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黄瓜品种引进比较试验报告
水果型黄瓜新品种春茬大棚栽培比较试验

水果型黄瓜新品种春茬大棚栽培比较试验水果型黄瓜口感好、风味佳、无刺,旅游、外出等携带方便,越来越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引进适合淮安地区春季大棚栽培的丰产、优质、抗病的水果型黄瓜新品种,于20XX年春季在淮安市蔬菜所六连栋大棚进行了4个水果型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试验期间对每个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等特性进行测量、比较,初步确定1个品种比较适宜本地区栽培、推广,现将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选择试验于20XX年3月在淮安市蔬菜所六连栋大棚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供试4个水果型黄瓜品种分别为康秀1号、南水三号(光皮水果黄瓜)、绿精灵(光皮水果黄瓜)、碧玉二号(光皮水果黄瓜),其中碧玉二号(光皮水果黄瓜)是在江苏南方推广的品种。
供试的4个水果型黄瓜均为一代杂种,强雌性。
植株长势强,拔节密,有侧蔓,以主蔓结瓜为主。
1.3 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以碧玉二号作对照(CK)。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2 m2。
20XX年2月15日,在淮安绿园公司育苗工厂内用72孔穴盘和有机基质育苗,3月16日定植到淮安市蔬菜研究所连栋大棚内。
实行大小行吊蔓栽培,行距分别为30、70 cm,株距30 cm。
每个品种栽38株,起高垄,地膜覆盖滴灌双行定植[1-2]。
生长期间打叉、整蔓、放蔓,多次采收[3-4]。
定植前施发酵好的生物废料有机肥30 t/hm2、45%硫酸钾复合肥450 kg/hm2。
田间管理按照无公害黄瓜栽培技术规程常规管理[5-6]。
由于试验品种定植后,气温比较低,大棚没有内保温设施,开始植株长的较慢,始收期略推迟,采收期从5月3日至6月25日。
1.4 测量指标及方法测量指标包括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产量、抗性;用游标卡尺测量果、茎。
试验期间对水果黄瓜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2次,按照黄瓜单株白粉病病级的分级标准进行定级。
① 0级:叶片干净,没有病斑;②1级:叶片仅有少量病斑;③2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3以下,白粉模糊不清,病叶数占叶片总数的1/3以下;④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3~2/3,白粉较为明显,病叶数占叶片总数的1/3~2/3;⑤4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3以上,白粉层较厚,病叶数占叶片总数的2/3以上;⑥5级:白粉层较厚、连片,叶片开始变黄、坏死,病叶数占叶片总数的2/3以上。
温室大棚栽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于2023年在本地区开展了温室大棚栽培实验。
本实验选取了黄瓜、番茄和辣椒三种作物,分别进行了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基质栽培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作物品种:黄瓜(品种:绿宝)、番茄(品种:圣女)、辣椒(品种:线椒)- 栽培设施:温室大棚、塑料薄膜、基质栽培槽- 肥料:有机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 灌溉系统:滴灌系统2. 实验方法:- 促成栽培:在早春覆盖薄膜,利用温室大棚的保温作用,使作物提前进入生长期。
- 延迟栽培:在晚秋覆盖薄膜,利用温室大棚的保温作用,延长作物生长期。
- 基质栽培:采用基质栽培槽,利用有机基质和滴灌系统,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实验步骤:- 播种期:根据作物生长习性,确定播种期,并按照要求进行播种。
- 栽培管理:定期施肥、浇水、通风、病虫害防治等。
- 数据采集:记录作物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等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瓜促成栽培:- 生长情况:黄瓜在促成栽培模式下,提前进入生长期,生长速度较快,叶片厚实,植株健壮。
- 产量:促成栽培模式下,黄瓜产量较常规栽培提高了20%。
- 品质:黄瓜果实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口感较好。
2. 番茄延迟栽培:- 生长情况:番茄在延迟栽培模式下,生长速度较慢,叶片较薄,植株较矮。
- 产量:延迟栽培模式下,番茄产量较常规栽培降低了10%。
- 品质:番茄果实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口感较好。
3. 辣椒基质栽培:- 生长情况:辣椒在基质栽培模式下,生长速度较快,叶片厚实,植株健壮。
- 产量:基质栽培模式下,辣椒产量较常规栽培提高了15%。
- 品质:辣椒果实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口感较好。
四、结论与讨论1. 结论:- 促成栽培模式有利于提前收获,提高产量和品质。
- 延迟栽培模式可以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经济效益。
春大棚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规。 及时 防治霜 霉病 、 白粉病 、 疫病 、 烟粉 虱 、 潜叶 蝇等 。
1 . 4 调 查 内 容 与 方 法
4号 , 亚美 1 6瓜 长 最长 , 瓜长达 3 4 . 0 1 c m, 其 余 品种 瓜 长 均
