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诗三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相关课外阅读 苏教版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作者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王湾唐代诗人。
《泰戈尔诗三首》课件

《雨》中的意象描写
《雨》利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雨滴的落下、大自然的欢欣和人类的悲喜。这些描写使诗歌变得生动而感 人,让读者沉浸在诗歌的情境中。
诗歌的背景与文化
这三首诗是泰戈尔在生活和创作环境中产生的。他深受孟加拉文化和社会背 景的影响,诗歌中融入了他对民族和人性的思考和关怀。
三首诗的概述
这三首诗是泰戈尔的代表作品,在诗歌界享有盛誉。通过不同的主题和意象, 它们展示了泰戈尔的多样化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诗一:《园丁》
《园丁》是泰戈尔最著名的诗之一,以其深刻的表达和优美的词句而闻名。这首诗探讨了爱情和人生的 复杂性,通过园丁与花朵之间的关系,描绘了人类情感的纷繁与美丽。
《萤火虫》中的象征主题
《萤火虫》利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光与黑暗、希望与绝望。这些象征主题 使诗歌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诗三:《雨》
《雨》是一首以雨水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绘雨滴的形态和声音来展现大自 然的美妙。诗中把雨水与人类情感相结合,探索了人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雨》的分析
《泰戈尔诗三首》PPT课 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印度著名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和他的三首诗。通过 深入分析,探讨这些诗的意义和魅力,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了孟加拉文化和泰 戈尔的哲学思想。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作品!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介绍
泰戈尔是一位卓越的印度诗人、哲学家和艺术家,被誉为孟加拉文艺复兴运 动的推动者。他的作品涉及多种主题,包括爱、自然和人生的哲学。他是首 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园丁》的分析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1. 月夜啊,那优美的月夜!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芬芳,它如此安详,如此无辜,似乎在向我诉说着某种奇迹。
月光照亮着大地,如同一片银色的湖泊,照亮了寂静的山谷,也照亮了我沉静的内心。
当我沉浸在这美丽的夜晚,我感到一种无比的宁静,就像拥抱一位亲密的朋友,可以让我忘记种种烦恼。
我仰望着天空,凝视着那圆满的月亮,我想到了远方的朋友,是否也在此刻感受到同样的温暖?月夜,你是多么令人陶醉!你带给我宁静和希望,让我相信每个瞬间都是美好的,无论是黎明还是黑夜。
2. 风之歌我听见风在低语,它传递着大地的声音,滚过山川,拂过树叶,带来了生命的气息。
风啊,你是那样自由,你随处乱舞,无所畏惧,你不受桎梏,不受束缚,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你吹过我的面庞,我感受到了你的轻柔,仿佛一双无形的手,慢慢抚摸着我的心灵。
你带来了天空的消息,告诉我大海的浩渺无边,告诉我高山的雄伟壮丽,告诉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风啊,你是那样多情,你给予我们生命的喜悦,你带来了大自然的韵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3. 晨曦当晨曦洒满大地,我感觉到一种新的开始,鸟儿鸣唱,花儿绽放,我仿佛看到春天的希望。
晨曦柔和的光线,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它抚摸着大地的脸庞,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我放飞自己的思绪,仿佛与晨光融为一体,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感受到美好的未来。
晨曦的魔力是如此强大,它带来了希望和勇气,让我们在新的一天里,迎接挑战,追求梦想。
晨曦啊,你是如此美丽,你展示了生命的奇迹,你提醒我珍惜每一个瞬间,感恩生活,感恩存在。
以上是我为您呈现的泰戈尔诗三首,希望您能够喜欢。
这些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情感的表达。
每一首诗都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愿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像这些诗歌一样,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并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苏教版七年级上《泰戈尔诗三首》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泰戈尔简介 • 《泰戈尔诗三首》简介 •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 泰戈尔诗歌的影响 • 课堂互动与思考
01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的生平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市一个富裕家庭。
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讨论诗歌的语言美
03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
等,让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01
02
03
主题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每首诗的主 题,如生命、爱、自然等, 让学生理解泰戈尔对生命 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意义解析
通过对诗歌中关键词汇和 句子的解释,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义, 启发学生的思考。
诗歌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泰戈尔的诗歌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富有音乐性 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表现手法
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思 想感情。
风格特点
泰戈尔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奔放 ,又有现实主义的深沉凝重,表现出一种融合东西 方文化的特点。
03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诗歌的语言美
创新与传承
泰戈尔的诗歌在传承印度文学传 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启示后辈 诗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05
课堂互动与思考
让学生朗读并感受诗歌的美
朗读诗歌
01
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泰戈尔诗三首》,感受诗歌的韵律和
泰戈尔诗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1. 流逝的时光
在时光的长河中
我们行进着
看不见前方
只能回望过去
岁月的碎片
散落在心间
青春的花朵
已成了温暖的回忆
流逝的时光
带走了太多
我们无法执拗
只能接受它的安排
但愿岁月慢一些
让我们感受生命的美好
不去畏惧失去
停下脚步,珍惜当下
2. 自然的呼唤
大自然呼唤着我
那山川湖海
那蓝天白云
像诗般展现在我面前
我听见花开的声音
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空中彩色的花瓣轻轻飘落伴着微风翩然而来
