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特性赋予特性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质量具有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2.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TQM):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 顾客4. PDCA循环(戴明环):是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4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循环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

特点:完整的循环,逐步上升的循环,大中套小的循环5.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组织所需采取的活动:1、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当前的和未来的;2、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能体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3、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

4、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5、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活动和措施。

6、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力求顾客满意。

7、确保兼顾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使组织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②领导作用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最高管理者应采取的措施:1、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为本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在整个组织及各级、各层次制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4、在组织各级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树立职业道德榜样,形成企业的精神和企业文化。

5、使全体员工工作在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之中,建立信任,消除忧虑。

6、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_知识中心_质量管理一、质量和顾客满意1.顾客即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的顾客。

顾客是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服务于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正确的顾客观: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相关方; (2)顾客不用依靠企业,反之企业依靠他们; (3)顾客决定企业的盛衰;(4)顾客不是对企业工作的打扰,他们恰恰是企业工作的目的所在; (5)顾客是光顾是帮企业的忙,企业为他们服务不是在帮他们的忙; (6)顾客不是统计数字,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几代人的人,有感受和感情; (7)顾客带着需要来到企业,企业的工作是满足他们; (8)顾客值得企业给予最大的关注和最彬彬有礼的接待; (9)顾客有需求,所以企业的员工才有工作; (10)顾客有选择的权利,企业成为顾客的最佳选择才能留住他们; (11)顾客很敏感,企业对顾客要巾贴心; (12)顾客的需求是很个性化的,所以企业在质量策划时要有弹性。

2.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它是顾客将其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实际感受的价值与期望的价值进行比较的结果。

顾客满意有以下基本特性:(1)主观性。

顾客的满意程度是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感受上,感受的对象是客观的,而结论是主观的。

(2)层次性。

处于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或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个产品或某甚而服务的评价可能不尽相同。

(3)相对性。

顾客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常不熟悉,他们习惯于把购买的产品和同类型的其他产品,或和以前的消费经验进行比较,由此得到的满意或不满意具有相对性。

(4)阶段性。

任何产品都具有寿命周期,服务也有实践性,顾客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去的使用体验,是在过去多次购买和提供的服务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呈现出阶段性。

第二章质量一、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和标准及客户期望的程度或程度。

2.什么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组织对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和监测的方法。

目的是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并确保其符合客户期望和标准。

3.如何实施质量管理?
在实施质量管理之前,组织需要明确其目标,并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以及相关标准。

然后,确定生产或服务过程的关键因素和控制点,并制定相关策略和流程来确保质量控制和监测。

组织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

4.质量管理的主要战略是什么?
质量管理的主要战略是系统地、连续地和持续地改进质量控制和监测过程。

这可以通过采取严格的流程和步骤,定期评估和分析数据来实现。

5.质量管理有哪些重要原则?
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包括客户导向、持续改进、参与和承诺、数据驱动和系统方法。

这些原则是确保组织成功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1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并不仅仅限定于产品或服务,而是泛指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或过程,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2质量特性的定义: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质量特性的类型: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与时间有关的特性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

3质量管理的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4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5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为“三全一多样”即全过程、全员、全组织,管理过程中使用的管理方法多种多样。

6质量文化是指组织全体员工在质量方面所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组织中,质量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

质量文化的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7 质量管理八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质量管理专业知识

质量管理专业知识

质量管理专业知识
1.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等。

熟悉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如流程图、检查表、直方图、控制图等。

2. 质量控制技术
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如抽样检验、可接受质量限、质量成本分析等。

了解统计质量控制的技术,如控制图的应用。

掌握质量不合格品的管理方法。

3. 质量改进技术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掌握质量改进的方法,如六西格玛、QCC小组活动、5S管理等。

了解质量功能展开技术,如QFD。

4. 质量管理职能
了解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质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要求。

掌握质量审核、供方质量管理、质量成本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5. 质量管理心得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心得
体会,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

以上是质量管理专业知识的主要方面,需要通过学习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第一讲: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质量管理的基础术语一)产品的概念1.产品的定义: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可包括硬件产品、软件产品或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是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预期的(如提供给顾客)或非预期的(如污染、损坏或不愿有的结果)。