选 择 品种 的现 象 。 为确 立 当地 黄瓜 的 主推 品种 , 通 过广 泛 调 研, 选 择 宜兴 地 区市 场 在 售 的 7个 黄瓜 品 种进 行 了 比 较 试 验。 以期 筛 选 出 适合 宜 兴地 区种 植 的丰 产 、 优质、 抗 病 的黄 瓜 品种 。 为生 产 上推 广应 用提供 科 学依 据 , 现 将 田间试 验 结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5) 0 5 — 0 1 2 6 — 0 2
黄 瓜是 保 护地 蔬 菜 栽 培 的主 要 品种 之 一 , 市 场 需 求 大。 目前 , 当地 种 子市 场 销售 黄 瓜 品 种较 多 , 农 民具 有 盲 目
与 鑫 丰 园 从 定 植 至 始收 的 生 育 期 最 长 , 为5 3 d ; 领 先 者从 定 植 至 始收 的生 育 期 为 5 2 d ; 园 丰 元 6号 、 津 优 1号 、 津 优 4 0 8和 亚美 1 6从定植 至 始收 的生 育期均 为 5 1 d 。 表 1 各 参试 黄瓜 品种 的生 育期
试 验 共设 7个处 理 , 即每 个 品种 为 一个 处 理 , 以津 春 4 号作为对照 ( C K) 。 重 复 3次 , 随机区组排列 , 小 区 面 积 为
1 0 . 8 m 2 , 采用 育 苗移 栽 , 地膜覆盖 , 每 畦 2行 , 大 小 行种 植 ,
大行 7 0 c m, 小行 5 0 e m, 穴距 3 0 e m, 每 穴 1株 。 以对 照 品 种 采收 前 1 5 d的产 量 为前 期产量嘲 。
早春茬大棚黄瓜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差 的 品种 是 博 耐 3 5 B 、 驰誉 A 2和 德 尔 1 1 — 3 , 其中 德尔 1 1 — 3发 病 较 重 ,病 株 率 和 病 情 指 数 分 别 为
3 6 %、 l 2 . 1 %
3 . 2 产 量 和 丰 产 性 比较
计如表 2 。
各 参 试 品种 产 量情 况 统
展, 2 0 1 3年 春 , 西 安 市 农 技 中心 蔬 菜 站 联合 周 至 县 园艺 站先 后 从 全 国引 进 了 7个 黄 瓜 新 品种 , 以 当地 主 栽 品种 “ 津 春 4号 ” 作 为 对 照 在 周 至 县 终 南 镇 三
限公司 ; ⑥丰冠冬春 , 陕西 阳光种业 有限公 司; ⑦驰
占 1个 小 区 , 小 区长 9 m, 宽 1 . 3 m, 三 次 重 复 共 占 地2 8 1 I T I 2 。采 用 东 西 向 随机 排 列 , 试 验 区周 围设 置
湾 村 安排 了黄 瓜 新 品 种 引进 对 比试 验 。 现 将试 验 结
果 简报 如 下 :
1 材料 与方 法
2 0 1 4 . 0 3
墨弛园艺
试验研究
早春茬大棚黄 瓜新 品种 引进 比较试验
陈永 顺 李敏侠 林 鸿
早 春 茬 大 棚 黄 瓜 是 西 安 地 区 设 施 蔬 菜 的 主 要 茬 口之一 ,为 了保 证 全市 蔬 菜 产 业 可 持续 发展 , 确 保 广 大菜 农 蔬 菜 用 种 安全 , 充 分 发 挥 优 良品种 的生 产潜 力 , 促 进设施蔬 菜优 质 、 高产、 高 效 和 快 速 发
均 单 株产 量 , 折 算 出小 区产 量 以及 亩 产量 。生 育 期 还 对 各 个 品种 的植 物 学 特 征 、 生物学特性 、 商 品 性
实验室黄瓜育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黄瓜育种技术,提高黄瓜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为黄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品种:黄瓜品种A(高产量、优质)、黄瓜品种B(抗病性强、优质)。
2. 实验设备:恒温培养箱、光照培养箱、种子处理设备、人工气候室、显微镜、电子天平、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蒸馏水、氯化钠、氯化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硼酸、乙烯利、多菌灵等。
三、实验方法1. 种子处理:将黄瓜种子浸泡在氯化钙溶液中30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发芽。
2. 植株培养:将发芽后的黄瓜种子移植到人工气候室中,设置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000勒克斯,温度为25±2℃。
3. 杂交组合:选择黄瓜品种A和品种B中的优良植株进行杂交,采用自然授粉方式。
4. 选择育种:观察杂交后代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的植株进行繁殖。
5. 抗病性鉴定:将育种后的黄瓜植株接种黄瓜白粉病菌,观察植株的抗病性。
6. 数据统计与分析:记录植株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指标,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经过育种后,黄瓜植株的产量显著提高,平均产量为每株 1.5公斤,比原始品种A的产量提高了30%。
2. 品质分析:育种后的黄瓜植株果实形状、颜色、口感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原始品种A,符合市场需求。
3. 抗病性分析:育种后的黄瓜植株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抗病性显著提高,发病率仅为5%,比原始品种A降低了20%。
4.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育种后的黄瓜植株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原始品种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黄瓜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的黄瓜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黄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采用黄瓜育种技术,提高了黄瓜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为黄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黄瓜春提早栽培实习报告

