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药物预防的原则:

一、治少防多。(猪群中如果有三、五头猪发病,就要对大群进行药物预防,发病猪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二、预防减量,治疗加倍,重视辅助用药。按疗程用药。(常规预防性用药适当减量适用,减少药物的种类,减少用药量,治疗则反之,同时辅助用药,如增加能量,解热,保肝护肾、平衡电解质等。)

三、合理搭配药物避免配伍禁忌。

猪群精确化用药方案:

一、按猪生长阶段的用药方案:

断奶前后十天,用药目的控制断奶应激,增强猪体体质,净化疫病(萎鼻、蓝耳、圆环、支原体)等。

1、盐酸多西环素500g+金芪强5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氟美欣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30—60kg之间,猪只本阶段的生理因素造成呼吸道病多发,强化用药,避免“18周龄墙”对猪的伤害。

1、特效阿米卡星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多西环500g+磺胺六甲氧嘧啶钠300g+小苏打300g+灵芝金维

300g/500kg饲料

二、按季节气候变化可选用的用药方案:

冬春季节以预防气喘病、链球菌、5号病、腹泻性疾病为主,可选用方案:

1、特效泰乐菌素100g+特效多西环素500g +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2、阿莫西林500g+毒疫康300g /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夏秋季节以预防高热病、血虫病、中暑、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用药方案为:

1、菌虫统治5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金伊维200g/500 kg饲料

2、阿莫西林300g+灵芝金维500g/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特效多西环素200g/500kg饲料

猪场常备药物:金芪强、氟美欣、毒疫康、特效金伊维、菌虫统治、灵芝金维、阿莫西林、特效型泰乐菌素、特效型多西环素、特效阿米等。

保育猪群蓝耳病的防控

保育猪群蓝耳病的防控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谢海明 在养猪生产中,断奶后的保育猪群是猪蓝耳病的一个高发群体,这可能跟蓝耳病的抗体依赖增强特性(ADE)有关。因断奶后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低水平的抗体对蓝耳病毒的复制有促进作用。在临床诊断上,呼吸困难、高热厌食、消瘦等非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难以判定蓝耳病毒感染,而其继发感染表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往往容易造成诊断的片面性。 1 案例描述 广东某猪场,基础母猪约600头,从约半年前开始出现生产上的不稳定,首先是母猪群出现繁殖障碍,表现为早产、后期流产等症状,大约过了一个多月左右后母猪群稳定,转移至保育舍的猪,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约41℃,食欲减退,严重者废绝;部分猪只出现关节肿大,偶见拉稀等症状。剖检见渗出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心脏、肝脏及肺脏表现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肺肿大、水肿,可见典型的间质性肺炎,不规则的实变区,与其它区域界线明显。该场前期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略有减轻,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后免疫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同时抗生素保健和治疗等措施仍无法得到改善,保育期死亡率高达20%~40%。 据了解该场在半年前左右曾引入100多头后备母猪,引种后并没有做相关的隔离驯化直接混群,后开始出现母猪的繁殖障碍,随后转入保育舍发病。该场蓝耳疫苗免疫某经典弱毒株母猪3次/年普免,仔猪哺乳期间10日龄左右免疫。随后加入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免疫计划,以及多种抗生素的保健及治疗措施仍旧无法得到明显改善。经临床症状后病理变化分析后,建议全群免疫蓝定抗(福州大北农)同时配合抗生素保健及治疗,一个多月后回访,猪群生产逐渐恢复正常。 2 病因分析 在临床生产中,因引种行为的不谨慎和缺乏良好的后备种群管理带来蓝耳病的问题屡见不鲜,因为引种可能将一种新的蓝耳病毒毒株引入猪场,亦或是从阳性场引入到阴性场。保育猪群是蓝耳病最易感的群体,在蓝耳病毒感染后,副猪嗜血杆菌是保育猪群常见的细菌性继发感染病原之一,因此,副猪嗜血杆菌病似乎成了猪场蓝耳病的“指示器”。而在蓝耳病毒严重破坏猪体的免疫功能后,副猪嗜血杆菌病变得异常难控制,这是诸多养殖场深受其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蓝耳病的免疫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许多猪场因为疫苗的选择不当或免疫时机不当而导致免疫无效,甚至免疫引起负面的效果。众所周知的是蓝耳疫苗免疫后到产生保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免疫空白期,这是免疫预防控制保育猪群发生蓝耳病最头疼的问题。母源抗体在仔猪的持续时间大约一个月,由此可见无论是早期免疫还是两次免疫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无法阻止保育猪群的蓝耳病发生,因为早期的免疫还可能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 3 使用蓝定抗控制蓝耳病 20日龄左右仔猪免疫蓝定抗可有效改善保育猪免受蓝耳病的困扰,是因为蓝定抗在其专用稀释液的协助助下可以快速启猪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大大缩短了疫苗的免疫空白期,使仔猪快速获得坚强的免疫保护。一方面有效减少了母源抗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蓝耳病最佳用药方案 药物预防的原则: 一、治少防多。(猪群中如果有三、五头猪发病,就要对大群进行药物预防,发病猪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二、预防减量,治疗加倍,重视辅助用药。按疗程用药。(常规预防性用药适当减量适用,减少药物的种类,减少用药量,治疗则反之,同时辅助用药,如增加能量,解热,保肝护肾、平衡电解质等。) 三、合理搭配药物避免配伍禁忌。 猪群精确化用药方案: 一、按猪生长阶段的用药方案: 断奶前后十天,用药目的控制断奶应激,增强猪体体质,净化疫病(萎鼻、蓝耳、圆环、支原体)等。 1、盐酸多西环素500g+金芪强5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氟美欣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30—60kg之间,猪只本阶段的生理因素造成呼吸道病多发,强化用药,避免“18周龄墙”对猪的伤害。

