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2参考答案
07护理心理学实验二SCL-90、SDS、SAS量表测量法

医学心理学实验二SCL-90、SDS、SAS量表测量法(10)清点人数、记载考勤、维护实验秩序一、实验内容1、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法。
2、抑郁量表(SDS)测量法。
3、焦虑量表(SAS)测量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SCL-90、SDS、SAS量表的应用范围。
2、掌握SCL-90、SDS、SAS量表的测量方法。
3、熟悉SCL-90、SDS、SAS量表测量结果的分析。
三、实验材料1、SCL-90、SDS、SAS的量表及自评记分表。
2、SCL-90、SDS、SAS常模。
四、实验方法㈠SCL-90量表测量法1、选用SCL-90量表(见教材P112-114)。
2、选用SCL-90自评记分表。
3、测量者逐项宣读症状内容,被测者按五级评分法逐项自评记分(五级评分法:无=1;轻微=2;中度=3;偏重=4;严重=5)。
4、按计分表的顺序,分别计算出9个因子的得分,第10项不计算。
计算方法如下:⑴总分:90个项目得分之和。
⑵总均分:总分除以90项。
⑶阳性项目数、阴性项数。
⑷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 阳性项目数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⑸因子分= ——————————————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⑹结果分析(参照SCL-90常模比较):①各项目大于1个标准差的为该项目的轻度异常。
②各项目大于2个标准差的为该项目的中度异常。
③各项目大于3个标准差的为该项目的重度异常。
⑺结果报告:通过测量,本人SCL-90哪些因子属于正常;哪些因子属于异常,程度如何(轻度或中度或重度)。
得分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SCL —90坐标图㈡抑郁量表(SDS )测量法1、量表:选用SDS 量表(见教材P115-116)。
2、测量:测量者逐项宣读症状内容,被测者按四级评分法逐项自评记分。
其中,2、5、6、11、12、14、16、17、18、20题为反向计分(4、3、2、1),其他均为正向计分(1、2、3、4)。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综合测试02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七章综合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 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制作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即白纸)和制作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 A .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 .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 .蛋白质、炭黑、多糖、有机玻璃 D .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2.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烷烃的是( ) A .22CH =CH B .3222CH CH CH CH ClC .2222CH CH ||CH CH -- D .332233CH |CH CH C HCH HCH C|CH3.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22CH CHB .乙醇含有的官能团是OH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C .丙烷的球棍模型为D .乙酸的分子式:24C H O4.“化学是五颜六色的”是指在化学实验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
07-实验七--文件共享-2

实训七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构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也是计算机网络的突出特点。
通过设置共享,管理员可以将服务器的资源贡献出来,让网络中所有的用户访问这些资源,而管理员也可以在服务器上集中管理这些资源。
在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包括打印机、传真机、光驱、软驱、硬盘、Modem等,软件资源包括数据、程序。
一、资源共享1、注意只能共享文件夹或整个磁盘,不能只共享单个文件。
一般不推荐共享整个磁盘,因为这样的安全性太差了。
共享目录的2种方法:①右击目录,选“共享”或“属性”②使用“计算机管理”工具共享文件的方法:建一个目录,把需要共享的文件放入该目录,再共享目录即可。
实验1:在C盘建A1目录,共享给everyone组有所有权限,共享名为aa11在C盘建A2目录,共享给everyone组有读取权限,共享名为aa222、在Win2003中,默认有C$,D$,admin$等共享名,这是为管理需要而自动设置的,无法删除。
共享名后加$表示这个共享在网上邻居中不显示,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但这种保密是不可靠的,用个小工具就可以显示网上所有有$的隐藏共享名。
实验2:在C盘建A3目录,共享名为aa33,共享方式为隐藏共享,共享给everyone组有读取权限,共享给aaa 账户有写和读的权限,共享给bbb账户为完全控制,共享给ccc账户为拒绝访问。
实验3:在主机上连接到虚拟机的共享资源。
步骤1:在虚拟机的DOS窗口用ipconfig命令查看虚拟机的IP地址或者查看网上邻居属性里的IP地址。
步骤2:在主机的运行窗口,打入\\虚拟机IP地址\共享名。
由于二台电脑的用户名、口令不同,可能会要你输入用户名和口令(注意这是虚拟机上的用户名与口令)3、共享文件夹管理工具实验4:用“右击目录”和“计算机管理”工具两个方法分别练习以上实验。
实验5:查看本地计算机有哪些文件已经设置为共享,并且有哪些账户正在访问当前计算机的共享文件资源,查看已经被打开的共享文件夹资源。
