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乳化剂的分离与结构分析
乳化剂介绍

饲料营养—饲用乳化剂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乳化剂能够将饲料中的油脂乳化,从而提高其消化吸收率。
本文就市场上出现的乳化剂种类和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认为卵磷脂类和糖苷酯类乳化剂优于其它类型的乳化剂。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在追求养殖高效应的过程中,为了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饲料中使用油脂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畜禽饲料中添加油脂一般以豆油、玉米油、棉籽油和米糠油为主,也有使用动物油和餐桌剩余油脂的情况。
通过合理的使用油脂,畜禽的生产性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料肉比降低。
但是在使用油脂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必需克服的缺点:在幼龄畜禽中使用油脂的效果不明显,许多研究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油脂对于仔猪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Cera等,1988; Li等,1990)。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幼龄动物消化道发育不完全,胆汁酸盐和脂肪酶分泌不足以消化吸收饲料中的油脂,造成饲料中油脂的浪费,被幼龄畜禽排出体外。
另一方面,仔猪断奶阶段对能量的要求要显著高于生长猪,所以仔猪日粮中的油脂如果能够被充分吸收,仔猪断奶期间的增重将大大提高。
现阶段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常常大量添加油脂。
肉鸡料后期的日粮中油脂的添加比例常常超过3%,哺乳母猪日粮中的油脂也能够达到3%以上,在这样的添加比例情况下,饲料中添加的油脂常常不能达到我们的期望值,这主要是因为日粮中高比例的油脂所需要的胆汁酸盐量大大超过了畜禽体内能够分泌的量,所以油脂的乳化不彻底,没有乳化的油脂常常导致畜禽的腹泻,从而造成畜禽生产的损失。
1、饲料中乳化剂的使用解决油脂使用上的这些问题,增加油脂的消化吸收率,扩大油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比例是提高畜禽生产的重要手段。
提高油脂的消化率,添加乳化剂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乳化剂是一种能够溶解于水,又能够溶解于油的两性物质。
乳化是把一种液体置于与它互不相混合的液体中,在外力作用下将此液体呈微粒分散的过程,新生成的均匀混合物称为乳浊液.使这两种液体分散,并使乳浊液保持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实质上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后,饲料中的油脂能够溶解在水中,大大加强了油脂的消化吸收性能。
乳化剂的复配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

糕i塑.璺凰乳化剂的复配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王旭(江苏省宿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宿迁223800)[摘要]乳化剂是—种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表面活陛荆。
它能使互不相溶的两相(如油与水)相互混溶,并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从而改变原有的物理状态。
’[关键词]乳化剂;复配;在食品中的应用乳化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表面活性剂。
它能使互不相溶的两相(如油与水)相互混溶,并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从而改变原有的物理状态。
1乳化剂的复配乳化剂的复合使用是最为有效的使用方式,由于各种乳化剂具有不同的亲水亲油性,分子结构,各种化学基团和空间结构的不同,都会表现为性能的差异。
实践表明,采用单一的乳化剂,很难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似乎不同性质的乳化剂结合使用,才具有互补和相乘作用,因此乳化剂的复合使用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使用方式。
乳化剂的常见复合方式有:1)粉体搅拌复合,这是一种最简单,技术含量最低的复合方式。
如夏萍口梁新宇生产的复合型面包改良乳化剂。
2)粉体溶解于溶剂进行复合和活化,这是一种较简单,技术含量一般的复合方式,重点在于配方的合理和各组料的兼容稳定。
如P i cha n P r abha sa nka r等生产一种蛋糕复合乳化剂,将蒸馏单甘酯、聚甘油单酯、山梨醇单甘醋、司盘一60,按一定的比例加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a℃,然后加入SS L、SD S和协由,最后加乳酸调节pH至中性,得到一种凝胶状的复合型乳化剂。
3)粉体先搅拌复合,然后经溶剂、温度、活化、压力等处理,再经过造粒,干燥而得成品,这是一种比较复杂,技术含量很高的复合方式。
重点在于溶剂的优良性能和机械设备的先进与控制技术的精到。
如Tet suroF ukuda等生产一种用于淀粉制品的粉末乳化剂,将蒸馏单甘醋和脂肪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熔融经喷雾干燥得到粉末乳化剂,然后在大于45℃(低于粉末熔化温度)的温度下调质30m i n得到最终产品。
2乳化剂在食品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提升,乳化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复合乳化稳定剂

复合乳化稳定剂一、基本概念复合乳化稳定剂是指几种单一型稳定剂与乳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
用于冰淇淋的稳定剂有动物稳定剂和植物稳定剂。
动物稳定剂目前主要指明胶,它来自小牛皮、猪皮或动物骨头。
早在1905年就被用做冰淇淋稳定剂。
