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直流电路》练习9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直流电路 测试卷.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直流电路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32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A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的长度为2L,直径为2d,那么通电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Q A:Q B=1:2 B.Q A:Q B=2:1C.Q A:Q B=1:1 D.Q A:Q B=4:12.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
如图14—1所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图14—13.如图14—2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定值电阻,R为可变电阻,且其总阻值R>R-0+r,则当可变电阻的滑动触头由A向B移动时() A.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大,电源的供电效率越来越低B.R、R0上功率均越来越大C.R0上功率越来越大,R上功率先变大后变小D.R-0上功率越来越大,R上功率先变小后变大图14—24.图14—3所示两种电路中,电源相同,各电阻器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A2、A3和A4读出的电流值分别为I1、I2、I3、I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I1=I3 B.I1<I4C.I2=2I1 D.I2<I3+I4图14—35.如图14—4所示,D为一插头,可接入电压恒定的照明电路中,a、b、c为三只相同且功率较大的电炉,a靠近电源,b、c离电源较远,而离用户电灯L很近,输电线有电阻。
关于电炉接入电路后对电灯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电炉a时对电灯的影响最大B.使用电炉b时对电灯的影响比使用电炉a时大C.使用电炉c时对电灯几乎没有影响D.使用电炉b或c时对电灯影响几乎一样图14—46.图14—5所示电路中,C2=2C1,R2=2R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电容C1的电量B.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电容C2的电量C.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电容C1的电量D.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电容C2的电量图14—57.在如图14—6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2020--2021学年教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2章 直流电路练习含答案

2020--2021教科版物理选修3—1第2章直流电路练习含答案教科版选修3—1第二章直流电路1、手机已是我们生活中普遍的通信工具,如图所示是一种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待机状态下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 )A.4.2 V,14.66 mA B.4.2 V,700 mAC.3.7 V,14.66 mA D.3.7 V,700 mA2、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A.U B.R C.URD.1R3、(多选)如图所示,两个横截面积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其两端电压为U,则( )A.通过两棒的电流相等B.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相同C.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场强E1大于粗棒内场强E2D.细棒两端电压U1大于粗棒两端电压U24、(双选)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图甲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乙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D.图乙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5、(双选)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I图线,由图可知( )A.电源电动势为2 VB.电源内电阻为13Ω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5 A6、R1和R2分别标有“2 Ω,1.0 A”和“4 Ω,0.5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1.5 W B.3.0 W C.5.0 W D.6.0 W7、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是一个应用“非”电路的简易火警报警电路,则图中X框、Y框中应是( )A.X为热敏电阻,Y为可变电阻B.X为热敏电阻,Y为开关C.X为可变电阻,Y为热敏电阻D.X、Y均为热敏电阻8、有A、B、C、D四个电阻,它们的I-U图线如图所示,其中电阻最小的是( )A.A B.BC.C D.D9、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a)、(b)所示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 a∶R b为( )A.1∶1 B.1∶2C.2∶1 D.1∶410、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2;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11、“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使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飞行器在太空飞行,主要靠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有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0.1 V B.0.2 VC.0.3 V D.0.4 V1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 x约为200 Ω,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或乙所示,结果由公式R x=U I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甲和图乙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 x1和R x2,则______(填“R x1”或“R 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 x1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 x2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13、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 V 0.3A”字样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用的器材除开关、导线外,还有: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等于3 kΩ)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等于15 kΩ)电流表A1(量程0~200 mA,内阻等于10 Ω)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等于0.1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额定电流2 A)滑动变阻器R2(0~1 kΩ,额定电流0.5 A)定值电阻R3(阻值等于1 Ω)定值电阻R4(阻值等于10 Ω)定值电阻R5(阻值等于1 kΩ)电源E(E=6 V,内阻不计)(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2)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像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2020--2021教科版物理选修3—1第2章直流电路练习含答案教科版选修3—1第二章直流电路1、手机已是我们生活中普遍的通信工具,如图所示是一种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待机状态下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 )A.4.2 V,14.66 mA B.4.2 V,700 mAC.3.7 V,14.66 mA D.3.7 V,700 mAC[由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可知,4.2 V是充电电压,电池的电动势是3.7 V,1 700 mA·h是电池的容量,即放电电流与时间的乘积,所以待机状态下平均工作电流I=1 700 mA·h116 h≈14.66 mA,故C正确.]2、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A .UB .RC .U RD .1RC [图像的斜率k =q t =I ,根据欧姆定律,I =U R ,所以k =q t =I =U R ,C 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两个横截面积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其两端电压为U ,则( )A .