练习方法【学生掌握要点】:教学文件的种类,及技、战术教学与练习方法第六章排球训练与管理(4学时)【主要内容】:排球的训练的任务、方法与要求;排球训练文件的制度;学校排球队的组建及选材,学校排球队的管理、心理训练【重点难点】:少年排球队员的选材、运动队的管理【学生掌握要点】:排球训练文件的制定,选材及管理第七章排球竞赛与裁判工作 (10学时)【主要内容】:介绍排球的竞赛组织、竞赛制度、编排方法、成绩计算方法分析竞赛规则和裁判判法 【重点难点】:组织编排成绩算法,规则和裁判法【学生掌握要点】:编排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史学思想史》课程大纲(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ical Thoughts)(2015年秋)一、课程目标西方的历史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留存至今的西方史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思考,深刻影响着当代的历史思想建构与编纂实践,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专业研究的入门书。

本课程撷取西方历史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按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至十九世纪的时序依次编排,辅以参考性的同时期经典及今日研究成果,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集体讲读,力争实现如下目标:1. 引导学生熟悉西方史学经典文献的分布,了解西方史学编纂的演进,形成对西方史学经典作家、作品与思想流派的整体认识。

2. 教授学生专业文献解读方法,使学生学会准确提炼与清晰概括内容较抽象的史料信息,特别是能够初步解读一些英文原典文献。

3. 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反复强化其问题意识,提升其研究表述质量,力争做到立论鲜明、论从史出、逻辑自洽、形式规范。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3个模块,含14个专题。

模块一(专题1-5)为古典史学,模块二(专题6 -10)为中古与近代史学,模块三(专题11-14)为现代史学。

课程共40课时,其中下述14个专题拟用30课时(专题14用4课时,其余每个专题用2课时),绪论和结论共用4课时,两次阶段研讨共用4课时,其余2课时用作机动(如个别专题超时所用、法定假日等)、辅导与答疑及考试与课程论文指导等。

专题1:希腊史诗中的史与诗1. 必读经典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选读经典(1)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2)赫西俄德:《神谱·工作与时日》,王邵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研讨主题(1)“史诗”在何种意义上是“史”,何种意义上是“诗”?(2)古希腊史诗体现了怎样的古典人本主义内涵?(3)以史诗为据,思考上古希腊的历史观——时间、空间与人事演进。

4. 参考文献(1)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二章。

(3)莫米利亚诺:《现代史学的古典基础》,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专题2:西方史学编纂原则的创立1. 必读经典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2. 选读经典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3. 研讨主题(1)西塞罗说希罗多德是“西方史学之父”,你是否认同?为什么?(2)修昔底德的历史编纂原则及其实践。

(3)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的比较。

(4)由两位史家的作品,归纳古希腊史学的基本特征。

4. 参考文献(1)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三联书店2003年。

(2)黄洋:《希罗多德:历史学的开创与异域文明的话语》(3)吴晓群:《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写》(4)黄洋:《修昔底德的理性历史建构》专题3:罗马史学中的道德与价值判断1. 必读经典李维:《建城以来史》,穆启乐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2. 选读经典(1)塔西佗:《历史》,王以铸、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2)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3)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席代岳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3. 研讨主题(1)李维作品中展现了怎样的道德情怀?(2)塔西佗持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判断标准?(3)以两位史家的作品为据,归纳罗马史学的基本特征。

4. 参考文献(1)杨共乐:《罗马史学述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

(2)易宁:《李维的史学思想与罗马史学传统》,《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褚新国:《塔西佗史学初探》,《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专题4:古代西方的世界史观1. 必读经典Polybius, The world according to Polybius(《波里比阿笔下的世界》)2. 选读经典(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夏继果、本特利编:《全球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一章。

3. 研讨主题(1)波里比阿的世界史认识,比照希腊前辈,如希罗多德,表现出了哪些新意?(2)思考古今世界史及通史的异同与本质。

4. 参考文献(1)刘家和:《论通史》,《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2)刘家和:《中国史对世界史的意义》,《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

