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

合集下载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非劣效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非劣效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非劣效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许金海;王国栋;沈琪幸;陈妮;匡昱林;乔娇娇;叶洁;莫文;施杞【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20(0)2【摘要】目的观察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塞来昔布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

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用药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评分(NDI)、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试验期间,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

②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AS评分逐渐降低,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

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

治疗14 d与治疗前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45~2.81,按照预设20%的非劣标准,非劣效检验合格。

③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DI评分逐渐降低,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

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

治疗14 d与治疗前两组NDI评分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4.88~9.78,按照预设20%的非劣标准,非劣效检验合格。

④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P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36-PCS评分逐渐升高,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

中药联合针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中药联合针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中药联合针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杨晓磊【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联合针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我县中医院骨科就诊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针灸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颈椎活动度积分、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优,VAS评分与颈椎活动度积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而言,中药联合针灸综合治疗方案效果满意,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全面改善,颈椎活动功能恢复,疼痛症状也有显著缓解,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2页(P186-187)【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治疗;针灸;疗效【作者】杨晓磊【作者单位】广东省徐闻县中医院,广东徐闻52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文章编码:1001-8131(2016)02-0186-02在骨科临床各类疾患中,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本病列为全球第二大顽症,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 CRS)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属颈椎生理曲线变化、颈椎间盘与周围结构组织退行性变或者骨质增生对神经产生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综合症状[1]。

本病患者多以颈肩疼痛、无法入睡、上肢麻木以及颈椎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中医将其纳入“痹症”范畴,其病机在于年老气血衰竭,筋骨失养、肝肾不足,兼外感风邪,导致活动障碍以及颈项肢体疼痛。

本文就此探讨中药联合针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我县中医院骨科就诊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9~58岁,平均(39.4±11.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13.5±2.4)月;入组病例病情均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CRS的诊断标准[2]相符,颈项肩臂不同程度疼痛,患肢伴有放射性疼痛,表现为典型颈椎病症状,且上肢手指麻木,有明显压痛点,压顶试验与臂丛牵拉试验结果均为阳性。

应用施杞教授筋痹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临床体会

应用施杞教授筋痹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临床体会

激颈神经根 所 引起 , 其症 状有 疼痛 , 疼痛 为绞痛 、 痛或灼痛 , 钝 颈部功能障碍 , 影响 工作或睡眠 。 施杞教授乃 我国中医伤科名家 , 推崇
疗 特 色 , 中 医进 入社 区带来 良好 的示 为 范作用 。也 显示 了应 用筋 痹方治 疗神 经 根型颈椎病 具有 良好 的I 1 5床应用 价值 和 前景。
各 组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芪 疏 血 通 组 黄 3 5例 , 显效 2 2例 , 效 1 有 0例 , 无效 3例 , 总有 效 率 9 . % , 芪 组 2 14 黄 2例 , 效 6 显 例 , 效 8 例 , 效 8 例 , 有 效 率 有 无 总 6.% , 36 疏血通组 2 例 , l 显效 5例 , 有效 9 例, 无效 7例 , 有 效 率 6 .% , 芪疏 总 67 黄 血通组分别 与黄 芪组 , 疏血 通组 比较 , 差 异均有 显著 性 ( P<0 0 , 0 0 ) .5 P< . 1 。说 明 3种方法均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 , 以黄 但 芪、 疏血通 联合治疗 的疗效最佳 。
病1 , 4例 高心病 1 , 0例 风心病 7例 , 扩张性 心脏病 4例。黄 芪组 2 , l 2例 男 2例, 1 女 0 例; 年龄 4 7 , 3— 4岁 平均 6. , 68岁 病程 7— 2 5年, 平均 67年 ; . 心功能分级 :级 8例 , Ⅱ Ⅲ 级6 , 8 ; 例 Ⅳ级 例 冠心病型颈 椎病 di 1 . 9 9 j i n 10 —6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
21 1 5 .6
准》 。①治 愈 : 善 率提 高 ≥2 3或评 分 改 / 达满分 , 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 颈、 能参加正常 劳动和工作 ; ②好转 : 改善率提高 ≥13 原 /, 有各种症状 减轻 , 、 背 疼痛 减轻 , 颈 肩 颈、 肢 体功能改 善 ; 未 愈 : ③ 改善 率提 高低 于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w 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0 . 0 5 ) .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g r o u p B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g r o u p A , w 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P < 0 . 0 5 ) . Co n c l u s i o n S h u j i n T o n g l u o p a r t i c l e s h a v e c e r t a i n
[ 关键 词 】 舒 筋通络颗 粒 ; 神 经根 型颈椎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2 1 — 1 O 5 — 0 2
Ef ic f a c y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S h u j i n To n g l 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a f t e r 4 we e k s wa s c o mp a r e d .Res ul t s C o mp a r e d wi t y b e f o r e t h e t r e a t me n t , VAS s c o r e s o f b o t h g r o u p s r e d u c e d ,a n d t h e r e d u c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g r o u p B w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a r g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g r o u p A,