1、特效阿米卡星2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2、特效泰乐菌素1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3、特效多西环500g+磺胺六甲氧嘧啶钠300g+小苏打300g+灵芝金维 300g/500kg饲料 二、按季节气候变化可选用的用药方案: 冬春季节以预防气喘病、链球菌、5号病、腹泻性疾病为主,可选用方案: 1、特效泰乐菌素100g+特效多西环素500g +金芪强300g/500kg饲料 2、阿莫西林500g+毒疫康300g /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500kg饲料 夏秋季节以预防高热病、血虫病、中暑、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用药方案为: 1、菌虫统治500g+金芪强300g+灵芝金维300g+金伊维200g/500 kg饲料 2、阿莫西林300g+灵芝金维500g/500kg饲料 3、特效氟美欣200g+特效多西环素200g/500kg饲料 猪场常备药物:金芪强、氟美欣、毒疫康、特效金伊维、菌虫统治、灵芝金维、阿莫西林、特效型泰乐菌素、特效型多西环素、特效阿米等。

猪蓝耳病论文

猪蓝耳病的研究及防治 摘要:我国一些地区陆续暴发一种以高热为典型症状的综合症,此疫病传播速度之快,流行面积之广、死亡率 之高都是养猪史上罕见,曾掀起了一场谈“高热”色变的风暴,给集约化养猪生产带来巨大浩劫。 关键词:无名高热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预防饲养管理 2006年春秋之季,我国一些地区陆续暴发一种以高热为典型症状的综合症,此疫病传播速度之快,流行面积之广、死亡率之高都是养猪史上罕见,曾掀起了一场谈“高热”色变的风暴,给集 约化养猪生产带来巨大浩劫。通过相关部门及专家近一年的探索与研究,已证实该疫病是由高致 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Abstract: in some regions of our country one after another outbreak of a high fever for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syndrome, the disease propagation speed fast, an area popular with wide, high mortality are rare in the history of pig, has raised a field on "high fever" the mere mention of the storm, to set intensive pig production with great havoc. Keywords: unknown high fever of highly pathogenic PRRS vaccination management 2006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 in some regions of our country in succession outbreak of a high fever for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syndrome, the disease propagation speed fast, an area popular with wide, high mortality are rare in the history of pig, had set off a field on "high fever" the mere mention of the storm, to intensive pig production bring great disaster.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experts to nearly a year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disease is caused by highly pathogenic swine blue ear virus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comprehensive syndrome virus variation) caused by an acute and highly lethal disease.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1.1 疫病的流行性 本病自2006年5月份首发于江西省的高安、抚州地区后,迅速在我国养猪相对密集的中东 部地区传播蔓延,主要以南方地区、华中地区受害最为严重,至9月中下旬告一段落。接着于10 月中旬死灰复燃,而且至当年的11月底疫情已扩大到华南、华中、华北甚至东北地区的一些省 份。近期又在广东云浮市出现疫情,呈现明显的跨区域流行和传播特征。一般来说,一旦猪场感 染此病,整个猪群在3~5天内感染,随后波及邻近地区。各年龄段猪群都可以感染,仔猪发病 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致死。 高致病性蓝耳病疫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饲养环境恶劣,猪舍通风降 温不良,炎热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被感染的猪呈现出的临床症状包括: 高热(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卧地不起,皮肤发红,眼结膜炎、眼睑水肿;气喘、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现在猪蓝耳病是一个还有没出现一个有效的药物治疗的猪的疾病。