化工原理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及习题

化工原理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及习题1. 实验题1.1 题目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丙醇和丁醇的混合物,假定在分馏塔中,只有乙醇和水会进行蒸发。
1.2 实验原理水蒸气蒸馏法是通过将底物与水一起加热,使水蒸气与底物中的某些组分发生互溶,进而在塔中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乙醇和水会发生互溶,但丙醇和丁醇不会与水发生互溶,因此可以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将乙醇和水从丙醇和丁醇中分离出来。
1.3 实验步骤1.将混合物加入分馏塔中;2.加入适量的水;3.加热分馏塔,使水沸腾产生蒸汽;4.蒸汽通过分馏塔,在塔中升高并与混合物中的乙醇发生互溶;5.蒸汽冷凝成液体,乙醇与水分离出来;6.收集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1.4 实验结果经过水蒸气蒸馏,我们成功地将乙醇和水从丙醇和丁醇中分离出来,得到了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2. 习题2.1 问题一在实验步骤3中,为什么需要加热分馏塔?答案:加热分馏塔是为了使水沸腾产生蒸汽。
蒸汽是通过与混合物中的乙醇发生互溶,从而将乙醇与水分离出来的关键步骤。
2.2 问题二为什么乙醇和水会发生互溶?答案:乙醇和水会发生互溶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氢键的作用。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导致乙醇和水具有一定的相溶性。
2.3 问题三在实验步骤5中,蒸汽是如何冷凝成液体的?答案:在实验步骤5中,蒸汽通过分馏塔,在塔中升高。
在升高的过程中,蒸汽与塔壁之间有热量的交换,使蒸汽冷却。
当蒸汽冷却到达其饱和水蒸气的温度时,就会发生冷凝,由气相转变为液相。
2.4 问题四为什么丙醇和丁醇不会与水发生互溶?答案:丙醇和丁醇不会与水发生互溶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与水分子之间没有类似氢键的相互作用。
丙醇和丁醇分子中的羟基(-OH)与水分子之间没有足够强烈的氢键形成,导致丙醇和丁醇与水相互之间的相溶性较低。
2.5 问题五除了水蒸气蒸馏法,还有哪些常用的分馏方法?答案:除了水蒸气蒸馏法,常用的分馏方法还有真空蒸馏法、气相色谱法和液液萃取法等。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实验一: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目的:通过测定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Fe3+和SCN-溶液,各加入一定量的HCl调节pH值,并充分混匀。
2. 分别加入NaNO2,生成Fe(SCN)2+和NO2-,在光度计上测定两种离子的吸收光强度。
3. 根据平衡常数公式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实验原理:Fe3+和SCN-反应生成Fe(SCN)2+和NO3-,其反应方程式为:Fe3+ + SCN- ↔ Fe(SCN)2+ ..(1)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其平衡常数Kc可表示为:Kc=[Fe(SCN)2+]/[Fe3+][SCN-] (2)其中[Fe(SCN)2+]、[Fe3+]和[SCN-]分别代表反应物Fe(SCN)2+、Fe3+和SCN-的浓度。
在实验中,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发生化学吸收较明显的颜色反应,故可通过光度法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并代入公式(2)中求解平衡常数Kc。
实验结果:取一定量的Fe3+和SCN-,分别加入NaNO2后,在光度计上测定Fe(SCN)2+和NO2-的吸收光强度为1.06和0.36。
计算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8.84×10^-6(L/mol)。
实验讨论:1. 量筒、移液管、滴管的使用应注意清洗干净,以避免实验误差的出现。
2. 在调节pH值时应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质合理选择用酸或碱来调节pH值,且不应过度调节pH值。
3. 测定过程中吸收光强度可能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如仪器误差、环境温度等,需进行适当的校准及控制。
结论:通过光度法测定Fe(SCN)2+和NO2-的吸收光强度,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8.84×10^-6 (L/mol)。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实验七、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① 如图a 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 这二力才能平衡。
② 如图b 、c 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 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4.同一物体(同体)6 I I。
乙【考点方向】:1、 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02、 如何减小如图乙所示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右图哪个实验更合理?答:4、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o5、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o7、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签j9、实验结论:二力平衡条件:o10、实验方法:O11、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
