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撰写实验报告3篇

撰写实验报告3篇

撰写实验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撰写实验报告3篇【第1篇】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实验报告和实验预习报告使用同一份实验报告纸,是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继续补充相关内容就可以完成的,不作重复劳动,因此需要首先把预习报告做的规范、全面。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建议9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建议9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优秀9篇】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论、分析讨论。

下面是小编的我为您带来的9篇《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实验报告的种类篇一1.教学实验报告这类实验报告主要指理工科大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

重复科学技术史上前人已做过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一学科定律或结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实验步骤和方法一般是由教师自己拟定的,只不过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这种实验报告通常印制成表格,由实验者逐项填写。

它是重复前人已做过的实验,不具有学术价值。

2.科技实验报告这类实验报告主要指科技工撰写的实验报告。

它是描述、记录某项科研课题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报告,是科技报告中应用范围广泛的一种报告形式。

它是科技工自己设计、具有新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不是简单重复和再现前人的成果。

这类实验报告往往具有科技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

实验报告格式篇二实验__________(标题,用3号黑体,居中,加粗)一、实验目的(用小3号黑体)_________(小4号宋体,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要求(用小3号黑体)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步骤(用小3号黑体,要求包括设计的电路,指标实现的计算、仿真结果以及误差分析)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小结(用小3号黑体,可以包括实验结论,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一律要求要有标注,并且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2、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本文档的页码已设置成自动格式);结论(3号黑体,居中)_________(小4号宋体, 1.5倍行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实验的收获感受,以及对实验的期望要求等)。

如何写实验报告(共5篇)

如何写实验报告(共5篇)

篇一:怎么写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原理。

将该实验的主要原理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如果所用仪器和材料较多,可写重要的部分,常用的可以不写。

四、实验步骤。

该实验如何操作的,方法和顺序。

可以用方框图表示,这样一目了然。

五、实验结果。

将该实验最后结果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进行表达。

推荐用表格或图进行表示。

要注意将度量单位写清楚。

六、实验讨论。

该部分主要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有的是对实际操作中实验现象或结果和实验指导不一致的原因进行讨论,有的是对实际操作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的原理或原因进行讨论,有的是对实际操作中可以改进的方法进行讨论,有的是对该实验的进一步应用进行讨论等等。

篇二:如何写实验报告如何写实验报告以书面形式交流你的研究结果是任何科学探索的必要组成部分。

除了书面交流外,常常还需要口头交流。

实验报告与正式发表研究论文的写作形式略有不同。

撰写实验报告是改善写作技巧,提高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即使本课程的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是写作和思维技巧对任何行业都是重要的。

一个好的实验报告应是简洁的、组织良好的、有逻辑的和完整的。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报告写作应该遵循下面的格式,包括六个部分。

这与大部分用于发表的科研报告的格式大致相同,只是略有变化。

题目题目要简洁、清楚、切中主题。

题目占一行,位于中间。

在题目下面写出实验者姓名,实验内容的名称,实验时间,同组同学姓名。

同组同学可用一个报告题目。

引言本部分解释为什么做这个研究。

在引言中必须清楚的提出一个问题和陈述你要证实的假设。

通常从观察开始,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

例如,你发现外面有的植物叶片变黄,你想知道是否影响光合作用。

你想用测定不同绿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方法来检验你的想法。

如何撰写具有清晰逻辑的实验报告

如何撰写具有清晰逻辑的实验报告

如何撰写具有清晰逻辑的实验报告引言:实验报告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是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工具,更是展示科学思维和清晰逻辑的窗口。

撰写一份具有清晰逻辑的实验报告对于确保科研工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如何撰写具有清晰逻辑的实验报告。

1. 确立报告的结构在撰写实验报告之前,首先要确定报告的整体结构。

常用的实验报告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应清晰明确,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报告内容的层次结构。

2. 提供完整的背景信息在引言中,应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包括研究领域的现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提供完整的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并为后续的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部分提供必要的依据。

3. 明确实验目的与假设在引言部分,明确表达实验的目的和假设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目的应直观地描述研究中的问题,并表达出期望获得的结果。

假设则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其合理性和可验证性对于实验报告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4. 清晰描述实验设计和方法在材料与方法部分,要详细描述实验的设计和方法。

这不仅包括所使用的材料和仪器设备的特点和参数,还应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过程。

关键的实验参数和操作细节应重点突出,以确保实验能被他人可靠地重复。

5. 系统整理和呈现实验结果在结果部分,应系统整理和呈现实验的结果。

这可以通过表格、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

结果的呈现应清晰、简洁,避免冗余或混乱的信息。

同时,应注意标注结果的误差范围和显著性水平,以便读者对实验结果做出准确的解读。

6. 合理解释和讨论实验结果在讨论部分,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讨论。

这包括将结果与实验目的和假设进行对比,并与已有的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

合理的解释和讨论结果,有助于读者对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有更好的理解。

结论:撰写具有清晰逻辑的实验报告是每位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报告范文如何写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

