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江口太平乡做好“四篇大文章”走出基层党建新路子

合集下载

党建引领做好“后半篇文章”

党建引领做好“后半篇文章”

50党建引领做好“后半篇文章”“我没有想到搬过来后会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孙子在小区里入学,社区还免费为儿子儿媳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真是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家住凯里市上马石移民安置点的搬迁户余士新感慨地说道。

余士新只是黔东南州27.58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其中一员。

搬出来后,如何让群众稳得住、能脱贫?这是该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脱贫”转变,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有力实践。

为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近年来,黔东南州以党建为引领,在各搬迁安置点建立党组织,借助支部引力这股强劲动力,逐步完善搬迁安置点的公共服务、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服务,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融入感和安全感。

搬迁安置点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搬得出”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步,黔东南州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未搬先建、边搬边建、搬后必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逐步实现搬迁安置点党的工作全覆盖,已搬迁入住的71个社区均设立了党组织,配备了83名党组织书记,从县(市)直部门和乡镇选派36名科级干部到各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实现搬迁一个小区就新建一个党支部,统筹各项搬迁工作有序开展。

在搬迁安置点,每一户搬迁户“乔迁”,支部党员都会主动上门,引导新住户转变观念做市民,积极了解家庭成员信息,为每一个有就业愿望的搬迁户提供就业帮助。

“搬来前,社区都已经把我家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了,还牵线让我与旁边鼎盛服饰厂签了就业合同,现在每个月有两三千块钱的收入,也能照顾到家人。

”三穗县彩虹社区搬迁群众金元秀如愿以偿就近就业,十分高兴。

三穗县还自主研发“易地扶贫搬迁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平台”,社区将辖区所有搬迁群众都纳入平台进行管理,搬迁群众的家庭情况、劳动力水平、培训意愿等信息全部实现“一网清”,做到了每家每户情况清、底数明、信息准。

如何把党员作用发挥好?在党支部的组织框架下,采取“党建网格+十户一体”方式,分别将一栋栋移民安置楼划分为一栋栋党建网格,每个网格员就是该楼的楼长。

让“治理有效”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让“治理有效”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 28/2021年第13期/3月22日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今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市金元社区考察调研时,对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做法给予了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之以恒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送项基础性工作,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让“治理有效”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华姝-----------------------------------------------------------------------------------走进沿河自治县板场镇卫星村,只见干净整洁的公路两旁,一幅幅脱 贫攻坚壁画和标语镶嵌在民居墙上,格外亮丽醒目。

依山而建的房屋错落 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乱堆的柴 草、垃圾,如今,在党支部和驻村干 部的帮助下,每家每户柴草堆放有 序,硬化路上看不到一点垃圾,看起 来很顺眼,住起来很舒服。

”卫星村 村民陈洪胜局兴地说。

行走在贵州大地,随处可见干 净整洁的农家民居、清新靓丽的村容 村貌。

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扬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抢精神,实现了农村面貌从脏乱差到整洁美丽的 华丽转身。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坚持党 建引领是我们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 势。

近年来,贵州把基层治理作为乡村 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建强基层党组织上 持续发力,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力量,探 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着力提升基层治 理效能,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让基层“治理有效”成为 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疏通基层治理“脉络体系”“我们村有2000多人,以前就是4 个村干部进行管理,现在有‘寨管家’共同监督管理,村里环境卫生和村民思想观念已经大变样了。

”湄潭县西河镇石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李明献说。

2024上半年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2024上半年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2024上半年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2024年上半年,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乡镇干部们全力以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我所在乡镇的建设工作总结,详细回顾了过去半年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乡镇政府廉洁奉公。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在过去半年里,我们乡镇坚决贯彻中央和上级政府的决策部署,密切追踪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打击“四风”问题,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的蔓延。

通过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行风建设,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的监督管理,确保了乡镇政府廉洁奉公,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深化乡村治理改革,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乡村治理是乡镇工作的核心,我们在上半年持续深入推进了乡村治理改革。

一方面,加强村委会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村民自治,推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们注重推进“三农”工作,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开展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的农业经济合作,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全面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文化是乡镇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在上半年集中力量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

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注重传承乡土文化,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

【四】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乡镇的繁荣离不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上半年继续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完善农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还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新型产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

