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疫苗种类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猪蓝耳病,又称猪耳蓝病或猪耳蓝家族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病。

该病由猪耳蓝病毒引起,主要感染幼猪,尤其是3周至3个月龄的猪。

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病毒,属于蓝病毒科猪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空气飞沫以及虫媒传播。

被感染的猪体内会产生病毒抗原,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个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下降、呼吸急促、腹泻、皮肤和耳朵发绀、神经症状等症状。

猪蓝耳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且容易引发其他继发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和控制猪蓝耳病的传播,养殖户和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注意屠宰场、饲料厂及周边环境的卫生,勤洗消毒污物、饲料和饮水器等容器,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2. 控制疫区动物和人员的流动:严禁未经防控部门许可的猪只流出疫区,防止疫区人员接触和携带病原体传播病毒。

3. 强化养殖场及运输车辆的消毒管理:定期消毒养殖场及运输车辆,特别是车厢内部,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细菌。

4.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尽量避免各种因素引起的应激,如环境温度的变化、气候震荡、饲料源改变等。

除了以上的防控措施,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进行。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供使用,其中较为常见的疫苗种类有:1. 细胞灭活疫苗:采用病毒复制繁殖后灭活制作而成,可以有效地诱导猪体产生免疫反应,提高疫苗接种猪对病毒的抗体水平。

2. 活疫苗:采用活病毒制成的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但使用活疫苗需要注意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条件,避免疫苗失活。

3. 基因工程疫苗: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猪蓝耳病毒的基因片段进行重组,使其具有免疫诱导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产生免疫效果。

不同的疫苗具有不同的接种方法和免疫程序,养殖户在接种疫苗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对猪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以及常用的疫苗种
类。

一、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
1.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的入侵和传播,包括严格的物品消毒、隔离措施以
及采取合适的生物安全等级。

2. 做好血清抗体检测: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检测是评估病场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及
时发现感染病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选择免疫力高的猪:通过选育具有高免疫力的猪种,可以增强猪群对猪蓝耳病的
抵抗能力。

4. 优化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喂和管理能够提高猪的整体健康水平,降低感染疾病的
风险。

二、常用的疫苗种类:
1. 活疫苗:即使用活病毒制备的疫苗,包括株弱毒疫苗和株强毒疫苗。

这类疫苗注
射后能够引发猪的免疫反应,帮助猪建立针对猪蓝耳病的免疫力。

2. 灭活疫苗:使用灭活病毒制备的疫苗,不具有活病毒的传染能力。

注射后,疫苗
中的抗原成分能够刺激猪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增强猪对猪蓝耳病的免疫能力。

3. 合成肽疫苗:使用病毒抗原的合成肽组成的疫苗。

这类疫苗不会引起疾病,并且
对不同的病毒株具有广谱的免疫效果。

4. 基因工程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可以按需选择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增加疫苗的免疫效力。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PRRS)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的繁殖和呼吸系统,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的爆发和传播,人们广泛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

下面将对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以及疫苗种类进行简要介绍。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猪场卫生:猪蓝耳病病毒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如温度、湿度和氧含量等,因此保持猪场的干燥和清洁非常重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有效防止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2. 强化猪群的免疫力:猪蓝耳病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针对不同菌株的疫苗对其免疫效果有限。

但适当地使用疫苗可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轻感染病毒的损失。

合理营养和良好管理也是提高猪群免疫力的重要措施。

3. 强化猪群的检疫和隔离措施:新引入的猪只应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确保不携带病毒进入猪群。

对感染病毒的猪只要及时隔离、治疗和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播。

4. 加强病情监测和报告:定期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的感染和疫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加强病情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猪蓝耳病疫苗:1. 活疫苗: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广泛的疫苗种类。

活疫苗是指使用活病毒制备的疫苗,能够在猪体内持续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活疫苗的优势是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感染的情况,激发猪体免疫应答,但也存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变和致病的风险。

2.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但仍保留病毒外壳和表面抗原,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灭活疫苗的优势是安全性较高,不会导致病毒复制和致病,但免疫效果可能相对较弱。

3. 重组疫苗:重组疫苗是将病毒的基因工程片段与其他病毒或质粒进行重组,制备而成的疫苗。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广泛流行于全世界的猪群中,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蓝耳病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间接接触途径传播,因此加强猪舍卫生、隔离病猪和使用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主要手段。

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猪舍环境卫生和净化空气:保持猪舍的通风、干燥和清洁,定期消毒、清理猪舍设施和床料,降低病毒在环境中的浓度。

