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物学新的前沿交叉领域——化学蛋白质组学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的前沿科技资料汇总

生物化学的前沿科技资料汇总

生物化学的前沿科技资料汇总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和化学的知识,通过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反应过程,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为您汇总一些生物化学的前沿科技资料,带您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生物化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因编辑工具,已经在基因组编辑、疾病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CRISPR-Cas9系统通过靶向DNA序列,实现了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为基因治疗和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代谢组学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通过分析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变化,可以揭示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代谢组学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通过高通量技术,可以对蛋白质组进行全面的分析,揭示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信息。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四、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分子机制的一门学科。

通过化学合成和分析技术,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化学生物学在药物研发、酶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药物发现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结构生物学结构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通过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解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揭示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结构生物学在药物设计、酶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药物研发和生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六、代谢工程代谢工程是利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通过改造代谢途径和调控代谢网络,实现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高效合成。

与化学有关的研究课题

与化学有关的研究课题

化学有关的研究课题
与化学有关的研究课题范围广泛,涵盖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跨学科交叉领域。

以下是一些不同层次和方向的化学研究课题示例:
1. 基础化学研究课题:
-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超分子化学结构设计与自组装行为研究
-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光催化机理及新型光催化剂开发
-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制备与气体吸附性能研究
2. 环境化学研究课题:
-水体中微塑料污染检测与降解机制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修复技术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生成抑制技术研究
-空气质量监测新方法开发及大气颗粒物源解析
3. 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课题:
-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药物靶点筛选
-核酸适配体筛选及在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功能化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抗菌肽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菌机制探索
4. 材料化学研究课题:
-热电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发
-软物质与智能响应性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高温超导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5.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
-绿色合成路线设计与清洁生产技术改进
-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与生物质转化
-循环经济模式下化学品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
-环境友好型涂料、胶黏剂等化工产品开发
选择一个合适的化学研究课题时,需要结合当前科学前沿进展、社会需求、实验条件和自身兴趣特长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也至关重要。

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生物学领域也在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出现,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视野,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生物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就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阐述和探究。

1、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是目前生物领域中的一项较为新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情况、蛋白质表达水平等信息,并得出这些信息对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等过程的影响。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对每一个细胞进行精细化分析,而非对所有细胞都进行相同的分析。

这种技术在生物医学、肿瘤学等领域,尤其是单细胞肿瘤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

2、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整个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而研究其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对于蛋白质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其中,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技术是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对数以万计的蛋白质进行检测和定量,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互作关系。

3、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针对某个基因进行编辑和改变的技术,在基因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技术,该技术可以利用RNA分子与酶分子保持的互补性,将酶分子引导到特定的DNA序列上进行切割和修改。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探究基因遗传学、病理发生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应用于重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4、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用计算方法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解释生命科学的数据或信息的一种学科。

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进,为整个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技术有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它们可以实现生物学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为整个生物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我国近年来生物化学研究热点

我国近年来生物化学研究热点

我国近年来生物化学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生物化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近年来的生物化学研究热点,并分析其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作为生物化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重大突破。

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使得基因编辑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植物育种领域。

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例如,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出抗艾滋病病毒的“清雪”猕猴,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蛋白质组学是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借助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科学家们对蛋白质组的整体组成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例如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蛋白质标志物,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中,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

三、代谢组学的应用代谢组学作为生物化学研究的新兴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和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代谢网络的复杂性,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调控机制。

此外,代谢组学还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我国科学家在代谢组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和认可。

四、化学生物学的融合应用化学生物学作为交叉学科,近年来在我国的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

通过将化学的概念和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生物学难题。

例如,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生物学的方法研发出新型的光遗传学工具,实现对生物体内特定靶点的高精度操控。

这些研究成果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

五、生物转化技术的创新应用生物转化技术是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关键内容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通过改造和优化生物体的代谢途径,科学家们实现了对有机废弃物的高效转化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修复。

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方向

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方向

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化学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探索生物学和化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同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学科发展的推动,化学生物学研究方向呈现出多样性与前沿性,本文将就其中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1. 药物发现与设计药物发现与设计是化学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对疾病相关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化学生物学家可以设计和合成新的化合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通过对癌症细胞中异常蛋白质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靶向抗癌药物。

化学生物学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加速药物发现的过程。

2. 蛋白质工程与合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是化学生物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蛋白质工程旨在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蛋白质。

这些人工蛋白质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递送系统等领域。

合成生物学则通过将化学合成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创造新的生物体系来实现特定功能。

