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合集下载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多种多样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

2、运用动画演示并总结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能在地形图上准确找出并基本掌握主要高原、盆地、丘陵、山脉等主要地形区。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活动,初步形成读图用图的基本能力。

2、通过组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通过读图用图方法的指导,培养运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教学课件、学生人手一份的空白地形区图。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图片:(景观欣赏,配上音乐诗歌朗诵)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崎岖多姿,我爱你地大物博我爱你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我爱你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我爱你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我爱你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我爱你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我爱你高山之巅的青松品格我爱你大川的雄伟我爱你高原的磅礴我爱你平原的美丽我爱你丘陵的奇特我爱你祖国的山河同学们喜欢祖国秀美的山川吗?我国古今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

老师今天带了自己比较喜欢两首诗词,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找出他们的相同点?虞美人李煜(南北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些诗句的共同点都反映了什么样地理规律?(大河向东流。

)你还能说出哪些反映河流向东流的诗句或歌曲?(如“好汉歌”“三国演义主题曲”。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复杂多样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地形的概念,认识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掌握不同类型地形的特征和特点。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适应和利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1. 掌握地形的定义及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

2. 了解不同类型地形的特征和特点。

3. 分析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和地形图。

2. 照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各种不同地形。

3. 图表和案例,用于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利用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形类型,如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等,并简要解释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形成不同的地形?二、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 (1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

2. 介绍并解释每种地形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配合图表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形对农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影响,并讨论适应和利用的措施。

三、小组合作探究 (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形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内成员合作,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该地形的更多信息,并整理成报告或PPT形式。

3. 每个小组精选一位代表,向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讨论与总结 (1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就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并概括地形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适应和利用各种地形。

3. 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地球上还有哪些未被探索和利用的地形?如何减少地形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五、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 (5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份练习题,检验对地形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程度。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2021年初中思政人教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2021年初中思政人教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2-5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我国主要的地形单元;知道山区的含义;能对地图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利用地图、制作模型等学习活动,能描述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面貌,了解我国地势地形的总体特征;通过小组制作模型,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尝试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一定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本区域知识的关注,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我国地形地势的总体面貌。

难点:地形剖面图、掌握各地形单元的相对位置。

五、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2018文化过年有了新方式,观看《经典永流传》,老师也被其中的几首深深打动,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一,听歌——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首慷慨悲壮的咏史词,一曲荡气回肠的影视曲,沉醉其中,感受历史的激情,仔细阅读并聆听的过程中,大家知道歌词改编自哪首词吗?明·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去向何方呢?看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第九期《经典永流传》孟庭苇的《虞美人》,她以词传情,将宋词的婉约之美演绎的淋漓尽致,特别是这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及《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看到这些有关江河的诗词,他们在描写上有哪一个共同点?这与什么原因有关呢?(学生回答)让我们借助一副图片来分析证明一下这位同学的观点。

【新课教学】一、“江山”多娇(一)活动一:“绘”——地势西高东低(16分钟)1、出示《中国地势概况图》问:你能否从中证明刚才同学的观点?你是如何知道的?师:问这幅图的图名是什么?追问:什么是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情况,通俗的讲就是哪边高哪边低)(生:西高东低)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西高东低的?生:颜色……(说明:知道西高东低其实已经是第三步了,是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

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诸暨市天马学校国际部电子教案(社会课)4课题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的五种基本地形 (2)、知道山区的含义和地势的概念(3)、了解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大致状况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我们的五种基本地形和地势高低起伏状况(2)、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自己生活的地区,了解自己家乡的地形及其主要特点,以及这种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我国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我国的山河壮丽画面。

回顾五种地形,引入本课。

[讲授新课]一、我国地形特点1、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常见的地形?请说说你所知道的主要地形的情学生欣赏视材料,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丽。

学生结合书本回答:复杂多样况。

地形多样是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特点,不同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多样的地形 二、师生活动:(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并归纳其分布特点 三纵: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东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中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山脉(西列)三横:东西走向:(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昆仑山脉-秦岭(南列)南岭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中国地形山脉多,纵横大地相交错。

东南走向有三列,秦岭昆仑中间过。

兴安太行巫雪落,还有长白武夷加台湾,弧形喜马拉雅山脉,印、尼等国在南坡。

(一)主要山地一弧:喜马拉雅山脉 3、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上适当的位置贴上主要的高原。

学生: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师生总结:我国山脉三横三纵加一弧。

青藏高原地势高,适合种植耐寒的青稞。

藏族人喜食的青稞酒和糌粑,都是以青稞为原料制成的。

4.2.1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4.2.1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 衔接板块:地形影响案例分析。
- 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云贵高原的气候特点等。
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形知识,以及地形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九.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分析下列地形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案例1:长江中下游平原
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种植。
- 实践拓展: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并分析周围地形对交通、建筑、农业等方面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
- 跨学科拓展:结合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探讨地形对生态环境、物种分布、人类文明等方面的影响。
- 小组合作: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地形相关的课题,分工合作,撰写研究报告或制作展示PPT。
-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地形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或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解答:盆地地形对聚落建设有利,资源丰富,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例题4:
题目:分析下列地形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案例1:山地
分析:山地地形起伏大,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形成山风、山谷风等。
解答:山地地形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形成山风、山谷风等。
案例2:平原
分析:平原地形平坦,对气候影响较小,气候相对稳定。
例题3:
题目:分析下列地形对当地聚落建设的影响。
案例1:高原
分析:高原地形海拔较高,气候独特,对聚落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考虑气候、水源等因素。
解答:高原地形对聚落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考虑气候、水源等因素,以适应高原的地形特点。
案例2:盆地
分析: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资源丰富,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解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特别是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种植。

