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风俗文化简介

合集下载

芬兰婚礼习俗有什么

芬兰婚礼习俗有什么

芬兰婚礼习俗有什么芬兰婚礼习俗有什么对于新人来说婚礼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刻了,每对新人都希望能够收获最美丽的体验,不同国家在婚礼风俗的规定上也是不同的,那么芬兰婚礼习俗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芬兰婚礼习俗---婚前捆绑游行如果在夏初季节造访芬兰,可能会看到如下令人不可思议的景象:一群年轻的小伙子或姑娘用绳子拖着一个男人在公共场所溜达。

这个被绳子拖着的人带着面具,而且衣衫不整,你可能根本想不到,这个人就是即将成为新郎的人。

这些年轻人实际是在欢送他们即将结婚的朋友,结束单身生活,开始迈进婚姻生活。

这种风俗起初只有芬兰某些市区的人了解,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突然开始流行于各地。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芬兰人开始摒弃很多传统仪式和风俗,这种做法持续了一些时间后,芬兰人又开始追求传统的风俗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因此,80年代以后,人们在举行婚礼和其它一些家庭活动时加入更多的传统元素。

芬兰婚礼习俗---握手代表订婚芬兰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女均在18岁以上即可。

而在早期,芬兰人订婚和结婚都必须取得双方家长的认可。

男女双方的家长相互握手表示订婚,举行婚礼则代表两家正式缔结姻亲关系。

芬兰婚礼风俗的形成不仅受到民间传统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教堂和教会一些宗教规定的影响。

从公元前开始,人们就已经形成了交换订婚礼的风俗。

公元1686年,教会法规定订婚相当于有法律效力的婚约协议。

16世纪,在一些贵族中开始流行订婚戒指,但是在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有相互握手表示订婚的仪式。

1988年婚姻法重新修订,取消了订婚的法律效力,但是订婚的传统并未从此消失。

芬兰婚礼习俗---新娘头顶王冠世界闻名的“王冠婚礼”就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

之所以叫“王冠婚礼”是因为新娘在结婚当日,必须头带着漂亮的王冠。

婚礼欢庆队伍要经过一个拱门到婚礼举行现场,新娘和新郎在一个天篷下宣布相爱的誓言。

当婚礼到达高潮时,人们开始狂欢,跳舞,唱歌,直到精疲力竭。

芬兰的地理及风俗

芬兰的地理及风俗
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是一座是一座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繁荣现代建筑和繁荣现代建族特色市内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吸引着特色市内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吸引着各地游人
芬兰的地理与风俗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 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 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 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 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 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 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 “千湖之国”之称。全国 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国 花铃兰,国鸟大天鹅。
芬兰人的饮食习惯
▪ 因为地处寒带,高热量的摄入导致芬兰四分之一的 儿童肥胖,目前是芬兰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养成 比较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这个国家来说极其重要。
首都
▪ 赫尔辛基(Helsinki),人口55.9万人(2004 年底)。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 5℃。
▪ 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 是一座 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 繁荣,现代建筑和 中世纪建筑具浓郁的民族 特色,市内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吸引着 各地游人。
芬兰自己的特点
▪ 拉普兰省的大部分位于北 极圈内,可以看到极夜与 极昼。在寒冷、干燥的夜 晚,纬度越大,越有多的 机会看到北极光,北部的 乌茨约基,每年观赏北极 光的日期为11月25日到1 月17日 。
礼仪特点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使芬兰人形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低调,但实际上内心充满 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随波逐流,而 是坚定的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北欧金属文化。

芬兰特色节日习俗

芬兰特色节日习俗

芬兰特色节日习俗展开全文无论是复活节、仲夏节还是五一,芬兰人欢度国定节庆日的方式总是很特别。

尽管芬兰的冬季漫长而又黑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户外活动的内容,芬兰人仍然对节庆活动乐此不疲。

另一方面,许多重大的芬兰传统节日又恰恰适逢冬季。

在芬兰人的传统年历上,冬季节日就有圣露西亚节、忏悔星期日等,后者按芬兰传统是在星期二庆祝的。

这些节庆日都有着很深的芬兰文化渊源。

强烈的反差构成了芬兰文化生活的重要元素,比方说,从热气蒸腾的桑拿中跑出来,立即跃入冰冻的湖中。

我们尽情拥抱这种感觉。

元旦节(Uudenvuodenpäivä - New Year Day):1月1日。

每年元旦除夕,赫尔辛基市市长都要在市中心赫尔辛基大教堂前的议会广场上向聚集的市民们发表新年贺词,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市民们开始燃放焰火、跳舞、唱歌、互贺新年,欢声笑语充满大街小巷。

