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的理解与赏析
考点01 抓住文章标题,分析含义作用-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好题精练

考点01 抓住文章标题,分析含义作用【考点知识讲解】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主题上:揭示(暗示)主旨。
表达上: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
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
《复活》题目含义:一指蜥蜴复活;二指我被蜥蜴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最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田野上的白发》题目作用:(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3.答题技巧(1)含义: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并结合所使用的修辞等来分析含义。
(2)作用:有的交代主要内容;有的揭示(或暗示)主旨;有的点明线索;有的交代描写对象;有的交代故事发生环境;有的设置悬念;有的具有提示文眼的作用等。
4.考题示例(2020年中考·内蒙古包头卷)4.结合全文,简述题目“歌者”的含义。
(2020年中考·山东省临沂卷)19.本文在选入《散文选刊》(2020年第2期)时,题目为《黑夜的火车》,《那一束光》和《黑夜的火车》这两个题日,你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答题示例:2020年内蒙古包头卷:4.放牧时,以唱歌消解孤独的“我”;草原上自由、纵情歌唱的百灵鸟;所有能勇敢顽强地面对困境,唱出精彩的鲜活生命。
2020年山东省临沂卷:19.示例:我喜欢《那一束光》, 1.“那一束光”的意蕴丰富,一是“那一束光”是手电筒的光,表明“我”在黑夜中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二是母亲就是那一道光,照亮“我”人生的前进的路;三是母亲让“我”在黑夜中能够找寻到故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理解文章的标题(解析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群文阅读小标题,大作用——理解文章的标题本文的标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和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考点解读】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是近几年中考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联系全文理解标题《××》的含义。
⒉.标题是否能用《××》替换?(或:哪个标题更好?>3.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技法点拨】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可采用以下方法:1.理解标题的双关义。
有些文章的标题语义双关,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是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是大目标化成小目标﹐各个击破,取得最后的成功。
⒉.把握标题的象征义。
有些文章的标题具有象征义,要找出本体和象征体之间的共同点进行分析。
3.寻找文章的文眼。
有些文章的标题透露着文章的情感主旨,要围绕文章的主题来分析。
如《秋天的怀念》,题目中的“怀念”就是文眼,透露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标题常见的作用:1.点明写作的对象,如《邓稼先》《济南的冬天》。
2.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或背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中心,如《纪念白求恩孙权劝学》。
4.充当全文的线索,如《散步》。
5.语带双关,如《再塑生命的人》。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窃读记》。
【真题演练】(一)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朱成玉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
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
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
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标题的含义

深长(表达效果)
《最后的常春藤叶》题目作用 (必修二第9页)
(1)老贝尔曼在墙上画下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给 失去信心的琼珊活下去的勇气,推动情节发 展。 (2)老贝尔曼用画笔留下了最后的常春藤叶,实 现了藤的“常春”,给了琼珊希望,挽救了她 的生命,给生活带来无限希望,象征老贝尔曼 善良高洁的心灵,暗示了作品的主旨。 (3)“最后的”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4)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线索 。
(1)“冷”字既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 的实在的感受,又表现作者(那)远离大陆内心产生 的凄凉。“雨”这一意象表现故国之思的缠绵悠长。 (2)其中“冷”字为此文的文眼,奠定了全文的感 情色调 。 (3)借“冷雨”这个意象,把人带进了一个冷寂、凄 迷的氛围之中,抒发了身在海岛、异域的游子对故国、 故土的无尽的乡愁,对故国文化的追寻。 (中国历史--方块字--中国诗词--回忆大陆听雨) (4)“听听”--音乐的美感
小结 理解标题的含义
一 二 三 四
联系表层含义 (把握关键词) 体会深层含义(把握关键词) 联系全文内容 结合文章主旨
《最后的常春藤叶》题目含义 (必修二第9页) 表层义:老贝尔曼用画笔留下的最后 的一片常春藤叶。 深层义:老贝尔曼用画笔留下的最后 “常春藤叶”,给琼珊希望,给琼珊 活下去的勇气,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象征老贝尔曼善良高洁的心灵及他们 之间永恒的友谊。 老贝尔曼的生命的杰作,永恒长存。
标题的特点
1.《林黛玉进贾府》《烛之武退秦师》(主要内
容)
2《长江三峡》《肖邦故园》《秋声赋》(对象)
3.《背影》《祝福》(线索)
4.《想北平》《祖国山川颂》《相信未来》(主
旨)
5.《像山那样思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平
散文6 赏析标题的作用