通过两棒的电流相等B .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相同C .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场强E 1大于粗棒内场强E 2D .细棒两端电压U 1大于粗棒两端电压U 2ACD [设两段铜棒,细棒电阻为R 1,粗棒电阻为R 2,由电阻定律R =ρl S 知R 1>R 2,由于两棒串联,故电流相等,即I 1=I 2,由欧姆定律I =U R 得U 1>U 2,故A 、D 正确;由E =U d ,知细棒内的场强E 1大于粗棒内场强E 2,所以C 对;又由I =neS v可知,两段铜棒I 、n 、e 相同,而S 1<S 2,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 1>v 2,所以B 错.故正确答案为A 、C 、D.]4、(双选)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 1、A 2,若把A 1、A 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A 1、A 2的示数相同B .图甲中的A 1、A 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乙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D.图乙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BC[图甲中的A1、A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故A错误,B正确;图乙中的A1、A2串联,A1、A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故C正确,D错误.]5、(双选)如图所示为某一电源的U-I图线,由图可知( )A.电源电动势为2 VB.电源内电阻为13ΩC.电源短路时电流为6 AD.电路路端电压为1 V时,电路中电流为5 AAD[在本题的U-I图线中,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A正确;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C错误;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电阻,则r=2-0.86Ω=0.2 Ω,B错误;当路端电压为1 V时,内电阻分得的电压U内=E-U外=2 V-1V=1 V,则电路中的电流I=U内r=10.2A=5 A,D正确.]6、R1和R2分别标有“2 Ω,1.0 A”和“4 Ω,0.5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1.5 W B.3.0 W C.5.0 W D.6.0 WA[把R1和R2串联后,由于R2的最大电流较小,所以串联后的最大电流为0.5 A,串联后的总电阻为6 Ω,所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P=I2R=0.52×6 W=1.5 W,所以A正确.]7、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是一个应用“非”电路的简易火警报警电路,则图中X框、Y框中应是( )A .X 为热敏电阻,Y 为可变电阻B .X 为热敏电阻,Y 为开关C .X 为可变电阻,Y 为热敏电阻D .X 、Y 均为热敏电阻C [温度升高时,Y 处的热敏电阻阻值变小,所分电压变小,则A 处变为低电位,由于“非”逻辑电路,输出端为高电位,故报警灯L 发光报警,应选C.] 8、有A 、B 、C 、D 四个电阻,它们的I-U 图线如图所示,其中电阻最小的是( )A .AB .BC .CD .DA [由于在I-U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k =I U =1R ,故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A 的电阻最小,选项A 正确.]9、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a)、(b)所示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 a ∶R b 为( )A .1∶1B .1∶2C .2∶1D .1∶4D [将题(a)图半球形导体材料看成是等大的两半部分的并联,则题(b)图中可以看成是两半部分的串联,设每一半部分的电阻为R ,则题(a)图中电阻R a =R 2,题(b)图中电阻R b =2R ,故R a ∶R b =1∶4.]10、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 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2;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C[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通过R1的电流是通过电流表的2倍,每一小格表示0.02 A+0.04 A=0.06 A,选项A、B错误;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通过R1的电流仍然是通过电流表的2倍,每一小格仍然表示0.06 A,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11、“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使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飞行器在太空飞行,主要靠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有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0.1 V B.0.2 VC.0.3 V D.0.4 VD[电池没有接入外电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池电动势,所以电动势E=800m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短路电流I短=Er,所以电池内阻r=EI短=800×10-340×10-3Ω=20 Ω,该电池与20 Ω的电阻连成闭合电路时,电路中电流I=ER+r=80020+20mA=20 mA,所以路端电压U=IR=400 mV=0.4 V,D正确.]1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 x约为200 Ω,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或乙所示,结果由公式R x =UI计算得出,式中U 与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甲和图乙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 x1和R x2,则______(填“R x1”或“R 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 x1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 x2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解析:因RV Rx =2 000 Ω200 Ω=10<Rx RA =200 Ω10 Ω=20,所以电流表内接误差比较小,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又电流表内接,电流表会因分得一部分电压而使测量电压比R x 两端的电压稍大,测量值R x1偏大;电流表外接,测得的电流偏大,而使测量值比真实值稍小.答案:R x1 大于 小于13、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 V 0.3A ”字样小灯泡L 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用的器材除开关、导线外,还有:电压表V 1(量程0~3 V ,内阻等于3 kΩ)电压表V 2(量程0~15 V ,内阻等于15 kΩ)电流表A 1(量程0~200 mA ,内阻等于10 Ω)电流表A 2(量程0~3 A ,内阻等于0.1 Ω)滑动变阻器R 1(0~10 Ω,额定电流2 A)滑动变阻器R 2(0~1 kΩ,额定电流0.5 A)定值电阻R 3(阻值等于1 Ω)定值电阻R 4(阻值等于10 Ω)定值电阻R 5(阻值等于1 kΩ)电源E(E =6 V ,内阻不计)(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2)该同学描绘出的I-U 图像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word 版高中物理11 / 11解析:(1)用电压表V 1和定值电阻R 5串联,可改装成量程为U =Ug rg (r g +R 5)=33×(3+1)V =4 V 的电压表;用量程为200mA 的电流表A 1与定值电阻R 4并联可改装为量程为I =I g +Igrg R4=0.2 A +0.2×1010 A =0.4 A 的电流表; 待测小灯泡的阻值较小,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2)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故该同学描绘出的I-U 图像应该是B. 答案:(1)见解析图 (2)B。
教科版高二物理第一学期选修3-1第二章直流电路1.欧姆定律同步练习

