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 1 参试 品种和试验设置 参试 品种 共 8个 :半 冬性 品种有 平安 8 号 、郑 麦 7 6 9 8 、豫教 5 号 、兰考 1 9 8 、衡观 1 3 6 ,弱春 性品种有 宛麦 l 9 、花培 8 号 、众麦 2号。
部分 小麦 抽穗提 前 ,株 高偏 低 ,部分 小花 败育 ,穗 粒
2 0 1 4年 2月 2 2日进行化学 除草一 次,4月 7日用磷 酸 二氢 钾 +烯 唑醇 +氰 戊马拉进 行 “ 一 喷三 防” 。5月
3 0日收获 。
1 . 3 气象条件 播 种至拔 节孕穗 期持 续干旱 ,播 种后 至元月底 温 度偏 高 ,对 小麦 正常生 长造 成一定 影 响 ;春 季 干旱 ,
每 公顷施 三元 复合 肥 ( 2 5 -1 0 -1 0 )7 5 0 k g作 底 肥 。于 2 0 1 3 年 1 0月 1 2 E l 用 机播耧统 一播种 ,播种 量 为1 2 0 k g / h m 。各 品种 田间管理措 施相 同,每项措 施 在 同一 天完成 。l 0月 2 0日、4月 8日分别灌溉 两次 ,
其 中花培 8 号最 高 , 为8 1 c m, 宛麦 1 9和平安 8 号相 同, 均为 7 8 c m,兰考 1 9 8 较低 ,为 7 0 c m,众麦 2号最低 ,
7 2 6 8 7 4 8 4
阳市农 科 院选 育 ,适 合南 阳气候 ,适宜在 宛城 区 中晚
豫教 5 号、兰考 1 9 8 、衡观 1 3 6 、宛麦 1 9 、花培 8 号和众麦 2 号8 个品种进行 了大区对 比试验 ,结果表
明:早茬应 以豫教 5号为主 ,中晚茬应以花培 8 号为主 ,搭配种植 宛麦 1 9 。 关键词 :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2016—2017年郑州市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收稿日期 2018-03-12
38
表 1 春比参试小麦品种生育期比较
品种
播种期 出苗期 始穗期 齐穗期 成熟期 全生育期/d
郑农 307
10-17 10-25 04-13 04-18 05-30 225
郑农 304
10-17 10-25 04-16 04-21 05-31 226
775.5 万穗/hm2袁郑农 307 穗数最多袁达 775.5 万穗/hm2袁最少 的是郑农 304遥穗粒数变幅在 31.6~47.2 粒之间袁郑农 304 的 穗粒数最多袁为 47.2 粒曰郑农 521 的穗粒数次之袁郑农 522 的穗粒数最少袁为 31.6 粒遥千粒重变幅在 42.7~52.2 g 之间袁 郑农 523 的千粒重最高袁为 52.2 g袁郑农 502 的千粒重最低遥 平均株高变幅在 70~85 cm 之间袁郑农 508 株高最高袁郑农 306 的株高最矮遥
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于 2016要2017 年在郑州市农林科 学研究所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场进行遥前茬作物为绿豆袁土质 砂壤土袁肥力优袁田块平整且灌溉方便遥 1.2 参试品种
春性品比参试品种有 7 个袁分别是郑农 307尧郑农 304尧 郑农 306尧郑农 305尧郑农 310尧郑农 309尧偃展 4110曰冬性品 比参试品种有 13 个袁分别是郑农 502尧郑农 507尧郑农 508尧 郑农 501尧郑农 523尧郑农 520尧郑农 521尧郑农 511尧郑农 516尧 郑农 515尧郑农 504尧郑农 522尧周麦 18遥 1.3 试验设计
农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 圆园18 年第 13 期
2016要2017 年郑州市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 简介 : 张传梅 (9 3一)女 , 18 , 安徽 蒙城人 , 助理农艺师 , 从事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 。
1 7卷 1 9期
1 2 3 4 5 6 7 8 9 K
张传梅
小麦 品种 比较试验
6 7
2 2 2 每 穗 粒数 ..
