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20高三九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九调语文答案.doc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九调语文参考答案1.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工笔细描”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服饰描写,即常常用简洁、形象的文学语言来描人物局部的衣着或某些特定的服饰,有意识留下一些空白”,可见应是“以少胜多”;C项,“张爱玲小说用各种感官的动态化方式描写白流苏与红玫瑰的服饰”错误,从材料二来看,“动感”仅是红玫瑰的写法;D项,“就是因为作者对服饰的那份爱意”错误,从材料一来看,应是“自己对服饰的心得与爱意”。
故选A。
2. 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张爱玲所有小说作品”错误,“所有”范围扩大,张爱玲的小说确实通过对人物服饰及其配饰的精雕细琢来营造艺术氛围,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但不能说她所有小说作品都是如此。
故选B。
3.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和论点关系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然后把握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再分析四个选项中的论据与这一观点是否有关。
结合“消费社会中作为符号的服饰已不仅仅是着装者个性特征的展现,也有可能是着装者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暗示”“今天的着装已经没有风格,没有个性,服饰已从个性的展现变成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等信息可知,材料三是说消费社会中服饰成为一种符号。
D项,“如今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各种自主搭配、私人定制的服装悄然兴起,彼此风格不同各美其美”是谈人们对服装追求个性化的话题,与材料三“消费社会中服饰成为一种符号”的话题不一致。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九)(含答案)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九)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1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创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时代。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4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9小题,45分)文本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刘醒龙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吸引,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棵大樟树。
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
之所以做不长,大部分是因为她们思家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位女孩,初中毕业。
朋友们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
大樟树本是一棵有名的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
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了,而换成了大樟树。
女孩来之前正在山上采茶。
一见面我就问她,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
女孩回答说,在,已被列为县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
女孩一来就明白地表示自己最多只做半年。
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后来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
她之所以愿意出来,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
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
所以,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
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女孩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药。
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媒体上已不止一次披露,其治癌的功效是假的。
女孩言之切切的样子。
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只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带她去。
同时费尽心机地将披露相关情况的文章找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过后,能有所转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孩反而更加迫切地反复催问我们,何时让她去汉口买药。
从汉口回来后,她一分钟都不肯等待,当即就要去车站。
她说;“我要给我的父亲送药回去。
”送别的路上,我有些恍惚。
坦率地说,这半年我们对女孩的表现不能说是十分满意。
在车站里,上了车后,她回头默默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人心酸极了。
河北衡水中学2020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九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0届高三下九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工笔细描”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服饰描写,即常常用简洁、形象的文学语言来描人物局部的衣着或某些特定的服饰,有意识留下一些空白”,可见应是“以少胜多”;C项,“张爱玲小说用各种感官的动态化方式描写白流苏与红玫瑰的服饰”错误,从材料二来看,“动感”仅是红玫瑰的写法;D项,“就是因为作者对服饰的那份爱意”错误,从材料一来看,应是“自己对服饰的心得与爱意”。
