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教学实录.doc

合集下载

3下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3下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长城和运河》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过程:一、欣赏名胜,激发“赏奇”之心。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师播放一组图片,教师边放边介绍:这是黄山的飞来石;这是杭州的一线天;这是大渡河上的沪定桥;这是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这是秀丽多姿的云南石林。

)师:同学们,刚才这一组图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太美了”。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些景物都可以被称之为“奇迹”,它们有的是大自然的杰作,有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了解感受祖先创造的两个奇迹。

师:(板书:奇迹。

微笑地)谁会读这个词语?生:(大声地)奇迹。

师:很好,哪位同学懂这个词语的意思?生1: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生2: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做到了。

……师:(点点头)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这个词语有关。

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长城和运河师:(竖大拇指)非常好!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生:长城和运河应该就是“奇迹”吧?师:是的,这是两大奇迹,再读读看。

生:长城和运河。

师:(声音略高)这两大奇迹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呢!再试着读读。

生:长城和运河!师:大家读得很有感情,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来了解感受祖先创造的两大奇迹。

【课伊始,教师以“奇迹”入手,理解奇迹的意思,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城和运河的独特魅力,激活了已有的情感储备,充分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听读自觉,扫清“赏奇”障碍。

师: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好吗?生:好。

师:(配乐范读课文)这篇课文很美吧?想读读吗?(生点点头)师:要想读好课文,可一定要先将生字词解决好。

大家先试一试。

谁帮我读一下自学要求?生读。

师:大家清楚了吗?生:清楚了。

师:开始吧!(生自学)师:课文中的生字都已经认识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屏幕依次出现生字)生:驾、篇、朽、折、蜿、蜒、谱、族、绸、创。

师:真不错。

这些生字大家是怎么记住的呢?生1:“驾”是形声字,“加”是音,下面的“马”,表示过去的交通工具。

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实录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长城和运河1教学实录 苏教版

《长城和运河》教学实录(学习课文,了解内容;理解词语)师: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想想诗中写到的长城是怎样的?运河又是怎样的?生(自由读文)。

师:诗中的长城是怎样的?生:长城很长生:弯弯曲曲的,很长很长。

生:长城像一条巨大的龙。

师:说得好,长城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

那运河呢?生:运河像一条丝带。

师:对啊!(出示填空练习: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师边出示填空边提问: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诗中还有哪些描写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词语?生(各自读文,寻找)师:谁能根据这个填空练习来说一说?生: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生: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师:你知道这些词语什么意思吗?谁能用动作演示一下“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蜿蜒曲折”是怎样的?生(用手臂来回、上下地摆动来表示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师:对,连绵起伏就是这样接连不断的,一上一下的。

长城就像一条很大很大的龙,不停地向远处延伸着。

可见,长城怎么样?生:太长了。

生;很雄伟。

师: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

那“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看——(教师演示丝带飘落的情景)师:什么感觉?生:很美。

师:很柔美,再加上“银光闪闪”会怎样?生:更加美,更加漂亮。

师:而且它和万里长城一样很长很长,伸向天边,很壮观。

……【教学反思】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读诗、背诗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良好。

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紧扣。

识字教学、启发想象、语言实践有机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彼此衔接,自然流畅。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

由于诗歌语言简洁且凝练,反复朗读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加上学生年龄较小,爱玩好动。

小学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实录

小学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实录

小学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实录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同学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人激趣1、师:俺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时,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发明: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局部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

3、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俺的眼前。

俺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

1.长城和运河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正确书写本课新词。

识记“驾、蜒、篇、蓝”的字形;辨析“奇异、景象、出现、创造、涌现、奇迹、诗篇”的意义与用法;辨析多音字“行、曲、都、折”;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积累赞美长城和运河的成语。

2.分析本课的两句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认识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并能仿写。

3.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了解长城与运河建造的历史背景、作用,体会诗歌表达的自豪之情,拓展了解祖先创造的其它人间奇迹。

4.片段练习《万里长城》,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诗歌表达的自豪之情。

教学难点:1.设问句的形式与作用。

第一课时一、导入。

1、老师跟大家玩个猜物游戏,我说出它的几个特征,大家根据特征猜一猜。

(课件)它是被宇航员在宇宙中能用肉眼看到的少数地球建筑物之一;它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完成的,为的是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一万三千多里,俗称“万里长城”。

2、板书“长城”,视频观看《八达岭长城》(5分钟)。

指名学生谈谈看了视频之后的感受。

3板书“和”,启发:“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那么,有什么样的建筑工程能和长城相提并论呢?4、板书“运河”,课件出示大运河图片,理解什么是运河及运河的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出示:前鼻音:蜒篇后鼻音:杭创(开火车读生字)2、检查词语读音。

出示:航行曲折首都多音字组词:行xíng(航行) 曲qū(曲折) 折zhé(曲折) 都dū(首都)háng(一行字) qǔ(歌曲) shé(折本) dōu(都有)请学生把多音字组词抄写在课文空白处。

开火车读词语及短语:驾驶航行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万里长城谱写创造民族绸带首都不朽的诗篇奇异的景象3、理解词语意思。

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6.课后实践,巩固知识: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3.对重点词汇、成语进行解释,如“蜿蜒”、“雄伟”、“气魄”等,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
4.指导学生赏析课文中的优美句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结合课文内容,讲解长城和运河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长城和运河的异同点有哪些?”
3.逐步引导,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难点内容,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实例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互动交流,提高能力: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4.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地方分别是哪里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长城和运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伟大工程。
3.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长城和运河是我国的骄傲?它们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苏教版《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苏教版《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苏教版《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苏教版《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星罗棋布搏击风浪生息繁衍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蔚为壮观清澈明亮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渺充满魅力1)、生自由练习读词。

