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讲义与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理论课堂笔记整理

国际组织理论理想主义:缔造永久和平,主张建立超国家组织、法那么,维护和平。
例如威尔逊的“十四点原那么“主张建立国际联盟,但把美国的领导作用与国联结合,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现实主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组织的制的世界是不理智的,主张用权利来维持。
例如卡尔对国联的批判,认为有其固有局限缺陷:表现:1、国际社会没有同等对待不同国家,具有双重标准。
2、国际社会难以看到国际道德的作用,看到的是大国间的权利和利益。
卡尔总结国际组织发挥作用要具备一定条件:1、共同道德标准,一视同仁,不能有双重标准。
2、共同利益的认同而不是单个利益,也就是组织的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
3、超国家的权力,即国际组织的权力大于成员国的权力。
国际组织的内涵1、国际组织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国际机构,强调跨越国界。
2、是由不同国家或其政府或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或法人组成的机构,既可以为国家,也可以为自然人或法人。
3、具有较完整的结构体系。
4、它根据其组成分子间的协议而建立,基于组成分子的是其组成分子集体契约的结晶。
5、具有特定的目的和使命。
6、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国际组织未来开展趋势呈现的特点1、数量方面,今后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会趋于重新的分化和组合。
2、其职权范围在逐步扩大。
1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是条件。
2.专门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国际世界的奉献也不可无视。
国际组织在国际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1、国际组织对国际格局的独特作用1、国际组织是多国机构,普遍认为其结局问题比拟对其有信任感,直接或间接成为国际力量的补充。
2、国际组织有协调职能,他能协调国际关系,增进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协作,为各国之间的交流提供场所和平台。
2、极少数地区性国际组织可构成国际格局的主角,以欧盟为例或者第三世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3、国际组织在格局对抗中充当国际格局主角的工具和制约力量。
国际组织受到新因素的制约1、国际组织受新的国家因素的制约,主要指大国的干预和控制,国际组织与其成员国相互制约的关系向更深层次开展。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讲义复习目标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1955 年,成立“华约”(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①“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不完全”的两极格局: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1)呈现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典型事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西方阵营逐渐分化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崛起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知识点两极格局的瓦解1.美苏关系时期特征表现20世纪70年代日趋紧张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实施“战略防御计划”1985年以后走向缓和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裁军取得重要进展;苏联实行战略收缩(1)原因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联合国与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拓宽国际视野,还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相关知识点。
一、联合国的基本知识联合国成立于 1945 年,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例题 1: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哪些?答案: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由 15 个理事国组成,其中5 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负责协调联合国及各专门机构的经济和社会工作。
托管理事会的职责是监督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下的托管领土的管理。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
秘书处则负责联合国的日常行政工作。
二、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组织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则是个人、团体或法人,如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
例题 2:以下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是()A 国际红十字会B 世界贸易组织C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D 绿色和平组织答案:B按照地域范围,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遍及全球,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则限于特定的区域,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例题 3:欧洲联盟属于()A 全球性国际组织B 区域性国际组织C 政府间国际组织D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答案:B、C三、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与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单元 国际组织 第8课主要的国际组织 第三框区域性国际组织

2.欧盟的宗旨是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 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 强国际合作。 3.欧盟的作为: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 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近年来, 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 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4.中国与欧盟的关系: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外交关系。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四十多年来,中欧 关系发展迅速。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 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2.宗旨 欧盟的宗旨是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 富裕生活,实现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确保基本价值标准, 加强国际合作。 3.欧盟的对外关系 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 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 有所作为 。
4.中国与欧盟 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中欧各具 经济优势 ,互补性强。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 2003年,中欧建立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政治互信不断 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解析: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7个 关键词,生动说明了亚太经合组织遵循平等互利、自主自愿 的原则,并以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的合作,②③符合题意;亚 太经合组织的主旨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① 不选;材料中的7个关键词并不能反映亚太经合组织是促进亚 太国家经济合作的主要机构,④不选。
3.独特的组织方式 亚太经合组织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的合作。所谓亚太 经合组织方式,就是承认 多样性 ,强调 灵活性 、渐进 性和 开放性 ;遵循相互尊重、 平等互利 、协商一致、 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 集体行动 相结合。 4.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 重要成员 。 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 部长级 会议 和历次 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 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五、国际组织的作用 P87
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国际组织在处理各种国际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是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 行为体、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教材84页引言部分)
五、国际组织的作用 P87
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积极作用
①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 协调、合作。
联合国知识总结
地位
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遵循宪章规定的义务;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 端;各会员国必须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害别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各 会员国对联合国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 于任何国家内政的事务
②促进发展方面: 联合国发展系统长期从事开发活动, 向有关国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并
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了 积极贡献。
③践行多边主义: 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
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定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有效的制裁措施。(不具备强制力)。
知识拓展——中国加入某个国际组织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 的基础。 二、国际组织作用P87 三、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意义 ①有利于本地区繁荣稳定; ②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 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 ④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专题四 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专题四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1、知识梳理: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格局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国际关系演变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利益。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好坏取决于国家利益是否有冲突。
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基本要素是①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
②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是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知识简表: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1)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⑥体系的性质不同。
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2)简述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变化后中国的地位: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变化的中国地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同步讲义】高中政治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1 第4单元 第八课 课时3 区域性国际组织

课时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标要求] 1.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2.概述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解析欧洲联盟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3.明确中国在APEC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亚太经合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结合时政信息,全面理解并分析中国通过这些国际组织应如何更好发挥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树立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结合时政热点,正确理解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作用,东盟和非盟的地位、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探究点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地位: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一体化进程(1)发端: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2)发展阶段:欧洲一体化经历了从欧洲共同体到经济与货币联盟,再到欧盟的发展过程。
(3)冷战结束后,大批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
3.宗旨欧盟的宗旨是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4.作用(1)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2)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5.中国与欧盟(1)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
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3)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4)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1)欧盟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改错: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2)欧盟成员国都是欧元区的成员。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2、3)

政治 格局
国 际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表现/影响/方向/跨国公司 国际
形 势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 格局
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欧盟/APEC/东/非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中国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 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亚投行
国际 组织
单元知识体系
主要的 国际组织
考情预测
的重点; 2.从考査形式上看,主要考查选择题;
3.命题常常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相关会议或交流为背景进行考查。
知识·概览
日益重要的 国际组织
主
要
的
国 际
联合国
组
织
区域性国际 组织
含义、地位——重要成员
国际组织的 分类与机构 分类
成员性质: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家组织 地理范围:世界性和区域性国际政治 职能范围:一般性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探究: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多次在联 合国场合阐明中方立场,推动巴以停火止战?。
考点精讲:考点1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含义
国际组织指的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某种目的经协商联合建 立的经常性组织。
地位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国际社会重要的行为体/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多 边外交的重要舞台)(主权国家:最基本成员;国际社会的基石)
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地位/宗旨/主要机构/与中国
亚太经合组织 地位/宗旨/独特合作方式/组织机构/与中国
东南亚国家联盟 地位/主要目标/组织机构/作用/与中国
非洲联盟 地位/目标/作用/组织机构/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