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位置及主治(介绍)

合集下载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一、耳穴的定位在中医理论中,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集中区域,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产生全身疗效。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耳穴及其定位:•耳尖穴:位于耳朵最上方的尖端,直接按压;•霞尾穴:位于耳尖下方,耳壳尾部突出处;•阳白穴:位于耳甲后方,与耳尖相对的地方;•眼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与眉毛连线上方一指宽处;•鼻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眼点穴向上1/2指宽处;•唇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鼻点穴向下1/2指宽处。

以上只是耳穴中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穴位。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刺激。

二、耳穴的功能主治耳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及其主治:1.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比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2.缓解疼痛:耳穴中一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体内的疼痛传递,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比如,头痛、颈椎病等。

3.改善睡眠:通过刺激耳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4.减肥瘦身:耳穴中的一些穴位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5.调节情绪:根据中医理论,刺激耳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达到平衡体质、调节情绪的作用。

比如,抑郁、焦虑等。

三、注意事项在刺激耳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和刺激:刺激耳穴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疼痛。

2.卫生:在刺激耳穴之前,要保持耳朵干净,避免感染。

3.坚持:刺激耳穴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不要急于求成。

4.专业指导:非专业人士刺激耳穴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误伤。

四、总结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减肥瘦身以及调节情绪等。

但需要注意卫生和刺激力度,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耳穴位置及主治(介绍)

耳穴位置及主治(介绍)

