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结构特别技术要求
超大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超大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领域,超大型项目的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和复杂的要求,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钢结构以其高强度、大跨度、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大型场馆、高层建筑、桥梁等超大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要确保钢结构在这些项目中的安全、高效安装,需要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措施。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结构安装施工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会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于复杂的节点和连接部位,要进行专门的分析和优化,以减少施工中的困难和风险。
其次,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选择和布置、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
同时,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条件,如地形、交通、周边环境等因素,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还需要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钢结构所用的钢材、焊材、连接螺栓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在材料进场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
同时,要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时间和堆放位置,以方便施工。
二、施工机械的选择和布置超大型项目的钢结构安装通常需要使用大型的施工机械,如塔吊、履带吊、汽车吊等。
在选择施工机械时,要根据钢结构的重量、形状、安装高度和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机械的起重能力、工作半径、起升高度等参数。
同时,要考虑到施工机械的经济性和通用性,尽量选择能够满足多种施工要求的机械。
在施工机械的布置方面,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机械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要确保施工机械的工作范围能够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同时要避免机械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碰撞。
对于需要多台机械协同作业的情况,要制定详细的协同方案,明确各机械的工作任务和配合方式。
三、钢结构的运输和堆放钢结构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构件的变形和损坏。
对于超长、超宽、超高的构件,要办理相应的运输手续,并制定专门的运输方案。
超高超长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超高超长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超高超长建筑是随着建筑科技的逐渐发展而慢慢兴起的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一般通过对地下室结构与上部结构采取加强钢筋、预应力技术、后浇带、变形缝、微膨胀混凝土等施工综合技术手段,对建筑结构的不同部位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超长结构的混凝土裂缝等具体问题。
标签超高超长建筑;地下室;主体结构1 引言超高超长建筑作为一种高技术的建筑形式,其主体结构和地下室结构的施工都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在对工程建筑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分析的前提下,主要对地下室结构和上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进行施工设计和施工规划和分析,对不同的施工部位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相应的施工活动,才能2 超高超长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裂缝控制一般是超高超长主体结构施工工程中的最中心内容,需要在混凝土浇捣、钢筋保护层控制等方面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为了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要求,需要充分分析不同工况的脚手体系,并针对不同工况进行荷载取值分析,而且,如何解决墙面末班和艺术线条模板相结合的问题,也是在模板设计当中所遇到的巨大问题。
3 上部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3.1 脚手架工程非标准层脚手架工程分两个阶段,一般来说在1-4层用传统钢管扣件落地脚手架,并在标准层整体提升式脚手架安装后将其拆除,在工程中后期在9层以下重新大蛇传统钢管扣件落地脚手架。
在本工程的标准层中采用整体提升式教授体系,整个楼体结构施工一层,教授叫提升一层,在装饰施工阶段,从上往下外墙面每施工一层,脚手架下降一次。
在超高层高的楼层上,其高跨外墙采用封闭式悬挑脚手施工,一次更好地满足搞垮结构和工程施工的需要。
3.2 模板工程在1-4层外墙模板采用全新涂塑九夹板木模,并在立面部分设计可拆装组合的定制中大模和艺术线条模板,在提升整体式脚手架时,模板附在下一层墙体,脚手架提升后,可利用受动提升葫芦提吊,使模板离开墙面,在钢大模提升中,可以采用十分建议的方法进行提升。
超长结构设计

超长结构设计摘要:介绍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对超长结构的限定,分析了超长结构在工程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设计和施工中对超长结构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概述在一些大型地下工程、公共建筑、单元式住宅楼等工程设计中常常因为建筑立面、工程防水、自身平面结构单元限制等原因而不能设置变形缝,其长度或宽度尺寸超出了国家设计规范规定的限值,便成为超长结构。
超长结构的无缝设计对设计和施工都会带来一些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工程建成后的正常使用功能,甚至会出现结构安全事故。
二、超长结构的限定及超长结构存在的问题国家设计规范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做如下规定:对于现浇式结构,普通砖混结构50m,框架结构55m,剪力墙结构45m,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框架和剪力墙的具体布置情况取45~55m之间,通常可取50m。
以上数值是在正常情况下的规定,在一些特殊环境条件下如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恶劣气候环境条件地区、建筑材料收缩较大以及采用特殊施工工艺时,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应适当减小。
超长结构在实际工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在结构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另外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混凝土逐渐散热冷却产生冷缩,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本身的收缩,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当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有时会贯穿整个截面。
二是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材料自身热胀冷缩而产生的温度应力,这种应力存在于工程施工阶段和使用期间。
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这种间接作用引起的变形和位移对于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可能引起很大的约束应力,导致结构构件开裂,甚至使结构的受力形态发生改变。
超长结构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因为结构太长,当建筑场地地质情况复杂时,结构两端的基础持力层可能不同或基础持力层相同而基础埋置深度相差较大时,结构两端的沉降差会很大,如果不设置沉降缝又未采取相应构造措施时,结构就会倾斜或产生裂缝。
超长结构特别技术要求

