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含义理论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案例概念

城市设计案例概念

城市设计案例概念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而城市设计,就是这舞台的搭建者,决定着故事的精彩程度。

说起城市设计案例,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巴塞罗那,那简直是城市规划的艺术杰作!它的街道布局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网,看似错综复杂,实则有条不紊。

街道宽窄适中,既能让行人感受到城市的热闹与活力,又不会让人觉得拥挤不堪。

这就好像一个优秀的厨师,在调配食材时,总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各种调料的比例,做出美味佳肴。

再看看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岛国却有着大大的智慧。

绿化做得那叫一个绝!公园、花园无处不在,仿佛城市是从森林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这难道不像是给城市穿上了一件绿色的披风,让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保持着清新与自然吗?还有纽约的曼哈顿,高楼大厦林立,那摩天大楼的气势,真让人叹为观止!每一座大楼都像是一个巨人,在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力量和魅力。

但这可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精心规划的结果。

就如同在一个拼图游戏中,每一块都找到了最恰当的位置。

咱们国内也有不少出色的城市设计案例。

比如杭州,西湖周边的景观设计,那真是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

湖水、青山、古建筑相互映衬,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这不就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创作的一首优美的诗篇吗?又比如说苏州,那古老的园林设计,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每一处角落都蕴含着深深的诗意,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这难道不是时间留下的珍贵礼物?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就像是给城市注入了灵魂。

它能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得舒适、便捷,还能感受到美和温暖。

它能让城市充满活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

想想看,如果我们生活的城市没有合理的设计,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交通拥堵得像一锅粥,找不到一片可以放松身心的绿地,历史文化被现代化的浪潮冲得无影无踪。

那该是多么糟糕啊!所以说,城市设计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关乎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关乎着城市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心去打造每一个角落,让城市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家园。

城市设计概念浅析

城市设计概念浅析

城市设计概念浅析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英文叫“ABCDEFGHC”,日文叫“都市设计”。

其含义说法很多。

《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市镇设计》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个方面:(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二、城市设计的内容和任务城市设计既然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设计,那么首先要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分类。

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概念。

具体来讲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ppt课件

ppt精选版
10
城市意象分析 ——节点
ppt精选版
11
城市意象分析 ——节点
花卉宝石广场是市政府1998年城市建设三大骨干工程之一,以原 花卉园为基础扩建而成。该广场以植物造园为主,广场理石铺装 为辅,共分三个功能区: (1)南部植物观赏区。园内共有花卉组型30个,栽植蓿根,露地 花卉40余种。四周花坛设置了草坪灯、自动喷灌装置,外园采用 蘑菇石作为园椅,点缀了花钵、花架。有鲜明的花卉色彩和绰约 的树木风姿。 (2)中部文化广场区。面积5000平方米,地面采用天然花岗岩铺 装,镶嵌了铜质宝鉴,花岗岩钻石图案,钢质通透七彩门,花岗 岩北斗七星石。有丰富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科技含量。 (3)北部花展服务区。花卉展室总面积650平方米,欧式建筑风 格,展出各种切花、礼品花、盆景、温宝花卉。还有音响室。管 理房和广场鸽栖息巢相配置。是一处整的植被科普场所
ppt精选版
12
城市意象分析 ——地标
实例:锦州古塔
地标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
由于标志物是从一大堆可能元素中挑选出来
的,因此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唯
一性,令重大。
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使元素在许多地点都
可被看到。其二,通过与临近元素退让或高
度等的变化,建立起对比。
ppt精选版
14
关于锦州的城市意象——结语
对于城市的主观意象,是人们对空间的认识从感知开始,经过 分析、对比和筛选,逐渐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和场所,形成 主观意义上的感应空间和城市意象。城市意象是一种经验认识 空间,是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心理印象,是对城市客观形 象的主观评价。
ppt精选版
15
ppt精选版
4
城市意象分析 ——交通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显见的重合之处,即
将城市物质空间及其内容安排作为主要的工 作对象 20世纪代表性的规划理论包括田园城市、工 业城市、带形城市、现代城市、邻里单位、 中心地理论等 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 (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 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 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 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 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 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城市特色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 1)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城市的格局 (3)城市的道路网格、广场等 (4)名胜古迹、历史性街区;园林、绿化 (5)城市的色彩、城市的轮廓线等 (6)城市的建筑群、中心区等 (7)各类建筑小品 (8)民俗民风、小吃、工艺品等