1 耳廓表面解剖之阳早格格创做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认识耳廓解剖称呼耳轮:耳廓最中缘的卷直部分;其深进至耳腔内的横止突起部分喊"耳轮足";耳轮后上圆稍突起处喊"耳轮结节";耳轮取耳垂的接界处喊"耳轮尾".对于耳轮:正在耳轮的内侧,取耳轮相对于的隆起部,又喊对于耳轮体;其上圆有二分叉,进取分叉的一收喊"对于耳轮上足",背下分叉的一收喊"对于耳轮下足".三角窝:对于耳轮上足战下足之间的三角形凸窝.耳舟:耳轮取对于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耳屏:指耳廓前里瓣状突起部,又喊耳珠.屏上切迹:耳屏上缘取耳轮足之间的凸起.对于耳屏:对于耳轮下圆取耳屏相对于的隆起部.屏间切迹:耳屏取对于耳屏之间的凸起.屏轮切迹:对于耳屏取对于耳轮之间的稍凸起.耳垂:耳廓最下部,无硬骨的皮垂.耳甲艇:耳轮足以上的耳腔部分.耳甲腔:耳轮足以下的耳腔部分.中耳讲启心: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2 耳穴正在耳廓上的分集顺序人体爆收徐病时,常会正在耳廓的相映部位出现"阳性反应"面,如压痛、变形、变色、火疱、结节、丘疹、凸起、脱屑、电阻降矮等,那些反应面便是耳针防治徐病的刺激面,又称耳穴.耳穴正在耳廓的分集有一定顺序,普遍去道耳廓佳象一个倒置的胎女,头部往下,臀部往上.其分集顺序是:取头里部相映的穴位正在耳垂相近;取上肢相映的穴位正在耳舟;取躯搞战下肢相映的穴位正在对于耳轮战对于耳轮上、下足;取骨净相映的穴位多集结正在耳甲艇战耳甲腔;消化讲正在耳轮足周围环形排列.耳穴分集顺序表身体部位耳穴分集天区头里部耳垂或者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于耳轮上下足躯搞对于耳轮胸腔净器耳甲腔背腔净器耳甲艇盆腔净器三角窝消化讲耳轮足周围环形排列穴位称呼:膈 [耳穴]【定位】:正在耳轮足上.【主治】:呃顺,黄疸.穴位称呼:直肠下段 [耳穴]【定位】:正在耳轮起初端,近屏上切迹处(取大肠穴共火仄的耳轮处).【主治】:便秘,脱肛,里慢后沉,痔疮.穴位称呼:尿讲[耳穴]【定位】:取对于耳轮下足下缘共火仄的耳轮部(正在取膀胱穴共火仄的耳轮处).【主治】:遗尿,尿慢,尿痛,尿血,尿潴留.穴位称呼:中死殖器 [耳穴]【定位】:取对于耳轮下足上缘共火仄的耳轮部(正在取接感共火仄的耳轮处).【主治】:阳痿,睾丸炎,阳讲炎.穴位称呼:耳尖 [耳穴]【定位】:将耳轮背耳屏对于合时,耳廓上头的顶端处.【针刺要领】:面刺搁血.【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视物朦胧.②自汗,心悸,收热,下血压,炎症.穴位称呼:轮1-6 [耳穴]【定位】: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中部的下缘仄分成6面,分别为轮1、2、3、4、5、6.【主治】:炎症,收热,上呼吸讲熏染穴位称呼:指 [耳穴]【定位】:正在耳轮结节上圆的耳舟部.【主治】:相映部位痛痛或者徐病.穴位称呼:腕 [耳穴]【定位】:正在仄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主治】:相映部位痛痛或者徐病.穴位称呼:肘 [耳穴]【定位】:正在腕取肩穴之间.【主治】:相映部位痛痛或者徐病.穴位称呼:肩 [耳穴]【定位】:取屏上切迹共火仄之耳舟部.【主治】:相映部位痛痛或者徐病.穴位称呼:肩闭节 [耳穴]【定位】:正在肩穴取锁骨穴之间.【主治】:相映部位痛痛或者徐病.穴位称呼:锁骨 [耳穴]【定位】:正在取屏轮切迹的耳舟部,共火仄偏偏耳轮尾侧.【主治】:相映部位痛痛或者徐病.穴位称呼:荨麻疹面 [耳穴]【定位】:正在指、腕二穴之间.【主治】:止痒,抗过敏.穴位称呼:踝 [耳穴]【定位】:对于耳轮上足的内上角.【主治】:相映部位徐病,如扭伤、痛痛等.穴位称呼:膝 [耳穴]【定位】:对于耳轮下足上缘共火仄的对于耳轮上足起初部.【主治】:相映部位徐病,如扭伤、痛痛等.穴位称呼:臀 [耳穴]【定位】:对于耳轮下足上缘后1/2处.【主治】:坐骨神经痛.穴位称呼:坐骨神经 [耳穴]【定位】:对于耳轮下足上缘前1/2处.【主治】:坐骨神经痛.穴位称呼:接感 [耳穴]【定位】:对于耳轮下足取耳轮内侧接界处.【主治】:对于内净有解痉镇痛效率.推拿推拿中时常使用的耳穴.一、耳轮足1 、耳中【曾用名】整面、膈、神经官能症 .【位置】耳轮足 .【主治】呃顺、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女遗尿症、咯血等 .二、直肠【曾用名】直肠下段【位置】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取大肠共火仄 . 【主治】便秘、背泻、脱肛、痔疮等 .3 、尿讲【位置】直肠上圆,取膀胱共火仄的耳轮处 . 【主治】尿频、尿慢、尿痛、尿潴留等 .4 、中死殖器【位置】尿讲上圆,取接感共火仄的耳轮处 . 【主治】睾丸炎、副睾炎、中阳瘙痒症等 .5 、肛门【曾用名】痔核面 .【位置】取对于耳轮上足前缘相对于耳轮处 . 【主治】痔疮、肛裂等 .6 、耳尖【曾用名】扁桃体 1 .【位置】耳轮顶端,取对于耳轮上足后缘相对于的耳轮处 .【主治】收热、下血压、慢性结膜炎、麦粒肿等 .7 、肝阳【曾用名】肝阳 1 、 2 ,枕小神经 .【位置】耳轮结节处 .【主治】头晕、头痛、下血压等 .8 、轮 1 ~轮 6( 共六穴 )【位置】正在耳轮上,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面划为五等分,共六个面,由上而下依次为轮 1 、轮 2 、轮 3 、轮 4 、轮 5 、轮 6 .【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讲感染、收热等 .三、耳舟9 、指【曾用名】阑尾 1 .【位置】将耳舟分为五等分,自上而下,第一等分即为原穴 .【主治】甲沟炎、脚指痛痛战麻木等 .10 、风溪【曾用名】过敏区、荨麻疹面、结节内 .【位置】指、腕二穴之间 .【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等 .11 、腕【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二等分即腕 .【主治】腕部痛痛等 .12 、肘【曾用名】睡眠诱导面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三等分即肘 .【主治】肱骨中上髁炎、肘部痛痛等 .13 、肩【曾用名】阑尾 2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四等分即肩 .【主治】肩闭节周围炎、肩部痛痛 .14 、锁骨【曾用名】肾炎面、阑尾 3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五等分即锁骨 .【主治】肩闭节周围炎 .四、对于耳轮15 、趾【位置】对于耳轮上足的后上圆近耳尖部 .【主治】甲沟炎,趾部痛痛 .16 、跟【位置】对于耳轮上足的前上圆,近三角窝上部 .【主治】足跟痛 .17 、踝【位置】跟、膝二穴之间 .【主治】踝闭节扭伤 .18 、膝【位置】对于耳轮上足的中 1/3 处 .【主治】膝闭节肿痛 .19 、髋【位置】对于耳轮上足的下 1/3 处 .【主治】髋闭节痛痛、坐骨神经痛 .20 、臀【位置】对于耳轮下足的后 1/3 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 .21 、坐骨神经【位置】对于耳轮下足的前 1/3 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22 、接感【位置】对于耳轮下足的终端取耳轮接界处 . 【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治 .23 、颈椎【曾用名】甲状腺 .【位置】正在对于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于耳输上、下足分叉处分为五等分,下 1/5 为原穴 . 【主治】降枕、颈椎综合症等 .24 、胸椎【曾用名】乳腺 .【位置】按上述分法,中 1/5 为原穴 .【主治】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没有足等 .25 、腰骶椎【位置】按上述分法,上 2/5 为原穴 .【主治】腰骶部痛痛等 .26 、颈【位置】颈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降枕、颈项肿痛等 .27 、胸【位置】胸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胸胁痛痛、胸闷、乳腺炎等 .28 、背【位置】腰骶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背痛、背胀、背泻、慢性腰扭伤等 .五、三角窝29 、神门【位置】正在三角窝内,对于耳轮上、下足分叉处稍上圆 .【主治】得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症等 .30 、盆腔【曾用名】腰痛面 .【位置】正在三角窝内,对于耳轮上、下足分叉处稍下圆 .【主治】盆腔炎等 .31 、角窝中【曾用名】喘面、肝炎面 .【位置】三角窝中 1/3 处 .【主治】哮喘等 .32 、内死殖器【曾用名】子宫、粗宫、天癸 .【位置】三角窝前 1/3 的下部 .【主治】痛经、月经没有调、黑戴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粗、早鼓等 .33 、角窝上【曾用名】降压面 .【位置】三角窝前上圆 .【主治】下血压等 .六、耳屏34 、中耳【曾用名】耳【位置】屏上切迹前圆近耳轮部 .【主治】中耳讲炎、中耳炎、耳鸣等 .35 、中鼻【曾用名】鼻眼洁、饿面 .【位置】耳屏中侧里正中稍前 .【主治】鼻前庭炎、鼻炎、减肥等 .36 、屏尖【曾用名】珠顶 .