这些技术有助于开发新型的生物材料、生物燃料以及生物医学应用等。

3. 化学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化学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在大规模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细胞活动、疾病机制等。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开发也为疾病治疗和基因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化学生物学技术还通过荧光标记、质谱分析等方法,帮助研究者研究细胞、分子等微观结构,推动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4. 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生物活性小分子是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化学生物学家通过合成和改良天然产物、药物分子等,以获得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探针用于研究细胞信号传导、代谢途径等生物学过程,也可以作为潜在的药物候选化合物。

此外,化学生物学家还利用生物催化、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生产天然产物,为药物研发提供新途径。

总结起来,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方向涵盖了药物发现与设计、蛋白质工程与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以及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等多个方面。

生物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生物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生物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替的科学,涉及的范畴非常广泛,并且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生物化学不断出现新技术和新方法。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即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现代生命科学中前沿的技术。

它实现了对特定基因进行快速、准确、精细的修改,这将有助于人类解决一些疾病、锁定细胞机制、生产转基因作物等问题。

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引入Cas9蛋白和RNA 序列来进行靶向基因编辑,这可以使得基因编辑过程十分高效、简单。

二、蛋白质组学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机制运行和调节的重要基础。

蛋白质组学,则是定义和分析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的蛋白质的科学方法。

蛋白质组学技术中的实时定量蛋白鉴定技术(iTRAQ技术)、蛋白酶切质谱技术(Protease)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与功能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型蛋白质组技术,如结构蛋白质组学、跨层次定量蛋白质组学等,通过更加准确地对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为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化学方法,可以根据生物分子(如酶、核酸等)与指定物质(如蛋白质、细胞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并运用特定的信号传递手段将这些检测结果转化为物理或电学信号。

目前,生物传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保护、工业制造等领域,如基于蛋白质互作的生物传感器和基于DNA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全球健康、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展望。

总之,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和应用,提高了在生物化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上的水平。

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不断地推动着生物化学学科的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学科也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出现,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加显著的影响。

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

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

利用化学手段模拟生物体系的反应和过程 ,或借鉴生物体系的原理设计新的化学体 系和材料。
发展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生物分析方法, 以及基于生物分子识别的化学生物传感器。
03 交叉学科的研究 方法与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01
02
03
基因克隆与表达
利用PCR、限制性内切酶 等技术克隆目标基因,并 通过载体将其导入宿主细 胞进行表达。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化学与生物学的 交叉领域
生物化学
分子结构与功能
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构象变化以 及与功能的关系,如蛋白质、核酸等 。
生物催化与代谢
研究生物体内酶的作用机制、代谢途 径以及能量转换过程。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降解
研究生物体内大分子的合成与降解机 制,如DNA复制、转录、翻译以及 蛋白质降解等。
信号传导与细胞调控
业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粮食安全。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01
学科交叉的复杂性 02
化学与生物学是两个具有不同 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学科, 如何实现有效的交叉融合是一 个复杂的挑战。需要建立跨学 科的研究团队,加强学科间的 交流与合作。
伦理和安全问题
在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中 ,一些新技术和应用可能涉及 伦理和安全问题。例如,基因 编辑技术可能引发道德和伦理 争议,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 伦理准则来规范其发展。
化学生物学
结合化学和生物学的原理 和方法,研究生物分子的 化学性质、反应机制及其 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04 交叉学科在医学 领域的应用
药物研发与治疗
药物设计
利用化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 ,设计并合成具有特定治疗作用
的分子或化合物。

化学生物学前沿领域概述

化学生物学前沿领域概述

化学生物学及其前沿领域概述一.化学生物学起源综述及概念80年代中后期以来, 随着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的日趋重视, 一大量边缘学科得以蓬勃进展, 化学生物学确实是其中之一。

化学生物学是 90 年代后期才进展起来的前沿学科, 它是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式和手腕来探讨生物医学问题的科学。

化学生物学研究一样都是从对生物体的生理或病理进程具有调控作用的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开始, 研究其结构,发觉其在生物体中的靶分子, 研究这些物质与生物体靶分子的彼此作用, 进一步采纳化学方式改造其结构, 创制具有某种特异性质的新颖生物活性物质, 探讨其结构与活性关系和作用机制, 说明生理或病理进程的发生、进展与调控机制, 揭露生命进程的秘密, 并进一步从中进展出新的诊断与医治方式或药物。

它结合传统的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晶体化学、波谱学和运算机化学等学科的部份研究方式,从而大大拓宽了研究领域。

