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苏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1课时)

齐白石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介绍和分析齐白石的作品,使学生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教材第32-33页有齐白石的两幅作品以及生平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画家的人格及艺术的魅力。
第34页介绍齐白石的代表作《虾》、《蛙声十里出山泉》,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加强体验,加深理解大师艺术的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
第35页安排了齐白石的其他作品,包括篆刻作品,以及与徐悲鸿相交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与齐白石同时代的画家作品的欣赏或与第一单元《走进美术》进行比较、拓展,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齐白石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案一中,强调了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采用造型表现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进行直观比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方案二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新课内容的链接。
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在于此次课程改革虽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材料上,遵循欣赏课的学习程序,结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齐白石作品内涵的理解,以达到欣赏课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浙美版七年级上美术全册教案(4课时)

迎接新的一年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迎接新年为契机,通过展示中国南北方过年时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过新年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在此学习情境中引出学生自己来布置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阐述国内外及世界各地的迎新年场景,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征集过新年的教室布置方案。
然后选出具体方案,以分配任务的形式交给各个小组做准备(教材设计了两种方案,教师可根据本地特点自由选择),小组完成各种作品后布置教室,布置时有相应的审美原则进行指导。
最后进行庆祝活动,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把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
同时使教师在教学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与体验。
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事先规划一个美术活动的能力,学习简单的分工协作。
2.通过制作迎接新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了解中西方过新年的各种传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4.了解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制作新年装饰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事前的规划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在创作中提高对生活物品与周边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习惯。
5.使学生在布置迎新年的活动中,掌握场景的色彩搭配及其他审美原则,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发现合作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任务型教学中各个小组的任务可以明确,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难点:学习事前规划的能力。
(注重教学的全面性,加强个别辅导,学生布置教室的审美原则要传达给学生。
浙美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迎新年_课件1

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
喝光余酒交好运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 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运。 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团聚。到12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 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颗,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迎 新 年
元旦的来历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元”,指开始, 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 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 “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 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在中国,元旦已列入了法定假日。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 也有不同。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英国
印度
中国
法国
朝鲜
准备材料
教室布置
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
杯盘碎片送朋友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 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 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妇女坐上市长椅 西德人过元旦,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 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 摔瓶打罐扔脸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 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浙美版)一、总体思路:浙美版第1 3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7课,分为6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占有较大比重,欣赏除专题欣赏外,尚有较多的随堂教学内容分配在各课之中。
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情况如下表:单元课序课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容课时时代新貌1 走进美术欣赏?评述美术门类·了解美术价值2 校园生活 2 徒手画校园造型?表现徒手画技法·绘画与设计的关系 3 人与社会 3 板报设计设计?应用字体、版面设计·设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人与自然4 鸟语花香造型?表现花鸟画技法·了解中国画的传统4 创造天地 5 迎接新的一年综合?探索场景布置·与同学合作美化生活 3艺术瑰宝67齐白石毕加索欣赏?评述中西绘画·中外艺术大师的创作精神11二、教学方法:了解了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教学。
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本册教学呢?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出水芙蓉教学目标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重点难点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教学过程1学时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导入新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
荷花是不是很美呀?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二、授、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
生于沼泽、池塘中。
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荷叶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
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学习目标。
表现荷花的方式有很多种,课本上是采用中国工笔画的白描形式勾画荷花,今天由于中国画需要特殊的绘画工具和专业的教室,所以咱们今天不采用中国画的绘画形式,老师教你们有另外一种绘画形式,同学们任然能表现荷花的美和气质。
浙美版 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6课.出水芙蓉(共22张ppt)