本文就浅谈,总结一下一个据目前市场上来说的一个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猪蓝耳病是由尼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我国将其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国外称其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已列入一类动物疫病。 一、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 1、保护易感猪群 ●首选PRRS灭活苗(安全、不散毒)。 ●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拌料饲喂15-20天。 ●复方花青素1000克/T+70%阿莫西林500克/T,饮水15-20天。 ●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安多福万金水1:2500对猪群带猪消毒。 2、隔离已感猪群 ●对于已经感染的猪群一定要隔离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时,或者没效果可以放弃淘汰了 ●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安多福万金水1:2500对猪群带猪消毒。 3、治疗感染猪群

●柴胡10ML+利巴韦林2ML+恩诺沙星10ML注射,50公斤/体重用量,一天两次。(用于退热,适用于发热在41.5°C以上的猪群)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 ●复方花青素5克+阿司匹林1克+牛磺酸5克/500ML水喂服,一天两次。无效反弹的猪群建议淘汰掉。 ●紧急加强接种PRRS灭活苗,使用建议量的2倍接种,间隔7-9天后再接种一次。 ●使用0.2%的过氧乙酸或安多福万金水1:2500对猪群带猪消毒。 4、猪群病毒净化 ●一般来说,一但感染了猪蓝耳病都是伴有的猪瘟混合感染,建议在上述第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抗猪瘟血清,猪瘟血清50ml/支,2—4ml/10公斤体重,只用一次。(放置常温后注射) ●如果伴有附红细胞体、链球菌感染,在上面说的第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磺胺六甲氧800克+5%青蒿素1000克+复方花青素1000克/T,拌料饲喂9~10天。 文中只是本人总结出来的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如果大家可以提供讨论大家的经验那就更加的好!!

如何防控蓝耳病

如何防控蓝耳病 蓝耳病能够加重本病及支原体感染、巴氏杆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和链球菌感染等其它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提高其发病率,并且能发展为呼吸道病综合征。但在猪群中根除蓝耳病是不太可能的,必须对蓝耳病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危害有充分、清醒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与蓝耳病“长期共存”、“与蓝共舞”的心理准备。在这里我们结合金宝贝干式撒发酵床养猪新技术,帮助广大养殖户及时防控蓝耳病,减少经济损失。要掌握控制“蓝耳病”的四条黄金治病原则: 一、小猪住房小,得病治不好。 饲养密度不仅与猪的发育状况有关,还与猪的蓝耳病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最佳饲养密度是以每个圈舍内总面积三分之二的干燥地面面积用于躺卧和休息的标准。使用发酵床养猪圈舍空间大,没有水泥圈的冰冷和湿滑,猪猪们可以自由运动并采集食,养出的猪,运动多,体质好,代谢机能完善,自身抵抗能力会比传统养猪高很多,得病概率就会小很多。 二、应激是杀手,一定要减少。 进入冬季,气温较低,冷应激是引起蓝耳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做好猪场的采暖措施。实际生产中最好将局部采暖保温和全部采暖保温两者结合,从而达到经济实用效果好的目的。使用发酵床养猪,垫料下层40-50℃发酵,垫料表层20℃以上恒温,保证了冬季猪舍的温暖,柔软的垫料给猪群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了应急,才能保证冬天猪不会爆发蓝耳病。 三、卫生条件好,猪猪才长膘。 发酵床养猪,粪便被有益微生物分解转化,没有粪臭味,猪舍干净卫生,垫料干爽松软,为猪提供了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其在这里健康成长。在这里生长的猪始终保持体表干爽、无污染、无臭味,自然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几率就会降低。 四、营养跟得上,才有好价钱。 猪可自由采食发酵床垫料中的菌体物质,丰富了猪肉中呈味物质的积存,垫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经发酵过程部分生成低分子脂肪酸,猪吃垫料后,这些脂肪酸经消化吸收最终沉积到体内,提升猪肉的香味且肉香而不腻。 综上所述,只要注意以上四大原则,结合用金宝贝发酵床可以有效的防控蓝耳病,并且猪生长健康,体质好,用药少,猪肉品质自然会提高,生产出的猪肉也更生态。