化学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大体能够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对生物机制, 专门是对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明白得和操控, 为医学研究提供严格的证据并使之进展成为有前景的诊断和医治方式; 二是通过度离的和微型化的模拟手腕, 明白得和探讨生物医学科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前者比较注重应用前景, 而后者对基础研究的奉献极为重要。

这些研究的特点都是选择生物医学中的特定对象, 采纳化学的方式和手腕来实现目的,代表今世化学研究的学科前沿。

实践证明, 这一学科能够完成许多传统单一学科不能完成的课题,不但具有化学学科的严格性,而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90 年代中期以来化学制药业的繁荣和新颖小分子化学药物的产业化速度的大幅度提高,无不直接或间接得益于这一新的边缘学科的进展。

关于化学生物学的概念,当前能够有两种明白得: 一种是广义的明白得, 即化学生物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式和手腕来探讨生物医学问题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生物学新的前沿交叉领域——化学蛋白质组学A New Intersectional Frontier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Chemical Proteomics摘要:在过去的十年里,许多种生物的DNA序列测定使我们开始有机会看到从一个完整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白质产物。

蛋白质组学正面临着阐明这些蛋白质在正常和病理过程中的细胞功能的任务。

然而,我们却面临着基因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带来的困难。

因此,需要可以直接对蛋白质活动进行直接定量检测的方法来揭示蛋白质在生理和病理事件中的功能。

一个被称作化学蛋白质组学(Chemical proteomics)的新的研究领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化学反应组合的选择性可以对特定的蛋白质或蛋白质集合进行标记、纯化和分析。

因此,这种技术有助于发现新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还可能加速新药靶点的发现。

我将在这篇文章中简要综述化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化学蛋白质组学;化学探针;研究进展;Abstract:In the past decade, DNA sequencing of multiple organisms has provided us with oppurtunities to look at complete lists of protein products expressed from a whole genome. The field of proteomics is now challenged with the task of elucidating the cellular functions of these proteins in both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However,we are stucked with the vari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gene expression. Thus, methods that allow direct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 activities rather than simple abundance are required to uncover distinct protein functions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events.A new research field called Chemicaol proteomics(or activity-based proteomics)has been created in this situation.The selectivity of the chemically reactive group allows specific proteins or protein subsets to be tagged, purified, and analyzed. As a result, this technique is able to identify novel enzymatic proteins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accelerate the discovery of new drug targets.I will briefly summerize some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Chemistry promeotics in this paper.Key words:chemical proteomics;chemical probep;research advances众所周之,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化学正在不断地与其它学科领域发生交叉,产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而生物学,作为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化学与生物学交叉产生的生物化学因其研究生命化学本质的内容,至今仍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分支科学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人们发现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同样的一个基因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

人们越来越发现基因组学不能回答人类关于生命活动的许多问题,而蛋白质才是基因功能的实施者,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定位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则明显更有利于我们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

这便是蛋白质组学(promeotics)。

[1]与传统的蛋白质研究技术不同的是蛋白质组学应用高通量的新技术手段、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的新视角来研究基因组表达的蛋白质及其翻译后修饰以便得到生物体生理病理和信号转导过程的功能整合信息。

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要靠实验技术的发展推动,化学与生物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化学蛋白质组学(Chemical Proteomics)就此产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综述目前国际上关于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包括什么是化学蛋白质组学、化学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用到的技术手段、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化学蛋白质组学作为一个与基因组相伴随的概念,在特定细胞、组织或有机个体内表达的蛋白质的集合被称作蛋白质组(proteom)。

因此,蛋白质组学是用来解释蛋白质组内的所有蛋白质的的功能、结构和作用规律的。

在进行蛋白质组学这一颇具难度的研究时,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很多先进的手段,其中一个就是化学蛋白质组学。

目前,学术界对于化学蛋白质组学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通常认为,化学蛋白质组学是一个利用体内和体外化学探针进行探索蛋白质功能的化学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他的目标是通过直接可见的蛋白质与其配体之间的反应来确定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因为大多数的蛋白质的功能都依赖于小分子配体与靶蛋白结合的过程,利用能够与靶蛋白质特异作用的化学小分子来扰动和探测蛋白质组,有可能在蛋白质组的整体水平上,揭示我们感兴趣的特定蛋白质的功能以及它们与化学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以达到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目的。

[2]有别于以往的主要以蛋白质定性定量鉴定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化学蛋白质组学利用化学小分子直接从功能角度切入蛋白质组的研究,因此,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新一代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

