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油田单点系泊系统海上安装_房晓明
文昌油田集输管线段塞流的预测

文昌油田集输管线段塞流的预测
邓志安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卷),期】2001(020)006
【摘要】南海文昌油田是新开发的油田,由WC13-1、WC13-2两个油田组成。
生产的油气水混合物通过两条DN250水平海底管线送到FPSO前,经过约140m (估计值)的垂直上升管输至SPM(原油处理系统),然后进入脱水系统进行三
相分离。
计划从2002年开始正式建成产能,从2010年开始,产出水开始大幅度上升,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大幅度下降。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邓志安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8
【相关文献】
1.中原油田集输管线多相流腐蚀预测模型 [J], 宋庆伟;黄雪松;岳淑娟;刘云;高亚楠;
易明新
2.集输管线中段塞流计算 [J], 徐学飞
3.文昌A油田主力油组潮坪相划分及优势储层预测 [J], 商建霞; 薛国庆; 袁凌荣;
陈建; 叶苗
4.文昌油田群海底管线段塞流试验研究 [J], 周立臣
5.某深水油田集输管线水合物生成预测及防治 [J], 张在孝;张雪;陈立涛;江鑫;师浩林;薛迦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昌油田群信息一体化组网研究与应用

文昌油田群信息一体化组网研究与应用钟志明【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文昌油田群网络的应用,重点是的研究文昌油田群的海上采油平台间的综合组网以及信息一体化整合的研究.【期刊名称】《电子制作》【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2页(P103-104)【关键词】文昌油田群;综合组网;信息一体化【作者】钟志明【作者单位】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 524057【正文语种】中文文昌油田群是中海油自营的海上油田,随着中海油在该海域不断的勘探、钻井、开采,目前已经形成了以FPSO116储油轮为核心的油田群,文昌油田群同时也是中海油在南海发展的重点区域。
随着文昌油田海域业务的不断扩大,平台间的网络等资源也越来越紧密,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组网一体化的需求也呼之欲出,以改善目前文昌油田群网络出现的瓶颈,为油田群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
本文重点是研究目前文昌油田群的网络资源现状,根据现状来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以及一些远景规划,以满足文昌油田群未来网络发展趋势的使用。
目前,文昌油田群目前是由一条FPSO储油轮及8个井口采油平台构成。
各平台、储油轮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海底光缆进行连接,各平台之间网络主要通过华为的SDH以及光纤收发器进行连接。
1.1 目前文昌油田群的网络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文昌油田群办公网络文昌油田群的办公网络主要指的是油田群之间的局域网资源共享、油田群办公电脑局域网及互联网业务等办公网络资源。
2)文昌油田群中控网络传输业务文昌油田群中控网络传输业务指的是文昌油田群自动化控制生产系统的网络传输业务内容,涵盖ABB、HONEYWELL等中央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些系统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并且要求基本都是点对点的透明传输通道,以避免网络的不安全性对中央自动化控制系统产生的干扰。
3)CCTV视频监控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在每个采油平台均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含有硬盘录像机、矩阵、控制键盘等设备,目前各个采油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IE访问以实现在局域网内实现信息媒体资源共享。