植物稳定剂包括海藻酸钠、CMC、瓜尔豆胶及黄原胶、魔芋胶等。
海藻酸钠早在30年代被用于冰淇淋生产,水合力较强;1%水溶液的粘度可达200厘泊。
CMC从1943年起用做稳定剂,它易溶解,使用较广。
瓜尔豆胶最近才被用于冰淇淋生产,它可在冷溶液中迅速溶解,可经受高温。
而用于冰淇淋生产的乳化剂有单甘油酸酯和卵磷脂。
单甘酯是亲水性乳化剂,具有较强的乳化性、稳定性。
卵磷脂可以改进冰淇淋的滑润及特性。
在生产使用中,往往同进使用3~4种配料,发挥它们的协同效应,以期获得最佳的效果。
然而,这却给生产程序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是操作工序的增加。
由于各种稳定剂使用方法不一,使操作的工作量增大;而且配料的功能发挥速度缓慢,不能配合现代化高效率的生产。
其次,各种稳定剂来源不一,使质量无法得到统一保证。
所以,国际上较为流行使用复合稳定剂,既能简化生产中的操作工艺,又能充分发挥各种乳化稳定剂的最佳效果。
复合稳定剂是精选瓜尔豆胶、黄原胶等多种物质和单甘酯等多种脂类物质,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使稳定剂能均匀地分布于乳化剂中而形成的复合体,成为单一的添加剂。
二、复合乳化稳定剂的配方及使用方法在冰淇淋的加工过程中,复合乳化稳定剂的配方及使用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质量。
以下是对复合乳化稳定剂的使用量及配料的配合对冰淇淋的粘度、膨胀率、口感等质量进行的研究分析。
1.稳定剂和乳化剂的作用原理稳定剂作用原理:由分子结构可知中稳定剂多数是糖类,它在水中溶解并形成高稠度溶液。
它与蛋白质或盐类组成冰淇淋骨架结构。
它在凝冻过程中增加未冷冻部分的粘度,限制水分子向晶核中心移动,控制冰晶的大小。
在贮藏中,温度波动导致产品质地改变。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型红酸汤乳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型红酸汤乳化工艺张东亚;徐俐【摘要】为了解决复合型红酸汤"油酸分离"导致风味、色泽不佳等问题,以吸光度及离心后出油量作为评价复合型红酸汤乳化液稳定性的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乳化剂的最佳添加量及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复合型红酸汤的乳化工艺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蔗糖酯添加量0.21%,单甘酯的添加量为0.20%,乳化温度为64.73℃,乳化时间为3.09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型红酸汤吸光度为0.434,稳定性好,不易发生油水分离现象,感官品质好.%The oil-water separation affected the flavor and color of mixed-Red Sour Soup.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ucrose ester content, mono-glycerides content, emulsifying temperature, emulsifying time on the absorbance value of emulsion of mixed-Red Sour Soup and the amount of separated oil after centrifuge using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esults shows that the absorbance value of emulsion of mixed-Red Sour Soup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of 0.21%sucrose ester content, 0.20% mono-glycerides content, 64.73℃ and 3.09 min was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as 0.436. In this condition, the phenomenon of oil-water separation, is less likely to happen in the mixed-Sour Soup with high stability and better sensory quality.【期刊名称】《包装与食品机械》【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6页(P19-23,29)【关键词】复合型红酸汤;乳化;响应面;稳定性【作者】张东亚;徐俐【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红酸汤是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人民采用野生毛辣角、辣椒经自然发酵而成的调味品,研究表明,红酸汤中不仅含有Ca、P、Fe、Zn等矿物元素[1-2],还含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和丁二酸等多种有机酸[3-4],辣椒素、番茄红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和防癌抗癌的作用[5-6];另外,张璇、后立琼等在对红酸汤中微生物进行分离时发现红酸汤中的优势微生物为乳酸菌[7-8],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举例说明复合乳化剂使油和水混合的方法

举例说明复合乳化剂使油和水混合的方法
复合乳化剂可以使油和水混合在一起。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准备一定量的油、水和复合乳化剂。
然后,将复合乳化剂加入到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并开始搅拌。
随着搅拌的进行,油和水开始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均匀的乳液。
在这个过程中,复合乳化剂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它能够降低油和水的界面张力,使得油和水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
同时,复合乳化剂还能够吸附在油和水界面上,形成一层稳定的薄膜,防止油和水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复合乳化剂可以使油和水混合在一起,但这种混合是暂时的,因为油和水本身是不相溶的。
