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出自己——外国文学

合集下载

苦难中的自我拯救——考琳·麦卡洛小说关于苦难救赎的言说

苦难中的自我拯救——考琳·麦卡洛小说关于苦难救赎的言说

苦难中的自我拯救—考琳•麦卡洛小说关于苦难救赎的言说徐梅(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1400)摘要:如何实现苦难中的自我拯救一直是人类思考的问题。

考琳•麦卡洛的小说通过不同的历史语境,向读者呈现了深陷生命困境中的人的孤独、焦虑和恐惧,以及为适应环境、摆脱困境而采取的形形色色的生存策略,他们懂得只有保持乐观的态度、昂扬的生命意志、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实现苦难中的拯救。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苦难;自我拯救中图分类号:1611.0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 -3318(2017)01 -0072 -04苦难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相当宽泛的概念,大 致可以分为两类:精神苦难和肉体苦难。

《现代汉 语词典》(第7版)对苦难的解释是“痛苦和灾难”[1]。

从其个人创伤性成长经历及其作品表达的 共同主题来看,考琳•麦卡洛是一位悲苦意识浓重 的作家。

灰暗的童年、窘迫的经济状况、作为女性被 边缘化的处境、澳大利亚的民族苦难、第二次世界大 战和冷战的阴影等,都让考琳•麦卡洛历经精神苦 难的折磨,她作品中的人物普遍面临各种困境,备受 “非我”之痛。

对于苦难中的拯救问题,考琳•麦卡洛赞赏一 种昂扬的生命意志对自我拯救的积极意义,顽强的 生命意志和主动寻求的结果虽然有时也归于徒劳,但是主动寻求的过程迸发出一种难以言传的美,犹 如荆棘鸟的啼血而鸣。

此外,考琳•麦卡洛还探讨 了“知识”“爱”“自然”等因素对苦难中的自我拯救 的积极意义。

一、坚韧的原始生命力艾里希•弗洛姆在《寻找的自我》中强调“人的 心理的一个特质是,当面对某一矛盾的时候,他不可 能依然无动于衷,他会以解决这一矛盾为目标而有所 行动”[2]57。

但同时,艾里希•弗洛姆也强调,“能够 解决其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面对真理,了解在一个冷 漠无情的世界上之所以会陷入孤独与寂寞的根本原 因,懂得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2]57。

考琳•麦卡洛的小说通过不同的历史语收稿日期:2016 -05 -19作者简介:徐梅(1978 -),女,河南永城人,北京京北J 境,向读者呈现了深陷生命困境中的人的孤独、焦虑 和恐惧,以及为适应环境、摆脱困境而采取的形形色色 的生存策略,他们懂得只有保持乐观的态度、昂扬的生 命意志、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实现苦难中的拯救。

学习外国文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外国文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外国文学的心得体会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外国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热爱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外国文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对外国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此,我将分享一些我学习外国文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外国文学作为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

同时,外国文学作品也能够启迪我们的思考,引发我们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有助于促进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部分:外国文学与自我提高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外国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文化和国家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同时,外国文学作品也能够培养我们的情感和情绪,使我们更加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外国文学与文化交流外国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通过翻译和传播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向世界传递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第四部分:外国文学与情感启蒙外国文学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启迪我们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

同时,外国文学作品也能够激发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引导我们积极进取,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五部分:外国文学的限制和挑战尽管外国文学有许多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语言障碍是学习外国文学的一个主要困难,毕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不同,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

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排行榜

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排行榜

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排行榜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我们应该多看看一些优秀的外国名著,增长自己的文学知识。

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排行榜,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推荐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1《人鼠之间》大萧条以及其造成的苦难,催生了许多美国经典文学,这些经典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高中英语课的教材。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人鼠之间》。

故事叙述了加州农场民工乔治与莱尼的旅程。

小说一开始,他们已经因为莱尼的古怪行为所引起的一连串事件,被迫离开了以往工作的牧场。

他们到了一个新的农场,主人就叫做“老板”并且自己经营农场,乔治和莱尼再次成为注目的焦点。

两人之间强烈又复杂的关系,致使乔治将脆弱的莱尼,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一路走来,他们的美国梦(以及随之而来,拥有土地的希望)遗弃在路边了,他们受害于严峻的经济衰退,罕见的意外事件以及歇斯底里的暴民。

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2《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1960年对南方的赞歌,是美国历来最受喜爱的小说之一。