超长结构特别技术要求1.原材料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水泥品种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粗骨料应采用碎石,不得采用卵石。
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粗骨料的粒径(可选用5~40mm),粗骨料可选用2级级配。
细骨料应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μ≥2.6。
3)严格控制含泥量和粉料含量,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0%。
2.混凝土1)应采用膨胀混凝土(即掺入膨胀剂);混凝土水中养护14天的限制膨胀率应≥2.0x10-4(后浇带混凝土≥3.0x10-4),水中养护14天、空气中养护28天的限制干缩率≤3.0x10-4。
2)纯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但不大于280kg/m3。
3)严格控制坍落度,泵送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应控制在120~160mm之内。
4)严格控制水胶比,水胶比不应大于0.45。
5)施工时不得随意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3.施工1)施工时应与气象站密切联系,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中浇筑混凝土。
在炎热季节,需采用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夏季浇灌混凝土时,应尽量在早、晚或夜间施工,避免高温入模和钢筋胀曲情况发生。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板类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在初凝前后进行第二次抹压。
3)后浇带浇筑时温度宜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后浇带应在低温时封闭。
后浇带浇筑完毕后亦须加强养护。
4.养护1)施工单位应制定可靠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特别是早期养护,如花管淋水(夏季重点)、塑料薄膜覆盖、草袋保温及有效的养护剂,并尽早执行(浇灌后约6小时)。
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2)对底板和楼板等平面结构构件,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为防止混凝土受早期扰动而产生裂缝,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 后方可上人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席,用水浇透。
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标准jgjt492-2023

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标准jgjt492-2023文章标题:探讨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标准JGJ/T 492-2023在建筑工程领域,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需要采用超长混凝土结构。
而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JGJ/T492-2023的发布,更是让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标准JGJ/T 492-2023,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标准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1. JGJ/T 492-2023的背景和意义作为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JGJ/T 492-2023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为了满足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需求、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 JGJ/T 492-2023的内容概述JGJ/T 492-2023主要包括了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原则、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内容。
其中,施工原则部分着重规定了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技术要求部分则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了超长结构的设计、施工设备及工艺、施工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部分也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和具体工艺进行了要求和指导。
3. JGJ/T 492-2023与实际应用JGJ/T 492-2023的制定是为了提高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安全。
然而,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和实际条件,合理调整施工方案,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JGJ/T 492-2023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JGJ/T 492-2023的深入探讨,我们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超长结构的设计要点

超长结构的设计要点摘要: 针对超长混凝土结构特点,提出了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施工方面要考虑的主要方面,供广大同行参考关键词: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超长结构无缝设计是指建筑物的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设置温度缝、伸缩缝或抗震缝的最大长度,而不设置任何形式永久性缝的结构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造型及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超长无缝结构不断出现,并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其主要有以下优点:1.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立面造型、象征意义要求建筑物不设缝。
如果建筑物的立面设置多条永久缝就会对立面效果和装饰产生许多限制和负面影响。
2. 无缝结构克服了设置缝可能带来的耐久性、保温性和水密性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
设缝结构在温度的反复变化及建筑物建成初期不均匀沉降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密封材料的劣化和老化,从而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保温性和水密性。
3. 机电设备管线布置更加灵活,避免设缝后对设备管线布置带来的不便。
因为设置了缝的结构在布置管线时要考虑结构单元之间的变形对管线的折损,所以必须采取吸收变位的措施。
但超长无缝结构在单向或双向上的长度远远超出了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或抗震缝的间距,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比普通结构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一、设计要点1. 超长无缝结构在单向或双向上的长度很大,这就必然会造成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的出现。
而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下对结构的影响是必须考虑。
结构设计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抗裂及裂缝控制技术,楼面和屋面会出现大面积的开裂,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有时甚至会造成部分结构构件的损伤。
因此如何进行超长无缝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作用下的应力分析就成为超长无缝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具体设计时,应注意自然环境条件变化所产生的温度作用应分为两种类型:1) 均匀温差作用均匀温差作用,是指超长结构内外构件和构件内外温度变化基本相同,主要是由季节温差引起的。
超高、超长建筑结构设计若干关键技术(傅学怡)