【位置】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主治】收热、牙痛 .37 、肾上腺【位置】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主治】矮血压、风干性闭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等 .38 、吐喉【位置】耳屏内侧里上 1/2 处 .【主治】声音嘶哑、吐喉炎、扁桃体炎等 .39 、内鼻【位置】耳屏内侧里下 1/2 处 .【主治】鼻炎、副鼻窦炎、鼻衄等 .七、对于耳屏40 、对于屏尖【曾用名】仄喘、腮腺 .【位置】对于耳屏的尖端 .【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睾丸炎、副鼻窦炎等 .41 、缘中【曾用名】脑面、遗尿面 .【位置】对于屏尖取轮屏切迹之间 .【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症等 .42 、枕【曾用名】晕面 .【位置】对于耳屏中侧里的后上圆 .【主治】头晕、头痛、哮喘、癫痫、神经衰强等 .43 、颞【曾用名】太阳 .【位置】对于耳屏中侧里的中部 .【主治】偏偏头痛等 .44 、额【位置】对于耳屏中侧里的前下圆 .【主治】头晕、头痛、得眠、多梦等 .45 、皮量下【曾用名】卵巢、睾丸、兴奋面 .【位置】对于耳屏内侧里 .【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强、假性近视等 .八、耳甲腔46 、心【位置】耳甲腔中央 .【主治】心动过速、心律没有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强、癔病、心舌死疮等 .47 、肺【曾用名】肺面、结核面、肺气肿面 .【位置】耳甲腔中央周围 .【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扁仄疣、便秘、戒断综合征 .48 、气管【位置】正在耳甲腔内,中耳讲心取心穴之间 . 【主治】咳喘等 .49 、脾【位置】耳甲腔的后上圆 .【主治】背胀、背泻、便秘、食欲没有振、功能性子宫出血、黑戴过多、内耳眩晕症等 .50 、内分泌【位置】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主治】痛经、月经没有调、更年期综合症、痤疮、间日疟等 .51 、三焦【位置】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圆 .【主治】便秘、背胀、上肢中侧痛痛等 .52 、心【位置】耳轮足下圆中 1/3 处 .【主治】里瘫、心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等 . 53 、53 、食讲【位置】耳轮足下圆中 1/3 处 .【主治】食讲炎、食讲痉挛、癔性球 .54 、贲门【位置】耳轮足下圆后 1/3 处 .【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55 、胃【曾用名】幽门、下垂面 .【位置】耳轮足消得处 .【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得眠、牙痛、消化没有良等 .九、耳甲艇56 、十二指肠【位置】耳轮足下圆后部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等 . 57 、 57 、小肠【位置】耳轮足上圆中部 .【主治】消化没有良、背痛、心动过速、心律没有齐等 .58 、大肠【位置】耳轮足上圆前部 .【主治】背泻、便秘、咳嗽、痤疮等 .59 、阑尾【位置】大、小肠二穴之间 .【主治】单杂性阑尾炎、背泻等 .60 、肝【位置】正在耳甲艇的后下部 .【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弛症、月经没有调、更年期综合症、下血压、假性近视眼、简单性青光眼等 .61 、胰胆【位置】肝肾二穴之间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讲蛔虫病、偏偏头痛、戴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慢性胰腺等 .62 、肾【位置】对于耳轮上、下足分叉处下圆 .【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强、肾盂肾炎、哮喘、遗尿症、月经没有调、遗粗早鼓等 .63 、输尿管【位置】肾取膀胱二穴之间 .【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 .64 、膀胱【位置】肾取艇角二穴之间 .【主治】膀胱炎、遗尿症、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等 .65 、艇角【曾用名】前列腺 .【位置】耳甲艇前上角 .【主治】前列腺炎、尿讲炎等 .66 、艇中【曾用名】脐中、背火、醒面、前背膜、后背膜 .【位置】耳甲艇中央 .【主治】背痛、背胀、胆讲蛔虫症、腮腺炎等 . 十一、耳垂67 、目 1【曾用名】青光 .【位置】耳垂正里,屏间切迹前下圆 .【主治】假性近视 .68 、目 2【曾用名】集光 .【位置】耳垂正里,屏间切迹后下圆 .【主治】假性近视 .69 、牙【曾用名】拔牙麻醒面、牙痛面、降牙面 .【位置】耳垂正里,从屏间切迹硬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二条等距火仄线,再正在第二火仄线上引二条垂直等分线,由前背后,由上背下天把耳垂分为九个区 . 一区即原穴 .【主治】牙痛、牙周炎、矮血压等 .70 、舌【曾用名】上颚、下颚 .【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二区为原穴 .【主治】舌炎、心腔炎等 .71 、颌【曾用名】上颌、下颌 .【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三区为原穴 .【主治】牙痛、颞颌闭节功能紊治 .72 、垂前【曾用名】拔牙麻醒面、神经衰强面 .【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四区为原穴 .【主治】神经衰强、牙痛 .73 、眼【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五区为原穴 .【主治】慢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假性近视、内耳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等 .74 、里颊【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五、六区接界线周围为原穴 .【主治】周围性里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仄疣等 .75 、内耳【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六为原穴 .【主治】耳鸣、内耳眩晕症、听力减退 .76 、扁桃体【曾用名】扁桃体 4【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八区 .【主治】扁桃体炎、吐炎 .十二、耳背77 、上耳根【曾用名】郁中、脊髓 1 .【位置】耳根最上缘 .【主治】鼻衄 .78 、耳迷根【位置】耳背取乳突接界的根部,耳轮足对于应处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讲蛔虫症、鼻塞、心动过速、背痛、背泻等 .79 、下耳根【位置】耳根最下缘 .【主治】矮血压 .80 、耳背沟【曾用名】降压沟 .【位置】对于耳轮上、下足及对于耳轮主搞正在耳背里呈“ Y ”字形凸沟部 .【主治】下血压、皮肤瘙痒症等 .81 、耳背心【位置】耳背上部 .【主治】心悸、得眠、多梦 .82 、耳背脾【位置】耳轮足消得处的耳背部 .【主治】胃痛、消化没有良、食欲没有振 .83 、耳背肝【位置】正在耳背脾的耳轮侧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 .84 、耳背肺【位置】正在耳背脾的耳根侧 .【主治】咳喘、皮肤瘙痒症等 .85 、耳背肾【位置】正在耳背下部 .【主治】头晕、头痛、神经衰强等 .闭于耳甲腔耳甲艇部各穴分区的道明1 、设耳轮足切迹至对于耳轮下足下缘取耳轮的接面之间做一弧线,其上、中 1/3 接界处为 A 面 .2 、设耳轮足消得处背对于耳轮耳甲缘做一火仄线,其中、中 1/3 接界处为 B 面 .3 、设中耳讲心后壁上 1/4 取下 3/4 接界处为 C 面 .4 、由耳轮足消得处背后做一火仄线,该线取对于耳轮耳甲缘接界处为 D 面 .(1) 从 A 面背 B 面做一条取耳轮耳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直线 .(2) 从 B 面背 C 面做一条取耳轮足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直线 .(3)BC 线前段取耳轮足下缘间分成三等分 . 前 1/3 为心、中 1/3 为食讲、后 1/3 为贲门 .(4)AB 线前段取耳轮足 ( 及部分耳轮 ) 上缘间分成三等分 . 前 1/3 为大肠、中 1/3 为小肠、后 1/ 为十二指肠 .(5) 耳轮足消得处 AB 直线的前圆为胃 .(6) 对于耳轮下足前、中 1/3 接界处取 A 面连线,该线前圆的耳甲艇部为艇角 .(7) 对于耳轮下足后 1/3 取 AB 线之间为肾区,肾取艇角之间为膀胱区 .(8)B 面取轮屏切迹连线,该线后部的耳甲腔为脾区 .(9) 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取 BC 间的距离为直径所做之圆为心区 . 心区取中耳讲心之间为气管 .5 、将中耳讲心的最下面取对于耳屏战耳甲腔接线的中面相连,再将该连线取屏间切迹间的区域大致分为上、下二等分 . 下 1/2 为内分泌,上 1/2 为三焦 .。

