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转炉煤气回收及注意事项
转炉煤气回收安全操作规程

转炉煤气回收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转炉煤气回收系统是目前炼钢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高效能回收煤气的设备。
由于其操作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因此需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职责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遵守操作规程;2、设备的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3、公司领导要加强对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4、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a) 在操作前,必须检查清楚各设备的接头、阀门、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b) 在每天操作前,必须对转炉进行空气泡检验,确保安全;c) 检查电控和仪表等关键部位,确保性能处于正常状态;d)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穿戴工作服,并佩戴好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中的注意事项:a) 在设备加压时,必须按要求进行泄压,防止管道过载;b)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煤气进气量,不得超负荷工作;c) 在操作过程中,若设备出现异常,必须立刻切断天然气供应,进行紧急排除;d) 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有漏气现象,必须立刻停机,找到泄漏源消除。
3、操作收工后的处理工作:a)在操作收工后,必须断开各个管路的连接和电源,清除管道内部残余气体和液体;b) 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四、总结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定期更新和加强培训。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践行,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质量稳定。
转炉煤气回收安全操作规程

转炉煤气回收安全操作规程前言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承担着工业化建设和国家建设的重任。
煤气是炼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在高炉冶炼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是,煤气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带来各种安全问题。
因此,合理高效地回收煤气,减少排放,成为了钢铁行业必须遵守的重要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炉煤气回收的操作规程,力求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回收系统的构成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由如下部分组成:1.热风管道热风管道是炼钢过程中输送高温煤气的管道,其负责将高温、高压的煤气输送到管道末端处理。
2.尾气回收器尾气回收器主要由冷却管、热交换器和除尘设备等组成,其通过冷却、净化处理将煤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去除。
3.中转设施中转设施是指将煤气从尾气回收器中输出后,通过一系列阀门连接到热风管道,输送到热风炉中。
安全操作规程1. 设备检查在进行转炉煤气回收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各项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包括:•热风管道:检查管道是否存在破损或堵塞的现象。
•尾气回收器:检查除尘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中转设施是否连接正确等。
•阀门:检查各控制阀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正确。
2. 踏勘现场在正式进行转炉煤气回收操作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踏勘。
包括:•检查气体浓度:使用浓度检测仪检查现场气体浓度是否正常,需要确保现场不存在可燃物质,如有可燃物质需要认真进行检查。
•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确保消防设备功能正常。
3. 严格实行“六不开”煤气回收设备必须实行“六不开”,即不开热风口、不开燃气口、不开煤气接口、不开氧气接口、不开燃气管道和高压管道压力调节阀。
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进行转炉煤气回收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包括:•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互相监督。
•不得随意更改操作程序,必须由专人负责操作。
•维护专人必须对设备状态进行及时检查,及时处理问题。
•确保每一个作业环节操作人员都清楚了解,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措施

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措施摘要转炉煤气回收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回收技术。
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措施来规范操作和确保安全。
本文将探讨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措施。
前言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长,能源回收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煤气回收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回收技术,用于将高热量的废气转化成可再利用的能源。
转炉煤气回收是其中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废气热值高的生产工艺中。
然而,由于转炉煤气回收操作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管理和控制,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加强安全措施是确保转炉煤气回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转炉煤气回收原理转炉煤气回收技术是一种将转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的技术。
转炉煤气是一种高温、高压的废气,如果不能得到回收,将会严重浪费资源和能源。
在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以便进行二次利用。
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隐患转炉煤气回收操作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操作人员不熟练或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煤气泄漏,引发爆炸等危险;•煤气的含氧量和热值易与氧气和空气发生爆炸;•炉体瓦斯按炉套式收集,容易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瓦斯中毒;•收集后的煤气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烟气中的苯、酚、重金属、二氧化碳等,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过滤。
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措施为确保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是保证转炉煤气回收安全的首要条件。
为了避免操作人员疏忽或不规范的操作,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安全常识。
2. 安全设施为了保护操作人员和设备,需要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安全阀、泄漏报警等设备,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发现和处理。
3. 检测监测煤气的含氧量和热值对煤气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
因此,要对煤气进行定期的检测监测。
转炉煤气回收管理规定范文

