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80分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80分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80分试卷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80分试卷1.单选题【本题型共 13道题】1.(A)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A),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的货车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的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B)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D)。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A)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A)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D)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C)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C)生态学家 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 A)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11.(A)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 1001.单选题【本题型共 13 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 O.Yanitsy(1984) 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 1990B. 1991C. 1992D. 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 2 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 : ()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 ?()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 判断题【本题型共 5 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专业技术考试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100分

专业技巧测验绿色制作与生态文明扶植100分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是生态文明扶植的主体,生态文明扶植与人的周全成长是辩证同一.互相促进的.A.人B.社会C.天然D.生态2.现代生态文明不雅,是以尊敬和保护()为宗旨,以人类社会成长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发与自律,人与天然情况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处共融.A.生态情况B.天然情况C.人文情况D.生态文明3.德国()市被誉为“绿色之都”和“太阳能之城”,是全球率先实现可中断成长理念的城市之一,世界各地很多城市和社区视为榜样A.慕尼黑B.弗莱堡C.汉堡D.柏林4.()是我国实现科学成长的必定请求,是应对气象与情况问题的基本出路,是化解能源危机的有用门路,也是促进经济转型的中断动力.A.原始农业B.传统农业C.现代农业D.生态工业5.()就是在看待人类与天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采纳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人类和天然是一个互相感化互相影响的同一整体,配合构成一个生态体系A.社会文明不雅B.生态价值不雅C.世界不雅D.经济成长不雅6.建议(),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焦点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7.()是人类开端对天然进行摸索.初步开辟的阶段.A.农业文明B.原始文明C.工业文明D.社会文明8.文明,一般分为()和精力文明,两者相辅相成.A.物质文明B.文化文明C.社会文明D.人文文明9.生态办事业是指在充分合理开辟.应用当地生态情况资本基本上成长的办事业,是()的有机构成部分A.轮回经济B.生态经济C.生态工业D.都对10.()的价值取向是人与天然.人类社会与生态情况的协调成长A.可中断成长B.纵向成长C.横向成长D.以经济为中间成长11.()年,我国第一个国度级丛林公园——张家界国度丛林公园树立,将旅游开辟与生态情况呵护有机联合起来.A.1980 B.1981 C.1982 D.198312.()是世界生态旅游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野活泼物质源为世人注视.A.亚洲B.非洲C.欧洲D.澳洲13.21世纪,下一轮国际竞争是()的竞争A.生态情况B.军备成长C.经济实力D.科技实力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生态农业贸易化模式包含()A.“虚拟工场”模式B.“价值叠加”模式C.“统购包销”模式D.“三财产联动”模式2.生态大众的特点包含().A.生态大众是具有情况人权意识的大众B.生态大众是具有优越美德和责随意率性识的大众C.生态大众是具有世界主义理念的大众D.生态大众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大众3.断定题【本题型共5道题】1.原始文明是人类完整自动接收天然的阶段.Y.对N.错2.生态大众是扶植生态文明的主体基本.Y.对N.错3.生态文明扶植是五大文明扶植的一个主要支持点.Y.对N.错4.转变经济增加方法,呵护生态和情况,走可中断成长道路是科学成长不雅的焦点内容之一.Y.对N.错5.今朝,我国事世界上情况污染最轻微的国度之一Y.对N.错。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的货车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的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11.()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答案泰州市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答案(95分)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的货车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的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11.()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B.1991C.1992D.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 100 1.单选题【本题型共 13 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 O.Yanitsy(1984) 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 1990B. 1991C. 1992D. 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 2 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 : ()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 ?()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 判断题【本题型共 5 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绿色制造与环保考核试卷

B.资源消耗强度
C.环保投资占比
D.环保法规遵守情况
8.绿色制造与环保考核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A.相互促进
B.相互制约
C.互不相关
D.相辅相成
9.以下哪些属于绿色制造的技术支持?()
A.清洁生产技术
B.节能减排技术
C.循环经济技术
D.信息化技术
10.以下哪些是环保考核的主要方法?()
D.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19.以下哪些因素影响绿色制造与环保考核的效果?()
A.政策执行力
B.企业环保意识
C.社会监督力度
D.技术创新能力
20.以下哪些是绿色制造与环保考核在实践中的应用?()
A.环保产品认证
B.环保税收优惠
C.环保信用评价
D.绿色金融支持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B.二氧化硫排放量
C.工业增加值
D.能源消耗强度
11.以下哪个不属于绿色制造政策体系?()
A.法律法规
B.规划计划
C.技术标准
D.企业文化
12.以下哪个措施有利于提高绿色制造水平?()
A.提高生产速度
B.增加生产规模
C.强化环保意识
D.降低设备投资
13.以下哪个不属于绿色制造的主要任务?()
A.优化产品设计
C.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
D.推动绿色发展
8.在绿色制造中,以下哪个环节最需要关注环保?()
A.设计
B.生产
C.销售和售后服务
D.使用和维修
9.以下哪个不属于环保考核的方法?()
A.企业自评价
B.政府部门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80分试卷
1.单选题【本题型共 13道题】
1.(A)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
三个方面
A.生态价值观
B.经济价值观
C.世界价值观
D.自我价值观
2.政府应该购置(A),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
B.运载量大的货车
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
D.低价的货车
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B)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
出来
A.科技文明
B.生态文明
C.经济发展
D.社会进步
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D)。
A.科技水平落后
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
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
D.都不对
5.(A)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
B.物质文明
C.文化文明
D.自然环境
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A)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
B.三级生产者
C.多级生产者
D.都不对
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D)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文环境
D.生态文明
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C)
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
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
9.(C)生态学家 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
A.前苏联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 A)
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
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
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
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
11.(A)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A.人
B.社会
C.自然
D.生态
12.德国(B)市被誉为“绿色之都”和“太阳能之城”,是全球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理念的城市之一,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和社区视为楷模
A.慕尼黑
B.弗莱堡
C.汉堡
D.柏林
13.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
心灵的以(A)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
A.生态道德意识
B.经济手段
C.宣传手段
D.个人意识苏醒
2.多选题【本题型共 2道题】
1.生态意识缺乏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D)
A.生态道德认识模糊
B.生态知识欠缺
C.自然权利认识不清,缺乏生态道德情感
D.自律意识淡薄,缺乏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
2.生态理念包括:(ABCD)
A.进步的生态意识
B.进步的生态心理
C.进步的生态道德
D.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3.判断题【本题型共 5道题】
1.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是价值取向,发达的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完善的生
态文明制度是激励约束机制,可靠的生态安全是必保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本目的。
Y
Y.对
N.错
2.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Y
Y.对
N.错
3.生态公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
N
Y.对
N.错
4.科学生态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为Y
Y.对
N.错
5.支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Y
Y.对
N.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