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人” 。如 广西南 丹 县 的“ 白裤 瑶” , 该 县瑶族 男 子都穿 着及 膝 的 白裤 ; 又 如广西 那坡 县 的“ 黑衣 壮” , 该县壮
少 数 民族服 饰 文化丰 富 多彩 , 一 图一 案 , 一 款 一
族 同胞都 穿着 黑色 衣服 。
( 三) 性别 、 年龄、 婚 姻 的 标 志 少 数 民族 男 女 服 饰 有 着 不 同 的 特 点 。妇 女 的服
历 史上 发生 的重 大 事 件 , 或 者生 动 地 再 现 本 民族 艰
辛 的生 活历 程 。例如 广西 隆林各 族 自治县 的苗族 同
胞 将 曾经 居 住 过 的 村 寨 简 化 成 服 饰 上 的 四方 形 图 案, 将 祖先 在迁徙 过 程 中经 过 的 三条 江 河 在 服饰 上 用三条 不 同颜 色的条 纹来 表示 。少 数 民族 仪、 节庆、 民俗等 , 其 中 少数 民族 服饰 可 以说 是少 数 民族 的显著符 号 。我 国
的苗 、 瑶、 壮等 民族将 本 民族服 饰 当成本 民族特 有 的 徽记 与 标 志 , 人们 无论走 到哪里 , 都 可 以“ 以 衣 认
一
、
少 数 民族 服 饰 文化 的 内 涵
社 会 的构 建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 随 着 经济 社 会 的发 展 , 少 数 民族 服 饰 文 化 在 保 护 与 传 承 方 面 存 在 被 忽 略 的 现 象 , 其 发 展 面 临 困境 。如 果 再 不 予 重 视 , 少 数 民 族传 统 服饰 文 化在 现 代 社 会 就 会 逐 渐 衰 落 , 甚至濒临消失 ,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 的措施 , 加 强 少 数 民族 服 饰 文 化 的保 护 与 传 承 工 作 。
青瑶服饰文化传承探析

青瑶服饰文化传承探析青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百色地区和广东省的惠州地区。
青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服饰文化是他们独特的传统特色之一。
青瑶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有男女两种类型。
男子的传统服饰包括青瑶袍和蟒床帽。
青瑶袍是一种长袍,多数由蓝色的绸缎制成,上面装饰着精美的刺绣。
蟒床帽是一种圆顶帽,上面有花纹和摆饰。
女子的传统服饰则包括青瑶袄和青瑶裙。
青瑶袄是一种短上衣,多数由丝绸制成,上面也装饰着各种图案和刺绣。
青瑶裙是一种长裙,多数由麻布制成,也有一些制成丝绸材质的。
女子的青瑶裙多样化,有直裙、裙襦、摆裙等各种款式,都非常精美。
青瑶族的服饰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青瑶族的祖先在古代就开始采取相似的服饰风格。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青瑶族的服饰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例如在元代,青瑶族的服饰开始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外部文化的渗入使得传统的青瑶族服饰不再纯粹。
这种变化持续到了清代,官方开始推行汉化政策,少数民族的服饰逐渐被汉族的服饰所取代,青瑶族的传统服饰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尽管经历了外界文化的冲击和变迁,青瑶族的服饰文化仍然得以传承并保持了其独特性。
近年来,青瑶族的服饰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政府和学者们对青瑶族的服饰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保护,通过举办展览和培训班等活动,加强对青瑶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青瑶族的服饰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文化的载体。
青瑶族的服饰不仅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更反映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
青瑶族的服饰不仅注重细节和精致的制作工艺,更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
青瑶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颜色,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
青瑶族的服饰文化传承既源远流长,又具有鲜明的特色。
通过对青瑶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可以加深我们对青瑶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国的多元文化更加繁荣和发展。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壮族服饰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壮族服饰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壮族服饰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服装带来新的生机,也给现代服装文化增添了新的闪光点。
而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多达11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广西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支系较多,服饰文化同样也会丰富多彩,下面让我们走进壮族的服饰文化世界——特色风格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暧,热量丰富。
是壮族的主要栖居地,壮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
料,大概是因为当地的气候适合其生长。
因受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决定性影响,造就了其特定的基木式样,壮族服装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又由于民族的不断融合,男子服装几乎与汉族服装相差无几,只是腰间束带而已;妇女服装多用花边装饰,腰间束围裙,裙装逐渐被裤装代替。
就壮族服饰的颜色来说,古代、近代多以蓝靛作染男装与女装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着宽大裤,束腰带,有的缠绑腿,扎青、黑、蓝或白头巾;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
瑶族服饰总结

瑶族服饰总结1. 引言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
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瑶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瑶族的服饰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瑶族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华丽的装饰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本文将对瑶族服饰进行总结,并介绍其特点、分类和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2. 瑶族服饰的特点瑶族服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独特的风格瑶族服饰的独特风格是其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瑶族服饰以鲜艳的色彩、繁复的图案和精致的细节著称。