“三三三四”工作法激活江口基层党建

“三三三四”工作法激活江口基层党建
总 分 ,使党 建工作步入督 查经常化 、
围绕 “ 一业带 三化 ”发展战略 , 开展 以工作亮 目标 、党 员亮身责 、承诺亮 结果为 内容的 “ 亮
化 ”工作 ,按承办 重点工作 事项 、公
开 承诺事 项 、学 习实践 活动后续整 改 落 实事项 等三大板 块进行 系统分 类 ,
作为党 建工作宣传 月 ,集 中宣传受 表 彰的 ‘ 五好 ’基层 党组织 、优秀基 层 党组织 书记 、创业 带富党 员先锋 、优 秀共产党 员和优 秀党 务工作 者” ,县 委常委 、宣传部部 长饶绍君 说 , “ 这
县委书记冉 晓东( 前右三) 、县长袁 刚 ( 左一 ) 。县 委副书记庹颖 ( 前右一 ) 等领导 在
“ 三议 ”制 ;全面 推行村级 班子及 成
员任期和 年度承诺 制 , 全程 公示践 并
诺 情况。 着 力提高基层 党建工作 满意度 。
始 终把 配 发 展 型 班 子 、选 发 展 型 干
型 、景 区服 务型 等7 创 建类 型 ;注 种 重典 型培 育 ,大 力宣传 身患绝症 、忘 我 工作 的检 察官严 小波 , 根基 层 、 扎 因公 殉 职 的选 调 生 王 媛 嫒 ,勇 于 进
取 、乐 于奉献 的全国劳 动模 范杨 再炼
等先进 典型 。
县委常委 、组织部部 长符宁强 ( 左二 ) 深入联 系点太平 乡寨抱 村开展 党建工作。
“ 三 三 四” 工作 法 三 激 活 江 口基 层 党建
■ 文/ 图
本刊记者 文 叶 飞
特 约 记 者 黄 政 方 卢 国华
张三海
工 作 规 范 化 和考 评 科 学 化 的 良性 轨 道。 宣 传 推 动 是 江 口基 层 党 建 的 另

江口 党建引领产业兴

江口 党建引领产业兴

江口党建引领产业兴
江竹;文叶飞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22()39
【摘要】江口县坚持以“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为目标,突出党建引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力,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文章。

秋日,走进江口县德旺乡坝梅村生态乐园,山水相依,空气清新,林草丰茂,鸟语花香。

内有拓展基地,彩虹滑道,水上乐园,精品民宿……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眼下,这里已成为县内外游客休闲旅游的目的地之一。

【总页数】2页(P162-163)
【作者】江竹;文叶飞
【作者单位】江口县委组织部;贵州日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7.2;F327;F592.7
【相关文献】
1.党建引领产业兴镇——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工作小记
2.探索党建+农业产业新模式引领农村党建工作脱虚向实——玉田县陈家铺乡积极推进党建与产业融合共生
3.党建引领攻城拔寨——江口县实施“民心党建”工程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4.将军县里产业兴企业党建作引领
5.用党建工作擦亮发展底色——山西锦兴能源有限公司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小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扩展空间中寻求转化新机——江口县着力探索“构建服务型产业型党建工程”新路径

在扩展空间中寻求转化新机——江口县着力探索“构建服务型产业型党建工程”新路径

江 口县县委书记冉晓东 ( 左一 ) 乡村调研产业型党建工程开展情况。 ( 在 作者供图)
夏 日的梵净 山麓 ,如汐似潮 的绿
色铺向天际 ,空气 中弥漫 着清新的气 息 。走进绿树 、碧水环绕 的江 口县 , 每一处水流都波动着灵性。 近年来 ,江 口县找准党建 工作服 务大 局的切人点 、结合点和 着力点 。
抓服 务激 活 力 ,如何 尽 快构建服务型党建新体 系?
“ 没想到现在党 的政 策这么让人 舒心 ,没想到现在 的共 产党员这么靠 得住 !”该县太平 乡一 位农民这样感 慨, “ 我们看在 眼里 ,喜在心头 。” 江 口县把 为群众服 务 ,为群众提 供便利 ,改善群众 的生活质量 作为党 建 工作 的落脚点 ,大力推进服务 型党
“ 口要大发 展 ,必须 围绕 ‘ 江 三 力 ’做 文章 :激发 干部队伍 的活力 、 缓解社会 稳定 的压 力 、破除改 革发展 的阻 力。”经过调 研论 证 ,江 口县委 认 为 加 强 农 村基 层 党 建 的核 , “ 药 方 ” ,就是在全县 干部队伍 中进行的 人人修政德 的 “ 洗礼”活动。 为此 ,该县 着力在落实 责任 上下 功夫 ,形成责任奖惩体系。
型 、产业型党建 工作活动 ,既加 快了
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 ,又使30 多名 乡 00
村党 员成 为发家致 富的行家里手 。不 但 提升 了基层组 织建设整体水平 ,而 且也实现了党建 工作与经济社 会发展
的互动双赢 。
“ 前 ,如 何 打 赢 践 行 科 学 发 当
展 、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这场硬仗 ?这 是在 新时期下基层 党组织建设 需要思 考 的重要课题 。”江 口县县委 书记冉 晓 东说 , “ 基于此 ,近年来 我们 坚持

