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学习目标是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珍贵的教科书》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
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
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
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
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
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向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投下了一颗炸弹。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
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
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
2023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授课课件

我做过把水杯倒 过来不让水流出 来的实验。
证明是什么 不让水从倒 过来的水杯 里流出来。
我推测过。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放飞蜜蜂后作者做了什 么推测?他是依据什么来推测的?结果证实了什么?
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做了一个实验。放飞蜜蜂后,他根据放飞 的路程,当时风大导致蜜蜂飞得很低的情 况,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实验 结果证实蜜蜂的确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尝试概述实验结论,填写课后练习第一题图表中的 “实验结论”。
蜜蜂确确实实具有 辨认方向的能力。
你从“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 解释的本能。”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用“不是……而是 ……”这组关联词语,表达 自己对实验结果的思考,语 言严谨、客观。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研读课文,了解实验目的和结论 默读课文思考:法布尔要做什么实验?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法布尔要做的实验 是看看蜜蜂有没有 辨认方向的能力。
他听说蜜蜂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想知道这 是不是真的,所以要 做这个实验。
读句子“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 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说说你从 “听说”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 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资料袋。
点拨:首先要认真阅读,继而记忆重点词句。如,法布 尔是哪国人?是干什么的?本文选自什么作品?这部作 品有什么特点?法布尔的名言有什么?
小结:
当法布尔听女儿说两只蜜蜂两点 四十分飞回蜂窝时,他就开始思 考了,他联系放飞蜜蜂的时间, 判断出两只小蜜蜂飞回来用了大 约三刻钟。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精美课件

品读释疑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做了 一个证实蜜蜂是否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的实验的事情。
首先,通过课后资料袋或查阅法布尔的资料,了解法布尔的 基本情况。然后,默读课文,弄清法布尔做这项实验的原因及整 个实验的过程。研读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及内心的 想法,感受其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最后,借助课 后的图表,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重点学习把实验的过 程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蜜蜂 辨认 阻力 跨步 包括 检查 沿途 陌生 听说 能力 将近 迷失 尽管 记忆 本能 准确 无误 确实
课堂小结
填一填。 这篇课文通过写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是否有
辨认方向 的能力,通过试验,得知蜜蜂的这个能力不是 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靠 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
蜜蜂找不到家。
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实验的过程。 先在自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
在纸袋里。然后让“小女儿”守在蜂窝旁,自己带着蜜 蜂走到四公里外的地方,在它们身上做白色标记,把它 们放飞。第二天检查蜂窝,检查蜜蜂是否飞回来了,了 解飞回的蜜蜂的数量。
过渡句
“推测”一词表现了作 者善于思考的品质。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法布 尔为什么想做实验?
“听说”一词用得好,突出作者不
实验目的 轻信盲从、讲求实证的工作态度。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 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实验。
“无论……总是……”是表示条件关 系的复句,表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非
常强。
自由读第2-7自然段,想一想:法 布尔是怎样做实验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4课《蜜蜂》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部编版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蜜蜂》同步练习一、基础题(共6题;共32分)1.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tang dìng shíbài fǎng wán j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组词语论________ 辨________ 准________ 组________轮________ 辩________ 推________ 阻________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尽管……但……不是……而是……无论……都……①蜜蜂________飞到哪里,________可以回到原处。
②蜜蜂靠的________超常的记忆力,________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③________蜜蜂逆风而飞,离家两公里多路,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4.我能根据课文《蜜蜂》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
________我叫小女儿守在蜂窝旁,自己走出二里多,多放飞蜜蜂。
________我在蜜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________蜜蜂四面飞散,我一边沿途观察,一边猜测思考。
________我在自家花园蜂窝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5.按课文《蜜蜂》内容填空。
《蜜蜂》这一篇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科学态度和________的科学作风。
6.修改病句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6分)7.读语段,完成练习。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她的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冲着我喊道_____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_____它们在2点40分的时候到达窝里_____还带来了满身的花粉_____(1)在这段话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14《蜜蜂》教案

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课本、标注笔、典中点,拿出你们的激情和坐姿,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口号是:学好语文!我最棒!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示意图的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实验的过程。(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2.默读课文,能用示意图的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实验的过程。(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朗读比较中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并积累语言。(重点)
3.学习作者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难点)
重点
第一课时:默读课文,能用示意图的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实验的过程。(重点)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8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三、导入
谈话导入:你对蜜蜂了解多少?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她笔下的蜜蜂吧!
四、乐学乐享
1.分享作者法布尔
2.分享会认的字
大概、逆风、超长
3.分享多音字
闷men(四声)愁闷
men(一声)闷热
4.分享词语
蜜蜂:昆虫,体表有很密的绒毛,前翅比后翅大,雄蜂触角较长,蜂王和工蜂有毒刺,能蜇人。成群居住。工蜂能采花粉酿蜜,帮助某些植物传粉。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检阅

14.检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队员们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2、体会关键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3、学习在阅读中通过人物心理的变化,去体会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关键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2、学习在阅读中通过人物心理的变化,去体会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一起读课题。
1、现在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鸦雀无声情不自禁检阅羡慕隆重盛大2、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答略)3、说得真好,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他的儿童队员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掌声,大家是怎样称赞他的?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师板书)二、走进故事1、为什么他们能赢得观众如此的称赞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你想说什么呢?(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2、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
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3.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
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三、继续故事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2.现在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的思维导图

课文作者 课文生字 课文词语 课文结构 主要内容 拓展延伸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 日),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蜜(mì) 蜂(fēnɡ) 辨(biàn ) 阻(zǔ) 跨(kuà ) 括(kuò ) 检(jiǎn ) 查(chá ) 确(què ) 误(wù) 途(tú) 陌(mò)
蜜蜂、听说、辨认、能力、公里、记号、几乎、阻力、花粉、 将近、包括、亲眼、检查、迷失、准确、尽管、沿途、陌生、 景物、确实、记忆、本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能力。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实验的结论。
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 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 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