秦皇岛32—6油田单点系泊系统的安装和连接

上部 结构 由海洋石 油 工程 股份 有 限公 司在其 码头 场
地组 装 为整 体 , 装船 前通 过 了旋转 试验 , 对 主要 在 并
设备进 行 了预 调 试 。 为 保 证 施 工 期 间结 构 的 稳 定 性, 在运输 和 吊装 过 程 中将 旋转 甲板 与将 军 柱 临 时 固定 。系泊 塔上 部结 构 的码 头装 船和海 上 安装均 由 “ 力号 ” 重 船完 成 。 与 井 口平 台相 比 , 大 起 系泊 塔 上 部 结 构形 状 特 殊 , 4只 吊耳 设 置 在旋 转 甲板 的 4个
侯 金 林
中海 石 油 研 究 中 心 开 发 设 计 院 , 京 ,0 0 7 北 10 2
摘
要
秦皇 岛 3 2—6油 田的单 点 系泊 系统 包括 常规 的 导 管 架、 上部 结 构 、 刚臂 、 软 系泊 支 架和 传
输 系统 。导 管架 、 上部 结构和 软 刚臂 分别是 用浮 吊 吊装 的 。 系泊 支架是运 到 大连 造船 新厂后 , 用船
寸 , 细确 认 了桩 头 切 割 位 置 ; 时 , 了增加 桩 头 仔 同 为
的柔 度 , 下 了部分 楔 形块 ( 为避 免导管 架发 生倾 取 但
斜 , 吊装 上 部结 构时 仍保 留 了部分 楔块 ) 在 。运 送上
部结 构 的滨海 3 7驳船 于 7月 4 E早 晨 到达海 上现 0 t 场 。经过一 天 的 准备 工 作 , 当 E晚 上 顺 利 地将 上 于 t 部结 构 吊装到 导 管架上 ; 后 , 个将 楔形 块 更换 为 然 逐 冠状 板并 焊接 牢 固 。 经过上部结 构安装实践 , 对过渡段 的使用 有 了进
由滨 海 1 8船进 行 。 由于该导 管 架 内不 存 在隔 水导 0
(整理)蓬莱19-3油田明珠轮单点系泊改造无人采油M平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211总论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11.1.1任务由来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渤海11/05区块发现的一个油田,预计原油储量为6×108t。
分两个阶段投入开发生产。
油田第一期于2002年12月31日投产,第二期于2006年起分阶段投产。
蓬莱19-3油田开发工程包括6座平台、1座单点系泊系统、1艘FPSO、15条海底管道、13条海底电缆。
2009年8月,随着新浮式储油轮(蓬勃号)的投产,明珠号浮式储油轮退出,留下1座单点系泊系统、一条输油管线和电缆管线。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达到油田的设计生产能力,蓬莱19-3油田计划将明珠轮撤离后的单点系泊改造成无人采油平台。
改造过程为在单点系泊上部安装无人平台模块,其它设备包括海底管线等均无变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预测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控制污染的措施,以满足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受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委托,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工程特点和该海域环境质量的目标控制要求,对本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科学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编制了《蓬莱19-3油田明珠轮单点系泊改造无人采油M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1.2评价目的本评价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角度出发,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该海域环境质量的目标控制要求,查明工程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工程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预测评价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及突发性事故的危害和应急措施,对本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力争把工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在役单点系泊FPSO新增柔性立管的安装技术及应用

