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的设计

合集下载

武汉中山公园改建规划——简介

武汉中山公园改建规划——简介

武汉市中山公园改建规划--- 简介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武汉市中山公园地处繁华的汉口商业中心区内,用地面积32.7公顷,公园周边已形成以武汉广场、武汉世界贸易大厦,万松园商业街组成的市级商业中心;以武汉展览中心、市体育场、新世界购物中心、两家医院组成的会展、体育和医疗等大型公I 一—一一一° / /共服务设施群。

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为全国百座名园之一。

为了改善城市中心区的环境面貌和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水平,增强城市活力,使公园更贴近广大市民,建设开放式的中山公园势在必行。

根据广大市民群众的建议和要求,武汉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按照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部署,决定对中山公园及周边地区进行改建,并委托编制《中山公园改建规划》。

一、规划构思1、保持公园的生物种群总量和自然形态,突出其生态特色。

2、传承历史文化遗存和园林特色,丰富公园景点,提高绿化品质。

3、适应城市公园开敞式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4、满足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建设工程的实效性以及兼顾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

5、将一个圭寸闭的城市中心区公园建成集园林与开敞空间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园。

二、空间布局改建规划贯彻“传统-现代相结合”的原则,着重从区域环境进行整体布局,调整功能分区、丰富景点,突出水文化和桥文化特色,努力达到“更绿、更美、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总体目――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公顷。

1、明确分区,强化各园区的文化特色在原公园已形成的园林风格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将公园划分为三大区:南区、中区、北区,分别为园林景观区、人文景观区和林荫游乐区;加强各区之间的交通游线联系,丰富并突出各区的景观特色。

2、丰富公园景观,形成十二大景点规划注重对公园自然、人文景观的挖掘,在完善现有设施的同时,围绕公园的水、桥文化特色,修缮、新建景桥28座;贯通水系,净化水体,丰富水上活动,形成贯穿全国南北的水道,游船可自由通行;丰富公园景观,保留并新增受降蜡像馆、四顾春色,茹冰望雪、滨湖组雕等十二处景观“靓点”。

浅析历史街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以“书院街书院游园”为例

浅析历史街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以“书院街书院游园”为例

文_学术探讨320摘要:口袋公园的设计是需要创造性来营造其独特的空间环境,历史街区中的口袋公园设计应该更要注重创造性,需要设计者在其独有的地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街区公园进行改造。

本案的口袋公园设计,基于对书院街游园以及其临街空地的规模和口袋公园的理念相结合来进行景观设计。

关键词:历史街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一、口袋公园理论及其案例分析1、口袋公园理论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身边常见的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是1963年5月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的“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的提议,它的原形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Midtown Park),或称口袋公园系统。

直至1967年5月23日,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Parlay Park)公园正式开园,这一新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问世,标志着口袋公园的正式诞生。

佩雷公园在规模和功能上很好地响应了曼哈顿的条件,它以独特的方式具有与中央公园一样重要的意义。

2、口袋公园案例分析佩雷公园是由美国设计师罗伯特锡安设计的,该公园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

佩雷公园的总面积是390平方米,它的出现使喧闹的城市有了一个安静闲暇的城市绿洲。

设计师细心的使用树木、水、桌椅来进行简单的园林空间组织。

佩雷公园充分的表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很周到的将各个方面都考虑其中。

公园的入口是一个四级阶梯,阶梯两边是无障碍的斜坡,对于伤残和婴幼人群来说是很方便的。

佩雷公园的设计使用了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不同的元素所形成的效果营造出了一个轻松的氛围,其中包括地面的铺装、水墙的设计、桌椅的材质和摆放都丰富了公园的自然情趣。

公园的树阵广场是其主要区域,树与树的间距是3.7米,为游客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空间。

瀑布和围墙上的藤蔓设计更是为公园的整体效果加分不少,使人赏心悦目,整个公园的设计有很好的休息和观赏效果。

旧公园重塑策略-现代化装修方案

旧公园重塑策略-现代化装修方案

旧公园重塑策略-现代化装修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提高。

旧公园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为了提升旧公园的设施品质,满足现代市民的休闲需求,我们将对其进行现代化装修,打造出一个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公共空间。

2. 目标定位本次旧公园现代化装修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提升公园设施品质,优化游客体验。

