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管理会计之--成本管理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一、判断题1. 直接成本是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2. 制造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Χ3.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Χ4. 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性质;√5. 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由本车间生产的产品负担,因此,期末时“制造费用”科目期末一定没有余额;Χ6.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Χ7. 企业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Χ8.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Χ9. 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10.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法进行分配;√11.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Χ12.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一般不需要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13.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时,其计算过程中是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的;Χ14.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阶段是对内分配,第二阶段是对外分配;√15. 当企业完工产品入库时,所作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16.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如果原材料不是在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的,其投料程度与其加工进度完全一致,则计算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与计算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应是一致的;√17.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约当产量法只适用于工资和其他加工费用的分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Χ18. 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Χ19. 不论什么组织方式的制造企业、不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成本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产品品种计算出产品成本;√20. 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的企业;√21. 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22.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应定期进行,成本计算期与某批次或订单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应保持一致;Χ23. 分批法下如果产品批量较大,出现批内跨月陆续完工和分次交货情况下,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24. 分批零件法下零件、部件、成品明细账中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在产品;Χ25.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不论半成品是在各生产步骤之间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应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Χ26.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Χ27. 在逐步结转分项结转分步法中,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能看出其所耗用的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Χ28.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半成品的成本不随其实物的转移而转移,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情形正好与其相反;Χ29.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生产步骤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30. 联产品的成本应该包括其所应负担的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继续加工成本;√31.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应以各责任部门为单位但不需要区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来编制费用预算;Χ32. 对于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是将其结转至下期,或是将差异在存货及销售成本之间按比例分摊,也可以将差异转入损益或销售成本科目;√33. 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下,动因追溯虽然不像直接追溯那样准确,但只要因果关系建立适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34. 在作业成本分配法下企业发生的间接制造费用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CA 车间厂房折旧费B 车间机物料消耗C 房产税、车船税D 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2.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该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列入的会计科目是 AA 生产成本B 制造费用C 管理费用D 销售费用3.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应列入的会计科目是 DA 营业外支出B 销售费用C 其他业务支出D 管理费用4.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DA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B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C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D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5. 在下列各种分配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BA 约当产量法B 计划成本分配法C 定额成本分配法D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6. 在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中,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是 CA 直接分配法B 一次交互分配法C 代数分配法D 计划成本分配法7.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计算第二阶段直接分配率的分子数应是CA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B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C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D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8. 采用计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分配额的差额应于期末时列入 BA 制造费用B 管理费用C 财务费用D 生产成本9.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当中,最简便的方法是 BA 顺序分配法B 直接分配法C 交互分配法D 代数分配法10. 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其分配的顺序是 CA 先辅助生产车间后基本生产车间B 先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后对外部单位C 辅助生产车间受益金额的多少D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金额的多少11. 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在进行分配后,“制造费用”科目一般应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可能是 BA 该企业属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B 该企业制造费用采用累计分配率法C 该企业属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D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较多12. 某企业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生产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A 68%B 69%C 70%D 71%13.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BA 在产品的数量B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C 完工产品的数量D 废品的数量14.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者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要求按照 B 计算成本A 产品的批别B 产品的品种C 产品的类别D 产品的步骤15. 在简化分批法中,间接费用采用累计分配法进行分配,月末未完工产品的间接费用 CA 全部分配B 部分分配C 全部保留D 部分保留16.