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通信协议介绍.
常用硬件通信协议

常用硬件通信协议硬件通信协议是指用于硬件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规范和约定。
它们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以及通信双方之间的交互规则。
常用的硬件通信协议有以下几种。
一、串行通信协议1. RS-232:RS-232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如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等。
它使用串行传输方式,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来实现通信。
2. RS-485:RS-485是一种多点传输的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进行通信,并具有较长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传输速率。
二、并行通信协议1. GPIB:GPIB是一种用于仪器仪表间通信的并行通信协议,它提供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功能。
GPIB通常用于实验室、测试设备等场合。
2. SCSI:SCSI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并行通信协议,它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进行通信,并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长的传输距离。
三、总线通信协议1. USB:USB是一种常用的总线通信协议,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如打印机、键盘、鼠标等。
它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功能,提供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2. Ethernet:Ethernet是一种用于局域网通信的总线通信协议,它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设备同时通信。
Ethernet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企业网络等领域。
以上是常用的硬件通信协议,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协议,可以实现硬件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数据传输。
无论是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还是实验室、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通信需求,都可以选择适合的协议来实现。
这些协议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为硬件通信提供更加便捷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通信协议有哪几种

通信协议有哪几种通信协议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规定的通信标准或规则,是保证两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的基础。
通信协议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开放性、标准化等特点,为网络中各种设备的互联和互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通信协议的分类方式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下面几种常见的通信协议。
一、传输层协议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和其它网络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是一种确定的、专门的协议规范。
TCP主要负责数据分段、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连接、数据传输时的控制等功能;而IP则主要负责报文的路由、寻址和分组等功能。
TCP/IP协议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各类网络中。
2. UDP协议UDP协议是用户数据包协议,它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没有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机制。
UDP协议适用于数据传输速度要求高,而对于数据包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景,例如视频直播、实时音频通话等。
二、网络层协议1. IPX/SPX协议IPX/SPX协议是Novell NetWare网络中使用的协议,是一种基于传输层的可靠协议,具有大数据量传输的能力。
IPX 负责数据分组的路由,SPX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控制。
2. ICMP协议ICMP协议是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重要协议。
ICMP主要用于传递网络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主机无法到达、数据包被丢弃等,以便网络管理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链路层协议1. Ethernet协议Ethernet协议是局域网中常用的协议。
它采用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接入/碰撞检测)技术,可以支持多台计算机同时访问局域网,并实现了数据帧的传输和收发控制等功能。
2. PPP协议PPP协议是点对点协议,主要用于建立和维护从两个点之间的数据链路,支持多种链路类型,例如串口、ISDN等,并提供了认证、压缩、加密等功能。
四、应用层协议1.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eb应用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常见8种无线通信协议简介

常见8种无线通信协议简介无线通信协议是在无线通信中用于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化规范。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8种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分别为:Wi-Fi、蓝牙、NFC、Zigbee、Z-Wave、LoRaWAN、NB-IoT和LTE。
1. Wi-FiWi-F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它基于IEEE 802.11标准,提供了快速、高速和稳定的无线数据传输能力。
Wi-Fi协议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地方,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2.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蓝牙协议基于IEEE 802.15.1标准,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高度可靠的特点。
蓝牙广泛应用于耳机、音箱、键盘、鼠标等蓝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3. NFC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近距离的触碰式数据交换。
NFC技术基于ISO/IEC 18092标准,允许设备进行近场通信。
它常用于移动支付、门禁系统、智能标签等领域。
4.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特别适用于自组织网络和传感器网络。
Zigbee协议基于IEEE 802.15.4标准,主要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它具有低功耗、高网络容量和强大的自组织能力。
5. Z-WaveZ-Wave是一种专用于智能家居的无线通信协议。
它采用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能够连接和控制各种智能家居设备。
Z-Wave 协议相较于其他无线通信协议,更适合于智能家居场景,它提供了更好的互操作性和稳定性。
6. LoRaWANLoRaWAN(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协议,用于连接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
它利用LoRa调制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同时具有低功耗和高可靠性。
常用通信协议