报告范文如何写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

报告范文如何写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正文]一、引言实验报告是向他人介绍自己已完成实验工作的一种方式,因此撰写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写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在实验报告的开头部分,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以便读者能够预先了解实验的目标。

在写目的时,要简明扼要地陈述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确保目的明确、具体。

三、实验原理接下来,对实验的原理和理论进行介绍。

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有趣的图示,向读者解释实验的理论基础,以便读者对实验有深入的了解。

此部分应该准确、详尽,要确保逻辑连贯,增强读者对实验的理解。

四、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在实验报告中,需要介绍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和仪器设备,并详细列出实验步骤。

在描述实验步骤时,要注意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每一步的操作过程,避免过于冗长和复杂的叙述。

五、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数据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

在此部分,需要准确地列出实验所得数据,并使用适当的图表进行表述。

同时,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要明确、清晰地呈现,并与实验目的进行对比。

六、实验结论在实验的最后部分,需要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的陈述要简明扼要,直接回答实验的目的和问题。

此外,还可以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建议,让读者对实验的价值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七、参考文献在撰写实验报告时,需要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这一部分,列出实验报告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并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书写。

八、附录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在实验报告的附录中补充一些重要的数据、图表、代码等。

附录部分的内容可以不是每个读者都需要阅读的,但对于对实验有进一步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九、总结撰写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需要对实验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记录,同时注意报告的组织结构和语言的准确性。

本文介绍了如何写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提供了一个指导框架。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你撰写实验报告时有所帮助。

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一、引言部分:准确、简洁、明确引言部分是实验报告的开篇之作,它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研究内容的基础。

在引言部分,应该从宏观上描述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现状,再逐渐引导读者进入研究对象和目的。

引言部分的撰写应该准确、简洁、明确,不要出现冗长和无关紧要的内容。

二、实验设计:详细、全面、合理实验设计是实验报告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详细、全面地描述实验的对象、过程和方法,并且合理安排实验的步骤和操作。

此外,还需要说明实验的控制组和试验组的设置,以及对每个变量的处理,并说明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步骤。

三、实验结果:简明、准确、规范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展示了研究的数据和实验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需要简明、准确地描述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者文字描述的方式展示,但是要注意数据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在展示结果的同时,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和解释。

四、实验分析:系统、透彻、全面实验分析是实验报告中的核心部分,它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在实验分析中,需要系统、透彻地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可以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并进行适当的量化和定量分析。

此外,还需要全面地说明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进行充分的讨论。

五、实验讨论:客观、中肯、有深度实验讨论是实验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研究结果的客观评价和深入思考。

在实验讨论中,需要客观、中肯地分析实验结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需要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反思和思考,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六、结论与展望:精炼、明确、有前瞻性结论与展望是实验报告的最后部分,它是对整个实验报告的总结和概括。

在结论与展望中,需要精炼、明确地总结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简明扼要地表达实验的结论和成果,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拓展空间。

实验报告需要的步骤

实验报告需要的步骤

实验报告需要的步骤引言实验报告是对科学实验或研究项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一种方式。

它的目的是向他人传达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本文将介绍实验报告的基本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撰写一篇令人满意的实验报告。

步骤一:明确实验目的在撰写实验报告之前,第一步是明确实验的目的。

实验目的应该清晰、具体,并与所研究的领域或问题相关。

通过明确实验目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重要性。

步骤二:描述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报告的第二步是描述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

这些信息应包括设备的名称、品牌、型号以及所使用的试剂、物质或材料的名称、规格和来源。

这些细节对于读者了解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步骤三: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报告中,实验方法的描述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实验方法应该是准确、详细的,以便读者可以重复实验并得到相似的结果。

实验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流程:按时间顺序描述实验的各个步骤。

2. 实验参数:列出所有使用的参数和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3. 数据采集:描述如何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4. 数据处理:说明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步骤。

步骤四: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记录实验结果,并将其包含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结果应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如表格、图表或图像。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以便读者理解和评估实验的结论。

步骤五:讨论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讨论部分,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这包括对实验数据的解读、与已有研究的比较以及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的讨论。

通过讨论实验结果,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影响。

步骤六:得出结论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结论应直接回答实验的目的,并基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而得出。

结论应简明扼要,准确地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结论实验报告是科学实验或研究项目的总结和描述。

通过明确实验的目的、描述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可以撰写一篇令人满意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写作步骤和样例模板通用版