部分是因为1962年的改编经典电影。

格雷戈里·派克饰演小镇律师阿提卡斯·芬奇,也是一位最正直、最有同情心的父亲。

但是这本小说(作者唯一的两本之一)之所以受人尊崇,是因为有令人难忘的主角:一对兄妹詹姆与斯考特。

本书有两个次要情节:黑人男子涉嫌强奸白人妇女的审判以及兄妹意图了解孤独的邻居布·拉德利,其结构非常适于提供五六个有关历史、容纳、不公义、同情的课题。

难怪本书是中学必读小说的重中之重。

一生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3《一个人的和平》一部杰出的成长经验小说,也是少年指定读物中比较黑暗的。

故事围绕在1942年夏季与冬季、新英格兰德文寄宿学校的两位室友。

叙述者是一位内向、好学的南方人,回忆他与最好的朋友菲尼亚斯之间的关系。

菲尼亚斯小名“芬尼”,是个魅力十足,爱交朋友的运动员。

《简爱》的女性独立与自我救赎

《简爱》的女性独立与自我救赎

《简爱》的女性独立与自我救赎《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更塑造了简爱这一追求独立、平等和自我救赎的女性形象,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发生在19 世纪的英国,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女性地位低下,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受尽舅妈和表兄的冷眼和欺凌。

然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磨灭简爱的意志,反而让她更加渴望自由和平等。

在寄宿学校里,简爱遭遇了苛刻的校规和体罚,但她依然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修养。

简爱的女性独立意识首先体现在她对爱情的态度上。

当她遇到罗切斯特先生时,尽管被他的财富和魅力所吸引,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自我。

她坚信爱情应该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和地位的交易。

当罗切斯特试图以主人的身份控制她时,简爱勇敢地反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番话掷地有声,充分展现了简爱对平等爱情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简爱的独立还表现在她对职业的选择上。

在那个女性大多只能从事家庭主妇或女仆工作的时代,简爱毅然决定成为一名家庭教师。

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雇主的认可。

这份工作不仅让她经济独立,更让她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我价值。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同样可以通过工作获得尊严和独立。

然而,简爱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在婚礼上,她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尽管内心痛苦万分,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开。

这一决定体现了她的道德底线和自尊自强。

她不愿意成为第三者,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离开罗切斯特后,简爱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流浪生活,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简爱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

《逃离》——西方女性主义的自我救赎

《逃离》——西方女性主义的自我救赎
这 些平 凡 的故事 , 我们 看 到 了西 方女 性 主义 在 其 发展 太 太 似乎就 是这 种反 抗 的一 个灯 塔 , 指 引 着她 寻 找 自
过 程 中所 经 历 的 时代 发 展 的 阵痛 。作 品 通 过女 性 自 身 的角色 。可 是女性 的觉 醒从 来 不 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蹴 而 就 的 , 千
诺 贝 尔文 学 奖 获 得 者 艾 丽 丝 ・门罗 是 一 位 伟 大 其从父母身边逃离 , 毫无疑问也是她对 自身社会角色 的女 作家 , 其作 品 获得 了诸 多 文学 方 面 的荣 誉 。她 的 的一种反 抗 和逃 离 , 也 是 第 一 次 姑且 算是 成 功 的 “ 逃
短篇小说集《 逃离》 更是获得 了被誉 为当代英语小说 离 ” 。然 而 , 现 实是 残酷 的 , 卡拉 是典 型 的西 方 社会 底 界 最 高奖项 、 世 界文 坛上影 响最 大 的文 学 大奖 之 一 的 层妇 女 , 在 平 凡 的生 活 中找不 到 方 向 , 为 了生 活 , 甚 至 布克国际奖。在《 逃离》 中, 门罗用八个短篇故事 , 为 试 图去敲 诈 自己 的雇 主—— 善 良的贾 米 森 太 太 。在 世 人展 现 了一 个平 凡 而真 实 的西 方女 性世 界 。 _ 1 通 过 这样 的境 遇 中, 自发 地 产 生 了对 男 权 的反 抗 , 贾 米 森
于有 机 会 和 男 性 以 几 乎 平 等 的角 色 走 上 历 史 舞 台。 在《 法力 》 中, 作者 通过 南希 的视 角来 审视 奥 利 和 然而 , 当人 的社 会 性别 ( g e n d e r ) 加 固在 人 的生 理 性 别 泰 莎 的人 生 , 和《 逃离》 中不 同 , 这 一 次 逃 离 的 却是 男

