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蓝盾入侵检测系统

访问时,打开IE浏览器,输入管理地址https://IP;用户/密码:admin/888888
1、修改管理口IP 、修改管理口 进入蓝盾入侵检测系统管理界面,选择“网络设置”-》“网口设置”-》 “网口”,然后在默认管理网口(这里以LAN1口为例)配置管理口IP, 如图所示:
2、配置监控口: 、配置监控口: 在蓝盾入侵检测系统管理界面选择“网络设置”-》“镜像口设置”-》“镜 像设定”,选择要添加的镜像网口以便配置监控口,界面如下:
实验一 入侵检测系统的连接与 登录配置
实验一 信息安全审计的连接与登录配置
蓝盾信息安全管理审计系统接入方法 旁路方式
旁路方式,交换机必须要有镜像口,用集线全审计初始配置】
网口 Eth1 Eth2 Eth3 Eth4 IP地址 IP地址 192.168.0.145 无 无 无 掩码 255.255.255.0 255.255.255.0 255.255.255.0 255.255.255.0 备注 默认管理口 默认配置口 默认配置口 默认配置口
3、开启入侵检测 、 在蓝盾入侵检测系统管理界面选择“入侵检测”-》“启动控制”-》“启动控制”, 勾选“启动入侵检测”,操作如下界面:
4、查询日志 、 进入蓝盾入侵检测系统管理界面,选择“入侵检测”-》“IDS事件查询”,时间段选 择“最近1天”,然后选择【统计】,效果如图所示:
(ppt版)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培训课程

第五页,共四十八页。
入侵检测 系统概述 (jiǎn cè) 第六页,共四十八页。
入侵(rùqīn)检测系统的定义
入侵〔Intrusion〕
企图进入或滥用计算机或网络系统的行为
可能来自于网络内部的合法用户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
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fāxiàn)各种攻击企图、攻击 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 用性
利用snmp了解网络结构
搜集网络管理信息 网络管理软件也成为黑客入侵的一直辅助手段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自身 隐藏 (zìshēn)
典型的黑客使用如下技术来隐藏IP地址 通过telnet在以前(yǐqián)攻克的Unix主机上
跳转 通过终端管理器在windows主机上跳转 配置代理效劳器 更高级的黑客,精通利用 交换侵入主机
入侵检测(jiǎn cè)引擎工作流程 - 2
监听局部 网络接口混杂模式
根据设置过滤一些数据包
协议分析
IP,IPX,PPP,......
数据分析
根据相应的协议调用(diàoyòng)相应的数据分析函数
一个协议数据有多个数据分析函数处理 数据分析的方法是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
引擎管理
数据的完整、可用 数据保密性
信息的加密存储和传输
第二页,共四十八页。
平安的分层结构和主要(zhǔyào)技术
数据平安层 应用平安层 用户平安层
加密
访问控制
授权
用户/组管理
单机登录
身份认证
系统平安层 反病毒
风险评估
入侵检测
审计分析
网络(wǎngluò) 平安层
第14章入侵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较之于基于主机的 IDS,它有着自身明显的优 势: • 攻击者转移证据更困难 • 实时检测和应答 • 能够检测到未成功的攻击企图 • 操作系统无关性 • 较低的成本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 该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 (1) 能够确定攻击是否成功 (2) 非常适合于加密和交换环境 (3) 近实时的检测和响应 (4) 不需要额外的硬件 (5) 可监视特定的系统行为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误用检测的主要局限性表现在:
(1) 它只能根据已知的入侵序列和系统缺陷的模式来 检测系统中的可疑行为,而面对新的入侵攻击行为以及那 些利用系统中未知或潜在缺陷的越权行为则无能为力。也 就是说,不能检测未知的入侵行为。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IETF 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探测器
数据源 活 动
事 件
分析器告警 管理器通知 操作员
探测器
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Denning 的通用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时钟
规则设计 与更新
学习
(2) 与系统的相关性很强,即检测系统知识库中的入 侵攻击知识与系统的运行环境有关。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 ,由于其实现机制不同,对其攻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 而很难定义出统一的模式库。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教程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教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成为必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之一。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指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传输的数据流量,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的入侵行为。
本文将为您介绍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教程,帮助您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入侵检测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基于签名的检测和基于异常的检测。
基于签名的检测是通过预先定义的签名库或规则集,与网络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一旦匹配成功,就会触发报警。
这种方法可靠性高,对已知的入侵行为具有较好的检测率,但对于未知的入侵行为则无法检测。
基于异常的检测则是通过建立正常网络行为的模型,当网络行为与该模型产生明显偏离时,就会触发报警。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未知的入侵行为,但同时也会产生较高的误报率。
综合使用基于签名的检测和基于异常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
二、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1. 需求分析在设计入侵检测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适用范围。
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的检测能力:确定系统需要检测的入侵行为类型,例如恶意软件、网络欺诈、拒绝服务攻击等。
- 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系统对入侵行为的及时检测和报警要求。
-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变化和新型入侵行为的出现,设计系统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 系统的资源消耗: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系统对网络资源的消耗情况,尽量减少对正常网络流量的干扰。
2. 数据收集和处理入侵检测系统需要从网络中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以便对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设计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数据采集方式:确定如何获取网络数据流,一般包括网络延时数据、网络流量数据等。
实验3.2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使用.

