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设计
现代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现代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时代的审美观念,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现代设计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
首先,现代设计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对传统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设计师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传统图案、色彩、材料等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作品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文化底蕴。
例如,中国设计师在设计家具时,会将传统的榫卯结构与现代简约风格相结合,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其次,现代设计的文化传承还表现在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许多传统工艺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新的生命力。
例如,刺绣、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展现了现代设计的创新精神。
然而,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够的。
现代设计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
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具备开放的视野,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例如,设计师们可以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科技感和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
此外,现代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注重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设计师们应该学会从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不同文化的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之,现代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设计师们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注重跨文化交流,以实现现代设计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现代设计才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和文化底蕴。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元素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传统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古代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建筑风格等内容。
传统文化具有独特性、历史性和延续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在现代社会,人们愈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此弘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精髓。
其主要元素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家思想、传统建筑、书法绘画、传统服饰、园林艺术、茶道文化等。
这些元素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
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得以广泛应用。
以传统建筑为例,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构造方式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灵感。
许多建筑师将传统的屋檐、斗拱、雕花等元素重新诠释,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建筑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也在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儒家思想的和谐之道、道家的空灵意境、佛家的慈悲主义等观念被融入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工艺、陶瓷技艺等艺术形式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许多设计师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工艺技巧融入产品设计中,使产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例如,陶瓷工艺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产品采用中国传统的青花、釉彩等工艺,使产品更具独特性和观赏性。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气文化也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设计的传统工艺复兴与文化创新

现代设计的传统工艺复兴与文化创新
在现代设计的浪潮中,传统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创新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这促使设计师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遗忘的技艺,将它们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
传统工艺的复兴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再创造。
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而是在尊重传统工艺精神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技术。
例如,将传统的刺绣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感的服饰;或者将古老的陶瓷制作技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制作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家居用品。
文化创新则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
设计师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使用方式,而是将传统工艺的元素和精神融入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将传统木雕技艺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不仅提升了家具的艺术价值,也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种复兴与创新的过程,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一种传承,更是对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和再创造。
它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通过这种方式,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传统工艺的复兴与文化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那些濒临失传的技艺,也为全球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