2018版猪病防治手册

汇丰猪病防治手册 目录 一、常见猪病鉴别诊断图表 二、常见猪病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三、关键阶段保健及驱虫 四、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五、各阶段猪的最佳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

一、常见猪病鉴别诊断图表 1、病猪体表检查可能涉及的疾病一览表 2、病猪主要症状涉及疾病一览表

3、猪呼吸道疾病鉴别诊断

4、猪消化道疾病鉴别诊断

二、常见猪病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1、猪瘟 [诊断要点] 症状: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伏卧喜睡、寒颤、挤卧一堆。站立行走拱背弯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眼结膜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 剖检: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花纹。肾颜色变淡,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脾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胃肠浆膜出血点 或弥漫性出血。急性病例喉头和膀胱粘膜可见出血点。慢性病例回盲口及胃底黏膜有钮扣状溃疡。 图片 [防治方案] 治疗:紧急接种大剂量猪瘟苗+转移因子(天恩泰),百疫康+阿莫西林饮水。 预防:优质猪瘟疫苗+转移因子(天恩泰)。 2、蓝耳病 [诊断要点] 症状:体温升高,退热后反弹。食欲减退或不食,精神沉郁,畏寒扎堆。驱赶后方饮水,眼结膜潮红,皮肤潮红(尤其是耳朵、后躯),咳嗽,打喷嚏。 中后期流鼻涕,腹式呼吸,嗜睡。耳朵和后躯发绀。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腹泻、便秘。偶有部分猪只出现耳朵及后期皮肤发绀,精神食欲正常,一 般能自愈。 剖检:腹股沟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褐色、肿大、切面苍白多汁。肺出血、淤血病变为斑驳样、间质性肺炎。肺心叶、尖叶拉长。部分病例肺脏发生实变,手感如橡皮样。 图片 [防治方案] 治疗:个别猪注射菌泰康+转移因子(天恩泰),百疫康+替米考星预混剂饮水。预防:百疫康+替米考星预混剂拌料,连用7天。 3、伪狂犬 [诊断要点] 症状:种猪不育;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多于出生后1-10日多发,死亡率高达100%,表现为体温升高,沉郁,呕吐,腹泻,惊厥,神经症状。育肥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顽固性咳嗽,增重缓慢。 剖检:大腿内侧、腹下皮肤、乳头周边紫黑色出血点。脑膜充血水肿,肝肾灰白

猪蓝耳病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张华)

病原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为圆形,直径为50~60nm,含有20~35nm的核衣壳,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19g/cm3;有囊膜,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股RNA,分子量约1.5×106道尔顿。不凝集鸡、哺乳动物和人的O型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好在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对高温敏感。在深冻组织中病毒可存活数年,但在4℃仅存活1个月,37℃存活18h,56℃存活15min以内。在pH6.0时稳定,在pH5.0以下和pH7.0以上均易失活,将肉尸保存于4℃18h仍能发现其中有活病毒。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 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 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发病机理 ?PRRSV可通过血液循环穿过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妊娠后期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 临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蓝耳病防控手册