超高、超长建筑结构设计若干关键技术(傅学怡)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傅学怡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最近我们做的项目中我觉得一些比较关键的技术,主要讲三个内容:一是新高规即将颁布了,其中有一条,在做动力弹塑性分析前,必须要做施工全过程模拟,带着这样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重力荷载的工况和状态,进入弹塑性分析。
我在这里讲一下施工全过程模拟与施工控制,以中钢国际广场为例。
二是重力荷载下长期变形以及长期变形的控制,以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三是超长结构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与控制,以已竣工的深圳北站为例。
案例:中钢国际广场中钢国际广场将近40万平米,主楼84层,358米,主要特点是在下部1/2高度以下采用六边形编制的窗洞构成外网筒结构,建筑师不允许里面再加柱子,针对六边形外网筒结构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下面我把结构构成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
我们有内筒,底下的厚度是1.15米,到了上面变成500,现在做住宅,只要有楼梯、有电梯都是混凝土墙去封,但是超高层这么去封是不合理的,因为自重就很大了,所以我们把墙相对的集中、对称,同时受力、延性、承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善。
内筒的构成跟国贸三期一样,采用内层钢板,但内层钢板在设计上已经有预留在钢板两翼的混凝土连接的预留孔,预留孔里要放构造、穿芯钢筋,同时钢板上要布置栓钉,栓钉按照钢板剪力墙的主应力,在主应力方向多配,应力小的部位少配。
整个结构的构成,上部是矩形钢管的菱形网格,中部是一个过渡,下部是六边形,上部菱形是酒店,每个房间的窗户正好在中间,窗户上没有构件,下部是六边形网格。
楼面环梁有两种类型,主要是根据建筑的需要,类型1要往里退,玻璃窗才能装。
我们在六边形网筒上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角部斜柱,正六边形应该都是120度,这里把它放大到130多度,它跟直线的夹角改为18度,可以节省钢材,改善受力,这些都经过详细论证。
第二件事是把非楼面横梁做了刚度的优化,国外没有已建工程,但有这方面的方案,六边形是六条边相等的,我们做的是不等的,这里包括两个不等,一是夹角到角部扶正,二是在六边形横梁上刚度适当弱化,六边形横梁相当于剪力墙的连梁,主要是传递水平力,不传递竖向力,因此给它适当地弱化,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延性,同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性能。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规范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规范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规范引言:超长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长度远远超过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更高的施工技术和更严格的施工标准规范来确保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规范,以及对该标准规范的理解和观点。
一、评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规范在评估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规范时,应综合考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
深度指的是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的深入了解,广度则涉及到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的广度。
评估施工标准规范的有效性,需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相对复杂,需要在浇筑过程中保持连续性和无缝性。
施工标准规范应包含特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例如使用特殊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设备和浇筑技术等。
2. 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施工标准规范应明确超长混凝土结构所需的材料特性和质量要求,并确保供应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 施工接缝和连接方式:由于超长混凝土结构的长度远远超出传统结构的尺寸,施工接缝和连接方式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标准规范应提供可行的接缝和连接方式,以确保结构的连续性和强度。
4. 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超长混凝土结构通常承受较大的力学负荷和环境影响,因此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尤为重要。
施工标准规范应包含相关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以确保超长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探讨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规范为了更好地理解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标准规范,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该主题。
1. 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概述我们将简要介绍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超长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桥梁、高楼等建筑物中,其长度远超过传统结构。
这些结构需要特殊施工技术和工艺来确保其连续性和无缝性。
2. 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长结构特别技术要求
1.原材料
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水泥品种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粗骨料应采用碎石,不得采用卵石。
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粗骨料的粒径(可
选用5~40mm),粗骨料可选用2级级配。
细骨料应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μ≥2.6。
3)严格控制含泥量和粉料含量,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0%。
2.混凝土
1)应采用膨胀混凝土(即掺入膨胀剂);混凝土水中养护14天的限制膨胀率应≥2.0x10-4(后浇
带混凝土≥3.0x10-4),水中养护14天、空气中养护28天的限制干缩率≤3.0x10-4。
2)纯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但不大于280kg/m3。
3)严格控制坍落度,泵送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应控制在120~160mm之内。
4)严格控制水胶比,水胶比不应大于0.45。
5)施工时不得随意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3.施工
1)施工时应与气象站密切联系,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中浇筑混凝土。
在炎热季节,需采用
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夏季浇灌混凝土时,应尽量在早、晚或夜间施工,避免高温入模和钢筋胀曲情况发生。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板类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在初
凝前后进行第二次抹压。
3)后浇带浇筑时温度宜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后浇带应在低温
时封闭。
后浇带浇筑完毕后亦须加强养护。
4.养护
1)施工单位应制定可靠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特别是早期养护,如花管淋水(夏季重点)、塑料
薄膜覆盖、草袋保温及有效的养护剂,并尽早执行(浇灌后约6小时)。
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2)对底板和楼板等平面结构构件,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表面
水分蒸发。
为防止混凝土受早期扰动而产生裂缝,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 后方可上人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席,用水浇透。
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
3)地下室外墙、顶板14天保湿养护期结束后,应及时覆土、完成建筑隔热保温以及防水层等工
作,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隔热保温措施,控制收缩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