0 引言柔性立管是连接海底管线与FPSO的通道,是海底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新建FPSO来说,柔性立管的安装属于常规作业。
由于油田后续开发的需要,已在位的FPSO需要接入新的柔性软管,以扩大整个油气田的生产规模,这时新增柔性立管的安装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为了缩短安装周期,减少对油田生产的影响,往往存在许多的限制,如何安全快速地完成立管安装就成为技术难题。
该文以FPSO“海洋石油118”新增柔性立管的安装为例,对已在位的FPSO,如何快速完成新增立管的安装进行阐述。
1 APL型单点和柔性立管系统单点系泊系统SPM(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的主要作用是将FPSO定点系泊在作业海域,FPSO可围绕单点浮筒自由旋转并具有风向标效应,在风浪流作用下FPSO在役单点系泊FPSO新增柔性立管的安装技术及应用傅文志 薛大智 刘耀江 彭海玲 王 昭(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7)摘 要:单点系泊FPSO新增柔性立管的安装不同于FPSO就位前的新立管安装,其安装处于油田生产阶段,FPSO在位不解脱,因此安装工作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对油田生产的影响。
“海洋石油118”新增柔性立管的安装是国内首例在APL型单点系泊 FPSO不解脱、滑环组不移位情况下完成的动态立管铺设及提拉进入单点舱的安装作业。
其安装方法工程量较小,安装周期和停产时间短,对油田生产影响小,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APL;在役单点系泊;FPSO;不解脱;柔性立管;安装技术中图分类号:U 653.2 文献标志码:A系统油路的最低点或相对低点开始注油,所以根据车辆设备、管路设置情况,我们选择系统中的最低点——液压控制单元压力测试接口K和辅助缓解单元压力测试接口KH 为排空注油的注油口与管路清洗注油设备出油口相连,系统中的最高点——制动夹钳的主压力测试口和辅助压力测试口为回油口与管路清洗注油设备回油口相连。
FPSO单点系泊系统改装选型

FPSO单点系泊系统改装选型
李鹏
【期刊名称】《船海工程》
【年(卷),期】2017(046)005
【摘要】针对未来多油田替代需求,旧油船改装FPSO能够适用于多个油田替产需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FPSO的单点系泊系统差异性和改装选型关键点,得到改装量最少、海上安装最便利的单点系泊系统改装方案,使其能够与原FPSO水下系泊腿的回接,单点舱室设备满足立管、滑环等工艺设备的对接,实现多油田的替换生产.【总页数】5页(P94-98)
【作者】李鹏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天津3004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1.3
【相关文献】
1.大型单点系泊系统FPSO船舶出坞工艺研究 [J], 赵山泉;徐欣港;张小珂;赵建霖;葛秀刚;于建国
2.南海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验证 [J], 赵晶瑞;李清平;王世圣
3.FPSO单点系泊系统移植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傅文志;刘耀江;薛大智;黄秀龙;高彩云
4.FPSO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的管线加设与建造 [J], 刘传丰
5.南海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验证 [J], 赵晶瑞;李清平;王世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底管道干式维修用封堵器的设计

海底管道干式维修用封堵器的设计
赵宏林;房晓明;张宏;潘东民;曾鸣;高峰
【期刊名称】《石油机械》
【年(卷),期】2005(033)012