1 / 72020年第一学期教科版选修3-1第二章直流电路1.欧姆定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下的电阻B .加5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大于5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1A 、2A 、3A 的示数比为5:3:1,则电阻1R 、2R 、3R 之比为( )A .1:3:5B .3:5:15C .1:1:2D .2:2:13.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离子的电解液,时间t 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 的正离子数是n 1,负离子数是n 2,设元电荷为e ,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A →B ,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B →AB .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C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到B ,电流I =1n e t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到B ,电流I =12()n n e t 4.某一探测器,因射线照射而使内部气体电离,在时间t 内有n 个二价正离子通过探测器某一个截面,同时有2n 个电子也通过该截面,则探测器电路中的电流为( )A .0B .2ne tC .3ne tD .4ne t5.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已知在10s 内通过此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4C ,则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是 ( ) A .40A B .2.5A C .0.4A D .14A6.某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图,电压增大时该电阻的阻值( )A .先增大后减小B .保持不变C .先减小后增大D .逐渐减小7.一段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导线接到输出电压为U 的稳压电源上,此时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为v ,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 ,导线接入电路中的部分电阻为R ,则这导线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量n 等于( )A .R eUSvB .U eRSvC .UR eSvD .eSv UR8.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荷量为e 。
(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第2章 直流电路含答案

(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第2章直流电路含答案教科版选修3—1第二章直流电路1、如图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和电流I.图线上点A的坐标为(U1、I1),过点A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A.I1U1B.U1I1C.U1I2D.U1I1-I22、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3、如图,虚线框内为改装好的电表,M、N为新电表的接线柱,其中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为200 μA,已测得它的内阻为495.0 Ω,图中电阻箱读数为5.0 Ω,现将M、N接入某电路,发现灵敏电流计G刚好满偏,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A.M、N两端的电压为1 mVB.M、N两端的电压为100 mVC.流过M、N的电流为2 μAD.流过M、N的电流为20 mA4、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D.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5、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 V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 A,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 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饭煲的电阻为44 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 ΩB.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 555 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 W C.1 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 J,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6.6×103 JD.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6、如图所示为三个基本逻辑电路的符号,A输入端全为“1”,B输入端全为“0”.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A.甲为“非”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1”B.乙为“或”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1”C.乙为“与”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0”D.丙为“与”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1”*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各点电势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8、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 μA,内阻为R g;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 μA,则()A.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 gB.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1)R gC.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 nD.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 n-1*9、(双选)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中虚线内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实质是理想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阻为2 Ω,电阻R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2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 400 NB.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 300 NC.该电子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 A处D.该电子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400 A处*10、(双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则此时()A.L1的电压为L2电压的2倍B.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C.L2的电阻为12 ΩD.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11、请根据下面所列的真值表,从四幅图中选出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逻辑电路()输入输出A B Y0 0 10 1 01 0 01 1 0A B C D12、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5Ω·m;在0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为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3 Ω,R2=6 Ω,R3=1.5 Ω,C=20 μF.当开关S断开时,电源所释放的总功率为2 W;当开关S闭合时,电源所释放的总功率为4 W,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2)闭合S时,电源的输出功率;(3)S断开和闭合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各是多少?