耳穴 ppt课件

耳穴 ppt课件
处。
[主治]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
痒。
5·肛门 [部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 [主治] 痔疮,肛裂。
6·耳尖 [部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
端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
炎,麦粒肿。 7·结节 [部位]在耳轮结节处。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8·轮1 [部位]在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 [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
17.心 [部位]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 紊乱(过速、过缓、不齐)、心绞痛、 高血压、冠心病等
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症、神 经衰弱、精神病、失眠、多梦
口腔炎、咽炎、失语等
18·气管 [部位]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气喘 咽喉炎 感冒
19·肺 [部位]在心、气管区周围处。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胸痛、感冒
7·咽喉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
。 [主治]急慢性咽炎,失音,
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8·内鼻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
。 [主治]感冒,鼻炎,副鼻窦
炎,鼻衄。
(六)对耳屏穴位 1·额 [部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 [主治]前头痛、头晕 失眠、神经衰弱
鼻炎、副鼻窦炎、牙痛、近视眼
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2·食道 [部位]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 [主治]食道痉挛性狭窄、食道 炎、 吞咽后1/3处。 [主治]贲门疾患:如贲门痉挛、 呕吐、恶心、纳呆
胸闷不适
(七)耳甲穴位 4·胃
[部位]在耳轮脚消失处。 [主治]治疗各种胃病:胃炎、胃 溃疡、胃痉挛、胃肠功能紊乱、
9·腹 [部位] 腰骶椎内侧。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 伤,肥胖。

耳穴位置及主治(介绍)

耳穴位置及主治(介绍)