实验3.2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使用.实验3.2 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使用【实验目的】通过安装并运行一个snort系统,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实验内容】安装并配置appahe,安装并配置MySQL,安装并配置snort;服务器端安装配置php脚本,通过IE浏览器访问IDS【实验环境】硬件PC机一台。
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安装apache服务器安装的时候注意,本机的80 端口是否被占用,如果被占用则关闭占用端口的程序。
选择定制安装,安装路径修改为c:\apache 安装程序会自动建立c:\apache2 目录,继续以完成安装。
添加Apache 对PHP 的支持1)解压缩php-5.2.6-Win32.zip至c:\php2)拷贝php5ts.dll文件到%systemroot%\system323)拷贝php.ini-dist (修改文件名) 至%systemroot%\php.ini修改php.iniextension=php_gd2.dllextension=php_mysql.dll同时拷贝c:\php\extension下的php_gd2.dll与php_mysql.dll 至%systemroot%\4)添加gd库的支持在C:\apache\Apache2\conf\httpd.conf中添加:LoadModule php5_module "c:/php5/php5apache2.dll"AddType application这一行下面加入下面两行: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phtml .php3 .php4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source .phps5)添加好后,保存http.conf文件,并重新启动apache服务器。
现在可以测试php脚本:在c:\apache2\htdocs 目录下新建test.phptest.php 文件内容:〈?phpinfo();?〉使用http://localhost/test.php测试php 是否安装成功2、安装配置snort安装程序WinPcap_4_0_2.exe;缺省安装即可安装Snort_2_8_1_Installer.exe;缺省安装即可将snortrules-snapshot-CURRENT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全选)到c:\snort目录下。
第8章 入侵检测系统(IDS)及应用 网络维护与安全技术教程与实训电子教案

入侵检测过程示意图
报警 日志记录
入侵检测
记录
内部入侵
终止入侵
重新配置 防火墙 路由器
入侵检测
记录入侵 过程
3、入侵检测的发展
❖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 ❖概念诞生阶段:1980年 James P. Anderson第一
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 ❖模型产生阶段:1986年 Denning提出了一种通 用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出了一个实时入侵检测 系统模型—IDES(入侵检测专家系统)。 ❖ 百家争鸣阶段:90年初-至今(基于数据挖掘、 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等)。
4.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过程
❖ IDS处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数据采集阶段:数据采集是入侵检测的基础。在
数据采集阶段,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收集目标系统 中引擎提供的主机通信数据包和系统使用等情况。
❖ 数据处理及过滤阶段: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转换为可以识别是否发生入侵的形式。
❖ 分析及检测入侵阶段:通过分析上一阶段提供的 数据来判断是否发生入侵。这一阶段是整个入侵 检测系统的核心阶段。
入侵过程示意图
入侵:是指试图破坏计
算机系统的完整性、机 密性和可用性的行为
➢入侵者取得超出合 法身份的系统控制 权 ➢ 收集漏洞信息和拒 绝服务攻击
互联网
防火墙
入侵者进入用户系统的方式
❖ 入侵者进入用户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 物理入侵:在未授权的情况对网络硬件的连接,
或对系统物理资源的直接破坏等。
它的特点是实时入侵检测 在网络连接过程中进行。系统对 实时网络数据包分析,对实时主机审计分析,一旦发现入 侵迹象立即断开入侵者与主机的连接,并收集证据和实施数 据恢复。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培训PPT课件

• 防火墙不能安全过滤应用层的非法攻击,如unicode攻击 • 防火墙对不通过它的连接无能为力,如内网攻击等 • 防火墙采用静态安全策略技术,因此自身无法动态防御
新的非法攻击
IDS是什么
• Intrusion Detection:通过从 计算机网络或系统中的若干关键 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 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 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入侵的迹 象的一种安全技术;