1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o【创新母题】: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⑵当小卡片时,说明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卡片平衡后,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O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5)为了减小(4)中小明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o(举一个例子即可)(6)利用图丙装置(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习题解答(第二版)

武汉大学分析实验习题解答(第二版)实验3---1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1.称量结果应记录至几位有效数字?为什么?j小数点后4位.因称量误差≦0.1%2.称量时,应每次将砝码和物体放在天平盘的中央,为什么?因为是等臂天平.放在天平盘的中央,才能保证等臂,使称量准确.3.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 g,为什么?因为称量一次,允许产生±0.2 mg的偏差, 用递减称量法称量一份试样时,需要连续两次称取容器+试样的质量,故允许产生±0.4 mg的偏差实验3---2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感量为0.1g的台秤.因为是粗配溶液2.HCI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不能.因浓HCI易挥发,浓度不确定. 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滴定管和移液管为何需用滴定剂和待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1)防止待移取的溶液浓度被稀释(2)不能.相当于多加了滴定剂,在滴定之前,这部分滴定剂已和待测物质发生了反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HCI和NaOH溶液定量反应完全后,生成NaCI和水,为什么用HCI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I时,使用酚酞或其它合适的指示剂?因为用HCI→NaOH 指示剂:甲基橙黄→橙突跃范围PH=4..3-9.7 PH=4.4 4.0摇动锥形瓶中的NaOH时, CO2影响大(PH≥5时),用甲基橙可有效消除CO2的影响.用酚酞指示剂,会多消耗NaOH,产生较大误差.用NaOH →HCI, CO2影响小(滴定管液面与空气接触少),指示剂:酚酞由无色→红色,易观察;而甲基橙,由红色→黄色,难观察.实验4---1.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1.与其他基准物质比较,邻苯二甲酸氢钾有什么优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2.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称取NaOH用台秤.因为是粗配NaOH,且称样量较大.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用分析天平.因为需要准确称量, 且称样量小.3.已标定的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用它来测定HCI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改用甲基橙,又如何?测定C HCI,用酚酞指示剂,偏高(多消耗NaOH)用甲基橙指示剂,无影响2NaOH→Na2CO3酚酞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Na2CO3+HCI= NaHCO3+NaCI 2NaOH - 1 HCI甲基橙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Na2CO3+2HCI= CO2+H2O+2NaCI 1NaOH - 1 HCI4.测定食用白醋时,为什么用酚酞指示剂?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因为用0.1mol·L-1NaOH滴定HAC的突跃范围约为pH=7.7~9.7, 酚酞的变色范围部分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可用作指示剂.而用甲基橙和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没有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不能用来指示终点.5. 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红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原因是什么?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后,酸度增加, pH值降低.实验5---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2. 用Na2CO3为基准物。
普通化学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实验一1 实验中测得氢气体积与等摩尔干燥氢气的体积相同,应为最后氢气的分压已经扣除了水蒸气分压。
2 反应前后空气中气体分子的总量不变,对生成氢气的PV=nRT 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无影响。
