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样本
农业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系统背景 (2)1.2 系统目标 (2)1.3 系统意义 (2)第二章: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3)2.1 系统架构 (3)2.2 系统模块划分 (3)2.3 系统关键技术 (4)第三章:硬件设施选型 (4)3.1 传感器选型 (4)3.2 执行器选型 (4)3.3 数据传输设备选型 (5)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 (5)4.1 系统开发环境 (5)4.2 数据库设计 (5)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4.3.1 用户管理模块 (6)4.3.2 设备管理模块 (6)4.3.3 数据管理模块 (7)4.3.4 系统设置模块 (7)第五章:智能灌溉策略研究 (7)5.1 灌溉策略原理 (7)5.2 灌溉策略制定 (7)5.3 灌溉策略优化 (8)第六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8)6.1 硬件系统集成 (8)6.1.1 系统硬件构成 (8)6.1.2 硬件设备选型 (8)6.1.3 硬件连接与调试 (9)6.2 软件系统集成 (9)6.2.1 软件系统架构 (9)6.2.2 软件开发与调试 (9)6.2.3 软硬件协同调试 (9)6.3 系统调试与优化 (9)6.3.1 系统功能测试 (9)6.3.2 系统功能测试 (9)6.3.3 系统优化 (9)6.3.4 系统现场部署与调试 (10)第七章:系统功能评估 (10)7.1 系统稳定性评估 (10)7.2 系统可靠性评估 (10)7.3 系统经济性评估 (10)第八章应用案例分析 (11)8.1 案例一:某地区农田灌溉 (11)8.2 案例二:某地区果园灌溉 (11)8.3 案例三:某地区设施农业灌溉 (12)第九章:市场前景分析 (12)9.1 国内外市场需求 (12)9.2 市场竞争分析 (12)9.3 发展趋势预测 (13)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3)10.1 系统总结 (13)10.2 系统改进方向 (13)10.3 未来发展展望 (14)第一章:引言1.1 系统背景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自动灌溉方案

自动灌溉方案第1篇自动灌溉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为提高灌溉效率,减少人工成本,降低水资源浪费,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自动灌溉系统。
本方案结合当前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和灌溉设备,力求实现灌溉的自动化、智能化,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二、方案目标1. 实现灌溉的自动控制,降低人工干预。
2. 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3.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三、系统设计1. 灌溉水源: 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灌溉水源,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远程监控与自动控制。
- 传感器: 安装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
- 控制器: 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
- 通信模块: 利用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与远程监控。
3. 执行机构: 包括水泵、阀门、喷灌设备等,根据控制信号实现灌溉操作。
4. 电源系统: 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实现灌溉系统的绿色环保、节能降耗。
四、实施方案1. 前期调研: 对项目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作物种类等,为灌溉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设备。
3. 系统设计: 设计灌溉系统布局,包括传感器布置、控制设备安装、灌溉管网规划等。
4. 施工安装: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5. 系统调试: 对灌溉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实现自动控制。
6. 培训与验收: 对项目相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完成项目验收,确保系统符合设计方案。
五、运行与维护1. 运行监控: 实时监控灌溉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2. 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灌溉决策提供支持。
3. 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范本1. 项目简介智能灌溉工程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自动化管理和智能控制。
本施工方案旨在提供一个标准的智能灌溉工程施工范本,以便于工程管理和实施。
2.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目标是设计和部署一个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农田土壤的湿度和气象条件,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频率,实现合理用水,节约资源,并提高农田灌溉的效果。
3. 工程范围本工程的施工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传感器安装和连接: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传感器,并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和配置。
- 中央控制器安装和设置:安装中央控制器,并进行必要的设置和调试。
- 灌溉管线和喷灌设备安装:布设灌溉管线,并安装相应的喷灌设备。
- 智能控制软件配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智能控制软件的参数和设置。
- 系统测试和调试:对整个智能灌溉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各个功能正常工作。
- 使用培训和工程交付: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并交付智能灌溉系统。
