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实用技术》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一、概述二、内容简介三、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一、概述(一) 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二) 标准的属性、级别及其在安防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三) 《规范》主要内容的确定及章节设置(四) 与相关标准的比较和协调关系(五) 《规范》的主要特点及实施后的效益分析(六) 《规范》贯彻实施中今后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是我国安全防范领域第一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该规范总结了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是一部既具有实践性、适用性,又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该规范对安全防范工程的现场勘查、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较好地贯彻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我国安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规范的贯彻实施,对于确保安防工程的质量,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安全防范工程施工、安全防范工程检验、安全防范工程验收。
该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共有8章,36节,384条,501款。
其中9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帮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该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必要对规范编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予以介绍。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1.立项背景安全防范工作是公安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安全防范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产业。
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安全需求的全面增长,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时规划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已成为安防业和建筑业的共同需求。
和消防安全系统一样,技术防范系统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防范设施。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条文说明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解释说明GB50348—2004【条文】1.0.1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防范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条文说明】1.0.1 安全防范工程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系统工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公民安全需求的迅速增长,迫切需要有一套规范和指导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作为指导工程建设和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管理维护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建设的通用规范,与之配套并同步制定的四项专项规范是《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防爆安全检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在进行安全防范工程建设时,应一并执行通用规范和专项规范。
【条文】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安全防范工程。
通用型公共建(构)筑物(及其群体)和有特殊使用功能的高风险建(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均应执行本规范。
【条文说明】1.0.2 由于安全防范系统使用场所、防范对象、实际需求、投资规模等的不同,对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很难做出统一的规定。
本规范在总结我国安全防范行业20多年技术实践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将设计要求粗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社会公众所了解的通用型建筑(公共建筑和居民建筑)的设计要求;二是直接涉及国家利益安全(金融、文博、重要物资等)的高风险类建筑的设计要求。
这样做既体现了公安工作的社会性,又体现了公安保卫工作的特殊要求,便于本规范的实施和监督。
【条文】1.0.3 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应纳入单位或部门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其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和独立验收。
【条文】1.0.4 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系统的防护级别应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标准的差异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南京安防协会

宋舒涵 江苏省计算机系统工程测试中心
Contents
1
行业背景概述
2
标准介绍
3 建设标准分析及对比
4
程序规范
江苏省计算机系统工程测试中心
安防系统行业背景
社会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防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存在不足 国家新标准
总体要求目标
1、满足标准规范和管理要求。 2、达到有效防控的目标。
技防系统 建设原则
先进性:采用科学的、主流 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码流
技术 ,适应复杂不平衡的 网络环境。
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 功能的前提下,体现高性 价比。充分利用现有的设 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 的建设、升级、联网和维 护费用,不盲目投入。
图像安全:即可本地存 储,又可监控中心实现 海量存储,双重数据保 证。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达到有效防控的目标
七项功能(报、听、看、记、通、控、联) 安全可靠 简便实用 技术先进 高效管理 合理投资
标准用词
标准用词说明: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必须” “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应” “不应” “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宜” “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可”
gb50394-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intrusion alarm systems englneerlngGB 50394-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8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94—2007,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 3.0.3、5.2.2、5.2.3、5.2.4、9.0.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 O o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我国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广泛征求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和管理机构的意见,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监控中心。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一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10———mail:tcl00 Sjl@)以供修订时参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公安部科技局全国安防标委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第三章: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第四章: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第五章: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第六章: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第七章:安全防范工程检验第八章:安全防范工程验收第一章总则一、概述《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是我国安全防范领域第一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该规范总结了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是一部既具有实践性、适用性,又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该规范对安全防范工程的现场勘查、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较好地贯彻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我国安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规范的贯彻实施,对于确保安防工程的质量,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安全防范工程施工、安全防范工程检验、安全防范工程验收。
该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共有8章,36节,384条,501款。
其中9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1.立项背景安全防范工作是公安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安全防范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产业。