故选A。
2.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张爱玲所有小说作品”错误,“所有”范围扩大,张爱玲的小说确实通过对人物服饰及其配饰的精雕细琢来营造艺术氛围,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但不能说她所有小说作品都是如此。
故选B。
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和论点关系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然后把握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再分析四个选项中的论据与这一观点是否有关。
结合“消费社会中作为符号的服饰已不仅仅是着装者个性特征的展现,也有可能是着装者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暗示”“今天的着装已经没有风格,没有个性,服饰已从个性的展现变成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等信息可知,材料三是说消费社会中服饰成为一种符号。
D项,“如今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各种自主搭配、私人定制的服装悄然兴起,彼此风格不同各美其美”是谈人们对服装追求个性化的话题,与材料三“消费社会中服饰成为一种符号”的话题不一致。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三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九)语文试卷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三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九)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是人学。
”文学关心人,关怀人的命运和处境,从根本上说,就是关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命运。
今天的“人”,不仅同“类”,而且同“村”。
所以,文学在关怀单个人的时候,归根结底是在关怀整个人类。
现今世界,高科技把所有人不分民族、不分肤色、不分区域地都“互联”到一起,人类的命运也就更加密切地融为一体。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得“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更加深刻和丰富,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天下情怀和理论主张,是孕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基石。
《尚书·尧典》记载:“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是说国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2020 年衡水中学高三第九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衡水中学高三第九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150分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服饰作为生活中绝不可缺的一部分,是文化,也是“史书”。
它不仅仅是种物品,一种象征,更是人本身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潜意识之下的流醒,是人的情感以及自我表现的物质化形态,承载着亘古久远的社会内涵。
封建社会时期,服饰就如同穿着者的身份表,衣着打扮因穿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在色彩和款式上有着严格的界限和区别杨义在其作品《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人物服饰做出入木三分的分析,称她是“洋场社会的仕女画家”。
她以精炼的服饰话语作为模子、将自己对服饰的心得和爱意铸入其中,冶炼出了传世美文《更衣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用色彩的狂欢、服饰的盛宴架构起来的奇妙的文学艺术世界就像寒暖流交汇形成丰沃的渔场,张爱玲对服饰热烈饱满的偏爱撞上她冷漠尖锐的才气,在她对服饰色彩独特的理解中,造就了“衣服狂”与“女作家”完美、奇妙的嵌合。
(摘编自尚亦《“衣服狂”与“女作家”的不解奇缘》材料二:张爱玲的服饰描写既注重借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表现方法,又善于使用动态的服饰描写来体现独特的审美效果,它同时也是渲染气氛、推动故事发展的手段。
她的小说创作的特点之一是服饰描写比肖像描写细致,这一手法源于向古典文学的借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服饰描写,即常常用简洁、形象的文学语言来描人物局部的衣着或某些特定的服饰,有意识留下一些空白”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的最高目标是对象的神韵,惟其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只有“神”才是决定事物性质与发展的本质。
作为文学作品中复杂多变的人类内心世界更是如此,作家必须着重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并通过某些外部特点去表现人物特质,才能写“活”人物。
《倾域之恋》写白流苏由于香港的沦陷而在婚姻上取得了传奇性的胜利。
小说中对白流苏的服饰描写省略到几乎没有,与之相反,小说中对另一个女性印度公主萨黑夷妮每次出场的服饰,从披风、发型到指甲颜色都不厌其烦地详尽介绍。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服饰作为生活中绝不可缺的一部分,是文化,也是“史书”。
它不仅仅是种物品,一种象征,更是人本身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潜意识之下的流醒,是人的情感以及自我表现的物质化形态,承载着亘古久远的社会内涵。
封建社会时期,服饰就如同穿着者的身份表,衣着打扮因穿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在色彩和款式上有着严格的界限和区别。
杨义在其作品《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人物服饰做出入木三分的分析,称她是“洋场社会的仕女画家”。
