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精细有机合成》(第三版) 第八章 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 8.1

合集下载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8章重氮化和重氮盐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8章重氮化和重氮盐反应

H2SO4
N2
H2O
(4)重氮化试剂的配制 稀盐酸或稀硫酸中: 质量分数30~40%的亚硝酸钠水溶液 浓硫酸中 :将干燥的粉状亚硝酸钠慢慢加入 到浓硫酸中 加料温度不宜超过60℃

8.1.5 重氮化方法
8.1.5.1 碱性较强的芳伯胺的重氮化
特点:带供电基,铵盐稳定,不易水解为游离胺
铵盐溶于水:慢速顺法
SH COOH
HOOC

硫醚的制备
NH 2 NaNO 2/HCl N2 Cl
+ -
SCH 3 NaSCH 3

芳磺酰氯的制备
2CuCl2 + SO2 + 2H2O → CuCl2 + H2SO4 + 2HCl
NH2 Cl NaNO 2/HCl
N2 Cl
+
-
Cl
SO2/Cu 2Cl/Cl 2
SO2Cl Cl
Cl
重氮基被氯或溴置换 配合物历程 (Sandmeyer reaction)
Ar N
_+
NaNO2/HCl
Cl
N.Cl Br
CuCl/HCl Ar_Cl + N 2
Br Br
SO3H
;
OH Br Br
;
CH3
;
CH3
;
OH
;
Br COOH
OH
;
Br
;
NO2
CH3 磺化 H2SO4
CH3 硝化 混酸 SO3H
I I
Ar_N N.Cl - + KI
I I
;
COOH NH2
;
I OH
;
COOH

重氮化

重氮化

+
+ H 2O
OH2
+
_
OH
H2SO4,HNO3 硝化 NO2
NO2
Na2S2 部分还原 NO2
NH2
H 2SO 4,NaNO 2 重氮化 NO 2
N 2+ HSO 4
H +,H
2O,
OH
水解 NO 2
重氮盐制备酚时,常在硫酸中进行,主要因为: 硫酸 (1)若采用盐酸溶液,体系中的Cl-可以作为亲核试剂与苯 基正离子反应,生成副产物氯苯。 (2)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酚容易与未反应重氮盐发生偶合反 应,硫酸可以抑制该反应,并提高了水解反应温度,使水解 反应更彻底。
+
I KI, 温热 74%~76%
可以通过Schiemann反应将氟原子引入芳环。
+
N2Cl
-
N2BF4HBF4 CH3 或NaBF4
+
CH3
F ①过滤,干燥 ② CH3
+
N2
+
BF3
3.3.4 氰基置换
通过Sandmeyer或Gattermann反应,重氮基也可被氰基取代。
+ N 2HSO 4-
铵盐不溶于水:快速正法
H2N NH2
NH2
即在室温将芳伯胺溶解于过量较少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中, 加冰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迅速地加入亚硝酸钠水溶 液,重氮化即可完成。
2.3.2 碱性较弱的硝基芳胺或多氯芳胺
特点:(1)带一个强吸电基或多个-Cl (2)难成铵盐,且铵盐难溶于水 (3)易生成游离胺 (4)反应速度快 方法:快速正法
Ar-N=N-Ar’-NH2 Ar-N=N-Ar’-OH Ar-NHNH2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_08重氮化反应讲述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_08重氮化反应讲述