2.严格管理猪群和猪群间的交流:加强对进猪的健康检疫,确保进猪来源可靠;限制人员、车辆等外来物体的接触,确保猪群间的隔离和防护。

3.隔离和处理疑似或确诊病猪:对于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群,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减少病毒在群体中的传播。

4.免疫接种:为了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流行,疫苗接种是必不可少的防控措施。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猪蓝耳病疫苗。

根据制备方法和免疫原的来源,猪蓝耳病疫苗可以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

活疫苗是指通过培养和增殖蓝耳病毒,获得病毒溶液后进行灭活处理制成的疫苗。

这种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强、保护期长的优点,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传播风险,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遵循严格的免疫程序。

单价疫苗是指只包含一种蓝耳病毒株的疫苗,只能预防感染该株病毒的猪蓝耳病,对于其它株的病毒无效。

多价疫苗是指在蓝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上插入其它病毒保护性抗原的疫苗,除了预防猪蓝耳病外,还可以预防其它猪呼吸道传染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传染病,在防控方面需要加强猪舍卫生、隔离病猪和使用疫苗等措施。

根据疫苗的制备方法和免疫机制的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可以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单价疫苗、复价疫苗和多价疫苗。

合理选择疫苗种类,并遵循合适的免疫程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流行。

猪蓝耳疫苗的种类与应用

猪蓝耳疫苗的种类与应用

猪蓝耳疫苗的种类与应用灭活苗:NVDC-JXA1株,CH-1 a株灭活疫苗具有安全、不存在散毒和造成新疫源的危险,也不能返强,便于贮存和运输,且对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不敏感,具有较长的免疫保护等优点,缺点是免疫剂量大、免疫次数多、免疫空白期长(5周左右),因而不适合仔猪免疫,对异源毒株免疫效果不理想,难以控制和根除PRRSV在猪场存在和流行,对清除PRRSV感染的巨噬细胞无能为力。

经典弱毒活疫苗:Ch-1R,R98株,VR2332Ch-1R株保护率较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Ch-1R株)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而成,已于2007年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该活疫苗是在Marc-145细胞上反复低温传代驯化而成,每头份疫苗含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量应≥105.0TCID50,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皆很好。

试验证明,该疫苗免疫保护率为96.1%,高于国外同类疫苗(80~87%),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保护率高于78%。

通过对高致病性 PRRSV变异株与疫苗株的序列分析发现,高致病性PRRSV变异处均位于同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中,与CH-1a株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外疫苗株VR2332亲缘关系较远。

经多次实验表明,CH-1R株疫苗对变异株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就目前而言,它是保护率相对较高的疫苗。

R98株:天然弱毒,安全可靠南京农业大学和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利用自行分离的PRRSV弱毒株R98研制而成,通过累计80代细胞连续传代和猪体连续回归,毒力不返强,基因序列未见变异,免疫猪只后无不良临床反应,仔猪的发病率降到18.3%以下,成活率达到90%以上,能够较好的预防控制PRRSV提高猪群生产性能。

R98株是自然弱毒株,分离自蓝耳抗体阳性而临床健康的猪群,为美洲型自然弱毒株,高度安全稳定。

另外,R98株与美洲型经典毒株VR2332株同源性高达99.5%以上,对普通蓝耳临床保护95.4%以上,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保护率为80%以上。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主要影响猪群的健康生产。

该病在中国和全球的猪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

为了避免这种病毒的感染和扩散,有必要实施有效的疫苗接种和防控措施。

一、疫苗种类1. 活疫苗猪蓝耳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是利用致病性蓝耳病毒制备而成的一类活疫苗。

该疫苗的优点是具有强的免疫力,接种后效果显著,防疫效果好,但是该疫苗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生产和使用不当,还会引起其它的安全风险。

比如接种疫苗后的病毒散布到环境中,可能对周围地区的猪群造成感染,而且由于该疫苗的不稳定性,存储条件也非常苛刻。

因此在使用该疫苗时,应谨慎操作,严格遵守生产和使用规范。

与活疫苗不同的是,猪蓝耳病灭菌疫苗是在经过化学特殊处理后的蓝耳病毒细胞上制备的。

该疫苗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虽然其免疫效果不如活疫苗,但是在一些需要保证安全的场合,用该疫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防控措施1.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猪蓝耳病的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而且传染力也强,因此,在饲养场或散养场等场所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染物和臭味,保持场所的通风和华湿,较少污染物的积累,避免致病病毒的存在和扩散。