黄瓜春提早栽培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黄瓜春提早栽培已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为了掌握黄瓜春提早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益,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黄瓜春提早栽培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黄瓜春提早栽培的整个生产过程,掌握关键栽培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育苗黄瓜春提早栽培的关键在于培育壮苗。
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壮苗的标准、育苗方式及具体操作。
壮苗要求具有完整的根系、肥厚的叶片、浓绿的叶色,且无病虫害。
我们采用温室育苗,利用地热线保持土壤温度,采用多层覆盖保温保湿。
在苗期,我们还进行了适时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2. 定植定植是黄瓜春提早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定植前,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确定定植时间。
本次实习中,我们选择了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津优35”。
定植时期,我们严格控制棚内最低地温、气温等条件,确保幼苗顺利缓苗。
定植采用膜下暗灌法高畦穴栽,栽后在两行植株间铺设塑料滴灌管,畦上铺地膜,放水,水从软管微孔流入,渗入黄瓜根际周围土中,既满足植株水分需求,又不会因浇水而降低地温。
3. 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的管理是黄瓜春提早栽培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温湿度调控:定植后,我们注重保持棚内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
同时,通过通风、揭盖保温等措施,确保棚内湿度在60%-80%。
(2)肥水管理:在黄瓜生长过程中,我们遵循“少吃多餐”的施肥原则,每亩地每次施肥标准为10-15千克三元复合肥或饼肥50-60千克。
浇水则根据黄瓜生长需求和天气状况进行,保持土壤湿润。
(3)植株调整: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及时摘心、打掉老叶、黄叶和病叶,确保植株生长旺盛。
(4)病虫害防治:我们采用生态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黄瓜病虫害的发生。
黄瓜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黄瓜引进品种比较试验摘要黄瓜引进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康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C-2、京乐2号、C-16、津绿3号、京乐3号、迷你1号、京乐2号、卡斯特等;其中C-2虽产量较高;但抗病性较差,不宜大面积种植。
关键词黄瓜;引进品种;性状;产量;抗病性黄瓜(Cucumis safivus L.)原产于尼泊尔、锡金以至西藏山南地区,云南横断山脉一带,为葫芦科黄瓜属中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1-3]。
目前,我国主要以密刺型黄瓜生产为主,但随着人们的绿色无污染观念的逐步加强及饮食消费的改变,人们逐渐喜食易清洗、无果刺、无果瘤、无果棱、风味佳的水果型黄瓜。
这类黄瓜市场价格要比密刺型黄瓜高2.0~2.5元/kg,国内菜农也逐渐改种这类水果型黄瓜[4-6]。
为正确选择国外的好品种,笔者引进国外水果型黄瓜品种16份进行冬春茬黄瓜品种比较试验,对这些品种设施栽培的适应性加以分析评价,以期为当地菜农生产提供理论性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瑞光2号、迷你1号、京乐1号、京乐2号、京乐3号、欧宝、戴多星、康德、卡斯特、萨瑞格、1025、碧玉、C-2、C-3、C-9、C-16、津绿3号、锦早3号。
1.2试验设计试验地点设在辽宁省海城市腾鳌镇黄士农业园区研发中心。
设1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对照品种为津绿3号、锦早3号,2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m2,每小区定植32株,株行距25cm×50cm。
1.3试验实施12月30日于温室中催芽播种,营养钵育苗。
2月18日定植于日光温室中。
基肥施农家肥75t/hm2、磷酸二铵375 kg/hm2,撒施。
及时中耕除草,丝线引蔓,每7~10d灌水1次,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蚜虫3次。
霜霉病用百菌清烟剂熏蒸、72%普力克水剂喷雾防治。
2结果与分析2.1性状表现从表1可以看出,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有京乐2号、C-2、戴多星、康德、欧宝、卡斯特等。
其中京乐2号、戴多星、C-2首雌节位低、节间短,属早熟类型;而康德、欧宝、卡斯特首雌节位高、节间长,属晚熟类型。
温室春茬黄瓜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9 2 0331 49 0.2 4 8 .0 5 6O O 6 . 6 8 5 37 98 .9
2 .0 04 6 .0 1 .O 1 99 1 .3 2 7 31 1 6 . 8 81 1
茎 粗 厘
米
一
Cl 04 3 O7 5 08 O 1 2 . 5 .l .1 . 8 0
1 4 . 3 0
