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质量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 :(01)第2节内能..................................................................................................................................... :(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 :(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 .................................................................................................................. :(22)第1节两种电荷(2) .................................................................................................................. :(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 .............................................................................................................. :(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 .............................................................................................................. :(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 .............................................................................................................. :(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 .............................................................................................................. :(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 .............................................................................................................. :(38)第4节电流的测量......................................................................................................................... :(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 :(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 :(52)第3节电阻..................................................................................................................................... :(55)第4节变阻器................................................................................................................................. :(58)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1)第2节欧姆定律............................................................................................................................. :(64)第3节电阻的测量......................................................................................................................... :(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 ................................................................................................................ :(76)第1节电能电功(2) ................................................................................................................ :(78)第2节电功率(1) ...................................................................................................................... :(80)第2节电功率(2) ...................................................................................................................... :(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 :(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 :(88)第4节焦耳定律(1) .................................................................................................................. :(91)第4节焦耳定律(2) .................................................................................................................. :(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 :(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101)第3节安全用电.......................................................................................................................... :(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 ....................................................................................................... :(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 ....................................................................................................... :(110)第2节电生磁.............................................................................................................................. :(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 :(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 :(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130)第2节核能.................................................................................................................................. :(132)第3节太阳能.............................................................................................................................. :(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九年级物理 11.2《质量》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11.2《质量》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看我手里的这个铁钉,铁钉是由组成的,在看这个铁锁,铁锁也是由组成的,那么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铁的多少一样吗?又如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一样吗?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也有少,在物理学上,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过程设计:一、导学质量部分:1、看课本,完成下面的问题:(1)、质量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还有、和。

(3)、105 mg= g= kg = t2、看课本小资料2,一些物体的质量,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000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60拓展:小实验:出示:①一个牙膏皮。

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得到结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他不因、和的变化而变化。

二、导学质量的测量:1、小组讨论,生活中所知道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讨论完之后进行展示)2、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13.1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点难点】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学习内容一:1.物质的构成。

2.分子热运动。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P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人们通常用10-10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3.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

4.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1.花开了,为什么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1)猜想:可能是因为构成花朵的某些物质进入了我们的鼻子,所以我们才能闻到香味。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与这种情况相似,请大家讨论后举例。

答:饭菜的香味,鞭炮燃放后的硝烟味等。

(3)上述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答:进入鼻子的物质很小很小,肉眼无法看到。

2.这些味道我们只能闻到,无法看到,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这些运动,观察演示实验13.1-2,(1)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空气放在上面的瓶子中,而把二氧化氮气放在下方?如果反过来放,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把它放在上面,可能是因为它密度大于空气才降到下面的瓶子中。

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老师演示实验,提醒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瓶子内的气体混到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3.给学生展示图13.1-3的液体扩散实验。