(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第2章直流电路含答案教科版选修3—1第二章直流电路1、如图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和电流I.图线上点A的坐标为(U1、I1),过点A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A.I1U1B.U1I1C.U1I2D.U1I1-I2B[本题考查利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求电阻,意在考查学生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以及对电阻定义式的理解.由电阻的定义式R=UI可知,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要特别注意R≠ΔUΔI,故选B.]2、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B[白炽灯的灯丝为金属,所以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工作时温度高于不工作时的温度,所以工作时的电阻大于不工作时的电阻,B对.]3、如图,虚线框内为改装好的电表,M、N为新电表的接线柱,其中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为200 μA,已测得它的内阻为495.0 Ω,图中电阻箱读数为5.0 Ω,现将M、N接入某电路,发现灵敏电流计G刚好满偏,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A.M、N两端的电压为1 mVB.M、N两端的电压为100 mVC.流过M、N的电流为2 μAD.流过M、N的电流为20 mAD[M、N两端电压:U=I g R g=200×10-6×495.0 V=0.099 V=99 mV,故A、B错误;流过M、N的电流:I=I g+UR=(200×10-6+0.0995) A=0.02 A=20 mA,故C错误,D正确.]4、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A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C .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D .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B [当S 断开后,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加,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U =E -Ir 增加,即的读数变大;由于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R 3两端的电压增加,通过R 3的电流增加,即的读数变大,选项B 正确.]5、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 V 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 A ,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 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饭煲的电阻为44 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 ΩB .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 555 W ,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 WC .1 min 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 J ,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6.6×103 JD .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C [由于电饭煲是纯电阻元件,所以R 1=U I 1=44 Ω,P 1=UI 1=1 100 W 其在1 min 内消耗的电能W 1=UI 1t =6.6×104 J洗衣机为非纯电阻元件,所以R 2≠U I 2,P 2=UI 2=110 W 其在1 min 内消耗的电能W 2=UI 2t =6.6×103 J其热功率P 热≠P 2,所以电饭煲发热功率不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C 正确.]6、如图所示为三个基本逻辑电路的符号,A 输入端全为“1”,B 输入端全为“0”.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A.甲为“非”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1”B.乙为“或”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1”C.乙为“与”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0”D.丙为“与”逻辑电路符号,输出为“1”B[根据逻辑电路的符号特点可知,甲为“非”逻辑电路符号,A输入端为1时,输出为“0”,A错误;乙为“或”逻辑电路符号,A输入端为“1”,B输入端为“0”时,输出为“1”,B正确,C错误;丙为“与”逻辑电路符号,A输入端为“1”,B输入端为“0”时,输出为“0”,D错误.]*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各点电势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A[由U=IR x=ER·xL·R=EL x,其中E、L均为定值,故U与x成正比,A项正确.]*8、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 μA,内阻为R g;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 μA,则()A.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 gB.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1)R gC.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 nD.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 g n-1D[把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应并联一个电阻,由并联电路特点,I g R g=(I-I g)·R,所以R=I gI-I gR g,每一小格变为n μA,量程变为nI g,则R=1n-1R g.]*9、(双选)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中虚线内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实质是理想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阻为2 Ω,电阻R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2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 400 NB.该电子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 300 NC.该电子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 A处D.该电子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400 A处AC[由E=I(r+R)可得R最小值为R=2 Ω.由R=30-0.02F可得F最大值为1 400 N,选项A正确,B错误;该电子秤示数为零时F=0,R=30 Ω,对应电流I=Er+R=0.375 A,选项C正确,D错误.]*10、(双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则此时()A.L1的电压为L2电压的2倍B.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C.L2的电阻为12 ΩD.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BD[由题意知,开关闭合后,L1的电流是L2的两倍,根据伏安特性曲线知,L1的电压不等于L2的两倍,所以A错误;由伏安特性曲线知,当电流为0.25 A时,电压为3.0 V,故L1消耗的电功率P1=U1I1=0.75 W,所以B正确;由题意知,L2的电流为0.125 A,根据伏安特性曲线知电压约为0.3 V,再根据R=UI=0.30.125Ω=2.4 Ω,知C错误;L2消耗的电功率为P2=U2I2=0.3×0.125 W=0.037 5 W,故P1∶P2=20∶1>4∶1,D正确.]*11、请根据下面所列的真值表,从四幅图中选出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逻辑电路()输入输出A B Y0 0 10 1 01 0 01 1 0A B C DC[从真值表可看出不是单一的“与”“或”关系,更不是单一的“非”关系,一定对应一个复合逻辑电路,从真值表分析可得应为“或非”复合逻辑电路,选项C正确.]12、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 ℃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 ℃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5Ω·m;在0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为1.0 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解析:设所需碳棒的长度为L 1,电阻率为ρ1,电阻温度系数为α1;铜棒的长度为L 2,电阻率为ρ2,电阻温度系数为α2.