工笔画 工整细腻 概括豪放 写意画
来
表
现
背
景
真
留
实
白
感
色
彩 浓
诗 书 画
烈
印
重
相 结
背
合
景
• 油画
形似
• 国画 神似
西方静物油画与中国花鸟画对比
宣纸, 帛,绢
毛笔,水, 墨,毛毡
中国 写意(基本一 次性 画 完成) 工笔(多次渲染)
颜料
留 白
油画布, 油画笔,松
板
节油,刮刀, 画架
油画 颜料
多次 修改
饱 满
岭上人家
山水画
贵妃陶醉
的 富 翁 ,因 为 你们有 朝气、 有活力 ,拥有许 许多多 的机会 。 如 果 说 人 生 好比四 季,那么 ,少年时 代就如 同风和 日丽的 春天。 而少年 时代,也 正是 学 习 知 识 打 基础的 阶段。 基础就 好比是 建筑的 垫基石 ,基石打 牢了,上面的高楼大厦 才 能 稳 固 。 否则,即 使盖起 了高楼 大厦也 会塌下 来。因 此,我们 的学习基础一定要扎
侧锋(或称偏锋)是使笔管和纸面的角度成为小于80° 的倾斜,不论上下左右运笔,笔尖总是附着于线(或点、 面)的一边。侧锋用笔的特征是线条的变化极多,易于表 现轮廓或对象的形状,一般用来画叶和花瓣。
“墨分五彩”
墨有浓淡变化,可以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
七年级美术(浙美版)上册教学课件:9、迎新年 (共22张ppt)

“年”的故事
牲 百 间 一 个 桃 燃 赫 吵 不 宵 道 春 传
传 说 年 是 一 种 巨 大 而 凶 猛 的 怪 兽 ,本 来 只 是 以 畜 为 食 , 后 来 冬 天 食 物 短 缺 时 , 甚 至 开 始 吃 人 , 姓 不 堪 其 扰 , 便 决 定 想 法 子 赶 走 牠 。 经 过 长 时 的 观 察 , 人 们 发 现 这 头年 兽 原 来 害 怕 三 样 东 西 , 是 红 色 ,二 是 响 声 , 三 是 火 光 ,于 是 人 便 想 了 一 办 法 。 冬 天 一 到 , 家 家 户 户 都 在 门 上挂 起红 色 的 木 板 , 敲 打 器 具 发 出 很 大 的 响 声 , 并 且 在 门 口 起熊 熊 的 火 。 夜 里 , 当 年 兽 正 要 觅 食 的 时 候 , 然 发 现 家 家 户户 的 门 前都 有 红 色 和 火 光 , 又 听 见 杂 的 声 响 , 便 吓 得 头 也不 回 的 逃 到 深 山 里 ,再 也 敢 出 来 了 。 为 防 止 年 再 来 作 怪 , 大 家 就 这 样 通 守 夜 , 第 二天 一 早 , 逃 过 一 劫 的 人们 便 开 心 的 互 恭 喜 ,并 大 肆 庆 祝 。 现 在 过 年 时 在 门 上 贴 红 色 联 、 放鞭 炮 ,以 及守 岁 等 习 俗 , 据 说 就 是 由 这 个 说 而 来 。
我们如何迎接新的一年?
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放 鞭炮、守岁、包饺子……
新年的气氛!
过年在国外
少 数 民 族 春 节 习 俗
少 数 民 族 春 节 习 俗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 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 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 “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 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 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 一直持续半个月。
浙美版 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4课.生活中的纹样(共23张ppt)