3 根据公式T H n H V H P R )()()(222=进行判断: 1)V 偏大,R 偏大 2)T 偏大,V 偏大,R 偏大 3)V 偏小,R 偏小 4)V 偏小,R 偏小 5)无影响 6)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测V1还是测V2; 7) 液面水平低于量气管水平,测V1还是测v2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铝片质量偏大,R 偏大;铝片质量偏小,R 偏小实验二1由于锌粉过量,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称量。
计算焓变的时候需要精确知道CuSO 4体积,采用移液管移取能够保证实验精确度要求。
2 采用反应中的最高温度Tmax 减去反应前的恒温温度点T0,造成ΔT 小于实际值,采用外推作图矫正法,可对实验中取得的最高温度进行校正。
实验三1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不能用反应式直接得到质量作用定律方程,而应采用实验求得。
2 浓度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常数k ,而温度变化会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 的变化。
3不相同,反应时的实际浓度应为混合后的物质的浓度。
4 应该相同。
5 因为出现蓝色后表示Na2S2O3被消耗完毕,可推算出[BrO3-]的变化。
但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6主要考虑对反应时间,反应终点判断两个方面来进行。
1) Na2S2O3提前反应,时反应时间t 偏小2) 不加入HCl ,使得[H+]减小,反应时间延长3) 慢慢加入KBrO3,减小了BrO3-的浓度,反应时间延长4) 反应不搅拌,使得反应不充分,影响终点判断7 实验中ZH K ][K +=真实实验,即K 实验包含了氢离子浓度影响一项。
实验四1原电池由正极、负极、盐桥三个部分组成。
无伏特表可根据锌片电极是否减小来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
2根据能斯特方程,铜离子与锌离子随反应进行有所变化,与理论之差别的主要原因为外电路电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2 字符串和数组程序设计班级:学号:姓名:评分: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字符串的存取和操作方法方法。
2、进一步掌握C程序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程序调试题A.目标:进一步学习掌握程序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B.内容:从键盘输入一个以回车键结束的字符串(少于80个字符),将它的内容逆向输出。
例如:输入“ABCD”,输出“DCBA”。
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其实现程序的功能。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调试示例”文件夹中,文件名为error08_1.cpp)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i, k, temp;char str[80];printf("input a string: ");i = 0;while((str[i] = getchar( )) != '\n')i++;str[i] = '\0';k = i - 1;for(i = 0; i < k; i++){ /* 调试时设置断点 */temp = str[i];str[i] = str[k];str[k] = temp;k--;} /* 调试时设置断点 */for(i = 0; str[i] != '\0'; i++)putchar(str[i]);putchar('\n');return 0;}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2、完善程序,并调试运行程序题目(1)求字符串长度。
程序功能: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 则全部输入结束。
统计并输出每个字符串的有效长度。
例如:输入:hello 12#abc+0##,表示连续输入2个字符串"hello 12"和"abc+0"。
输出:8 5。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1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1.cpp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程序功能: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 则全部输入结束,统计并输出// 每个字符串的有效长度。
例如:// 输入:hello 12#abc+0##,表示连续输入2个字符串"hello 12"和"abc+0"。
// 输出:8 5。
//提示:除在指定位置添加语句之外,请不要改动程序中的其他内容。
#include "stdio.h"#define MAXLEN 80int main( ){int len,count,i,k;char ch,oldch,str[MAXLEN];oldch=' ';while((ch=getchar())!='#'||oldch!='#'){k=0;while(ch!='#'&& k< MAXLEN-1){str[k++]=ch;ch=getchar();}oldch='#';str[k]='\0';//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输出该字符串并统计其长度。
/*********************************************************/len=0;k=0;while(str[k]!='\0'){len++;k++;}/*********************************************************/printf("%d\n",len);}}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题目(2)统计大写辅音字母。
程序功能: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则全部输入结束。
统计并输出每个字符串中大写辅音字母的个数(大写辅音字母:除'A','E','I','O','U'以外的大写字母)。