1 耳廓概况剖解为了便于控制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习耳廓剖解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刻至耳腔内的横行崛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崛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接壤处叫"耳轮尾".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崛起部,又叫耳珠.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外耳道启齿:在耳甲腔内的孔窍.2 耳穴在耳廓上的散布纪律人体产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响应部位消失"阳性反响"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下降等,这些反响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耳穴在耳廓的散布有必定例律,一般来说耳廓仿佛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散布纪律是:与头面部响应的穴位在耳垂临近;与上肢响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响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响应的穴位多分散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四周环形分列.耳穴散布纪律表身材部位耳穴散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临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高低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四周环形分列穴位名称:膈 [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主治】:呃逆,黄疸.穴位名称:直肠下段 [耳穴]【定位】:在耳轮肇端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程度的耳轮处).【主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穴位名称:尿道[耳穴]【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程度的耳轮部(在与膀胱穴同程度的耳轮处).【主治】:遗尿,尿急,尿痛,尿血,尿潴留.穴位名称:外生殖器 [耳穴]【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程度的耳轮部(在与交感同程度的耳轮处).【主治】:阳痿,睾丸炎,阴道炎.穴位名称:耳尖 [耳穴]【定位】:将耳轮向耳屏半数时,耳廓上面的顶端处.【针刺办法】:点刺放血.【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视物隐约.②自汗,心悸,发烧,高血压,炎症.穴位名称:轮1-6 [耳穴]【定位】: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中部的下缘等分成6点,分离为轮1.2.3.4.5.6.【主治】:炎症,发烧,上呼吸道沾染穴位名称:指 [耳穴]【定位】: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主治】:响应部位痛苦悲伤或疾病.穴位名称:腕 [耳穴]【定位】:在平耳轮结节崛起处的耳舟部.【主治】:响应部位痛苦悲伤或疾病.穴位名称:肘 [耳穴]【定位】:在腕与肩穴之间.【主治】:响应部位痛苦悲伤或疾病.穴位名称:肩 [耳穴]【定位】:与屏上切迹同程度之耳舟部.【主治】:响应部位痛苦悲伤或疾病.穴位名称:肩关节 [耳穴]【定位】: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主治】:响应部位痛苦悲伤或疾病.穴位名称:锁骨 [耳穴]【定位】:在与屏轮切迹的耳舟部,同程度偏耳轮尾侧.【主治】:响应部位痛苦悲伤或疾病.穴位名称:荨麻疹点 [耳穴]【定位】:在指.腕两穴之间.【主治】:止痒,抗过敏.穴位名称:踝 [耳穴]【定位】: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主治】:响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痛苦悲伤等.穴位名称:膝 [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同程度的对耳轮上脚肇端部.【主治】:响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痛苦悲伤等.穴位名称:臀 [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后1/2处.【主治】:坐骨神经痛.穴位名称:坐骨神经 [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前1/2处.【主治】:坐骨神经痛.穴位名称:交感 [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接壤处.【主治】:对内脏有解痉镇痛感化.按摩按摩中经常应用的耳穴.一 . 耳轮脚1 . 耳中【曾用名】零点 . 膈 . 神经官能症 .【位置】耳轮脚 .【主治】呃逆 . 荨麻疹 . 皮肤瘙痒症 . 小儿遗尿症 . 咯血等 .二 . 直肠【曾用名】直肠下段【位置】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 , 与大肠同水平 .【主治】便秘 . 腹泻 . 脱肛 . 痔疮等 .3 . 尿道【位置】直肠上方 , 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处 . 【主治】尿频 . 尿急 . 尿痛 . 尿潴留等 .4 . 外生殖器【位置】尿道上方 , 与交感同水平的耳轮处 . 【主治】睾丸炎 . 副睾炎 . 外阴瘙痒症等 .5 . 肛门【曾用名】痔核点 .【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耳轮处 .【主治】痔疮 . 肛裂等 .6 . 耳尖【曾用名】扁桃体 1 .【位置】耳轮顶端 , 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 .【主治】发热 . 高血压 . 急性结膜炎 . 麦粒肿等 .7 . 肝阳【曾用名】肝阳 1 . 2 , 枕小神经 .【位置】耳轮结节处 .【主治】头晕 . 头痛 . 高血压等 .8 . 轮 1 ~轮 6( 共六穴 )【位置】在耳轮上 ,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五等分 , 共六个点 , 由上而下依次为轮 1 . 轮 2 . 轮 3 . 轮 4 . 轮 5 . 轮 6 .【主治】扁桃体炎 , 上呼吸道感染 . 发热等 .三 . 耳舟9 . 指【曾用名】阑尾 1 .【位置】将耳舟分为五等分 , 自上而下 , 第一等分即为本穴 .【主治】甲沟炎 . 手指疼痛和麻木等 .10 . 风溪【曾用名】过敏区 . 荨麻疹点 . 结节内 .【位置】指 . 腕二穴之间 .【主治】荨麻疹 . 皮肤瘙痒症 . 过敏性鼻炎等 .11 . 腕【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二等分即腕 .【主治】腕部疼痛等 .12 . 肘【曾用名】睡眠诱导点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三等分即肘 .【主治】肱骨外上髁炎 . 肘部疼痛等 .13 . 肩【曾用名】阑尾 2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四等分即肩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 肩部疼痛 .14 . 锁骨【曾用名】肾炎点 . 阑尾 3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五等分即锁骨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四 . 对耳轮15 . 趾【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后上方近耳尖部 .【主治】甲沟炎 , 趾部疼痛 .16 . 跟【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前上方 , 近三角窝上部 .【主治】足跟痛 .17 . 踝【位置】跟 . 膝两穴之间 .【主治】踝关节扭伤 .18 . 膝【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中 1/3 处 .【主治】膝关节肿痛 .19 . 髋【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下 1/3 处 .【主治】髋关节疼痛 . 坐骨神经痛 .20 . 臀【位置】对耳轮下脚的后 1/3 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 臀筋膜炎 .21 . 坐骨神经【位置】对耳轮下脚的前 1/3 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22 . 交感【位置】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 【主治】胃肠痉挛 . 心绞痛 . 胆绞痛 . 输尿管结石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3 . 颈椎【曾用名】甲状腺 .【位置】在对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耳输上 . 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分 , 下 1/5 为本穴 . 【主治】落枕 . 颈椎综合症等 .24 . 胸椎【曾用名】乳腺 .【位置】按上述分法 , 中 1/5 为本穴 .【主治】胸痛 . 经前乳房胀痛 . 乳腺炎 . 产后泌乳不足等 .25 . 腰骶椎【位置】按上述分法 , 上 2/5 为本穴 .【主治】腰骶部疼痛等 .26 . 颈【位置】颈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落枕 . 颈项肿痛等 .27 . 胸【位置】胸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胸胁疼痛 . 胸闷 . 乳腺炎等 .28 . 腹【位置】腰骶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腹痛 . 腹胀 . 腹泻 . 急性腰扭伤等 .五 . 三角窝29 . 神门【位置】在三角窝内 , 对耳轮上 . 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主治】掉眠 . 多梦 . 痛症 . 戒断综合症等 .30 . 盆腔【曾用名】腰痛点 .【位置】在三角窝内 , 对耳轮上 . 下脚分叉处稍下方 .【主治】盆腔炎等 .31 . 角窝中【曾用名】喘点 . 肝炎点 .【位置】三角窝中 1/3 处 .【主治】哮喘等 .32 . 内生殖器【曾用名】子宫 . 精宫 . 天癸 .【位置】三角窝前 1/3 的下部 .【主治】痛经 . 月经不调 . 白带过多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遗精 . 早泄等 .33 . 角窝上【曾用名】降压点 .【位置】三角窝前上方 .【主治】高血压等 .六 . 耳屏34 . 外耳【曾用名】耳【位置】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主治】外耳道炎 . 中耳炎 . 耳鸣等 .35 . 外鼻【曾用名】鼻眼净 . 饥点 .【位置】耳屏外侧面正中稍前 .【主治】鼻前庭炎 . 鼻炎 . 减肥等 .36 . 屏尖【曾用名】珠顶 .【位置】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主治】发热 . 牙痛 .37 . 肾上腺【位置】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主治】低血压 . 风湿性关节炎 . 腮腺炎 . 间日疟 . 链霉素中毒性眩晕等 .38 . 咽喉【位置】耳屏内侧面上 1/2 处 .【主治】声音嘶哑 . 咽喉炎 . 扁桃体炎等 .39 . 内鼻【位置】耳屏内侧面下 1/2 处 .【主治】鼻炎 . 副鼻窦炎 . 鼻衄等 .七 . 对耳屏40 . 对屏尖【曾用名】平喘 . 腮腺 .【位置】对耳屏的尖端 .【主治】哮喘 . 腮腺炎 . 皮肤瘙痒症 . 睾丸炎 . 副鼻窦炎等 .41 . 缘中【曾用名】脑点 . 遗尿点 .【位置】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间 .【主治】遗尿 . 内耳眩晕症等 .42 . 枕【曾用名】晕点 .【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主治】头晕 . 头痛 . 哮喘 . 癫痫 . 神经衰弱等 .43 . 颞【曾用名】太阳 .【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主治】偏头痛等 .44 . 额【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主治】头晕 . 头痛 . 掉眠 . 多梦等 .45 . 皮质下【曾用名】卵巢 . 睾丸 . 兴奋点 .【位置】对耳屏内侧面 .【主治】痛症 . 间日疟 . 神经衰弱 . 假性近视等 .八 . 耳甲腔46 . 心【位置】耳甲腔中央 .【主治】心动过速 . 心律不齐 . 心绞痛 . 无脉症 . 神经衰弱 . 癔病 . 口舌生疮等 .47 . 肺【曾用名】肺点 . 结核点 . 肺气肿点 .【位置】耳甲腔中央周围 .【主治】咳喘 . 胸闷 . 声音嘶哑 . 痤疮 . 皮肤瘙痒症 . 荨麻疹 . 扁平疣 . 便秘 . 戒断综合征 .48 . 气管【位置】在耳甲腔内 , 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 . 【主治】咳喘等 .49 . 脾【位置】耳甲腔的后上方 .【主治】腹胀 . 腹泻 . 便秘 . 食欲不振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白带过多 . 内耳眩晕症等 .50 . 内分泌【位置】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主治】痛经 . 月经不调 . 更年期综合症 . 痤疮 . 间日疟等 .51 . 三焦【位置】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 .【主治】便秘 . 腹胀 . 上肢外侧疼痛等 .52 . 口【位置】耳轮脚下方中 1/3 处 .【主治】面瘫 . 口腔炎 . 胆囊炎 . 胆石症 . 戒断综合征等 . 53 .53 . 食道【位置】耳轮脚下方中 1/3 处 .【主治】食道炎 . 食道痉挛 . 癔性球 .54 . 贲门【位置】耳轮脚下方后 1/3 处 .【主治】贲门痉挛 . 神经性呕吐等 .55 . 胃【曾用名】幽门 . 下垂点 .【位置】耳轮脚消掉处 .【主治】胃痉挛 . 胃炎 . 胃溃疡 . 掉眠 . 牙痛 . 消化不良等 .九 . 耳甲艇56 . 十二指肠【位置】耳轮脚下方后部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 . 胆囊炎 . 胆石症 . 幽门痉挛等 . 57 . 57 . 小肠【位置】耳轮脚上方中部 .【主治】消化不良 . 腹痛 . 心动过速 . 心律不齐等 .58 . 大肠【位置】耳轮脚上方前部 .【主治】腹泻 . 便秘 . 咳嗽 . 痤疮等 .59 . 阑尾【位置】大 . 小肠两穴之间 .【主治】单纯性阑尾炎 . 腹泻等 .60 . 肝【位置】在耳甲艇的后下部 .【主治】胁痛 . 眩晕 . 经前期紧张症 . 月经不调 . 更年期综合症 . 高血压 . 假性近视眼 . 单纯性青光眼等 .61 . 胰胆【位置】肝肾两穴之间 .【主治】胆囊炎 . 胆石症 . 胆道蛔虫病 . 偏头痛 . 带状疱疹 . 中耳炎 . 耳鸣 . 听力减退 . 急性胰腺等 .62 . 肾【位置】对耳轮上 . 下脚分叉处下方 .【主治】腰痛 . 耳鸣 . 神经衰弱 . 肾盂肾炎 . 哮喘 . 遗尿症 . 月经不调 . 遗精早泄等 .63 . 输尿管【位置】肾与膀胱两穴之间 .【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 .64 . 膀胱【位置】肾与艇角两穴之间 .【主治】膀胱炎 . 遗尿症 . 尿潴留 . 腰痛 . 坐骨神经痛 . 后头痛等 .65 . 艇角【曾用名】前列腺 .【位置】耳甲艇前上角 .【主治】前列腺炎 . 尿道炎等 .66 . 艇中【曾用名】脐中 . 腹水 . 醉点 . 前腹膜 . 后腹膜 .【位置】耳甲艇中央 .【主治】腹痛 . 腹胀 . 胆道蛔虫症 . 腮腺炎等 . 十一 . 耳垂67 . 目 1【曾用名】青光 .【位置】耳垂正面 , 屏间切迹前下方 .【主治】假性近视 .68 . 目 2【曾用名】散光 .【位置】耳垂正面 , 屏间切迹后下方 .【主治】假性近视 .69 . 牙【曾用名】拔牙麻醉点 . 牙痛点 . 升牙点 . 【位置】耳垂正面 , 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二条等距水平线 , 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 , 由前向后 , 由上向下地把耳垂分为九个区 . 一区即本穴 .【主治】牙痛 . 牙周炎 . 低血压等 .70 . 舌【曾用名】上颚 . 下颚 .【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二区为本穴 .【主治】舌炎 . 口腔炎等 .71 . 颌【曾用名】上颌 . 下颌 .【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三区为本穴 .【主治】牙痛 .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72 . 垂前【曾用名】拔牙麻醉点 . 神经衰弱点 .【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四区为本穴 .【主治】神经衰弱 . 牙痛 .73 . 眼【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五区为本穴 .【主治】急性结膜炎 . 电光性眼炎 . 麦粒肿 . 假性近视 . 内耳眩晕症 . 耳鸣 . 听力减退等 . 74 . 面颊【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五 . 六区交界线周围为本穴 .【主治】周围性面瘫 . 三叉神经痛 . 痤疮 . 扁平疣等 .75 . 内耳【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六为本穴 .【主治】耳鸣 . 内耳眩晕症 . 听力减退 .76 . 扁桃体【曾用名】扁桃体 4【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八区 .【主治】扁桃体炎 . 咽炎 .十二 . 耳背77 . 上耳根【曾用名】郁中 . 脊髓 1 .【位置】耳根最上缘 .【主治】鼻衄 .78 . 耳迷根【位置】耳背与乳突交界的根部 , 耳轮脚对应处 .【主治】胆囊炎 . 胆石症 . 胆道蛔虫症 . 鼻塞 . 心动过速 . 腹痛 . 腹泻等 .79 . 下耳根【位置】耳根最下缘 .【主治】低血压 .80 . 耳背沟【曾用名】降压沟 .【位置】对耳轮上 . 下脚及对耳轮主干在耳背面呈“ Y ”字形凹沟部 .【主治】高血压 . 皮肤瘙痒症等 .81 . 耳背心【位置】耳背上部 .【主治】心悸 . 掉眠 . 多梦 .82 . 耳背脾【位置】耳轮脚消掉处的耳背部 .【主治】胃痛 . 消化不良 . 食欲不振 .83 . 耳背肝【位置】在耳背脾的耳轮侧 .【主治】胆囊炎 . 胆石症 . 胁痛 .84 . 耳背肺【位置】在耳背脾的耳根侧 .【主治】咳喘 . 皮肤瘙痒症等 .85 . 耳背肾【位置】在耳背下部 .【主治】头晕 . 头痛 . 神经衰弱等 .关于耳甲腔耳甲艇部各穴分区的说明1 . 设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下缘与耳轮的交点之间作一弧线 , 其上 . 中 1/3 交界处为 A 点 .2 . 设耳轮脚消掉处向对耳轮耳甲缘作一水平线 , 其外 . 中 1/3 交界处为 B 点 .3 . 设外耳道口后壁上 1/4 与下 3/4 交界处为 C 点 .4 . 由耳轮脚消掉处向后作一水平线 , 该线与对耳轮耳甲缘交界处为 D 点 .(1) 从 A 点向 B 点作一条与耳轮耳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 .(2) 从 B 点向 C 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 .(3)BC 线前段与耳轮脚下缘间分成三等分 . 前1/3 为口 . 中 1/3 为食道 . 后 1/3 为贲门 .(4)AB 线前段与耳轮脚 ( 及部分耳轮 ) 上缘间分成三等分 . 前 1/3 为大肠 . 中 1/3 为小肠 .后 1/ 为十二指肠 .(5) 耳轮脚消掉处 AB 曲线的前方为胃 .(6) 对耳轮下脚前 . 中 1/3 交界处与 A 点连线 , 该线前方的耳甲艇部为艇角 .(7) 对耳轮下脚后 1/3 与 AB 线之间为肾区 , 肾与艇角之间为膀胱区 .(8)B 点与轮屏切迹连线 , 该线后部的耳甲腔为脾区 .(9) 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 , 圆心与 BC 间的距离为直径所作之圆为心区 . 心区与外耳道口之间为气管 .5 . 将外耳道口的最下点与对耳屏和耳甲腔交线的中点相连 , 再将该连线与屏间切迹间的区域大致分为上 . 下两等分 . 下 1/2 为内分泌 , 上 1/2 为三焦 .。