转炉煤气回收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的转炉煤气回收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维护员工健康与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气等废气的回收利用工作。
第三条本管理规定内容详实,包含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
第二章煤气回收管理标准第四条煤气回收工艺选择:1.选择合适的煤气回收工艺,确保煤气能够高效回收和利用。
2.工艺应具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成熟等特性。
第五条设备选择与管理: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煤气回收设备。
2.按规定定期对煤气回收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记录和检查报告等。
第六条煤气回收操作规范:1.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煤气回收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安全,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严禁操作人员随意修改煤气回收设备工艺参数。
第七条废气处理与排放:1.废气回收工程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令、规定和标准设计与建设。
2.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
3.定期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确保排放符合规定。
第八条废气产生量监控与减排:1.监测煤气回收工程的废气产生量。
2.提出合理的减排技术和措施,降低废气产生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九条风险评估与管控:1.对煤气回收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建立风险防范措施。
2.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与突发事件。
第三章煤气回收考核标准第十条煤气回收效率考核:1.通过工艺参数的监测与数据分析,评估煤气回收效率。
2.设定合理的回收效率指标,对工艺进行考核评价。
第十一条废气排放指标考核:1.定期监测废气排放指标,包括浓度、流量等。
2.设定废气排放限值,对废气排放进行考核评价。
第十二条设备运行状况考核:1.通过设备台账记录,综合考核设备的运行状况。
2.定期进行设备巡检,评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转炉煤气回收管理规定

转炉煤气回收管理规定一、背景炼钢过程中,转炉中需要加入大量的焦炭和工业氧气,以满足高温高压条件下钢水炼制的需要。
然而,在炼钢过程中,大量的焦炭被氧化,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高温煤气。
这些废气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回收这些煤气,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减少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管理规定1.转炉煤气回收是一项重要的节能减排措施,必须严格控制,不得私自调整煤气回收装置的运行参数。
2.转炉煤气回收的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安全生产标准,并在设备建设和使用中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防护和消防安全等工作。
3.炉前、炉后等各区域的煤气回收系统必须保持清洁,防止堵塞和泄漏现象的发生,同时要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运行设备的完好无损,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4.在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要考虑操作方便、维护便利和安全性,并且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验收。
5.在转炉煤气回收系统的日常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操作,规范煤气的供应、停机、开机、清理等操作流程。
6.炉前、炉后等各区域的煤气回收系统应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且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才能开展操作工作。
7.炉前、炉后等各区域的煤气回收系统必须设置监测仪表等设备,对煤气的流量、浓度、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运行过程的安全、稳定和有效。
8.对于发生煤气泄漏等事故情况,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同时通知有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报告和处理,防止事故事态扩大。
三、操作注意事项1.在进行转炉煤气回收操作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运行工作,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2.在煤气回收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煤气进行浓度的监测和控制,确保不会发生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
3.在停机、开机、闲置期间,必须对煤气回收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完好性和运行效率。
4.在运行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时刻保持警觉和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氧气转炉煤气回收及注意事项