例如:输入HELLO#IT12#uieiaba##,表示连续输入3个字符串,输出3 1 0。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2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2.cpp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程序功能: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则全部输入结束。
统计并输出// 每个字符串中大写辅音字母的个数。
// 大写辅音字母:除'A','E','I','O','U'以外的大写字母。
// 例如:输入HELLO#IT12#uieiaba##,表示连续输入3个字符串,输出3 1 0。
//提示:除在指定位置添加语句之外,请不要改动程序中的其他内容。
#include "stdio.h"#define MAXLEN 80int main( ){int count,i,k;char ch,oldch,str[MAXLEN];oldch=' ';while((ch=getchar())!='#'||oldch!='#'){k=0;while(ch!='#'&& k< MAXLEN-1){str[k++]=ch;ch=getchar();}oldch='#';str[k]='\0';//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统计字符串str中大写辅音字母的个数。
/******************************************************************/i=0;count=0;while(str[i]!='\0'){if(str[i]>='A'&&str[i]<='Z')if(str[i]!='A'&&str[i]!='E'&&str[i]!='I'&&str[i]!='O'&&str[i]!='U')count++;i++;}/******************************************************************/ printf("%d\n",count);}}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题目(3)查找字符。
程序功能:输入一个字符并回车,再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则全部输入结束。
在每个字符串中查找该字符,如果找到,则输出该字符在字符串中所对应的最大下标(下标从0开始);否则输出“Not Found”。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3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3.cpp 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程序功能:输入一个字符并回车,再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则// 全部输入结束。
在每个字符串中查找该字符,如果找到,则输出该字符在字符串中所对应// 的最大下标(下标从0开始);否则输出"Not Found"。
//提示:除在指定位置添加语句之外,请不要改动程序中的其他内容。
#include "stdio.h"#define MAXLEN 80int main( ){int count,i,k,flag,sub;char cc,ch,oldch,str[MAXLEN];oldch=' ';cc=getchar(); //读一个字符getchar(); //读回车符while((ch=getchar())!='#'||oldch!='#'){k=0;while(ch!='#'&& k< MAXLEN-1) //读一个字符串{str[k++]=ch;ch=getchar();}oldch='#';str[k]='\0';//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在字符串str中查找cc中包含的字符位置。
/********************************************************************/i=0;flag=0;while(str[i]!='\0'){if(str[i]==cc){sub=i;flag=1;}i++;}/********************************************************************/ if(flag) printf("%d\n",sub);else printf("Not Found\n");}}②运行结果:(提示:通过屏幕截图,贴粘程序运行界面)。
题目(4)字符串替换。
程序功能: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则全部输入结束。
将每个字符串中的大写字母用下面列出的对应大写字母替换,其余字符不变,输出替换后的字符串。
(注:程序文件保存在“第4题”文件夹中)打开proj4.cpp文件,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使程序完成该功能。
原字母对应字母:A ──→ZB ──→YC ──→XD ──→W……X ──→CY ──→BZ ──→A①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清单//程序功能:连续输入一批以#结束的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度不超过80),遇##则全部输入结束。
将每个字符串// 中的大写字母用题中规定的对应大写字母替换,其余字符不变,输出替换后的字符串。
//提示:除在指定位置添加语句之外,请不要改动程序中的其他内容。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define MAXLEN 80int main( ){int i,k;char ch,oldch,str[MAXLEN];oldch=' ';while((ch=getchar())!='#'||oldch!='#'){k=0;while(ch!='#'&& k< MAXLEN-1){str[k++]=ch;ch=getchar();}oldch='#';str[k]='\0';//请在两条星线之间填入相应的代码, 将字符串str中的大写字母用题中规定的//对应大写字母替换,其余字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