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若是小批生产,出现批内陆续完工的现象,并且批内完工数量较多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应采用 DA 计划成本法B 定额成本法C 按年初固定数确定D 约当产量法17. 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应采用 DA 综合结转分步当B 分项结转分步法C 按计划成本结转分步法D 平行结转分步法18.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每一生产步骤完工产品的费用,是 CA 该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B 该步骤完工产成品的成本C 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D 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在产品成本的份额19.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有三个生产步骤,则需进行的成本还原的次数是 B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四次20. 联产品在分离前计算出的总成本称为 CA 直接成本B 间接成本C 联合成本D 分项成本21. 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D ;A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B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C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生产能量标准工时D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22. 若人工效率差异为1500元,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元/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 D 元;A 300B 200C 150D 45023. 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通常把变动成本差异分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和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种类型;下列标准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A ;A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B 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C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D 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24. 企业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可以使用三因素分析法;下列关于三因素分析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B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利用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C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D 三因素分析法中的闲置能量差异与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相同25. 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B ;A 广告费B 折旧费C 职工培训费D 研究开发支出26. 下列关于固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不变的成本B 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其单位额而言的C 可以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称为承担固定成本D从某种意义上看,不是产量决定酌量性固定成本,反而是酌量性固定成本影响产量27. 已知某项成本的习性模型为:y=1000+2x,当业务量x由1000单位上升到2000单位时,该项成本的增加量为 C ;A 3000B 5000C 2000D 100028. 甲公司销售两种产品;产品A的单位边际贡献是3元,产品B的单位边际贡献是4元;如果甲公司希望销售组合中有更多的产品A,那么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C ;A.盈亏平衡点总销售数量将减少B.总边际贡献率将增大C.如果总销售数量不变那么利润将下降D.产品A和B的边际贡献率都将改变29. 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贡献毛益率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B ;A 加权贡献毛益率=Σ各产品贡献毛益额/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B 加权贡献毛益率=∑各产品安全边际率×各产品销售利润率C 加权贡献毛益率=利润+固定成本/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D 加权贡献毛益率=∑各产品贡献毛益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30.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为2400元,满负荷运转下的正常销售量为400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A.在“销售量”以金额表示的贡献毛益式本量利图中,该企业的变动成本线斜率为12B.在保本状态下,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为75%C.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800元D.安全边际率为25%31. 单一产品的固定成本不变,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等比例上升,则盈亏临界点销售量B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32. 已知某企业总成本是销售额x的函数,二者的函数关系为:y=2000+,则该企业的贡献毛益率为 B ;% %% D.无法确定33. 甲公司有供电、燃气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公司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本月供电车间供电20万度,成本费用为10万元,其中燃气车间耗用1万度电;燃气车间供气10万吨,成本费用为20万元,其中供电车间耗用万吨燃气;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有 C ;A 供电车间分配给燃气车间的成本费用为万元B 燃气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的成本费用为1万元C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费用为万元D 燃气车间对外分配的成本费用为万元34.某厂的B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6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40小时;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产品4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30%;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6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70%;则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B 件;B.523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生产分两个步骤在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月初两个车间均没有在产品;本月第一车间投产100件,有80件完工并转入第二车间,月末第一车间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相对于本步骤的完工程度为60%;第二车间完工50件,月末第二车间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相对于本步骤的完工程度为50%;该企业按照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生产车间按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第一车间的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C 件;三、计算题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2013年初A库存为零,2013年生产A合计500件,销售了400件,单位产品售价20元/件,变动成本8元/件,变动制造费用2元/件,固定制造费用全年2000元,全部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1000元,单位产品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2元/件,要求:1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2013年税前净利2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2013年税前净利3分析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税前净利不同的原因此题不提供答案了,非常简单,2.9001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开支差异、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效率差异; 解:1 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855×20=450元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9000/900-9×900=900元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900-50×20×9=-900元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3325/950-4×950=-4 75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950-45×20×4=200元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2375/950-3×950=-475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950-45×20×3=150元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850-1000×2=850元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950×2=1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20×45×2=100元3.