新世纪第一位诗人的自我救赎

新世纪第一位诗人的自我救赎

新世纪第一位诗人的自我救赎——但丁《神曲》第一首浅析众所周知,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序幕是但丁拉开的,他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这位欧洲由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在古老的《圣经》故事和文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从而为纯文学的独立发展开辟出一片可以无限延伸的疆土。

而《神曲》则是但丁诗作的神作,她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人们称之为“中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其赞美之意不言而喻。

从中学历史课本初识《神曲》,在大学的课堂用书上看到推荐阅读,再加上老师一学期对西方文化的讲解,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这本书,说实话以我现在的资历是很难理解的,在这里我仅对《神曲》第一首进行浅析。

第一首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森林、阳光照耀下的山丘、三头猛兽、维吉尔、猎犬、冥界之行”。

第一部分“森林”的内容是“我由于迷路走进了一片让他毛骨悚然的森林,很茫然不知道要往那里去。

”第二部分“阳光照耀下的山丘”的内容是“我来到山脚下,终于放下了一点恐惧,度过一夜后逃出大海,终于准备重新上路。

”第三部分“三头猛兽”的内容是“在我充满希望的时候,我前后遇到了豹子、狮子、母狼,它们一步步逼近我,把我逼入了森林,我感到无所适从。

”第四部分“我进退两难的我,遇到了我的偶像维吉尔,我向他请教逃出这里的方法,他却让我另辟蹊径。

”第五部分“猎犬”的内容是“介绍了凶恶的猎犬,它以智慧、美德、仁爱为生,它将会拯救意大利。

”第六部分“冥界之行”的内容是“维吉尔让我跟着他去天堂,净界、炼狱去看一看,我便跟着他开始了我的旅途。

”总的来说,第一首这六个部分讲的是我去天堂净界炼狱之旅的原因,我半路迷路,然后遇到了维吉尔,便跟随他开始了旅途。

在刘建军学者的论文当中,他说但丁整个《神曲》讲的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我受到这个观点的启发后产生了一个观点:第一首讲的也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刚开始,我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这片子森林是那么恐怖。

这就是当时由宗教统治的社会的缩影,“我”在这里指的是当时生活在这种社会里的每个人。

救出自己

救出自己

救出自己——《玩偶之家》里的娜拉与《伤逝》的子君很早以前就看过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特别喜欢娜拉这个人物。

一直记得很清楚她说过的一句话——别人说什么不在我心上,我只知道做我应该做的。

当时我就想自己也要像她那样,即使一无所有也要坚持自己想要的,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独立的人格。

喜欢娜拉,就自然而然的讨厌剧中另一主角——海尔茂。

他是个典型的自私自利的男人。

他得了重病时,娜拉为了给他治病而去借钱,借了钱还要想尽办法还债。

债主克罗克斯太利用她的借据上的假签字,对她进行威胁恐吓,面对这些娜拉没有丝毫软弱的表现。

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她决定不把借债的事告诉丈夫,还坚定地准备自己承担一切责任,甚至决定自杀。

然而这些都被品质恶劣的海尔茂无视了。

他知道这些事后,只关心自己的名誉会不会受损。

戏中说:(海尔茂)你这混账妇人——干的好事!你断送了我的终身幸福。

你断送了我的前程。

……种种的祸事都是因为一个不懂事的妇人!——至于我和你两个人,外面还是照常做夫妻——外面还是照常,你明白不明白?你自然仍旧住在这里,但是我不许你看管这些小孩子。

他无视娜拉的付出,他觉得娜拉担负不起家庭的责任,背着他干了一件有损他名誉的大蠢事。

他说这些话其实内心是觉得娜拉是他的“玩意儿”,不该有自己的意志。

做丈夫的他要快乐,要安逸,还要体面,所以他要娶一个妻子。

正如海尔茂,他觉得同他妻子有爱情是很好玩的。

他叫他的妻子做“小宝贝”“小鸟儿”“小松鼠儿”“我的最亲爱的”等等肉麻名字。

他给他妻子一点钱去买糖吃,买粉檫,买好衣服穿。

他要妻子穿的好看,打扮得标致。

做妻子的完全是一个奴隶。

他丈夫喜欢什么,他也该喜欢什么,他自己是不许有什么选择的。

他的责任在于使丈夫喜欢。

做妻子的不用有思想,他丈夫常替他思想。

她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意儿。

丈夫要妻子守节,妻子却不能要求丈夫守节。

正如群鬼里的阿尔文夫人受不过丈夫的气,跑到朋友家去,那位朋友是个牧师,教训了他一顿,说她不守妇道。

人类的自救书——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导读

人类的自救书——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导读

人类的自救书——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导读作品简介《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代表作。