2. 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保证食物和饮水的质量,避免对猪群体健康的威胁,比如禁用含有病毒的饲料和水源。

3. 传播途径的控制猪蓝耳病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食物、饮水和传染媒介(蚊子)等多种方式传播的,在防疫工作中应当避免病毒通过这些途径传播,比如减少猪之间的接触、强化场所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4. 实行免疫接种根据养殖猪的实际情况,实行必要的疫苗免疫工作,加强猪群的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

总之,要积极开展猪蓝耳病的防控和免疫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饲养者和相关人员的疫病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严格执行疫苗接种规程和防疫工作,依法管理饲养场,避免病毒传播和流行,保障猪群健康生产。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猪耳变性、猪耳红斑病,是由猪蓝耳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对猪场生产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的关键是采取科学、综合的综合措施。

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猪蓝耳病的疫苗可以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根据疫情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接种。

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生物安全措施:猪场应严格控制生物安全,保持清洁卫生环境。

避免将病猪和健康猪混养,加强无菌操作,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定期对场地、设备进行消毒,防止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3. 病死猪及时处理:对于疑似和确诊的猪蓝耳病病死猪,应及时处理。

尽量避免传播病毒给其他猪只,可以采用环境烧毁或埋葬的方式进行处理。

4. 强化检疫和监测:定期进行猪蓝耳病的检疫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对疫情进行处置。

加强对疫情高发地区的监控,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传播。

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对于感染猪只,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

包括提供充足的水和饲料,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解热剂和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缓解病情。

2. 隔离感染猪只:发现猪群中有感染猪蓝耳病的猪只,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猪只。

隔离期间应加强对猪只的护理和观察,防止病情恶化。

3. 加强免疫支持:对于患病猪只,可以通过加强免疫支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可以给予猪只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预防是关键,加强场地和设备的清洁,定期疫苗接种,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猪,及时对症治疗和隔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猪蓝耳病的发生和传播,维护猪场的生产和经济利益。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猪蓝耳病,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群健康的传染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或者空气传播传播,对猪群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疫苗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对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进行简要介绍。

猪蓝耳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猪蓝耳病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感染猪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对猪具有极高的致病性,感染后很容易导致猪的死亡。

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感染的猪、空气传播、猪场内外人员、车辆、器具等间接传播。

野生猪也是病毒的携带者,会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

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吐泻、皮肤紫绀等症状。

严重感染的猪会出现呼吸困难、出血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其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的传播和爆发,需要采取一系列严密的防控措施。

主要包括:1. 加强疫病监测:定期对养猪场的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

3. 控制传染源:加强管理,防止野生猪等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传播疫情。

4. 疫苗接种:合理使用疫苗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目前,针对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中,主要使用的疫苗有美洲型非洲猪瘟疫苗、欧洲型非洲猪瘟疫苗和中国型非洲猪瘟疫苗。

下面将对这几种疫苗进行简要介绍。

1. 美洲型非洲猪瘟疫苗美洲型非洲猪瘟疫苗主要针对美洲型病毒株,属于灭活疫苗。

该疫苗使用的雏鸡胚系病毒(CEV)作为毒株,经过体外培养、灭活和浓缩制成。

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接种,通常情况下需要两次接种,间隔21天。

该疫苗针对美洲型非洲猪瘟病毒的保护效果良好,但对其他型别的非洲猪瘟病毒保护效果有限。

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其中疫苗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制出 P R R S 弱毒活疫苗并商品化 。例如 , 猪蓝耳病 J A X 1 一 R株活疫苗 , 免疫持续期为 4 个月 。注射方法
是耳根后部肌肉注射 。按瓶签注明头份 , 用灭菌生理 盐水稀释 , 仔猪断奶前后 接种 , 母猪 配种前接种 , 每
次 1 头份 。
P R R S 基 因工程疫苗是较为理想 的疫苗 , 目前尚 在研究试验阶段。 正在研制的 P R R S新型疫苗种类较 多, 如基因疫苗 、 活载体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然而, 采用 嵌 合杆 状病 毒 表 达 的基 因工 程疫 苗 ,其 免 疫 效
体水平可以持续 6 个月左右等优点。其缺点是 , 灭活 苗的免疫剂量大 , 免疫抗体 产生期较迟 , 存在的异体
蛋 白易引起变态反应 , 猪免疫注射后应激反应较大 。 西班牙 、 荷兰 、 加拿大 、 美 国、 中国等 国家都 已研制 出
力下降 , 诱发猪高热病 。