如果长时间放置或者温度升高,油和水会分离,乳液会变得不稳定。
因此,在制备乳液时需要控制好条件,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配方,以保证乳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用于同时检测复合乳化剂中3种乳化剂的方法[发明专利]
![用于同时检测复合乳化剂中3种乳化剂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8f8fd2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e.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345930.5(22)申请日 2018.11.13(71)申请人 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工业区沥红路151号(72)发明人 张平妹 刘惠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代理人 王洁(51)Int.Cl.G01N 30/02(2006.01)(54)发明名称用于同时检测复合乳化剂中3种乳化剂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复合乳化剂中3种乳化剂的方法,复合乳化剂中的3种乳化剂分别为吐温80、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包括步骤:(1)、制备系列混合标准品工作溶液、待检测样品溶液;(2)、在预设色谱条件下,将步骤(1)中的系列混合标准品工作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梯度洗脱和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各乳化剂所测峰面积的大小与相应浓度的对应关系绘制相应乳化剂的标准曲线;(3)、在步骤(2)中的预设色谱条件下,将步骤(1)中的待检测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样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根据步骤(2)中的各乳化剂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样品溶液中3种乳化剂的浓度和含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09324135 A 2019.02.12C N 109324135A1.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复合乳化剂中3种乳化剂的方法,所述的复合乳化剂中的3种乳化剂分别为吐温80、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系列混合标准品工作溶液、待检测样品溶液;(2)、在预设色谱条件下,将步骤(1)中的系列混合标准品工作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梯度洗脱和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根据各乳化剂所测峰面积的大小与相应浓度的对应关系绘制相应乳化剂的标准曲线;(3)、在步骤(2)中的预设色谱条件下,将步骤(1)中的待检测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样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根据步骤(2)中所得的各乳化剂的标准曲线,定量计算所述的样品溶液中3种乳化剂的浓度和含量。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乳化剂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一、乳化剂的定义和概念a. 乳化剂的定义乳化剂是指可以将两种不能混合的液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制成乳状混合液的一类物质。
乳化剂可以通过减小油水、油油、水水的表面张力来实现乳化。
根据乳化剂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
b. 乳化剂的作用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水、油油、水水的表面张力,使得两种不相容的液体能够混合。
此外,乳化剂还可以提高液体的稳定性、改善乳液的低温稳定性、增强润湿能力以及提高溶液与分散相之间的黏附力和内聚力等。
乳化剂还具有良好的悬浮、分散、乳化、增稠等多种功能。
c. 乳化剂的种类乳化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
其中,非离子型乳化剂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常见的有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聚乙烯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阴离子型乳化剂常见的是脂肪酸、磺酸钠、植物甾醇酯等;阳离子型乳化剂一般是四级胺类或季铵化合物,如十二烷基三甲铵氯等;复合型乳化剂则是由两种或多种乳化剂组合而成,如阴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等。
二、乳化剂的特性和表现形式a. 乳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乳化剂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其分子分为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乳化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疏水基团脂溶性较强,亲水基团是水溶性较强;一种是疏水基团水溶性较强,亲水基团脂溶性较强。
乳化剂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在任意一种液体的表面上吸附形成一层亲水、疏水结合的薄膜,这种膜称为单分子膜,其厚度只有分子层面积大小的一半。
b. 乳化剂的表现形式乳化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液态和固态两种。