常用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在不同的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遵从的一种规则或标准化的协议。
它能够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了解。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协议。
它是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的。
该协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
TCP/IP协议具有数据传输稳定、速度较快、可适用于各种应用等优点。
由于TCP/IP协议使用广泛,因此大多数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备都支持该协议。
此外,TCP/IP协议也是计算机网络以及因特网的基本协议。
2. HTTP协议HTTP协议被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是用于在因特网上传输超文本的重要协议之一。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块传输,服务器端只在请求后才处理请求并响应请求。
同时,HTTP协议对传输的内容不进行压缩和加密,这也是它被诟病的地方。
3. FTP协议FTP协议是用于在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传输大量文件的协议。
FTP协议可以双向传输文件,使得用户得以向其他计算机系统上传或下载文本、图像等文件。
FTP协议的主要优点是文件传输快速,而且在传输中断时,它能够自动重新开始。
4. SMTP协议SMTP协议是邮件传输协议。
它允许用户通过因特网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SMTP协议主要用于发送邮件,它在工作原理上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即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邮件,而服务器会发送被请求的邮件。
SMTP协议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和传输速度,同时也支持多种邮件格式。
5. DNS协议DNS协议(Domain Name System)是一种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协议。
它在互联网和内部网络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DNS协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分级的域名空间系统,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
DNS协议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隐藏实际的IP地址,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级缓存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
各类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详细介绍

各类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详细介绍通讯协议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通讯方式则是指在这些协议框架下进行信息传输的具体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讯协议及通讯方式。
1.传统有线通讯协议及方式:传统有线通讯协议主要包括串行通信协议(如RS-232、RS-485)和并行通信协议(如IEEE1284)。
串行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近距离点对点通信,适合于数据传输量小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应用场景。
而并行通信协议则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场景。
有线通信方式可以通过电线、光纤等媒介进行信息传递。
2. 以太网协议及方式: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通信协议,基于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信道访问方式。
以太网协议主要包括物理层协议(如Eth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如MAC协议)和网络层协议(如IP协议)。
以太网通信方式可以通过双绞线、光纤等传输媒介进行信息传递。
3.无线通信协议及方式:无线通信协议是指在无线信道上进行通信的协议。
其中最常见的是Wi-Fi协议,它是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用于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Wi-Fi协议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递,并支持不同频段和频宽的通信。
另外,蓝牙协议也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在短距离内进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4. 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及方式: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交换。
传感器网络通信方式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等,也可以采用自组织网络通信方式,如Ad Hoc网络。
常见的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包括ZigBee、Z-Wave、LoRa等,它们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自组织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部署的传感器网络。
5.互联网协议及方式:互联网协议是指用于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协议。
其中最重要的是TCP/IP协议,它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组合,包括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
TCP/IP协议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如以太网、DSL)和无线网络(如Wi-Fi、4G/5G)进行信息传递。
各种通信协议

各种通信协议协议名称:各种通信协议一、引言通信协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或其他通信系统中,用于规定通信双方之间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格式的约定。
本协议旨在详细描述各种通信协议的标准格式,并确保其满足任务名称所描述的内容需求。
二、协议一:TCP/IP协议1. 概述: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它由两个主要协议组成,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因特网协议(IP)。
2. 标准格式:TCP/IP协议的标准格式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数据偏移、标志位、窗口大小等字段。
3. 内容需求:TCP/IP协议满足任务名称中对通信协议的要求,具有可靠性、数据分段、流量控制等特点。
三、协议二:HTTP协议1. 概述:HTTP协议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通信协议。
2. 标准格式:HTTP协议的标准格式包括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响应行、响应头、响应体等部分。
3. 内容需求:HTTP协议满足任务名称中对通信协议的要求,支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具有无状态、可缓存、可扩展等特点。
四、协议三:SMTP协议1. 概述:SMTP协议是用于在电子邮件传输中发送邮件的通信协议。
2. 标准格式:SMTP协议的标准格式包括命令行、响应码、响应行、邮件头、邮件体等部分。
3. 内容需求:SMTP协议满足任务名称中对通信协议的要求,支持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具有简单、可靠、可扩展等特点。
五、协议四:FTP协议1. 概述:FTP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文件传输的通信协议。
2. 标准格式:FTP协议的标准格式包括命令行、响应码、响应行、文件传输模式、文件类型等部分。
3. 内容需求:FTP协议满足任务名称中对通信协议的要求,支持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具有可靠、高效、安全等特点。
六、协议五:DNS协议1. 概述:DNS协议是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通信协议。
2. 标准格式:DNS协议的标准格式包括请求报文、响应报文、域名解析结果等部分。
三种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

