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养殖技术范文

合集下载

养殖技术发展专业论文范文

养殖技术发展专业论文范文

养殖技术发展专业论文范文将养殖技术推广应用于农村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养殖户的增产增收,有利于农村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提升社会的发展速度。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养殖技术发展专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养殖技术发展专业论文范文篇一《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生态猪是国内广泛推行的养殖方式,采用先进技术养殖,使猪肉在口感、品质及质量安全上都有明显提升,不只保证了消费者饮食上面的安全,也大大减少了养殖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养殖业的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1生态猪养殖的意义1.1有利于促进猪肉品质的提升传统养殖技术中,饲料当中添加了过多的铜、锌等金属元素以及抗生素药物,对猪肉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危害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有的养殖场受到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影响,盲目追求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瘦肉指标,从而忽略了猪肉的味道、色泽。

生态猪养殖避免了这些问题,避免了猪肉中有害物质残留,提升猪肉品质。

1.2实现更好的环境效益每年养殖场都要产生污染物,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周围的环境就会受到严重污染。

而发展生态养殖技术就可以利用沼气池能源对猪粪便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经过发酵处理过的沼液还可以作为浇灌植物的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不仅解决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还促进了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

1.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猪的养殖成为了养殖市场的重要趋势,生态猪的养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着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利的促进了猪肉品质提升,同时也有利的促进了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猪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生态猪养殖技术2.1遗传改良技术我国在当前生态猪的养殖方面引进了国外优质品种,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但在风味和口感方面不完全符合我国群众的需求;而国内的某些地区生态猪养殖在风味和口感方面很好,但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却较低,所以需要优质选育和杂交技术,让优质品种有效结合,从而为我国持续发展的生态猪养殖提供遗传基础。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猪的健康养殖技术是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

随着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业也面临着更高的技术挑战。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的健康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

一、饲养管理1、合理饲料配方猪的饲料配方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生长期猪的主要饲料需求是蛋白质和能量,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确定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使饲料营养充分满足猪的需求,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2、定时定量喂养定时定量喂养是保障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定时喂养可以培养猪的饲料摄食习惯,使猪的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定量喂养可以保证猪的营养摄入均衡,防止过饥或过饱引发疾病。

3、饮水管理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对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饮水规律不仅影响着肠道的正常蠕动和物质代谢,也对猪的呼吸、体温恒定和解毒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要确保饮水器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水源,保证猪的饮水安全。

二、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定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猪流感等,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些传染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

2、定期体检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情况并进行治疗。

体检包括体温、呼吸、身体状态等多个方面,只有定期对猪进行综合体检,才能及时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做好隔离和治疗工作。

3、隔离和消毒隔离和消毒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新引进的猪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以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并且防止潜在的传染病传播。

猪场的环境和设施要定期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三、环境卫生1、合理的圈舍设计合理的圈舍设计对猪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圈舍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光照充足。

床上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粪便淤积,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2、定期清理卫生定期清理卫生是保证猪场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

包括清理猪舍内的粪便、残料,更换新鲜的垫料,清洗饲料槽和饮水器等。

养猪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养猪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养猪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养猪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养猪是一项常见的农业生产活动,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猪的品种、饲料、疫病防控等方面。

作为一名养猪从业者,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方案,提高养猪效益。

在此,本文从养猪的品种、饲料、疫病防控三个方面,对养猪个人工作进行总结。

一、品种方面1.选择适宜品种。

在养猪过程中,选择适宜品种非常重要。

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环境和饲料,对于不同养殖场所需要有一个对应的品种选择方案,避免选错品种导致效益下降。

我在养殖过程中,选择的是生长速度较快、肉质较好的杜洛克猪和大白猪,效益较为显著。

2.精细化养殖。

针对不同品种的特点,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实现精细化养殖。

比如说,在杜洛克猪的养殖中,需要放养环境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场所,配备充足的饮水设施和优质的饲料,保证猪只的健康成长。

二、饲料方面1.合理的饲料配方。

不同品种的猪对饲料的需求不同,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增强猪只的免疫力,提高生长速度和肉质。

在制定饲料配方时,我采用了优质玉米、豆粕、鱼粉、骨粉等成分,保证了饲料的营养均衡性。

2.理性饲喂。

猪只的饲喂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和数量控制,过度饲喂会导致猪只肥胖、生长缓慢、疾病发生率上升等负面影响。