无论男女老少,在各种场合和活动中,瑶族人都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2.2 华丽的装饰瑶族服饰注重装饰效果,以华丽的装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服饰上常常镶嵌有金银丝、珠子、绣线等装饰物,使整体效果更加华丽和美观。
2.3 精湛的工艺瑶族服饰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从选材到编织,再到刺绣和装饰,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工匠们的精心制作。
正是这种精湛的工艺,使得瑶族服饰成为了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典范。
3. 瑶族服饰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场合的不同,瑶族服饰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类别的介绍:3.1 传统婚礼服饰瑶族的传统婚礼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在婚礼中,瑶族服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婚礼服饰以红色为主,寓意喜庆和幸福。
配饰方面,头饰、项链、手镯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3.2 节日盛装瑶族人重视节日,节日时会穿上盛装庆祝。
节日盛装通常采用五彩斑斓的颜色,图案多样,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在节日盛装中,常常带有瑶族文化和传统的元素,是瑶族人展示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
3.3 日常服饰瑶族的日常服饰以实用性为主,注重舒适和便捷。
男性常穿长衫或马褂,女性常穿上衣和长裙。
由于日常服饰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和细节,因此相对而言工艺要求较低,但仍然保持了瑶族服饰的基本特点。
4. 传承和发展瑶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瑶族服饰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吸收和融入新的元素和设计。
广西地区民族旅游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 )旅游服饰 文化 资源开发与其 它旅游 资源脱节 二
服 饰 资 源 一 般 是 作 为 辅 助 型 的 旅 游 项 目吸 引游 者 , 为 一 作
种独特 的地域 资源不仅增加 了当地旅游 的魅力 ,同时也 向世界
各 国展示其特 有的民族风情和精神 内涵 。但 目前广西 各地 ,却
一
系列相 关的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 ,既收获 了一定 的经济 建 立 。 ( )旅游服饰 文化资源开发的 内容和形 式创新不够 三 旅游 服饰产 品的开发 形式 是多种多样的 , 从传统 的旅 游实 物产 品开发 到深层次的参 与体验式 产品 , 都是很好 的旅游资源 开发形式 。广西地 区由于 少数 民族较多 ,服饰旅游 资源也颇为
效益 ,在 展示广西文化 的同时也增强 了其 民族 自豪感 。但在 笔 者看来 , 广西地 区民族旅游服饰文化 资源开发方面存在 的问题
也相 当突出 。
( )资源品位高 , 一 商品文化特 色差
由于地域交通等原 因 , 这里 的民族文化保存相对比较完好 , 丰富 , 但是 目前其 服饰旅游文化资源 的开发还 只是停 留在传统 保 留了各个民族相对独立和 别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广西地 区民族 服饰产 品和服装的试穿 、拍照 留影等较低 层次 。旅游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以古朴、 庄重为主要特征的不 同服装 资源开 发的内容和形式没有 创新。
1 8—— 服饰设计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 深印象与感受 , 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探索异域风俗的好奇心 这
三 、广 西地 区民族旅游服饰文化资源 的开发对策
和 求 知 欲 ,也 可 以 使 广 西 的 民 族 文 化 在 旅 游 者 的 实 际体 验 中得
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特质及保护传承

目录
01 一、壮族传统服饰特 点
03
三、壮族传统服饰文 化的保护传承
02
二、壮族传统服饰文 化内涵
04 参考内容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 中,壮族传统服饰文化作为其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魅力。 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内涵及其保护传承。
总之,宾阳壮族织锦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文化嬗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面 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一独 特的文化遗产。要注重创新和发展,使宾阳壮族织锦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 活力和光彩。
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丰富历史和传承,分析它在现代 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宣传宾阳壮族织锦的历史、技艺和 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同时,可以举办展览、 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和参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促进创新与发展:鼓励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将现代元素融入宾阳壮 族织锦的设计和制作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运用新材料、 新工艺和技术,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织锦产品;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元素,丰 富织锦图案和色彩等。