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安全需求的全面增长,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时规划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已成为安防业和建筑业的共同需求。
和消防安全系统一样,技术防范系统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防范设施。
与消防系统工程不同的是,我国消防工作上有消防法,下有一系列配套的消防产品标准和消防工程标准,消防工程的建设一直被纳入工程建设的计划管理之中,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设,由于起步较晚,法规尚不健全,一直未能正式纳入国家工程建设的计划管理之中,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安防事业的发展。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1 总则1.0.1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2 术语2.0.1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故障状态fault condition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防拆报警tamperalarm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防拆装置tamper device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0.6设防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2.0.7撤防unset condition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2.0.8防区defence area利用探测器(包括紧急报警装置)对防护对象实施防护,并在控制设备上能明确显示报警部位的区域。
2.0.9周界perimeter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
2.0.10监视surveillance area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
5、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 T36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 for intrusion alarm system(IEC 60839-1-1 Alarm System Part1,1988)General reguirements-Sectiun One-General,NEQ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EC 60839-1-1《报警系统一般要求总则》(1988)。
本标准与IEC 60839-1-1(1988)的主要不同在于:1)根据我国安全技术防范行业的实际,对术语和定义进行了适当的增删。
2)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报警专业标准化的最新成果,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除增加了91年出版的IEC 60839-5系列标准外,还增加了2001年出版的IEC 60839-7系列标准,这两个系列标准即将转化为我国标准。
同时还引用了我国安防专业近来来制定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增加了相关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S/TC100)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二研究所西安北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公安厅科技处技防办、SACS/TC100秘书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天銮、万军、金巍、周明锦、刁群、康凤琴。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保护人、财产和环境的入侵报警系统(手动式和被动式)的通用技术要求,是设计、安装、验收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外部的入侵报警系统。
本标准不涉及远程中心,也不包括入侵报警系统与远程中心之间通信数据的加载和卸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50348-2004详解

第二册: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设计标准 文物系统博物馆类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工 程设计标准
第三册: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设计标准
返回主目录 返回章节目录 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 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金融系统营业场所类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设计标准 第四册: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设计标准 空港、车站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第五册: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设计标准 重要物资储存库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标 准 第六册: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设计标准 智能型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在项目的可行性方面,与会专家经过论证认为,鉴 于安防标委会成立十年来,已先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因此,制定《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标
返回主目录 返回章节目录 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 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准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加之该项目编制组聚集了国内 安防行业和建筑行业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 的管理人员,所以,该项目立项和实施方案是可行的。 但专项标准的制定因各种原因所限,可能需要延长一段 时间。
1999年和2000年,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九年工 程建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标[1999]30 8号)和《2000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正
返回主目录 返回章节目录 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 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式批准了该系列标准项目的立项,并先后三次划拨标准 制修订补助经费共17万元。
3.项目组织与实施 (1)立项准备 在公安部科技局的领导和支持下,TC100秘书处承 担了该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在充分收集、整理国内外 相关标准、资料和对安全防范工程进行调查研究与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实用技术》
单元3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常用标准-实训项目
实训4PCB基板接线端子端接实训
1.实训目的
(1)掌握PCB板端接操作方法。
(2)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实训要求
电线电缆是入侵报警系统常用的传输线缆,电线电缆的不规范,将直接导致入侵报警系统信号不能传输,同时给日后的系统维护与检查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在实训过程中,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利用剥线钳剥线时注意选择合理的剥线豁口,不要损伤线芯。
(2)多股软线拧紧时,注意应为顺时针方向拧紧。
(3)使用电烙铁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3.实训设备和操作要点
(1)实训设备:西元入侵报警系统实训装置,型号KYZNH-02-2。
(2)操作要点:
1)按操作步骤正确操作。
2)所需工具的规范性操作。
4.实训器材和工具
(1)实训器材:电工电子端接实训装置、电工配线端接实训材料包。
(2)实训工具:西元智能化系统工具箱,型号KYGJX-16。
如图3-7所示为电工电子端接实训装置。
本装置特别适合 PCB 电路板输入输出的端接技能实训,包括各种微型螺丝安装和免螺丝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技术。
该设备为交流 220V 电源输入,设备接线端子和指示灯的工作电压为≤12V直流安全电压。
图3-7电工电子端接实训装置
5.实训步骤
(1)电子 PCB 端子接线端接方法:
第一步:裁线。
取出多芯软线电缆,按照跳线总长度需要用剪刀裁线。
第二步:用剥线钳剥去线缆绝缘皮,露出线芯长度合适,如图3-8所示。
图3-8用剥线钳剥除护套
第三步:将剥开的多芯软线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拧紧,如图3-9所示。
第四步:用电烙铁给线芯两端搪锡,如图3-10所示。
图3-9顺时针方向拧紧多芯软线图3-10用电烙铁给线芯两端搪锡
第五步:线缆端接。
如图3-11所示。
1)螺丝式端接方法。
将线芯插入接线孔内,拧紧螺丝。
2)免螺丝式端接方法。
首先用一字头螺丝刀将压扣开关按下,把线芯插入接线孔中,然后松开压扣开关即可。
图3-11 螺丝式端接(左)和免螺丝式端接(右)
说明:实训中针对不同直径的线缆,应选用剥线钳不同的豁口进行剥线操作。
(2)压接线测试:
第一步:确认各组端接线安装位置正确,端接安装牢靠,线缆与接线端子可靠接触。
第二步:观察上下对应指示灯闪烁情况。
线缆端接可靠和位置正确时,上下对应的一组指示灯同时反复闪烁。
线缆任何一端开路时,上下对应的一组指示灯不亮。
线缆任何一端并联时,上下对应的指示灯反复闪烁。
线缆端接错位时,上下指示灯按照实际错位的顺序反复闪烁。
6.实训报告
总结线缆电工电子端接与测试的操作经验和注意事项。
学生可根据自我操作体会总结。
参考要点:影响端接线制作效果的因素,如何提高端接线制作速度,比较螺丝式和免螺丝式端接方法的有何不同等。
岗位技能竞赛
为了给学生“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竞赛活动。
通过岗位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更好的掌握该实训技能。
预赛:老师可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首先进行组内PK,建议每组4-5人。
1.竞赛方式:组内每人制作6根端接跳线(其中3根安装在螺丝式接线端子上,3根安装在免螺丝式接线端子上),胜出者作为本组决赛代表。
2.评比方式:以端接接跳线合格数为主,制作速度为辅的原则进行评比,测试合格数量多且制作时间短者胜出。
决赛:每组的胜出者作为决赛代表,进行组间PK,选出最终优胜者,作为冠军。
1.竞赛方式:完成电工压接实训装置上全部32根各种线缆的端接操作。
2.评比方式:结合用时、操作的规范性及测试的合格数,综合实力最高者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