耳穴定位表

耳穴定位表

1 耳轮部计11穴耳中[定位]在耳轮脚处,即轮1区。

[主治举例] 呃逆、胃痛、小儿遗尿。

直肠[定位]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主治举例]腹泻、便秘、脱肛、内外痔。

尿道[定位]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主治举例]尿频、尿急、尿痛、遗尿。

外生殖器[定位]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

[主治举例]带下、阴痒、遗精、阳痿。

肛门[定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主治举例]里急后重、脱肛、痔痛。

耳尖[定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

[主治举例]麦粒肿、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多种疼痛。

结节[定位]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

[主治举例]头昏、头痛、高血压。

轮1[定位]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

[主治举例]发热、急性扁桃体炎、高血压。

轮2[定位]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

[主治举例]同轮1轮3[定位]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

[主治举例] 同轮1轮4[定位]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

[主治举例] 同轮1 2 耳舟部计6穴指[定位]在耳舟最上1/6处,即耳舟1区。

[主治举例]手指外伤疼痛、化脓性指头炎。

腕[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二个1/6处即耳舟2区。

[主治举例]腕部扭伤。

风溪[定位]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

[主治举例]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哮喘。

肘[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三个1/6处,即耳舟3区.[主治举例]失眠、网球肘、急性阑尾炎。