2. 保持公园的历史文化特色,传承城市记忆。

3. 增强公园的生态性,营造绿色、和谐的休闲环境。

4. 提高公园的智能化水平,方便管理维护。

3. 设计原则在装修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 尊重历史,保护原有建筑和植被。

2. 功能优先,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3. 生态环保,选材绿色、节能。

4. 创新设计,体现现代审美。

5. 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

4. 设计内容4.1 景观规划1. 保留原有景观,如古建筑、湖泊、植被等。

2. 新建休闲设施,如栈道、观景台、雕塑等。

3. 增设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

4. 优化绿化布局,提高公园的生态性。

4.2 设施改造1. 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保留其历史文化特色。

2. 更新公园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照明设备等。

3. 增设智能化设施,如自动售卖机、充电桩等。

4. 改善公园排水系统,预防自然灾害。

4.3 生态环保1. 选用绿色、节能的材料,降低能源消耗。

2. 增加雨水花园、湿地点等,提高公园的雨水利用率。

3. 推广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

4. 保护公园内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4.4 智能管理1. 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公园运行状况。

2.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公园运营管理。

3. 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提供在线预约、导览等功能。

4.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公园管理水平。

5. 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了解公园现状,收集市民需求。

2. 设计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装修方案。

3. 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改造。

公园焕新升级方案

公园焕新升级方案

公园焕新升级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锻炼的重要场所。

然而,一些早期开放的公园却存在着设施老旧、绿化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们的使用体验。

为了提升公园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以下是我们的公园焕新升级方案。

一、细节改善1.废弃物清理提升公园整洁度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第一步需清理公园内所有的废弃物。

我们将雇佣专门的清洁队伍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建造垃圾桶和垃圾分类设施,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2.行道维修公园内行道的维修也是十分关键的。

在原有的行道基础上,我们将增加路面防滑层和水切槽,即使下雨天也能保障游客的安全。

3.提升设施品质公园内的休息设施如长凳和亭子等都将进行维护和更新,同时在公园内增加免费WiFi、充电设备等多种方便设施,提升游客的使用体验。

二、绿化美化1.植树造林公园焕新升级方案中,植树造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将为公园种植更多的树木,并注重其观赏性,计划种植樱花树、桂花树等,以增加公园的景观和人气。

2.彩色植物景观对于公园的花卉和植物,我们也将进行更新和重新规划,引进更多的劳动节、丁香、月季等花卉,并在景区游道和公园导向牌通过设置特别设计的高养栽培花坛和大型彩色花墙,增加游客在公园的停留时间。

3.新设休闲广场公园内的休闲广场是游客与户外的完美结合。

我们将在公园内新增休闲广场,设置休息区、舞台表演区、儿童乐园等,满足各种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需求。

三、灯光美化1.色彩灯光为了让公园在夜晚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将在公园内增加色彩灯光设施,利用循环变化的颜色配合不同的节日和主题,打造富有情趣的公园夜景。

2.风光灯光根据公园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特色,我们将在公园内设置风光灯光设施,通过点灯、线灯、面灯等多种形式烘托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让游客在夜晚也能感受公园的美丽。

四、其他1.广场音响系统公园将会新增广场音响系统,使音乐声音更加清晰,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

2.科技服务设备更新公园内的智慧服务设备将进行更新和完善,比如公共自行车、共享充电宝等服务将会更加完善。

公园改造项目策划书3篇

公园改造项目策划书3篇

公园改造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公园改造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当前部分公园存在设施老化、景观单一、功能不全等问题,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对公园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其品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目标1. 改善公园的设施条件,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2. 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增加植物种类和花卉布置。

3. 拓展公园的功能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4. 加强公园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公园的运营效率。

三、项目内容1. 设施改造:对公园内的道路、座椅、垃圾桶等设施进行更新和修缮,确保其安全、舒适、美观。

2. 景观提升:增加绿化面积,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乔木、灌木和花卉,打造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效果。

3. 功能分区:根据市民的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4. 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科普讲座等,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5. 管理优化: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项目实施1. 前期调研:对公园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项目招标:按照相关程序,对项目进行招标,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4. 施工建设: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5. 竣工验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确保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6. 运营管理:制定公园的运营管理方案,明确管理职责和运营机制,确保公园的正常运营。