在饲喂方面,我采用定量喂养和分时段饲喂的方式,保证了猪只的饱食度和健康成长。

三、疫病防控方面1.定期检查。

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疾病防控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防范疫病。

2.科学预防。

在疫病预防方面,我采用了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等科学方法,保障了猪只健康。

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如口蹄疫、猪瘟等需要有一个紧急应对预案,加强疫情监测,及时采取灭疫措施。

总的来说,养猪个人工作总结范文需要从品种、饲料、疫病防控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实施精细化养殖,采用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理性的饲喂方式,科学预防疫病,才能提高养猪效益。

希望能够对养殖从业者有所帮助。

生猪养殖实施方案范文大全

生猪养殖实施方案范文大全

生猪养殖实施方案范文大全一、前言。

生猪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人们对生猪肉品质和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生猪养殖的实施方案也变得愈发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猪养殖实施方案,以保障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猪养殖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

1. 环境保护,生猪养殖场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避免污染环境。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生猪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养殖的生猪品种,以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

3. 饲料配制,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生猪的营养需求,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4. 疾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

5. 养殖管理,科学合理地管理生猪养殖场,包括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方面,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

6. 市场销售,建立健全的市场销售体系,保证生猪养殖的产品能够顺利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三、生猪养殖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

1. 环境保护措施,选择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的场地建设生猪养殖场,建立科学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生猪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养殖的生猪品种,如土杂猪、大白猪等。

3. 饲料配制措施,根据生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生猪的营养需求。

4. 疾病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加强生猪的免疫接种,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传播。

5. 养殖管理措施,加强对生猪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对疾病的防治,保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

6. 市场销售措施,建立健全的市场销售体系,与当地的超市、餐饮等进行合作,保证生猪养殖的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四、生猪养殖实施方案的效益。

1. 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实施生猪养殖方案,可以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2. 社会效益,生猪养殖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提高生猪肉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养殖论文范文

养殖论文范文

养殖论文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篇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北京市房山区选取3个应用发酵薄床进行生猪养殖的中小猪场,猪场发酵薄床尺寸长3.5m,宽1.8m,深度0.4m[2],共计20个圈舍。

1.2试验材料1.2.1垫料试验用的垫料为干燥、未发霉的玉米秸秆,稻壳和果树枝粉碎的锯末。

1.2.2垫料配比秸秆、稻壳、锯末按40%、36%、24%进行配比。

1.2.3发酵菌剂发酵菌剂及营养液由公司提供。

1.2.4试验动物选取28日龄健康保育猪(外三元商品猪)作为试验动物,70日龄保育结束,仔猪28日龄断奶,断奶平均体重8.0~8.1kg。

1.3试验设计生产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猪场独立开展生产对照试验,试验组共计15个圈舍,306头仔猪,在发酵薄床进行养殖,对照组5个圈舍,共计99头仔猪,加热炉供暖养殖。

全部猪只免疫消毒等程序由房山区长沟畜牧田间学校工作站统一完成,自由饮水。

1.4试验指标养殖期间试验组及对照组保育猪腹泻头数、死亡头数、断奶体重、保育期末体重。

1.5数据处理试验数据采用SAS进行统计,以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

2结果与讨论2.1发酵薄床对保育猪腹泻影响发酵薄床养殖技术对保育猪腹泻发生率的影响见表1、由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发酵薄床对降低仔猪保育期间腹泻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P<0.05)。

对照组仔猪在保育期间腹泻发生率达到43.43%,而试验组仔猪腹泻发生率降低到3.26%。

保育猪死亡率则由11.11%下降到2.00%,差异显著。

此结果与仔猪对温度较为敏感有关,由于机体机能还未能发育完全,特别是从出生到保育期的仔猪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尤为敏感,腹泻病更是常见,而发酵薄床的正常运行则能为保育猪躺卧时提供舒适的腹感温度,避免因小猪直接躺卧在水泥地面上腹部着凉而发生感冒性腹泻,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2.2发酵薄床对保育猪增重影响发酵薄床对保育猪增重影响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发酵薄床显著提高保育猪在保育期间日增重(297g/dVS213g/d),效果显著(P<0.05)。

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

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

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和效益。

合理的饲养和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屠宰率,还可以减少养殖成本和减少养殖疾病的发生。

在养猪业发展的今天,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更是成为了精细化、智能化的重要保证。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料配制、健康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饲养环境1.舒适的温度和通风生猪对温度和通风要求比较高,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生猪的生长和健康。