实验报告的写作步骤和样例模板通用版

实验报告的写作步骤和样例模板通用版实验报告是科学实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记录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分析等内容,是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展示的重要文书。

本文将介绍实验报告的写作步骤和样例模板,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工作。

一、写作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和背景:在写实验报告之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背景。

实验目的是对实验进行总结和总结的要点,实验背景是对实验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进行介绍。

准确明确的实验目的和充分了解的实验背景有助于撰写全面、准确的实验报告。

2. 描述实验步骤和装置:实验报告的第二部分应该包括实验的详细步骤和使用的装置。

具体描述实验步骤和装置的材料、方法和步骤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重复实验并获得相似的结果。

3.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

确保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4. 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比较,给出合理的结论和结论解释。

5. 撰写实验报告的其他部分:实验报告的其他部分包括引言、实验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应使用清晰、简明和准确的语言。

二、样例模板以下是一个实验报告的样例模板,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模板来撰写自己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标题(作者姓名)引言: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背景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使用的装置结果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Ⅰ. 实验结果1(表格或图表形式展示数据和结果)数据分析和讨论,解释结果Ⅱ. 实验结果2(表格或图表形式展示数据和结果)数据分析和讨论,解释结果...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和讨论,提出实验的局限性和建议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所引用的文献附录:列出实验报告中使用的附加信息,如原始数据和计算公式等三、注意事项1. 格式规范:实验报告需要按照所在学科的格式规范进行撰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撰写物理实验报告刘小廷物理实验除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外,通过书写实验报告,还要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论文书写基础。

因此,实验报告是实验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

正规的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仪器设备;(4)实验内容(简单步骤)及原始数据;(5)数据处理及结论;(6)结果的分析讨论。

现就物理实验报告的具体写作要点作一些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一、实验目的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训练目的,通常如讲义所述。

但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有些内容未曾进行,或改变了实验内容。

因此,不能完全照书本上抄,应按课堂要求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来写。

如:实验4-2 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目的1.掌握尺读望远镜的调节方法,能分析视差产生的原因并消除视差;2.掌握用光杠杆测量长度微小变化量的原理,正确选择长度测量工具;3.学会不同测量次数时的不确定度估算方法,分析各直接测量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4.练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科学实验的基本依据。

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所依据的测量公式是否严密可靠,实验采用什么规格的仪器,要求精度如何?应在原理中交代清楚。

1.必须有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叙述。

通常教材可能过于详细,目的在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书写报告时不能完全照书本上抄,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阐述。

文字务必清晰、通顺。

2.所用的公式及其来源,简要的推导过程。

3.为阐述原理而必要的原理图或实验装置示意图。

如图不止一张,应依次编号,安插在相应的文字附近。

如:实验3-3 滑线变阻器的分压与限流特性实验原理滑线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不同,可构成分压器和限流器。

1.分压特性研究实验电路如图1。

滑动头将滑线电阻0R 分成1R 和2R 两部分,LR 为负载电阻。

电路总电阻为LL R R R R R R ++=112 故总电流为LLR R R R R V RV I ++==1120V 为电源的端电压,不是电源的电动势E 。

负载电阻LR 上的压降为2010010001210100111⎪⎭⎫ ⎝⎛-+⨯⨯=-+=+=R R R R R R V R R R R R R R R R V R R R R R R IV L LL L L L令0R R K L =、01RR X =,K 是负载电阻LR 相对于滑线电阻0R 阻值大小的参数;X 是滑线电阻0R 的滑动图1 分压电路图2 分压特性曲线 ER头相对于低电位端的位置参数。

则上式可改写为2XX K KXV V -+=在给定负载LR 和滑线电阻0R 的情况下,K 为某一定值,则分压比0/V V 与滑线电阻0R 滑动头位置参数X 有关,它们的函数关系曲线如图2。

本实验是通过实际测量来检验0/V V 的函数关系曲线是否与理论曲线相吻合,并探讨分压电路的有关规律。

2.限流特性研究实验电路如图3。

此时流过负载LR 的电流为LRR V I +=20 令LR V I=,则XK K I I -+=10K、X 定义同前。

对于不同的参数K ,电路的限流比0/I I 与滑线电阻0R 滑动头位置参数X 有关,它们的函数关系曲线如图4。

本实验是通过具体测量来了解它们的关系曲线及限流电路的基本特征。

三、实验仪器设备在科学实验中,仪器设备是根据实验原理的要求来配置的,书写时应记录:仪器的名称、图4 限流特性曲线图3 限流电路0RE型号、规格和数量(根据实验时实际情况如实记录,没有用到的不写,更不能照抄教材);在科学实验中往往还要记录仪器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以便在核查实验结果时提供可靠依据;电磁学实验中普通连接导线不必记录,或写上导线若干即可。

