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精品】【苏教版】选修三:专题3(4)《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练习及答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课件:专题3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设计 1
设计 2
专 题 3
第 四 单 元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一
考 点二
考 点三 课堂10分钟练习 课堂5分钟归纳
创新演练 ·大冲关
课下30分钟演练
一、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 聚集 在一起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 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2.实质 静电 作用。 3.分类 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有 范德华力 和 氢键 。
范德华力 特征 强度比较 无方向性、 无饱和性
氢键
共价键
有方向性、有 有方向性、 饱和性 有饱和性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①随着分子极性和相 对于X— 成键原子半
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
影响强度 增大 的因素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H…Y,X、Y 径越小,键 的电负性越大, 长越短,键
3.排序题:比较下列物质熔点或沸点:
(1)HF、HCl、HBr、H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I4、CBr4、CCl4、CF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Cl2、Br2、I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O、H2S、H2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Cl、NaBr、Na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Mg、Al
【金榜】高中化学 3.4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含解析)

3.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选择题1.(2015·白城高二检测)下列物质呈固态时,一定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非金属单质B.非金属氧化物C.含氧酸D.金属氧化物【解析】选C。
要注意考虑一般规律与特例,非金属单质中金刚石、晶体硅、硼均为原子晶体;非金属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活泼金属氧化物为离子晶体,只有含氧酸为分子晶体。
2.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A.熔点1 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B.熔点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D.熔点1 415℃,不溶于水,硬度大【解析】选B。
A项物质熔点较高,不是分子晶体;C项物质可导电,不是分子晶体;D项物质熔点高,硬度大,属于原子晶体。
【方法规律】不同晶体的性质(1)金属晶体:熔、沸点变化大,可导电,不溶于水。
(2)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熔融状态可导电,多数溶于水。
(3)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度大,有的能导电,不溶于水。
(4)分子晶体:熔、沸点低,硬度小,熔融状态不导电,可溶于水,有些水溶液导电。
3.(2015·阜新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B.每个水分子内有两个氢键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解析】选C。
HF稳定是由于氢氟键键能较大;水分子内没有氢键,分子间有氢键;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易错提醒】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不是化学键,所以形成的范围不是直接相连的原子间。
水分子形成氢键是在水分子之间,水分子内部为共价键。
4.(双选)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所克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纯碱与葡萄糖熔化B.干冰与碘气化C.金刚石与石墨熔化D.氯化钠与生石灰熔化【解析】选B、D。
化学:3.4《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苏教版选修3)

化学:3.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苏教版选修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 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 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导热和良好的延展性D. 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2.下列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力最弱的是()A.金属钠晶体B.氯化钠晶体C.金刚石晶体D.碘晶体3.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内共价键B. 分子间的作用力C. 分子间的距离D. 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4.SiCl4的分子结构与CH4类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iCl4具有正四面体的构型B.在SiCl4和CCl4晶体中,前者分子间作用力比后者大C.常温下SiCl4是气体D.SiCl4的分子中硅氯键的极性比CCl4中的碳氯键强5.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D.苯和已烷的蒸发6.分子间存在着分子作用间力的实验事实是()A.食盐、氯化钾等晶体易溶于水B.氯气在加压、降温时会变成液氯或固氯C.融化的铁水降温可铸成铁锭D.金刚石有相当大的硬度7.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干冰B.水晶C.晶体硅D.金刚石8.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SiO2B.CO2、H2OC.NaCl、HCl D.CCl4、KCl9.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10.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石英B.硫磺C.干冰D.食盐11.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12.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化学选修三江苏专用学案:专题3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1.了解范德华力的类型,把握范德华力大小与物质物理性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2.初步认识影响范德华力的主要因素,学会辩证的质量分析法。
3.理解氢键的本质,能分析氢键的强弱,认识氢键的重要性。
4.加深对分子晶体有关知识的认识和应用。
范德华力与氢键一、范德华力1.共价分子之间存在着某种作用力,能够把它们的分子聚集在一起,这种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其实质是一种静电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范德华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对应物质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
二、氢键的形成1.一个水分子中相对显正电性的氢原子,能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相对显负电性的氧原子的孤电子对接近并产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做氢键。
氢键比化学键弱,但比范德华力强。
氢键通常用X—H…Y表示,其中X和Y表示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小的非金属原子,如氟、氧、氮等。