模块二赏析标题的作用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如一扇呈现美丽风景的窗户,令读者沉浸在美好的氛围里。
因此,一个精美的题目总是值得细细推敲,往往它会与文章的内容、主旨、线索、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都有密切联系。
一、方法强化1.揣摩标题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2.分析标题的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会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引起读者兴趣。
3.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二、规范要求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再体味题目的含义。
标题或是涵盖全文的内容,或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或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的思路。
在做题目的时候,不要乱凑概念术语,而应真正地理解到位,并且能展开具体的表述。
另外,在平时训练中还要经常去揣摩中考真题,以逐渐趋于规范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父亲的鞋子李汉荣①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看我们,带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
“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
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
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
”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
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多斤,面条有三十多斤。
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是怎么颠簸过来的。
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
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暖和酸楚。
②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块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
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
”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多想了。
”③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
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来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了。
语文阅读理解赏析标题作用

语文阅读理解赏析标题作用
标题的作用:
1、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题目若是一个人或一件物品或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
2、语带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表明写作对象。
4、概括文章内容。
5、揭示(暗示)文章中心。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8、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及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9、如果以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贯穿全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10、如果以人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扩展资料:
语文阅读标题答题方法:
1、表层含义。
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上入手。
即标题体现的内容,点明的写作对象等。
2、深层含义。
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从以下角度作答:
(1)把握文章的情感出发点。
(2)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3)理清文章标题的象征意义。
(4)从文章主旨及揭示的道理来分析。
3、标题妙处
分析标题妙处时,一般需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作答,还需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及练习(含答案)

标题的作用与含义一、理解标题的双重含义(一)标题的含义1.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指的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解答。
1)引申义:如《桥》表面是指桥,引申含义则是指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
2)比喻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3)象征义:如课文《金色的鱼钩》则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妈妈送给我的笔》——贯穿全文线索;《我的妈妈》——表明写作对象;《草船借箭》——概括文章内容;《金色的鱼钩》——象征或比喻;《心声》《信任》——透露情感主旨。
总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1、贯穿全文线索2、表明写作对象3、概括文章内容4、运用修辞手法:象征或比喻等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6、透露情感主旨【实战演练1】一个空瓶子的温暖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地:“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如何赏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知识讲解

• 《边界望乡》标题交代诗歌写作内容是诗人站在边界 眺望故乡眺望故国的情景。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标题交代诗歌写作内容是 四点零八分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怆场面。
• 罗邺《早发》,李商隐《商山早行》都是 写诗人的早行。
• ②运用借代的手法,形象生动。貂皮大衣是 华贵的服饰,代指奢华的生活,形象可感。
• ③突出了文章主题。阿曼达的烦恼由貂皮大 衣的华贵都是引起的。
• ④凸显了人物性格。阿曼达的虚荣性格正是 通过她对貂皮大衣的心理变化来表现的。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4
合欢树
①合欢树象征了无私母爱。 因为母亲把对 “我”的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呵护和培育中 。 ②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合欢树从弱 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 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③合欢树里还有着史铁生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 愧疚之情。
小说以“貂皮大衣”为题的作用
• ①交代了文章的行文线索,小说的情节围绕 貂皮大衣展开。
• ④《憎恨》交代诗人对 扼杀诗意、戕害美好事物的 现实处境的憎恨之情。
•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 例:
• 位梦华《旅鼠之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 读兴趣。
• 《特利尔的幽灵》
• 7、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章行文的线索。 • 例:
•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以花开花落 为线索。
• 《汉家寨》
• 5、交代文章主题、情感。
• 例:
• ①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标题交代文章表达的 情感——对爸爸妈妈的热爱。
• ②《动人的北平》通过写北平的诸多动人之处,来表 达自己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古都文化的爱之 深,感之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台阶》——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解析版)

