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先进事迹观后感
2024年电影焦裕禄观后感悟心得(4篇)

2024年电影焦裕禄观后感悟心得观看电影《焦裕禄》后,对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及其高尚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深感其事迹的教育意义深远。
焦裕禄同志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他的工作态度体现出了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
在当时的环境下,许多类似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工作,他完全可以将任务委托给副手或秘书。
焦裕禄同志却选择了亲自深入基层,即便是乘坐的交通工具也不过是简陋的自行车,随行人员也寥寥无几。
他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这一理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在奉献精神方面,焦裕禄同志同样树立了典范。
面对过去领导干部所享受的特殊待遇,他坚决予以取消,带头践行简朴的生活作风。
面对家庭生活中的困苦,他始终把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选择充满了痛苦与崇高。
在责任担当方面,焦裕禄同志展现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面对上级的调查,他勇于承担责任,坦诚自己的决策,这种精神彰显了他对党的忠诚、坦荡的胸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焦裕禄同志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的行为和思想都深刻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
他深知,党的形象和威信必须通过服务人民来不断巩固和提高。
正因如此,他在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人民对他的怀念和尊敬,正是对焦裕禄同志无私奉献的最高评价。
2024年电影焦裕禄观后感悟心得(二)组织上日前安排观看了影片《焦裕禄》,虽然此前对该影片有所耳闻,但亲临观影,内心仍旧深受触动。
影片中,焦裕禄同志尽管身患重病,仍凭借坚强的共产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兰考县人民群众谋福祉,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他不顾个人及家庭的利益,甚至在面临干部生活补贴废除时,主动为基层干部着想,甘愿承担风险,远赴他县购粮,尽管因此受到误解和非议。
面对重重困难和病痛的折磨,焦裕禄同志从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的决心。
影片中描绘他忍受病痛的细节,如用茶缸、抽屉或桌角顶住腹部缓解疼痛,展现了他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焦裕禄同志作为县委书记,在那个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年代,他没有享受特殊待遇,没有私家车,没有宽敞住房,唯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十四篇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十四篇焦裕禄观后感篇1 8月13日上午,市委编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
焦裕禄,对于90后来说,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从小到大,从老人的口中听到过: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从老师的口中听到过: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但是了解仅仅存在于表面,观看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重温焦裕禄事迹,使我的内心深受鼓舞。
与此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不光是要缅怀榜样,更应该学习榜样的精神,并切实联系实际,努力提升自身价值,以实际行动弘扬焦裕禄精神。
一、学习焦裕禄的公仆精神、奉献精神《我的父亲焦裕禄》改编自焦守云的同名回忆录,从投身革命在洛矿到兰考三个时段回顾焦裕禄同志的革命历程,回顾了焦裕禄同志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焦裕禄那种为民谋利益、不求名利、不图报答的情怀绝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掩埋,而是更加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深刻学习。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基层的工作过程中,要谨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服务群众、扎根基层为工作导向,树立大学生村官信念坚定、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形象。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加需要这样的公仆精神去净化我们的心灵,去深入荡涤我们的灵魂,秉承大学生村官誓言,立志扎根农村、服务群众。
二、学习焦裕禄实干、肯干工作作风电影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细节呈现,塑造了真实感人的焦裕禄形象,重现了焦裕禄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光辉事迹,呈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工作只有短暂的一年多,但是他却铸造了精神上的永恒。
他发誓要改变兰考县的面貌,他带领人民顽强拼搏,奋发图强。
他仅仅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入调查研究,短时间内就掌握了三害的规律,并作出了正确治理决策。
他这种勇于挑起重担,奋勇争先的实干、肯干的工作作风使我觉得深受感动,同时也倍受鼓舞。
三、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人们常说,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2024焦裕禄事迹观后心得体会(通用15篇)

