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偏振光的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含 数据+思考题)】偏振光的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含 数据+思考题)】偏振光的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3.4 光的偏振特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定义及特性。

(2)观察光的偏振现象,了解偏振光的产生方法和检验方法。

(3)了解波片的作用和用波片产生椭圆和圆偏振光及其检验方法。

二、实验仪器GSZ-Ⅱ光学平台(配有光具座、氦氖激光器及电源、扩束镜、偏振片、波片、观察屏等)。

三、实验原理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定义自然光:由普通光源所发射的光波,在光的传播方向上,任意一个场点,光矢量既有空间分布的均匀,又有时间分布的均匀性。

偏振光:光矢量相对于光的传播方向分布的非对称性。

部分偏振光:光波光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占有相对优势。

平面偏振光: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光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一特定的平面内。

圆偏振光:在光的传播方向上,任意一个场点光矢量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它的方向,但大小不变,其光矢量的末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是一个圆。

椭圆偏振光:在光的传播方向上,任意一个场点光矢量即改变它的大小,又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它的方向,其光矢量的末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是一个椭圆。

2.偏振光的产生及检验方法(1)平面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产生: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偏振片来生成平面偏振光。

偏振片是由具有二向色性的晶体制作成的,这些晶体对不同方向振动的光矢量具有不同的吸收本领,当自然光入射到这些晶体上时,透射光的光矢量仅在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上,形成了平面偏振光。

检验:线性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按照马吕斯定律,强度为I0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透射光的强度为I=I0cos2α,α=0/π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大,当α= (π/2)/(3π/2)时,透射光的强度为0,出现消光现象。

所以偏振器旋转一周,透射光的强度将发生强弱变化,并且消光两次,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检测是否有平面偏振光。

(2)椭圆和圆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产生:波片是光轴平行于晶面的各向异性晶体薄片。

双折射是光束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的现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偏振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偏振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偏振光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偏振光引言在物理学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振动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然而,当光通过特定的材料或经过特定的处理后,它的振动方向会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这种光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液晶显示屏、偏振墨镜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深入了解偏振光的特性和相关原理。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实验一旨在研究偏振片的特性。

我们使用了一束白光,通过一系列偏振片,观察光的强度变化。

首先,我们将一片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并调整偏振片的方向。

我们观察到,当偏振片的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而当偏振片的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光的强度最大。

这表明偏振片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特定方向的光,而阻挡其他方向的光。

接下来,我们在光源后方再放置一片偏振片,并将其方向与前一片偏振片的方向垂直。

我们发现,光的强度几乎为零,无法通过第二片偏振片。

这是因为第一片偏振片已经选择性地通过了特定方向的光,而第二片偏振片的方向与通过的光垂直,导致光无法通过。

实验二:马吕斯定律的验证实验二旨在验证马吕斯定律,即光的振动方向在经过偏振片后会发生旋转。

我们使用了一束偏振光,并在光路中加入了一片旋转的偏振片。

通过调整旋转偏振片的角度,我们观察到光的强度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

这说明光的振动方向在经过旋转偏振片后发生了旋转。

进一步实验表明,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为90°时,光的强度最小;而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为0°或180°时,光的强度最大。

这与马吕斯定律的预期结果一致。

实验三:马吕斯定律的应用实验三旨在利用马吕斯定律,实现光的偏振和解偏振。

我们使用了一束偏振光,并在光路中加入了一片旋转的偏振片。

通过调整旋转偏振片的角度,我们可以改变光的偏振方向。

然后,我们加入一片固定方向的偏振片,将光通过。

我们观察到,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与固定偏振片的方向垂直时,光无法通过;而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与固定偏振片的方向平行时,光可以通过。

偏光分析实验报告

偏光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光的偏振现象的认识。

2. 学习直线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方法,了解圆偏振光和正椭圆偏振光的产生和定性检验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1/4波片、偏振片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偏振光:偏振光是指光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相对于波的传播方向具有特定空间取向的光。

根据电矢量振动方向的不同,偏振光可分为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2. 直线偏振光:当光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局限在某一确定平面内时,这种光称为直线偏振光。

直线偏振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产生:a. 通过偏振片;b. 利用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c. 利用1/4波片。

3. 圆偏振光:当光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是圆形时,这种光称为圆偏振光。

圆偏振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产生:a. 利用两个偏振片,其中一个旋转90°;b. 利用1/4波片。

4. 椭圆偏振光:当光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是椭圆时,这种光称为椭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产生:a. 利用两个偏振片,其中一个旋转一定角度;b. 利用1/4波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a. He-Ne激光器;b. 光具座;c. 偏振片(两块);d. 1/4波片(两块);e. 玻璃平板;f. 0°、90°任意刻度盘;g. 白屏。

2. 实验材料:a. 激光光源;b. 偏振片;c. 1/4波片;d. 玻璃平板。

四、实验步骤1. 调整激光光源,使其垂直照射到光具座上的偏振片上。

2. 将另一块偏振片垂直放置在光具座上,与激光光源成45°角。

3. 观察通过两块偏振片的光线,记录光线的偏振状态。

4. 将1/4波片插入光路中,旋转1/4波片,观察光线的偏振状态变化。

5. 将1/4波片与偏振片的光轴平行放置,观察光线的偏振状态。

6. 将1/4波片与偏振片的光轴垂直放置,观察光线的偏振状态。

偏振光原理实验实验报告(3篇)

