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9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2019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姓名 陶禹廷 邵文静 刘增悦 万婷 曹呈月 李雪 辛麒 崔家玮 梁佳玮 张毅郴 费昭通 张馨文 金晓键 赵忠璐 冯静宜 刘绍覃 肖倩倩 李乐 解秀丽 魏官正 王胤允 何友霜 熊丹华 刘承武 李少青 梁艳英 王蕊 褚婷婷 姜鑫 周冰 邓潇涵
考生编号 102009210201691 102009210201696 102009210201688 102009210201694 102009210201692 102009210201707 102009210201699 102009210201732 102009210201733 102009210201711 102009210201722 102009210201748 102009210201749 102009210201773 102009210201772 102009210201763 102009210201765 102009210201766 102009210201768 102009210201776 102009210201770 106109030220219 102869220706996 102009210201786 102009210201799 102009210201792 102009210201800 102009210201798 102009210201793 102009210201796 105589130107576
365
194
559
353
205
558
374
183
557
353
204
557
338
189
527 内蒙少民计划
326
179
505 新疆少民计划
329
190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含调剂)

368
全日制 102009210100419 马小迪
358
全日制 102009210100400 王晓洲
335
全日制 102009210100461 于淼
347
全日制 102009210100464 李南
362
全日制 102009210100414 于童
340
全日制 102009210100397 张良
全日制 102009210100309 葛翔月
359
218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54 赵芮
357
214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22 韩璐
346
218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322 李沐洋
342
214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29 王美琦
第 1 页,共 6 页
备注
34 全国统考 35 全国统考 36 全国统考 37 全国统考 38 全国统考 39 全国统考 40 全国统考 41 全国统考 42 全国统考 43 全国统考 44 全国统考 45 全国统考 46 全国统考 47 全国统考 48 全国统考 49 全国统考 50 全国统考 51 全国统考 52 全国统考 53 全国统考 54 全国统考 55 全国统考 56 全国统考 57 全国统考 58 全国统考 59 全国统考 60 全国统考 61 全国统考 62 全国统考 63 全国统考 64 全国统考 65 全国统考 66 全国统考 67 全国统考 68 全国统考 69 全国统考
356
198
教育学原理
全日制 102009210100087 张馨予
2019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全日制 105429430802133 杨琪
393
221
614
49
040104
比较教育学
全日制 102009210100470 张静仪
367
219
586
50
040104
比较教育学
全日制 102009210100398 刘旸
362
208
570
51
040104
比较教育学
全日制 102009210100453 姜逸平
教育学原理
全日制 102009210100038 王紫璇
330
207
537
21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188 张梦雪
374
212
586
22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89 王晰含
363
223
586
23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321 谈苏漫
全日制 102009210100237 张继元
337
214
551
31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68 赵鑫宇
343
206
549
32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312 张新军
343
202
545
33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全日制 102009210100214 李俊仪
342
184
526
103 0401Z2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根据《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结合本单位学科专业实际情况,现将本单位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公布如下:一、复试比例教育学部所有专业复试比例均为150%。
二、招生人数及复试分数线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单独考试”考生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为:政治、外语不低于30分;专业课不低于50分;总分不低于255分。
4.“少民计划”考生“少民计划”为国家专项计划,按省份计划确定复试名单。
考生初试总分须达到以下要求方可参加复试,无单科分数要求。
5.“士兵计划”考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为:政治、外语不低于30分;专业课不低于50分;总分不低于255分。
三、复试名单复试名单见附件1:复试名单.pdf。
四、复试及成绩1.复试方式及内容专业课测试,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方式为笔试。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满分为50分。
考试方式为面试。
综合能力面试,满分为100分。
专业学位综合能力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的职业发展潜力,综合素质以及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细则详见附件2。
2.复试成绩计算办法复试成绩=专业课测试成绩+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综合能力面试成绩最终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考生的复试成绩中,专业课测试成绩低于60分,或综合能力面试成绩低于60分,或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低于30分,均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五、复试流程*详细安排复试前在教育学部网站公布。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序号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报考专业考生编号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344 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01 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22 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570 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02 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16 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20 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89 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14 1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703 1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44 1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26 1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79 1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12 1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33 1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90 1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58 1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43 1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58 2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02 2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192 2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540 2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01 2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00 2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98 2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524 2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13 2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21 2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38 3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03 3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30 3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14 3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32 3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9 3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30 3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7 3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4 3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1 3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20 4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45 4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17 4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文艺学102009210402716 4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66 4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914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94 4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64 4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57 4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76 4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43 5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1 5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50 5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42 5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39 5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2 5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08 5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55 5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3 5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0 5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36 6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67 6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汉语言文字学102009210402825 6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37 6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92 6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45 6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34 6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71 