每穗粒 数最 高 的是淮 麦 2 、 科 1 , 8许 号
安徽农学通报 , n u A r S iB l 2 1 ,7 1 A h i gi c. u1 0 1 1 (9) . .
小 麦 品 种 比较 试 验
张 传 梅
( 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 安徽蒙城 230 ) 3 5 0
摘
要 :00年秋种 引进 1 21 0个小麦新 品种 , 蒙城进行品种 比较试验 , 在 结果表 明 : 淮麦 2 、 选 9 8 济麦 2 、 2轮 8、 2 淮麦 2 9
麦 2 产 量 5 15k/6 比烟农 1 9 1. g67m , 9增产 10 , .% 居第 4 位; 山农 0 6 5— 6产 量 555k/6 比 烟 农 1 产 0 . g67m , 9减
0 2 , 第 6位 ; .% 居 淮麦 2 8产量 5 4 1k/ 6 比烟农 l 0 . g6 7m ,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 6 7 基 施三 元 素复 合肥 6 m
(5 1 :5 5 k 加尿 素 75 g拔节 期追 施尿 素 1k 。1 1:5 1 )0g .k , lg 0
月l 0~1 7日播种 , 条播 , 深 3~5 m, 距 2 c 机 播 c 行 0 m。 由于
1 试 验方 法
1 1 参 试 品种 . 许 科 1号 、 选 9 8 淮 麦 2 、 麦 9 轮 8、 9浚 9— 7、 麦 2 、 淮 8 洛麦 2 、 3 烟农 1 ( k 、 麦 2 、 9 c )淮 2 山东 0 6 、 5— 6 济
高邮市不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高邮市不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作者:黄德娟黄素霞郑志洪宋桂香宋宏梅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1期摘要为选择适合高邮市稻麦周年高产的早熟、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选择近几年生产试验中表现较好的9个小麦品种,开展品种比较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扬麦16、华麦6号以及弱筋小麦宁麦13、扬麦22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种植。
关键词小麦;品种;产量;综合抗性;江苏高邮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44-02稻麦轮作一直存在茬口较紧的问题,随着机插、直播、轻简稻作及中熟晚粳稻面积不断扩大,茬口偏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1-2]。
为选择适合高邮市稻麦周年高产的早熟、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高邮市选择近几年生产试验中表现较好的9个小麦品种,开展品种比较示范试验[3-6]。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共示范9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中筋小麦6个:华麦6号、扬辐麦4号、扬麦16、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弱筋小麦2个:扬麦22、宁麦13;强筋小麦1个:扬麦23。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每个品种面积666.7 m2。
1.3 试验实施9个品种于11月11日播种,播种量165 kg/hm2。
播种方式为人工撒播,机械浅旋盖籽。
施纯氮270 kg/hm2,运筹为基肥∶拔节肥∶穗肥为6∶2∶2,氮、磷、钾配比为1.0∶0.4∶0.4,磷、钾肥基施与拔节期追施各占50%。
春季化除用氯氟吡氧乙酸900 mL/hm2+异丙隆3.0 kg/hm2。
3月中旬用24%噻呋酰胺600 mL/hm2+15%三唑酮防治纹枯病2次。
4月中旬防治赤霉病及白粉病2次。
2 结果与分析2.1 生育进程与生育期展示的品种(系)于11月11人工撒播。
拔节期主要集中在3月17—22日,抽穗期在4月13—20日之间。
宁麦19于4月13日抽穗最早,苏麦188、扬麦16抽穗最迟,于4月20日抽穗,其他品种介于两者之间;成熟期,宁麦19最早,于5月27日成熟;扬辐麦4号和苏麦188、扬麦16成熟期偏迟,于6月3—4日成熟。
超强力小麦品种筛选与品质研究

为 春麦 , 如龙 麦 2 、 6 甘麦 2 、 辐麦 l 。 O龙 7等 现有 优 质 品 种 的 农艺 性 状 、 量潜 力 、 病 性 和 适 应性 偏 差 , 合 产 抗 综
了连 续 性 的 优 质 小 麦 品 种 引 种 试 验 和 品 质 鉴 评 工 作 . 过 品 经
春麦” .以利 于 挖 掘超 强 面 筋 强 度小 麦 类 型 的市 场 潜
力 。 9 3 . 类小 麦 的种植 面 积约 2 19 年 该 5万 h 2主要 用 m,
途 是作 为调 和粉 , 高其 他多种 面 粉类 型 的强度 。 ( ) 提 2 澳 大利 亚顶 级硬 麦( WBpi eH r . P ) A H是 世 A r ad A H P m
主要 是作 为 生产 专用 粉 的原料 . 品质要 求相 对严 格 . 市 场 价格 走势 一直 保持 较 高水平 .其 最终 主 要通 过 配麦