根据题意有ρ1=ρ10(1+α1t),ρ2=ρ20(1+α2t)式中ρ10、ρ20分别为碳和铜在0 ℃时的电阻率.设碳棒的电阻为R 1,铜棒的电阻为R 2,有R 1=ρ1L 1S ,R 2=ρ2L 2S式中S 为碳棒与铜棒的横截面积.碳棒与铜棒连接成的导体的总电阻和总长度分别为R =R 1+R 2,L 0=L 1+L 2 式中L 0=1.0 m联立以上各式解得R =ρ10L 1S +ρ20L 2S +ρ10α1L 1+ρ20α2L 2St 要使R 不随t 变化,上式中t 的系数必须为零,即ρ10α1L 1+ρ20α2L 2=0又L 0=L 1+L 2解得L 1=ρ20α2ρ20α2-ρ10α1L 0代入数据得L 1=3.8×10-3 m.答案:3.8×10-3 m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3 Ω,R 2=6 Ω,R 3=1.5 Ω,C =20 μF.当开关S 断开时,电源所释放的总功率为2 W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源所释放的总功率为4 W ,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2)闭合S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3)S 断开和闭合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各是多少?解析:(1)S 断开时外电路R 2、R 3串联:E =I 1(R 2+R 3)+I 1r① P 1=EI 1② S 闭合时:外电路R 1、R 2并联后与R 3串联 R 外′=R 3+R 1R 2R 1+R 2代入数据R 外′=⎝ ⎛⎭⎪⎫1.5+3×63+6Ω=3.5 Ω③ 对闭合电路E =I 2R 外′+I 2r④ P 2=EI 2⑤ 由①②③④⑤可得⎩⎨⎧ E =4 Vr =0.5 ΩI 1=0.5 AI 2=1 A(2)闭合S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 =I 22R 外′=I 2×3.5 W =3.5 W(3)S 断开时Q 1=CU R2=20×10-6×0.5×6 C =6×10-5C S 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为零,则Q 2=0 答案:(1)4 V 0.5 Ω (2)3.5 W (3)6×10-5C 0。
高二物理直流电路单元测验题

成都七中高二物理单元测验题 (2012/11/5)《直 流 电 路》 (命题 唐世杰 审题 罗芳秀)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得0分,共50分)【请考生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3页的答题栏内】1.关于电阻的计算式I U R =和决定式SL R 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 .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C .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D .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IU 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 或I 的变化而变化 2.有一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 ,设每单位体积中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q ,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 ,在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可表示为( )A .nvStB .nvtC .q ItD . nqIt3.有一家用电熨斗,其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改变内部连线方式可以使电熨斗处于断开状态或获得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温度挡,下图所示是它的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其中能获得高挡温度的是( )4.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 ,其电流I 随它两端的电压U 的关系图象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 1、R 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 的电源上,如下图乙所示,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 .现将它们连接成如下图丙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 和电阻R 1、R 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 D 、P 1、P 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P 1=4P 2B .P D =P 2C .P 1 < 4P 2D .P D > P 25.用电池与负载连接成闭合电路而对负载供电,则关于路端电压变化情况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负载变化越大,则路端电压变化越大B .负载变化越大,则路端电压变化越小C .在流经电池的电流变化相同的前提下,内阻越大,路端电压变化越大D .在流经电池的电流变化相同的前提下,内阻越大,路端电压变化越小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的电阻R 1、R 2和R 3的阻值都相同。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直流电路练习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直流电路练习1.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 R1∶ R2∶ R3=1 ∶ 2∶ 5,并联后接入电路,则经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 CA.1 ∶ 2∶5B.5 ∶2∶ 1∶ 5∶2 D .2∶ 5∶ 102.以下图的电路中, U=120V, 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 .当滑片 P 滑至 R2的中点时, a、b 两头的电压为BA.60 VB.40 VC.80 VD.120 V3.有一量程为0.6 A 的电流表,内阻为 R1,今用一个与 R1等值的电阻与电流表并联,再与阻值为10Ω的电阻 R 串连,接入电路后,电流表示数为0.4 A. 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BA. 电阻 R 耗费的功率为 1.6 WB. 电阻 R 耗费的功率为 6.4 WC.电流表内阻为10ΩD. 分流电阻为 5Ω4.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00 V ,电阻是 1Ω .正常工作时,经过的电流为5 A ,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BA.500 WB.25 WC.2000 WD.475 W5.以下图,电源电动势为 4 V ,当接通 K 时,灯 L 1和 L 2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 ab=0, U bc=0, U cd=U ad=4 V.由此可知断路处是DA.灯 L1B.灯 L2C.灯 L1和 L2D.变阻器 R6.按图连结电路后,灯泡 L 不亮,用欧姆表检查灯泡 L ,发现 L 是好的,用电压表测得 U cd=U bd=0,U ad=6 V.由此可判定该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是C1短路2短路1断路 D. R2断路7.以下图, A、B 两灯的电阻同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C 向下滑动时,下边哪一种判断正确A. A 灯变亮, B 灯变亮B.A 灯变暗, B 灯变亮C.A 灯变暗, B 灯变暗D.A 灯变亮, B 灯变暗8.以下图,经过精准校准的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 1 A、2 A.若两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是远小于R1、R2的阻值,则可判定R1与 R2的比值 DA. 小于或等于 1/2B. 大于 1/2 而小于 2C.等于 2D.大于 212.一个注明“ 1 k Ω 40 W ”的电阻器,表示ABCA. 同意经过它的最大电流是0.2 AB.额定电压是 200 VC.在额定电压下耗费的电功率为40 WD. 加 50 V 电压时耗费的电功率为 10 W9.以下图,电路中灯泡L 1和 L 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为:U ab=0, U bc=U, U dc=0, U da=U.则电路的故障为 BA. 变阻器 R 短路B.变阻器 R 断路C.灯泡 L 1断路D.灯泡 L1和 L2都断路10.以下图电路, R1≠ R2≠ R3,电源内阻不计 .如将电流表和电源地点交换,则对于电流表示数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 不变B. 变大C.变小D. 没法确立11.当导体两头的电压为零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BA. 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可不为零B. 导体的电阻为定值时,电流一定是零C.