某企业2006年只生产甲产品,销售单价为每件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6元,全年固定成本为30000元,当年产量销量为12000件;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2计算该企业的经营杠杆率3计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率3假设下一年的销量下降20%,其他条件不变,请预计下年的利润为多少非常简单,不提供答案了公司大量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相应设置两个车间: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甲乙产品耗用的原材料不同,且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F公司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酬和制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企业设置半成品库,半成品收发通过半成品库进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本步骤的50%; 2013年8月的有关资料如下:1成品7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甲半成品800件,完工入库甲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 要求:1编制第一和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登记甲半成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计算产成品成本; 2编制甲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将甲产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结构;解:1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半成品车间名称:第一车间2013年8月月5.5月份生产批号及生产费用情况如下:15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90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0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本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9014批号,直接材料3360元,直接人工2350元,制造费用2800元;9015批号,直接材料4600元,直接人工3050元,制造费用1980元;90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0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460元,直接人工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号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解: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9014 投产日期:5月产品名称:甲批量:10台10台。
《管理会计》第四章 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第四章成本管理1.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企业营运过程中各种耗费。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企业日常运营良好的企业不需要进行成本管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 企业应根据其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合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当企业的产品具有成熟的买方市场,且产品的设计、质量、价值等呈现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时,适合使用目标成本法这个成本管理工具。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 价值工程以最高成本实现某种产品或作业应具备的必要功能,使产品或作业达到最佳价值。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 目标成本是指为实现利润或价格竞争优势而应控制的水平上限。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 财务部门人员只要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就能独立完成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 目标成本的计算是从确定可容许成本开始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 各种类型的企业的成本管理都可以使用目标成本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 目标成本法,要求从产品生产阶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乃至与供应商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 市场容许成本,是指目标售价减去目标利润之后的余额。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 成本差异的分析是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前提和关键。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14. 材料数量差异控制的重点是材料采购环节。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 正常标准成本与现实标准成本不同的是,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改,而现实标准成本则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固定不变。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答案1.管理会计与( )共同构成现代会计系统A.预算会计B.财务会计C.决策会计D.责任会计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B.管理会计是报账型会计,财务会计是管理型会计C.管理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3.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 )A.预测B.管理C.核算D.监督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是( )A.整个企业B.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中心C.企业内部的各个岗位D.整个企业或者各岗位5.下列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房屋租金B.技术研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设备折旧费6.高低点法中的“高低”是指( )A.最高或最低的成本B.最高或最低的业务量C.最高或最低的成本或业务量D.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业务量7.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 )A.单位收入B.单位利润C.单位边际贡献D.单位边际贡献率8.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的关系是( )A.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大于1B.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等于1C.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小于1D.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互为倒数9.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应当列做( )A.期间成本B.固定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10.变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制造费用D.固定制造费用11.下列哪些不属于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A.复合“收益与费用配比”的原则要求B.促使企业注意销售防止盲目生产C.便于分清责任利于绩效管理D.复合传统的成本概念12.在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 )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税前利润A.大于B.小于C.等于D.没有关系13.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小,能实现的利润( )A.越多B.越少C.不变D.越不能确定14.反映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 )A.保本销售量B.保本销售额C.安全边际率D.边际贡献15.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可以用以下哪种方法分析( )A.主要品种法B.分算法C.加权边际贡献率法D.以上都可以16.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A.成本形态分析假设B.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C.变动成本法假设D.完全成本法假设17.下列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A.差量成本B.机会成本C.付现成本D.沉没成本18.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企业的短期经营决策( )A.差量分析法B.成本无差别点法C.边际贡献率分析法D.以上都可以19.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进行是否开发新产品的决策中以下哪项不需要考虑(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新产品单位工时D.