五、项目预算1. 设施改造费用:[X]万元2. 景观提升费用:[X]万元3. 功能分区费用:[X]万元4. 文化活动费用:[X]万元5. 管理优化费用:[X]万元六、项目效益2. 生态效益: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老旧公园升级改造计划

老旧公园升级改造计划

老旧公园升级改造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老旧公园的升级改造计划,以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功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环境和服务。

2. 现状分析目前老旧公园存在以下问题:- 设施老化:公园内的设施已经老旧不堪,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 环境脏乱:公园内存在垃圾和杂草等问题,影响了公园的整体形象。

- 缺乏多样性:公园内的活动和设施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需求。

3. 改造计划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造计划:3.1 设施更新- 对老化设施进行修缮或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引入新的休闲设施,如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3.2 环境整治- 对公园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保持公园的整洁和美观。

- 维护植被,修剪草坪和树木,提升公园的绿化水平。

3.3 多样化活动- 组织丰富多样的公园活动,如户外音乐会、运动比赛等,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 开设多功能活动区域,供居民自由发挥,如篮球场、跑步道等。

4. 预算和资源为了实施以上改造计划,我们需要进行预算和资源的规划:- 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包括设施更新、环境整治和多样化活动的费用。

- 考虑寻求政府资助或与当地企业合作,以获取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5. 实施和监督为了确保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监督,我们建议:- 成立项目组,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 监测公园使用情况和居民反馈,及时调整改造计划,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6. 结论通过以上的升级改造计划,我们相信老旧公园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环境和服务。

我们期待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公园的持续发展和改善。

公园改良方案

公园改良方案

公园改良方案公园是城市中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许多公园在长时间使用和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设施老化、物种稀少、管理混乱等。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公园改良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以提升公园的品质,满足居民对于休闲与环境的需求。

一、设施更新升级公园的设施是吸引人们来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新升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可以对公园内的游乐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针对设施老化问题,可以引入新的设施,例如健身器材、太阳能照明灯等,增加公园的功能性和吸引力。

二、植物改造增加物种多样性为了增加公园内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可以对现有植物进行适当的改造。

例如,可以引入更多的花卉和观赏植物,种植不同季节的花卉,以保持公园的四季花海。

此外,可以增加一些具有生态价值的植物,如果树、藤本植物等,为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

三、景观塑造与环境改善公园的景观设计是提升公园品质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合理的景观塑造和环境改善,使公园更加美观和宜人。

首先,可以增加水景元素,如喷泉、人工湖等,为公园增添静谧和浪漫的氛围。

其次,可以利用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例如建造小山丘、小桥流水等,创造出一种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

此外,还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添加更多的草坪、花海等,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四、管理加强与服务优化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是提供良好体验的关键。

应加强对公园的保洁、绿化和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公园整洁有序,设施完好。

同时,公园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废品回收等,增加居民的参与度。

此外,公园服务设施也可以进行优化,如增加休息亭、便利设施等,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五、安全保障与环境保护在公园改良方案中,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是核心要点。

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园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如加强巡逻、安装监控设备等,确保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老旧街区设计方案

老旧街区设计方案

老旧街区设计方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老旧的街区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重点。

在设计老旧街区的方案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历史遗产保护、公共空间布局、交通通达性、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老旧街区设计的常见方案和实现方法。

历史遗产保护老旧街区往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价值。

因此,在设计老旧街区时,需要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修缮老建筑。

对老建筑进行保养和修缮,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保留历史街景。

通过修建古色古香的灯杆、路牌以及配套环境设施来保留历史街景。

•设计城市展览馆和博物馆。

这些设施不仅能够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吸引游客和提升经济效益。

公共空间布局布局公共空间是设计老旧街区的重要部分。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当保证舒适、便利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案:•优化小区内部布局。

设置适宜的行人道路、自行车道路以及绿地等,让居民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增加开放空间。