配 粉用 于制 作 面包 、 拉面 和饺 子等 。 目前 我 国超强 力小 麦 发展 现状 为 :1 ( )国产 强筋 麦虽 然 面筋含 量 不低 , 但
外 商 品小麦 有 :1 ( )加 拿 大 西 部 超 强 红 春 麦 ( 称 简 C S S。据报 道 ,9 0年 . WE R ) 19 注册 品种 G e l i e n a的面筋 强度 极高 . 市场 上引起 很 大关 注 。 在 于是 加拿 大粮 食委 员会 把该 类 型小 麦 明确 规 定称 为 “ 加拿 大西 部超 强 红 在 已未 必 是 高利 润 产 品 。所 以棉 花 育 种 和 棉 花 种 业 正 处 在 十 字 路 口 . 须 认 真 分 析 . 速 决 断 , 确 发 必 迅 明 展 方 向 建 议 迅 速 改 变 人 工 制 种 杂 交 品 种 选 育 的方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天麦178的选育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天麦178的选育赵延勃1 张保亮1,2 李青竹1,2 杨亚洲1,2(1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郑州450001;2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466000)摘要:天麦178是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郑麦366/矮抗58的F1为母本、周麦2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大穗、高产、优质、抗倒、广适。
2016-2020年参加河南省丰收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试验,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10065,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地种植。
关键词:小麦;天麦178;选育;栽培技术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连续10多年获得丰收,小麦供给不足的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加之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优质小麦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内优质小麦产量明显不足[1-3]。
国家为缓解供需矛盾,相继出台相关利好政策,鼓励加快优质专用强筋小麦的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
国务院《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稳定冬小麦面积,扩大专用小麦面积”。
2019-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通信作者:张保亮液对植株进行均匀喷雾。
具体虫害防治按照NY/T 2393—2013《花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花生忌连作,要实行2年以上非豆科植物轮作,轮作间隔年限越长效果越好。
花生茎腐病和花生叶斑病是花生常见病[7],发病严重年份可减产20%左右,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60kg喷雾,喷到花生植株基部,每隔10~15d喷1次,连续喷2次以上效果较好。
具体病害防治按照NY/T 2394—2013《花生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20个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个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作者:刘明西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20期摘要:永城市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示范县,在试验示范基地对20个优质小麦新品种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郑麦1354等9个品种综合表现好,可以在全市高产田进行推广种植;新麦26等9个品种可在中高产田进行示范种植。
关键词:优质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0-0086-03永城市是农业大市,现有耕地面积13.73万hm2,小麦种植方式主要以小麦玉米或小麦大豆轮作,常年种植小麦12万hm2。
永城市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示范县,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小麦新品种推广,永城市农业农村局按照永城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安排,在候岭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1个优质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于2019年秋季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以期筛選出适合永城市种植的优质小麦新品种,为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品种保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参试品种共计20个,均为国家或河南省审定优质小麦新品种。