P R R S 灭活疫苗并商品化。例如 ,猪蓝耳病 J A X 1 一 R 株灭活疫苗推荐免疫程序为 ,耳根后肌肉注射 , 3 周
龄及 以上仔猪 , 每头 2 毫升 , 根据当地疫情特点 , 可
旦猪场发病 ,要对病猪和外观健康的猪尽快
隔离饲养 , 料糟 、 水槽严格分开 , 猪 只之间不能相互 接触 以防传染。病猪可以对症治疗 , 例如青霉素 2 万
国际单位 / 千克 , ( 主要成分为复合碘 、 增
以在首免后 2 8日 加强免疫 1 次。 母猪 , 配种前接种 4 毫升。种公猪 , 每隔 6 个月接种 1 次, 每次 4 毫升。 P R R S活疫苗 同灭活苗相 比, P R R S弱毒苗 具有
1病原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 核糖
核酸病毒 。病毒粒子为圆形 , 直径为 5 0 ~ 6 0 纳米 , 有 囊膜 , 病毒基 因组为单股正链核糖核酸 , 不凝集 鸡 、 哺乳动物和人 的 0型红细胞 。 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 , 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 增强作用 , 在 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 , 在细胞 上
效剂等 ) 0 . 1 毫升 个疗程 , 以缓解症
: , 2 次, 天, 连用 7天为 l 发感染 。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9
送到有条件 的实验室进行蓝耳病的抗体检测 ,抗体
抵抗力相对较弱 , 对高温 、 酸碱度敏感。从发现蓝耳 病至今 已有数十年 的时间,虽然 国内科学家试图扑 灭本病 , 但 由于其变异性强 , 传播速度快 , 因而 , 至今 未有任何一个 国家做到真正消灭该病的发生 。
2 疫苗种类
目 前, 国内外生产的蓝耳病疫苗分 以 P R R S 灭活 疫苗 、 P R R S 活疫苗 、 P R R S 基 因工程疫苗。 P R R S 灭活疫苗 最早研制开发 出用 于防控蓝 耳 病发生的疫苗 , 其具有安全 , 不存在散布病毒和造成 P R R S 新疫源 的危险 , 便 于贮存和运输 , 免疫后 高抗
阳性猪绝对不能引进 , 抗体阴性猪也应该隔离观察 , 直到母猪妊娠后无繁殖障碍 ,所产仔猪无蓝耳病症 状才可与其他猪混养 。 消毒要使 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更换使 用 。
( 如 卤素类 、 酸类 、 醛类 、 双季铵盐和双胍类 、 酚类 和 碱类消毒药 )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蓝耳病是很好 的方法。搭配合理的营养 , 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 量差 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 , 避免导致慢性 中毒 , 免疫
兽 药
猪 蓝 耳 病 的 疫 苗 种 类 及 防 治 措 施
孙 继 鑫 尹 燕 迪 马 立春 ( 黑龙江省依 兰县草原监理站 黑龙江依 兰 1 5 4 8 0 0 )
免疫效果好 ,免疫力坚强 ,免疫期长等优点 ,在有 P R R S 病史的猪场和受到 P R R S V强毒感染威胁的猪 场接种 P R R S V弱毒活疫苗 , 对控制该病和降低经济
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 。该病毒在外界环境 中的
力评估方法和标准与 国内生产 的全病毒活疫苗存在
着明显差异 , 其使用效果仍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
3 防治措施
接种疫苗并不能产生 1 0 0 %的保护 , 仅能起到一
定的预防其是 弱毒苗的使用更应该慎重。 在饲养的时候注意坚持 自繁 自养 ,胎盘传播是 本病 的重要传播途径 , 所 以坚持 自繁 自养 , 不从疫 区 和有本病史 的猪场引种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 需要引种时应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 ,并采血
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西班牙 、 荷兰 、 美 国和中国均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 P R R S ) 是猪的病毒性传 染病 ,该病 的临床症状 以母猪 的繁殖 障碍和不 同年 龄病猪 的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 ,所以称为猪的繁殖
与呼吸障碍综合症 , 有时病猪耳朵会发绀变蓝 , 故 又 称为蓝耳病。本病是 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 毒( P R R S V) 引起 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 以成年猪生殖 障碍 、 早 产、 流产 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 的 传染性疾病。本病具有传播范围广 , 各季均可发病 , 死亡率高等特点 。此病严重危害和制约我 国养猪业 的发展 , 每年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 我国将 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