主显日(Loppiainen - Epiphany):1月6日。

是纪念耶稣显灵的日子。

忏悔星期日:忏悔星期日的芬兰版是“忏悔星期二”,是在每年复活节前七周的二月份的那个星期二庆祝的。

芬兰特有的“雪橇旋转木马”,芬兰语叫做“napakelkka”,如今已经不多见了,但却是忏悔星期二不可或缺的元素。

忏悔星期二的传统活动包括:滑雪橇,喝豆汤,吃一个填塞了果酱或杏仁糊的甜面包。

过去,人们相信,这一天如果吃了浓汤重油的食物,就能保证来年有个好收成。

"情人节= “朋友节” :每年2月14日,当全世界到处庆祝这一爱情节日之时,芬兰人却自有一套说法。

情人节在芬兰叫做“Ystävänpäivä”,也就是“朋友节”。

芬兰人决定这一天要把所有人都一网打尽。

朋友、家人、邻居、同事——当然也包括爱人!——在这一天全都会收到贺卡、鲜花、巧克力什么的。

耶稣受难日(Pitkäperjantai):4月,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是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节日。

芬兰历史文化简介

芬兰历史文化简介

芬兰历史文化简介芬兰位于北欧,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在历史上,芬兰曾经是瑞典的统治区域,后来在1809年被俄罗斯帝国攫取。

在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

芬兰的文化也十分独特和多元化,芬兰人热衷于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同时也受到了斯拉夫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芬兰文学、音乐、建筑、设计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传统。

芬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

在这之后,芬兰被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萨米人占领。

中世纪时期,芬兰曾受到瑞典的统治,并在瑞典君主国下成为了一个自治地区。

随着瑞典发动的一系列扩张活动,芬兰于1362年开始被瑞典统治,直到19世纪初。

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

在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

在1918年的芬兰内战使俄国布尔什维克势力退出芬兰国土后,芬兰共和国于1919年成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

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主权和外交长期受制于苏联,没有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苏联衰落后,芬兰逐渐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此外,芬兰的教育事业十分发达。

芬兰是世界上教育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国民享有免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阶段。

全国有综合性大学三所、技术学院三十七所、职业学院二十二所,在校大学生占全国人口的5.3%。

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基础教育为9年制,小学4年后直升初小3年级,初中为3年级,在此阶段基本实现义务教育。

芬兰复活节的庆祝传统与春季活动

芬兰复活节的庆祝传统与春季活动

芬兰复活节的庆祝传统与春季活动芬兰是一个拥有丰富庆祝传统与活动的国家,尤其在复活节期间,人们热情洋溢地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本文将介绍芬兰复活节的庆祝传统与春季活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芬兰人是如何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

1. 复活节装饰与习俗在芬兰,复活节的装饰十分重要。

人们会用彩蛋、彩带等装饰家中和街道,给整个城市注入春天的气息。

除此之外,花草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会在复活节期间前往花市购买各种花卉来装点家中。

在复活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穿上新装,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分享快乐和温馨。

2. 复活节美食芬兰复活节期间,人们最喜欢品尝各种美食。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Mämmi”甜点。

Mämmi是一种以黑麦粉、水、橙皮和香草制作而成的传统甜点。

它独特的味道和口感令人难以忘怀,让人们在复活节期间欢快地品尝着。

3. 复活节桑巴舞会在芬兰的春季活动中,复活节桑巴舞会是一项备受期待的盛事。

人们会身着华丽的服饰,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

桑巴舞会是一个集欢乐、狂欢和社交于一体的活动,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还可以结识新朋友,享受舞池中的快乐。

4. 复活节篝火晚会芬兰人酷爱户外活动,在复活节期间,举办篝火晚会是一项传统活动。

人们会聚集在户外,点燃篝火,并围绕着篝火唱歌、跳舞和分享故事。

这不仅是一种欢庆的方式,也是芬兰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篝火晚会是芬兰人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体验。

5. 复活节假期旅行在芬兰,复活节期间也是人们出游的好时机。

春天的芬兰充满活力和美丽的风景,人们可以选择前往湖区度假、踏青赏花,或者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旅行都是芬兰人喜爱的春季活动之一。

总结:芬兰复活节庆祝传统与春季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装饰、美食、舞会、篝火晚会和旅行等。

这些活动不仅彰显了芬兰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现了芬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芬兰复活节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节日,让我们通过参与其中,感受春天的温暖和快乐。

芬兰的圣诞节庆祝圣诞老人和北极圈的节日

芬兰的圣诞节庆祝圣诞老人和北极圈的节日

芬兰的圣诞节庆祝圣诞老人和北极圈的节日芬兰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国家,被誉为圣诞老人的故乡。