偏振光原理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光的偏振现象,巩固相关理论知识。

2. 掌握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产生方法。

3. 学会使用偏振片、波片等实验仪器,进行光的偏振状态分析。

二、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产生:自然光经过起偏器后,其振动方向变得有规律,成为偏振光。

2. 偏振光的检验: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判断光的偏振状态。

3. 偏振光的分解:利用波片可以将偏振光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偏振光。

三、实验仪器1. 激光器:提供稳定的单色光。

2. 偏振片:用于产生和检验偏振光。

3. 波片:用于分解偏振光。

4. 光具座:用于固定实验仪器。

5. 光屏:用于观察光斑。

6. 秒表:用于测量时间。

四、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调整至水平传播。

2. 将偏振片固定在光具座上,使光束通过偏振片。

3. 观察光屏上的光斑,记录光斑形状和亮度。

4. 将波片固定在光具座上,使光束通过波片。

5. 调整波片的角度,观察光屏上的光斑变化,记录光斑形状和亮度。

6. 重复步骤4和5,分别使用两个偏振片和两个波片进行实验。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观察到,当光束通过偏振片后,光屏上的光斑形状变为明暗相间的条纹,说明光束被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偏振光。

2. 调整波片角度,当波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光轴平行时,光屏上的光斑最亮;当波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光轴垂直时,光屏上的光斑最暗。

3. 通过实验,验证了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产生方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光的偏振现象,掌握了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产生方法。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波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光轴平行时,光屏上的光斑最亮;当波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光轴垂直时,光屏上的光斑最暗。

这验证了偏振光的分解原理。

3.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偏振片和波片等实验仪器,成功进行了光的偏振状态分析。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了对光的偏振理论知识的理解。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篇一: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实验报告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

本实验将进一步说明光是横波而不是纵波,即其E和H 的振动方向是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

光的偏振性证明了光是横波,人们通过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目前偏振光的应用已遍及于工农业、医学、国防等部门。

利用偏振光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已为科研、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的检验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光具座、激光器、偏振片、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光点检流计、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图1 实验仪器实物图【实验原理】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它的电矢量E和磁矢量H相互垂直。

两者均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

从视觉和感光材料的特性上看,引起视觉和化学反应的是光的电矢量,通常用电矢量E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E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位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2(a)。

光源发射的光是由大量原子或分子辐射构成的。

由于热运动和辐射的随机性,大量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光的振动面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几率是相同的。

一般说,在106s内各个方向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相等,故出现如图2(b)所示的所谓自然光。

有些光的振动面在某个特定方向出现的几率大于其他方向,即在较长时间内电矢量在某一方向较强,这就是如图2(c)所示的所谓部分偏振光。

还有一些光,其振动面的取向和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则的变化,其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移动轨迹呈椭圆(或圆形),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如图2(c)所示。

图2 光波按偏振的分类 2.获得偏振光的常用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的偏振现象的认识。

2. 学习直线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方法,了解圆偏振光和正椭圆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方法。

3. 掌握1/4波片、1/2波片等光学元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4. 验证马吕斯定律,加深对光的偏振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光的偏振现象: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振动。

当光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固定时,光称为线偏振光;当电矢量振动方向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时,光称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2. 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利用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可以产生和检验偏振光。

偏振片可以使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波片可以改变光的偏振状态。

3. 马吕斯定律:当一束线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片时,出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入射光与偏振片的夹角之间的关系满足马吕斯定律。

三、实验仪器1. He-Ne激光器2. 光具座3. 偏振片(两块)4. 1/4波片(两块)5. 1/2波片(两块)6. 玻璃平板及刻度盘7. 白屏四、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通过偏振片P1,得到线偏振光。

2. 将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B1,得到圆偏振光。

3. 将圆偏振光通过1/2波片B2,观察出射光的偏振状态。

4. 将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B1,得到椭圆偏振光。

5. 将椭圆偏振光通过1/2波片B2,观察出射光的偏振状态。

6.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偏振片P1和波片B1、B2的相对位置,观察出射光的偏振状态。

7. 根据马吕斯定律,计算并验证出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入射光与偏振片的夹角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当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B1时,出射光变为圆偏振光;当圆偏振光通过1/2波片B2时,出射光变为线偏振光。

2. 观察到当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B1时,出射光变为椭圆偏振光;当椭圆偏振光通过1/2波片B2时,出射光变为线偏振光。

3. 根据马吕斯定律,计算并验证出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入射光与偏振片的夹角之间的关系。

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引言:偏振光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固定的光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偏振光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索偏振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偏振片的工作原理以及偏振光的应用。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研究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偏振片来研究偏振光的特性。

首先,我们将光源调整到最亮的状态,然后将一个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

随着我们旋转偏振片,我们会观察到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偏振片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光通过,其他方向的光被滤除掉。