二、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在现 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日益 凸显。首先,传统服饰色彩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貌和文化底蕴,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服饰色彩文化,可以增 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传统服饰色彩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许多国内 外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元素融入到现代时装设计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 的作品。这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灵感。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文化艺术研究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文化艺术研究【摘要】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是一种物质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为满足自身生理、审美和社会文化等需要所创造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产品。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是当地民族文化的外在形象表现,是广西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语言之一,这种赋予文化内涵的服饰图案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的鲜活个性,表达了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在西南边陲地区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为建立理想世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喜用吉祥充满生机的题材,既为避凶趋吉,也为歌颂勤劳少数民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图案创作形式洋溢着积极乐观、开朗的气氛,极富文化研究价值与审美价值。
【關键词】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文化艺术一、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文化遗存(一)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原始巫术民族服饰图案产生,有很多种说法。
有一些学者认为民族服饰图案是人类摹仿自然形态的结果,有的学者认为服饰上的图案产生于远古时期的巫术活动,岭南一带民族服饰上的图案,与生活、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很多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卍”纹,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是来自远古时期的巫术活动。
巫术产生于服饰图案之前,还是产生于服饰图案之后,这需要科学的考证。
岭南服饰美,无论是瑶族、苗族还是黎族、土家族,基本集中反映在服饰与头饰的装饰上。
(二)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文化“图腾”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在原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原始人迷信特定的物体(动物或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一般以动物居多)与本氏族有着血缘等特殊的关系,作为氏族图腾的特定物体,它就是该氏族的标志,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象征,具有团结群体和维系原始社会组织以及互相区别的职能。
一些民族往往将本民族的图腾崇拜物刺绣在服饰的纹样中,而民族服饰就成了图腾纹样的载体。
1.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图腾文化(1)太阳图腾世界上的许多民族历史上都有太阳图腾文化。
壮族先民古骆越人就把太阳当神来膜拜。
广西金秀瑶族服饰造型研究

广西金秀瑶族服饰造型研究广西金秀瑶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瑶族人民以其精湛的手工艺、独特的服饰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广西金秀瑶族服饰的造型进行研究。
金秀瑶族的服饰造型丰富多样,每个部落和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首饰是瑶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常见的有发饰、耳饰、项链、胸针等。
发饰通常由银质制成,形状各异,如花朵、鸟、蝴蝶等,寓意吉祥和美好。
耳饰也是瑶族妇女的重要装饰品,多为银质制成,形状独特,如铜铃、花朵、动物等。
项链通常由多个银制或珠子串成,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胸针是瑶族男子的重要饰品,常用银质制成,形状多样,如动物、花朵、凤凰等。
服装是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女性的传统服装包括上衣、裙子、裤子和腰带。
上衣一般为黑色或白色,采用手工绣花和刺绣的工艺,图案多样,寓意吉祥和美好。
裙子通常为蓝色或红色,也是手工绣花和刺绣的,富有民族特色。
男性的传统服装包括上衣、裤子和腰带。
男子的上衣一般为黑色或白色,样式简洁,多采用竹编等工艺。
裤子一般为黑色或蓝色,长度及膝盖,舒适实用。
腰带是男子的重要装饰品,多为红色或黑色,常用丝线织成,寓意吉祥和祝福。
瑶族服饰造型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服饰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更是对瑶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入了解。
通过研究瑶族服饰的造型,我们可以了解到瑶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艺术表达方式。
同时,研究还可以帮助保护和传承瑶族服饰的手工艺技术和文化传统,促进瑶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总之,广西金秀瑶族服饰的造型研究是对瑶族文化的一次深入了解和探索。
通过对瑶族服饰的造型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促进瑶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个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传统服饰往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对美的观念,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7月21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上百名瑶族妇女在向中外游客展示传统纺织技艺。
近年来,该县通过挖掘民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习基地、开设服饰制造技艺传习班、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等举措,加大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效保护与活性传承力度。
去年,红瑶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由当今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而引发的包括文化诸领域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人在族群辨识上早已失去了判断力与载体。
在西方科技、商业、经济和文化的强大诱惑和吸引下,西方的政治与高科技,文化意识和审美已逐步熏陶和教育着我们。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们所有人几乎都在这种教育下毕业了。
今天,我们说着最时尚的名词,干着最时髦的事情,快速引进着所谓西方最先进的文化、管理和科学技术等等。
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思想的意识上已
经与西方接轨了——那就是一切向西方看齐。