2024焦裕禄事迹观后心得体会(通用15篇)焦裕禄事迹观后心得体会精选篇1今天,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层浪,因为我观看了一场令人刻骨铭心的电影—《焦裕禄》。
电影一开始,一阵哀乐奏响,只见满天都是白色的孝布,那种白,让人有种莫名的悲哀。
之后,成千上万的人胸前都佩着白花,脸上都露出了沉痛的表情。
横幅在人们手中撑住,上面写着:“焦裕禄同志永垂不朽。
”一个小小的兰考县县委书记,怎么会这么受乡亲父老的尊敬与爱戴呢?原来兰考县是一个在历史上都有名的.灾区。
“风沙”、“盐碱”、“水涝”是本县的“三害”。
兰考的36万人民逃的逃,死的死,而焦裕禄却看见了兰考县的“宝”。
决定任职县委书记。
他一到那里,手里准备的馒头就被一群围上来的“乞儿”一抢而光。
在群众面前他没有一点大官的架子;在别人实行特殊管理时,他决不搞特殊化。
他以_______为武器,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
焦裕禄把别人给他的二十斤大米让给了知识分子;在沙丘上解救痛苦的人民;在许楼村访问老百姓的衣食起居……你说,这样的书记怎么不得人民群众的.爱戴。
看完这场电影,我的心情不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它。
我觉得焦裕禄好傻,放着好好的不知比这里强多少的地方不去,偏偏来到这个灾害无穷的兰考县。
我又觉得焦裕禄这个淳朴的人平凡而伟大,他为人民服务毫无怨言。
那句“我是您的儿子,是____叫我来看您的”至今在我心里回荡。
我不知为什么,眼泪夺眶而出,觉得焦裕禄实在太伟大了,我一定以他为榜样,为目标,长大后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
焦裕禄事迹观后心得体会精选篇2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一幕幕画面不时在我脑海中掠过。
焦裕禄是兰考县委书记,他工作认真,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伯伯。
他一心想着为民除害,亲自到风沙区去种板树;为了保护脱产干部,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分发粮食给干部们;他明知自己身患重病,却不请假不看病,仍然日夜操劳,他常说:“只有老百姓满意,党中央才满意,自己才是共产党员。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5篇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5篇焦裕禄观后感13月25日,我满怀崇敬的心情在市委会堂观看完了电影《焦裕禄》,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品质和精神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开幕便是焦裕禄同志安葬的那一刻,满天的白花,满天的纸钱,飘落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一椁棺木被人们抬着徐徐地走向墓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恋恋不舍的告别他们的好书记,人们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悲伤的场景反映了焦裕禄同志深受当地人民爱戴。
这与焦裕禄同志始终坚持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知难而进、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分不开。
焦裕禄同志始终坚持服务群众。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焦裕禄同志以实际行动阐释了群众路线。
从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焦裕禄就深入群众对当地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植树造林的方法。
他带领着兰考人民克服万难,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顽强拼搏,治理“三害”。
即便家中仅剩一点钱了,他也把钱送给别人,让妻子违背了给孩子买肉吃的承诺,最后他的精神得到了妻子和孩子的`理解。
焦裕禄同志始终坚持艰苦奋斗。
因为心系群众,他日夜坚持工作, 受着肝病的痛苦,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大女儿因为从九岁一直穿着同一件棉袄受到同学的嘲笑,但看到父亲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便不再要求穿新衣服。
焦裕禄同志始终坚持求真务实。
面对另一位书记关于坚持党的要求还是群众的要求的讨论,焦裕禄同志始终认为群众的要求就是党的要求,这是一个党员深刻的思想觉悟。
不搞形式,求真务实,把为群众工作放在第一位,冒着政治风险,也要把物资运到当地救急,真正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
焦裕禄同志始终坚持知难而进。
暴雨突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许多工作人员心灰意冷,大有一蹶不振的趋势,焦裕禄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大雨,鼓舞大家,给大家重振的信心,并且身先士卒抢救作物,许多同志因为担心他的身体多次劝他回去都被他拒绝。
《焦裕禄》优秀观后感作文5篇