蓝耳病防控手册 一、蓝耳病的危害 1、导致母猪生产力下降(流产死胎),仔猪感染后成活率降低 蓝耳病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包括迟发情,不发情,返情,妊娠后流产、早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无乳综合症,子宫炎症,增加后备母猪二胎综合征发生概率。仔猪感染蓝耳病后出现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和犬坐姿势、腹泻、渐行性消瘦、眼睑水肿、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死亡率极高,可达80%以上,甚至100%。 2、是呼吸道综合征的主要元凶 蓝耳病在呼吸道综合征中起到乘上启下的作用,在氨气浓度过高,转群、温差过大、支原体使呼吸道系统的第一屏障受损害,此时蓝耳病阳性场易发生蓝耳疾病,破坏肺部巨噬细胞,导致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疾病继发性感染最终导致猪只死亡。防治好蓝耳病是防治呼吸道综合征的重中之重。 3、导致免疫抑制造成疫苗免疫失败 近期在很多猪场发生猪瘟免疫不全,导致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发生温和型猪瘟,由于症状不典型凭临床和经验诊断易造成误诊,经实验室检测这些猪场猪瘟免疫不全与蓝耳病毒造成的免疫抑制有很大关系,其中包括许多蓝耳病阳性稳定场,所以蓝耳病阳性稳定场也要定期进行蓝耳病的监测和防控。 二、蓝耳病难控制的原因 1、疫苗效果不佳的原因 (1)病毒的变异性: 蓝耳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变异率较高的,同一基因型的PRRSV分离毒株之间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特别是在基因组ORF1a的nsplb和nsp2,ORF3和ORF5的变异性很大。不同毒株之间出现基因重组,活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重组,一个猪场、一个猪群同时存在经典蓝耳病病毒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一种疫苗很难将现存的所有毒株包含。 (2)病毒逃避免疫监视: 蓝耳病病毒氨基酸第N44糖链与其前一个N糖链之间正好是病毒的中和表位,由于存在空间位阻作用而影响中和抗体对中和表位的有效识别,从而降低了中和抗体的中和作用,使蓝耳病病毒能够逃避肌体的清除作用与免疫保护,致使病毒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蓝耳病的疫苗免疫 花象柏 (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库专家) 一、蓝耳病疫苗免疫的历程回顾 我国最早于1995年底在北京、天津地区的猪群发生了蓝耳病,并于1996年分离出CH-1株蓝耳病病毒。我省最早于1998年在南昌和东乡两地的猪群发生了蓝耳病,通过检测发病猪群血液的蓝耳病病毒抗体呈100%阳性率而得到初步确诊。1999年,上海奉贤兽医站推出了一种蓝耳病弱毒疫苗,据生产疫苗单位的内部人士透露,他们生产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疫苗毒株为VR2332的致弱毒株。我省一些猪场在2000年使用了这种蓝耳病弱毒疫苗。 2001年,我国发生了第一次由蓝耳病病毒CH-1株引起的全国性蓝耳病大流行,病的特征以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无乳为主,母猪基本上不死亡,但乳猪因母猪无乳,死亡率很高。此时发现,母猪注射过上海奉贤兽医站生产的蓝耳病弱毒疫苗的,没有发生蓝耳病,本人认识到蓝耳病弱毒疫苗有预防蓝耳病发生的效果。尔后,蓝耳病在猪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从2002年的第四季度开始,我省一些猪场7周龄以上的保育猪因蓝耳病诱发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了一种以严重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本人称之为呼吸型圆环病毒病的呼吸道疾病,易感猪发病率达到80%以上,致死率达到90%以上。2003年3月,本人曾去过浙江肖山一家有两千头母猪的大型猪场,该猪场因为这种疾病死亡三万多保育猪,证明保育猪发生这种疾病是全国性的。通过摸索,采取蓝耳病弱毒疫苗和发病猪病料做的自家组织灭活疫苗对抗圆环病毒的感染,成功地控制了保育猪的这种灾难性疾病。期间,又有辽宁益康生物药品制造厂推出了一种双价(美洲型和欧洲型)蓝耳病弱毒疫苗,被许多猪场应用。这两种蓝耳病弱毒疫苗对当时猪场蓝耳病和上述呼吸型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随着蓝耳病的流行越来越广泛,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应用越来越