城市设计

中世纪城市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个建筑物的立面通常与左邻右舍都发生关系,作 为孤立的实体与周围无关的情况是很少的,城市设 计的要素包括:住宅和花园、广场、教堂、公共建 筑,以及最重要的街道,中世纪城镇的平面图常常 表现为毫无逻辑的迷宫形式 建设部发布的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编 制办法》中第八条对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明 确的规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 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 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 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 观的艺术水平。”

城市道路空间
3)局部步行原则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可以再城市的局部 地段,如中心区、商业区、游览观光区等建立步行 街,实现相对彻底的人车分流 4)公交优先原则 通过优先扶持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减少市民对私家车 的依赖,缓和人车矛盾。 案例:旧金山花街 旧金山的罗姆巴德大街在经过俄罗斯山时,有一段 40°的陡坡,形成了由八个急转弯组成的蛇形曲线 路段。这个路段位于南北走向的海德大街与莱温沃 斯大街之间呈东西走向。配合着弯曲的路形,沿着 路的两侧,布置了树篱和花坛,远远望去,整个道 路被全部隐藏起来,故而,这段街被人们习惯地称 为花街

城市设计理论与典型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理论与典型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理论与典型案例分析城市设计理论与典型案例分析始于 1960 年代的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经历了大约 40 年的路程,在世界许多城市对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活力的恢复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了恢复和增强城市的活力,强化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成为城市设计必须追求的目标。

今后的城市设计实践应从形式化的城市美思想脱壳为坚持人的尺度,实现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实践的反思与转机从整体上看,城市设计不仅在专业领域,即使在市民阶层也得到了广泛的关心,尤其是大多数人已不再狭义地把城市设计只看作是与城市美和城市景观相关的一种手段,而认为城市设计是实现城市政策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方法。

城市设计的理念近几十年来在各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了1980 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开发的同时必须考虑人居环境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了社会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在各地规划建设了许多商店街、步行道系统等高质量的外部空间。

最近,城市设计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作为日本城市设计实践的先驱者横滨市近年正在探索“ 能够选择自身未来形象” 的可能性,并感到至今为止的城市设计多数没有考虑地域环境的特点,对全国各城镇几乎采取同一个开发模式,过于追求城市美即城市的审美性和效率性而缺乏建设具有生活感的城市的视点。

二、树立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理念城市空间应当按照人的感性为城市生活者复权,并按照人的尺度实施设计,恢复成城市市民活动的场所。

这正是城市设计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为此,近年处于转机的城市设计不拘泥传统的规划理论,坚持其出发点是人的尺度与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规划视点,强调从形式化的城市美思想脱壳,实现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

认为城市设计决不是环境的化妆术,而是与城市经营本质及与市民生活基础相关的环境资产保护和利用的策略。

另一方面,作为支撑城市活动和城市环境舒适性的城市设计只有作为城市政策的一种措施,才会显示它的价值。

在许多城市,城市规划理念已明显地由近百年来传统的以工业和流通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分析为依据实施城市功能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理念,逐步转向重视生活空间的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前言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讨论后,都重新规划了城市空间,而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已不能充分时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无法保证设计规划的质量与效率。

而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具有传统规划设计方法无法相比的优势,这种规划方式能够有效地躲避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的大面积数据错误等问题,使取得的城市地理空间中非空间与空间数据更为精准,因而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GIS与城市规划1.1 G1S概述地观倍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 GIS)“一个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地球上关于某一地区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包含相关的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组织及相应的机构布置。

”其中“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是一个完整的GIS所必需具备的四大功能,即“输人、存储:、操作和分析、表达输出”。

作为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核心,GIS可以为城市规划供应一个有别于CAD的全新的技术平台,其能为规划决策供应数据、模型、优化的方案和对将来环境的虚拟表现,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布置,这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在内涵和内容上的一次提升,快捷运用GIS技术可以使城市规划试验建立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改那种仅仅依靠定性阅历和“拍脑袋”式的规划决策模式,从而构建科学、理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规划决策模式。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 )是GIS的核心与灵魂,其特有的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功能是GIS区分于一般信息系统的紧要功能特征。

空间分析起源于上个世纪60时代地理及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它对分析空间数据相关技术的统称。

进行空间分析的目的紧要包含以下几个:①使数据得到有效地取得,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地描述与认知,例如风险图的绘制;②生成察看地观阁案的背景过程进行理解与解释;③预告例如传染病等重点事件的暴发;④对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例如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谈对城市设计认识及实例

谈对城市设计认识及实例

谈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姓名:学号:班级:谈对城市设计的认识一、城市设计定义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 urban design ),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

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二、实例分析——巴黎1、地理区位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巴黎还同纽约、伦敦和东京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

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

巴黎也是法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时尚、艺术、娱乐、传媒等领域对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