通过这种方式,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得以实现,从而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功能,更加重视产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这个不断追求创新和独特性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愈发受到关注。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元素,工业产品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更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文化共鸣。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可以使产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例如,传统的经典纹样、图案、色彩等,可以用于产品表面的装饰,赋予产品独特的视觉感受。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也可以用于产品的整体设计和构思,使产品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艺术性和美感。
传统文化中注重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引导产品设计追求人文关怀和人性化。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和触摸,产品设计师可以在产品的外观、材质、触感等方面表现出对用户的关心和尊重,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触动情感的能力。
同时,传统文化中注重的“和谐”、“平衡”的审美观念也可以用于产品整体的设计和形态构思,使产品在视觉上更加和谐、舒适和美感。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
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这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能够为现代工业产品赋予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对国内外消费者而言,选择一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满足,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然而,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合理且有机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结合起来,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设计能力。
如何在工业设计中体现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在工业设计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将其融入工业设计中,不仅能够赋予产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还能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那么,如何在工业设计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首先,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关键。
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工艺等多个领域,包括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佛教的慈悲智慧,以及传统的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艺术形式。
工业设计师需要广泛涉猎这些文化瑰宝,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精神特质。
例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可以启发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注重环保、可持续性,采用自然材料和生态设计理念。
其次,提炼传统文化元素是重要的一步。
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如中国传统的图案、色彩、造型等。
但在运用时,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而要进行提炼和创新。
比如,中国传统的龙凤图案具有吉祥、尊贵的象征意义,但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如果直接将其运用,可能会显得过于繁琐和陈旧。
设计师可以对其进行简化、抽象,提取出线条和形态的精髓,以现代的设计手法重新诠释,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和使用需求。
色彩也是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色彩如红色、黄色、青色等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
红色代表喜庆、繁荣,黄色象征尊贵、权威。
在工业设计中,可以巧妙运用这些色彩来传达产品的文化属性。
但同样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避免过于鲜艳或刺眼,以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再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利用 3D 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的传统工艺造型;通过智能材料的应用,可以让产品具备更多的功能和交互性。
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以更加新颖、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
工业设计和文化传承的融合与发展研究

工业设计和文化传承的融合与发展研究第一章:引言工业设计和文化传承是两个相互关联而又独立的领域。
充分的工业设计可以为文化传承提供更为合适,更具时代特色的载体。
而传承文化则是工业设计的重要源泉。
如何更好地将工业设计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推动其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工业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源于工业革命时期。
之后,工业设计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现代工业设计注重产品的外观、功能、结构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设计,既满足用户需求,又具有独特的美感与时代感。
第三章:文化传承的概念与意义文化传承是指将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财富传递下去的过程和活动。
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石之一。
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保护与弘扬民族、地区的文化、历史、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保障文化权利。
第四章:工业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联系工业设计与文化传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文化传承为工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源泉。
设计师可以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获得灵感,为产品设计带来独特的风格与特色。
其次,工业设计可以为文化传承提供现代化表达方式。
通过工业设计手段,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融合,提升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时代感与流行性,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接触到传统文化。
第五章:案例分析1. 比利时瓷砖纹样的应用设计比利时瓷砖是全球著名的装饰材料之一,它的图案设计源于比利时18世纪时期的绘画艺术,同时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
在设计时,设计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创新地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装饰元素相结合,使其更能满足时代需求。
2.文化城市标志设计文化城市标志是体现城市文化、历史和地域文化特点的标志设计,通过标志设计可以将城市文化特色传递给更多的人。
例如,北京的朝阳城市标志、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标志、悉尼歌剧院标志等都是文化城市标志的经典案例。
第六章: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和文化传承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二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现代工业设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现代工业设计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富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还能让产品与用户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现代工业设计。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与平衡。