复杂多样的地形-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复杂多样的地形-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复杂多样的地形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五种基本地形及地形单元;知道山区的含义和地势的概念;知道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大致状态;2.运用地图了解我国的五种基本地形和地势高低起伏状态;运用地图及相关材料,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全体特点;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消费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消费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手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演示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问:世界上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哪几种?在我国能找到这些地形吗?(参考图5-13)一、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是我国自然环境的明显特点读图5—13,找出我国次要的相应的平原、高原、盆地、山脉、丘陵(先生先自主学习,每一组轮流回答)多媒体出示空白地图山脉:(按山脉走向)天山——阴山山脉;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脉;台湾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贺兰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读图5—13及图5—14四大高原的描述活动:“高原速配”——图片与文字阐明大配对)同一类型的地形景观差异很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浏览地图,考虑我国的地形类型,并加以概括;培养先生从地图上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联系图5—13,从高原、盆地和山脉中各选一例,说说山脉与它们的关系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四川盆地(横断山脉、巫山)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黄土高原(阴山、贺兰山、太行山)、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云贵高原(雪峰山、横断山脉)、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贺兰山)2.山区面积广大,约占2/3读图5—15中国地形比例表示图和对话图,及其注释内容考虑:哪种地形面积最广(最少);按习气,把哪几种地形统称山区;山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多少?讨论:山区面积广大的利弊。

《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

《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

《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地形的一些知识,学习本课知识就容易多了。

这节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资源基础的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了世界地理中一些关于地形的有关知识,并且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那么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中来,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四、教学手段与方法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读(看)——议——讲结合法、图表分析法、读图讨论法以及启发式教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内容1、工具:多媒体课件2、课时安排:一课时3、教学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六、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二、地形复杂多样1、我国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地形复杂多样2、山脉构成地形“骨架”: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3、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点及分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恰到积极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围绕重点、难点展开。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复杂多样》初中地理课教案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复杂多样》初中地理课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复杂多样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地形的多样性,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掌握中国地形对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或图片幻灯片,用于展示中国地形多样性。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地图和图片。

课堂教具和学习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形是如何多样化的?有哪些不同的地貌类型?中国的地形多样性(20分钟):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情况,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

解释每种地貌类型的特点,例如山地通常位于西部,高原地势较平坦,平原地势适合农业发展,盆地地势低洼等。

讨论不同地貌类型对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山地地形可能导致气温较低,高原地形对水资源的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地形与气候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貌类型对气候的影响,例如山地地形可能导致多雨,高原地形可能导致气温较低等。

讨论中国不同地貌类型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交互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参与交互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地形与气候关系的理解和观点。

总结(5分钟):总结课程要点,强调地形对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和思考地形与环境的关系。

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地貌类型,研究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并描述地形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评估:评估可以基于学生对课程要点的理解、参与讨论的贡献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多样的地形
福臻中学潘金燕
一、课程标准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知道我国的五种基本地形;知道山区的含义和地势的概念;了解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了解我国的五种基本地形和地势高低起伏状况;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自己生活的地区,感受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体会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用地图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难点: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出示平湖东湖景区图片和中国地形图,请同学指出平湖所在地。

师:美丽的平湖坐落在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受平原地形的影响,人们从事着水产,种植等行业,生活富足。

那么,你们知道在中国的其他地区还有些什么样的地形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又是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堂课的内容,去探究一下中国复杂多样的地形。

新课教授:
(一)、地形特点
1、地形复杂多样
读图3—12,或者参考图册P26—27,找出相应的各类地形区
(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每组一种地形,每一组派一名同学上台点图回答)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承转: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而从这些地形区的分布特点上,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镶嵌在各大山脉之中,可以说,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请看书本p51内容。

活动:联系图3—12,从高原、盆地、平原为基点,找出中国的主要山脉
如: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
承转:讲到这里,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五大基本地形中国都具有,这不难看出,中国地形有何特点呢——地形种类多样。

不仅如此,之所以说中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原因还在于同一种地形内部景观差异大,以高原为例——
读图3—13及四大高原的描述活动:“高原速配”——图片与文字说明大配对
2、山区面积广大
读图3—14及其正文内容,思考:
哪种地形面积最广;按习惯,把哪几种地形统称山区;山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多少
(出示中国地形图)
承转:从中国地形图上,我们发现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当然,反映的是不同的地形类型,同时,这也表明了我国的地势特点。

(二)、地势特点
多媒体出示图3—12,及3—15地形剖面图,思考: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概况
(三)、活动探究:地形地势的影响
1、山区的开发
阅读P52小明和小玲对山区的感受,思考:
(1)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请你对山区的开发和建设出谋划策。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多媒体出示河流分布图、人口分布图,思考: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会对我国的河流产生什么影响
想一想:地形对人口分布产生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即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同时也对地形地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希望同学们明确,不管在何种地形上生活,人们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业布置:作业本P29——1、5、6;P31——16
同步练习P38——1、3、6、7;P40——2、3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
复杂多样的地形阶梯状分布
山区开发
地形地势影响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