浅谈氧气转炉煤气回收及注意事项氧气转炉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尘炉气。
其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温度高1400~1600℃②气体含量60~80﹪CO、14~19﹪CO2、5~10﹪N2、0.4~0.6﹪O2③含铁量60﹪的粉尘,其约为铁水装入量的1﹪~2﹪。
如果让这些炉气任意放散,就会造成污染环境及能源的浪费。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烟气处理的方法烟气处理的方法有两种:未燃法、燃烧法1、燃烧法:就是烟气由炉口进入烟罩时,让它与足够数量的空气混合。
使CO完全燃烧,烟气冷却后进行除尘,然后排放到大气中。
我公司的第二炼钢厂、第一炼轧厂就采用这种烟气处理方式。
①其工艺流程:转炉——水冷烟罩——水冷烟道——连接管——喷淋塔——文氏管——洗涤器——风机——烟囱②烟气成份:烟尘(含92﹪为Fe2O3为红棕色)通过污泥处理,运往烧结或经过处理后形成污泥球回到转炉。
2、未燃法:炉气离开炉口进入烟罩后,通过活动烟罩的下降和控制炉口的微压差,保持烟气微正压。
使炉气在回收过程中尽量不燃烧,把CO 的燃烧率控制到10﹪以下。
我们120工程采用OG(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系统对转炉煤气的净化回收。
①工艺流程:转炉——活动烟罩——固定烟罩——汽化冷却烟罩——一文——弯管脱水器——第二级R-D文氏管——弯管脱水器——风机——旁通阀——三通切换阀——煤气柜注:其中R-D阀可通过调节文氏管的喉口开度来调节煤气量和净化煤气两种功能,是转炉煤气回收的关键设备之一。
②烟气成份:为黑色。
还有16﹪的Fe2O3﹪。
③烟气的温度变化A通过汽化冷却烟道到一文之前约为1000℃左右。
B 通过一文后降温到75℃左右,并得到粗除尘。
C 出二文后一般降到67℃。
④R-D(RICE DAMPER)米粒调节阀作用:由炉口微压差装置对二级文氏管的喉口开度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烟气量的变化,控制波动的烟气高速通过喉口,进行精除尘。
安全技术之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措施