2、城市特色巴黎是世界的浪漫之都、有"花都"的美称。

市区的西部是最繁华的地带.右边有巴黎最为引人的风景线——香榭丽舍大道,沿大道向西直通庄严的凯旋门,周围是著名的戴高乐广场。

市区的东部和北部主要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居住区。

这里有拉雪兹神甫公墓。

巴黎市的中心是全城最古老、最活跃、最热闹的地区。

被塞纳河环绕的“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和巴黎法院、协和广场、马德兰大教堂、巴黎歌剧院、杜伊勒里公园以及卢浮宫等都集中在这里。

流经巴黎的塞纳河水将整个巴黎市区一分为二。

河的南面被称为左岸,河的北面为右岸。

右岸以其金钱、贸易、权力和高雅,形成了巴黎的贸易、金融和消费中心。

那里是成功者的乐园,是繁华、糜费、成熟、优雅的象征,左岸却以其活力和知识而取胜。

那里,活跃着索尔邦大学和拉丁区的青年学生,聚集着蒙帕那斯的画家和诗人,当然也少不了圣日尔曼街的哲学家。

城市设计的背景城市设计案例解析优秀

城市设计的背景城市设计案例解析优秀

城市设计的背景城市设计案例解析优秀一城市设计含义目的范围和内容城市设计学科层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街道,广场,建筑群城市设计含义:(1)、规划论: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分支,是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体化。

(2)、建筑论:是对空间秩序的创造,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是大规模的建筑设计或是建筑学的扩展。

(3)、全过程论:应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是解决经济、社会和物质形式问题的手段。

(4)、形体环境论:从三维角度对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或对公共环境的设计。

(5)、管理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运用法律手段对城市的综合控制。

城市设计指的是对城市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设计。

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城市中人的活动的组织、引导和安排②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组织、布局和构图。

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人们活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环境,而现有的空间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甚至创造新的高一层次的人的活动,或者至少可以说诱导人的活动。

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的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比较:城市规划目的: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控制工作对象:以二维为主,社会、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具有计划性成果:战略性的政策、法规、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态控制实施时间:体现为发展过程,时间跨度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参与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学家城市设计目的:促进形体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工作对象:以三维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具有设计性成果: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实行动态控制+引导实施时间:体现为建设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多种委托人参与者:城市设计师、政府官员、开发商、建筑师等建筑设计目的:为修建活动服务工作对象: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外环境设计成果: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指导具体施工实施时间:在确定的时间内委托人:开发企业、业主、建造主参与者:建筑师、使用者城市设计的层次: 1)、整体城市设计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及布局特征,结合城市规划要求的用地布局,建构出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的含义理论及案例分析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1年08月22日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

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 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还有人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解决详细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种误解。

不可否认,详细规划中有不少城市设计的内容,但总体规划阶段也同样有城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详细规划是一个规划阶段,而城市设计则是另一个范畴,两者不能划等号。

二、内容和任务城市设计既然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设计,那末首先要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分类。

日本《新建筑学大系17——都市设计》,认为城市空间构成可以用下列图解来表示。

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

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概念。

具体来讲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如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

上面所述都属空间设计,至于以上各类在工程方面的设计,则应由各方面的工程师配合进行。

城市设计的任务是:(1)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

(2)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

(3)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规划设计工作,要求综合各专业的需要,做到合理安排。

(4)城市设计要立足于现实,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5)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

三、理论思潮我国城市设计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

该书“匠人营国”一节实际上是西周奴隶制王国国都的城市设计模式。

上述理论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都城建设影响很大。

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主题思想。

这一整套理论体系再配以一整套封建宗法、礼制、等级等严格的制度,实际上对城市功能布局作了非常具体的安排。

明北京城就是按此建设的一个最好的实例。

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

他的城市设计思想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主义。

他所规划的米利都城(Miletus)和普南城(Priene)都是方格形道路网,城市的中心广场(Agora)是市民活动的中心,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序、不对称的均衡。

这和中国封建都城的轴线对称是完全不同的手法。

人称这种处理手法为“希波丹姆斯城市模式”(Hi ppodamusPattern)。

如果说古代城市性质、功能比较简单的话,那末近代,特别是现代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就变得十分复杂。

为解决众多的矛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

例如:1.从花园城市到新城设计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izer Howard)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第一次把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蒙等人的理想城市设想加以具体化,在新城城市设计上开了先声。

虽然霍华德也建了两个小城市作为试点,但真正开始新城运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按大伦敦规划在伦敦周围建起了8座新城。