三种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通过一定的线路或设备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在局域网中,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共享资源、进行文件传输等操作。
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使用各种通信协议。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分别是以太网协议、Wi-Fi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
一、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是一种传输数据的协议,广泛用于局域网中。
它定义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规则和传输方式。
以太网协议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如10Mbps、100Mbps、1000Mbps等。
以太网协议以帧的形式传输数据,在局域网中,每个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用于标识计算机的身份。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会将数据封装成以太网帧,并在帧头中写入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以指示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通过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以太网协议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
二、Wi-Fi协议Wi-Fi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它基于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Wi-Fi协议允许计算机通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连接到局域网。
它使用无线电频段来传输数据,提供了与以太网相似的功能和性能。
Wi-Fi协议使用的是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通过监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设备的信号来避免碰撞。
Wi-Fi协议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如802.11b、802.11g、802.11n等,其中802.11n标准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覆盖范围。
通过Wi-Fi协议,用户可以在覆盖范围内无线地连接到局域网,并实现与有线网络相同的通信功能。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种规范,它定义了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格式和顺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协议也相继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协议。
一、传输层协议1.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它通过数据流和数据包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TCP提供了数据分割、重组以及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
2.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它以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为目标,并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UDP适用于实时音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对数据传输时延敏感的场景。
二、网络层协议1. IP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IP是一种无连接的、分组交换的网络层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
IP为数据包定位提供了IP地址,并通过路由选择算法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三、链接层协议1. EthernetEthernet是一种局域网常用的链路层协议,它定义了计算机在局域网中的物理连接和数据帧的格式。
Ethernet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如百兆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2. Wi-Fi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它基于IEEE 802.11标准。
Wi-Fi协议允许设备在无线信道上传输数据,并提供了无线接入点和客户端之间的认证、加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四、应用层协议1.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应用层协议,它用于在Web 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文档。
HTTP通过请求-响应模式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2. DNS (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DNS是一种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1.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 功能是什么?(分层与功能) 2.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 何进行交互?(服务与接口) 3.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要遵循哪些规 则?(协议)
层次结构方法包括三个内容:分层及每层功能,服务 与层间接口,协议。
3.1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发展的背景——网络的状况
多种通信媒介——有线、无线。。。
不同种类的设备——通用、专用。。。 不同的操作系统——Unix、Windows 。。。 不同的应用环境——固定、移动。。。 不同种类业务——分时、交互、实时。。。
宝贵的投资和积累——有形、无形。。。
用户业务的延续性——不允许出现大的跌宕起伏 它们互相交织,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系统应用环境。