【摘要】海底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损坏,严重时需要更换损坏的管段,海底管道干式维修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为了形成干式维修的环境,需要用封堵器将敞开的管口封住.新设计的封堵器是为配合海底管道干式维修工艺而专门研究的,它具有封堵压差大、可自解封等特点,由此可以将送进封堵器的工艺孔去除后,再进行干式维修,改变了以往工艺孔只能保留在修复后的管道上的传统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道修复后的完整性,减小了安全隐患.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赵宏林;房晓明;张宏;潘东民;曾鸣;高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工程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工程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工程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
【相关文献】
1.高压干式海底管道焊接维修工艺技术 [J], 高峰;房晓明;潘东民;高辉
2.用于导管架维修的常压干式舱密封结构设计 [J], 齐兵兵;文祥宇;齐芳芳
3.用于海底管道修复的常压干式舱密封门设计 [J], 潘悦然;杨宝峰
4.干式维修箱在海底管道登陆段泄漏修复中的应用 [J], 蒲高军;鲁之如
5.遥操作干式高压海底管道维修焊接机器人系统 [J], 焦向东;周灿丰;薛龙;高辉;房晓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上油气田开发钻井设计方法及应用

海上油气田开发钻井设计方法及应用
申文杰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年(卷),期】2017(037)016
【摘要】中国南海西部文昌海域的油气田最早于2000年开发至今已近17年.截止目前文昌海域已完成近十个油气田的投产开发,文昌海域油气资源储量及挖潜潜力巨大.随着近些年勘探发现,陆续部署和开展多个边际油田的综合调整研究,整个区块的地层压力和地质构造认识较为清楚,地层可钻性较好,开发及钻完井液配套技术成熟.本文以南海西部文昌海域某油田开发为例,着重阐述海上成熟油气田开发的钻井设计方法及应用,对后续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页数】2页(P158-159)
【作者】申文杰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42
【相关文献】
1.大井丛集约化开发钻井模式在鲁克沁深层稠油的应用
2.一种基于系统思维的海上油气田完井管柱设计方法
3.海上油气田开发钻井地层深度预测技术探讨
4.超低渗透油田多层系开发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5.海上油气田开发钻井设计方法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国 海 上油 气( 工 程)
2003 年
直径 ) 14. 0 m( 筒体高度) , 重量为 2 548 kN 。 2) 9 个吸力锚 每个吸力锚的结构尺寸为 5. 5 m 13. 1 m( 筒体 最大高度) , 重量为 735 kN, 设计入泥深度为 11. 5 m。 3) 9 套系泊腿 布置形式为 3 组 每套之间的夹角为 5 3 套, 各组之间夹角为 120 ,
3) 吸力锚筒体倾斜 ( 垂直度 ) 2 。 系泊腿 ( 锚缆 / 锚链) 铺设允许偏差 1) 锚缆 / 锚链实际铺设位置相对设计路径
4
中国 海 上油 气( 工 程)
2003 年
使用的液压卸扣方案。双钩吊装吸力锚的作业示意 图见图 8。 2 2 3 2 吸力锚安装 吸力锚安装包括吸力锚、 50 m 锚链和 486 m 锚 缆的安装 , 安装作业主程序如下: 1) 吊装准备。检查 / 标记 50 m 锚链 ; 将 486 m
图1
文昌 13- 1/ 13- 2 油田表面工程设施