哈罗城是它的代表。

这是英国第一代新城。

经过第二代伦康新城(Run Corn)、霍克新城(Hook,未建),到现在已建起以密尔顿·凯恩斯(MiltonKeyens)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城。

除英国以外,法国、瑞典、芬兰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建起不少新城。

日本、美国也掀起了新城建设热潮,苏联、东欧各国,直至中国也在效仿。

可以说新城运动几乎遍及世界所有的大城市。

建设新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环境恶劣的矛盾,并通过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创造田园式的理想城市模式。

尽管最初设想的疏散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未能完全实现,但却为特大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新城规划思想的发展,也使城市设计的理论得到了发展。

英国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吉伯特(F.Gibberd)是哈罗新城的设计者,他所著的《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是一本比较有影响的论著。

该书总结了英国新城建设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论。

全书共16章。

1~4章是理论基础,强调城市设计是三度空间的环境设计,既要考虑功能,又要考虑艺术。

这四章包括了城市素材,城市设计遗产,城市美学和原则以及城市形式和视觉要素等。

这些都是讲述城市空间艺术,并以功能和艺术相结合的原则,论述了城市总体和各个部分的空间设计原则和方法。

在艺术观方面他继承了西特(C.Sitte)、沙里宁(E.Saarinen)和莱特(F.L.Wright)的艺术观,讲究人的尺度,强调有机和谐,特别是人工和自然要有机结合。

由于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书中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对我们有很大参考价值。

但是吉伯特的理论也有局限性。

一是囿于英国新城理想模式和审美观,对现代化大城市高度复杂的功能、技术、艺术条件下的城市设计问题注意不够;二是过份强调现实,对未来新的设想、趋势不够重视,甚至排斥。

2.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城市设计理论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对建筑、艺术、城市规划与设计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他1922年撰写的《明日的城市》一书中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观点。

面对大城市高度发展的现实,他主张依靠现代技术力量,从规划着眼,技术着手,来充分利用和改善城市有限空间。

他建议减少市中心建筑密度,增加绿地,增加人口密度,其具体办法是高层化。

1925年他提出了改建巴黎的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以摩天大楼、快速道路、立体交叉和大片绿地来彻底改造旧的巴黎市区。

他的建筑艺术观,也是一反中世纪古典艺术传统,以几何形体作为形式美的标准,将它作为新时代建筑的音符。

他的这套理论,对巴黎这座历史名城来讲,当然是不可能被接受,也无法实现的,但对西方大城市战后的复兴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它适应了特大城市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他的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太忽视现实,忽视传统,因此70年代以后,他的这套主张受到抵制。

柯布西耶对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倡导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这个协会成立于1928年,1956年解散。

在这个组织活动的28年中共召开了10次年会,这些会议对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对现代建筑均起了很大作用。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四次年会。

在这次会议以后发表的“城市计划大纲”(又称“雅典宪章”)为现代城市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雅典宪章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强调自然环境(阳光、空气、绿化)对人的重要性。

它对以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管理(Zonning)、绿环( Green belt)、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人车分离、建筑高层化、房屋间距等概念的形成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新城设计,有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和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Changdigh)。

这两座新城在城市设计上都力图表现出新的主题思想,即功能和艺术上都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在这方面这两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也确实取得了不少突破和成绩。

但他们也存在着共同的缺点,这就是缺乏传统,很少考虑现状,一切都是人为,因而使人们感到陌生、呆板、缺少魅力,缺少人情味。

由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观念形态的改变,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956年召开的第十次年会确定议题为“组群的流动性(Cluster mobili-ty)——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变化和成长”。

会议认为: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和生长的极为复杂的有机体,而过去的这套理论过于机械。

另外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组织也过于臃肿,这些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因此这次会议以后,CIAM就解散了。

代之而起的是一批第十次年会的筹备人——青年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

他们成立了另一个组织——TeamX小组。

这个组织在60年代热闹了一阵,但是由于群龙无首,百家争鸣,形成了不少流派。

如著名的皮特·斯密森(Peter Smithson)夫妇规划设计的法国图卢兹(Toulouse)、勒玛利(Le Merrie)两城市,把城市功能分成“干”和“巢”两部分。

“干”是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它将城市连成系统;而“巢”是附在这些“干”上的蜂巢式公寓型居住空间。

这种城市体现了“组群流动、生长变化”的规划设计思想。

受这种思想影响的还有日本名古屋市高藏寺新城的规划。

由于TeamX思潮的影响,在日本也出现了新的学派,这一学派借用生物学名词称为“新陈代谢”学派。

他们认为从宇宙到生命,都有新陈代谢过程,人们的任务是促进这种新陈代谢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