每年的圣诞节,芬兰都会迎来一系列独特而难忘的庆祝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与圣诞老人和北极圈有关的节日庆祝。

本文将介绍芬兰的圣诞节庆祝活动,揭示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晨曦下的北极圈北极圈是芬兰一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它被称为圣诞老人的家园。

每年的圣诞节前夕,数以千计的游客会涌向这里,期待着与圣诞老人亲密接触的机会。

在北极圈的晨曦下,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奇妙而令人陶醉的氛围,仿佛真的进入了圣诞童话世界。

二、欢乐的圣诞市集芬兰的圣诞市集是节日期间最受瞩目的活动之一。

在各个城市中心的广场上,摆满了色彩斑斓的圣诞摊位,展示着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美食。

人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芬兰圣诞特色美食,如糖果和姜饼饼干,并购买纪念品和礼物。

圣诞市集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让人们沉浸在欢乐的圣诞气氛中。

三、冰雪王国的圣诞雪橇芬兰的冬季景色美不胜收,而圣诞节期间的雪橇活动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在芬兰北部的坦佩雷湖,会举办一场精彩绝伦的雪橇大赛。

参赛者们驾驭着雪橇,在雪地中疾驰而过,竞争激烈,给人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刺激。

这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芬兰圣诞节庆祝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四、圣诞老人村的奇妙体验圣诞老人村是芬兰圣诞节期间必访的圣地之一。

这个位于罗瓦涅米附近的小村庄,被认为是圣诞老人的官方居住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进入圣诞老人的工作坊,亲眼目睹圣诞礼物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和圣诞老人亲密互动,并向他许下圣诞愿望。

圣诞老人村是一个神秘而奇妙的地方,让人们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圣诞魅力。

五、独特的圣诞传统芬兰的圣诞节庆祝充满了独特的传统和习俗。

其中一个传统是圣诞夜的“圣诞桌”,这是一个丰盛的晚餐,包含各种传统的菜肴和甜点。

除此之外,芬兰人还有自己的圣诞祝福传统,他们会互相拜访,祝福彼此过上幸福的一年。

这些独特的传统使芬兰的圣诞庆祝更加丰富多彩,也增添了节日的仪式感和庄重感。

芬兰的桑拿文化

芬兰的桑拿文化

芬兰的桑拿文化桑拿,又称蒸汽浴,是芬兰传统的一种重要文化活动。

在芬兰,无论寒冷的冬天还是温暖的夏季,桑拿都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桑拿不仅仅是简单的蒸汽浴,更是一种社交和放松的方式。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芬兰的桑拿文化及其重要意义。

一、桑拿的起源与历史桑拿起源于芬兰这片寒冷的北欧国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当时,人们使用原始的木质结构搭建起桑拿房,通过加热水在热石上产生蒸汽,从而获得温暖和放松的效果。

桑拿在芬兰传统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社交活动还是疗愈健康,桑拿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桑拿的特点及过程1. 桑拿房芬兰的桑拿房通常是由木材搭建而成,房间内部使用特殊木料制作,以提供更好的保温效果。

桑拿房的大小和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但一般情况下,桑拿房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内部配有长凳和热石,供人们在蒸汽浴中放松休息。

2. 桑拿过程在芬兰,桑拿通常是与家人、朋友一起进行的社交活动。

人们在桑拿房中脱掉衣物,直接裸体进入桑拿房。

在房间内,木炉会加热水壶或热石,产生蒸汽。

人们可以选择是否扔水在热石上,增加房间内的湿度。

桑拿房内温度通常在80℃至100℃之间,具体时间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一般约为15至20分钟。

然后,人们会冲凉或跳入湖中、躺在雪地里来恢复身体温度。

三、桑拿的文化意义1. 社交活动桑拿是芬兰人社交的重要方式之一。

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聚会还是商务活动,人们都喜欢在桑拿中交谈和交流。

在桑拿中,人们可以摆脱繁忙的生活压力,放松身心,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2. 促进健康桑拿被认为对身体健康有益。

桑拿的高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释放体内的毒素。

此外,进入冷水或雪地可以刺激体内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芬兰人普遍认为,经常进行桑拿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预防疾病。