2.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3.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溶解度增大,而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
()(2)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
()(3)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4)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5)HF的沸点较高,是因为H—F键的键能很大。
()答案:(1)√(2)√(3)√(4)×(5)×2.(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Cl2、Br2、I2单质的熔点依次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B.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其沸点比H2S的高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其键能很大D.干冰汽化时破坏了共价键解析:选AB。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3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作业含解析

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练习1.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A.HCl溶于水B.I2升华C.H2O电解D.烧碱熔化2.下列有关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不同C.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3.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液态氟化氢中有三聚氟化氢(HF)3分子存在B.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而甲醚(CH3—O—CH3)难溶于水D.NH3比PH3稳定4.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且沸点高低顺序为HF>H2O>NH3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C.没有氢键,就没有生命D.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5.碳家族的新成员C60,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被称为足球烯,下列有关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分异构体C.C60中含有非极性键,是原子晶体D.C60相对分子质量为7206.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
A.二氧化硅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B.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C.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D.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7.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金刚石和硫的熔化B.食盐和石蜡的熔化C.碘和干冰的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的熔化8.下列属于分子晶体的一组物质是( )。
A.CaO、NO、CO B.CCl4、H2O2、HeC.CO2、SO2、NaCl D.CH4、O2、Na2O9.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依次是(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B.氢键氢键极性键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10.有下列几种晶体:A.水晶;B.冰醋酸;C。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作业 Word版含解析

1.范德华力为a kJ·mol-1,化学键为b kJ·mol-1,氢键为c kJ·mol-1,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 B.b>a>cC.c>b>a D.b>c>a解析:选D。
氢键的作用力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
2.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键属于共价键B.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C.氢键的形成使物质体系的能量降低D.氢键在物质内部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断裂解析:选C。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也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
氢键在一定条件下会断裂,如当发生化学反应时,就可以破坏分子内的氢键。
3.下列物质为固态时,必定是分子晶体的是()A.酸性氧化物B.非金属单质C.碱性氧化物D.含氧酸解析:选D。
酸性氧化物可以是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非金属单质可以是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碱性氧化物可以是离子晶体(如氧化镁等)。
4.下列物质的沸点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A.H2O<H2SB.HCl>HFC.NH3>PH3D.解析:选C。
由于H2O分子与H2O分子之间、HF分子与HF分子之间、NH3分子与NH3分子之间都能形成氢键,导致它们的沸点反常地高于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所以C项正确。
在邻羟基苯甲酸中,由于同一分子内羟基与羧基较近,很容易形成分子内氢键。
在对羟基苯甲酸中,只能在分子与分子之间形成分子间氢键,要将其汽化变为单个分子,需要较多的能量克服分子间氢键,因此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高。
所以D项错误。
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SiO2B.CO2、H2OC.NaCl、HCl D.CCl4、KCl解析:选B。
S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CO2、H2O都是分子晶体,CO2、H2O 分子中原子都是以共价键相结合;NaCl为离子晶体,晶体中只有离子键,HCl为分子晶体,HCl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HCl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以共价键结合;CCl4为分子晶体,CCl4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CCl4分子中,碳原子和氯原子以共价键结合,KCl为离子晶体,晶体中只有离子键。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高二训练:3.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苏教)

高二选修3化学优化训练:3.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解析:选A。
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不存在阴离子;金属钨的熔点高于原子晶体硅的熔点;分子晶体碘常温下为固态,而金属汞为液态。
2.下列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石英B.硫黄C.干冰D.食盐解析:选C。
石英是原子晶体,食盐是离子晶体,硫黄是分子晶体,但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只有干冰属于分子晶体,且为化合物。
3.(2011年镇江高二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SiO2B.CO2、H2OC.NaCl、HCl D.CCl4、KCl解析:选B。
S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CO2、H2O都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中原子都是以共价键相结合;NaCl为离子晶体,晶体中只有离子键,HCl为分子晶体,氯化氢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CCl4为分子晶体,四氯化碳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四氯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氯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KCl为离子晶体,晶体中只有离子键。