分别为:新麦26(国审麦2010007,强筋、半冬性)、中麦578(豫审麦20190057,强筋、半冬性)、郑麦7698(豫审麦2011008,强筋、属弱春性多穗型)、郑麦1860(国审麦20190027,中强筋、半冬性)、西农511(国审麦20180040,强筋、半冬性)、周麦36(国审麦20180042,强筋、半冬性)、周麦32(国审麦20180021,中强筋、半冬性)、郑麦369(国审麦2018003,强筋、半冬性)、藁优5218(豫审麦20190056,强筋、弱春性偏半冬性)、周麦30(国审麦2016006,中强筋、半冬性)、豫丰11(国审麦20180017,中强筋、半冬性)、锦绣21(国审麦20180023,强筋、半冬性)、郑麦379(国审麦2016013,中强筋、半冬性)、囤麦257(豫审麦2018004,中强筋、半冬性)、郑麦158(豫审麦2019005,中强筋、半冬性)、烟农999(国审麦20160012,强筋、半冬性)、丰德存麦1号(国审麦2011004,强筋、半冬性)、丰德存麦21号(豫审麦20190059,强筋、半冬性)、郑麦1354(豫审麦20190009、中强筋、半冬性)、伟隆169(豫引麦2018004,强筋、半冬性)。
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镇麦168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镇麦168的选育和栽培要点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摘要】镇麦168是江苏准南麦区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在江苏淮南小麦区试中,由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抽样送检,品质分析2年平均结果:粗蛋白质含量14.0%,湿面筋33.5%,稳定时间7.1min.在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中,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2005、2006年2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1、797g/L,蛋白质含量14.73%、14.02%,湿面筋33.0%、28.2%,沉降值48.8、47.5ml,吸水率60.6%、60.8%,稳定时间9.3、10.9 min,最大抗延阻力453、433 EU.【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000)002【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强筋;小麦;品种;品质;栽培【作者】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作者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03镇麦168(原名镇02168)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江苏淮南首个通过国家审定和江苏省审定的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矮秆抗倒、综合抗性好、生长清秀、成熟早,分别于2007年8月和12月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0701;国审麦2007004)并定名,并已申请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3421E)。
1998年春,用苏麦6号作母本,97G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几种强筋小麦生育进程与生育期比较
越冬期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12/26
返青期 2/27 2/27 2/27 2/27 2/27 2/27 2/27 2/27 2/27
拔节期 3/24 3/22 3/25 3/22 3/26 3/26 3/25 3/25 3/24
基 金 项 目 : 江 苏 省 农 业 三 新 工 程 “ 现 代 农 业 ( 稻 麦 ) 科 技 综 合 示 范 推 广 ” 项 目 [编 号 :SXGC(2013)309]。 作 者 简 介 :何 井 瑞 (1976-),男 ,硕 士 ,高 级 农 艺 师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作 物 栽 培 技 术 研 究
何井瑞 1 张洪树 1 祖兆忠 2 陈之政 1 韩必荣 1 杜金河 1 刘海红 1 陈雪梅 1 (1.江苏省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宿迁 223800 ;2.江苏农民培训学院 宿迁 223800)