4. 施工步骤4.1. 传感器安装和连接•确定传感器位置: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确定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的布设位置。
一般情况下,土壤湿度传感器应该埋设在根系范围内的土层中,而气象传感器应该安装在高处,避免被植被和树木遮挡。
•安装传感器:将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固定在预定位置上,并根据传感器的安装说明进行连接。
•连接和配置传感器:将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并通过中央控制器的设置界面进行传感器的配置。
4.2. 中央控制器安装和设置•确定中央控制器位置:选择一个安全、干燥、通风良好的位置,安装中央控制器。
•连接电源和网络:将中央控制器与电源和网络进行连接。
•设置中央控制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中央控制器的参数和配置,包括时区、灌溉计划、传感器阈值等。
4.3. 灌溉管线和喷灌设备安装•设计灌溉管线:根据农田的形状和大小,设计灌溉管线的走向、分支和喷灌设备的位置。
•布设灌溉管线:按照设计要求,布设灌溉管线,并进行焊接或连接。
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一、引言自动化灌溉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控制技术,实现农田和园林的自动浇水的系统。
相比传统的人工浇水方式,自动化灌溉系统具有效率高、节水、省力等优势。
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二、系统组成(1)传感器:系统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判断和控制操作。
可以选择微控制器或PLC作为控制器。
(3)执行器:执行器是将控制信号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装置,如电磁阀、水泵等。
执行器的选型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灌溉方式进行选择。
(4)通信模块:为了方便监控和远程控制,可以添加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GPRS、LoRa等。
三、系统工作流程(1)感知环境参数: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感知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2)判断灌溉需求: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参数数据,进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灌溉。
(3)控制操作:如果判断需要进行灌溉,控制器通过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开启水泵、控制电磁阀等。
(4)监测和反馈:控制器可以监测灌溉效果和系统状态,并将实时数据反馈给用户,以方便实时掌握系统运行情况。
四、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因素(1)环境要素:不同的农作物对环境要素的要求不同,例如水稻需要较高湿度,番茄则需要较高温度。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要考虑特定农作物的生长要求。
(2)节水性能:自动化灌溉系统应具备节水性能,可以根据土壤湿度、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智能调节,避免浪费水资源。
(3)精准性: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高,以便准确感知环境参数。
(4)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避免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长期运行。
(5)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安全性,防止因意外事故造成浇水量过多或过少,导致农作物损失。
五、实施步骤(1)系统设计: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设计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流程。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智能灌溉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灌溉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而智能灌溉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根据土壤湿度、气温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从而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本项目旨在应用智能灌溉技术,为农田提供高效、节水、节能的灌溉服务,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二、工程内容本工程包括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使用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根据农田的地形、作物类型、土壤条件等因素,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智能灌溉系统方案,包括灌溉管网的布置、灌溉设备的选择、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2. 灌溉设备的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对灌溉设备进行布置和安装,包括灌溉管道、喷头、阀门等设备的安装工作。
3. 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安装智能灌溉系统的控制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并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 系统使用培训:对农民进行智能灌溉系统的使用培训,包括系统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知识,以及如何利用系统进行灌溉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5. 系统的后期维护和服务:在系统建成后,对智能灌溉系统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施工方案1. 设计方案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符合灌溉需求的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设计应该考虑农田的地形、土壤性质、作物类型等因素,保证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的灌溉。