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必定都是零D. 导体的电阻和电流能够都不是零13.以下图电路中,已知R2=R4.现用内阻很大的电压表分别丈量 A、C 间和 B、D 间的电压,测知 U AC=8 V ,U BD =12V.则 A、 E 两点间的电压U AE应为 BA.6 VB.20 VC.24 VD.没法确立14.四个不同样的电灯连结在如图 1 所示的电路中,都正常发光,按光亮程度次序摆列是甲、乙、丙、丁,最亮的是甲 .则它们的额定电压的大小关系可能是BCDA. 甲最大,挨次是乙、丙、丁B. 甲最大,乙、丙相等,丁最小C.乙、丙相等且最大,丁最小D. 甲、乙、丙相等,丁最小15.电路以下图,电压 U 保持不变,开关 S 断开时,电阻 R2与 R3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开关S 闭合时,电阻R2耗费的电功率等于R3耗费的电功率的 9 倍 .则 ABC1∶ R2=2∶ 11∶ R3=2∶ 9C.S 断开时, R1耗费的电功率与 R3耗费的电功率之比为2∶1D.S 断开时,电路耗费的总电功率与S 闭合时电路耗费的总电功率之比为9∶ 402.某种电阻丝横截面积为0.1 mm2,电阻率为×10-6Ω·m,假如用它绕制一个12Ω的电阻,需用此电阻丝3.有两个电炉,甲的电炉丝电阻为R1,乙的电炉丝电阻为R2,且 R1> R2.把它们串连在电路中, ___甲 ___的电功率较大;若并联在电路中,则_乙 _____的电功率较大 .4.在如图 14- 1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以下图,则经过R 的电流是______A ,加在电阻 R 两头的电压是 ______V ,这个电阻的阻值R=______.A5 1012V01503V A图 14-11答案:55.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______ 极移到 ______ 极,所以带正电的极板是电源的______极,带负电的极板是电源的______极 . 负正正负6.两根同种资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 5,横截面积之比为2∶ 3,则它们的电阻值之比为 ______.将它们串连后接入电路中,则它们两头电压之比为______,电流之比为______;假如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则它们两头电压之比为______,电流之比为∶ 103∶ 10 1∶1 1∶ 110∶ 31.把一个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连后再与电压表并联,而后接于电池的两极上.当变阻器的滑动头在某一地点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2 A,电压表的读数是 1.8 V ;当滑动头移到另一地点时,电流表读数是0.4 A,电压表读数是 1.6 V.试求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r=1ΩE=2 V)2.如图 14-1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 V ,电阻 R1Ω, R2=3Ω,当电阻箱R x调到 3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2 A.求:(1)电源的内电阻;(2)调理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1.8 A 时,电阻 R2耗费的电功率 .(1)Ω(2) P2=4.32 WR2E,r R1R1R x R2AE rK R3图 14- 13图 14-143.在图 14-14 电路中,电源由 6 个电动势为 1.5 V、内电阻为Ω的电池串连而成, R1为Ω, R2为 6Ω,变阻器 R3开始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2Ω,R2的额定功率为 3 W.问:(1)此时经过 R1的电流是多大?(2)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大?( 3)为保证R2耗费的实质功率不超出它的额定功率,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满足什么条件?(1) 1 A(2)8.4 W(3)R≤ 17Ω1.在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定三个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获取如图14- 16所示的 U- I 图象,则三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a、E b、E 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内电阻 r a、r b、r 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 >”“<”“ =”符号连结)UcaUA AbV U0BO IOI0I甲图 14-16乙图 14-17答案: E a=E b> E c r b> r a> r c2.用图 14- 17 中甲所示的电路测出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r ,对 A、B 两个电池测得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则() ABDA> E B B. r A> r B C.电流都为 I0时,它们的内压降相等D.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输出功率相等1.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以下说法,此中正确的有ACA.超导体对电流的阻挡作用等于零B.自由电子经过导体时,不会遇到阻挡C.绝缘体接在电路中,仍有极细小电流D.绝缘体内一个自由电子也没有2.一根平均导线,现将它平均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本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 64 Ω . 则导线本来的电阻值为 CA.128 ΩB.32 ΩC.4 ΩD.2 Ω3.直径 0.3 mm 的细铅丝通以 1.8 A 的电流时被熔断,直径0.6 mm 的粗铅丝通以 5 A 的电流时被熔断 .假如由长度同样的20 根细铅丝和一根粗铅丝并联构成电路的保险丝,则经过电流为多大时,电路断开 BA.5 AB.30 AC.36 AD.55 A4.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连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固于 12 V 的直流电源上 .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 R1、 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头,以下图,电压表示数为8 V.假如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 R2两头,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A.小于 4VB.等于 4VC.大于 4V小于 8VD.等于或大于 8 V6.以下图, R1为定值电阻, R2为可变电阻, 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CA.当 R2=R1+r 时, R2获取最大功率B.当 R1=R2+r 时, R1获取最大功率C.当 R2 =0 时, R1获取最大功率D.当 R2=0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7.以下图 ,设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计,外电阻R1≠ R2≠ R3 .若把电流表和电压表地点对换,则 BCA.电流表读数为零B.电压表读数为零C.电流表读数不为零D.电压表读数不变8.若将两个电源的 U-I 关系图象画在同向来角坐标系上,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ADA.电动势 E1=E2,内阻 r 1<r2B.电动势 E1=E2,内阻 r1>r2C.发生同样电流变化,电源 1 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D.发生同样电流变化,电源 2 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9.)图中电阻 R1、R2、 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 K 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 K 接通前的 B1211A. B. C. D.233410.用欧姆表测一个电阻R 的阻值,选择旋钮置于“× 10”挡,丈量时指针指在 100 与 200刻度的正中间,能够确立CA.R=150 ΩB.R=1500 ΩC.1000 Ω <R<1500 ΩD.1500 Ω <R<2000 Ω11.在电解液中,( 1)若 5 s 内沿相反方向经过某截面的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均为 5 C,则电解液中的电流为 _________A.( 2)若 5 s 内抵达阳极的负离子和抵达阴极的正离子均为 5 C,则电流为 _________A. 答案: 2114.在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中,某组同学分别测绘出一个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线,还测绘出了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流表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中 AC和 OB.若把该电阻 R 接在该电源上构成闭合电路(R 为独一用电器 ),由图可知,外电阻的电阻值是_________,电源的电阻是 _________,电源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__,电源的效率是 _________.答案:ΩΩ 1.2 W80%15.在某次研究电源的实验中发现一个电源因其外电路电阻的某一次变化使电源两头的电压增大了 0.48 V,并使输出电流同时变化了 4 A.则这个电源的内电阻为_________.答案:0.12 Ω18.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12 V,内阻 r=2 Ω,R =10Ω .当滑动1变阻器在某一地点时,电路中电压表读数为 2 V,电流表读数为 0.8 A.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求 R2的阻值 .答案:5 Ω19.以下图,输入电压U AB=200 V,变阻器 R1标有“ 150 Ω3A”,负载电阻 R2标有“ 50 Ω 2 A”,求输出电压 U ab的变化范围 .答案:75 V ≤U ab≤ 100 V。