以两个人打电话为例来说明协议的概念: 甲要打电话给乙,首先甲拨通乙的电话号码,对方电话振铃, 乙拿起电话,然后甲乙开始通话,通话完毕后,双方挂断电话。
在这个过程中,甲乙双方都遵守了打电话的协议。 其中,电话号码就是“语法”的一个例子,一般电话号码由五 到八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果是长途要加拨区号,国际长途还有国 家代码等等; 甲拨通乙的电话后,乙的电话振铃,振铃是一个信号,表示有 电话打进,乙选择接电话,讲话;这一系列的动作包括了控制信号 、响应动作、讲话内容等等,就是“语义”的例子; “时序”的概念更好理解,因为甲拨了电话,乙的电话才会响, 乙听到铃声后才会考虑要不要接,这一系列事件的因果关系十分明 确,不可能没有人拨乙的电话而乙的电话会响,也不可能在电话铃 没响的情况下,乙拿起电话却从话筒里传出甲的声音。
Connectionless Service 邮政系统 动态分配资源 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损 坏、重复和失序 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 整的目的地址
电话系统 静态分配资源;传输 前需要建立连接 提供可靠的报文流服务
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 目的地址
适用场合
分类及示例
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 发送大量报文; 实时性要求 少量零星报文
2017/10/13
page 3
若干重要概念 1、 协议 实现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各实体之间经 常要进行各种通信和对话。 为所欲为、各行其是,其结果肯定是乱作一团。 把国际互连网络叫做信息高速公路,要想在上面实现共 享资源、交换信息,必须遵循一些事先制定好的规则标准, 这就是协议。 协议就是计算机网络中实体之间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 合。 协议有三个要素,即: 语义(Semantics):“讲什么”;控制信息的内容,需要 做出的动作及响应; 语法(Syntax): “怎么讲”;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数据编码等 时序(Timing): “序速控”;事件先后顺序和速度匹配
层次结构方法的优点
把网络操作分成复杂性较低的单元,结构清晰,易于 实现和维护 定义并提供了具有兼容性的标准接口 使设计人员能专心设计和开发所关心的功能模块
独立性强——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 么服务—黑箱方法
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 任意改变 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区域的网络, 因此每个区域的网络可单独升级或改造
传真
P1
传真
物理通信线路
问题: 中国教师与德国教师之间、翻译之间,他们是在直接通信吗? 翻译、秘书各向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中德教师、翻译各使用谁提供的什么服务?
2017/10/13
page 9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 Oriented Service
参考模式 特点 可靠性 对目的地址 的要求
1.可靠消息流 - 文件传输 2.可靠字节流 - 远程登录 3.不可靠连接 - 数字化声音 1.数据报 - 广播/组播 2.可靠的数据报- 挂号邮件 3.请求应答 - 数据库查询
page 10
2017/10/13
2.6
TCP/IP参考模型
众所周知, ARPANET 是国际互联网的前身。它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应付战时的需要,希望一旦受到部分破坏,其他 部分仍然能够工作,当时已经实现了异种机互连,而且数 据传输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初,它的网络连接方式只有租 用线路一种,后来随着卫星等通信手段的加盟,最初的协 议出现了问题。因此,一种灵活的、可靠的、能够对异种 网络实现无缝连接的体系结构出现了,它就是 TCP/IP 参考 模型。如图 2-4 所示, TCP/IP 模型包含了一族网络协议, TCP和IP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协议。 TCP/IP 参考模型中的各个协议在 RFC 文档中都有详细的 定义。 RFC 的全称是 Internet Request For Comments ,主 要是关于国际互联网协议标准以及建议草案等的介绍,它 由两千多个较为独立的文档组成,目前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这些文档有些是建议,有些是对早期文档的补充,有些 已经形成了标准。
2017/10/13
page 6
网络体系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语义+语法+规则)
不同层具有各自不同的协议。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 对等实体:位于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中的两个实体。 协议作用在对等实体之间。
处理网络应用
数据表示
主机间通信 端到端的连接
5
4 3
寻址和最短路径
介质访问(接入) 二进制传输
2
1
2017/10/13
page 8
对等通信示例:中德教师之间的对话
中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你好” “Hello”
对交谈内容的共识
P3
用英语对话
“Hallo” “Hello”
德国 教师 翻译 秘书
P2
使用传真通信
2017/10/13
page 1
网络异质性问题的解决
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使这些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 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 互操作性,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的一种粘合剂, 它营造了一种“生存空间”——任何厂商的任何 产品、以及任何技术只要遵守这个空间的行为规 则,就能够在其中生存并发展。 网络体系结构解决异质性问题采用的是分层方 法。——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 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
接口:相邻两层之间交互的界面,定义相邻两层之间的 操作及下层对上层的服务。
服务:某一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通过接口提供 给其相邻上层。
2017/10/13
page 7
3.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的不同功能划分为7层
7 6
应用层Application
表示层Presentation 会话层session 传输层transport 网络层Network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物理层Phys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