较为理想的饲养温度是20-26℃,在冬季需要加强保温措施,确保生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合理的通风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风过弱会造成空气不流通,影响生猪的呼吸,导致疾病发生;通风过强则会导致环境温度下降,影响生猪的生长。

2.合适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的合理安排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饲料和场地资源,还可以减少猪只间的相互压迫和争斗,减少疾病的传播。

一般来说,生长育肥猪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1.5头,而母猪和仔猪的饲养密度则要更小一些。

合理的饲养密度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3.干净卫生生猪饲养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猪只的健康和生长。

饲养场的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避免积水和泥泞;猪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粪便和废料积存。

饲养场的周边环境也要保持整洁,避免蚊蝇、老鼠等害虫的滋生,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二、饲料配制1.科学营养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屠宰率,降低养殖成本。

生猪饲料的科学配方应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生长需求进行选择,一般可以分为生长猪饲料、育肥猪饲料、母猪饲料和仔猪饲料等。

合适的饲料配方要求猪只能得到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2.多样化饲料来源生猪饲料来源应多样化,可以根据场地资源和经济条件选择自产自用的饲料原料,也可以购买市场上的成品饲料。

在自产自用的饲料原料中,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麦麸、青贮料等,而市场上的成品饲料则包括全价料、浓缩料等。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猪的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肉类食品之一,因此猪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合理的疾病防治措施可以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猪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

一、饲养管理1. 饲料供给:猪的饲料供给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猪的饲料应该是合理搭配的,既要满足猪的各种营养需求,又要考虑到成本和生产效益。

常见的猪饲料成分包括玉米、豆粕、麦麸、鱼粉等,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生长特点,饲料的比例和配方也有所不同。

2. 饮水管理:饮水是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饮水管理能够促进猪的消化吸收,加速生长速度。

猪圈内应该随时保持清洁的饮水,并且要定期更换和消毒水槽,以预防疾病传播。

3. 疾病防治:定期对猪圈内的猪进行健康监测,发现病症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疫力低下的猪传染给其他猪,造成疾病的蔓延。

二、环境控制1. 温度调控: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一般较差,所以要保持猪舍内的温度适宜。

夏季要注意通风和降温,冬季要做好保温措施,确保猪的舒适度。

2. 空气质量:猪的舍内空气质量对猪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影响。

猪的粪便会释放出大量氨气,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氨气的环境中会使猪感染呼吸道疾病。

要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并做好排放粪便的工作。

3. 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猪舍的环境卫生清理,对猪圈内的床草、粪便等进行清理和更换,保持环境整洁,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

三、疾病防治1. 预防注射:预防猪的主要疾病,需要对猪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常见的猪疾病如猪瘟、猪链球菌等,都需要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以保护猪的健康。

2. 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早期诊断是疾病防治的关键。

猪在感染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是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治疗,可以避免疾病的扩散。

3. 饲养密度控制:在猪圈内要控制猪的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疾病的传播。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由于猪肉是我国人民最为重要的主食之一,猪的养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证生猪的品质和数量,猪的健康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1.猪的饲料管理猪的饲料管理是猪的健康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正确的饲料管理可以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猪的饲料要的品质要高,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

饲料应该适口性好、易咀嚼、易消化吸收等特点。

对于猪的饮食的要求,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猪的健康。

同时,应区分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饲喂不同的饲料。

2.猪圈环境管理猪圈环境管理同样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猪的健康生长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猪圈要保持清洁,每天需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消毒。

保持低温干燥是对于猪的健康十分有益的,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

在猪圈中需要设置适宜的氧气浓度、温度和湿度,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帮助猪的健康生长和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3.疾病预防和治疗疾病预防对于猪的健康养殖非常重要。

在猪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呼吸道、消化系统、皮肤等方面的疾病,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给猪饮用药品、注射疫苗等措施预防。

对于一旦猪患病,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养殖人员素质管理养殖人员素质管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合格的养殖技能,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

养殖人员要学习猪的特点及其生产环节知识,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猪的需求,更好地保证猪的健康。

同时,还要强调服务意识,热情待客,关心猪的健康和福利,用心和猪做朋友。

综上所述,猪的健康养殖技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从猪饲料管理、猪圈环境管理,到疾病预防和治疗,以及养殖人员素质管理等方面均十分重要。