液态乳化剂是指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液态润滑剂或油剂,常常是油脂或石油化工产品中的一种。
固态乳化剂是指固态颗粒体系,主要有硬脂酸盐、脂肪醇聚氧化物、聚合物等。
固态乳化剂的优点是储存方便、使用方便、无浪费等。
c. 乳化剂的选择原则乳化剂的选择原则取决于分散相、连续相和使用条件。
乳化剂

1 .面包、蛋糕类
防止小麦粉中直链淀粉的疏水作用,从而防止老化、回生; 降低面团粘度,便于操作; 促使面筋组织的形成; 提高发泡性,并使气孔分散、致密; 促使起酥油乳化、分散,从而改善组织和口感。
2.饼干类
提高面团亲水性,便于配料搅拌; 使起酥油乳化、分散,改善组织和口感; 提高发泡性,使气孔分散,致密。
限量:
GB2760-2007
用于乳化天然色素,最大使用量为10.0g/kg。
二、大豆磷脂(Soybean phospholipid,SBPL )
三、蔗糖脂肪酸酯(Sucrose Esters of Fatty Acid;SE) 四、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类(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
一、单硬脂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stearate,Monostearin)
3.面条类
减少成品水煮时淀粉的溶出,降低损失; 增强弹性、吸水性和耐断性; 提高面团的亲水性,降低面团粘度、便于操作。
4.鱼肉糜、香肠等
使所添加的油脂乳化、分散;
提高组织的均质性; 有利于表面被膜的形成,以提高商品性和保存性。
5.糖果类
使所添加的油脂乳化、分散,提高口感的细腻性;
使制品表面起霜,防止与包装纸的粘连;
有重要的药疗价值。
(二)毒性及使用
是大豆的天然成分,也是一种具有营养作用的甘油酯,其 ADI值, 不作特殊规定。即,根据需要决定应用范围和添加量
[变性大豆磷脂]
CNS: 10.017
由于HLB值的改善,使该产品在糖果、饼干、面包、糕点、
威化饼等食品的加工中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可充分地可善面
团品质,及制品的表面纹理,改进油脂乳化。对饼干加工而 言,可增加饼干的酥脆性体积,防止烧色,并降低饼干破碎 率。 使用范围:糖果、巧克力、饼干、面包、糕点、威化饼等。 使用量:0.2-0.5%(1000kg面粉添加2-5kg)。 使用方法:按比例混于原料液中(糖果),或加入和面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型乳化剂的分离与结构分析摘要:现在许多油剂产品都需要加入适量的乳化剂来提高混合溶液的稳定性,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更佳。
本实验通过硅胶柱分离技术使复合乳化剂的每种成分得到充分的分离,并且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和核磁共振1H谱测试来推算各种成分的结构。
关键词:乳化剂;分离;分析;结构前言乳化剂通常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部分与疏水部分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界面张力,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乳化剂的作用原理是:混和两种不相容的液体时,通过高剪切力可以混合均匀,但这种分散状态是不稳定的。
加入乳化剂使它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时,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带有电荷,这样就能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从而稳定乳液。
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阿拉伯胶、烷基苯磺酸钠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重视表面活性剂使用的安全性,加强了对无毒、生物降解性好的非离子乳化剂的研究。
到80年代,人们对乳化剂提出多功能、高纯度、低刺激、高效率的更高要求,开发出更多的新型乳化剂目前乳状液的种类已从传统的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扩大到多重乳浊液、非水乳浊液、液晶乳浊液、凝胶乳浊液、磷脂乳浊液和脂质体乳浊液等多种形式。
HLB值可以反应乳化剂在连续相的溶解性,是选择乳化剂的重要指标,通常HLB值在3-6之间的适用于制备油包水的乳液,而HLB在8-18之间的乳化剂可以制备水包油的乳液。
较单一乳化剂,复合乳化剂的乳化区域更宽,乳化效果更好,溶液稳定性更高,适应能力更强。
实验内容1 样品:取3g原样在100℃烘箱中烘2h,除去水分。
2 柱分离:将0.9812g烘干的油状物通过硅胶柱,经合适溶剂洗脱,使不同成分得以充分分离。
洗脱机顺序:氯仿150ml乙醚:氯仿(1:1)180ml丙酮:氯仿(1:1)150ml甲醇:氯仿(1:9)120ml甲醇:氯仿(1:1)120ml甲醇100 ml3 红外光谱测试:利用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ENSOR37型),采用涂膜法,将烘干后的各分离组分做红外谱图。
4 核磁共振测试:将样品在超导核磁共振仪(德国BRUKER公司300MHZ型)上进行核磁共振1H谱测试,以CDCl3为溶剂,以TMS为内标物实验结果红外测试结果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2030405060708090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Wavelength cm-12917.772852.201737.381473.611378.851261.221174.441103.08804.17717.393451.9640003500300025002000150********556065707580859095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Wavelength cm-12919.702852.201737.541473.351259.291174.441103.08718.393409.53由图1和图2可知,组份A 、B 属于同一系列的物质,两者的出峰位置几乎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峰的强度:3450cm -1为-OH 的特征吸收峰;2920cm -1、2850cm -1为CH 3、CH 2的C-H 对称与不对称振动吸收峰;1740cm -1为酯的C=O 伸缩振动吸收峰;1470cm -1、1370cm -1是CH 3的不对称弯曲振动和对称弯曲振动;1170cm -1和1100cm -1为C-O 骨架振动吸收峰;720cm -1有明显吸收峰表明该物质含有(-CH 2)n ,n≥4的烷基链。