教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2章 直流电路练习含答案

(高二)教科版物理选修3—1 第2章 直流电路练习含答案1、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A .UB .RC .U RD .1R2、如图所示,一段长为a ,宽为b ,高为c(a>b>c)的导体,将其中的两个对立面接入电路中时,最大的电阻为R ,则最小的电阻为( )A .c 2R a 2B .c 2R abC .c 2R bcD .R3、(多选)三个阻值都为12 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 )A .4 ΩB .24 ΩC .18 ΩD .36 Ω4、(双选)如图所示为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动势E 1=E 2,短路电流I 1>I 2B .电动势E 1=E 2,内阻r 1>r 2C .电动势E 1>E 2,内阻r 1>r 2D .当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5、把六个相同的小灯泡接成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调节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甲、乙两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分别用P 甲和P 乙表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3P乙C.P乙=3P甲D.P乙>3P甲6、隧道里有一个报警器,在隧道的两端各有一个开关,在出现危险时要求不论接通哪一个开关都能使警报器报警,那么应设计的电路为()A.“与”门电路B.“或”门电路C.“非”门电路D.上诉答案都有可能7、(多选)额定电压为U0的电灯,其均匀灯丝常温下的电阻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若将灯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0RB.常温下,若将灯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1 4RC.给灯丝加上从0到U0逐渐增大的电压,U与I比值不变D.将灯丝温度降低到临界温度时其电阻会突变为08、如图所示,A、B间电压恒为U,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下端向上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上的电压数值()A.一直为U B.一直为0C.逐渐增大到U D.逐渐减小到0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10、(双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电源内阻为1.0 Ω,电路中的电阻R 0为1.5 Ω,小型直流电动机的内阻为0.5 Ω.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转动,电流表的示数为2.0 A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4 WB.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7.0 VC.电动机产生的热功率为2.0 WD.电源输出的电功率为24 W11、(双选)居民小区里的楼道灯采用门电路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2是光敏电阻,受光照后电阻减小,R1为定值电阻,S是声控开关.白天的时候,即使拍手发出声音,楼道灯也不亮;但是到了晚上,拍手发出声音后,灯就亮了,并采用延时电路,使之亮一段时间后才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采用“与”门电路控制楼道灯B.应该采用“或”门电路控制楼道灯C.黑夜时R2较大D.黑夜时R2较小12、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一定的电压U=6 V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13、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R x 时,MN 接在恒定电压上,当S 接a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0 V ,电流表示数为0.2 A ;当S 接b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2 V ,电流表示数为0.12 A ,(1)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 x ,S 应接在a 点还是b 点________.(2)接在电路中的电流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答案1、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A .UB .RC .U RD .1RC [图像的斜率k =q t =I ,根据欧姆定律,I =U R ,所以k =q t =I =U R ,C 正确.]2、如图所示,一段长为a ,宽为b ,高为c(a>b>c)的导体,将其中的两个对立面。
高二物理单元测试直流电路

直流电路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关于电功W 和电热Q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电路中都有W =UIt 、Q =I 2Rt ,且W =QB.W =UIt 在任何电路中成立,Q =I 2Rt 只在纯电阻电路中成立C.W =UIt 、Q =I 2Rt 均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才成立D.在任何电路中都有W =UIt 、Q =I 2Rt ,但W 不一定等于Q2.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则(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3.在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中,当A 端输入电信号“1”、B 端输入电信号“0”时,则在C 和D 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 )A.1和0B.0和1C.1和1D.0和04.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 、B 串联在电路中,A 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B 的长度为2L ,直径为2d ,那么通电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 .Q A ∶QB =1∶2 B .Q A ∶Q B =2∶1C .Q A ∶Q B =1∶1D .Q A ∶Q B =4∶15.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上滑动时,则( )A.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B.电源的功率变小C.电容器贮存的电荷量变大D.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变小6.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 、电流为I 的电子束。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 的电子束内的电子个数是( )A.I Δl e m 2eUB.I Δl eS m 2eUC.I eS m 2eUD.IS Δl e m 2eU7.已知两电源的电动势E 1>E 2,当外电路电阻为R 时,外电路消耗功率正好相等. 当外电路电阻降为 R / 时,电源为E 1 时对应的外电路功率P 1,电源为E 2 时对应的外电路功率为P 2,电源E 1的内阻为r 1,电源E 2的内阻为r 2.则( )A .r 1>r 2,P 1>P 2B .r 1<r 2,P 1<P 2C .r 1<r 2,P 1>P 2D .r 1>r 2,P 1<P 28.黑盒中有一个二极管,还有两个阻值均为1 kΩ的电阻,它们与黑盒的接线柱1、2、3接成电路,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对这三个接线柱间的电阻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那么黑盒中的线路是图中的哪一个(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在使用多用电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测量电阻时,为了便于测量,应用手将表笔的金属杆与被测电阻两端捏紧B.