(3)易宁:《波利比乌斯的普世史观念》,《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专题5:古代西方的史学思考1. 必读经典卢奇安:《论撰史》,《缪灵珠美学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2. 选读文献(1)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Cicero, History and Rhetoric(西塞罗:《历史与修辞》)3. 研讨主题(1)卢奇安提出了哪些历史编纂原则?(2)评述古代西方思想家对于历史学独特性的认识。

4. 参考文献(1)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第三章第五节。

(2)徐善伟:《刘勰与琉善史学批评思想之比较》,《齐鲁学刊》1996年第4期。

(3)张巍:《诗歌与哲学的古老纷争》,《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专题6:中世纪基督教史观1. 必读经典Augustine, On tim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Life(奥古斯丁:《论时间、宇宙与人生》)2. 选读文献(1)《摩西五经·创世纪》,冯象译注,三联书店2013年。

(2)《圣经·但以理书》(3)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John Calvin, Institution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加尔文:《基督教要义》)3. 研讨主题(1)思考经典基督教史观的要点。

(2)西方最初的历史哲学萌生于基督教时代。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4. 参考文献(1)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

(2)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编前三节。

专题7:中世纪:蛮族的历史观念1. 必读经典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2. 选读文献(1)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2)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3)勒高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9年。

3. 研讨主题(1)思考经典基督教史观的要点。

(2)西方最初的历史哲学萌生于基督教时代。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4. 参考文献(1)刘林海:《早期基督教的历史分期理论及其特点》,《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李隆国:《说“公元(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郭海良:《基督纪元体系的形成与基督教史学》,《华东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专题8:文艺复兴与人本史观1. 必读经典Jean Bodin, The reason for studying history(波丹:《学习历史的原因》)2. 选读文献(1)马基亚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Lorenzo Valla, The elegances of the Latin Language(瓦拉:《论拉丁语的优雅》)(3)Thomas Hobbes, The value of history(霍布斯:《历史的价值》)3. 研讨主题(1)为什么说马基雅维利是人文主义者?(2)思考历史学的价值。

(3)古代希腊的人本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本有何异同?4. 参考文献(1)彼得·伯克:《文艺复兴:中心与边缘》,《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周春生:《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热点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米辰峰:《瓦拉批驳〈君士坦丁赠礼〉的学术得失》,《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4)徐善伟:《试论波丹的史学思想》,《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

专题9: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1. 必读经典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2. 选读文献(1)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Herder, Man’s place in the Universe(赫尔德:《人在宇宙中的地位》)(3)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2006年。

3. 研讨主题(1)什么是历史哲学?历史哲学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是什么?(2)思考康德的历史观(3)历史哲学为何在启蒙运动时期爆发?4. 参考文献(1)何兆武:《“普遍的历史观念”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学术月刊》1990年第5期。

(2)李秋零:《维科的历史哲学评述》,《哲学动态》1988年第8期。

(3)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专题10:启蒙时代的历史理性1. 必读经典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

2. 选读文献(1)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3)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3. 研讨主题(1)为什么说孔多塞代表了启蒙时代?思考启蒙时代的进步史观。

(2)思考孟德斯鸠的历史哲学观。

(3)思考伏尔泰的文化与进步史观。

(4)吉本的历史理性是如何体现的?4. 参考文献(1)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2)伯瑞:《进步的观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3)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专题11:19世纪:客观主义与史学的自立1. 必读经典兰克:《世界历史的秘密》,易兰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2. 选读文献(1)Barthold Niebuhr, Preface to the first edition History of Rome(尼布尔:《罗马史》第一版序言)(2)孔德:《实证哲学和社会研究》,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3)阿克顿:《历史研究讲演录》,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3. 研讨主题(1)评价“如实直书”原则对于近代历史编纂学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