她以精炼的服饰话语作为模子、将自己对服饰的心得和爱意铸入其中,冶炼出了传世美文《更衣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用色彩的狂欢、服饰的盛宴架构起来的奇妙的文学艺术世界。
就像寒暖流交汇形成丰沃的渔场,张爱玲对服饰热烈饱满的偏爱撞上她冷漠尖锐的才气,在她对服饰色彩独特的理解中,造就了“衣服狂”与“女作家”完美、奇妙的嵌合。
(摘编自尚亦璇《“衣服狂”与“女作家”的不解奇缘》)材料二:张爱玲的服饰描写既注重借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表现方法,又善于使用动态的服饰描写来体现独特的审美效果,它同时也是渲染气氛、推动故事发展的手段。
她的小说创作的特点之一是服饰描写比肖像描写细致,这一手法源于向古典文学的借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服饰描写,即常常用简洁、形象的文学语言来描人物局部的衣着或某些特定的服饰,有意识留下一些空白”。
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的最高目标是对象的神韵,惟其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只有“神”才是决定事物性质与发展的本质。
作为文学作品中复杂多变的人类内心世界更是如此,作家必须着重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并通过某些外部特点去表现人物特质,才能写“活”人物。
《倾城之恋》写白流苏由于香港的沦陷而在婚姻上取得了传奇性的胜利。
小说中对白流苏的服饰描写省略到几乎没有,与之相反,小说中对另一个女性印度公主萨黑夷妮每次出场的服饰,从披风、发型到指甲颜色都不厌其烦地详尽介绍。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九模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九模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审核人: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1-3题。
①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它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
②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
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
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
但作为地方剧种,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
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
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
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③首先,在形体语言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吴亚玲主演的《墙头马上》,就在形体语言上做了很大突破,这出戏把舞蹈和戏曲程式经过精心提炼,二者融成一体,戏中人物形象达到了现代古典艺术的审美高度。
《墙头马上》的成功,使我们相信:形体语言的拓展与解放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
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失去剧种本身的特点,而应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所以,黄梅戏在继承的同时,需要学习借鉴,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艺术体系,从而向更高的艺术领域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中学2020高三九调考试语文(150分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服饰作为生活中绝不可缺的一部分,是文化,也是“史书”。
它不仅仅是种物品,一种象征,更是人本身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潜意识之下的流醒,是人的情感以及自我表现的物质化形态,承载着亘古久远的社会内涵。
封建社会时期,服饰就如同穿着者的身份表,衣着打扮因穿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在色彩和款式上有着严格的界限和区别杨义在其作品《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人物服饰做出入木三分的分析,称她是“洋场社会的仕女画家”。
她以精炼的服饰话语作为模子、将自己对服饰的心得和爱意铸入其中,冶炼出了传世美文《更衣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用色彩的狂欢、服饰的盛宴架构起来的奇妙的文学艺术世界就像寒暖流交汇形成丰沃的渔场,张爱玲对服饰热烈饱满的偏爱撞上她冷漠尖锐的才气,在她对服饰色彩独特的理解中,造就了“衣服狂”与“女作家”完美、奇妙的嵌合。
(摘编自尚亦《“衣服狂”与“女作家”的不解奇缘》材料二:张爱玲的服饰描写既注重借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表现方法,又善于使用动态的服饰描写来体现独特的审美效果,它同时也是渲染气氛、推动故事发展的手段。
她的小说创作的特点之一是服饰描写比肖像描写细致,这一手法源于向古典文学的借鉴,“古代小说略貌取神的服饰描写,即常常用简洁、形象的文学语言来描人物局部的衣着或某些特定的服饰,有意识留下一些空白”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的最高目标是对象的神韵,惟其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只有“神”才是决定事物性质与发展的本质。
作为文学作品中复杂多变的人类内心世界更是如此,作家必须着重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并通过某些外部特点去表现人物特质,才能写“活”人物。
《倾域之恋》写白流苏由于香港的沦陷而在婚姻上取得了传奇性的胜利。
小说中对白流苏的服饰描写省略到几乎没有,与之相反,小说中对另一个女性印度公主萨黑夷妮每次出场的服饰,从披风、发型到指甲颜色都不厌其烦地详尽介绍。
这样写凸显了两个形象的差异性:白流苏的世俗实际,追求安稳生活的现实心态和印度公主性感诱惑,注重物质享受。
在毁灭一切的战争中,只有白流苏取得了胜利,这正印证了张爱玲的人生:安稳的现世生活是苍凉人生中唯一可把握住的东西。
可见,即实寓虚,遗貌取神,以少胜多,会使读者掩卷莞尔,有会于心。
除了借鉴前人,她的作品与古典文学中服饰描写的最大区别是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宫体验,使铺排式、平面化的服饰描写具有了动感。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玫瑰穿着的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