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读流利。

2)、指名读(注意正音)3)、齐读。

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看看哪些词你能读懂?4、师:读得很好。

看来大部分词都能读懂,谁先来汇报你读懂的词?5、预设:五彩缤纷:就是指颜色很多很漂亮。

你能说出一个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吗?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心旷神怡:神就是精神,神怡就是精神愉快,那么心旷是什么意思?就是心灵很开阔。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就是心旷神怡的意思。

用熟词猜生词方法,很快就弄懂了心旷神怡的意思了。

课文中什么东西让人感到精神特别愉快?请找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长城和运河1教学实录-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长城和运河1教学实录-苏教版

《长城和运河》教学实录(学习课文,了解内容;理解词语)师: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想想诗中写到的长城是怎样的?运河又是怎样的?生(自由读文)。

师:诗中的长城是怎样的?生:长城很长生:弯弯曲曲的,很长很长。

生:长城像一条巨大的龙。

师:说得好,长城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

那运河呢?生:运河像一条丝带。

师:对啊!(出示填空练习: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师边出示填空边提问: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诗中还有哪些描写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词语?生(各自读文,寻找)师:谁能根据这个填空练习来说一说?生: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生: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师:你知道这些词语什么意思吗?谁能用动作演示一下“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蜿蜒曲折”是怎样的?生(用手臂来回、上下地摆动来表示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师:对,连绵起伏就是这样接连不断的,一上一下的。

长城就像一条很大很大的龙,不停地向远处延伸着。

可见,长城怎么样?生:太长了。

生;很雄伟。

师: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

那“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看——(教师演示丝带飘落的情景)师:什么感觉?生:很美。

------------------------ 赠予-----------------------【名师心得】1. 因材施教,注重创新。

所讲授的每门课程应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来调整讲授的内容和方法。

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些才是学生终生学习的根本。

注重教学创新,不仅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内容的创新与扩充、实践环节的同步改革上。

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

要做一名让学生崇拜的师者,就要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自己不断的钻研学习,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

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

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1一、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我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学习难点: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四、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1.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看?3.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5.文中运用了什么问句形式和修辞手法?(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1.速读,了解课文,圈点疑难。

(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2.细读,疏通文意,小组内讨论交流。

(读通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分析理解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升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1.个人朗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一句话,为什么喜欢?2.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3.组之间赛读:声音、动作、表情、各组学生的注意力。

4.比赛背课文(五)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人间奇迹?(布达拉宫、故宫、苏州园林、兵马俑)2.__仅赞美了祖国吗?(点明中心主旨)(六)达标测评,反馈矫正完成快乐导航剩余部分,组长批改,及时矫正。

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教案2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习语文开学第一课——《长城和运河》,要让学生了解万里长城之雄伟、京杭大运河之壮丽、中华民族祖先之聪慧,我便带了学挂图、生字卡片走进了室:师:在我们,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教学实录-
师: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

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

师: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
生:这道城墙的名字叫万里长城
师(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
生:(个个表情严肃,声音洪亮)万里长城!
师: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
生:这条河流叫京杭大运河
师:(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
生:(个个精神饱满)京杭大运河
师:(出示填空:万里长城_________。

京杭大运河_________。

)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描写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句子。

生读课文并划句子。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生: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
朽的诗篇。

师:(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谁来读?
生读句子
师:在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曲折蜿蜒的山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智慧的双手筑起了这样一道像巨龙一样的万里城墙。

师:板书出示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师:小朋友一起读这两个词
生读词语
师:(长城的挂图)今天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约一万两千多华里,如果把明代
修建的长城所用的砖、石筑成一道1米厚、5米高的墙,可以绕地球一周还多呢!如此浩大的工程是由我们的祖先亲手创造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
师:(出示句子)第一、第二小组读
生:(有感情地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师: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像一位诗人在崇山峻岭之间
谱写了永不磨灭的诗篇。

第2第3小组读一读。

生:(崇敬地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师:万里长城长又长,万里长城之伟岸,万里长城之妖娆;万里长城啊!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你就是那东方的巨龙!
师:(出示句子)让我也来读一读吧!
师:(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
师:谁也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让我们充满自信地介绍万里长城吧!万里长城
生:(动情地背诵课文)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书上的插图。

(出示万里长城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_。


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吧!
生:万里长城非常雄伟;京杭大运河非常壮丽。

生: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京杭大运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生:万里长城很长;京杭大运河也很长。

(众笑)
生:万里长城上有很多烽火台;京杭大运河上有很多南来北往的船只。

(众频频点头)
师:老师也来介绍一下,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师:此时此刻,面对着我们祖先亲手创造的万里长城和京杭
大运河,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些什么呢?
生:(激动地)祖先啊,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佩服地)祖先啊,你们真是太伟大了!
生:(满怀深情地)祖先啊,你们创造的京杭大运河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真是应该感谢你们!
生:(惊讶地)祖先啊,我无法想象你们究竟是怎样创造出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

生:(热泪盈眶地)祖先,我们为你们骄傲!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长城和运河的相关资料。

大家再仔细地观察插图,选择长城或者运河,写一段话。

出示资料: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

俗称明长城,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并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即大运河,简称运河。

我过古代伟大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1747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说明: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要积累就必须多读熟读。

课文中描写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句子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了两大人类奇迹的壮丽景象。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样的词汇都是诵读、积累语言的好材料。

想象着万里长城化作一条巨龙在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听着老师饱含激情的语言,进一步激发起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后代的无比自豪。

当学生在教师的激情感染下,一遍又一遍、反复诵读课文的时候,感情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升华,他们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几句句子,一首诗,而是一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在此基础
上要求学生再观察插图,写一段话,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难度,先说再写,老师出示资料,也照顾到了一些写作上有难度的学生,便于他们完成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