作者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全方位地揭示了过度使用化学药品给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陆地、海洋、天空无一幸免。

不仅如此,她还尖锐地指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

因此,她呼吁人们要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相处之道。

从整体上看,本书说理充分,论点清晰,引用的数据客观翔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书中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旨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

因此该书被认为是助力世界环境运动的佳作。

作品梗概前两章主要描写了一座宁静的乡村在农民移居至此后所发生的种种可怕的变化,比如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使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进而指出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自我修复的速度,打破了地区内部的生态平衡。

第三到六章分别从杀虫剂的原理、水循环圈、土壤系统以及植被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

以杀虫剂的原理为例,一开始,人们频繁地使用杀虫剂,使昆虫产生抗药性。

人们继而不得不加强杀虫剂的药效。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后,人们不但没有消灭昆虫,反而使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里。

此外,杀虫剂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水循环与食物链积累循环也会使污染进一步扩散。

最终,这些有害物质将无处不在,并且长期残留在土壤中。

第七到十章讲了几个因使用杀虫剂而破坏环境的具体案例,包括为了消灭甲虫大量喷洒杀虫剂导致动物中毒,为了治理榆树病喷药导致鸟类、鱼类灭绝,为了消灭火蚁喷洒杀虫剂进而导致奶牛等动物中毒。

第十一章继续强调了杀虫剂的危害。

药物管制的不健全,使得杀虫剂被滥用。

除了之前提到的生物,就连人类也可能中毒。

第十二章进一步阐述了农药对人体的损害。

毒素存积在人体中,将影响肝脏及神经系统的功能,严重时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后遗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出自己”
——读易卜生部分戏剧作品有感沈嘉慧K09260213 09汉语言文学二班《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最著名的戏剧之一,也正是这部剧引起了我对这位伟大戏剧家的兴趣。

但随着对他的深入了解,这部剧并非是我所想对女权主义的呐喊。

就如他在挪威妇女权利同盟的晚宴发言中说的“我不是妇女权利同盟的成员,我所写的一切东西都毫无有意搞宣传的想法。


《玩偶之家》、《海上夫人》、《群鬼》都是涉及妇女解放的戏剧,但他不为任何人,任何组织说话,而是追求“人的自由”。

他说过:“关于自由,我唯一关心的事就是为它奋斗。

为了赢得自由,别的自由都不放在心上。


还有一个例证,他有一封给他的朋友GeorgeBrandes的信说道:
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我的事最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

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中认为他的这种“为我主义”,其实是最有价值的利人主义。

在《玩偶之家》中,写娜拉抛弃了丈夫儿女飘然而去,也只要“救出自己”。

海尔茂……你就是这样抛弃你的最神圣的责任
娜拉你以为我的最神圣的责任是什么?
海尔茂还等我说吗?可不是你对于你的丈夫和你的儿女的责任吗?
娜拉我还有别的责任同这些一样的神圣。

海尔茂没有的。

你且说,那些责任是什么?
娜拉是我对于我自己的责任。

海尔茂最要紧的,你是一个妻子,又是一个母亲。

娜拉这种话我现在不相信了。

我相信,第一,我是一个人,正同你一样。

——无论如何,我务必努力做一个人(三幕)。

我本是被表面上的“女权主义”所吸引,但最后发现原来发展人的个性、自由要重要的多。

何来的个性与自由?我们要有个人的自由意志,还要担当责任。

《玩偶之家》中写海尔茂的最大错误只在他把娜拉当作“玩意儿”看待,既不许她有自由意志,又不许她担负家庭的责任,所以娜拉没有发展她自己个性的机会。

一旦娜拉觉悟,恨极他的丈夫,决意弃家远去。

而在这个世间只有奴隶的生活是不能自由选择,不用担负责任。

个人若没有自由权,又不用负责,就和奴隶一样了,所以无论生活如何舒适,还是不会有真正的乐趣,也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人格。

我们常说女人是半边天,呐喊女权主义,但我认为男人、女人都一样。

都要去争取发展个人的个性,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担负责任。

并不是轻松就是好的,我们在解决问题和担负责任中也就发展了完备了我们的人格,争取了更多的自由。

在独立人格的过程中,也就把自己磨砺成了一把利器,救出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