HIDS和NIDS的比较
对比项
部署成本与部署风险 自身安全性 实时性 主机OS依赖性 是否影响业务系统的性能 误报率 监视系统行为 监视网络行为
HIDS
高 弱 强 高 高 低 强 无
NIDS
低 强 强 无 无 低 弱 强
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的对比 入侵检测模型
误用检测模型
误用检测( Misuse Detection )指运用已知攻击方法, 根据已定义好的入侵模式,通过判断 这些入侵模式是否出现来检测。 模式匹配为误用检测的典型应用
千兆
增强型
千兆 标准型
百兆 增强型
百兆 标准型
N120
N820
N3200
N5200 产品线
N5200产品说明
说明项
说明
产品描述 扩展说明
千兆增强型,2U机箱,热备冗余电源
适用于2G负载的千兆网络环境
通讯口 1个10/100M自适应电口
(管理口)
监听口
2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2个GBIC插槽 (可插千兆GBIC多模光口/单模光口/电口模块), 监听口可扩展为4个。
异常检测模型
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 指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或资源使用 状况来判断是否入侵,而不依赖 于具体行为是否出现来检测。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项目综合实训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项目综合实训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项目综合实训 (1)一、实训目的 (3)二、实训拓扑 (3)三、实训项目总体需求 (3)四、小组分工 (4)五、分步实施 (4)(一)各设备之间互联的IP地址规划与部分设备路由规划 (4)(1)各个设备之间互联的IP地址如下表所示 (4)(2)部分设备路由规划 (6)(二)区域规划 (7)(三)双机热备 (8)(1)双机热备简介 (8)(2)双机热备的系统要求 (8)(3)心跳线 (8)(4)双机热备工作模式 (9)(5)具体实施 (9)(四)设置区域间的安全策略 (11)(五)网络地址转换 (13)(1)策略路由简介 (13)(2)策略路由原理描述 (14)(3)使用限制和注意事项 (14)(4)具体实施 (15)(六)NAT Server (16)(1)NAT简介 (16)(2)NAT使用限制和注意事项 (16)(3)具体实施 (18)(七)VPN的配置 (19)(1)VPN简介 (19)(2)VPN的应用场景及选择 (19)(3)具体实施 (20)(八)反病毒、防简单攻击、入侵防御的配置 (21)(1)反病毒(AV) (21)(2)简单攻击防范 (23)(3)入侵防御(IPS) (24)六、各项测试 (27)(一)双机热备测试 (27)(二)网络地址转换测试 (28)(三)NAT Server测试 (31)(四)VPN测试 (37)七、附录 (41)(一)FW1配置文件的部分配置(终端密码:admin@123): (41)(二)FW2配置文件的部分配置(终端密码:admin@123): (45)(三)FW3配置文件的部分配置(终端密码:admin@123): (46)(四)FW4配置文件的部分配置(终端密码:admin@123): (49)一、实训目的1、巩固之前所学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配置2、培养对防火墙中各项功能综合运用的能力二、实训拓扑三、实训项目总体需求本拓扑是某校园网拓扑图,此校园网有分校区,分校区与校本部用VPN互联(防火墙FW3与FW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管理端口在后续硬件版本中可能不仅只有两个端口。可根据实际情况任 选一个端口作为管理端口,其余端口均可同时作为监控端口连接到网络中。
18
任务2 IDS软件支持系统安装配置
2.1 任务目的 1.掌握DC NIDS系统软件的安装流程。
2.2 任务设备及要求 1. 安装IDS分布式管理系统软件并进行合理配置; 2. 启动各软件服务
IDS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 必要性
传统的防火墙在工作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一、防火墙完全不能阻止来自内部的攻击; 二、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主动的、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 应的防护手段。
2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10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1.1 任务目的 1. 理解DC NIDS系统构成; 2. 掌握DC NIDS传感器的配置要点。
1.2 任务设备及要求 设备: DCNIDS-1800 系列设备一台; 要求:使用串口连接硬件设备的命令行界面,掌握IDS传感器的配置要点。
11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IDS
终端
服务器
8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 单元1 IDS系统部署 • 单元2 查询工具的安装与使用 • 单元3 安全响应策略的配置及联动 • 部署
•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 任务2 IDS软件支持系统安装配置 • 任务3 IDS监控与管理环境搭建