4.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中含有O—H共价键B.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C.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氢键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可能有共价键解析:选C。
CO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的水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氢键;分子晶体中也有无共价键的,如稀有气体的晶体。
5.(2011年浙江宁波调研)水分子间存在一种叫“氢键”的作用力(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
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正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冰。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学案-新版

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问题导入你注意到每天都离不开的水有什么反常之处吗?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通常是体积变小,但水结冰后体积却变大;如果是在密闭容器里,冰甚至可能将容器撑破。
另外,在氧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常温下硫化氢(H2S)、硒化氢(H2Se)、碲化氢(H2Te)都是气体,只有水以液态存在。
按照一般规律,水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应该比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硫化氢分子之间的范德瓦尔斯力小,因此水的沸点应该低于硫化氢的沸点,但事实却相反(如下图)。
氧族元素氢的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这是为什么?答:水的熔点与沸点的反常现象,说明水分子之间除了范德华力以外还存在着其他作用力,人们运用氢键来解释这些现象。
知识预览1.范德华力:又叫分子间作用力,是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一种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的作用通常比化学键__________得多。
2.氢键:是一种既可以存在于__________又可以存在于__________的作用力。
它比化学键弱,比范德瓦尔斯力强。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时,H原子能够跟另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Y之间形成__________。
通常用__________表示。
氢键的形成条件有两个:①在用X-H…Y表示的氢键中,__________位于其间是氢键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②X原子和Y原子所属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氢键形成的另一个条件。
3.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物质的熔、沸点通常__________。
4.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__________。
5.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__________结合形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如:干冰、碘晶体、冰等。
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只有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校精品资料--化学3.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选择题1.(2015·白城高二检测)下列物质呈固态时,一定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A.非金属单质B.非金属氧化物C.含氧酸D.金属氧化物【解析】选C。
要注意考虑一般规律与特例,非金属单质中金刚石、晶体硅、硼均为原子晶体;非金属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活泼金属氧化物为离子晶体,只有含氧酸为分子晶体。
2.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 )A.熔点1 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B.熔点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D.熔点1 415℃,不溶于水,硬度大【解析】选B。
A项物质熔点较高,不是分子晶体;C项物质可导电,不是分子晶体;D项物质熔点高,硬度大,属于原子晶体。
【方法规律】不同晶体的性质(1)金属晶体:熔、沸点变化大,可导电,不溶于水。
(2)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熔融状态可导电,多数溶于水。
(3)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度大,有的能导电,不溶于水。
(4)分子晶体:熔、沸点低,硬度小,熔融状态不导电,可溶于水,有些水溶液导电。
3.(2015·阜新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B.每个水分子内有两个氢键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解析】选C。
HF稳定是由于氢氟键键能较大;水分子内没有氢键,分子间有氢键;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
【易错提醒】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不是化学键,所以形成的范围不是直接相连的原子间。
水分子形成氢键是在水分子之间,水分子内部为共价键。
4.(双选)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所克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纯碱与葡萄糖熔化B.干冰与碘气化C.金刚石与石墨熔化D.氯化钠与生石灰熔化【解析】选B、D。
纯碱即碳酸钠是离子晶体,葡萄糖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分别是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错;干冰和碘都是分子晶体,气化时都要克服范德华力,B正确;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石墨属于混合晶体,熔化时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分别是共价键和范德华力、共价键,C错;NaCl和生石灰即CaO都是离子晶体,熔化时都要破坏离子键,D正确。
【补偿训练】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唯一因素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D.范德华力是仅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一种因素【解析】选D。
范德华力不能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仅能影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及溶解性等,并且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5.范德华力作用能为akJ·mol-1,化学键键能为bkJ·mol-1,氢键作用能为ckJ·mol-1,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b>c>aB.b>a>cC.c>b>aD.a>b>c【解析】选A。
化学键是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6.(2015·邯郸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分子内均存在共价键B.分子间一定存在范德华力C.分子间一定存在氢键D.其结构一定为分子密堆积【解析】选B。