摘要:引进强筋小麦品种在砂姜黑土地区试种,通过与对照品种淮麦 20(CK)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8 个强筋小麦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近, 植株个体生长量较对照偏小, 群体茎蘖动态及抗性差异较 大,新麦 26 和郑麦 18 产量构成协调性比较好,单产水平较高。 关键词: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病虫草害综 合防治:3 月 16 日 每公顷喷施 爱 秀 (5%的唑啉草酯乳油)1 800 ml+5%已唑醇 1 500 ml+ 10%苯 磺 隆300 g+使 它 隆 300 ml;4 月 17 日 每 公 顷 喷施“金好年”牌 15%丁硫·吡虫啉 1 200 ml/瓶治蚜 虫;4 月 22 日每公顷喷施 25%咪鲜胺 450 g+430 g/L 戊唑醇 300 g+60%多酮 (多菌灵 57%、 三唑酮 3%) 1 500 g;4 月 29 日每公顷喷施噻虫嗪 60 g+59%咪锰 多菌灵(13%咪鲜胺、46%多菌灵)1 125 g。
条件下生育进程基本相近。 2013 年秋播期间雨水适 宜,土壤墒情较好,播后出苗整齐度好,11 月 15 日前 齐苗 ,返 青 期 比 较 一 致 ,郑 麦 366 和 周 麦 26 拔 节 较 对照淮麦 20 早 2 d,郑麦 379 和郑麦 7698 较对照淮 麦 20 迟 2 d。 郑麦 366 抽穗最早,较对照早 6 d,其次 是新麦 26 和西农 979 较对照分别早 4 d 和 3 d。 蜡熟 期集中在 6 月 4 日前后,其中郑麦 366 较对照早 2 d。 3.2 群体茎蘖动态变化
抽穗期 4/17 4/15 4/23 4/22 4/19 4/20 4/23 4/18 4/21
开花期 4/26 4/24 4/30 4/29 4/27 4/28 4/29 4/25 4/28
蜡熟期 6/4 6/3 6/5 6/5 6/4 6/4 6/4 6/4 6/5
生 育 期 (d) 216 215 217 217 216 216 216 216 217
为进一步提高黄淮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生产水 平,筛选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 强筋小麦品 种,2013 年秋播征 集了 8 个强 筋小麦品 种 ,与对照品种 淮 麦 20 进 行 比 较 试 验 ,以 准 确 掌 握 不同强筋小麦品种特征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 性等,为推广强筋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66-
试验研究 2015.3
品种 新麦 26 郑麦 366 郑麦 18 周麦 26 郑麦 379 郑麦 7698 周麦 24 西农 979 淮麦 20(CK)
播种期 10/28 10/28 10/28 10/28 10/28 10/28 10/28 10/28 10/28
出苗期 11/8 11/8 11/8 11/8 11/8 11/8 11/8 11/8 11/8
机械收割: 籽粒蜡熟期,6 月 12 日机械收割,水 分测定仪测定含水 13.2%。
2 气候条件
整 个 生 育 期 内 0℃ 以 上 积 温 2 485.3℃ , 降 水 269.1 mm,光照 1 279.2 h。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进程与生育期 从表 1 可看出,在同一播期的各品种,相同管理
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品种播种面积约1 亩, 大区间隔 80 cm。 10 月 28 日播种,人工撒播,18 马力 小型拖拉机旋耕盖籽,播量 262.5 kg/ hm2。 播 后采用 麦田 镇压器(专 利号:ZL 2010 2 0677935.0)镇压,然
后机开沟。 1.4 主要管理措施
肥 料 运 筹 :10 月 28 日 人 工 撒 施 基 肥 ,45%绿 陵 牌 三 元 复 合 肥 525 kg/hm2, 尿 素 225 kg/hm2;1 月 24 日人工撒施平衡肥,尿素 112.5 kg/hm2;3 月 25 日 人 工 撒 施 拔 节 孕 穗 肥 ,48% 绿 陵 牌 三 元 复 合 肥 225 kg/hm2。 整个生育期用肥量折合纯 N279 kg/hm2, P2O5 105.75kg/hm2,K2O 114.75kg/hm2。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 试 品 种 共 计 8 个 ,即 新 麦 26、郑 麦 366、郑 麦
18、周麦 26、郑麦 329、郑麦 7698、周麦 24、西农 979, 对照为淮麦 20(CK)。 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沭阳县陇集镇李徐村江苏省现代农 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前茬种植三系籼粳杂交水稻 品种甬优 2640, 单产 11 034 kg/hm2。 土质为砂姜黑 土, 地力水平 中等 肥 力 , 全 氮 1.73 mg/kg, 水 解 氮 0.18 mg/kg,速效磷 22.34 mg/kg,速效钾 105.66 mg/kg。 水稻收割时,同步碎草匀铺,田头、机械拐弯处人工 撒匀,750 大型拖拉机反旋灭茬埋草,深约 15 cm。 1.3 试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