(12) (14)
22
任务2 IDS软件支持系统安装配置
2.3.2 安装LogServer ① 双击光盘中的LogServer安装文件,即开始LogServer的安装过程。
据源保护所在的系统,一般只能检测该主机上发生的入侵。 2.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 :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能够检
测该网段上发生的网络入侵。
4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工作流程 入侵检测系统为了分析、判断特定行为或者事件是否为违反安全策略的异常行为
或者攻击行为,需要经过四个过程。 (1)数据采集阶段——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或者主机入侵检测系统
功能任务 1. 实时检测 实时监视、分析网络中所有的数据报文; 发现并实时处理所捕获的数据报文; 2.安全审计 对系统记录的网络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异常现象; 得出系统的安全状态,找出所需要的证据; 3.主动响应 主动切断连接或与防火墙联动,调用其他程序处理。
3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基本分为2类: 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以操作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
17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1.4 任务思考与练习 IDS硬件设备配置中涉及两类密钥,一个是管理员密钥,一个是管理通道密钥,
任务中注意不要修改管理员密钥,否则会因丢失密钥导致设备返厂维修。而管理通 道密钥的设置则必须与其未来软件服务平台的相应密钥对应方可正常使用此传感器。 因此须记清楚管理通道密钥以备后续配置使用。
19
任务2 IDS软件支持系统安装配置
2.3 任务步骤 2.3.1安装数据库
① 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 ② 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①
②
20
任务2 IDS软件支持系统安装配置
③ ⑤ ⑦
④ ⑥
⑧
21
任务2 IDS软件支持系统安装配置
⑨
(11) (13)
(15)
⑩
本任务设置SA 密码为123456
6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模式匹配技术 ——假定所有入侵行为和手段(及其变种)都能够表达为一种模式
或特征,那么所有已知的入侵方法都可以用匹配的方法发现。模式匹配的关键是如何表 达入侵的模式,把真正的入侵与正常行为区分开来。模式匹配的优点是误报少,局限是 只能发现已知的攻击,对未知的攻击无能为力。
⑦ ⑧
14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1.3.2 配置传感器 按键盘任意键启动传感器的登录界面。 输入出厂默认的传感器密码:admin,即可登录传感器主菜单。
15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1.配置管理信息和时间
16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2.配置传感器网络参数
本任务设置为 “dcids”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1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定义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是一种安全设备,它依照一定的
安全策略,通过软件、硬件,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 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HIDS) 都需要采集必要的数据用于入侵分析。 (2)数据过滤及缩略——根据预定义的设置,进行必要的数据过滤及缩略,从而
提高检测、分析的效率。 (3)检测/分析——根据定义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测/分析。
(4)报警及响应 ——一旦检测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或者事件,进行报警及响应。
5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1.3 任务步骤 1.3.1 连接硬件设备,进行拓扑环境搭建
(1)连接好配置线缆与PC机的COM口后,打开传感器的电源开关,启动设备。
集中管理及控制台 PC2
控制口
检测口
PC1
IDS系统连接拓扑示意
12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2) 启动超级终端,连接Sensor。 ①
③ ④
⑤
②
⑥
13
任务1 IDS传感器安装配置
协议分析技术——协议分析是目前最先进的检测技术,通过对数据包进行结构化 协议分析来识别入侵企图和行为。协议分析是根据构造好的算法实现的,这种技术比模 式匹配检测效率更高,并能对一些未知的攻击特征进行识别,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7
入侵检测系统实训教程
案例拓扑图图标
二层百兆交换机
高端路由交换机
路由器
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