2.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

1)硬件: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

如:制造零件、元件、组件、装配产品、机械、建筑物。

2)流程性材料:将原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的产品。

如:液体、气体、线体。

3)软件: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

如:信息、程序、规则、信息。

4)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如:旅游、交通、金融、医疗、教育、咨询、公共事业等。

任何一个组织提供的产品,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组成。

二)过程的概念1.过程定义: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

所有工作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

2.过程的特征:1)任何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和依据,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即有行或无形的产品。

如:产品设计,输入是市场需求的信息或特定的顾客的要求,输出是图样、规范、样品。

2)完成过程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

如:为了进行产品设计需要配备能胜任该项设计的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资金等;为了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需要开展的活动可包括编制设计计划,进行设计评审和验证,进行样品试制和鉴定,控制设计的更改等。

3)过程本身是价值增加的转换,价值的增加来源于投入过程中的资源和活动的结合所产生的结果。

4)为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入过程的信息、要求和输出的产品(有形或无形)以及在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应进行必要的检查、评审、验证。

三)过程网络及其质量体系的关系1.每个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实现价值的增值,例如:从接受顾客的合同要求开始,经过组织内部的一系列过程,直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所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的一系列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活动,旨在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或超越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中,包括质量管理原理、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质量目标的设定以及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等方面。

一、质量管理原理质量管理原理是指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它是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原理包括顾客导向原理、领导作用原理、全员参与原理、过程管理原理以及持续改进原理。

1. 顾客导向原理顾客导向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意味着组织应该始终以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实现顾客满意。

2. 领导作用原理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他们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观念,并为质量管理提供资源和支持。

3. 全员参与原理质量管理是全员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并积极改进自己的工作。

4. 过程管理原理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基于过程管理,通过明确和优化各个工作流程,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质量控制。

5. 持续改进原理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目标之一,组织应该不断寻找问题和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二、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是构建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和行业特定的标准。

ISO 9001是国际上最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帮助组织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1包括一系列要求,涵盖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目标设定、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监控和测量,以及持续改进等。

在行业特定的标准中,如汽车行业的IATF 16949、医疗器械行业的ISO 13485等,都根据行业的特点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规定。

三、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目标是组织为了实现业务目标和顾客需求而设定的质量方面的目标。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一、质量管理基本知识1. 质量定义: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相关的所有活动的质量,如生产过程、客户服务等。

2. 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改进、询证决策、关系管理。

这些原则构成了质量管理的基础,指导组织实现持续改进和顾客满意。

3. 质量管理体系: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

它包括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如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二、质量管理基本技能1. 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用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识别问题、评估风险并做出决策。

常用的统计工具包括帕累托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等。

2. 过程控制:通过监控和管理生产或服务提供过程,确保输出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

过程控制涉及识别关键过程、设定控制点、建立操作规范以及实施持续监控和反馈。

3. 问题解决技巧:掌握一套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如5W2H分析法(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 much),以及PDCA循环(Plan、Do、Check、Act)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系统地识别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验证效果。

4. 持续改进:培养一种持续改进的思维模式,通过不断识别改进机会、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估改进效果,实现组织绩效的持续提升。

持续改进涉及多个方面,如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员工培训等。

5. 沟通与团队协作:质量管理工作需要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协作,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有效的沟通包括明确目标、分享信息、倾听他人意见以及达成共识等技巧。

同时,团队协作还需要建立信任、尊重多样性并共同承担责任。

6.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质量风险,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产品分析
学生自身、家庭、社会







的足活源自服提需动



主体是学校
主体是学生
产品: 学生、学生的提高、教育服务
❖ ISO9000中的定义: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必须履行的、不同相关方提出、可
以是多方面的(学校的固有特性分析)
❖ 质量的特性
广义性 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时效性 变化的要求 相对性 需求不同,质量要求就不同(洗衣机)
1. 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它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适用于所有类型 的产品和组织,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为什么?
– 生存(组织存在的意义) – 统一思想(某个组织的实际困境) – 发展(磁铁的力量)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
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谁判断和评价,毕
业就失业?)
顾客的
基本要求 (规格)
Quality Control ----1950年
质量控制
引:狩野纪昭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
CS:顾客满意 customer satisfaction
特定顾客 的要求
❖ 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固有特性:促进人发展的活动
❖ 教育要求