增加公共广场和公园等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设计交通枢纽。

设计交通枢纽可以方便重点地区的居民出行,并且可以与周围区域形成联系。

交通通达性老旧街区的交通路网往往不太便捷,交通流量也很低。

在设计交通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考虑公共交通。

在老旧街区内增设公共交通站,提高区域内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设置自行车道。

可以通过设置自行车道,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出行,同时可以缓解交通拥堵。

•保留步行空间。

在老旧街区内保留行人空间可以增加行人的通行,同时也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环境可持续性在设计老旧街区时,需要考虑环境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些方法:•采用环保材料。

在设计老旧街区建筑和设施时,应采用环保材料,如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

•增加绿化覆盖率。

在老旧街区内增加绿化覆盖率,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同时也能美化城市形象。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改善交通状况和采用可持续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5期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反映着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记载着城市发展的信息。

随着城市旧城区的改造,历史街区更新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那么,处于历史街区中的公园,将如何进行改造,如何通过改造使得公园整体综合效益的发挥既符合历史街区的尺度和风貌,又适应历史街区发展的需要,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对城市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寻求一条合理有效的发展道路。

1公园概况雨湖公园位于湘潭市老城商贸中心城正街街区内,该街区从北宋时期到革命战争年代,一直是湘潭市城市中心,街区内场地复杂,拥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和废弃工业用地,这些场所都是不同时期湘潭市历史风貌的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公园建于1954年,是一座模仿前苏联文化公园设计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0hm2,其中水体面积12hm2,园内建筑及游乐服务设施占地面积1 hm2,以风格迥异的七星桥、八仙桥分隔成上、中、下三湖。

通过场地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雨湖公园改造可依托的优势所在,而如何处理复杂的场地,解决公园与街区“融合”的问题,则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2公园改造的理念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注重景观的空间实用性,在满足休闲娱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借助城市自身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塑造特性多元、舒适宜人的环境风貌和人性化的城市空间[1]。

因此,在公园改造设计中应重点强调融合、传承、关怀的理念。

融合———围墙建园曾经是中国公园景观的一大特点。

像雨湖公园这些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公园多以围墙、栏杆等形式加以封闭,既割裂了其与周边街区的联系,又不利于使用者的进入,使得公园这一为公众享有的城市开放型空间变得孤立而封闭。

既影响了公园自身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整个街区的协调发展,因此融合是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的核心理念之一。

传承———文化建园是历史街区中的公园设计的重点之一。

公园处在历史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具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可以去挖掘,其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公园设计的优势,在设计中应注重对街区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业景观的改造、地域特色的体现,并把这些历史信息经过加工和提炼融入公园的设计中,从而塑造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新公园景观。

关怀———“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在公园的改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以及公园使用情况,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最大限度创造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公共游憩设施和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为市民多种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3公园改造的主要内容3.1对公园边界的改造设计为了达到与街区融合的要求,公园通过3条绿色生态走廊和4条人文景观走廊与周边街区相连,同时通过拆除公园围墙,修建特色入口广场、沿江休闲景观带、北入口广场等形式与周围街区紧密结合,形成开放式边界。

公园主入口广场以大面积树阵形式为主,既能起到绿化城市干道的效果,又能分割人流,同时大面积的树荫也给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沿湖的下沉喷泉广场与负1层的餐厅通过地形的改造,形成高差错落的复合空间结构,丰富了景观空间。

沿江休闲区则以沿江风光带为背景,结合小景墙和成片的竹林、廊架,形成休闲、娱乐、赏景的休闲空间,与城市的沿江风光带融为一体,构成城市的绿色长廊。

3.2对公园内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大文学家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城市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的设计李大鹏1吴毅1陈燕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2湖南科技大学)摘要城市历史街区中的公园属于比较特殊的公园类型,是街区的一部分,它的改造对传承和发展街区的历史文化、改善街区的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功能需要、促进街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雨湖公园改造设计对历史街区公园改造的重点、难点及主要内容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历史街区公园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历史街区;公园改造;设计;理念;主要内容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15-0264-02Transformation Design of Public Park in Urban Historical StreetsLI Da-peng1WU Yi1CHEN Yan2(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Changsha Hunan410004;2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Abstract Parks in the urban historical street are special park type,and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eets.Its transformation is significant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urban historical streets’culture,improving their environment,satisfying urban dwellers’functional need and promot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historical streets.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design of the Yuhu Park,the key points,the difficult points and main contents were analyzed,so as to offer helpful reference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urban historical streets’park.Key words urban historical streets;park transformation;design;ideas;main contents作者简介李大鹏(1983-),男,河南信阳人,硕士,助教,从事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0-07-05264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艺术写在石头上。