在测未知直流电压时,应首先用直流电压的最高挡估测,再换用合适的挡位细测C.测某一电阻的电流时,选择电流挡后,应将两表笔直接同电阻两端连接起来D.用完后,应将选择开关拨到交流电压的最高挡或“OFF”挡10.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B.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态的电阻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11.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 =16 V ,内阻r =1 Ω,定值电阻R =2 Ω,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1 A ,已知小灯泡的电阻为3 Ω,小型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 ′=1 Ω,则( )A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 VB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6 VC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10 W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9 W12.如图所示,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 )A.R 1消耗的功率增大B.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C .两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关系总为IU I U 21< D.两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关系为I U I U ∆∆<∆∆21 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串联的固定电阻为R 2,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是R 1,电阻大小关系为R 1+R 2=r ,则在滑动触头从a 端滑到b 端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电路的总电流先增大后减小B.电路的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C.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滑动变阻器R1上消耗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三、实验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4.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小于1.5 Ω)B.电流表G(偏满电流2 mA,内阻10 Ω)C.电流表A(0~0.6 A,内阻约0.1 Ω)D.滑动变阻器R1(0~20 Ω,10 A)E.滑动变阻器R2(0~100 Ω,1 A)F.定值电阻R3=990 ΩG.开关、导线若干(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填写序号);(2)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利用本题提供的器材所设计的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3)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测出了六组I1(电流表G的示数)和I2(电流表A的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直流电路》练习题(九)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R 1和R 3均为定 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
当R 2的滑动触点在a 端时合上开关S ,此时三 个电表A 1、A 2和V 的示数分别为I 1、I 2和U 。
现将R 2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 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I 1增大,I 2 不变,U 增大
B .I 1减小,I 2 增大,U 减小
C .I 1增大,I 2 减小,U 增大
D .I 1减小,I 2 不变,U 减小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若将滑动变阻
器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时( )
A .电压表V 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 的读数减小
B .电压表V 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
C .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读数都减小
D .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读数都增大
3、如图所示,L1、L2、L3为三个相同的灯泡。
在变阻器R 的滑片P 向上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L1变亮,L3变暗
B .L2变暗,L3变亮
C .L1中电流变化量大于L3中电流变化量
D .L1中电流变化量小于L2中电流变化量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和R 4均为定值电阻,R 5为
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设电流表A 1读数为I 1,
电流表A 2的读数为I 2,电压表V 的读数为U ,当R 5的滑动触点向
图中a 端移动时( )
A .I 1变大,I 2变大,U 变大
B .I 1变大,I 2变小,U 变大
C .I 1变大,I 2变小,U 变小
D .I 1变小,I 2变小,U 变小
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
P 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 1、V 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和ΔU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灯泡L 1、L 3变暗,L 2
变亮 B.小灯泡L 3变暗,L 1、L 2
变亮 C.ΔU 1<ΔU 2 D.ΔU 1>ΔU 2
1
6.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 图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E 1=E 2,短路电流I 1>I 2
B.电动势E 1=E 2.内阻r 1>r 2
C 电动势E 1>E 2,内阻r 1<r 2
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7、如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路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图线,直线B 是电阻R 的两端电压U 与电流I 的关系图线,用该电源与电阻R 组成闭合电路,电源的内电阻和电阻R 分别是( )
A .2Ω;1Ω
B .1Ω;2Ω
C .0.5Ω;1Ω
D .0.5Ω;2Ω
8.如图,A 、B 两灯电阻相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 向下滑动时( )
A.通过电源的电流减小
B.电阻R 中的电流减小
C.电灯A 将变暗一些
D.电灯B 将变暗一些
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
A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B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 .两表示数同时增大
D .两表示数同时减小.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是( )
A.两表读数均变大
B.两表读数均变小
C.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
D.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6Ω,R 2=3Ω,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
为0.9A ,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 ,则电源电动势为E=______V ,内阻r=______Ω。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3.5Ω,R 2=6Ω,R 3=3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 当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5.7V ;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 为3.5V ,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 P B R
A R 1 R 2 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