以上都不需要考虑20.在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求量不确定,应当采取的决策方法是( )A.差量分析法B.成本无差别法C.边际贡献率分析法D.以上都可以21.在管理会计中,用于概括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活动的一系列预算的概念是( )A.专门决策预算B.业务预算C.财务预算D.销售预算22.现金预算属于下列项目中的( )A.业务预算B.生产预算C.专门决策预算D.财务预算‘23.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计算现金支出应予剔除的项目是( )A.间接材料B.间接人工C.管理人员工资D.折旧费24.下列项目中,能够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缺点的是( )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滚动预算D.零基预算25.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滚动预算基本特点的表述是( )A.预算期相对固定的B.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26.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的是( )A.直接材料预算B.直接人工预算C.生产预算D.销售预算27.下列各项中,只涉及实物计量单位而不涉及价值计量单位的预算是( )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专门决策预算D.财务预算1.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 )A.预测B.决策C.规划D.控制E.考核2.下列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有( )A.研究开发费B.职工培训费C.保险费D.财产税E.广告费3.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 )A.固定成本B.单位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D.单位变动成本E.历史成本4.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有( )A.总额的不变性B.总额的变动性C.单位额的不变性D.单位额的变动性E.总额与单位额的变动性5.可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有( )A.自制或外购的决策B.亏损产品的决策C.生产工艺选择方案的决策D.开发新产品的决策6.在变动成本法下,变动非生产成本包括( )A.变动制造费用B.变动管理费用C.变动销售费用D.变动财务费用E.直接材料7.保本作业率是指( )的比率A.保本销售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量B.保本销售额占实际或预计销售量C.保本销售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额D.保本销售额占实际或预计销售额E.安全边际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量8.判定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的标志有( )A.收支相等。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专业术语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决策会计报账型会计二、思考题1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哪些?2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有哪些联系?3如何认识成本与管理会计的特征?4什么是成本管理会计?试述“管理”与“会计”的相互关系。
5成本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管理会计又称为()。
A对内报告会计B对外报告会计C微观管理会计D宏观管理会计2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是()。
A预算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责任会计D预算会计3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是()。
A预测职能B决策职能C预算职能D评价职能4不属于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A预测会计B决策会计C会计核算D责任会计5下列反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的是()。
A两者目标B两者信息来源C两者主体D两者核算方法6下列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点的是()。
A两者目标B两者服务侧重点C两者受会计原则制约程度D两者核算方法7管理会计在编制责任报告时,时间上的要求是()。
A年度B季度C月D不固定8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A资产负债表B损益表C现金流量表D根据实际需要9管理会计职能的核心是()。
A预测职能B决策职能C控制职能D评价职能10管理会计的评价职能是通过()制度来实现的。
A核算B预算C成本会计D责任会计(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管理会计新体系的内容包括()。
A预算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成本会计D责任会计2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的特征。
A及时性B相关性C不定期性D连续性3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A预测决策会计B预算会计C责任会计D规划控制会计E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
A核算B预测C决策D评价5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地方有()。
A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影响B核算无固定程序C报表不定期D报表格式的非统一性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之处体现为()。
2016会计继续教育答案

《管理会计之——成本管理》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作业成本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B、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C、不利于划清责任D、不断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实现持续改善【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2、将重点管理与全面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中要突出重点,重点管理要体现在全面管理之内。
这体现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哪一原则。
()。
A、成本管理制度化B、管理措施现实化C、责权利相结合D、点面相结合【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3、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正号则表明是()关系。
A、同向B、反向C、同向或反向D、不确定【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4、税后目标利润公式是()。
A、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率)B、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C、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D、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率)【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5、确定存货等资产价值和企业盈亏状况,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成本,满足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
这指的是成本管理的哪一目标。
()。
A、总体目标B、成本计算的目标C、成本控制的目标D、成本估计的目标【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6、下面不属于成本对象的层次的是()。
A、资源B、作业C、成本动因D、制造中心【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7、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流程的起点是()。
A、实际成本的预计B、标准成本的确定C、实际成本的确定D、历史成本的确定【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8、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D、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9、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会计试题库及答案

第十章资本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某公司年固定成本为100万元,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
如果年利息增加50万元,那么,联合杠杆系数将变为()。
A、3B、6G 5以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EBIT+ 100) /EBIT = 1.5,解出EBIT= 200 (万元),根据,200/ (200 —原有的利息)=2,解得原有的利息=100 (万元),所以利息增加后的联合杠杆系数=(200 + 100) / (200 — 100 -50) = 62、判断弱式有效的标志是()。
A、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会对证券价格变动产生影响B、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现在和未来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G现有股票市价能否充分反映所有公开可得信息以无论可用信息是否公开,价格都可以完全地、同步地反映所有信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弱式有效市场是最低程度的有效证券市场。
判断弱式有效的标志是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现在和未来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反之,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仍有影响,则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