我看见树木的召唤
参天的枝叶拥抱着阳光绿意盎然的世界
让我心旷神怡
大自然是最好的诗人她以风云为笔
以鸟鸣为声
用春夏秋冬为章节
当我在大自然中沉醉我感到与宇宙共舞
心灵与自然合一
在这美丽的世界里驻留
3. 悲伤的天空
天空是蓝色的
但我的心却是灰色的
悲伤的阴云笼罩着
雨水滴落在我的眼眸里
将我的快乐一点点冲刷
我尽力让自己微笑
但内心的伤痛无法掩盖
它像刺一样扎进我心中
悲伤的天空,你何时会放晴?我期待着阳光的回归
让我的心重新充满温暖
时间会疗伤,我知道
但此刻的伤痛仍然存在
只希望自己能坚强地面对
悲伤的天空是暂时的
阳光总会再次出现
让我重新振作,重新勇敢面对
以上是我为你写的三首泰戈尔风格的诗歌,希望你会喜欢。
七年级泰戈尔诗三首知识点

七年级泰戈尔诗三首知识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了泰戈尔的三首诗,分别是《金色花》《荷叶·母亲》和《告别》。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首诗的知识点。
一、《金色花》1、诗歌内容《金色花》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玩耍的故事。
孩子通过变成金色花,默默地陪伴着母亲,为母亲带来快乐和惊喜。
2、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它展现了亲情的美好和温暖,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3、写作手法(1)想象丰富诗人通过孩子变成金色花的奇妙想象,为诗歌增添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
这种想象既符合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又让读者感受到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
(2)细节描写诗中对孩子与母亲的互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等,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调皮和可爱,以及对母亲的关注。
(3)象征手法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纯洁和美好,也象征着孩子对母亲的爱如金色花般灿烂。
4、语言特色(1)语言清新自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童真童趣,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读起来朗朗上口。
(2)富有节奏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短句和排比句,如“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二、《荷叶·母亲》1、诗歌内容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场景,作者由此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2、主题思想诗歌借景抒情,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赖和感恩。
3、写作手法(1)借景抒情作者以荷叶为喻,将母亲比作荷叶,将自己比作红莲,通过描写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景,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泰戈尔诗三首读后感

泰戈尔诗三首读后感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然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内心。
无论是对爱情的颂扬、对生活的思考,还是对自然和宇宙的感悟,泰戈尔的诗歌都充满了智慧和启迪。
以下是我读了泰戈尔的三首诗后的一些感悟。
第一首诗是《上帝的石头》,这首诗表达了泰戈尔对宇宙的景仰和敬畏。
在诗中,泰戈尔用“上帝的石头”来形容宇宙,他说:“只是上帝凝望的一块石头”。
这句话给我一种宇宙与生命的奇妙联系的感觉。
泰戈尔通过描述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的石头,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无限伟大与普遍性。
在人们日常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宇宙的存在。
而泰戈尔通过这首诗,唤醒了我们对宇宙的觉醒,让我们重新认识并珍惜宇宙的存在,给予它应有的敬畏与敬意。
第二首诗是《无名的小鸟》,这首诗表达了泰戈尔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诗中,泰戈尔描绘了一只无名的小鸟,它不受约束地翱翔于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而人们却常常被困于琐事和条条框框中,无法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泰戈尔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和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他呼吁人们要拥抱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价值。
第三首诗是《送行》,这首诗以一个离别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的爱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泰戈尔引用“河流回归海洋”的比喻,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终将回归到那无尽的宇宙之中。
在面对离别和死亡的时刻,泰戈尔并没有沉浸于悲伤和恐惧中,相反,他鼓励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追求无悔的人生。
这首诗让我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珍视。
泰戈尔的诗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文字里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不仅更加明白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更加懂得了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和光明。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
•初步赏析: 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的天 真而有稍带顽皮地•请同学概括概括这首诗所描写的四幅画面。
•朗诵:活泼、俏皮、得意的口吻
《告别》
• 初步赏析: 这首诗写了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眷念之情,作者 把孩子的依恋之情幻化成种种奇特而鲜明的形象, 用美妙而深刻的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
泰戈尔诗三首
• 《金色花》 • 《告别》 • 《榕树》
这三首诗选自《泰戈尔诗选·新 月集》(郑振铎 译)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 代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 家。
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 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和长篇小说《沉船》等 。
《吉檀迦利》 《园丁集》于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请同学找出你喜欢的几个形象,说出喜欢的理由。
• 朗诵:注意深情的口吻
《榕树》
• 初步赏析: 在这首诗中,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诗人运用第二 人称,生动描写了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 幻想。接着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妇人汲水, 日光跳舞,鸭子游来游去。这些生活画面都勾起了 “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 思考:这里的“榕树”又是什么呢?