文昌 13- 1/ 13- 2 油田井口平台生产的油、 水和 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混输至海底基盘管汇 , 再通过连 接海底基盘管汇和单点浮筒的柔性立管进入 FPSO。 F PSO 系泊在单点系泊系统的内转塔式浮筒上, 它可 进行油、 水和天然气的分离和处理, 并将处理合格的 原油存入储油舱, 最后通过穿梭油轮运走。 1 2 单点系泊系统 文昌 13- 1/ 13- 2 油田单点系泊系统 ( 以下简 称 ST P 系统) 是挪威 APL 公司设计的, 该系统目前 为国内结构尺寸最大、 抗环境荷载能力最强的内转 塔式单点系泊系统。由于该系 统要抵抗台风 并在 100 年一遇的海况条件下不解脱 F PSO, 其系泊腿采 用了 3 组 3 套的分组布置形式 , 各系泊腿的直径 和长度都较大, 并且增加了 9 套 100 m 长的配重链。 该 ST P 系统的总体布置图见图 2。 1 3 ST P 系统的主要组成 该 ST P 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内转塔式系泊浮筒 结构尺寸为 3. 4 m ( 上部直径 ) 10. 0 m ( 下部
图 7 吸力锚安 装作业
第 15 卷第 1 期
房晓明: 文昌油田单点系泊系统海上安装
5
图 8 双钩吊装吸 力锚作业
位在吸力锚顶部的排水口处。泵橇上同时安装 1 套 水下电罗经和 2 套测斜仪。吸力锚上安装 2 套水下 定位信标。 5) 下放吸力锚 , ROV 水下检查 50 m 锚链 , 如 发现锚链有扭转现象 , 立即在甲板上进行调整。通 过 ROV 再次确认后, 连接 486 m 锚缆。 6) 下放吸力锚 , 调整船位 , 进行吸力锚安装的 初定位。 7) 在吸力锚底部距海底 1 m 时停止下放 , 用水 下定位系统对吸力锚进行精确定位。 8) 调整起重船的艏向和吸力锚的方位角, 通过 水下电罗经进行方位角测定。 9) ROV 水下检 查吸力锚安装专用泵橇、 泵橇 控制管缆、 吸力锚和 50 m 锚链的状态。 10) 在上述定位指标满足要求后 , 下放吸力锚 , 使吸力锚靠自重下沉入泥。 11) 吊机上保持一定的吊重 , 必要时调整吊钩 位置 , 使吸力锚的倾斜度符合要求。 12) 在吸力锚入泥 2 m 之后 , 启动潜水泵 , 建立 负压 , 下沉吸力锚。 13) 在吸力锚下沉的全过程中 , 要不断调整吊 钩位置和保持一定的吊力, 同时分步下放锚链和锚 缆, 调整和保持吸力锚的倾斜度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14) ROV 在水下监视吸力锚的入泥情况, 在吸 力锚的入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关闭潜水泵。 15) ROV 对吸力锚的安装结果进行后调查。 16) 使用 ROV 水下切割吸力锚的吊扣 ( 3 根直 径 50 mm/ 75 mm 的钢丝绳) 。 17) 打开吸力 锚安装专 用泵橇的 液压固定 卡 具, 起钩回收吊装索具和泵橇。 18) 使用水下定位系统对吸力锚的安装位置再 次测定后 , ROV 回收水下定位信标。
单套组成: 140 mm 250 m 钢缆( ST P 浮筒侧) 142 mm 100 m 3 根配重链 142 mm 140 mm ( 15~ 30) m 长度调整链 486 m 钢缆
142 mm 50 m 锚链 ( 吸力锚侧 ) 系泊腿的组成形式见图 3 。 4) 2 套 MW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筒
图3
系泊腿的组成
第 15 卷第 1 期 2003 年 2 月
中国海上油气( 工程) CH INA OFFSH ORE OIL AND GAS ( ENGINEERING)
Vol 15, No 1 Feb. , 2003
文昌油田单点系泊系统海上安装
房晓明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塘沽 , 300452
摘 要 文昌 13- 1/ 13- 2 油田单点系泊系统是按照 100 年一遇海况下 FPSO 不解脱条件进行设 计的。 采用内转塔浮筒形式允许整个单点系泊系统在海上提前安装, 缩短了 F PSO 回接的时间。 总结该单点系泊系统在海上安装作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 主要介绍有关施工技术和施工方 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供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在进行类似工程项目中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 单点系泊 吸力锚 配重链 内转塔式系泊浮筒 柔性立管 海上安装 1 文昌油田单点系泊系统 1 1 油田表面工程设施 文昌 13- 1/ 13- 2 油田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以东 132~ 136 km 的海域, 该海区水深 117 m( 最低天文 潮) , 风大浪高 , 受台风的影响较大。该油田表面工 程设施见图 1。