”即建筑是文化的表述,任何文化无不在建筑上打上自己的烙印[2]。

雨湖公园内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建筑,在公园的改造中,如何将这些不同现状、不同特征的形形色色的历史建筑所代表的历史片段在城市空间中寻找到新的存在方式,是公园改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公园改造过程中,遵循对历史建筑古物的保护和恢复重建原则,通过保存、保护、整饬、更新等方式将雨湖公园内遗留的双壁坊、万寿宫、陶公祠、凤竹庵、发源殿、斗姆阁等古建筑进行更新,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展现其地域特色。

3.3对公园内历史人文景点的恢复与重建历史是独一无二的,场地及其环境中所蕴含的历史因素使场地具有自身的特征。

一件普通的景物,如果不以历史和现实生活为背景时,只是一般的器物,仅有功利方面的作用;但当它与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相联系时,它就会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2]。

在历史街区的公园改造中,将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发现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人文景点进行重现,会给园林增添历史文化魅力,使观者能从视觉上了解到与场地相关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增强其对场地的认同。

在公园改造中,引用了朱育帆先生在园林设计中关于文化传承的并置、转置和介置的“三置论”理论,恢复了原有“雨湖八景”中的六景:“雨湖春记”、“凤竹禅林”、“雨湖烟柳”、“鳌山夕照”、“平湖晚眺”,同时新增了部分景点如明珠塔、水云塔、历史文化浮雕景墙、八仙桥等,这些景点在公园历史景观的基础上,采用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符号和建筑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建筑建筑设计方法和材料进行全新的诠释,形成景观的相互响应。

通过并置、转置和介置的手法,解决了场地中历史与现代之间并存的矛盾,使公园既做到了文化的传承,又饱含时代精神。

3.4对公园周边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利用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曾经是城市中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拥有众多的工业和商业设施,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街区经济地位的衰落,这些工业和商业设施逐渐被废弃,对街区的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产生很大的影响。

将这些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对街区的整体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公园周边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利用,也是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的一个重点。

每个时代、每个城市都应拥有自己无法复制的历史,人们逐渐意识到当为城市的更新而努力时,对城市工业废弃地从建筑的史料价值和派生的文化情感上进行成功的再利用也是一种保持对城市历史性特征的体验方式[3]。

在雨湖公园周边废弃地的改造中,充分尊重了场地精神,运用后工业景观营造中保留和再生的手法,对原有废弃工业设施有选择地进行删减,保留原有砖瓦厂部分厂房和机械设备,并将厂房改造成文化艺术展览馆,向人们展示场地的工业文明遗迹,同时对厂房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将其扩建成休闲文化广场,并设置一些休闲活动设施,为市民进行文化休闲活动提供场所,通过改造既解决了街区生态环境和历史传承问题,又增加了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和公园影响范围,同时提升了周边区域土地利用价值,使这些废弃地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3.5对公园内自然景观的改造设计3.5.1植物景观的改造。

植物景观是公园自然景观改造的重点之一,雨湖公园植物景观按照保护优先、强化主题、生态设计、营造特色的原则,以适合当地植物为主体,通过各种群落组合,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以体现优良生态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通过各种植物和绿地景观的配置使公园具有相应文化环境氛围的精神场所,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它们不但具有优美的姿态,而且是生命的有机体[4],通过地域乡土风情和植被文化的协调,传递一定的历史文化信息,使人们的各种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相交融,在接受植物群体传递的文化信息时产生共鸣与联想[5]。

3.5.2地形的改造。

地形是绿地骨架,通过地形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景观空间,同时也为游人提供更多的空间环境,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改造地形地貌,建立以林地为主的开放式园林,即以人为本、市民可以自由进出并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相联通的绿地。

在雨湖公园改造中,在规划用地南部、西部区域及中心广场周边地带设计了高度为1.0~1.5 m的地形,形成不同的围合空间。

公园的地形基本保持原来地形,局部进行小地形的改造,由于考虑到湖岸线景观单调,对下湖景区的改造工程进行了较大的地形处理,主要进行人工湿地景观的营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