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思想政治理论

合集下载

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2025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2025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A.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B.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C.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因此,选项A、B、C均为其中的一部分,但均不全面,故正确答案为D,即以上都是。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

A.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 群众路线、解放思想、独立自主D.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答案:A解析:。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

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这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方法。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101政治思想理论2020年真题

101政治思想理论2020年真题

101政治思想理论2020年真题1、8.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A.私有制的出现B.贫富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国家机器的出现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单选题]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3、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有三大法宝,以下不属于三个法宝的是(? ?)[单选题] *A.统一战线B.实事求是C.党的建设D.武装斗争(正确答案)4、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关系是()。

[单选题] *A.生产关系(正确答案)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单选题]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6、10. 遵守()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 [单选题] *A、纪律B、宪法和法律(正确答案)C、道德与法律D、约定7、63.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实际意义。

*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8、83. 某企业老板煽动员工围攻、殴打征税人员,这是抗税行为。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实现,是通过(? ?)[单选题] *A.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提出B.《共产党宣言》的发布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废除D.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答案)10、61. 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人义务行使纳税人的权力。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这表明()[单选题]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正确答案)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12、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单选题]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的范畴(正确答案)D.人类进行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能力的范畴13、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单选题]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正确答案)C.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14、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考研101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101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101思想政治理论白崇禧的考查范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依据、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政治。

扩展数据: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全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考试。

高校、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是国家设立的招收研究生的考试科目。

它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公共课程。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等。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案是闭卷和笔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书-考研政治103条评论(16条)分享报告鸟儿飞走了2019年11月10日推荐跟随全部展开考试范围5261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102、毛泽东思想和165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依据、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案是闭卷和笔试。

试题有两种类型:选择题和分析题2试卷结构(1)单选题:1~16个子题,每题1分,共16分。

在以下每个问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标题的要求。

(2)2、试卷题型结构(3)(1)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2)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3)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研究生考试试卷及答案指导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研究生考试试卷及答案指导

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人民当家作主B. 公有制为主体C. 依法治国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唯心主义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A.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B. 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C. 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发展的D. 实践的7、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C. 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D. 国有经济为主体,集体和个人经济为补充9、以下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B. 矛盾特殊性也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C.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特殊性是相对的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C.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原因是:A. 实践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活动B.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 实践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D.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C. 脱贫与致富之间的矛盾D.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对世界本质的揭示B.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C.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D. 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总结14、下列关于实践的基本特征,错误的是: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 实践不具有社会历史性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系统性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是()A. 物质B. 意识C. 实践D. 群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普遍联系的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2、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A、南昌起义B、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3、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D、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下列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坚持全面深化改革C、坚持新发展理念D、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B. 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C. 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体现6、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的是:A.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C.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有: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B、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通过认识规律来改变规律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关于“三大规律”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规律是普遍的,但人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发现规律、利用规律C、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普遍的,但不同事物的发展规律有特殊性D、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主义D. 人类中心主义 10、以下哪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位一体”?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E. 生态文明建设11、以下哪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全面深化改革C. 全面依法治国D. 全面从严治党E.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包括哪些?A.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B.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全面深化改革D. 全面依法治国E.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坚持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14、以下哪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战略布局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6、以下哪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A.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D.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E.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7、以下哪些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三、材料分析题(本部分有5大题,每大题10分,共50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叫作什么?”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艰苦奋斗2、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C、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

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B、存在决定意识C、意识决定物质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哪一重要理论成果?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以下哪项不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A、以отметить农民合作社为主要形式B、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C、促进共同富裕D、强调市场主导,减少政府干预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 意大利文学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B.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C. 革命性方法论与科学性的结合D. 事实与价值的统一9、以下哪项不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民主集中制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C、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D、一个基本点,一个中心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1. 引言思想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科学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广泛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本文将以Markdown文本格式,对101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综述。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本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历史的辩证法和阶级斗争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学科,它揭示了私有制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它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一整套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导和行动纲领。

思想路线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坚定地主张社会主义道路、共产主义远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101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101思想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门重要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该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作、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包括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以及实践论的重要性。

4.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目标,包括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追求。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101思想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史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果。

该理论是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总结整理而成的一套关于党和国家建设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具有广泛的时代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101思想政治理论包含了多个重要概念和原则。

其中最核心的概念是"101",即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1"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的指导原则,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101思想政治理论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和国际形势,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101思想政治理论强调党的领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担负着核心领导责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协调推进、统一指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101思想政治理论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

101思想政治理论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相互促进,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共同富裕社会。

101思想政治理论强调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维护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介绍101思想政治理论是指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

这门课程是培养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政治理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101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包括课程内容和重要的理论知识点等。

课程内容10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涵盖了多个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深入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同时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其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重要表述,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

3.政治经济学基础:主要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等。

4.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深入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重点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提出背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统一和互动。

理论知识点在10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理想目标,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两个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令狐采学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规律及其客观性。

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的实质。

发展与过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唯物辩证法与“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与实践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自由与必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

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剩余价值的实质。

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及趋势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

垄断与竞争。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1.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

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及作用。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及发展的曲折性。

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最终目标和国家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3.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意义。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得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4.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额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坚持科学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3.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