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来塑造产品的整体形象和结构。
比如,可以借鉴"中和"的理念,将产品的形状、颜色、材质等要素设计得相互协调,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同时,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注重产品的平衡感和比例感,使产品更具内在美感。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工业设计中可以使产品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和环境。
例如,设计产品时可以参考自然界的形态、色彩和纹理,使产品与自然融为一体,增强用户的亲和感。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引导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注重人的主体地位,让产品更贴近人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
在现代工业设计中,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可以塑造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产品。
例如,可以设计注重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传递出关爱社会和环境的价值观。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尊重他人、和合相处的思想也可以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考虑用户对于产品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感,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设计。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精神内涵与文化积淀。
在现代工业设计中,不仅要追求外在形式的美,还要注重产品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赋予产品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例如,可以在产品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的符号、图案和意象,弘扬中华文化的特点和精神。
不仅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还能够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温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有很多的契合点和交融的可能。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在思想理念、审美观念还是审美形式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能够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需求,营造与产品更好的审美体验。
本文就以中国茶文化和中国传统纹饰为例,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茶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闻名世界,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融。
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运用中国茶文化的元素,不仅能够为产品赋予民族特色,更能够为产品赋予文化内涵。
比如,在茶具设计方面,设计师可以运用中国传统茶道的思想,将产品的形态、材质、色彩和工艺与茶道的精神相融合,打造出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观赏价值的茶具。
同时,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运用茶文化的元素,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产品,激发他们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
此外,茶文化还可以用来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品质,使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
中国传统纹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多样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纹饰的元素,不仅能够为产品增添韵味,更能够彰显产品的文化品质。
以家居产品为例,设计师可以运用中国传统纹饰的图案和色彩,在产品的表面装饰上进行运用,使产品更加富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为产品赋予传统文化的内涵,更能够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美好享受。
此外,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中,运用中国传统纹饰的元素,也能够为产品增添独特的气质和品位,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文化追求的需求。
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重视文化研究,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对于传统文化的元素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设计——以日本现代设计风格为例摘要:工业设计的物质、社会、精神方面相互渗透又各有特点,其中物质层面最活跃多变,社会层面最为权威,精神层面最为保守并充分体验文化的特点。
如果把工业设计的内涵比作一个饼,三个层面就是被文化分割的三块,此消彼长。
比如,美国、德国的工业设计更注重其物质层面,而日本的工业设计更注重精神层面,其次是社会层面。
而禅宗的思想文化理念对日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是工业设计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工业设计;日本;禅宗;简约;侘寂1 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当今是世界强国几乎都是设计强国,以美国为首的实用主义风格,德国为首的理性严谨的设计风格,以日本为首的简约设计风格,设计的提升与经济地位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但毫无疑问,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设计水平的提高。
就广义的文化形式而言,包括了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精神层面。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物质层面是社会和精神生活的外化形式,精神层面相对于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而言则是文化的核心,而社会层面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特点。
人们常说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就是对其世界性的较好诠释。
工业设计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工业设计作品作为文化的一个载体,它覆盖了三个文化的层面。
在工业设计的社会层面来看,从传统手工业伊始就形成了各种社会规范和组织机构,工业设计产品及其使用环境和使用对象一起将等级制度、宗教信仰、人文思想等精神内涵体现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之中。
再就其精神层面来看,工业设计产品的形态、功能、材料、色彩、装饰等方面体现了人们是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的情趣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工业设计的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又各有特点,其中物质层面最活跃多变,社会层面最为权威,精神层面最为保守并充分体验文化的特点。
如果把工业设计的内涵比作一个饼,三个层面就是被文化分割的三块,此消彼长。
比如,美国、德国的工业设计更注重其物质层面,而日本的工业设计更注重精神层面,其次是社会层面。
2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2.1 日本设计的文化特征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日本民族复杂暧昧、琢磨不透的多重性格。