将纹样处理成适合于某 种特定轮廓之中,如方、 圆、三角形等,当去掉 外轮廓时,纹样仍然留 有外轮廓特点
作业:用花卉纹样装饰纸盘 作业要求:装饰性强 、构图饱满 、色彩和谐、线条流畅
备配 件的采 购供应 、 个人 和供应 处的其 他 购供应 等工作 ,取得 了 如下: 务 们除 了要保 证正常 的 老滩 的四五 个大修 、 设备 供应。 采购的 物 料的 价格上 涨,大部 分 大困 难。特 别是今 年, 的利 益放在 首位,克 服 月份 共采购 各种物 资 2200多万元,红砖2100
生活因“你”而美射式
纹样不对称,不同形,自由 活泼。
均衡式
上下、左右对称,整齐稳重。
对称式
纹样由中心向外或者向内排 列,给人视觉的张力。
辐射式
纹样由中心顺时针或者逆时 针旋转,动感灵活。
旋转式
纹样的组织法则: 变形、添加
变形
添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方案1第1课《走进美术》教材分析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教师:相关美术图片及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父亲》是油画,十分逼真,写真,十分细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学生回答3、介绍《父亲》的作者和背景。
《父亲》曾获得国内外大奖,曾在卢浮宫春天沙龙中获奖。
罗中立,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作品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
老农古铜色的脸,刀割般的脸,开裂的嘴唇描绘得十分细致,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观赏者的面前。
而背景上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与老农手中破旧的茶碗形成鲜明的对比。
虽然丰收了,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父亲”不是说罗中立的父亲,而是精神上的父亲,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结合学生的父母)二、新课教学1、今天我们就《走进美术》,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1)中国画(定义)A、从材料上分可分为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B、出示材料、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让学生上来体会一下C、认识中国画颜料分为石色——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水色——透明。
D、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意如《粒粒皆辛苦》和工笔《鸳鸯戏水》。
(比较两幅画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不同)E、从题材上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2)水彩画:属于西画,国画中的水色和水彩画颜料可以通用。
虽然都充分使用了水,但中国画主要强调墨色的变化,水彩画强调色彩和光与影的变化。
示范水彩的色彩之间渗化所产生的效果。
(3)油画:具有教强的覆盖能力出示材料,让学生有所认识,并欣赏油画作品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讨论:对比和《父亲》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董希文:绍兴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场面,萌生了创作的激情。
董希文的创作手法十分大胆,将领导人集中放在左侧,中间是毛主席,右侧是宏大的游行队伍。
领导人和群众一多一少,一虚一实,更好突出了节日气氛。
色彩上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4)版画欣赏版画作品《鲁迅》,鲁迅是最早将西方的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的。
鲁迅是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刺向敌人的胸膛,好比一位英勇的战士,作者在创作时,用直线条或尖锐线条来表现鲁迅的战斗性和饱经沧桑之感。
介绍版画的工具和示范。
4.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绘画的主要几个种类,下节课我们来了解美术除了绘画还有哪些种类。
《走进美术》教案(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教师)多媒体课件一、组织教学课前进行小组发言,说说雕塑艺术的调查情况。
二、新课教学1、由贴近学生的广告导入(如播一则麦当劳的电视广告),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上学路上、在商场购物时,不知不觉地可获得许多信息。
由学生归纳出标志、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作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展示一组视觉传达设计的图片,通过识别,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通过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工业设计以及范围(包括家具、服装、纺织品和交通工具等设计)。
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符合实用和审美需要的产品。
4、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绍的艺术设计种类,还有哪些设计类别?5、一组综合所有艺术设计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分别属于哪类设计,以明确各自的特点,加深理解。
另外,让学生了解因艺术设计占据的空间状态不同,可分为平面、立体、空间等设计。
6、回到前面的电视广告,引出现代媒体设计。
三、课堂小结1、复习两节课的内容,总结你认为美术应包括哪些种类。
2、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美术: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四、课后拓展: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方案2第1课走进美术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不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分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
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一、美术的分类1、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教学过程: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
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可从光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
绘画按材质分为: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中国画:纸、墨、笔、砚,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教师展示作品:总评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水彩、素描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固体材料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建筑:古代(石、木、瓦)现代(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教师给学生传看一些画种的材料实物,增强直观感受。
三.练习曼陀铃和吉他素描玉兰黄鹂雕塑磨镰刀油画血衣国画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版画总评:在美术世界里绘画种类的不同,根本是源与材料的不同。
但不论是何种质地的材料都能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自学: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学生感受实物,观察并发言,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艺术材料不是随便选择的。
小结: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及表现突出的小组.方案3第1课《走进美术》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的特点和区别。
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具准备:油画用具(画布、笔、油画颜料),木刻刀,木板,国画用具(宣纸、毛笔、国画颜料)等。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美术课里你想学到哪些东西?学生回答:中国画、水彩画、素描、剪纸、设计……师:大家把在小学学过的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有关美术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生:……师生总结:绘画类、雕塑类、艺术设计类、手工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术,走进绘画。
2、欣赏油画作品《父亲》、《开国大典》,请学生发表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等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张利、靳尚谊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画的不同风格。
学生了解油画工具材料,师生共同总结油画特点: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对象,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3、请学生说说对中国画的了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画技巧等。
欣赏作品《粒粒皆辛苦》、《鸳鸯戏水》,分析这两张画的区别,分别是人物画、花鸟画,写意画、工笔画。
师生共同总结中国画的种类、特点。
4、介绍版画、水彩画.先做简单的比较,再介绍版画、水彩画的各自分类及特点。
5、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也可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强学生对画种特点的掌握。
6、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由同学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