化学蛋白质组学因此是传统的生化机制以基于系统的方式进行,使用或活化或亲和靶蛋白的探针,通过化学反应性或相关的结合位点各自的形状和性质。

系统是由相关的蛋白质组的代谢途径,调控通路或结合到相同的配体。

研究可以基于两种主要的蛋白质组样品类型:集合了蛋白质的蛋白质混合物或对给定的某一系统中的多个单个的蛋白质进行并行研究。

虽然化学蛋白质组学这个研究领域是由共价标记策略,如同位素代码标记技术(ICAT)的使用产生的,他正在扩展到包括化学探针,蛋白质非共价结合,并包括更多的观察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方法。

[3]二.化学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1.蛋白质组与化学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小分子与细胞内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很多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这种相互作用强弱不一,既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可以是单靶点的,也可以是同时作用于多个靶蛋白的,生物体细胞组织等蛋白质组的所有蛋白质经化学小分子处理前后的差异蛋白质组展示可以用来研究这种相互作用。

目前,差异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仍是双向电泳(2一DE)和质谱(MS)鉴定联合应用,基于2-DE的二维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方法弥补了以往2一DE的弱点,可在同一块胶上更精确、更直观地观察2种样品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并对其定量[3],提高了蛋白检测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更适用于差异蛋蛋白质组研究。

另一种基于液相色谱的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同位素代码标记技术(ICAT)则是通过引入同位素标签的化学小分子探针标记蛋白质组,含半胱氨酸功能基团的蛋白质-来精确定量差异展示蛋白质组的。

[4]此外,为弥补二位差异凝胶电泳他们经常不能检测到翻译后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蛋白质与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小分子之间的作用的不足,. Speers和Benjamin F. Cravatt开发出了ABPP,可以更高效地检测进行蛋白质组差异展示。

[5]2.利用化学小分子探测功能蛋白质组基因组与转录组研究只需知道序列和丰度两个信息就可以了,而蛋白质在特定细胞和组织内的功能则可能会被很多不同的参数影响(Figure 1)。

生物的蛋白质组在要比基因组大得多,通常,我们都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一部分感兴趣的功能蛋白质。

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Cravatt小组发展了一种新的化学蛋白组学技术,利用基于靶酶活性的特异化学小分子探针(activity-based probes,ABPs)来探测功能蛋白质组该技术的原理是:合成同时带有反应基团.和标签基团的ABPs 试剂与待研究的蛋白质组作用(ABPs中的反应基团能够特异性共价修饰蛋白质组中的某类酶蛋白而将化学小分子“挂”到感兴趣的靶酶上,然后利用ABPs中的荧光或生物素标签基团又可将这些靶酶一个个地从蛋白质组中“钓”出来,由于ABPs是针对待研究靶酶的活性而定向设计的化学小分子,因而能够直接检测蛋白质组中感兴趣的靶酶的活性。

[6]H.Ovaa和F.Van.Leeuvan利用“亚蛋白质组”来解决研究对象过大的问题,他们从蛋白质组中剔除可能干涉检测的却不是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大量蛋白质,而获得“亚蛋白质组”他们通过合理设计的试剂和大量的质谱技术来研究经过富集的蛋白质组。

而有机合成则为选取较小的蛋白质组提供工具[7](Fiugure 2)。

3.蛋白质微芯片技术蛋白质微芯片(protein chip)技术是近年来在化学生物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各种蛋白质有序地固定于滴定板、滤膜或载玻片等各种载体上作为检测用的芯片,然后,用标记了特定荧光抗菌素的蛋白质或其他成分与芯片作用,将未能与芯片上蛋白质互补结合的成分洗去,再利用荧光扫描仪或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测定芯片上各点的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测定各种蛋白质功能的目的。

ZHU等将生物素化的钙调蛋白固定于载玻片上,采用蛋白质微芯片技术测定其与酵母蛋白质组中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测得39种已知的钙调蛋白与激酶可产生相互作用,并发现33种新的蛋白质与钙调蛋白存有潜在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微芯片技术不同于基于简单的核酸杂交的DNA芯片——DNA分子的组成只需4种核苷酸,其芯片中蛋白质具有复杂的连接方式,且由很多构件模块组成,需要高品质和包含广泛的表达文库、较好的排列产物的方法和大量活化的功能蛋白,这就使得蛋白质微芯片在固定蛋白质的稳定性方面比DNA芯片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