12、《台阶》——群文阅读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
理解“父亲”这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考点解读】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
【例】《台阶》一文,按照“回忆旧台阶—父亲觉得台阶低—父亲为建新台阶做准备—建造新台阶—新台阶让父亲不自在—台阶造好,父亲老了”的思路行文,其标题“台阶”既是行文的线索,又象征着人生的使命,承载着父亲的精神需求。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的含义。
2、本文以××为题,有什么作用?【技法点拨】①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全面分析;②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如分析标题中关键字词的含意、分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答题模板:模板1:表层意思+深层含义(联系文章内容、主旨)。
模板2:交代了写作对象/概括主要内容/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是文章的行文线索/点明文章主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真题演练】(一)夜归人包利民①无边无际的夜,心里却暖暖,连脚步声都同心跳一样急促,因为前方有一所亮灯的房子。
在夜里回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受。
也许是暗夜与家灯的对比,便将心底久泊无依的思绪与那一窗的温暖相融,仿佛一直黯淡的际遇,此刻全被回家的心绪点亮。
②遥远的少年时光里,有一次深夜回家的经历。
那时还在县里住校读高中,很少回家。
一个周末的晚上,便有一种强烈的回家冲动。
于是便走出校门,此时已是夜里九点多,早没有了通往乡下的车,便步行走上四十里的路。
正是盛夏,星光满天,出了县城,便是土路,两旁是茂盛的庄稼。
空气中流动着清香的气息,便一直向前走。
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
走到纵深处,恐惧便紧紧围绕在身前身后。
向前望去,看见村里的点点灯火,便觉心中一暖,周围的荒凉也似乎充满了情趣。
③当村子近在眼前,看着家里的草房,那在黑暗中的影子,就如山一般给我无尽的安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生朋友说有回他觉得恐怖极了,就是在给一个单 位的人士做身体普查时,发现有个人身上竟找不出一个 哪怕是小小的、浅浅的痣来……惊叫中,他醒过来,原
• (2)为了说明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性 格弱点”“人性软肋”,这是正常的,无需 焦虑,应该包容;
• (3) 一语双关,“人各有痣”表明作者 坚持自己的立场,对于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愈加直率”,不妥协。
把文题改成说“痣”好不好?
• 不好。 • ①“说‘痣’”,是一种说明文体,侧重于
对“痣”本身作知识性探究,不符合本文的 内容和主旨;
6、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因此,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
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 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命题角度一: 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解释标题的含义可分四步走
•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 •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 •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 •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人各有痣
•
艺术家阿宽给我画了张像,放在我温榆斋里几天,
访客看了都说除了鼻子左侧尽上头那颗痣,全不像。萧
宽听了不服气,说:“你去动美容手术把那颗痣除了,
我再画,一定更像!”
• 鼻上左侧的这颗痣,几年前还没有。开始不过是淡 淡地有个灰点,后来渐次凸起,并且不知不觉地长大, 现在呈浅黑色,装点在面孔左边那卧蚕眉、丹凤眼与狮 子鼻间的三角地带,俨若天成,成为他人的一大看点。 去请教过医生朋友,他说你这痣不痒不痛,边缘整齐, 更无溃烂,属良性疣,没关系,别管它。我说,它跟我 的脾气一样,见长啊。
• 但有的人就是追求完美,容不得自己身体上特别 是面孔上的痣,明明良性,也非要动手术去除。医生 朋友告诉我,有位女士一定要把嘴角上的一颗小痣电 灼掉,她称那是“媒婆痣”,是“贼痣”而非“贵 痣”,自己照镜子怎么瞧怎么别扭。医生就跟她说, 你把心理状态调整一下,改个称呼,叫它“红娘痣” 不就快乐了吗?那女士还是非要电灼,术后效果不错, 但复查时叹气,医生就问:“人家更讨厌你了吗?” 她说:“那倒没有,都知道我媒婆嘴、红娘心,完全 是一腔好意。”医生说:“人的性格弱点,跟良性疣 一样,不妨碍生存,扭不过来也无所谓,不必自觉其 丑,自怨自艾,跟自己过不去。” 包容自己身上的良性疣,更包容他人那些暴露
(3)它还暗指不论我们走向何方,我们 的身后总有父母的眼睛在关注着。
• 命题角度二:
•
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 解答“设这个标题的原因”这类 题可分四步走。
• 第一步, 明确标题表面义。 • 第二步, 分析文章结构。 • 第三步, 概括文章内容。 • 第四步, 挖掘标题的中心义。
•
空巢 朱以撒
• 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 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暖的南方,重 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 而暴露无遗,北风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 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
样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才把她放了。母亲并没有告诉
那个年轻的警察,她有两个儿子,和他一般大,都在读 大学,为了高昂的学费,她铤而走险。
后来,母亲跟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也总是轻描淡写的, 就像是在天黑之前去了一趟菜地,顺便割了点韭菜而已。 就在今年七月,我第一次去了北京。站在陌生的胡同街 头,首先想到的便是若干年前我的母亲就是站在这样的 地方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我痴痴地立在那里,想象着 母亲那谨慎卑微的笑脸,直想哭。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认真地说,我们帮了你啊! 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 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含义的理解