替米考星防控蓝耳病成共识

替米考星防控蓝耳病成共识 发布时间:2010-12-28 抗病毒作用有据可查 在传统的认识中,抗生素对病毒病是不起作用的了,而为什么替米考星会有这种效果呢?这要从PRRSV的特点和替米考星的作用机理说起。 研究显示,PRRSV侵入猪体后巨噬,病毒不但不会被杀死,反而在单核细胞系与巨噬细胞内繁殖、复制,猪产生的抗体能促进巨噬细胞对蓝耳病毒的吞噬作用,增强PRRSV在细胞内的繁殖、复制。同是、PRRSV还能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诱导猪只肺部细胞凋亡,导致肺泡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杀菌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并引起外周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发生异常变化。然后,病毒迅速向局部淋巴器官、全身组织扩散,并在其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持续复制、繁殖,破坏了淋巴细胞和黏膜屏障,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引起严重的继发感染,主要是侵害呼吸系统的病原体感染,包括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波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感染,造成PRRSV感染后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而替米考星是一种由泰乐菌素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畜禽志专用抗生素,具有机体吸收快、表观分布容积大、选择性富集功能、在肺组织和乳中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广谱抗菌的特点。国内外各项研究表明,替米考星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霉形体、螺旋体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畜禽呼吸道吸道疾病和生殖系统感染,尤其对PRRSV引起的繁殖障碍及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西班牙学者Fraile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次通过试验证明,替米考星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而具有抗病毒作用,应用替米考星能有效控制PRRSV感染造成的繁殖障碍和免疫抑制,可避免PRRSV对仔猪整个生长期的生长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另有学者经过试验证实,PRRSV和PCV2两种病毒同时感染能减少猪体内巨噬细胞的数量,财时降低其免疫功能,而这时投喂替米考星,则会协助巨噬细胞使其免疫功能恢复接近正常水平。 泰美妙更受青睐 正是因为替米考星在防控蓝耳病方面的独特效果,近年来很多商家都加大了对该类产品的开发,因此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品牌不少,即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而且价格从300多元到700多元不等,临床效果自然也就千差万别。记者在市场了解到,在众多品牌中,比利时浩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替米考星产品“泰美妙”逐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规模养猪场的首选品牌。

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一、主要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行动相当迅速。全市电话会议以后, 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迅速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或分管农业领导为指挥长的领导专班, 组织召开了各层面会议。多数乡镇制订了应急预案, 成立了应急工作专班及技术专班。镇还专门落实了2000 元防控经费。乡镇实行了对专业大户由分管领导责任包干的防 控措施。 (二)工作主动扎实。防控措施到位。1疫情普查全面进行。各乡镇组织对全市月份以来疫情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 根据市指挥部统一安排。为全市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镇普查工作安排早, 完成早, 情况真实全面。 2监测报告认真负责。各乡镇进一步完善了村级疫情报告观察员制度。认真分析疫情形势,随时掌握疫情发展态势, 重点加强了种猪场、 规模养猪场的疫情监测工作。各指挥部坚持24小时值班, 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值班以来, 共接到疫情报告12起,市指挥部及时派专家赶赴现场进行了处理。 3 防疫补针效果明显。各地在猪蓝耳病疫苗未分发前。共补免生猪10万头, 有效地构筑了猪瘟免疫屏障。杨林市、、街河市等乡镇基础防疫工作扎实, 至今尚未发现一例生猪疫情。镇还自购蓝耳病疫苗为重点区域90 头生猪进行了免疫接种。 4 消毒灭源扎实有效。全市共组织消毒药品250 件。并且由村防疫员统一上门服务,既保证了消毒工作到位, 又实行了科学消毒,全面彻底,确保了效果。、等乡镇由镇统一解决消毒经费, 促进了消毒工作迅速完成。各防疫监督组督促各养殖场、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建立了定期