肩[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四、五个1/6处,即耳舟4.5区。

[主治举例]肩关节疼痛、落枕、胆石症。

锁骨[定位]在耳舟最下方的1/6处,即耳舟6区。

[主治举例]相应部位疼痛、无脉症、急性阑尾炎。

3 对耳轮部计14穴跟[定位]在对耳轮上脚的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

[主治举例]足跟痛。

趾[定位]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压痛法
用探棒或毫针按压耳郭上 的某些区域,寻找敏感点, 这些敏感点通常是对应的 耳穴。
电测定法
使用电测定仪来测定耳郭 上的电阻变化,以确定穴 位的位置。
02 常用耳穴的定位
耳轮穴位
01
02
03
04
耳中
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直肠
在耳轮脚上缘上方的耳轮上, 即耳轮2区。
尿道
在耳轮脚下方曲线的耳轮上, 即耳轮3区。
外生殖器
在三角窝的外侧边缘上,即耳 轮4区。
耳舟穴位




在耳舟的上方隆起处, 即耳舟1区。
在指区的下方,即耳舟2 区。
在腕区的下方,即耳舟3 区。
在肘区的下方,即耳舟4 区。
对耳轮穴位

在对耳轮的下方隆起处,即对 耳轮1区。

在趾区的下方,即对耳轮2区。

在跟区的下方,即对耳轮3区。

在踝区的下方,即对耳轮4区。
妇科病症
月经不调
痛经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缓解 月经不调症状。
通过刺激耳穴相关穴位,可缓解痛经引起 的疼痛和不适感。
乳腺增生
更期综合症
刺激相应耳穴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改善乳房健康。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缓解更 年期综合症症状。
儿科病症
小儿厌食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改善小儿食欲,缓解厌 食症状。
刺激相关耳穴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心悸等 症状,缓解心血管压力。
外科病症
颈椎病
刺激相关耳穴,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 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腰痛
通过刺激耳穴,可缓解腰部疼痛,减 轻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耳穴定位及主治

耳穴定位及主治

耳穴定位及主治耳穴定位及主治--转载针灸2010—03-09 23:02:17 阅读6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耳廓上布满了耳穴,从穴位全息律来看,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廓上的排列,就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耳垂对应于人体头面部;对耳屏对应于头和脑部;轮屏切迹对应于脑干;耳屏相应于咽喉、内鼻、肾上腺;屏上切迹对应于外耳;对耳轮相应于躯干;对耳轮下脚对应手臂部;对耳轮上脚对应下肢;耳舟对应上肢;三角窝对应盆腔、内生殖器;耳轮脚对应膈肌;耳轮脚周围对应消化道;耳甲艇对应腹腔;耳甲腔对应胸腔;屏间切迹对应内分泌腺。

1。

耳垂部相当于人体头面部,为准确定位,将耳垂分成九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水平线,再从第二条水平线上引两条直线,由内向外,由上而下分成1~9区.(1)牙定位:位于1区中央。

主治;牙痛,拔牙麻醉等.(2)升压点定位:在屏间切迹下方。

主治:低血压、虚脱.(3)上颌定位:耳垂3区上部横线中央。

主治:上牙痛,上颌关节痛。

触诊凹陷则为缺齿,压痛则为牙痛。

(4)下颌定位:在耳垂3区中央.主治:下牙痛,下颌关节痛。

(5)舌定位:在耳垂2区中点。

主治:舌炎,口腔溃疡.诊断舌部疾病。

(6)垂前(神经衰弱点)定位:在耳垂4区中央。

主治:失眠。

诊断神经衰弱。

(7)上腭定位:在2区上线中内1/3交界处。

主治:口腔疾患。

诊断诊断三叉神经痛。

(8)下腭定位:在2区外线下1/4上3/4交界处。

主治:口腔疾患。

压痛明显诊断三叉神经痛。

(9)眼定位:耳垂5区中央。

主治:急性结膜炎、近视等眼病。

(10)内耳定位:在6区中央.主治:耳聋、耳鸣、失眠、眩晕。

(11)扁桃体定位:在8区中央。

主治:扁桃体炎。

(12)面颊区定位:耳垂3、5、6区交界线周围。

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瘫、痤疮等面部疾病。

(13)冠心沟定位:自屏间切迹向下至扁桃体。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14)耳鸣沟定位:自屏间切迹外侧至外耳。

11个必知的耳穴全知道

11个必知的耳穴全知道

11个必知的耳穴全知道耳穴疗法是传统中医的特色技术,它治疗范围广、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但在临床学习中却难以掌握。

今天带来易于掌握的组穴方法——广谱穴,非常适合于零基础的耳穴人员掌握。

耳穴治疗的“广谱穴”包含5个基础穴和6个特效穴,共11个穴位。

可别小看这仅有的11个穴位,掌握了它们的使用,可以对多种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起到神奇的治疗效果。

基础穴5个基础穴分别是:“贲门、十二指肠、腰(肾)、神门、枕”。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图1);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 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区(图1);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图1);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图2);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图3)。

选择这5个穴位作为广谱穴的基础穴,其原因是因为在临床中,观察到许多慢性疾病会随着病情的发展,终将产生两个方面的变化:1.出现食欲减退,致使身体损耗;或出现多食而产生肥胖;2.出现精神、神经变化,或机能下降(个别亢进)或经络受阻。

常表现为植物神经紊乱、失眠、多梦、七情异常,机体出现痛、困、胀、麻等正气亏虚的证候。

简言之,不论身体的哪一个脏器有病,一般对身体影响较大的一个是精神方面,也就是睡不好;另一个就是物质方面,也就是吃不好。

最后,导致行动不便或久病卧床。

所以,治疗疾病也可以从此入手,通过改善睡眠、调理脾胃功能和增强体育锻炼,逐步提高机体自我免疫修复能力,让机体逐步恢复到正常健康的状态。

特效穴特效穴就是具有特殊疗效的穴位。

这6个穴位分别是“耳尖、腕、脾、肝、内分泌、皮质下”。

1. “耳尖”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图4)。

此穴是李家琪老师的一个重要特效穴位,该穴可退热、降血压、对泌尿系统的各种炎症、身上的各种疼痛、皮肤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还有慢性病及一些疑难杂症都具有治疗的作用。