NH2 NO2
NaNO3 HBF4
N2BF4-
NaNO3 Cu
NO2
NO2 NO2
共十二页
返回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八章 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重氮化质点是亲电性的,故芳伯胺或芳杂 伯胺是以游离的分子态参加(cānjiā)反应,重氮化的反应历程是N-亚硝化-脱水反 应,表示如下:。在稀硫酸中进行重氮化时,亚硝酸酐的亲电性弱,故一般在 稀盐酸中进行反应。重氮化合物兼有酸和碱的特性,在水介质中,重氮盐的结 构转变如下:。未取代的重氮苯及其同系物主要生成芳醚,甲醇替代乙醇有利 于生成芳醚,丙醇则生成脱氨基产物
重氮化活泼质点的活泼性次序是:
ON+ >ON-Br > ON-Cl > ON-NO2 > ON-OH 在稀硫酸中进行重氮化时,亚硝酸酐的亲电性弱,故一般在稀盐酸中 进行反应。有时为了加速反应,可在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的溴化钠和溴 化钾。
共十二页
8.2 重氮化
8.2.2 一般(yībān)反应条件 (1) 反应温度 (2) 无机酸的用量与浓度 (3) 亚硝酸钠的用量 (4) 重氮化试剂的配置
8.3.8 重氮盐的偶合(ǒu hé)
重氮盐以亲电试剂的形式对酚或胺类的芳环上的氢进行电点取代 而生成偶氮化合物。
偶合时偶氮基通常进入偶合组分中的羟基、氨基、仲胺基和叔胺基等基团的 对位,若对位被占据时,则进入邻位。 与酚反应,需弱碱性条件;与胺反应,需弱酸性条件。
8.3.9 重氮的取代硝化
芳香族重氮盐用亚硝酸钠处理,即可分解生成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适合于合成特殊取代位置的硝化合物。
共十二页
但工业上最实用的还原剂是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 芳环上有强吸电子基时水解脱磺基比较困难。

第8 章重氮化

第8 章重氮化

3.1 重氮基被氢置换(脱氨基反应)
用适当的还原剂将重氮盐还原,可以使重氮基 被氢置换(脱氨基反应),并释放出氮气。重 氮化时要用硫酸,而不宜用(氢卤酸)。
常用的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① 乙醇、异 丙醇(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团);② 次磷酸(芳 环上有吸电子基团或供电子基团);③ 氧化亚 铜;④ 甲酸。
(3) 重氮化反应速度较慢。
NH2 NH2
NH2
NH2
COOH
CH 3
OC H3
Cl N NH2
正重氮化法:将芳伯胺溶解于稍过量的稀无 机酸中后冷却,再向其中加入微过量的亚硝 酸钠水溶液(30%-40%)。
Ar-NH2 +
稀HX

室温
Ar-NH3+X溶液
② 冷却
Ar-N2+X-
④ 冷Ar-NH3+X溶液
弱酸性
Ar-N2+X-+Ar-NH2或中性 Ar-N=N-NH-Ar+HX
重氮氨基化合物
(3)稍过量的亚硝酸盐
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Ar-N2+X- + Ar-NH2
Ar氨-N基=偶N-氮A化r-N合H物2 + HX
Ar-N2+X- + Ar-NH2
Ar-N=N-NH-Ar + HX
重氮氨基化合物
KI-淀粉试纸变蓝: 2HNO2+2KI+2HCl
重氮盐的水解反应历程(SN1Ar亲核取代反应)
Ar-N2+X- slow Ar+ + X- + N2
Ar+ + H2O fast
+ Ar-OH2
总反应方程式:

第八章重氮化

第八章重氮化
NH2 NANO2/HCl NH2
N NCl HCl
N N
NH2
N H
8.2.5 重氮化操作方法、设备 及安全生产

1.★芳伯胺重氮化时应注意的共性问题 (1)重氮化反应所用原料应纯净且不含异构 体。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精制(如蒸馏、重结 晶等)。 (2)重氮化反应的终点控制要准确。过量的 亚硝酸会促使重氮盐分解。 (3)亚硝酸过量的检测方法:用碘化钾淀粉 试纸。当白色的试纸刚变成浅兰色时,即表 示亚硝酸的量是适合的;若变成兰色,则亚 硝酸已经过量了。 2HNO2+2KI+ 2H2O → I2 + 2KCl + 2H O + 2NO
NH2 NO2
CH3 NO2 NH2
Cl NH2 Cl