6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41 6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15 6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2919 7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18 7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09 7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74 7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20 7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61 7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38 7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83 7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84 7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066 7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01 8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075 8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64 8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30 8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82 8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058 8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37 8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428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578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418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对外汉语1020092104032749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文教育10200921040328391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文教育10200921040329692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语文教育10200921040329493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694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295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796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197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398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1099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8100全国统考无专项计划广播电视102009210403305101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99102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45103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47104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42105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390106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46107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80108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37109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98110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56111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706112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37113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292114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392115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647116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2009210402799117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48118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古代文学102009210403044119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13120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190121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220122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215123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中国现当代文学102009210403219124全国统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2009210403228125全国统考退役大学生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10402457126单独考试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30400024 127单独考试无专项计划学科教学(语文)102009230400021姓名初试总成绩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杨雨40680129123刘英40470132130张赫40260132138孙晗40177117132王佳轩39774122127刘晓颖39271115130王报华39265124131赵梓廷39178116119张昕悦38973112127范玮38970122120张霜38976124115许娟38971125121张荣儿38875111125厉琳38768108133安妮38766118136秘丽娜38666119129王晓婧38471119122刘江北38465122126许月琪38375105124原洁38372115119贾慧慧38267123118杨文姝38270124116唐凌格38175109118宗琦琦38172106127冯倩38169121119马玉37970111123袁敏37862118125苏鑫37872118116翟冕37865122124袁艺37772109125于心雨37768111127雷咪咪41168128134冷金泽40872132131韩江枫40256138138刘怡君39457135131窦欣桐39066129125王明爽38667116131郭伊明38451137136尹皓楠38254132130曹光明38068115125杨春雨37951133125张春荣37361114129王一名41476129130毕晓晨41177126132赵凯迪40970132133闫晗39966127126王震39656132136李芮39365124135李欣欣42461139141胡筱涵41664133136李一宁41162134143张哲41069133142邱显涵40770122140孙圣东40467118142吉喆40255142139邵靖涵40170127138田芮39958126138颜旭39757129137孙梦娟39570113140蔡文慧39351128142马佳为38855133129白晓宇40263130138侯美辰39957138139宋其39457133136苏婳39066119133徐嘉悦38954138128袁鹤溦37756123130张书琴37259117123师玲玲37163110128高子璇36962122113刘晓36967104127孙彦鑫40764132137刘野40666137135路欣39876123125姜瑶39652137135辛嵘39556130136张波39559134130付宇芳39155129137王丽杰38968127123刘沛仪38761129132管雨蓉38455126131李超然38251130131朱佳佳37960129126刘瑞雪37774120115彭天宇41572136131李丹丹41179127133张巧智39466130125牛辰阳39379131112李春娜36061115113全宏鑫39868130135魏来38960134122刘佳鑫38767128121赵明之41068137136王艺澄40268139129高辛卉40266136134杨广安38353132130张庆梅37753123131张楚楠36848122128翁子杰35647122127苏施源35540130133钟佳丽37563126116谭呈艳37359116126杨欣然3596488137撒海忠35858111115庄建宇35267100118张利玲3516193125冉梅方3466599107王玉颖34667100109李奥34673104106潘珍莹3447486117徐焱33553100112买热旦·阿不都热西提3265591106范佳琳3265886112马晗娇3175088117余小玲3025967105沙马尔子3114212282吴宇凡35847110127陈佳妮35444114124刘雪瑶34752125107姚恬33040112110巴音花3094499103杨永发3032299116马佳妮286448098贾金琼32150108106刘万磊3124791111顾海琳3376682114刘佳319677410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张文显主编(第三版)
法律出版社
2007年
复试
《 当代刑法学》
赵秉志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年
复试
《刑事诉讼法学》
陈光中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030105 民商法学
初试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初试
《民法》
魏振瀛主编(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初试
《法理学》
张文显主编(第三版)
法律出版社
2007年
初试
《经济法》
杨紫烜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复试
《中国物权法教程》
王利明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年
复试
《商法》
范键主编(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030201 政治学理论
初试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复试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030204 中共党史
初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田克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初试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
姜安、赵连章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初试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版)
田克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复试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胡绳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年
复试
《新编中国共产党历史教程》
东北师范大学2023考研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东北师范大学2023考研复试录取工作办法1500字东北师范大学2023考研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为了规范东北师范大学2023考研复试录取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制定以下工作办法。
一、复试录取对象1. 面试考生:报考该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符合初试合格标准并通过初试的考生;2. 直博面试考生:报考该校硕士学位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
二、复试录取程序1. 材料审查:根据初试成绩确定初试合格线,高于合格线的考生进入复试阶段;2. 复试方式:开展面试、学术性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内容由各学院根据招生计划和专业特点确定;3. 录取分数计算:综合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和学术性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计算;三、复试录取标准1. 面试成绩: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按照各学院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 学术性考核:学术性考核包括开放题、必答题和专业课题等,满分为100分,按照各学院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 综合成绩计算: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和学术性考核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相加计算,最后按照排名确定录取名单。