颈舒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舒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舒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颈椎病已成为常见病之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舒颗粒是一种针对颈椎病的中药制剂,而甲钴胺是一种维生素B12类药物,具有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颈舒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颈舒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注射甲钴胺(每次2ml,每周3次);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每次0.1g,每日3次)。

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

治疗前后均进行颈椎MRI检查,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疾病严重度指数(NDI)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为(2.57±0.61)分,NDI评分为(15.40±3.36)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3.45±0.82)分,NDI评分为(21.29±4.56)分。

治疗组患者VAS 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颈椎MRI检查显示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

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等轻微不良反应。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7例,随机分组。

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同时接受舒筋通络颗粒治疗。

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 A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B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A组比较,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筋通络颗粒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舒筋通络颗粒;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由于单侧或双侧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所致,以颈项疼痛、僵硬、上肢麻木、肌力减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

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舒筋通络颗粒,在缓解疼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52例;年龄35~68岁,平均(47.9±6.8)岁;体重46~87kg,平均(62.58±5.33)kg;病程1~52个月,平均(11.3±2.7)个月。

均有颈项疼痛、伴上肢放射痛、麻木、肌力减退等症状,受压神经根皮肤区域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结果为阳性。

颈椎X 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椎体、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小、神经根管变窄。

所有患者均经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症见头晕耳鸣、肩颈僵痛、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唇紫黯,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沉、涩。

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颈椎肿瘤、结核、骨髓炎、病理性骨质疏松症者、脊柱外伤、先天性椎管狭窄、颈椎畸形、局部严重皮损、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

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量, 降 低新 生儿 窒 息及 胎 心异 常率 _ 3 ] 。本 观 察 中 , 采 用
川 芎 嗪联合硫 酸镁 治疗 , 有 效率 明显 提高 , 治疗 后病 情 评分 和 血黏度 的改善也 明显 优于 对照组 .可见 川芎 嗪 注射 液联 合硫 酸镁 注射 流治疗 妊 高征 患者 , 疗效 良好 。
2 结 果
痛之 功效 。王小佶 等 [ 。 ] 采 用颈 痛颗 粒配 合 推拿 手 法治
见表 1 。 两组 治疗 后 V AS 疼 痛评 分及 N D I 功 能评
疗神 经根 型颈椎 病 , 发 现颈 痛颗粒可 显著 提高 疗效 , 无 明显 不 良反应 。宋敏等 _ 4 ] 认 为颈 痛颗粒 可扩 张微 静脉 .
产 生 的毒性 因子 等损 伤血 管 内皮 细胞 。从 而 引起 患者 小 动脉 痉挛 而发 病 。 另外 , 血 液浓 缩 、 血 流量下 降及 心 、 肾、 脑、 子宫 等脏 器供 血不 足也 可 能是 引起 妊娠 高 血压 综合 征 的重 要原 因 。 针对 上述 发 病原 因及 机制 , 在 治疗
与 本 组 治 疗 前 比较 , {P< 0 . 0 5 ;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较 , AP< 0 . 0 5 。
颈椎 病 的早期 临床效 果 。 结 果显示 , 颈痛 颗粒 可显 著提 高疗 效 , 促 进患 者早期 症状 缓解 。
参 考 文 献
3 讨

神 经根 型颈椎 病为 临床 常见疾 病 ,系 因椎 间盘退 变及其 继发 改变 ,致使 神经 根受压 或被 动牵 拉而 产生 根 性症 状 ,主要表 现为 与受 累神经 一致 的神 经干 性痛 或神经 丛性 痛 , 常 伴有支 配 区感觉 障碍 、 感 觉 减弱 或感 觉过 敏 ; 同时, 由于 脊神 经 根 的窦 椎 神经 末 梢刺 激 , 引

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

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

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廖军;陈水金;徐腾;王心城;王诗忠【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年(卷),期】2011(22)2【摘要】目的观察通督强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

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舒颗粒内服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4周。

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并检测P物质。

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疼痛评分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两组P物质含量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督强脊手法能提高疗效的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P物质含量。

【总页数】3页(P445-447)【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通督强脊手法;随机对照【作者】廖军;陈水金;徐腾;王心城;王诗忠【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4.1;R247.9【相关文献】1.调脊通督针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 [J], 罗培安;伍茂玉2.桂枝加葛根汤联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J], 董炜3.筋滞骨错论指导下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动态调整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J], 王秋生;赵明宇;张学珍;王宁;蔡慧珍;冯方4.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J], 黄伟;焦杨;齐凤军;黄国付;丁德光;沈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