弱碱性芳胺 特点:(1)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强吸电基; (2)不溶于稀酸。 方法:以浓H2SO4或CH3COOH为介质; 亚硝基硫酸法(NO+HSO4-)。
NH2 NO2 Cl NO2 NH2 NO2 NO2 H3CO S N NH2

氨基磺酸或氨基羧酸 特点:(1)易形成内盐,在酸性介质下不溶; (2)可以溶于碱。 方法:碱溶酸析;顺式重氮化法
O-
OH H
+
Ar
N
N
O-
顺式重氮酸盐
OH
-
pH>12 反式重氮酸盐
Ar N NO
亚硝胺
8.2 重氮化


基本概念
1. 2. 重氮化合物定义 重氮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重氮化合物定义:

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相连的基团, 而这个基团只有一端与碳原子相连,而 另一端则不与C原子相连。(与偶氮化合 物相区别)

第八章 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ppt课件

第八章 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ppt课件

A rN N O H A r N 2 O H
3、用途
(1)定位
(2)合成具有特殊性能化合物
偶氮染料
Ar-N2+X- + Ar’-NH2 Ar-N2+X- + Ar’-OH
偶合 偶合
Ar-N=N-Ar’-NH2 Ar-N=N-Ar’-OH
Ar-N2+X-
NaSO3, NaHSO3 还原
Ar-NHNH2
[A r NNO ]
O
H
A rN H 2
NON

H [A r NNO]
OO
H
C l N O 2
然后,不稳定的中间体脱水转化为重氮盐。
H
+
Ar
N N=O

ArN2+ +H2O
H
三、重氮化反应动力学
ArNH2 + HCl
ArNH3+Cl-
HNO2
H+ + NO2-
2HNO2
H2O + N2O3
HNO2 + HCl
理论量:n(HX):n(ArNH2)=2:1 实际比: n(HX):n(ArNH2)=2.5~4 : 1
酸的作用:
①溶解芳胺:ArNH2 + HCl
ArNH3+Cl-
②产生新生的HNO2:HCl + NaNO2 HNO2 + NaCl
③维持反应介质强酸性,防止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
自我偶合反应,不可逆。补加酸液也无法
NOCl + H2O
ν(N2O3)=k1[ArNH2][HNO2]2 ν(NOCl)=k2[ArNH2][HNO2][H+][Cl-]

电子教案与课件:《精细有机合成》(第三版) 第八章 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 8.5

电子教案与课件:《精细有机合成》(第三版) 第八章 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 8.5

重氮盐还原为芳肼的过程
ArN2+X Na2SO3 -NaX ArN N SO3Na NaHSO3 Ar N NH SO3Na
+H2O -NaHSO4
重氮-N-磺酸钠
ArNHNH
SO3Na
+HCl+H2O -NaHSO4
芳肼磺酸钠
SO3Na
芳肼-N,N’- 磺酸钠
ArNHNH2 HCl
芳肼盐酸盐
重氮盐还原为芳肼实例
NHNH2
NHNH2 Cl
NHNH2 SO3H
NHNH2 Cl
Cl SO3H
NHNH2
H2C C CH3 OCO
NH2 (OC2H5)
(1) H2O (2) NH3
H2C C CH3
OC N N
( C2H5OH)
小结
重氮盐在酸性介质中用强还 原剂如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 盐1:1的混合物作用,还原 为芳肼。

精细有机合成
第8章: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
8.5 重氮盐还原为芳肼
重氮盐还原为芳肼
重氮盐在酸性介质中用强还原剂进行还原时,可以得到芳肼。
常用的还原剂是: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
在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1:1的混合物的作用下,重氮盐可以
还原芳肼。
ArN2+X
Na2SO3:NaHSO3(1:1)
ArNHNH2