预防火灾和爆炸
01
对转炉煤气回收系统进行严格监控,防止超温、超压等异常情 况。
02
在关键部位设置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确保系统安全运
行。
建立严格的动火作业管理制度,避免在回收系统中进行违规操
03
作引发火灾和爆炸。
03
安全技术措施
煤气回收设备的维护和检查
01
定期检查
对煤气回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针对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泄漏,采取相应的应急措 施,如关闭阀门、启动应急电源等,以控制泄漏 。
中毒人员的急救措施
中毒症状:转炉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有毒气体,中毒后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
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输标02入题
发现中毒人员后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解开衣 领、腰带等束缚,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
数据记录与分析
收集监控和报警数据,进行记录 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安全隐患。
员工安全培训和防护设备
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煤气回收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防护设备
为员工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 服等,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应急演练
组织煤气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 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安全技术之转炉煤气回收的 安全措施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转炉煤气回收概述 • 安全措施的必要性 • 安全技术措施 • 应急处理措施 • 安全管理制度
01
转炉煤气回收概述
转炉煤气的性质
可燃性
01
转炉煤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
转炉煤气回收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转炉煤气回收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1.为保障转炉煤气回收作业的安全和环保,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依据《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转炉煤气回收作业场所及人员。
2.转炉煤气回收作业包括回收煤气的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
第三条主要作业风险1.火灾爆炸风险: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煤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存在火灾爆炸风险。
2.气体中毒风险:煤气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毒性,存在中毒风险。
3.高温熔融风险: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煤气及相关设备温度较高,存在烫伤风险。
4.机械伤害风险:转炉煤气回收设备较多,操作人员存在被夹、碰撞等伤害风险。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四条作业环境与设施要求1.煤气回收作业场所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风设施良好,确保室内外空气质量达标。
2.设备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3.作业场所应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器材、火灾报警器材等,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
第五条作业人员要求1.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2.作业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的内容,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具等。
4.作业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第六条作业前准备1.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要求及操作步骤。
2.作业前应检查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操作安全。
3.作业前应检查相关工具与仪器的完好性,确保可靠使用。
第七条作业操作要求1.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不得擅自修改或变动。
2.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与安全。
3.作业人员应密切关注工作环境与设备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第八条紧急状况处理1.发生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2.在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要求执行防范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氧气转炉煤气回收及注意事项
氧气转炉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尘炉气。
其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温度高1400~1600℃②气体含量60~80﹪CO、14~19﹪CO2、5~10﹪N2、0.4~0.6﹪O2③含铁量60﹪的粉尘,其约为铁水装入量的1﹪~2﹪。
如果让这些炉气任意放散,就会造成污染环境及能源的浪费。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烟气处理的方法
烟气处理的方法有两种:未燃法、燃烧法
1、燃烧法:就是烟气由炉口进入烟罩时,让它与足够数量的空气混合。
使CO完全燃烧,烟气冷却后进行除尘,然后排放到大气中。
我公司的第二炼钢厂、第一炼轧厂就采用这种烟气处理方式。
①其工艺流程:转炉——水冷烟罩——水冷烟道——连接管——喷淋塔——文氏管——洗涤器——风机——烟囱
②烟气成份:
烟尘(含92﹪为Fe2O3为红棕色)通过污泥处理,运往烧结或经过处理后形成污泥球回到转炉。
2、未燃法:炉气离开炉口进入烟罩后,通过活动烟罩的下降和控制炉口的微压差,保持烟气微正压。
使炉气在回收过程中尽量不燃烧,把CO 的燃烧率控制到10﹪以下。
我们120工程采用OG(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系统对转炉煤气的净化回收。
①工艺流程:转炉——活动烟罩——固定烟罩——汽化冷却烟罩——一文——弯管脱水器——第二级R-D文氏管——弯管脱水器——风机——旁通阀——三通切换阀——煤气柜
注:其中R-D阀可通过调节文氏管的喉口开度来调节煤气量和净化煤气两种功能,是转炉煤气回收的关键设备之一。
②烟气成份:
为黑色。
还有16﹪的Fe2O3﹪。
③烟气的温度变化
A通过汽化冷却烟道到一文之前约为1000℃左右。
B 通过一文后降温到75℃左右,并得到粗除尘。
C 出二文后一般降到67℃。
④R-D(RICE DAMPER)米粒调节阀
作用:由炉口微压差装置对二级文氏管的喉口开度进行自动调节,以适应烟气量的变化,控制波动的烟气高速通过喉口,进行精除尘。
因为高速的烟气经过弯管脱水器时,靠离心力和惯性使泥尘脱除。
⑤煤气回收的时间由于各厂采用氧压和供氧时间不相同,因此回收时间也不一样,大致是:开吹后,活动烟罩不下降,使转炉烟气完全燃烧,用CO2废气驱赶系统中空气。
开吹1~2min后降下烟罩,测量风机后气体含量,当达到要求时进行回收。
吹炼结束前1~2min先结束回收,再抬起活动烟罩用CO2废气驱赶煤气。
煤气和一定含量的氧气混合时会爆炸,爆炸的下限是5.25%,为安全起见一般实际氧含量控制在2%以下。
回收煤气的氧含量控制的越低,回收期越短,回收的煤气量越少。
回收煤气的最佳时机,既要保证回收系统安全,又要尽可能的多回收煤气,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掌握。
例如:宝钢回收煤气,前期燃烧烟气时间为5min,中期回收煤气9min,后期燃烧烟气时间2min。
⑥预防煤气中毒
由于采用未燃法,因此转炉煤气非常危险,易引起煤气中毒,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爆炸事故。
容易引起煤气泄露的原因与地点。
A转炉炉口烟气外溢,燃烧不完全,空气中留有CO。
B 下料口、氧枪口、副枪口等处氮封不严,煤气外溢。
C 出钢口未堵好。
D 放散的废气中含有一定CO,当气压低时造成地面CO高。
这些均易造成附近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煤气中毒,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⑦预防煤气爆炸
A爆炸的条件 a 煤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比在爆炸范围内。
b 煤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温度在最低着火点以下。
c 混合气体遇到高能量的气体。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条件时,才会爆炸。
B 预防措施:
a 正确煤气回收,放散的时间控制好。
b 采用中间回收法,用前烧、后烧的办法烧掉不合格烟气,并冲刷回收管路。
防止煤气与空气在系统中直接大量接触,防止停止供氧时空气的大量吸入与未燃烧煤气混合而发生爆炸。
c 回收期间控制好炉口微压差,防止空气吸入。
d 散装料溜槽用N2密封,防止炉气进入料仓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e 氧枪、副枪口等氮封效果要好,以防止吸入空气引起爆炸。
f 严格控制散装料、废钢的水分,加强烟罩、汽化冷却烟罩、炉口维护,不能漏水冶炼。
g 加强系统检查维护,保证负压系统密封良好,防止吸入空气。
h 加强系统检查维护,保证负压系统密封良好,防止吸入空气。
I 控制好煤气温度,防止产生火种。
200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