(1)它是实指,是小说中孩子身后父母 焦急、关爱的眼睛;
(2)它是虚指,它代表了一种健康合理 地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种既带 有关注又带有鼓励的,在背后默默支持 的爱;
• ②本文是一篇杂文,“人各有痣”的文题鲜 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立场,强调了作者对 人性格中的“痣”的看法和态度。
母亲拿起塑料瓶,不时地给鱼洒点水。街上的人越来
越少了。浙江义乌的深夜好像也只有这么少的人。那一 年,母亲跟老家的一对夫妇到那里打工,洗盘子,洗碗, 洗菜,收拾里外。最让母亲难受的,是连续地熬夜。她 们必须等,一直等那些从酒吧舞厅里散场的人,到她们 那里吃点馄饨、水饺。母亲那时已经有四十多了。她的 脚和胳膊都浮肿了。母亲累到极点的时候,就想家里的 男人,想两个儿子,想着想着,就一个人偷偷地哭。坚 持了大半年,母亲终于还是回来了。转来转去,还是卖 鱼好啊,一回来,母亲就对父亲说。
说说“人各有痣”的含义是什么?
“人各有痣”的本义就是人身上都长 有痣 说明“痣”的普遍性。
“痣”具有象征意味,在文中还特别 指人的“性格弱点”,如指人的习 惯、脾性中的毛病等。
作者为什么以“人各有痣”为标 题,有何匠心独运之处?
• (1)“人各有痣”与“人各有志”谐音, 幽默有趣,同时也表明自己的情感立场。
他们都在积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 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 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孩子突然扑向 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 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不可思议:一向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母亲,怎么敢在
北京的许多街道上兜售空白的录影带呢?母亲知道那是
犯法的事,她也曾为此被便衣警察带到派出所,两次。
有一次,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把她关在一间封闭的
小房间里,手被铐在固定的桌脚上。夜深了,他们都去
吃夜宵,,只剩下母亲一个人,抚摩着被踢打过的青肿
的脚踝,坐在地上,坐在黑漆漆的夜里,捱着饿。就这
• 在外奔波多年之后,母亲又重操旧业了,仿佛
是一条漏网之鱼,在城市的大江大海中艰难游渡之 后,最终又回归到乡村的小河小溪里。
• “鱼,飘在空中”这个标题有何寓意?
• 鱼暗指母亲,离开了乡村小河小溪的母亲像 城市里的一条漏网之鱼,为了生活而漂浮城 市里;
• 我像一尾鱼,离开母亲,走出农村,开始新 的生活。
现代文阅读抢分攻略 ——文章标题的理解与赏析
问题可分为三类: 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用这个标题 这个标题好不好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 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 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 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 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 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地繁衍,人丁兴 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 溢着几代人或稚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 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人们乐于与这 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 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 内容。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 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击追求他们的梦。
于你眼前的正常痣;包容自己性格中那些一般性的弱 点,更包容他人那些并不危害社会和你的人性软肋;
• 追求美好,却绝不妄想拥有完美;持这样的人生态度, 也许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就更有益处,也能更怡 然自得,更宽厚仁慈。我的脾气,确实跟鼻上的痣一样, 见长。但那也并非什么跟别人过不去的戾气,只不过是 愈加直率,比如来电话能不能去“光临”某个活动,立 即答曰“不能。”有的听了就觉得这脾气或者说架子实 在太大。其实无论我绕多大弯子,比如先鸣谢,再解释, 甚至撒点“无伤大雅”的“美丽谎言”,最后也还是不 去。 当然“婉谢”有其好处,就是让对方感觉不是碰
•
身后的眼睛
•
曾平
•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林 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
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
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
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
把文章标题换成“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文章不是特意写母亲的生平,以“母 亲”为题,有些大而无当;
文章只是选取母亲生活的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来写,不能代表“母亲”的一切。
“鱼 ,飘在空中”则把母亲的形象 和“鱼”联系在一起,更加具体; “母 亲”这个题目太普通,没有蕴意,“鱼, 飘在空中”则具有多重含义。
• 医生笑说,你每天吃进那么多营养,餐后还吞复合维生 素片,身体各处都吸收,它怎么就不能也跟花儿似的, 吸收营养把自己胀圆?最后嘱咐我,如果发现它让你不 舒服了,或者边缘不齐整、出汤儿了,那才是病,你赶 紧来,我给你处理。
• 想想也是,人各有痣,实在不必大惊小怪。银幕荧屏 上的不少明星,都有痣,有的痣还挺大,有长脑门上的, 有长下巴上的,有长脖颈上的,这并没有影响人们津津 有味地看他们扮演各种角色,甚至对卸妆后的本人,不 仅不嫌那痣,还更觉得形象有味。从事演艺职业,尚且 不怕有痣,其他行业的人士更该无所谓了。何况,按某 些相术的说法,长在人某些部位的痣,有的还特别吉利。 大家都知道“美人痣”的说法,有的女士那部位本来很 平滑,偏去购买价钱不菲的人工痣,小心翼翼地粘贴到 特别能产生迷人效果的望点上。
请说说文题“空巢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何以“空巢” 为文题?
含义:(1)候鸟南飞之后,留在北方的巢,日 渐衰败破落。
(2)人背井离乡之后,留在故乡的空 房子,或大门紧闭,或古旧凄清。 原因:(1)因为文中描写了三类“空巢”:乡 村空巢、寻常人家的空巢和北方空巢。“空巢” 是全文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