《有机化学—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新教育学习PPT课件

《有机化学—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新教育学习PPT课件
在试管中加入0.7ml N,N-二甲基苯胺和0.5ml 冰醋酸,并混匀。在搅拌下将 此混合液缓慢加到上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0min。
缓缓加入约15ml 5%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反应物变为橙色(此时反应液为碱 性)。甲基橙粗品呈细粒状沉淀析出。
精选3P.PT应课用件
偶氮基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是一个发色团。 偶氮染料是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合成染料,可用于纤维、纸张、墨 水、皮革、塑料、彩色照相材料和食品着色。 如:酸性嫩黄G的合成。由4,4'-二氨基三苯甲烷重氮化后与1-(对磺苯基) -3-甲基-5-吡唑啉酮偶合而得。 主要用于羊毛、蚕丝和锦纶织物的染色。 有些偶氮化合物可用作分析化学中的酸碱指示剂和金属指示剂。 有些偶氮化合物加热时容易分解,释放出氮气,并产生自由基,如偶氮二异丁 腈AIBN等: 故可用作聚合反应的引发剂。 很多偶氮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如曾用于人造奶油着色的“奶油黄”能诱发 肝癌,现已禁用。甲基红可引起膀胱和乳腺肿瘤。有些偶氮化合物虽不致癌, 但毒性与硝基化合物和芳香胺相近,用时应注意。
ROH N2 NaCl
2.用途 Ar-N2+X- + Ar’-NH2 偶合 Ar-N=N-Ar’-NH2
Ar-N2+X- + Ar’-OH 偶合 Ar-N=N-Ar’-OH
Ar-N2+X- NaSO还3,原NaHSAO3r-NHNH2
ArN2X- 重氮基转化 ArY
Y=F, Cl, Br, I, CN, OH, H等
理论量:n(HX):n(ArNH2) = 2:1 实际比: n(HX):n(ArNH2) = 2.5~4 : 1
n(H2SO4):n(ArNH2) = 1.5~3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的 作用
① 溶解芳胺 ArNH2 + HCl
② 产生HNO2 HCl + NaNO2
③ 维持反应介质强酸性 ArN2+ + ArNH2
ArNH3+Cl-
HNO2 + NaCl
Ar-N=N-NHAr (重氮氨基化合物)
3.重氮化反应的特点
NaNO2微过量 Ar-N=N-NHAr
使淀粉碘化 钾试纸变蓝
Y = F, Cl,应的特点 酸要过量
ArNH2 2HX NaNO2
ArN2+X- NaX 2H2O
理论量:n(HX):n(ArNH2)=2:1 实际比: n(HX):n(ArNH2)=2.5~4 : 1
刚果红试纸呈酸性(变蓝)
3.重氮化反应的特点
精细有机合成
第8章: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
8.1 重氮化反应
1
重氮化反应定义
2
重氮化反应的用途
3
重氮化反应的特点
重氮化反应
1.重氮化反应定义
芳香族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产重氮盐的反应叫做重氮化反应。
ArNH2 2HX NaNO2
ArN2+X- NaX 2H2O
HX=HCl、HBr、浓H2SO4、稀H2SO4 、HNO3等
0.5~2秒
2HNO2 2KI 2H2O
I2 2KCl
2H2O 2NO
O
H2N C NH2 HNO2
CO2 N2 3H2O
H2NSO3H HNO2
H2SO4 N2 H2O
3.重氮化反应的特点
低温反应:0~10℃
HNO2
H2O+NO
温度高容易加速重氮盐的分解
重氮盐不稳定
干燥的重氮盐不稳定,受热或摩擦、撞击时会快速放出氮爆炸!
RNH2 HCl NaNO2
ROH N2 NaCl
2.重氮化反应的用途
Ar-N2+X- + Ar-NH2 偶合 Ar-N=N-Ar-NH2 Ar-N2+X- + Ar-OH 偶合 Ar-N=N-Ar-OH
Ar-N2+X-
Na2SO3, NaHSO3 还原
ArN2X-
重氮基转化
Ar-NHNH2 ArY
含有磺酸基的重氮盐可生成内盐而可未稳定存在。
小结
芳香伯胺的重氮化反应要保 持酸和亚硝酸的微过量、低 温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