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晶体中,不存在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而是原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成晶体,所以不存在任何化学键,A项错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存在于所有的分子晶体中,而氢键只存在于含有与电负性较强的氮、氧、氟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分子之间或者分子之内,B项正确,C项错误;只存在范德华力的分子晶体才采取分子密堆积的方式,D选项错误。
7.(2015·金昌高二检测)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原子晶体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不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化学键【解析】选B。
A中,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共价键的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C中,冰融化时只破坏部分氢键;D中,某些原子晶体(如Si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而某些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补偿训练】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且沸点高低顺序为HF>H2O>NH3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C.没有氢键,就没有生命D.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解析】选C。
A项“反常”是指它们在本族氢化物沸点排序中的现象,它们的沸点顺序可由存在状态看出,常温下只有水是液体,应该水的沸点最高。
B项分子内可以存在氢键。
C项正确,因为氢键造就了常温常压下的水是液态,而液态的水是生物体营养传递的基础。
D项水在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大,一般认为分子之间没有氢键。
8.能够解释CO2比SiO2的熔、沸点低的原因是( )A.C—O键能大于Si—O键能B.C—O键能小于Si—O键能C.破坏CO2晶体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破坏SiO2晶体要破坏Si—O共价键D.以上说法均不对【解析】选C。
CO2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SiO2是原子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比共价键弱,因此CO2的熔、沸点较低。
【互动探究】(1)题中两物质的键能谁的更大一些?提示: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因此C—O的键长小于Si—O的键长,共价键键能CO2的更大些。
(2)题中两物质的晶体中都存在分子吗?提示:CO2是分子晶体,晶体中存在CO2分子,SiO2是原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分子。
9.(2015·宿迁高二检测)下列物质,按沸点降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F、HCl、HBr、HIB.F2、Cl2、Br2、I2C.H2O、H2S、H2Se、H2TeD.CI4、CBr4、CCl4、CF4【解析】选D。
A、C中HF和H2O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反常;对结构相似的物质,B中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D中沸点依次降低。
10.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B.熔点:Si3N4>NaCl>SiCl4C.酸性:HClO4>H2SO4>H3PO4D.沸点:NH3>PH3>AsH3【解析】选D。
金属性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A正确;Si3N4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SiCl4为分子晶体,故B正确;非金属性Cl>S>P,故酸性:HClO4>H2SO4>H3PO4,C正确;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晶体沸点越高,但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NH3>AsH3>PH3,D错。
【方法规律】比较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解题流程11.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硼酸晶体中只存在氢键B.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C.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e-稳定结构D.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6 mol氢键【解析】选B。
从硼酸的结构中可知,晶体中还存在共价键,A错;分子晶体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物理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B正确;硼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可与O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因此硼酸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C错;晶体中每个硼酸分子与其他分子间形成了6个氢键,但每个氢键需要2个硼酸分子,故含1 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 mol氢键,D错。
二、非选择题12.(2015·盐城高二检测)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计算机模拟出结构类似C60的物质N60。
已知:①N60分子中每个氮原子均以N—N键结合三个氮原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②N—N键的键能为167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N60分子组成的晶体为晶体,其熔、沸点比N2(填“高”或“低”),原因是。
(2)1 mol N60分解成N2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kJ(已知N≡N键的键能为942 kJ·mol-1),表明稳定性N60(填“>”“<”或“=”)N2。
(3)由(2)列举N60的用途(举一种): 。
【解析】(1)N60、N2形成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因M r(N60)>M r(N2),故N60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比N2晶体大,N60晶体的熔、沸点比N2晶体高。
(2)因每个氮原子形成三个N—N键,每个N—N键被2个氮原子共用,故1 mol N60中存在N—N键:1 mol×60×3×=90 mol。
发生的反应为N6030N2ΔH,故ΔH=90×167 kJ·mol-1-30×942 kJ·mol-1=-13 230 kJ·mol-1<0,为放热反应,表明稳定性N2>N60。
(3)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因此N60可用作高能炸药。
答案:(1)分子高N60、N2均形成分子晶体,且N60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故熔、沸点高(2)13 230 < (3)用作高能炸药13.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和沸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沸点;(2)分子间存在,会使其沸点升高,分子极性越大,氢键越强,沸点。
【解析】从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理论加以分析:(2)、(3)、(6)均为醇类,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4)、(6)、(7)相对分子质量均为60,沸点不同,这是由于(4)、(6)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1)越高(2)氢键越高14.C60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1)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2)C60分子中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3)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顶点数+面数-棱边数=2。
据上所述,可推知C60分子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C60分子中所含的双键数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