使得这个崇尚礼仪、追求美感、讲究艺术情趣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穷兵黩武、残暴成性的民族。
如同日本武士道一样,刚强与优雅、残忍与温柔并存,构成了日本人独特的自相矛盾的秉性。
日本的设计艺术也是如此,它既简朴,又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温情的一面,又有张牙舞爪狰狞的一面。
图1 日本传统设计的荒诞美学来源:百度图片图2日本传统设计的人文情怀来源:百度图片日本的设计艺术常以一种传统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内容的,有时它借助于鲜明的民族传统视觉符号,例如和服、茶道、和屋以及传统书法、传统绘画和传统民俗等饱含民族审美意味的图形,以典型的日本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有时又在艺术的表现上不含任何的传统视觉符号,它超越了对视觉符号的表面形式关注,认为美也存在于非具象的事物中,将人对视觉的通常解读由表及里,深入到心灵的感知。
同时对传统的图案进行简化,以一种现代的思维方式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出适用于当代的智慧。
以传统的"空灵、虚无"禅宗思想为基础,融合日本艺术特有的"清愁、冷艳" 浓郁的色调,追求艺术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丰富了设计的视觉语言,开阔了对设计的思考! 日本的设计艺术以符合现代人的视觉习惯和一种超越东西方文化的姿态,去探索新的艺术设计发展方向。
如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五十岚威畅和原研哉的产品设计、三宅一生的服装设计、佐藤晃一的平面设计,都可以让观赏者从其设计作品中感受到一种"静、虚、空灵"的禅宗境界。
图3 典型日本家具设计来源:百度图片图4 日本现代室内设计来源:百度图片禅宗在日本能够独立而突出的发展,是因为禅宗的自然观,符合本土的神道教义,崇拜自然的思想,加上中世纪的日本民族坚守俭朴的生活方式,与禅宗简朴的审美趣味一拍即合,禅宗在日本人的生命活动中留下许多息息相关的社会心理痕迹,影响着日本人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尽管日本的禅是从中国所学而来,但演变至今却发展出不同的风貌,由于日本人重视普遍性地推广提倡,甚至于社会各界亦参与,并努力使其生活化。
2.2 日式极简在很多场合,那些轮廓简洁干净、配色素雅的设计统统被称为“极简主义风格”,这可以说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错误,结果是阻碍了大众对设计独特个性美的欣赏。
“极简主义风格(contracted creed)”来自于二十世纪中期的一场减少主义运动,由密斯·凡德罗那句人尽皆知的名言“less is more”发展而来。
它推崇简洁的几何构成所传达出的美感,反对一切哗众取宠的装饰,以致达到与装饰主义风格相对的另一种极端的形式主义。
这种趋势在20世纪中后期受到了批判,认为其“干枯乏味、没有人情味,缺少人文关怀”。
而日本设计师将极简风格拆解,将日本传统的神道教和佛教所理解的境界融合在产品中,诞生了属于日本且在全世界风靡的日本简约工业设计风格。
要说到日式极简风格就不能不提到无印良品,要说无印良品就不得不提到原研哉。
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
产品类别以日常用品为主。
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
产品类别从铅笔、笔记本、食品到厨房的基本用具都有。
图5 成都太古里无印良品店来源:百度图片图6 无印良品店内设计来源:百度图片无印良品成立于1980年,一开始由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和日本分销社当时的领军人堤清二创立。
原来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制造流程的彻底简化创造一批极其简单、低价的产品。
2002年,田中一光去世后,原研哉接任了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至今。
原研哉作为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及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他认为“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图7 原研哉设计的收纳夹来源:百度图片图8 原研哉设计的笔记本来源:百度图片关于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在原研哉的《Designing Design》用了“Nothing,Yet Everything”来概括。
我引用他的一段话来阐述Muji的设计理念,“目前,充斥我们生活环境的产品似乎落入两大类,特殊的、昂贵的与普通的、便宜的。
第一组东西的竞争在于突出与否,通过使用新兴材料、眩目的外观及稀缺性提高品牌价值,拓展出一个追捧人群,以高价为荣。
第二组则由尽可能低廉的产品构成,通过大规模生产、最简单化的生产流程,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诞生。
”,“无印良品哪个都不属于。
无印良品搜寻最宽容的材料、生产方式与形式,从'简单'中诞生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和美学。
而且我们省掉了任何被我们发现是不必要的生产程序,经过详细调研,我们也引入了丰富多彩的材料与处理技术。
无印良品带来的不是最低价的产品,而是自然的低成本的富足与好选择但非昂贵的范围。
”,“无印良品理念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性'和'普遍性'。
”原研哉提到的“再设计”的概念,无印良品可以说是“再设计”理念很好的诠释。
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说的“不是‘这个好',而是‘这样就好’。
”2.3 侘寂美学侘び·寂び这是两个词,分别表达了不同的含义。
而这两重含义结合起来,便成为了日本的独有美学。
侘び的原意是简陋,在禅宗中安于简陋被认为是一种美德。
而战国时代的茶道家千利休,创造了侘び茶,便把这种精神与茶道追求的美学结合了起来,就是所谓:麁相。
麁相的日文原意是外表粗糙,内在完美,与中国的传统美学“秀外慧中”相对,讲究的是“陋外慧中”。
这体现在茶道上的精神就是:不刻意追求饮茶的地点、环境、摆设,茶器是否华丽、圆润、亮丽,是否由名家制作等等,仅仅追求一点,便是品茶时的“清静之心”。
由此可见,侘び追求的是一种无需繁华,不要装饰,直指本源的精神。
寂び这个词,直接看上去,便理解了“寂静”的意思,但这词在日语中还有其他的含义。
寂び的发音是Sabi,除了写做“寂”,也可写做“錆”,这两个词在古语中是共通的,意思是“旧化,生锈”。
字的原义固然是来自于中文,但在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影响下,以及能乐的推动下,寂び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从老旧的物体的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的一种震撼的美。
这种美感与侘び的相似点在于,都在强调一种“不依托于外在”的美。
侘寂的含义是: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
图9 侘寂美学的石灯来源:百度图片图10 侘寂美学的神社来源:百度图片一般而言,日本美学所追求的是黯然之美,也就是非直接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侘寂的美学意识就是黯然、枯寂,也就是无法圆满具足,退而求其次地以粗糙,哀美之姿传达其意识。
所以在日本的器物设计上,宁愿以雾面的表现处理取代亮面;宁愿以手工的手渍替代人工的光滑;宁愿以裸露的处理过程取代完美的精密缝制,也因而观察许多日本设计师的作品,都可以呈现上述的特点。
图11 侘寂美学的矮柜设计来源:百度图片图12 侘寂美学的桌椅设计来源:百度图片3 结语工业设计以物质的形式来表达生活的理念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它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和审美的需求,它还需要承担和建筑、书本一样的使命——传承,工业设计作品需要烙印自己民族文化内涵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或大气、或雅致、或淡雅,但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设计这一步上,我国的工业设计已经落后发达国家很多,这或许是人们的脚步太匆忙,太需要追到前面的人影,但是匆匆前进中忽略了寺庙的钟声、湖水的潺潺和湖畔杨柳的呢喃,所以慢下来,听一听自然的声音,慢慢感受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
这时,真正的中国设计就会满地开花吧。
参考文献:[1]岱牧黎. 侘寂生活与设计[J]. 中国西部, 2014, (18).[2]陶云. 日本工业设计崛起的若干因素[J].美与时代月刊,2004,(8):49-50.[3]苏惠聪. 传统与现代并行——谈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特点[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2):59-60. DOI:10.3969/j.issn.1009-2374.2009.12.033. [4]金鑫, 李纶, 包金珠. 日本传统美学观与现代工业设计[J]. 中国市场, 2011, (19):41-42. DOI:10.3969/j.issn.1005-6432.2011.1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