但特殊的连接电缆必须注明。

如:实验5-7 用电位差计校准毫安表实验仪器设备HD1718-B型直流稳压电源(0-30V/2A),UJ36a型直流电位差计(0.1级、量程230mV),BX7D-1/2型滑线变阻器(550Ω、0.6A),C65型毫安表(1.5级、量程2-10-50-100mA),ZX93直流电阻器,ZX21旋转式电阻箱,UT51数字万用表,导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及原始数据概括性地写出实验的主要内容或步骤,特别是关键性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根据测量所得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多次测量或数据较多时一定要对数据进行列表,特别注意有效数字的正确,指出各物理量的单位,必要时要注明实验或测量条件。

如:实验3-1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内容及原始数据1.用游标卡尺测量铜环内、外径,用螺旋测微计测量厚度。

旋测微计零位读数0.003 (mm)2.用矿山天平测量铜环质量W 53.97 g五、数据处理及结论1.对于需要进行数值计算而得出实验结果的,测量所得的原始数据必须如实代入计算公式,不能在公式后立即写出结果;2.对结果需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个别不确定度估算较为困难的实验除外);3.写出实验结果的表达式(测量值、不确定度、单位及置信度,置信度为0.95时可不必说明),实验结果的有效数字必须正确;4.若所测量的物理量有标准值或标称值,则应与实验结果比较,求相对误差。

5.需要作图时,需附在报告中。

如:实验3-1 固体密度测量 数据处理及结论mm 95.29)96.2994.2996.29(71=+++=Dmm019.06)95.2996.29()95.2996.29(17)(222=-++-=--∑=D D S i Dmm03.002.0019.02222=+=∆+=仪D D S Umm03.095.29±=∴Dmm 04.10)08.1004.1002.10(71=+++=dmm027.06)04.1008.10()04.1002.10(17)(222=-++-=--∑= d d S i dmm04.002.0027.02222=+=∆+=仪d d S U mm04.004.10±=∴dmm 643.9)642.9646.9644.9(71=+++=hmm0016.06)643.9642.9()643.9644.9(17)(222=-++-=--∑=h h S i hmm005.0004.00016.02222=+=∆+=仪h h S Umm005.0643.9±=∴h1.1220.75.632.175.179.1721=⎪⎭⎫⎝⎛++++=α 4.1021.60.634.148.140.1521=⎪⎭⎫⎝⎛++++=β9.821.68.536.119.111.1221=⎪⎭⎫⎝⎛++++=γ15.0109.84.1010=-=-=γβδ,g 98.5315.010004.101.1297.531000=⨯-+=-+=δβαW mg05.0=∆=仪m Ug05.098.53±=∴m33922322kg/m10952.810643.9)04.1095.29(1098.534)(4⨯=⨯⨯-⨯⨯=-=--ππρh d D m%27.0643.9005.004.1095.2904.004.10204.1095.2903.095.29298.5305.0222222222222222222=⎪⎭⎫ ⎝⎛+⎪⎭⎫ ⎝⎛-⨯⨯+⎪⎭⎫ ⎝⎛-⨯⨯+⎪⎭⎫ ⎝⎛=⎪⎭⎫⎝⎛+⎪⎭⎫ ⎝⎛-+⎪⎭⎫ ⎝⎛-+⎪⎭⎫ ⎝⎛==h U d D dU d D DU m U U E h d D m ρρρ333kg/m 10024.0%27.010952.8⨯=⨯⨯==ρρρE U33kg/m 10)024.0952.8(⨯±=∴ρ经查表,C 20︒时铜的密度为33kg/m 10960.8⨯,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9.0%100960.8960.8952.8=⨯-=E 六、结果的分析讨论一篇好的实验报告,除了有准确的测量记录和正确的数据处理、结论外,还应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讨论,从中找到被研究事物的运动规律,并且判断自己的实验或研究工作是否可信或有所发现。

一份只有数据记录和结果计算的报告,其实只完成了测试操作人员的测试记录工作。

至于数据结果的好坏、实验过程还存在哪些问题、还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1.首先应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判断。

如果仪器运行正常,步骤正确、操作无误,那就应该相信自己的测量结果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

对某物理量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差异不大时,也可判断自己的测量结果正确。

如果被测物理量有标准值(理论值、标称值、公认值或前人已有的测量结果),应与之比较,求出差异。

差异较大时应分析误差的原因:(1)仪器是否正常?是否经过校准?(2)实验原理是否完善?近视程度如何?(3)实验环境是否合乎要求?(4)实验操作是否得当?(5)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准确无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