四、录取名单公示与上报1. 录取名单公示: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2. 录取名单上报:公示结束后,将录取名单上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五、其他事项1. 复试场地和设施:各学院负责提供合适的复试场地和必要的复试设施;2. 复试面试组成员: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复试面试组成员,确保面试评分的公正和客观性;3. 复试成绩查询:考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研究生院指定网站查询复试成绩。
以上为东北师范大学2023考研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并及时向考生公布。
总结:该办法对于东北师范大学2023考研复试录取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从复试对象、程序、标准、公示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旨在确保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为考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同时,该办法强调了各学院的责任和考试组成员的要求,以确保复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东北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分数线

东北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分数线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眼光投向了高等教育,而法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
东北师范大学自建校以来,法学教育一直备受重视。
其中,法学研究生的招生规则的制定和修订,直接关系着学校法学专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为了使学校法学专业发展进一步深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学校有关规定,东北师范大学调整了法学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实施申请法学研究生的规则,以保证学校法学专业的发展以及法律学科的发展。
首先,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非普通类本科招生指标线的调整范围,在保证学校学生素质的同时,从考生的分数把关,实行招生分数线管理。
此外,该校还设定了法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政策,要求申请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和技能,要求考生在报考法学研究生时,必须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
其次,东北师范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招生分数线,经多次调整,现行的分数线为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分数线:文科类本科毕业生290分以上,理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310分以上;工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310分以上,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280分以上;另外,本科毕业生如果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可以报考研究生,报考分数线可以更低。
第三,除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学校有关规定调整法学研究生招生的分数线外,东北师范大学还实行其他一些政策,加大支持法学专业发展的力度。
例如,建立了法学专业学士学位课程,为法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为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而设立的“法学方向”和“法学培训”,使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法律知识基础。
此外,东北师范大学还实行外教交流计划,让学生能够通过与国外法学人士的交流,进行学术研究,以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在继承中国传统与文化的基础上,培养未来法学界的领军人物。
总之,东北师范大学实施的法学研究生招生分数线管理,既确保了法学专业的发展,又保证了学校学生素质的同时,旨在以依法办学的态度,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促进法学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9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录取工作细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8]5号)、《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我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特制定此工作细则。
一、复试录取工作原则
1.科学选拔。
采用多样化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公平公正。
做到政策透明、规则明确、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全面考查,突出重点。
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客观评价。
业务课考核成绩量化,综合素质考核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二、招生人数及复试比例
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不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复试比例为招生名额的150%。
“少民计划”考生参加复试分数线要求为:定向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考生初试总分须达到不低于所报考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A类考生总分加15分;定向单位为辽宁省、河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考生初试总分须达到不低于所报考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A类考生总分;定向单位为吉林省、重庆市、云南省的考生初试总分须达到不低于所报考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A类考生总分减10分,且不低于248分;定
向单位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贵州省的考生初试总分须达到不低于所报考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A类考生总分减25分,且不低于248分;其他省份考生的初试总分须不低于248分。
三、复试及成绩
(一)复试方式及内容
1. 专业课测试(笔试)(科目名称为招生简章规定的“复试”科目,满分为10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2个小时。
60分以上为合格(含60分)。
2. 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满分为50分)。
30分以上为合格(含30分)。
3. 综合能力面试(满分为100分)。
60分以上为合格(含60分)。
注: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生还需进行两门专业课加试。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每门课加试成绩均为100分,时间均为2个小时。
加试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含60分)。
4.报考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须在复试中加考行政管理学和思想政治理论,其中行政管理学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满分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方式为开卷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各专业在面试中应组织思政工作相关人员与考生面谈,开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6.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在研究生复试阶段开展体检工作的通知》,考生体检工作将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地点为校医院(大街5268号学校本部校区)。
(二)考生复试成绩计算办法
1.复试成绩=专业课测试(笔试)成绩+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综合能力面试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本科成绩仅限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考生的复试成绩中,专业课测试成绩低于60分,或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低于30分,或综合能力面试成绩低于60分,或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低于60分,均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2.最终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检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复试流程(时间、地点)
五、调剂复试
1.调剂专业及调剂名额
2.调剂复试办法参见《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9年招生调剂办法》。
3.调剂复试考生名单另行公布。
六、资格审查材料要求
考生报到时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和证件并由考生本人填写《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资格审查承诺书》:
1.考生准考证。
2.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
(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3.应届本科生须出示所在高校教务部门颁发、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
在2019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出示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4.往届本科生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出示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获得学历、学位时间以认证书上认定的时间为准)。
报考公共管理硕士
(MPA)考生须于2016年9月1日前毕业(出具教育部学信网上下载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证明)。
(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5. 同等学力考生出示大专毕业证书原件(须于2017年9月1日前毕业)或国家承认的本科结业证书原件。
报考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生须于2014年9月1日前毕业。
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英、日、俄)证书或成绩单(425分以上)原件(报考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生不需出示),和进修与所报专业相关的6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
6.加盖公章的本科成绩单。
应届本科生必须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往届毕业生,可在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盖章。
(留存原件)
7.有论文发表或有科研成果及获奖的考生,可附相关的清单和复印件。
8.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需提交材料如下: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服务的考生,可按照教育部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规定申请享受加分政策,须于复试前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其中拟享受“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的考生,须提交的证明材料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
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和服务单位证明等材料复印件;拟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向学院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复印件;拟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指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须于复试前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以上材料,除成绩单留存原件外,其他均需留存复印件备查(A4纸型,请考生先行复印与原件一起进行资格审查)。
经审查学历(学籍)信息有异议的考生,必须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否则不予录取。
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