3、某投资机构对某国股票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市场上股票的价格不仅可以反映历史信息,而且还能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说明此市场是()。
A、弱式有效市场B、半强式有效市场G强式有效市场以无效市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法玛把资本市场分为三种有效程度:(1)弱式有效市场,指股价只反映历史信息的市场;(2)半强式有效市场,指价格不仅反映历史信息,还能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的市场;(3)强式有效市抑'指价格不何能反睥历中的和公开的信息,还能反映内部信息的市场。
4 14、通常情况下,下列企业中,财务困境成本最高的是()。
A、汽车制造企业B、软件开发企业G石油开采企业以日用品生产企业【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财务困境成本的大小因行业而异。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1、表2-1是某工业企业20××年10月份有关费用发生额和有关存货账户余额的数据。
假设该企业20××年10月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 036 000元。
要求:编制企业20××年10月份的利润表。
表2-1 2001年10月份费用发生额和存货账户余额单位:元生产耗用原材料 334 000生产耗用燃料及动力 64 000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418 000折旧费——行政管理 4 000折旧费——生产车间 103 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127 000设备修理费 40 000劳动保护费 34 000水电办公费——生产车间 87 000机物料消耗 11 000其他制造费用 15 000管理费用 300 000销售费用 207 000财务费用 65 000在产品(10月1日) 135 000在产品(10月31日) 142 000产成品(10月1日) 160 000产成品(10月31日) 147 000解答:表2-2 2001年10月份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单位:元月初在产品成本135 000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原材料 334 000燃料及动力 64 000工资及福利费 418 000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127 000折旧费 103 000设备修理费 40 000劳动保护费 34 000水电办公费 87 000机物料消耗 11 000其他制造费用 15 000 417 000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1 233 000产品生产成本合计 1 368 000减:月末在产品成本142 00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1 226 000加:月初产成品成本160 000可供销售的产成品成本 1 386 000减:月末产成品成本147 000本月产品销售成本 1 239 000表2-3 2001年10月份利润表单位:元主营业务收入 2 036 000减:主营业务成本 1 239 000主营业务利润797 000减:期间费用营业费用 207 000管理费用 304 000财务费用 65 000 576 000营业利润 221 000从表2-2和表2-3中可以看出,产品成本同产品的实物流动相联系,而期间费用则直接归属于当期利润表,与产品的生产无关。
2016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管理会计--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题目及答案汇总

管理会计——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一、选择题:1. 如果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做出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的条件是()。
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生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2. 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下列什么条件时,应当停产()。
该亏损产品边际贡献小于零3. 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
成本的性态4. 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中,自制相关成本不包括()。
固定性制造成本5. 变动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一般是()。
单位变动成本6. 下列提高产品功能与成本的比值的途径,不恰当方法是()。
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品成本7. 某企业息税前利润200000万元,债务利息为40000万元,固定成本为50000万元,财务杠杆为()。
1.258. 影响总杠杆系数的因素不包括()。
所得税率9. 如果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表明企业的()。
固定成本等于零10. 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000元,单价20元,计划销售产品5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10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应为14元/件11. 某企业生产A产品, 固定成本为6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企业销售额为400万元,则经营杠杆为()。
1.3312.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13.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不包括()。
制造中心14. 下列各项中,属于传统成本控制的对象是()。
成本项目15. 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率等于()。
制造费用/成本动因16. 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制造费用是按照()分配的。
生产工时17. 下列各项制造费用中与生产工时有直接关系的是()。
车间管理18. 作业成本计算法把企业看成是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的集合。
作业19.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机械化大生产20. 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之间因果关系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一、单选题2、因素的较小变动,却导致利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因素就称为()。
A、敏感因素B、变动因素C、固定因素D、半变动因素【答案】A3、因素虽然发生较大变化,但利润的变化却不大,这些因素就称为()。
A、非敏感因素B、变动因素C、固定因素D、半变动因素【答案】A4、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正号则表明是()关系。
A、同向B、反向C、同向或反向D、不确定【答案】A5、标准成本包括用量标准和()。
A、价格标准B、重量标准C、数量标准D、金额标准【答案】A[]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业成本法的难点是()。
A、增加获取信息的成本B、作业成本库的量化C、作业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的关联程度D、成本动因率不需要计算【答案】D07、非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个方面,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财务指标的是()。
A、利润率B、投入产出比C、次品率D、生产周期【答案】A[]8、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
A、成本B、效益C、效率D、资源【答案】A[]9、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
A、作业精品文档B、效益C、效率D、资源【答案】A[]10、流程价值分析与管理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分析和评价作业B、改进作业C、消除非增值作业D、消除作业【答案】D011、下列关于传统成本管理的说法中,不的是()。
A、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B、以该部门可控成本作为对象C、以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控制标准D、不容易造成部门利益与企业总体目标相悖【答案】D012、下列关于作业成本管理的说法中,不的是()。
A、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B、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C、不利于划清责任D、不断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实现持续改善【答案】C[]13、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产品定价决策B、存货决策C、应收账款决策D、现金决策【答案】A[]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增值作业必须满足条件的是()。
A、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B、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C、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D、作业导致利润降低【答案】D015、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指的是作业成本管理中的()。
A、作业消除B、作业选择C、作业减少D、作业共享【答案】D016、下列关于作业中心的说法中,不的是()。
A、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B、是成本汇集中心C、不是责任考核中心D、大型制造企业总可以划定为若干制造中心【答案】C[]17、下列公式中,不的是()。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B、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D、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答案】D0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内容的是()。