分别展示开始时到30天后的硫酸铜溶液,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30天后的溶液界面的界线变得模糊了,这说明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彼此进入到了对方,混为一体。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导学目标•了解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掌握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前预习和思考,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导学内容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位置、位移与位移矢量3.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4.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第二章力和压强1.力的概念与分类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等速运动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压强的概念与计算6.浮力与浮力大小的计算第三章力的作用和力的合成1.合力与力的合成2.平衡力与力的分解3.杠杆原理与力矩的计算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第四章动能与功率1.动能的定义与计算2.常见能量形式及其转化3.功率的定义与计算4.功率与动力的关系第五章声的产生和传播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征参数—音调和音量3.力和振幅对声音的影响4.声音的传播速度第六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反射现象2.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定律3.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4.光的折射和色散第七章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1.薄透镜的成像规律2.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3.成像公式的应用4.光学仪器—眼睛、照相机和望远镜第八章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量单位2.电路的概念和基本要素3.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4.电流的分流与合流5.电阻与电阻的计量单位第九章感应与电磁现象1.磁感线与磁感强度2.定义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3.电流感应定律4.连续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第十章静电场和静电力1.电荷与静电力2.电场的产生与电场强度3.电场力与电势能的关系4.高压电的危害与安全防护导学方法和技巧•课前预习:对于每一章节,先浏览主要内容,并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问思考: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和解答问题,增强理解和记忆•注重实际: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联系,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总结每章的重点内容,结构清晰,可以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导学要求•预习并思考每章的内容,做好相应的知识点的笔记•完成课后习题,并及时批改和总结错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与同学分享•与同学组队,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导学评价•预习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程度•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小结本导学案概括了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并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技巧。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第二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 电功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第二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电能 电功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答: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后练习 1、电流做功的过程中消耗电能,实际就是____能转化为____ 能的过程;蓄电
2
电费。若一年
按 52 周计算,则一年的电费大约为 4、0.2 千瓦时= 7200000J=
5 、 电 能 表 上 标 有 的 “ 3000R/ 是
kw.h ” , 物 理 意 义
,这块电能表所测的某用电器工作一段时
间内,它的表盘转了 600 转,那么该用电器在这段时间用 电 度,合 课后反思: J。
电能表
IC 卡电能表
(出示电能表,学生观察实际电能表,初步认识它的结构) 2、 电能的单位常用的是 1 kw.h = 3、电能表上几个参数的意义: “220V”是电能表的 ,是指:该电能表应该在 。 “10(20)A”是指: 。 “600revs/kw.h”是指: 。 , ,日常生活用到 J , 它们的关系是:
课题
第一节 电能 电功
策略与反思 纠错与归纳 二、电能的计量 1、 电能的计量通过电能表(如下图)。
学习目标: 1、知道 电能及其单位和单位的换算。 2、知道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表上几个参数的意义。 3、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重点:电功的计算 。 难点:家庭电能表的使用,对电能、电功单位的理解。 导学方法:观察法、讲解归纳法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 法指导:1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点:电能的单位, 电能的计量,电功的计算。再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阅 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2.预习案完成时间 15 分钟. 课前导学: 1、电流通过用电器在工作过程中 要消耗一种能量,即把 的能, 2、电能的单位是: 符号是: 3、电能的计量用 【探究案】 一、电能 1、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都有电能通过各种用电器在工作,如:电灯泡: 把 实质是 能转化为 ;电热器:把 转化为 ;电流做功的 。 。 ,符号是: 。日常还用到: ,俗称: , 转化为其他形式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 第六节 二力平衡》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 第六节 二力平衡》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六节二力平衡》导学案2 新人教版一、课前预习准备:自学课本第47页-48页“12.6二力平衡”的内容,认真观察思考本课的插图,想办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相信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1、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上的两个力、、且作用3、在。

二、新课讲解:(一)理解二力平衡:阅读课本第47页最下面的两个自然段,观察48页图12.6-2 、12.6-3和12.6-4,分析物体的状态和受力情况。

总结:1、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其实就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我们也称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合力: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和一个力作用时的效果相同,则称这个力为那几个力的合力)2、物体在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为二力平衡。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猜想: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他们的大小,方向,作用在物体上。

设计实验:(如右图)进行实验:(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如图12.6-1所示,将系于小车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1)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小车不能平衡?(2)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使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松手后,车能保持平衡吗?分析论证: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上的两个力、、且作用在。

★进一步讨论分析:课本48页图“12.6-2 、12.6-3和12.6-4”中物体的状态和受力情况。

★交流讨论:什么是非平衡力?(帮你理解:当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几个力称为非平衡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也称为非平衡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8章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8章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课标要求:1.会测算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进一步练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2.通过实验,体验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通过实验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与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

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2、能力目标:①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②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与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

导学重难点: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的方法和步骤,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以及讨论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并得出结论。

导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导学准备:电源、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教案来源:自撰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电功率的计算公式:2、由上面的公式可知: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此方法也称法。

二、课堂导学1、伏安法测电功率(1)、实验原理:(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实验器材:(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5)、实验电路(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①、②、③、④、。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8).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 P额;当U实〈U额时, P实 P额;当U实= U额时, P实 P额。