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明确提出了三类高等教育学业标准:1、专科教育应当使
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
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2、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 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Quality Management----1970年 质量管理 品质管理
引:狩野纪昭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
CD:顾客惊喜 customer delight
顾客潜在 的要求
Quality Creation----现在以至将来 质的创造 品质的创造 魅力品质的创造
引:狩野纪昭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
品质创造 CD:顾客惊喜
小学的要求:
中学的要求:
大学的要求:
❖ 思考题:远程教育服务固有特性及如何测 量
服务的:功能性:最基本特性
时间性:及时、准时、省时 安全性: 不受损伤、损失 经济性:费用的合理程度 舒适性:环境整洁、设备使用方便等 文明性:亲切、友好的气氛
教育的: 远程的:
❖ 服务的对象是人,需要和期望是多样性的 ❖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 ❖ 服务是“不可储存的” ❖ 服务是“次性的” ❖ 服务是“不可预测的” ❖ 服务的质量更依赖于服务者的素质 ❖ 顾客的评价会带有个人色彩
品质管理 CS:顾客满意
品质控制 符合性品质
引:狩野纪昭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
使 她 惊 喜
❖ 恋爱活动质量分析
对 她 百 依 百 顺
满 足 个 性 需 要
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1、军品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采购军品时,不仅要求特性,同时提出了 质量要求。 50年代末,美国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 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
制冷(噪声)、安全美观、节能(特殊要求,颜色形状等)
质量的概念及其特点
• 固有特性
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冰箱: 制冷
要求: 温度、安全、省电、噪音低、美观
洗衣机: 洗涤衣物
要求: 干净、损伤小、安全、省电、噪音低等
特殊要求: 四川农民的要求、巴基斯坦居民的要求
教育: 促进人的发展
2、民品借鉴 70年代初,借鉴军用质量保证标准的成功经验,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 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分别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原子能发电和压力
容器生产方面的质量保证标准。
3、国际化推动 70年代末,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制定和颁布了 大量的民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4、统一标准 1979年 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 176) 1986年 发布了
ISO 8402《质量—术语》 1987年 发布了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 中国共产党胜利基础
——“打土豪分田地”
❖ 创造并保持公平的、成员积极参与的环境 ❖ 无序到有序的关键因素之一 ❖ 领导做领导的事,员工做员工的事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管理界有一句名言:人不应该是管理的,而应该是带领的。若要让下属跟从领导,就一
定要取得他们的信任。
当 IBM还 是 一 家 小 公司时 ,当时 的首席 执行官 老沃森 采用了 一套独 特的领 导方式 ,为IBM此 后 的成功 奠定了 良好基 础。他 的儿子 小沃森 ,也就 是公司 的继承 人,讲 述了他 的父亲 是如何 赢得下 属信任 的。父 亲从未 开除过 员工。 他告诉 员工, 他会依 靠他们 ,他所 做的就 是让他 们变得 更好。
中文字面解释:本质特征的程度 例如:电视的画面越清晰质量越好 与早期的人们对质量的认识是一致的,即绝对质量观
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认为,不是越卓越、优秀就越好; 朱兰则提出了“适用性”的问题,即相对质量观
例如:五星级酒店与小旅店 研究型大学与成人教育
日本经济的腾飞(电视、汽车等),质量观念的变化十分关 键;戴明奖的故事
❖ 这样的木桶能装多少水? ❖ 这样的木桶有什么缺点?(装水少、材料浪费)
v 它的基本含义是,在作物多 种必需养分中,对其生长和 产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土壤中 那种有效养分含量最小的养 分。如果无视作物需要的这 种养分含量最小的限制因子, 其他养分再高,也难以提高 作物的产量。
❖ 教育质量

一组促进人发展的活动满足要求的程度

教育固有特性
❖ 柏拉图认为: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
它能够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
❖ 裴斯泰洛齐:

“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
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