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灌溉设备、管道、控制系统等材料。
保证采购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满足系统的要求。
3. 施工过程(1)灌溉管网的布置:根据设计方案,对灌溉管网进行布置,保证灌溉管道的连接和布置符合要求。
(2)灌溉设备的安装:对喷头、阀门等灌溉设备进行布置和安装,保证设备的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3)控制系统的安装:安装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并进行线路的连接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自动喷灌系统策划书范本3篇

自动喷灌系统策划书范本3篇篇一自动喷灌系统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化环境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浪费水资源。
因此,我们计划设计一套自动喷灌系统,以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二、项目目标1. 设计一套高效、节能、环保的自动喷灌系统。
2. 实现对灌溉区域的精准控制,提高灌溉效果。
3.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 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三、项目内容1. 系统设计(1)根据灌溉区域的面积、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喷灌系统布局。
(2)选择合适的喷头、管道、水泵等设备,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时间、灌溉量等参数的精准控制。
2. 设备选型(2)管道:选择耐腐蚀、耐高压的管道,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水泵:选择流量大、扬程高、效率高的水泵,以满足系统的供水需求。
(4)自动控制系统:选择功能强大、易于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时间、灌溉量等参数的精准控制。
3. 施工安装(1)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安装,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系统调试(1)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5. 系统维护(1)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定期对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四、项目预算1. 设备费用:[X]元2. 施工安装费用:[X]元3. 系统调试费用:[X]元4. 系统维护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五、项目进度1. 项目启动:[具体日期]2. 系统设计:[具体日期]3. 设备选型:[具体日期]4. 施工安装:[具体日期]5. 系统调试:[具体日期]6. 项目验收:[具体日期]六、项目风险评估1. 技术风险:自动喷灌系统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如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如果技术不过关,可能会导致系统故障。
智能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智能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浪费,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
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确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量。
二、设计目标1. 提高灌溉效率:通过精准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减少无效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减少人力成本:实现自动化灌溉控制,降低农民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
3. 适应作物需求: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实现按需灌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 节能环保:通过智能调度灌溉,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系统设计1. 数据采集与监测: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站、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水分、气象状况和作物生长状况。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农田灌溉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
3. 自动控制与调度: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自动控制灌溉设备,实现精准灌溉。
灌溉设备包括水泵、电磁阀、滴灌带等。
4. 移动APP与管理平台:通过移动APP和管理平台,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农田灌溉状况、调整灌溉计划和管理灌溉设备。
5. 远程监控与智能调度: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农田灌溉状况,根据需要进行手动调整或自动调度。
四、关键技术与设备1. 土壤水分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为灌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气象站:用于实时监测气象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等,为灌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为灌溉决策提供图像数据支持。
4. 自动控制设备:包括水泵、电磁阀、滴灌带等,实现灌溉设备的自动控制。
5. 云计算平台:用于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智能灌溉决策支持。
6. 移动APP和管理平台:用于实时查看灌溉状况、调整灌溉计划和管理灌溉设备。
