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民基本权利》PPT教学课件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两名女生在一家超市购物。在离开时,防盗铃骤 响,商场工作人员对她们进行搜身检查。工作人员用 手提电子探测器对她们进行全身检查后,探测器测出 其髋部带有磁信号,工作人员当即要求她们脱裤检查。 女生以侵犯人身权、名誉权为由,状告该超市。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法院 确认超市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个女生的人格尊严 权,判令被告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 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人民选举 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 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政治自由 我们通过下面几幅图片来了解一下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集游会行自由
结示社威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文化权利
内 容 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 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 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探究与分享
奖励科技贡献人员
修建农村书屋
②义务教育具有选择性,即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接受义务教育
③国家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
④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国家给予了重点关注和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内容
重要 性
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 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 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 严地生活。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8张PPT)

人身自由被侵犯
该厂长及员工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 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严某在工厂办公室接收“教育”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表彰科学研究
11.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
(1)财产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 权利;
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需 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 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 检查。
探究与分享
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 废水。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行 进入严住某宅家被中侵,犯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弄醒并 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
人格尊严被侵犯
严某在网上举报某工厂
严某从家里被带走
内容
重要性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
集会、结社、游行、 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示威的自由。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9
知识拓展:
1、言论自由:就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对于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语 言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2、出版自由,就是公民或社会群体依照法律规定,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 出版物系统,表达思想、意见、愿望、要求的权利。
宗教信仰
职业
家庭出生
(2)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请你判断:下列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
×
在华旅游的外国人
✔
已经退休的张爷爷
×
在校学习的初中生
《公民基本权利》PPT课文课件

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 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 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 事业。
受教育权
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 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教育的重要性:为个人人生幸福坚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 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内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 容 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
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捏造或
要 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必要时出示证据和 求 各种证明材料。
意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 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3)投诉和检举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 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
图片中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 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 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占 有 权
我买了一台电脑,把它放在书房里。
收 益 权
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房
情景四: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年10月2日
12
公 含义
民
享 重要性 具有中国国籍
有
选 主体资格 年满18周岁
举 权
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和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被
选 选举程序
举
权 选举权的保障
2020年10月2日
13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同业、时家具庭备 出2身、、年教满育1程8周度岁、财产状况、居住期缺限,一都不有可
选利3的举、人权未除和被外被依。选”法举剥权夺;但政依治照权法利律被剥夺政治权 下列这些人在我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A.到雁荡山游玩的法国游客 B.未成年人
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D.年满18周岁 的文盲
●选举权:公民有按照法律的规定, 根据自己的意愿投票选举自己信得过 的人作为人民代表或其他由选举产生 的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被选举权:公民有依照法律的规定, 被其他公民推选为人民代表或其他由 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2020年10月2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简称《选举法》)于1979年制定, 1982年第一次修正1986年第二次修正, 1995年2月28日第三次修正,同时公布 实施。
2020年10月2日
5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加国 家管理\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 的重要途径,是公民政治权利中最重 要的权利.
2020年10月2日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课件

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年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且没有依法被 剥夺政治权利。
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①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 敢于和善于替人民说话办事。②有强烈的责任感 和代表意识,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种活动。③ 有较强的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④具备一定 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法治观念。⑤具有独立的见 解和较高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探究与分享
教材41页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鼓励和帮助公民开展科学文化活动。
表彰科学研究
组织艺术表演
修建阅览室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 鼓励和帮助?
5.文化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 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 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 给以鼓励和帮助。
从三名同学的对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请把关键词填写在横线上。
想一想
结合这段材料,请你和同学讨论:国 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 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4.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 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 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 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 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 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 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失劳__动__能__力__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__ _质__帮__助_的权利。 8.受教育权的含义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 _教__育_的机会,并获得相应_物__质__保__障_的权利。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课件

易错点 1
法律是对自由的限制,权利与义务是绝对对立的
提醒
自由是相对的,公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活动中
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义务。
训练 5
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
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 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 “只有不想晒的,没 有不能晒的。 ”这种观点 ( C ) A.是确的,因为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 B.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C.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D.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考点精析
3. 关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常见误区 错误认识 正确认识 等同论:权利即是义务,义 权利和义务是有严格界限 务即是权利 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分离的 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 这种理论实质上割裂 行义务 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务更重要 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 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 行多少义务 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 在我国,公民的权 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 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 二者不可分离 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 公民义务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 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 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 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 国家利益
训练1(2012· 上海卷)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下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D )
A. 团员选举团支部书记
B. 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 C. 工人选举职代会代表 D. 选民选举区人大代表
高中政治 第一课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框 政治权利和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我们要怎么做呢?
这一原则对我们的要求是:
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 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 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 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三)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三者利益关系: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 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 家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 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把三种 利益结合起来。
洛克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监督权
公民监督国家机
(1)含义(谁监督,监督谁) 关和国家工作人
员的权利
(2)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 申诉权、控告权等)
12345市民热线开通
北京市制定政府规章制度时,广泛征求民意, 搞“开门立法”,成绩显著
本报讯:据了解,本市五年立法规划项目草案自6月11日公 开征求市民意见以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截止昨天下午5 时,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已收到电话、电子邮件、书信 等1544件次,市民对规划项目、立法项目具体内容提出了 许多意见和建议,并提出新的立法项目149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优质课件 (共38张PPT)