2023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四治融合”做好乡村治理

2023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四治融合”做好乡村治理

2023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四治融合”做好乡村治理2023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四治融合”做好乡村治理近年来,贵州省乡村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如农村人口流失、农田荒芜、农业结构调整困难等,这些问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贵州省提出了“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并评价“四治融合”对贵州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治融合”是指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其中,“政治治理”强调政府的权力运行和治理机制建设,如健全农村自治和基层党建制度;“经济治理”关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如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生态环境治理”注重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如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社会治理”强调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如加强乡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首先,实施“四治融合”有利于提升贵州乡村治理的整体水平。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过于偏重政府的力量和资源调配,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治理。

而“四治融合”强调政治、经济、生态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有机统一,能够全面考虑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提升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实施“四治融合”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农田资源有限、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收入增长需求。

而“四治融合”模式将注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整合资源和推动产业升级,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第三,实施“四治融合”有利于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

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通过“四治融合”的模式,可以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良,实现农村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最后,实施“四治融合”有利于提升乡村社会管理的能力。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公共服务不足。

念好“建、特、治”三字经 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念好“建、特、治”三字经 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念好“建、特、治”三字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Create the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of “Construction, Specialty and Governance” to Stimulate theDriving Forc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秋日的阳光,金灿灿地铺满素有“金江口”之称的江口土地,武隆江口镇花园村塘湾组贫困户王廷国的幸福,在这秋日暖阳里,分外浓烈。

近年来,王廷国积极响应号召,发展养殖业,摘掉了“穷帽子”,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江口镇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任务、重大发展课题、重大民生项目来抓。

”江口镇党委书记任本涤说,江口念好“建、特、治”三字经,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全镇4个市级贫困村逐步实现整村脱贫。

念好“建”字经 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基础为先。

任本涤说,江口加快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发展短板,着力解决贫困村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出行难、饮水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全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该镇整合水利、后扶、交通、移民、危房、扶贫、农业林业产业等资金,新改建村级活动中心6个,实现全镇农户用上自来水,行政村通客车全覆盖,拆并村90%通硬化水泥路,农户70%通水泥人行便道,贫困户、相对贫困户住房难问题全面解决。

据了解,江口镇累计投入资金1.043亿元,新建公路48.2公里,硬化公路243.5公里,新建人行便道91.2公里,95%以上农户建设了水泥砼人行路,实现了村组通畅,73个村民小组16500余人的出行难得到解决。

同时,集中投入资金975.9万元,建设人饮水池137口2.2万立方米,新安装管网323公里,维修整治三坪塘14口5.6万立方米,实现100%自来水进户。

念好“特”字经 农旅商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硬核”和精髓。

江口镇的地形是两江三岸沟壑纵深,落差较大,不仅“地无三尺平”,且几乎没有灌溉塘库,是武隆区26个乡镇中农业生产条件最差的一个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江口太平乡
做好“四篇大文章” 走出基层党建新路子
2010年,太平乡以党建创先为抓手,积极做活农村基层党建“四篇文章”,把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与乡村旅游、为民服务、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太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农村党建新路子。

依托旅游抓党建 抓好旅游促发展
抢抓地委行署“两圈两带”战略中的梵净山旅游文化经济圈建设机遇,多措并举、强势推进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一是农业围绕旅游调,建成优质产业基地。

通过狠抓“一园三基地”(云舍生态农业观光园,岑忙茶蔬烟、太平和寨抱果蔬、江梵公路和太平河两线楠竹三个基地)建设。

规划落实了云舍村100亩果蔬农业观光园,建成3200亩梵净山佛茶基地,1000亩楠竹基地,岑忙、太平50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