她略略移动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
与古代小说服饰描写相比,虽然同样注重细节的真实细腻,但张爱玲笔下的服饰却更具有现代因素并富隐喻色彩,作者以对生命和生活的独特体验,借助语言反映人物的内心变化,通过人物主观感受上情感的波动引起的服饰变化,幻化出内涵丰富的意象,完成动态性的服饰描写。
服饰描写对小说艺术氛围的营造也起了重要作用。
《半生缘》写曼璐出场时穿的苹果绿软缎旗袍,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
黑手印是她不幸命运的象征,暗示了表面的光鲜掩饰不住内心的绝望。
提前揭晓的命运结局比未知的悲剧更让人毛骨悚然,也为整个故事提前抹上一层苍凉的色彩。
作品通过设置具有悬念的服饰描写去渲染氛围,使人物一出场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引起读者对人物的命运的揣测。
服饰描写还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手段。
除直接写服装外,作者也注意配饰的描写。
配饰在张爱玲小说中既是人物行为与性格描摹的手段,也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它或鲜明突出、或相对隐讳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摘编自陈龙《论张爱玲作品的服饰描写》材料三:消费社会中作为符号的服饰已不仅仅是着装者个性特征的展现,也有可能是着装者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暗示。
也许可以通过服饰大致判断个人的社会身份,却无法洞悉其独特的风格与个人修养。
服饰,原本是个人意识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可见的自我。
古代社会这样的例子不乏其数,比如屈原以高冠奇服表达自己的高远志向,以香草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
魏晋文人以不拘一格的服饰来表现自己不拘礼法的洒脱个性。
他们借助服饰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格特征。
而在消费社会中的服饰,人们看重的是其品牌效应,是品牌暗示的意义和生活方式,是借助服饰的符号意义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
今天的着装已经没有风格,没有个性,服饰已从个性的展现变成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人们的着装目的也不再是展现身体的独特美态,而是希望对人的等级进行物质性的外在界定,衣着或饰物成为人们赋予身体意义和身份的重要手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人通过服饰表现自我,而是人附着于服饰的符号意义和社会价值被其表现。
(摘编自王淑娇《消费社会作为符号的服饰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饰是一种物品和象征,封建社会的服饰象征着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是自我表达的物质化形态。
B.略貌取神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作家通过服饰的外部特点用工笔细描的文学话语揭示人物内心C.张爱玲小说用各种感官的动态化方式描白流苏与红玫瑰的服饰,具有现代因素和隐喻色彩。
D.杨义认为《更衣记》能用色彩、服饰等架构起来奇妙的文艺世界,就因为作者对服饰心存爱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饰描写在张爱玲小说中显现出来的独特效果,成为其小说风格的重要成分,是她对服饰文化的个性体验。
B.张爱玲所有小说作品都通过对人物服饰及其配饰的精雕细琢来营造艺术氛围,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C.如今人们的服饰已没有风格和个性,某些古人却是借助服饰曲折地表现自我的思想感情和人格特征。
D.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服饰已成为被符号化的商品,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这一话题具有文化反思意义。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唐朝服饰色彩华丽重装饰,诗人用“惯束罗裙半露胸”来描绘唐女子的大胆装束,这是对美的释放与追求。
B.有钱人选择服饰时,故意选择与自经济实力不符的衣服,可能是为了自我保护,将服饰作为一种伪装手段。
C.意大利某品牌女装每推出新款服装就利用传媒讲述设计师故事,通过演绎品牌内涵,唤起人们对品牌的偏爱。
D.如今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各种自主搭配、私人定制的服装悄然兴起,彼此风格不同各美其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0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2颗IGS0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材料二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米,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
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
”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
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白2019年5月27日《经济参考报》)材料三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为了攻关,科研人员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奋斗在一线,很少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刻。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的北斗事业。
(捕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材料四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
”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同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