只有保证这些方面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够保证生猪的品质和数量,切实维护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的养殖技术范文
猪养殖技术水平与养殖质量及养殖户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若想保证猪养殖的顺利进行,做好猪疫病预防工作也非常关键。

摘要:猪肉是我国食用量最多的一种肉类,随着人们对肉食品需求量的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养殖猪逐渐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

掌握猪的养殖技术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猪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猪;养殖技术;措施
对猪养殖户而言,掌握猪的养殖技术可有效减少饲料成本、动物疫病及猪种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必须改变以往的养殖观念,积极引入或采用现代养殖技术才能保证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注重猪场建设
一般来说,猪舍场地应选在排水好、地势高、背风向阳的地带,且要求电力供应正常,利于防疫卫生。

布局猪场时可分成4个部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与隔离区[1]。

生产区为猪场核心,所在位置一般环境较好,且防疫安全;管理区和社会联系密切,应用围墙和生产区隔开;隔离区和生产区应有一定距离,防止疾病蔓延。

在设计猪舍时应综合考虑猪只的年龄、性别、体重及饲养密度等因素。

猪舍跨度在8~13m左右,舍内净高在2.3~2.6m左右。

2合理选择猪品种
猪成长速度快或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的品种。

实践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的猪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猪养殖户必须结合气候、地质等条件选择最佳的猪品种,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择猪品种。

比如,在东北地区气候以温度季风性气候为主,所选猪的品种既要满足一般要求,如饲料摄入量少、生长周期短、瘦肉率高等,又要考虑猪种是否能够适应当地气候。

3注意猪饮食及配料的均衡
猪饮食营养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猪的生长情况。

猪饮食相对较杂,故在配料上应注意多重营养,保证营养均衡才能促进猪增肥。

在配料选择方面,应以小麦、高粱、米糠及玉米等膳食纤维为主,辅以胡萝卜、野菜、南瓜等蔬菜类饲料,有助消化,并适当添加一些豆饼、鱼粉及花生粉等蛋白质饲料。

一般来说,在喂养饲料方面,除了避免营养成分流失外,也要考虑到有助于猪的消化。

饲料不可过粗,一般要求直径值区间在1.2~1.8mm左右,以免影响猪对食物的吸收与消化;但也不能过细,防止发生胃溃疡。

4注重猪的疫病预防
若想保证猪养殖的顺利进行,做好猪疫病预防工作也非常关键。

首先,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

在选择猪品种时,应尽可能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进行疾病检查,确认仔猪健康后再购买,从根源上防止猪疫病发生。

在养殖期间,可让杂交猪育肥或是选黑猪、野猪杂交育肥。

其次,增加猪在舍外的活动时间与次数,从而有利于确定饲养密度与管理方式,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最后,做好
猪舍消毒工作,积极防治疾病。

定期对猪舍喷药杀虫,及时清扫猪舍、猪圈及可能有细菌与病毒存在的场所,将猪粪便清理干净,随时确保猪养殖场的干燥、通风、干净与整洁,预防猪疾病发生。

一旦猪群发生疫病,应及时隔离猪群,并进行紧急接种预防。

5合理选择饲养方式
在平时的猪养殖中,采用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平面喂、多次投、直线催等[2]。

5.1多次投养
仔猪断奶后并被圈入栏中后,定时与定量对仔猪投食喂养。

每头猪每日饲养混合精料控制在0.6~0.8kg范围内,隔10min增加一次猪饲料,每次增加量为0.1kg;待仔猪育龄为2~4个月时,则采用少喂勤添的饲养方式,每日喂养次数应控制在4次;再过1~2个月后,饲养次数应减少为3次。

5.2平面喂养
基于节省饲料与开支的角度,应结合猪的生长情况有效喂养。

比如,猪舍面积大、猪数量也多,此时可考虑采用选择某地区作为猪采食场,喂养时直接将食物扔于地上,猪可自由采食。

5.3直线催喂养
猪从幼崽时期至可出栏,采用不运动、不放牧、精料催肥与圈养的喂养方式。

6小结
猪养殖技术水平与养殖质量及养殖户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养殖户只有正确掌握猪的养殖技术,如科学建设猪舍、合理选择猪种、注重猪饮食、积极预防猪疫病及科学选择喂养方式等,才能进一步保障猪的健康成长,促进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梅.猪的养殖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xx,36(5):103.
[2]鞠淑娜.猪的养殖技术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xx(28):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