直到 拉秧共 采收 1 8次 以小 为单 位对 个 品种 分 别测 产 ( 位 :斤 ) 单 .最 后 折 合 成 亩 产 量 . 前 六 次 以 产量 作 为前 期 产量 .经 显著性 测 验 .其结 果 如下 所
、
瓜 品 种 比 较 多 . 也 很 乱 针 对 这 种 情 况 . 我 们 做 此 下 图 : 品种 比较试 验 .以便 筛选适 合保 护地 栽培 的新 品种 . . 二 、 试 验 的 材 料 和 方 法
供试 品种 C 、C 南 内蒙 古 大 民农 科 院 提 供 , . 均 对 照 品 种 ( K) 为 当 地 主 栽 品 种 津 优 二 号 试 验 于 C
日 》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室春茬 黄瓜品 种t较试验报告
试 验 目 的 期长 势较 旺 ,叶片肥 大 ,植株 高大粗壮 ( :定 植时 注 黄瓜 是 我 国北 方 保 护 地 蔬 菜 生 产 的 主要 果 菜 . i个 品 种 的 壮 苗 指 数 分 别 为 C :63 % ;C :3 9 % ; I . 5 2 .6 5 栽 培 的 面积 较 大 但 是 目前 市 场上 销 售 的 保护 地 黄 津 优 二 号 :58 % ) 个 品 种 单 株 叶 面 积 生 长 曲 线 如 .2
表 1 黄 瓜 品 种 生 育 状 况 调 查 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春大棚黄瓜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报告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7个,分别是:津优601—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亮王中王—宁阳县鲁明种子有限公司;博耐526—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亿联特—天津亿联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驰誉传奇—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德瑞特15-9—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金品露旺—陕西阳光种业有限公司。
对照津春4号(CK)—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地点安排在周至县终南镇东大坚村一组王广林地里,试验面积400.2m2,试验地前茬为青菜上海青,土壤肥力中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各处理小区面积16.7m2,高垄宽窄行栽植,宽行80cm,窄行60cm,株距33cm,每个小区60株,试验区周围设置其它黄瓜品种作为保护行。
1.3试验过程和田间管理
试验于2月23日育苗,3月25日定植,始收期为5月1日,6月20日采收完毕,收获期55天。
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同常规。
5月28日和6月5日对“黄瓜霜霉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5月1日开始测产。
生育期还对各个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长势、商品性状等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试验中除了品种不同外,其它管理均按统一标准进行。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抗病性比较
5月30日和6月7日对“黄瓜霜霉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如下表1:
表1 黄瓜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表
从表1可以看出,比对照津春4号抗霜霉病强的品种是驰誉传奇、亿联特、津优601和博耐526,其中:驰誉传奇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强,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1%、4.01%;其次是亿联特、津优601和博耐526,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5%、5.28%;17%、5.86%和19%、6.41%。
比对照津春4号抗霜霉病差的品种是德瑞特15-9、优亮王中王和金品露旺,其中金品露旺抗病性最差,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1%、10.37%,其次是优亮王中王,德瑞特15-9抗病性略低于对照。
2.2产量与丰产性比较
2016年5月1日开始采收,6月20日采收完毕,各参试品种产量统计情况见表2。
表2 各参试品种产量统计情况表
单位:kg
从表2可以看出,亩产量比对照“津春4号”增产的品种有4个,分别是亿联特、驰誉传奇、津优601、博耐526,增产率分别是:16.5%、9.8%、5.9%和 1.6%;比对照减产的品种有德瑞特、优亮王中王和金品露旺,减产率分别为7.3%、11.3%和16.3%。
经方差分析,亿联特、驰誉传奇、津优601分别比对照增产达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博耐526比对照增产,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德瑞特、优亮王中王和金品露旺比对照减产,且达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
3结论
通过对各参试品种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的比较分析,比对照津春4号表现好的品种有:驰誉传奇、亿联特、津优601、博耐526,这些品种植株长势强健,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产量高,高品性好,适宜本地区早春大棚黄瓜栽培。
2016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