3. 文化传承芬兰的桑拿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桑拿都是芬兰人生活的一部分。

年轻一代通过参与桑拿,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使这一传统得以延续。

芬兰礼仪大全

芬兰礼仪大全

芬兰礼仪大全芬兰人的礼仪之道其实很简单,芬兰人的态度也很开放。

即便偶尔在礼仪上有所错失,芬兰人也会表示理解并同时觉得挺有趣,就像他们会镇定地对待芬兰农村居民犯的那些小小的失礼行为一样。

芬兰是一个重视说出的言辞的国家。

芬兰人斟字酌句,说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

因此他们说得很少,而且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闲聊。

和中国成语里的”惜言如金”和“言之有物”有某种相通之处。

身份特征芬兰人有着很强的民族身份感。

这一特点起源于芬兰的历史,特别是值得称道的战争时期的成就和显著的体育功勋。

如今芬兰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也是芬兰人津津乐道的。

作为现实主义者,芬兰人并不指望外国人对过去或现今的芬兰和芬兰名人了解很多。

如果你至少熟悉芬兰历史上的某些里程碑,或者 Paavo Nurmi 和 Lasse Viren 的体育生涯,芬兰人就已经觉得很满意了。

如果你了解一些芬兰方程式赛车明星的成就,或者知道足球运动员 JariLitmanen 和Sami Hyypiä 是芬兰人的话,芬兰人也会很高兴。

文化修养高的芬兰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也和他们一样,不但熟悉西贝柳斯,也了解现代作曲家Kaija Saariaho 和 Magnus Lindberg,还有乐团指挥 Esa-Pekka Salonen,Jukka-PekkaSaraste,Sakari Oramo 和Osmo Vänskä。

芬兰人也知道,诺基亚常常被误认为是一家日本公司。

对于这样的错误印象,芬兰人通常也会予以谅解。

他们非常自豪的是,Linux 的创始人Linus Torvalds 就是芬兰人。

你也应该做好遇到芬兰人民族特征的另一面的准备。

那就是,对于外面世界究竟如何看待和认识芬兰的成就,芬兰人一直抱有长期性的不安全感。

芬兰人热爱阅读外国人写的关于自己国家的文章,当你被反复问道“你觉得芬兰怎么样?”的时候,也不必觉得不自在。

还有,虽然芬兰人可以批评自己的国家,他们可不希望听到你也这么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风俗文化简介
着装
赫尔辛基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多风且变化无常。

风衣和雨具都属必备品。

在芬兰,室内温度一般都在二十摄氏度左右,因此衣服不宜穿得层次过多,应备些易脱的外套。

平常穿便于走路才鞋十分有必要。

平常芬兰人的衣着很朴素、随便。

只有在商务会谈、高级餐厅或正式的社交场合才穿西装带领带或长裙、礼服、高跟鞋。

除宴会外,一般公务在身时不宜过量饮酒,也不宜饮用烈性酒。

待人接物
在与芬兰人初次接触交谈是最不宜讨论宗教信仰和政治之类,体育、饮食和天气是最普遍的话题。

芬兰人在与某人第一次见面时无论男女均先握手道姓名。

平日一般情况下只对外国人称呼XXX先生,而在芬兰人与芬兰人之间通常直呼名。

同事之间十分熟悉时也有直呼姓的。

中国人在接到芬兰人的名片后应分清哪个是名或姓,通常名在前,姓在后。

应避免以名当姓而以名来称XXX先生。

语言
芬兰是双语制国家,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

在芬兰,约有6%的芬兰人以瑞典语为母语。

在北极拉普兰还大约有1700人讲Sami语。

瑞典语区主要在西部和波罗的海岛屿上的居民区,约有30万居住在这些地方的芬兰人以瑞典语为母语。

芬兰语属Finno-Ugrian语系,跟爱沙尼亚语属同一语系。

在世界上,讲Finno-Ugrian语的人总共只有二千万。

与其他欧洲语言相比,芬兰语复杂难学,是举世公认的最难的语言之一。

对于一个人口仅五百万的民族来说,只有学好外国语,才能有效地与外界进行交流,这使得芬兰人成为一个善学语言的民族。

许多芬兰人能讲很好的英语,一些讲德语或其他欧洲语言。

有相当一部分人能讲三、四种以上的外国语。

会一点英语的中国人在芬兰不会感到语言交流方面有困难。

芬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不分男女都热情地行握手礼。

芬兰人与外国友人相会时,尤其是对到他们家中做客的朋友,喜欢让对方签名并留言,以示对于友情的珍重。

芬兰人愿意别人称呼他们的职衔。

如果不知道他们的职衔,则可笼统地称作经理。

芬兰人的主食有面包和土豆,也吃炒面和米饭。

副食常吃牛肉羊肉及各种海产品。

他们喜欢食色拉,素色拉是把几种蔬菜切成丝或片,加上调料搅拌在一起;荤色拉是用虾仁与切成丝的蔬菜拌在一起。

芬兰人没有大吃大喝的习惯,准备的饭菜数量都不大,余下的食物存放进冰箱下一次再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