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7、8、9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的位置、范围及特点;说明区域的产业结构、人口、城市分布;说明
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分析区域内的经济特点、环境问题。
2、通过分析各类统计图表总结经济特点;能够综合分析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
知识梳理: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课标要求:
1、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物质的来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特点;了解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作用、城市与
工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知识梳理: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课标要求:。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面面临_____与______,南面面临 .(2)地形:困难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为主;东部有交织分布的、与,沿江是与__________。
(3)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
___ ,____ 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_以上。
(4) 土壤:由于水热足够,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
四川盆地有“______色盆地”之称。
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形广布。
(5)用地地形的学问说明四川盆地冬季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与,西双版纳不受寒潮的影响,广州要受寒潮影响。
答:(6)连线滇西地区鄂中地区浙西地区高山深谷平原低山丘陵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开展条件:气候湿热,开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浇灌条件良好(2)农作物:主要种植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产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填图:1____________(山脉)2____________(河流)3____________(河流)4____________(平原)5____________(海)6____________(海)7____________ (海)A____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__(盆地)C____________(高原)(4)连线莲藕椰子竹笋海南岛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1)赞美长江三角洲的语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面临____与;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__________北部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必背知识点一、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该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3。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如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三、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气温季节变化显著,最冷月平均温不低于0°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四、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多样,包括水稻土、红壤和黄壤等。
红壤是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具有较强的酸性和丰富的铁、铝氧化物,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地表水易渗漏。
五、农业特征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也种植小麦。
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六、重要区域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城市群密集,上海是其核心城市。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两地均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
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气候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发达,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七、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梅雨期的洪涝、盛夏的伏旱、春季的低温阴雨、寒潮冻害、沿海地区夏秋季的台风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建设水利工程、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等。
八、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集锦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集锦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集锦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
查字典地理网编辑了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
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
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
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
南临杭州湾。
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
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复习知识点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和()。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夏季(),冬季()。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盆地有紫色土。
()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江海交汇之地1.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的下游地区,濒临()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气候:()气候,夏季(),冬季()。
2.“鱼米之乡”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古都城市:()、()。
(2)历史文化名城:()、()等。
2、()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梳理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梳理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梳理
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梳理,希望大家跟着店铺的思路归纳知识点和店铺一起来学习吧。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资源优势。
(2)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
2.过程与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学习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学习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学法指导】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梳理,大家看了之后感觉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梳理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梳理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梳理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条件:①区位因素:南邻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②人文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P53活动1、2。
31、外向型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
2、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产品也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3、辽中南和珠江三角洲的比较:导学练三、城镇的发展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地理位置:P60活动1、21、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我国的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2、由于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的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
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要点归纳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要点归纳
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要点归纳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和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位于南部地区。
2、丰富的旅游资源:
(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通过58和59页的图7.11和7.12了解本区的动植物景观;
(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
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
(3)旅游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线路。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作用、问题和对策见62页-6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面濒临_____和______,南面濒临 .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和,沿江是和__________。
(3)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
___ , ____ 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___以上。
(4) 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
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
四川盆地有“______色盆地”之称。
云
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形广布。
(5)用地地形的知识解释四川盆地冬季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和,西双版纳不受寒潮的影响,广州要受寒潮影响。
答:
(6)连线滇西地区鄂中地区浙西地区
高山深谷平原低山丘陵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平原
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主要种植______,也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产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热带,亚热带水
果。
(3)填图:
1____________(山脉)
2____________(河流)
3____________(河流)
4____________(平原)
5____________(海)
6____________(海)
7____________ (海)
A____________(高原)
B____________(盆地)
C____________(高原)
(4)连线莲藕椰子竹笋
海南岛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地:
(1)赞美长江三角洲的语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____和;
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__________北部地区。
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______交汇之地,依托_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_____________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___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3)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______带动作用。
(4)南京是我国的古都之一,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
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是我国园林的典范。
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_____、______,浙江的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被誉为中国的第一水乡。
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南京是我国的古都之一,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_____旅游资源;②便捷的______;③较为完善的_____设施。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名师点睛】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
(1)“上天”——;
(2)“下海”—
—
2.港澳与祖国内
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
件:
①不利条
件:地狭人稠、
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①香港:重要的中心、中心、中心及中心。
②澳门:是支柱产业。
(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香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
3、港澳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
(2)目前——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2)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穿过中
南部,地跨和带。
②海陆位置:北临,东
临,南临,西隔
与省相望。
(3)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
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其中,为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区。
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2)主要城市:①台北②台中③高雄。
3.外向型经济:
(2)台湾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②海岛多港口;③吸收外资;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名师点睛】(1)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2)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规律链接】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