A、耗费差异B、产量差异C、效率差异D、历史差异【答案】D019、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历史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实际标准成本【答案】C[]20、下列关于利润敏感性分析的说法中,不的是()。
A、根据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敏感因素和非敏感因素B、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相向关系C、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正号则表明是同向关系D、敏感系数=因素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答案】D021、作业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理在实务中都可以找到,而()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A、作业成本管理B、传统成本管理C、二者相结合的方法D、无法判断【答案】B22、下列关于资源的说法中,不的是()。
A、资源进入企业,全部都会被消耗B、资源即使被消耗,也不一定都是对形成最终产出有意义的消耗C、应把无用消耗价值予以单独汇集,而只把有用消耗的资源价值分解到作业中去D、按资源动因把资源耗费价值分别分解计入不同作业中去【答案】A【您的答案】D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业成本法原理的是()。
A、将间接费用按作业进行归集,建立作业基础成本库B、确定不同作业基础成本库的成本动因C、按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D、按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直接费用【答案】D02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中,标准分配率的公式是()。
A、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B、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总工时C、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D、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总工时【答案】A[]25、下列公式中,不的是()。
A、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D、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答案】D026、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流程的起点是()。
A、实际成本的预计B、标准成本的确定C、实际成本的确定D、历史成本的确定【答案】B27、联合单位法,就是用联合单价与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作为(),从而求得各产品保本点的方法。
A、联合单位边际贡献B、各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C、联合单位净利润D、各产品的单位净利润【答案】A[]28、将重点管理与全面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中要突出重点,重点管理要体现在全面管理之内。
这体现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哪一原则。
()。
A、成本管理制度化B、管理措施现实化C、责权利相结合D、点面相结合【答案】D029、确定存货等资产价值和企业盈亏状况,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成本,满足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
这指的是成本管理的哪一目标。
()。
A、总体目标B、成本计算的目标C、成本控制的目标D、成本估计的目标【答案】B[]30、北方公司只生产销售甲产品,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130000元。
当年产销量为5000件。
保本销售量是()。
A、3250B、3350C、4000D、5000【答案】A[]31、下列公式不的是()。
A、敏感系数=因素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B、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C、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D、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答案】A[]32、关于资源的说法不的是()。
A、资源进入企业,并非都被消耗;B、资源如果被消耗,都是对形成最终产出有意义的消耗。
C、应把无用消耗价值予以单独汇集,而只把有用消耗的资源价值分解到作业中去。
D、按资源动因把资源耗费价值分别分解计入不同作业中去。
【答案】B[]33、下面关于作业的说法不的是()。
A、作业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
B、作业消耗一定的资源。
(人力资源、物质资源)C、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正本动因。
D、作业可以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这里,非增值作业虽然也消耗资源,但并不是合理消耗。
【答案】C34、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A、提高作业效率B、增加企业利润C、降低企业成本D、提高产品质量【答案】B[]35、下面属于增值作业的是()。
A、印刷厂的装订工序B、检验作业C、次品返工D、半成品在车间的运输【答案】A[]36、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有()。
A、销售数量提高B、销售价格下降C、单位变动成本提高D、固定成本提高【答案】A[]37、下面关于盈亏临界图的说法不的是()。
A、在总成本不变时,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B、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时,固定成本越高,盈亏临界点就越高C、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不变时,当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时:销售量越大,实现的利润越多D、在销售单价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时,单位变动成本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答案】D038、作业成本法下,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成本,取决于一个产品所耗费的下列因素,除了()。
A、作业种类B、每种作业的数量C、每种作业的单位成本D、产品的单位成本【答案】D39、下面不属于成本对象的层次的是()。
A、资源B、作业C、成本动因D、制造中心【答案】C【您的答案】D40、作业成本法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的要求。
A、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B、产量增加C、效率提高D、利润提高【答案】A[]二、多选题1、在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差异成本分析中,下列公式的有()。
A、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B、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C、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D、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答案】BCD【您的答案】ACD2、在利润敏感性分析中,影响利润的因素主要有()。
A、单价B、销售量C、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3、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处理哪几个关系()。
A、处理产量和成本的关系B、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C、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D、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答案】ABCD【您的答案】ACD4、降低保本点的途径有()。
A、降低固定成本总额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C、提高销售单价D、提高固定成本总额【答案】ABC【您的答案】ABC[]5、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法包括()。
A、耗费差异B、产量差异C、效率差异D、能量差异【答案】ABC【您的答案】ABC[]6、作业成本法的作用有()。
A、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B、加强成本管理C、提供决策信息D、将间接费用按工时分配给产品【答案】BC C[]7、下面可以作为成本动因的是()。
A、调整次数B、检验次数C、机器维修D、订单份数【答案】ABD【您的答案】ABC8、增值作业,就是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
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哪些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
()。
A、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B、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C、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D、该作业消耗的成本动因最多【答案】ABC【您的答案】ABC[]9、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有()。
A、作业消除B、作业选择C、作业减少D、作业共享【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10、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关注的重点不同B、职责的划分、控制标准的选择、考核对象的确定以及奖惩兑现的方式不同C、传统成本管理重视非增值成本D、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答案】ABD【您的答案】ABD[]11、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