2、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三、板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在做“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额定功率小于2W,如图1所示,请你在实物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要求正确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图1(2)某同学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由于接线错误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程度.现就下面两种情况,请你判断该同学是如何连接的?第一种情况:小灯泡较亮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连接.第一种情况:小灯泡较暗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连接.(3)在正确连接电路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2.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2023年秋修订)Unit 1 电的基本概念Part 1:电的基本概念- 研究电的起源和分类- 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计算方法Part 2:简化电路图- 研究电路图的基本符号- 了解电源、开关、电灯等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掌握简化电路图的绘制方法Unit 2 电流与电路Part 1:电流的实质- 了解电流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研究安培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掌握电流在电路中的分布规律Part 2:串、并联电路- 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问题Unit 3 电压与电阻Part 1:电压的作用- 了解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研究电压计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压与电势能的关系Part 2:电阻的特性- 研究电阻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Unit 4 电阻的应用Part 1:用电安全知识- 了解电气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研究家庭及公共场所用电中的安全常识- 掌握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Part 2:电阻的应用- 了解电热的原理和应用- 研究电阻丝的特点及其在电热器具中的应用- 掌握电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Unit 5 用电安全Part 1:电能的概念- 了解电能与能量的关系- 研究电能计的使用方法- 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利用Part 2:用电的合理利用- 研究如何合理选择电器- 了解节能用电的方法和意义- 掌握用电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学生用,2023年秋修订)》的概要。

各单元详细的内容请参照教材进行学习和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质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习重难点】
重点:1、质量的单位及其性质;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情境导入】请同学们观察讲台、课桌。

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讲台和课桌哪个含有的木材多?
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并让学生分析铁锤与铁钉含有的铁的多少。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
【自主学习与指导】
任务一:阅读《质量》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同千克的关系是:1t=_______kg 1g=_______kg 1mg=_______kg 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_______(变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提到的质量表示品质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
任务二:阅读《质量的测量》回答
1.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

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请你根据如图1所示的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填上合适的名称:
3.使用天平时要注意: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_______,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被测物体的质量_______(“能”或“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___(“能”或“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达标检测】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 kg 910 000mg= kg
20g= kg=________mg ×10-2kg= t
470g= =________mg ×103kg = =_____g
2.下列物体中,质量可能是0.2kg的是()
A.一头大象 B.一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3.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A.48kg B.480g C.×1010mg D.
4.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 B.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一支铅笔用去了一半
5.请你给下面的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_ ②一张纸的质量约为750_______
③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 ④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100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把一个铅球从地球带到月球质量不变
B.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却没有变化
D.1 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
7.一个托盘天平未测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

可以( ) 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 .先调底座水平,再调节横梁
D .将天平横梁上的“游码“向左移动
第二课时课型: 新授及拓宽课
任务一:阅读《天平的使用》回答
1.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2.组间交流,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

小组归纳:托盘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
(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用镊子将_______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平衡: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_____(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3)称量: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_______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____________向_______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并适当移动标尺上_______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天平平衡时,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___________的质量加上____________对应的刻度值。

(思考:应该读游码的哪侧的读数?)
(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推荐:天平调节使用歌: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成平衡,一边低来向另一边转。

针指中线才算完,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3.小组讨论:小明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了左盘,砝码放在了右盘,并调节了游码。

若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2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

图2
4.小组讨论: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游码刻度是3g。

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5.小组讨论: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几个步骤:
(A)调节横梁平衡(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C)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位置(D)把物体放在左盘
(E)在右盘内放入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F)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G)记录称量结果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阅读《想一想》回答
1.实验时加砝码时应该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
2.在读测量的质量时,应该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
3.用天平如何测液体和粉末状物体的质量?
4.用天平如何测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任务三:阅读《想想做做》回答
做一做:用天平称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将其改变形状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改变前后的质量,是否相同?比比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
议一议:冰块化成水,状态发生了改变,它的质量改变了吗?宇航员携带物品离开地球来到;太空,他们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所带的物品质量改变了吗?为什么?
通过实验及分析进一步体会质量是物体属性这一知识点
【展示交流】分组展示交流
【我的收获】对照目标,说出你的收获。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你还有的疑惑 :
【达标检测】
1.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35g 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这时( )
A .向右盘中加砝码
B .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小军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他发现天平的指针指位置如图3甲,此时,小军应将__________向_____侧调节。

若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3乙所示。

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

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4所示。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5. 用天平测量糖水的质量,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糖水的总质量m 1;②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
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④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 2;
⑤算出烧杯中糖水的质量m 。

实验中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糖水的质量m = ________
图甲 乙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