引进良种母猪153头,建立了太平村老街、寨抱凯纳坪仔猪基地,新发展寨抱乌坡岭和岑忙安堂坝商品牛、月亮坝3万只土鸡养殖、平贵野猪规模养殖和寨抱凯纳坪野猪、野鸡特种养殖等6个规模化养殖小区和太平村娃娃鱼特种养殖产业。

二是“三产”围绕旅游活,突出乡村旅游发展。

乡党委重点抓好打基础、蓄后劲的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做好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黑湾河旅游商务区、梵净山生态植物园等重大项目的投资软环境建设,依托梵净山佛教文化苑,推动寨沙百户侗寨建设,平整地基60个,演职场1400平方米,新建梵净山坝干、盘溪、湾脚、平贵麻立湾等4个旅游新村,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126户。

同时,加大对云舍民俗文化村寨建设力
度,按照土家风格进行房屋“立面改造”生态围墙900米,修建旅游环寨环户沟渠3800余米,旅游便道2000米,新栽桃树2000株,有效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

围绕服务抓党建 抓好服务树形象
该乡党委以践行宗旨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树立“规范就是形象”的观念,狠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和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在乡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上,做到“两个健全,两个到位”。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人员落实到位。

乡党委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放在当前工作的首位,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建立起由乡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选派素质高、业务强的干部到服务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日常工作接受乡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和管理。

二是健全服务功能,运行机制到位。

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给予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服务窗口,服务窗口的设置包括:财政、计生、民政、社保、司法、村管、国土、合管、水利、林业、气象服务等服务窗口,充分体现便民利民,廉洁高效。

通过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收费管理、考勤考核、建档销号、回访、分类管理和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便民服务中心日常检查考核机制。

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该乡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规划,把梵净山村和岑忙村列入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

一是科学规划,严格评审。

为把村级阵地建设工程建成基层的“优质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乡党委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执行一部法”的原则,按照“小村镇、大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选址规划,切实做到适度超前、量力而行,为着眼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规范建设,严把质量。

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不走样、保证质量、整体推进、按期完成,该乡坚持部门联动的原则,一手抓规划设计,一手抓项目审批;一手抓施工建设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一手抓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

目前,梵净山村和岑忙村活动场所建设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之中。

立足产业抓党建 抓好产业调结构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太平乡积极转变党建工作观念、强化基层组织工作职能,以党建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党建创先,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一是在做强特色农业上着力突破。

围绕旅游办农业,建设优质产业基地,加大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出台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以果蔬、楠竹、生态茶叶为重点的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

全乡建成优质果蔬500亩、梵净山佛茶3000亩、楠竹3000亩,发展特色生态藤茶1000亩、优质烤烟1000亩。

二是在做大生态畜牧上加快发展。

建成太平村老街商品猪、乌坡岭商品牛、月亮坝土鸡、寨抱凯纳坪山鸡、平贵野猪特种养殖5个
规模化养殖小区和太平村娃娃鱼、快场蜜蜂2个特种养殖产业,逐渐形成小区+农户的养殖模式。

三是在做活乡村旅游上谋求跨越。

紧紧围绕“把梵净山打造成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全力打造梵净山侗家、苗家和云舍土家3个民族村寨的“一山二线三寨”建设,加大快场村的干笋子、香菇、蜂蜜等旅游土特产开发力度,积极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建成乡村旅游标准“农家乐”150户,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具备1000个以上床位,实现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0万人次以上,使群众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贴近民生抓党建 抓好民生促和谐
通过建立“党组织+支部书记+党员+群众”模式,把“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一句话承诺”等党建载体与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政治生活相结合,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在提升村寨品位上做足文章。

围绕旅游建村寨,抓好梵净山旅游经济圈的近、中、远期村寨规划和整治,重点抓好江梵公路沿线村容寨貌整治和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

完成梵净山坝干、盘溪、湾脚土家寨、平贵麻立湾、寨沙侗寨、寨抱乡村旅游示范点等6个旅游新村建设,配合劲佳集团完成转塘拆迁安置工作,新建成1家星级宾馆,落实好转塘满家、凯文黄牌、习家坪3个移民安置点建设。

二是在完善基础设施上加快步伐。

按照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抓实各项社会事业,推动“和谐太平”
建设取得新进展。

通过实施梵净山灌区工程,为云舍、太平、寨抱、梵净山4个村农田用水提供保障,完成黑湾河景区、太平集镇、岑忙、快场等地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努力把各项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陈庆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