消毒制度,对流通环节跨区域性调运牲畜及其产品的车辆实行严格清洗 消毒。 5 检疫堵疫严格把关。一是除省设油榨口边检站长期设卡堵疫外。严防外地仔猪带进疫病。三是严格执行屠宰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无标无证生猪和病死生猪禁止进场宰杀, 严禁病死猪上市交易, 凡没经检疫的猪肉禁止进入市场, 确保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四是各生猪调运站(集并点)严格凭免疫耳标和产检证实施检疫合格后开具运检证。 6 舆论宣传正确引导。各乡镇通过多种形式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特别是严厉制止打击不法猪贩通过造谣乘机收购生猪的行为。使防控知识家喻户晓。 7 畜牧生产有序发展。当前周边省市疫情严重。科学应对疫情, 疫病防控与畜牧生产两不误。尤其是加大了良种母猪发展力度, 大力培植 发展后劲, 积极引导养殖户实行健康养殖、规范化养殖。镇大力实施了3123工程, 生猪发展稳中有升。月底生猪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养殖户 达到24 户, 比去年增加16 个;该乡镇全强和兴民两个种猪场发展形势 良好, 另外又建成了两栋150标准化猪舍;全年有望实现出栏 6.4 万头 目标。镇为激励生猪生产, 此期间已拿出28500元资金对生猪养殖进行奖励。对2006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奖励500元, 年出栏200 头以上的奖励2000元, 年新增良种母猪5头以上的农户每头奖励100 元。全镇共奖励了27个农户。该镇现新填栏仔猪10000头, 新增良种 母猪50 头。 二、存在问题 (一)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从全市疫情普查情况看。但稍有不慎, 将引起疫情扩散。目前仍有镇村2组、5组、村 4 组、镇村13组、村6 组、村4 组、乡村 4 组等村组疫情比较严重。 (二)疫情报告不够规范。一是少数乡镇疫情上报随意性较大。动则向市指挥部报告;二是村级疫情报告没有登记, 档案记录不完善。 (三)设卡堵疫困难较大。一是各路卡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设卡堵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区别及防控措施 - 副本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蓝耳病均属美洲株,两者的毒株都会造成感染猪群免疫抑制和机体抗病力下降,后者病毒部分基因缺乏后,成为变异株,致病性增强,杀伤力加大。现将两者的主要区别归纳如下。 1流行特点1.1 经典猪蓝耳病 经典猪蓝耳病在猪群中带毒率高,许多健康猪带毒,康 复猪通常不会再发生感染。感染猪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染而排毒;即使在临诊症状消失后8周还可向外排毒,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反复传播而难以根除。通过呼吸道或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进行母子间的垂直传播。据报道,通过气源性感染,可以使本病在3km 以内传播。隐性感染猪引入猪群时,在应激状态下,会排出病毒,并通过多种途径如口、鼻、眼、粪便等感染其他易感猪只。公猪通过精液在同猪群间水平传播PRRSV ,怀孕母猪感染病毒后,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繁殖障碍。此外,某些禽(鸟)类带毒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各种日龄猪都易感,但是主要危害乳猪和繁育母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1.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迅速,蔓延快;猪场内先发于 中、大猪,后感染保育猪,随后全场大小猪都会发病[1] 。2006年至今,往往春末开始,夏季暴发。发生率为50%~100%,病死率为30%~70%,少数猪场高达80%~100%。 2主要症状2.1 经典猪蓝耳病 本病潜伏期可因地域、季节的不同而长短不一。本病的 病程通常为3~4周,最长可达6~12周。由于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不同,感染猪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孕猪发病初期,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尤其妊娠后期较为严重。少数母猪可见耳朵、腹部、腿部发绀。母猪出现早产、产奶量下降,少部分早产猪的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其中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妊娠晚期发生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配种前感染的母猪产仔率降低、推迟发情、屡配不孕或不发情等。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病情较重,病猪呼吸急促,少数病猪耳朵发紫,有时表现腹式呼吸、咳嗽、厌食、发热达40℃以上,生长缓慢;病后期皮肤青紫发绀,常因继发感染,使病情恶化[2]。断乳前仔猪的病死率可达30%~ 50%。保育猪以30~90日龄最易感。体温升高至39.5~42.0℃, 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和食欲不振,扎堆;多数猪呼吸困难,有时腹泻或四肢关节肿胀;皮肤发红,后期耳尖、臀部皮肤发紫;可有结膜炎;迅速消瘦,多数死亡或成僵猪,少数康复。育成猪感染初期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喷嚏;随后眼睑肿胀、结膜炎、腹泻和肺炎等,死亡率高。种公猪除上述表现外,还有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射精量少;公猪无发热现象,极少数出现双耳皮肤发蓝。 2.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多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猪皮肤发红、充血、淤血、呈 片状、甚至弥漫状,随后发白;少数病猪皮肤散发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丘疹。双眼肿胀,结膜发炎。精神差,个别病猪呈现精神症状,站立困难。病猪呼吸困难;少数病猪流鼻液。孕猪流产、死胎,甚至在分娩中死去。康复猪也有再次发病的,具有回潮性[3-4]。 3重要病变3.1 经典猪蓝耳病 病死仔猪主要病变在呼吸系统:肺脏肿大,间质增宽。 少数病死猪在肾脏散布数量不等的出血点。病死猪淋巴结肿大,其中腹股沟淋巴结最明显。其他脏器的病变不明显。显微镜下可见肺支气管、细支气管及毛细支气管扩张;各级支气管的管腔内充斥着数量不一的炎症细胞、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坏死的崩解物;小叶间质和肺泡隔明显增宽,炎性细胞浸润、充血等。淋巴结的皮质、髓质有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淋巴小结数量减少;皮质淋巴窦中有多量炎症细胞及组织坏死崩解物。 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病死猪剖检病变虽具有多样性,但仍以呼吸器官为最 严重。鼻腔、喉头、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黏膜性渗出液,呈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死猪肾脏瘀血、肿大,有时散发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膀胱积尿,尿色呈棕黄色。病死猪肝脏肿大,呈暗红色或土黄色,质脆;胆囊扩张,胆汁浓稠。病死猪全身淋巴结充血、水肿,切面外翻;病情严重者全身淋巴结常见出血性炎症,尤其是颈部、肺部和肠系膜淋巴结。病死猪心肌表面弥漫性出血;脾脏肿大,表面常见米粒大出血性丘疹,有时边缘散布出血性梗死灶;脑膜充血,脑水肿。病死猪有时发现胸腔积液。 4防控措施 目前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均无有效的 治疗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采取综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区别及防控措施 刘训山 (安徽省定远县畜牧局定城畜牧兽医站,安徽定远233200) 摘要从流行特点、主要症状、重要病变等方面介绍了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诊断区别要点,并提出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典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区别;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5-0337-02 收稿日期 2011-02-11动物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5期337