通过旋转偏振片,我们可以改变通过偏振片的光的振动方向,从而改变光的强度。

实验二:马吕斯定律的验证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验证马吕斯定律,即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透射光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使用一个偏振片作为偏振器,一个偏振片作为分析器。

我们将调整偏振器的角度,观察透射光的强度变化。

根据马吕斯定律,当偏振器和分析器的偏振方向相同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大;当两者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小。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这一定律。

实验三:双折射现象的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双折射现象。

我们将使用一块具有双折射性质的晶体,如石英晶体。

当将光线通过这块晶体时,我们会观察到光线分裂成两束,这是因为晶体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折射率。

我们可以调整入射光的角度和晶体的厚度,观察到不同的双折射现象,如双折射光线的偏振状态和双折射光线的干涉等。

实验四:偏振光的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偏振光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使用偏振片来解析光源中的偏振光,从而得到纯净的偏振光。

然后,我们将使用偏振光来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如透射率和反射率。

通过调整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和入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光学性质数据,从而深入了解材料的光学特性。

结论: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我们深入研究了偏振光的性质和应用。

我们通过验证马吕斯定律,了解了入射光和透射光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关系。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波动的形式传播,既有粒子性质也有波动性质。

而光的波动性质中,偏振光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偏振光的分析,了解其性质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偏振光的分析,探究其性质及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原理、学习偏振光的检测方法、掌握偏振片的使用技巧以及理解偏振光的应用领域。

二、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产生原理偏振光的产生可以通过偏振片实现,偏振片是一种具有偏振特性的光学元件。

它通过选择性地吸收或透过特定方向的光振动,将非偏振光转化为偏振光。

2. 偏振光的检测方法常用的偏振光检测方法有:偏振片法、偏振光束分束法、偏振光束干涉法等。

其中,偏振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旋转偏振片来观察光的强度变化,从而确定光的偏振状态。

3. 偏振片的使用技巧在实验中,正确使用偏振片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偏振片的传光方向与其表面上的箭头方向垂直。

通过旋转偏振片,可以改变光的偏振状态。

4. 偏振光的应用领域偏振光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光学显微镜、液晶显示器、偏振片墨镜等。

通过对偏振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应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光源、偏振片、检测器等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好。

2. 调整偏振片:通过旋转偏振片,观察光的强度变化,找到光的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位置。

3.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位置下的光强度,并绘制光强度与偏振片旋转角度的关系曲线。

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光的偏振状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5. 总结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偏振光的性质及应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光的偏振状态。

通过绘制光强度与偏振片旋转角度的关系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表明光是线偏振光。

根据光的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位置,我们可以确定光的偏振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偏振光的分析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光的偏振现象的认识。

2.学习直线偏振光的产生与检验方法,了解圆偏振光和正椭圆偏振光的产生和定性检验方法。

【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光具座、偏振片(两块)、的1/4波片(两块)、玻璃平板及刻度盘、白屏等。

【实验原理】
1.光的偏振状态
偏振是指振动方向相对于波的传播方向的一种空间取向作用。

它是横波的重要特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若电矢量的振动只局限在某一确定平面内,这种光称为直线偏振光,又叫平面偏振光(因其电矢量的振动在同一平面内);若光波电矢量的振动随时间作有规律的改变,即电矢量的末端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是圆或椭圆,这样的光称为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若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只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占优势,而在和它正交的方向上最弱,各方向的振动无固定的位相关系,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

2.直线光,圆偏光,椭圆偏振光的产生。

直线偏振光垂直通过波片的偏振状态
3. 鉴别各种偏振光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内容】
1. 测定玻璃对激光波长的折射率 2. 产生并检验圆偏振光 3.产生并检验椭圆偏振光
【数据表格与数据记录】
οοο58308250211=-=-=ϕϕp i οοο57307250212=-=-=ϕϕp i οοο57307250213=-=-=ϕϕp i οοο56306250214=-=-=ϕϕp i
οοο58308250215=-=-=ϕϕp i οοο57307250216=-=-=ϕϕp i οοο56306250217=-=-=ϕϕp i
ο577
7
1=+⋅⋅⋅⋅+=
p p p i i i
5399.157tan tan ===οn i p
波长为时玻璃对于空气的相对折射率为。

现象:两次最亮,两次消光。

结论:圆偏振光
如果使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与暗方向平行,1/4波片与检偏器透振方向垂直或平行。

现象:两次亮光,两次消光 结论:椭圆偏振光
【小结与讨论】
1. 实验测的了时玻璃对空气的折射率为。

2. 单色自然光经过起偏器和检偏器,旋转检偏器一周,发现光电流相应出现两次消
光现象,是分析其原因。

答:当检偏器的偏振化的方向和检偏器的偏振化的方向为
2π和3
π
时,根据马吕斯定律θ2
0cos I I =可知,出现两次光强为零的情况,即光电流出现了2次消光现象。

3.自己设计实验进行了几种偏振光的检验的工作,搞清了几种偏振光的区别,以及怎样得到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