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1.1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又环保的自动化灌溉系统,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水资源。
这样不仅能让灌溉更有效,还能减少水的浪费,降低人工成本。
最终,这一系统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真是个双赢的方案。
1.2 范围这个方案适合中小型农场、花园、温室以及城市绿化等多种场景。
我们会涵盖系统设计、设备选择、实施步骤以及后期的维护,确保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
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当前现状传统的灌溉方式依靠人工或固定设备,问题不少:- 水资源经常被浪费,灌溉效率跟不上。
- 灌溉时间不准,导致作物生长参差不齐。
- 人工管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让人头疼。
2.2 需求分析从农场主的反馈来看,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需要一个能自动监测土壤湿度的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来灌溉。
- 系统最好能远程控制,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或电脑操作。
- 数据分析功能也很重要,这样能优化灌溉策略,做到更精准。
- 还要能应对各种天气,保证系统在不同环境下正常运作。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设备选型根据需求,我们推荐以下设备:- 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推荐型号XX-123,价格大约200元一个。
- 智能控制器:用来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控制灌溉,推荐型号YY-456,价格大约800元一台。
- 喷灌设备:根据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喷头,平均价格300元一个。
- 水泵:根据灌溉规模选择,价格在1000到5000元不等。
- 水管和连接件:按需采购,平均每亩地大约需1000元。
3.2 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水泵和喷灌设备,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灌溉系统。
2. 数据传输:利用无线传输技术(比如LoRa或Wi-Fi),将传感器数据实时传回控制器。
3. 控制流程:- 土壤湿度传感器定期检查土壤湿度。
-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湿度范围来决定是否启动灌溉。
- 启动水泵,控制喷灌设备,直到土壤湿度达到设定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现场智能感知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无线网络传播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数据管理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重要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融合最新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等功能。
该系统依照不同地区土壤类型、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种植作物等划分不同类型区,在不同类型区内选取代表性地块,建设具备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信息自动采集、传播功能监测点;通过灌溉预报软件结合信息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及需采用节水办法为重要内容灌溉预报成果,定期向群众发布,科学指引农民实时实量灌溉,达到节水目。
系统构成:大田灌溉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现场智能感知平台、无线网络传播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四个层次,其中,田间脉冲电磁阀、无线阀门控制器、远程水泵智能控制器、云服务器、主控制中心和村级(公司)控制中心、移动控制终端等构成灌溉无线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现地无线遥控、远程随时随处监控、轮灌组定期自动轮灌等控制方式,并且实时监测机井和阀门状态,灌溉流量和管网压力,保障运营安全,及时提示报警信息。
在此基本上,扩充田间土壤墒情监测、农田气象监测、作物和泵房视频监测等内容,指引科学灌溉,提高灌溉智能化限度。
灌溉自动化系统总体层次分布图系统特点:➢全无线传播,自组网合同,电池供电、不需要任何布线,系统安装维护以便;➢无线采用全球免费公共频段(2.4GHz),省去老式无线运营费用;➢公网无线和现场无线融合,且具备冗余备份能力,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突破了系统现地访问限制;➢无线阀控和采集节点超低能耗设计、内置电池保证使用3年;系统定期采集网络节点电压、工作温度与通讯链路状态,实现网络自诊断功能;➢所支持电磁阀产品线广泛,不但支持Netafim、Rain ;Bird 和Hunter等灌溉公司电磁阀,同步也支持国外知名阀制造公司Bermad、Dorot和TECHNIDRO产品;➢移动管理终端创新开发,突破了只能固定地点操作限制,以便灌溉管理;➢自动化功能多层次设计满足不同灌溉管理需要,提高了系统适应性;➢系统采用组件化和模块化设计,无线阀控节点、无线采集节点和机井控制站可以按照项目需要自由扩展,以便项目设计,以便后续升级维护。
➢支持土壤墒情、作物长势信息和农田小气候信息采集,强大UniLog管理软件能依照所采集气象信息推算最适当农田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并做出智能管理决策;➢管理软件集成GPRS/GSM技术,支持基于短信智能报警,支持基于Internet远程管理。
➢依托云数据中心,灌溉自动化系统实现统一专家运维服务,现场维护人员只需要依照系统和专业运维人员建议,安装拆卸设备和排除故障等。
让高科技傻瓜化,让自动化使用维护和基本滴灌工程同样简朴。
1、现场智能感知平台:平台涉及有: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田间灌溉控制系统、田间土壤墒情信息监测系统、近地小气候环境信息监测系统、智能气象站、作物长势远程监测系统。
1.1、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井房首部枢纽设备涉及:变频器、一体式水泵智能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地下水位/温度传感器、过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自动化施肥装置和测控装置等。