蓝耳病对养猪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蓝耳病对养猪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蓝耳病是目前对全世界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中国因为蓝耳病造成的损失很难统计,因为疫病复杂,很难统计单个疾病所带来的损失。 在美国,蓝耳病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据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Holtkamp统计,蓝耳病每年对美国养猪业的损失为6.64亿美元(约40亿人民币),蓝耳病对母猪群的影响主要是降低分娩率,降低产子数和降低窝均断奶仔猪数,它对每窝母猪的损失约为74.16美元,对每头生长猪群的损失为6.25-12.25美元。 我国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 虽然目前疫苗免疫是控制蓝耳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目前中国养猪业蓝耳苗的使用进入无序状态:有44%的猪场猪群一年免疫3-4次蓝耳苗。根据的2015年6月份的调研,蓝耳苗的全国的免疫率在69%(广东89.29%),其中一年免疫1次的4%,2次的占20%,3次的28%,4次16%,4次以上的1%。 “蓝耳苗一年免疫不能超过2次。”对于蓝耳病的防控,杨汉春认为,猪场应树立综合防控蓝耳的理念,走出过分依赖疫苗的误区,将生物安全控制措施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闭群饲养、毒株驯化、多点饲养等方式,建立适合自身猪场的综合防控体系。 采取综合防疫措施是预防猪群感染PRRSV 的关键 美国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PRRSV 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来源是预防猪群感染PRRSV 的最有效措施。 据杨汉春介绍,蓝耳病防控不能过分依赖疫苗,尽管有商业化的疫苗,但养猪业发达国家如美国也并非完全依赖于疫苗,而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随着对PRRSV 传播、致病、变异等特性以及现有商业化疫苗的实际免疫效力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