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句子
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的句子(最新)

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的句子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6.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9.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译文】看见他人的长处或善行义举,要马上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1.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13.5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5.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国学经典句子

国学经典句子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
这些经典著作中,不仅包含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智慧,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里面不乏具有哲理意味、启人心智之语,下面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国学经典句子,来领略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大学》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本治而末乱者是矣。
2.尽信书不如无书。
3.圣人不怨天,不负人,不议论人。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5.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全书共有20章,每章均由数句难以理解的古文组成,但其所表达的道理却非常精妙。
例如第1条,它告诫我们,一个社会如果其根基混乱,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第3条则倡导人们要心胸开阔,宽容待人;第4条则为人际交往提出了礼仪的要求,即往来应有回报。
总的来说,这些经典语句富有哲理,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2. 《论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有教无类。
3.巧言令色鲜能蔽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珍贵源泉之一。
其中的这些句子,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观念。
例如第1条,它要求我们要对他人的感受有所关注,平等对待他人,而不是盲目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第5条则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有恒心和耐心,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3. 《道德经》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知足者常乐,富贵不淫。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是道家学派的专著,主张熟悉自然规律、坚持无为而治,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例如第1条,它表明了宇宙间万物生长的过程,提醒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环境;第3条教育人们要懂得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
欣赏国学经典的句子集锦39句

欣赏国学经典的句子集锦39句1、读书如隔层纱,要用心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2、静心读书,不要浮躁,从学习中获得思想上的新颖和道德上的历练。
3、读书之乐,历久弥新。
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深思,而写作使人精确。
5、学问之道,苦于初学,乐于养成。
6、好书如挚友,不负时光伴。
7、众人皆看空,唯我见苗头。
8、一日读书一日书,书中自有颜如玉。
9、功名富贵虚如云烟,唯有读书才能寻得永久的珍宝。
10、谁知道一本书,能为你的人生添加多少色彩?11、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源自读的经典书籍的深度和广度。
12、西风过夜,愁思当年万事,红杏枝头春意。
13、读十年书,悟终身心。
14、养心莫像读书,读书莫像养心。
15、知识是一座无限高的楼,不读书就永远无法到达它的巅峰。
16、人生苦短,何必花时间去做无意义的事呢?快快选择一本好书,让智慧滋润你的灵魂。
17、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18、待到梅花开,再看书中名句。
19、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则站在原地不断原地踏步。
20、读书不腰酸,篇篇都精彩。
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学习国学,培养民族自信心,才能容纳世间万物。
22、岁月如梭,唯有读书,才能让时间停留在智慧的年代。
23、精进是一条不归路,只要坚持努力,就会进步不停。
24、国学思想让我们明白了:凡事看得透彻,才能走得稳健。
25、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积跬步以至千里,读书行万里路。
26、不读书则似堆垃圾,多读书则有机会成才。
27、细读国学经典,方能顿悟人生真理。
28、图书馆里随处可见的读书人,正常人看科幻,智者读国学。
29、百年树人,快速成才不是好事,慢慢积累方能长远发展。
3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未必更深,但一定更广。
31、犁牛虽去田家在,读书犹是故乡近。
32、读书就像种植一朵花,耐心的关注和细心的呵护,才能看到它的美丽。
33、人生读书不求甚解,秒懂全是浮云。
34、道德塑造人类品格,文化传承人类精神,国学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根基。
关于经典词句推荐系列

关于经典词句推荐系列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句子、国学经典词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词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词句【精选篇】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4.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7.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8.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9.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10.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1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12.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13.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4.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15.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6. 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17.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18.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19.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20.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国学经典词句【热门篇】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国学经典句子100句

国学经典句子100句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1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1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格言连璧》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2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8、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国学经典短句子

国学经典短句子古语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那么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叫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什么样的国学经典会更好地帮助大家呢?经过我们的推荐大家一定不会后悔阅读国学经典短句子这篇文章,非常感谢您花时间阅读这段文字!1、学习国学,阐释中华文化精髓,探索中华民族的强大之路。
2、国学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自信的源泉,要珍惜传承弘扬。
3、传统美德,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是爱国主义的根基。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爱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
5、中华民族是铁肩扛起百年重担的民族,让我们一起齐声喊出爱国口号,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6、爱国是一种富有情感和精神的行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7、发扬爱国精神,学习国学就是呈现中华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手段。
8、我们的民族之魂,正在用正能量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9、国学是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钻研这些经典,让它们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10、传承国学,弘扬中华文化,铭记历史,提升民族自信。
11、以德服人,以国家之利为己任。
12、国之瑰宝,文化丰厚,笑傲世界,自信从容。
13、爱国就是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盡一份责任。
14、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限于政治学科领域,应该渗透到各个方面。
15、爱国之人,肩负重任,积极奉献,心怀信仰,执着追求。
16、爱国之人,心系国家,恪守道义,不离正道。
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只有我们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助力。
18、儒家思想提倡“仁者爱人”,接纳多样文化,传承多元文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9、岁寒知松柏,悌恒维良友,共同面对风雨,共同守护祖国的边疆。
20、让我们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21、传承中华文化,培植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崛起之路的必由之路。
国学谋略经典句子

国学谋略经典句子
1. 君子以和为贵,以正为阵。
2. 忍辱负重,默默奉献,不失志气。
3. 莫欺少年穷,莫欺弱者扬刀。
4. 多闯多智,多修多能。
5. 先定目标,后谋计策。
6. 学会用心去观察,学会推测未来。
7. 内外交困,让其自乱阵脚。
8. 准备充分,才能应对未知。
9.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10. 行动胜于一切,实践才是最好的经验。
11.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12. 不迎合他人,保持独立思考。
13. 慎言慎行,言行统一。
14. 忍辱负重,时机到来战回敌人。
15. 准备充分,胜利将属于你。
16. 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17. 集中力量,攻其要害。
18. 保持定力,战胜一切困难。
19. 不图虚名,只在乎实效。
20. 求实创新,超越自我。
21. 忍耐是智慧的体现。
22.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3. 懂得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24. 保持谦虚,守住底线。
25. 直面困境,迎接挑战。
26. 扶正抑邪,正朝自强。
27. 计谋善变,胜机固定。
28. 谋定而后动,吉晋者速。
2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0. 事先不慌,才能做得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句子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郑板桥《对联》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弟子规》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1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2、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2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答宾戏》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国学经典语句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天子章》5、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格言连璧》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11、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1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1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18、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22、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2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3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3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41、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4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4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4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4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49、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53、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格言连璧》54、见侮而不斗,辱也。
55、多行不义必自毙。
56、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57、哀哀父母,生我劬(qú,过分劳苦)劳。
5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60、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6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6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6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6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66、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6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6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6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7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7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7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7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7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7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8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8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8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8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8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8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8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8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8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9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91、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9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9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9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9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96、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9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9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9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10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0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10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10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0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10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0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10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10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10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1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113、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114、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1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116、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1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1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明·吕坤《呻吟语·应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