过滤装置作用是将水中固体大颗粒、杂质等过滤,防止这些污物进入滴灌系统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
施肥装置作用是使易溶于水并施于根系肥料、农药、化控药物等在施肥罐内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便于作物吸取,充分发挥肥效,同步减少肥料挥霍,测控装置作用是以便系统操作、运营管理、保证系统安全。
本系统设有逆止阀、排气阀、压力表、水表、流量控制阀门。
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机井水泵启闭、电机保护、电量计量、运营状态监测,同步还对水源地地下水位、出水口压力和流量进行监测。
井房智能监控站示意图井房智能监控站功能及原理如下:远程测控:智能井房控制终端通过GPRS无线,接受控制中心发送命令,对水泵变频器进行采集和控制,实现远程水泵启停、电量采集首部控制管理;变频恒压管理:变频器依照灌溉所设定压力,对灌溉主管道进行恒压调变频调控,以保证足够灌溉压力。
依照水泵功率大小可选;管网监测管理:智能井房终端通过监测安装在过滤器先后两个压力传感器压差值,来判断与否需要对过滤器进行清理,以保证管网高效稳定;灌溉用水记录:智能井房连接地下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源井地下水位动态状况以及灌溉水使用状况,本地下水位值低于设定值是,发出预警信息。
表井房智能监控站设备构成清单表1.2、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控制器与井房智能监控站连接,通过对泵站、可控灌溉阀门等状态信息、控制信息、田间水位、墒情、流量等测量信息及雨情、风情、温度等气象信息实时采集,通过可编程控制器逻辑判断和解决,实现基于预定控制模型自动灌溉、自动控制,并自动形成数据报表及相应记录信息报表等功能,同步可选取实现远程登陆访问功能。
田间无线灌溉控制节点由无线阀门控制器、脉冲电磁阀、状态反馈、田间信息传感器(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传感器、流量和压力传感器)构成。
无线阀门控制器通过线缆连接电磁阀和状态反馈,实现电磁阀启闭控制和状态监测。
图无线阀控节点设备安装图田间无线阀控器采用高性能蓄电池供电,具备无线通讯组网功能,可以支持控制两路脉冲电池阀、接受两路状态反馈,同步可依照需要接入土壤水分、温度、流量和压力传感器。
是无线通讯终端节点。
电磁阀是实现田间灌溉阀门自动控制枢纽设备,它通过电缆直接连接到核心可编程控制器或就近田间控制器,依照可编程控制器上设立灌溉施肥程序自动执行来自控制器运营指令,实现灌溉阀门自动启动和关闭。
传感器是系统用于监控灌溉系统运营状况传感设备,可以采集灌溉系统自身设备运营信息、土壤和气象等环境信息,以及作物生理反馈信息,传感器可以作为灌溉控制条件实现智能灌溉控制。
灌溉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重要涉及液位计、压力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电磁流量计、土壤水分以及作物生长精密传感器等。
无线通讯系统采用全无线漫游组网,田间不铺设线路,通过度区管理,级联通讯,实现数据远程传播。
每一种电磁阀均有1个专用地址,依照轮灌制度拟定启动电磁阀,控制中心给启动电磁阀专用地址下命令,电磁阀启动灌水。
无线阀门控制器与脉冲电磁阀和状态反馈形成无线灌溉控制节点,实现阀门无线启闭,不再需要管理人员下地手动启闭阀门。
无线阀门控制器内置高能电池,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3年。
表无线阀控构成清单表1.3.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壤墒情长时间持续监测。
顾客可以依照监测需要,灵活布置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传感器;也可将传感器布置在不同深度,测量剖面土壤水分状况。
系统采用GPRS 网络采集传播模式,传感器没有数量上限制,监测点之间没有距离限制。
系统还提供了额外扩展能力,可依照监测需求增长相应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以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雨量等信息,从而满足系统功能升级需要。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可以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区土壤变化,可及时、精确地提供各监测点土壤墒情状况,为减灾抗旱提供了重要基本信息。
土壤水分传感器安装位置,规定离滴管带10cm,安装深度分三层10cm、20cm、40cm,安装位置选取每个灌溉单元中2个代表处,每个喷灌单元12个分区点。
表。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构成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1 GPRS数据传播模块太阳能自供电定制2 数据采集器电池供电/4输出/6输入定制3 土壤水分传感器量程0-100%vol/精度3%定制4 土壤温度传感器定制5 太阳能供电系太阳能自供电10W/9000mhA定制6 设备固定支架用于设备与支撑杆固定/三角型支架定制1.4.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由9要素气象监测站、6层土壤墒情监测站以及作物长势远程监测系统构成;气象监测站,监测因子(风速、风向、雨量、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强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叶面湿度传感器),自动记录农田环境信息,并通过GPRS/GSM网远程上报至数据中心。
基于对农田气象信息监测,中心软件可以计算出每天每小时ET值(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之和),以便进行高效、科学灌溉管理。
作物长势远程监测系统具备视频监控、无线覆盖等功能,重要用于获取农田环境气象信息,远程查看农田作物生长状况。
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由气象传感器、GPRS无线采集器、太阳能供电系统、铝合金安装支架、作物长势远程监测系统等构成。
气象传感器:涉及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强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叶面湿度传感器;GPRS无线采集器:采集气象数据,并通过GPRS/GSM网发送数据中心;太阳能供电系统:涉及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器、充电电池组,保证采集系统能量供应,在持续阴雨天持续工作长达15天;防护围栏:白色塑钢护栏,高度80cm,围成4x4m监测围场,防止牲口进入破坏;作物长势远程监测系统特点:(1)系统配备高清红外摄像头,可进行全天候持续监控,监控距离可达120m,辨别率1280×960,水平方向360°持续旋转,垂直方向-2°-90°,无监视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