• 诵读:深情而淳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戈尔诗三首
初一语文备课组主备:陈润之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结的童真世界.
2、学习运用想像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
3、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美好、纯结的童真世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著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光泽。
”这句话,也许已勾起了你对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走进那新月般纯结美好的童真世界,去重温童年的梦,去感受孩子心中那份挚爱纯情。
二、作者简介(让生汇报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师小结)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多才多艺多产,一生写了50多余册诗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其中《吉檀迦利》《园丁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诵读欣赏
(一)初读:感知形象
1.学生先自由朗读,要求:①用笔圈出生字、词。
②边读边感知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哪几个词概括?
③试着用你感觉到的孩子的语气去读。
2.让学生谈一谈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应该怎么读,给大家读一遍。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最后归纳总结: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他与妈妈难舍难分,十分爱恋妈妈,应该用舒缓、温馨、深情而又活泼的语调去读,特殊语句还要具体对待。
(举例:《金色花》①“孩子,你去哪里啊?”(着急)
②“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惊喜,责怪)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调皮、撒娇)
(二)再读:领悟感情
1.配上音乐,找朗读较好的同学深情地读,其他同学静静地听读。
要求:调动你的各种感官,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设想这是在一个什么情境下一个孩子表达对母亲的热爱、眷恋、头脑要出现相应的画面,去感悟母子之间那种真挚情感。
2.学生相互交流一下,描述自己所想象的情景
(如:有一个农庄,一位年青妇人勤劳、善良,她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整天跟在她身边,与她嬉戏,妈妈去牛棚,他为妈妈开门,妈妈挤牛奶,他为妈妈端盆,妈妈流汗了,他为妈妈擦汗,有时,他调皮地跑丢了,妈妈会焦急地找他,突然,他会“从天而降”,出现在妈妈身旁,有一天……)
3.师总结:三首诗能表现母子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真情,《金色花》让人感受到了母子间和谐有趣的生活;《告别》让人感悟到孩子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培树》使我们想到离家的孩子对故乡、母亲的思念。
(三)、三读:欣赏语言
1.齐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较精彩的词语、句子。
2.四人一组,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自己所画的句子和自己的感受(四)、四读: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一个成年人(作者)怎么会把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呢?他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想象)
2.同学自由发言,谈谈以上问题
3.老师归纳: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叫想象如:清代作家沈复小时候把“飞舞的蚊群”想像成“群鹤舞空”,把丛草想像为森林,其中虫蚁为野兽,这些想象都是作者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表现,希望你们也认真观察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自己心中这个美好的世界。
4.下面发挥你的想象,模仿《告别》第3节,再分2个句子。
四、探究练习
1.幸福的孩子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金色花》中的孩子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
他为什么会那样幸福?谈谈你的理解,《金色花》有什么意义,你明白吗?(有妈的孩子,幸福享不了,因为沐浴着母亲,所以孩子如此幸福。
“金色花”使人想到金色的童年,想到母爱的温暖如阳光。
)
2.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不愿让妈妈知道呢?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还说我“坏”?(我想与妈妈时刻在一起,不想让妈妈知道我在与妈妈捉迷藏,符合孩子调皮的特点,金色花也许就在自家院子里,这样我可以默默地跟随妈妈,关心着妈妈,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妈妈找不到我,着急、担心。
当我突然出现,她又惊又喜说我“坏”,只不过是调皮、淘气的意思。
)
3.你们天天与妈妈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你要离开妈妈,你当时会怎样想,心里的感觉又如何?离家住校的日子,你想妈妈吗?你会怎样表达对妈妈的思念?《告别》中的孩子为什么把自己想像成“清风”“涟漪”,你会把自己想像成什么去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4.《榕树》中的孩子也许离家很久了,他想家乡的榕树了吗?为什么要对榕树进行描写,沉思?为什么要把自己想成“风”“影子”“鸟儿”“鸭”,这些与榕树有关吗?他到底要倾吐内心怎样的情感?
(榕树根深叶茂,能独木成林,是鸟儿的天堂,是故乡的象征,“风”“影子”“鸟儿”“鸭”是时刻在榕树周围的事物,作者主要是想表达自己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
五、生活链接
1.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是谁在时刻关爱着你!你可以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可以给他们做一件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