图4 耳轮穴位分区2. “腕”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图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

穴位名称:尿道[耳穴]【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部(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遗尿,尿急,尿痛,尿血,尿潴留。

穴位名称:外生殖器[耳穴]【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部(在与交感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阳痿,睾丸炎,阴道炎。

穴位名称:耳尖[耳穴]【定位】: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顶端处。

【针刺方法】:点刺放血。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视物模糊。

②自汗,心悸,发热,高血压,炎症。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穴位名称:轮1-6 [耳穴]【定位】: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中部的下缘等分成6点,分别为轮1、2、3、4、5、6。

【主治】:炎症,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穴位名称:指[耳穴]【定位】: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腕[耳穴]【定位】: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肘[耳穴]【定位】:在腕与肩穴之间。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肩[耳穴]【定位】:与屏上切迹同水平之耳舟部。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肩关节[耳穴]【定位】: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锁骨[耳穴]【定位】:在与屏轮切迹的耳舟部,同水平偏耳轮尾侧。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

穴位名称:荨麻疹点[耳穴]【定位】:在指、腕两穴之间。

【主治】:止痒,抗过敏。

穴位名称:踝[耳穴]【定位】: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主治】:相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疼痛等。

穴位名称:膝[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起始部。

【主治】:相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疼痛等。

穴位名称:臀[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后1/2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穴位名称:坐骨神经[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前1/2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穴位名称:交感[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对内脏有解痉镇痛作用。

推拿按摩中常用的耳穴.一、耳轮脚1 、耳中【曾用名】零点、膈、神经官能症。

【位置】耳轮脚。

【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症、咯血等。

二、直肠【曾用名】直肠下段【位置】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同水平。

【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等。

3 、尿道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位置】直肠上方,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等。

4 、外生殖器【位置】尿道上方,与交感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睾丸炎、副睾炎、外阴瘙痒症等。

5 、肛门【曾用名】痔核点。

【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耳轮处。

【主治】痔疮、肛裂等。

6 、耳尖【曾用名】扁桃体1 。

【位置】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

7 、肝阳【曾用名】肝阳 1 、 2 ,枕小神经。

【位置】耳轮结节处。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8 、轮1 ~轮6( 共六穴)【位置】在耳轮上,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五等分,共六个点,由上而下依次为轮1 、轮2 、轮3 、轮4 、轮5 、轮6 。

【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三、耳舟9 、指【曾用名】阑尾 1 。

【位置】将耳舟分为五等分,自上而下,第一等分即为本穴。

【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等。

10 、风溪【曾用名】过敏区、荨麻疹点、结节内。

【位置】指、腕二穴之间。

【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等。

11 、腕【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二等分即腕。

【主治】腕部疼痛等。

12 、肘【曾用名】睡眠诱导点。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三等分即肘。

【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等。

13 、肩【曾用名】阑尾 2 。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四等分即肩。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14 、锁骨【曾用名】肾炎点、阑尾3 。

【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五等分即锁骨。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四、对耳轮15 、趾【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后上方近耳尖部。

【主治】甲沟炎,趾部疼痛。

16 、跟【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前上方,近三角窝上部。

【主治】足跟痛。

17 、踝【位置】跟、膝两穴之间。

【主治】踝关节扭伤。

18 、膝【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中1/3 处。

【主治】膝关节肿痛。

19 、髋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下1/3 处。

【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

20 、臀【位置】对耳轮下脚的后1/3 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

21 、坐骨神经【位置】对耳轮下脚的前1/3 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22 、交感【位置】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3 、颈椎【曾用名】甲状腺。

【位置】在对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耳输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分,下1/5 为本穴。

【主治】落枕、颈椎综合症等。

24 、胸椎【曾用名】乳腺。

【位置】按上述分法,中1/5 为本穴。

【主治】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等。

25 、腰骶椎【位置】按上述分法,上2/5 为本穴。

【主治】腰骶部疼痛等。

26 、颈【位置】颈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落枕、颈项肿痛等。

27 、胸【位置】胸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胸胁疼痛、胸闷、乳腺炎等。

28 、腹【位置】腰骶椎前侧耳甲缘。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等。

五、三角窝29 、神门【位置】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症等。

30 、盆腔【曾用名】腰痛点。

【位置】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

【主治】盆腔炎等。

31 、角窝中【曾用名】喘点、肝炎点。

【位置】三角窝中1/3 处。

【主治】哮喘等。

32 、内生殖器【曾用名】子宫、精宫、天癸。

【位置】三角窝前1/3 的下部。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等。

33 、角窝上【曾用名】降压点。

【位置】三角窝前上方。

【主治】高血压等。

六、耳屏34 、外耳【曾用名】耳【位置】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等。

35 、外鼻【曾用名】鼻眼净、饥点。

【位置】耳屏外侧面正中稍前。

【主治】鼻前庭炎、鼻炎、减肥等。

36 、屏尖【曾用名】珠顶。

【位置】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主治】发热、牙痛。

37 、肾上腺【位置】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等。

38 、咽喉【位置】耳屏内侧面上1/2 处。

【主治】声音嘶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39 、内鼻【位置】耳屏内侧面下1/2 处。

【主治】鼻炎、副鼻窦炎、鼻衄等。

七、对耳屏40 、对屏尖【曾用名】平喘、腮腺。

【位置】对耳屏的尖端。

【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睾丸炎、副鼻窦炎等。

41 、缘中【曾用名】脑点、遗尿点。

【位置】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间。

【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症等。

42 、枕【曾用名】晕点。

【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主治】头晕、头痛、哮喘、癫痫、神经衰弱等。

43 、颞【曾用名】太阳。

【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主治】偏头痛等。

44 、额【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

45 、皮质下【曾用名】卵巢、睾丸、兴奋点。

【位置】对耳屏内侧面。

【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等。

八、耳甲腔46 、心【位置】耳甲腔中央。

【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等。

47 、肺【曾用名】肺点、结核点、肺气肿点。

【位置】耳甲腔中央周围。

【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断综合征。

48 、气管【位置】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

【主治】咳喘等。

49 、脾【位置】耳甲腔的后上方。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等。

50 、内分泌【位置】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痤疮、间日疟等。

51 、三焦【位置】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

【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等。

52 、口【位置】耳轮脚下方中1/3 处。

【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等。

53 、53 、食道【位置】耳轮脚下方中1/3 处。

【主治】食道炎、食道痉挛、癔性球。

54 、贲门【位置】耳轮脚下方后1/3 处。

【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