我们似乎比从前先进了许多,但从服饰文化的角度上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也许没有人愿意去思考,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也许,民族服饰文化的彻底消亡是必然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各项经济指标迅速提升,中国正在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文明的冲击波已经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步伐也大大加快,经济变革日新月异,如火如嗏……,但民族服饰文化的存留与保护却在经济的大潮中呈现着一种尴尬的窘境。
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完全破坏了民族服饰文化存在的基础,二者几乎不可能共容。
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是不可预料的。
今天,在依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领域,我们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的文化部门和很多专业人士都在大声呼吁要尽快采取措施,从宏观上规划,投入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力图对现存的民族服饰文化予以保护和开发。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由于民族地区的差异和民族文化的脆弱性,我们基本上没有找到一种既能融入所谓现代文明,又能存留、保护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的方法。
文件规划更像是一纸空文,口号还是口号,愿望仍是愿望,服饰文化的基础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制造多少漂亮的口号和规划也无济于事。
现代文明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商业化,有人力图用商业的手段,曲线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保护与发掘。
然而实际情况是,凡是进入商业化领域的就几乎就没有什么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文化基本上成了商业妙作的标签。
既然没有文化的保护更谈不上挖掘与发展。
笔者二十几年前曾经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较长时间的采风,那时还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而近几年我又去过这些地区,看到的却是所谓的文明景象满眼的高楼瓷砖、歌厅商店,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之美正在飞速地同一化、标准化。
民族服饰文化丰富的独特性,逐渐在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喧嚣中消失。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壮族服饰是一个壮族的象征,是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它的历史悠久、款式独特、工艺精致,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特色。
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壮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壮族服饰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保护壮族服饰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保护壮族服饰的意义
保护壮族服饰就是保护历史。
中国人的汉字是象形文字,而多数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就借助针、线在服饰上描绘民族图案,讲述本民族的故事,让子孙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承民族精神。
例如壮族服饰中,存在的大量动物纹样就折射出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
而服装中的腰围、背带等元素的加入是南方的稻文化的象征。
历史的足迹在壮族服饰上停留、记录,保护壮族服饰就是保护历史。
[1]
保护壮族服饰就是保护民族符号。
民族服饰具有象征性,是一个民族的符号。
在我国的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之间人民的样貌差异不是很大,多数人辨别民族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衣着打扮。
特别是壮族的服饰,走到哪里都完全可以“以衣认人”。
而在壮族内部,也有很多特色,如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族”,他们就是身穿黑色衣服,极具分辨性。
也许“地球村”的形成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作为民族符号的服饰却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
保护壮族服饰就是保护信仰。
民族的信仰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民族服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壮族的服饰中,有龙和凤的图案,这是他们把龙、凤看做是吉祥和神威的象征,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盼。
当然民族信仰不仅仅是服饰上的装饰,还衍生出了很多的故事和传说。
保护了民族服饰就是保护了这些传说,就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的一大丰富。
[2]
壮族人民只有在族内的重大节日时才会身穿民族服饰,平时为了劳动方便,换上的是便装。
所以壮族服饰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保护壮族服饰有利于民族的统一。
其实不仅仅是壮族服饰,所有的民族服饰都有这个重要的意义。
民族的统一不代表消除民族的差异性,而是让民族保持自己的特色,能够互帮互助,在共同的一片天地下生活。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在服饰上得以体现和传承,自然他们就成为了人们来接民族文化,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
只有各民族人民勇敢地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让民族服饰得以流传,才能在经济繁荣的今天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让自己的民族文化同中国的命运一样,源远流长。
[3]
二、保护壮族服饰的具体措施。
做好收集、记录和整理工作,完善壮族服饰文化的数据库。
想要保护一件东西,我们需要将其放在我们的眼前,了解它的全部,缺一不可。
相关科研单位和学术研究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壮族人民所在地,贵州、广西等省份展开大规模的民族服饰文化调查,将其服饰样式、意义、历史发展、材料等等都要详细记录在案。
特别是针对一些稀有的服饰更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将其保护起来,由博物馆收入,可举办研讨会、展览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对壮族服饰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