因此,可以判定组份A 、B 为长碳链脂肪酸酯,但它们的具体结构不同,在于它们所含的烷基碳原子数,初步推测此类物质的化学通式为(CH 3)m (CH 2)x COOCH 2CH 3。
A #B #400030002000100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Wavelength cm-12927.412857.991733.691463.711261.221110.80946.88719.323351.681349.93802.244000300020001000405060708090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Wavelength cm-12919.702852.201739.481467.561245.791108.87946.88721.253386.391351.86C #D #4000300020001000404550556065707580859095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Wavelength cm-12919.702854.131737.541465.631255.43950.731110.77719.313363.251351.86由图2-9至图2-11可知,3350cm -1为羟基的特征吸收峰;2950、2850cm -1为CH 3、CH 2的C-H 对称与不对称振动吸收峰;1740cm -1处出现的是酯中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460cm -1是CH 2的剪式振动;1350、1250、1110、950cm -1为EO 的特征吸收峰,其中1110cm -1为C-O-C 骨架振动吸收峰;720cm -1吸收峰表明脂肪酸酯部分存在长碳链(-CH 2)n ,n≥4。
因此,可以判定组份C 、D 、E 为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其烷基链长度(-CH 2)n ,n≥4。
此类物质的化学通式有可能为(CH 3)m (CH 2)X COO(CH 2CH 2O)n H 。
2 核磁共振测试结果ppm (t1)0.01.02.03.04.05.06.07.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A25.272/1.447=2x/2 x=17.4651 5.561/1.447=3m/2 m=2.5621A 的结构式可能为CH 3 (CH 2)16COOCH 2CH 3E #ppm (t1)0.01.02.03.04.05.06.07.0-50000050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B17.676/1.461=2x/2 x=12.09863.677/1.461=3m/2 m=1.6778B的结构式可能为CH3 (CH2)11COOCH2CH3ppm (t1)0.01.02.03.04.05.06.07.0C1.6623/0.1354=2x/2 x=12.27690.7217/0.1354=3m/2 m=3.55341.000/0.1354=4n/2 n=3.6928C的结构式可能为(CH3)3C (CH2)12COO(CH2CH2O)3Hppm (t1)0.01.02.03.04.05.06.07.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D27.056/1.842=2x/2 x=14.6884 7.776/1.842=3m/2 m=2.814312.788/1.842=4n/2 n=3.4712D的结构式可能为(CH3)2CH(CH2)15COO(CH2CH2O)3HE23.372/1.056=2x/2 x=22.132610.423/1.056=3m/2 m=6.580119.513/1.056=4n/2 n=9.2391E的结构式可能为(CH3)3C(CH(CH3))3(CH2)22COO(CH2CH2O)9H结果讨论通过对样品进行硅胶柱分离得到五种不同的组分,借助红外光谱测试和核磁共振1H谱测试技术分析这五种组分。
可知这五种物质有两种是长碳链脂肪酸乙酯类,其余三种是聚氧乙醇脂肪酸酯类,结构依次为CH3(CH2)16COOCH2CH3:,CH3(CH2)11COOCH2CH3,(CH3)3C(CH2)12COO(CH2CH2O)3H,(CH3)2CH(CH2)15COO(CH2CH2O)3H,(CH3)3C(CH(CH3))3(CH2)22COO(CH2CH2O)9H。
参考文献蔡明。
A NEW SESQUITERPENE COMPOUND —— CURCUMAFURANOLXiong Ping Dai. The Density of Linear Symplectic Cocycles with Simple Lyapunov Spectrum in $${\fancyscript G}$$ IC (X, SL(2,ℝ)).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P 301~310. 第一期。
DOI:10.1007/s10114-005-0571-zINTERACTION BETWEEN CATIONIC AND ANIONIC SURFACTANTS IN AQUEOUS SOLUTIONLABORATORY STUDY ON PETROLEUM SULFONATE SYSTEM WITH LOW INTERFACIAL TENSIONZhiguo Zhao, Maozhao Xie.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fuel spray type on the interaction of fuel spray and hot porous medium[J]. 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 P 59-65,第一期, DOS 10.1007/s11708-008-0022-5Occupancy of Two Primary Chloride-Binding Sites in Natronobacterium pharaonis Halorhodopsin Is a Necessary I. V. Kalaidzidis, Ya. L. Kalaidzidis. Condition for Active Anion Transport[J]. Biochemistry (Moscow). 354-358, 第3期,DOS 10.1023/A:102302272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