孟德斯鸠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 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
自由是法律的体现,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一 、
第三、监督权
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 作人员的权利。 (谁监督,监督谁) 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 申诉权、控告权 ①含义
:
要求: ③要求 :
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 实进行诬告陷害。
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 告》,决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 到法律的制裁 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说明不管官多
大,只要违法,都要受到制裁。
材料三: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规定,下列情况 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 不予享受低保待遇: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律平等 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就业介绍或不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
平等地享有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 (1)含义: 平等地适用法律 指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 注意: ①一律平等≠立法平等。 ②平等≠相同,绝对平均主义。 ③ 理论平等≠ 现实平等。
(2)表现:
①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自由是相对的、 具体的、有条 件的,超越法 律的自由都受 到法律的制裁 .
一条鱼终日只能在水中,它心想要 是没有水的约束,那该多么自由 啊!于是鱼儿就来到了岸上,可是 没过多久鱼儿就因为缺氧而死亡.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 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 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治自由
A.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意义: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C.保障: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
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
含义
言论自由 通过语言表达意愿
出版自由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结社自由 通过组织社团表达
• 卢梭:如果他们企图打破(法律的)约束,那就反而更远地离 开自由;因为他们常常会把自由相对立的那种放荡不羁当作自 由。
点评:有人为抵制日货,烧了自己的日系车、砸了别人的日 系车,这是热情有余,理性不足,且触犯法律。被别人欺负 了,要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才是,哪有找自己、 同胞出气的?我以为,最佳的爱国是,科技日新月异,产品 占领日本市场,军事武器一流,进攻防守绰绰有余,而国内 民主法治,四海心服,东方文化传播于世界。
⑴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⑵观点一把自由绝对化了,自由并不意 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自由是相对的,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 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 ⑶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政治自由。
3、监督权
A.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 利。(谁监督,监督谁)
• 霍布斯:如果我们把自由看成是免除法律的自由,那么,人们 像现在这样要求自由同样也是荒谬的。
• 洛克:但是自由,正如人们告诉我们的,并非人人爱怎么样就 可以怎么样的那种自由,而是他所受约束的法律许可范围内, 随其所欲地处置和安排他的人身、行动、财富和他的全部财产 的那种自由,在这个范围内他不受另一个人的任意意志的支配, 而是可以自由地遵循他自己的意志。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 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 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 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涵:
①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 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公民履行的政治义务
内容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 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 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政治条件:依照法律被依法剥夺政治权 利的公民除外
③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 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
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判断一下: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B.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怎么监督)
C.要求:
神圣的权利
监督 权是指公 民有监督 一切国家 机关和国 家工作人 员的权利。
对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
者 歪 曲 事 实 进 行
诬 告 陷 害
对其违法违纪行为,可向 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公民对行政处分、诉讼 判决不服、受不公正待 遇
1.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PPT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知道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3、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把握的基本原则。
重难点
1.知识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知识难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概念区分:公民和人民;权利和权力
基础知识梳理: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2.我国公民要履行那些义务?
是什么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如何做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自由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容推卸的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集会自由 聚集在一定场所表达
游行自由 列队行进表达
示威自由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
【合作探究】
关于如何理解政治自 由,以下两种观点。你 认为他们有道理吗?说说 你的看法。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 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 干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 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 的权利。
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对自由的 解释
1、权利和权力
权利:法律概念,指法律规定的人们的利益,即自身拥 有的维护利益之权 主体不特定,内容广泛; 权利可以放弃
权力:政治概念,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有权支配他人的 强制之力 主体是特定的,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 不能放弃,必须依法负责行使
2、公民和人民
公民:法律概念,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取得某国国籍, 并根据法律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人(相对于外国人 而言)
人民:政治概念,不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 分子,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相对于敌 人而言)
(二)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①含义 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 被选举权.
国籍条件:我国公民 ②条件 年龄条件:必须是年满18周岁
(2)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
①特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②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特权。 ③是宪法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理论上平等,现实中 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 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