《焦裕禄》优秀观后感作文5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焦裕禄》观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焦裕禄》优秀观后感作文精选篇1县委专门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县会务中心集中观看影片《焦裕禄》,让我们的心灵再次得到净化,对我来讲也是一次接受再教育的过程。
我认为,在自治县当前形势下,县委审时度势,组织全县领导干部观看这样的影片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进一步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为实现自治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奋斗。
通过观看影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定要讲党性。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是我们的根本,观看影片《焦裕禄》,感同身受。
我们一定要终牢记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近年来,全国组织系统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自治县组织开展的“民生110”、领导干部“大接访、大走访、大回访”、“四同结穷亲”等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党的良好形象。
当前,正在开展“第三轮大走访”活动,我们要把“大走访”活动作为磨练意志、增强党性的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县委交办的工作。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必修课,要像焦裕禄那样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到群众中去,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挂在心上,坚决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切实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
一定要重品行。
重品行就是重视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操守。
品行是党员领导干部内在素养、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
重品行应以修身为本、立德为要。
品行的优劣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作为组织部长,要始终以“日日弹尘、天天洗脸”的精神去涵养品德,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去规范行为,真正树立起共产党人高尚的从政品行和生活品行。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7篇)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7篇)《焦裕禄》观后感篇一在县会务中心观看电影《焦裕禄》。
通过观看,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
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
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
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
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
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
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焦裕禄》观后感(系列4篇)

《焦裕禄》观后感(系列4篇)《焦裕禄》观后感(系列4篇)。
《焦裕禄》观后感篇1岁月流逝,难以冲淡人们对他的记忆;实干精神,必将长久的鼓励整个民族。
焦裕禄纪念馆几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着焦裕禄同志无数令人感动、鼓励的事情。
许多观众在图片前凝望、沉思…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焦裕禄就是用这些来工作的。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消费队,跋涉20xx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禄同志____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____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面对这些感人至深的画面,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鼓励。
还记得中央播音员在播诵穆青同志所撰写的《县委书记的好典范》文稿时,几次中断播音,失声痛哭。
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记录了人们对县委书记好典范的敬意。
"你是我们的骄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我将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行" …如今,在焦裕禄同志精神的鼓励下,淄博地区涌现出了大批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在纪念馆的最后,悬挂着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东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局长赵作斌等的事迹,他们用他们的事迹践行着先辈的足迹。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
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
"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
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辉四射。
2024年电影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4篇)

2024年电影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在深入观看电影《焦裕禄》后,深感焦裕禄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其形象和精神风貌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影片通过生动的艺术表现,将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受教育、启迪和鼓舞。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短暂时间里,以“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务实的作风,坚定的奋斗精神,以及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他的精神不仅是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作为市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我深感肩负着重要责任,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积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一、坚定党性原则,全面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推动卫生事业的振兴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焦裕禄同志的党性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将始终把党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不遗余力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焦裕禄同志的人民情怀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三、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推动卫生事业发展。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将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努力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四、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我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坚守廉洁奉公的底线,时刻保持警惕,自觉拒腐防变。
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纪国法,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为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电影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二)近期,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办公室发布通知,强调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应观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并展开深入的讨论交流。
此举旨在引导党员干部以焦裕禄同志为楷模,查找自身不足,提升党性修养,确立群众观念,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服务,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裕禄》观后感
前天,在乡党委的组织下,全体职工观看了纪录片《焦裕禄》,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
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
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
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
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之路,人民生活富足,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
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生存问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这样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
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
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
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动机”和“方式”是解决问题的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缺一不可。
“动机”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立足点,是为什;,而“方式”就是方法、途径,是怎么做。
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想干,这是“动机”,然后才是怎么干这是“方式”。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
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
作开展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对比焦裕禄同志,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多少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又有多少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迷失方向?还有一些人工作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焦裕禄同志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在当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把生命交给了这片热土,他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世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兰考那郁郁葱葱成片的泡桐林铭记了他光辉的一生,如今长满了庄稼的昔日的盐碱地证明了他的丰功伟绩,他是人民的儿子!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