2 2 3 3 预拉试验 吸力锚安装就位后 , 起重船绞锚移船布设 486 m 锚缆。在 486 m 锚缆的另一端头到达工程驳船 艉部时 , 将长度调整链与 486 m 锚缆头连接, 然后用 副钩吊起调整链和 486 m 锚缆头 , 移交靠在工程驳 船左舷的主拖船, 准备进行预拉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 , 在 486 m 锚缆布设之后, 在现场 要对吸力锚、 50 m 锚链和 486 m 锚缆进行整体预拉 试验。整体预拉试验目 的是将已经布 设在海底的 50 m 锚链和 486 m 锚缆拉直, 以保证下 一步 ST P 浮筒的对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整体预拉试验的技术要求: 1) 预拉张力为 1 372 kN; 2) 预拉张力保持时间 30 min。 现场使用 2 条三用拖船, 采用串拖方式进行吸 力锚系统的整体预拉试验。在主拖船上安装 1 个预 拉工作平台和 1 台 1 470 kN 测力仪 , 486 m 锚缆通 过调整链与 1 470 kN 测力仪连接。辅拖船用尼龙 拖缆拖拉主拖船, 2 船按程序分步增加拖力, 直到测 力仪显示的张力达到设计拉力值 , 然后保 持 1 372 kN 拉力 30 min, 记录试 验数据 , 最后 逐步减 少拖 力 , 结束预拉试验。 预拉试验结束后, 用副钩将调整链从三用拖船 吊回, 挂在工程驳船的止链器上 , 准备进行下一步连 接配重链的作业。预拉试验示意图见图 9。 2 2 3 4 配重链布设
系泊浮筒 ( 以下简称 ST P 浮筒 ) 系泊在 3 组
力锚和系泊腿上。吸力锚在潜水泵排除其筒内的海 水所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安装到设计位置, 一个吸 力锚可以承受几万 N 的水平力。系泊腿由 重型锚 链和特种锚缆串接组成, 由于系统受力大, 工作状态 复杂 , 安装过程中不允许产生扭矩。 2 2 1 安装技术要求 2 2 1 1 吸力锚安装允许偏差 5 m; 5; 1) 吸力锚结构中心平面位置 2) 锚链连接固定吊点方位角 2 2 1 2 m。 2) 调整链的长度根据吸力锚的实际安装位置 计算确定。 2 2 2 安装工艺流程 吸力锚和系泊腿的安装工艺流程见图 6。
图 9 预拉试验示意图
6
中国 海 上油 气( 工 程)
2003 年
ST P 系统的配重链共有 9 套 , 每套配重链由 3 条平行的重型锚链组成, 其中 1 根承重链, 2 根配重 链, 每根长度 100 m, 总重量 1 195 6 kN, 两端各有 一个十字板连接结构 , 配重链通过调整 锚链与 486 m 锚缆连接。设计要求将配重链布设在海底路由规 定的范围内, 锚链环要拉开, 不能堆放, 也不能打扭。 由于文昌海区的作业水深在 120 m 左右, 配重 链在布设过程中全部悬挂在水中。如果按照常规布 设方式采用绞车布设 , 需要配备恒张力 1 176 kN 以 上的绞车, 而且需要在相当好的海况条件下才能作 业。另外 , 受工程驳船甲板长度的限制 , 配重链在驳 船甲板的滑道上不可能全部展开 , 因此布设过程中 锚链的下滑速度难以控制。锚链下放过程中一旦出 现自溜现象将导致锚链布设系统张力失控, 其后果 非常危险。 为了安全、 可靠地将配重链布设在海底路由规 定的范围内, 设计了配重链双钩吊装的布设方法, 优 化布设工艺 , 调整和改造了部分专用施工机具。配 重链布设作业主程序如下。 1) 吊装准备。检查配重链, 备好专用卸扣 , 标 记配重链的承重链, 确定分段吊的吊点。 2) 用专用卸扣连接调整链和配重链的十字板。 3) 1 号副钩吊配重链的十字板 , 2 号副钩吊配 重链的第 1 分段吊点 , 将配重链部分吊起。 4) 拖拉绞车拉住调整链, 起升 1 号副钩, 将调 整链从止链器中拉出。 5) 吊机旋转将配重链的第 1 分段 ( 每个分段长 20~ 25 m) 移出船艉。 6) 下放 1 号副钩 , 起升 2 号副钩, 直到 1 号副 钩不受力。 7) 在甲板附近打开 1 号副钩所挂吊扣的液压 卸扣 , 解脱配重链的十字板。 8) ROV 水下监视锚缆 / 锚链着底情况, 下放 2 号副钩, 同时向前移船布设锚链。 9) 1 号副钩在 2 号副钩吊点附近挂扣, 起升 1 号副钩, 直到 2 号副钩不受力 , 在甲板附近解脱 2 号 副钩所挂吊扣。 10) 1 号副钩吊配重链的第 1 分段吊点, 2 号副 钩吊配重链的第 2 分段吊点, 将配重链部分吊起。 11) 循环 6) ~ 9) 布设配重链。 12) 在配重链的第 2 个十字板到达船艉时 , 用 专用卸扣将 250 m 锚缆与配重链的十字板连接。 13) 2 个副钩通过倒钩操作 , 将配重链的第 2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