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第一课漂雏耀搔痒颊冬换牵欣雀跃吐唤奔累钻第二课唧横漾倦痕谱演俊翅凑泼斜掠纹荡倦痕符奏第三课榆略呈吼吱奉浸莹稍混浴使呈浑唇奉润串尝与设第四课苔扣扉滨闲齿苍苔扣墙胜滨闲紫第五课锈冻镜泡宽匆跨犁溢僵仍枣院冻绕宽匆拖枯泛沟眠第六课鳞嵌撒睁睛蚂蚁搬泳逗雁略钓汪撒第七课绽惯皱顷需搞估推律淡惯梢郑需研估推著第八课羞促迅速供给较棉厌丁竞货恰柿曲促迅速供棉讨厌丁匆货第九课弃证避免闷触阻劣括检查富凭弃证扔免闷拥阻劣环括沿第十课矿缠博纠介绍籍阅获吨订矿妻攻纠临迈介阅吨寿订岩第十一课眯惑丹颤泪倾逢挽胳歪眯透淋丹递混浊泪第十二课巡逻抹焦叼猎巡逻躺鸦抹富焦叼饿食第十三课橡箱压元祝愉翼朴纯桃驶茂压元祝甜掏朴纯洁悦第十四课剧烦叙角虽玫瑰泣励株媚铃烦练叙虽罗肃适励卷振夹第十五课牌违惩私顾雹缩旅喊吓违私顾吼瓦恼凉斧第十六课锣傅孙瞪羡慕舔碎糖脆划巧孙稀捏托恨钢凭猛猜第十七课碌削鞭撒咕锅喷舒柔削甩嫩捧篮摘锅喷饱乏第十八课蕊陈趴陈喂碎麻挺封第十九课谅诱缸疼顿偷请谅躲叔诱虾疼顿第二十课椅刷抄嗓啸隆爆延移炮刷抄席捆炸轰染叨第二十一课壁横岭侧峰庐缘第二十二课鹰粪酸灌摩窝残粪颗肥壮趣帽刺抚第二十三课遭侵鲁寂悬莫赢欧侵顽凶隐绵丧蜘蛛功稍第二十四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第二十五课揉殿茅逐丘谊腔案胖朗茅丘翁姓谊浪挡航第二十六课茵砰芽吟溜滚枪筒窗芽袋晃楚棍劲微第二十七课裙焰蜡烛碗填叉圣诞帝饥尸赤街股挣纱苹叉圣眨饥尸第二十八课罚嫉妒姊沼泽嘲卑澈晰溪膀腿挤漠泽牧婆碰梦第二十九课塞婚妇克据皇族乞疯迫餐梁标妇匠克优犹皇乞迫修标第三十课构栋桦茸描绘雕幻竖砖构浮描绘享幻竖铜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检阅》教学设计
后山乡中心完小宋仕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沉默、俱乐部、截肢”等词语。
2、在朗读练习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以及残疾儿童的自尊自强积极的人生态度。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初步感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课文
1.欣赏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出示课件: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
介绍背景知识:2009年10月1日,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几十万军民参加庆典,中央领导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
提问:——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呢?(场面庄严、盛大、隆重,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
(1)引: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
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
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是激动、幸福的时刻。
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呢?(队伍中有一位拄拐的队员,随机理解“截肢”)。
(2)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让我们走进课文《检阅》,去用心体会那份感动吧!(出示课题:14、检阅)(理解意思)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学课文:(自学要求)
A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B思考:这是一次怎样检阅?有哪些队伍参加了这次检阅?
2.读准生字字音,认读词语:
(1)(课件出示)我会认:俱拄伍洪纠
(2)(课件出示)我会读:博莱克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观众纠正俱乐部主席台鸦雀无声情不自禁(注意颜色不同的字)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这是一次怎样检阅?
(课件出示)10自然段,抓住“盛大、隆重”,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盛大。
B、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的队伍有些什么人?(课件出示:步兵、炮兵、青年队员、儿童队员)
二、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1.出示重点句,引导质疑
(1)在这些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人?(儿童队员)。
成千上万的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把最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有人说——有人说——(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2)引导发现: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3)质疑过渡:难道只有儿童队员的队伍最整齐吗?
让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用心去体验,他“棒”在何处?(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自信,又那么精神。
) 2.走进博莱克
(1)课件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介绍给大家?
(2)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呢?点拨:此时此刻,他忘记了自己——他也忘记了自己——他只记得自己——
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3)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资料补充: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规定的周年纪念日。
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
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我国家的国庆节。
)
A.同学们,为了这次检阅,为了能否让截了肢的博莱克参加此次活动,所有的队员们都犯愁了,他们商量-------(课件出示:劝他不去?-----------谁跟他说呢?)
这些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大家都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不妨我们帮帮他们吧!先来看看我们国家是如何对待残疾人的?我们国家在1991年5月15日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第三条中讲到(从课件出示内容)
B.了解了残疾人保障法,同学们说一说,该让博莱克去吗?(该去)就在大家没有注意的情况下,队长发话了(课件出示)
C.过渡:从你们的读书中,我想到此时的队长是多么的关爱、同情博莱克,我也敢大胆的想象他们国家也有这样的法律来保障残疾人。
同学们,请看清楚,博莱克不是普通的队员,他的左腿——(已经截肢),必须靠——(拄拐走路),现在却和全队——(保持一致)。
,你能想象博莱克在训练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我看到他的头都流出了很多汗;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
”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
D.小结过渡: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色的成绩。
——再读(课件出示)12自然段。
(4)出示特写画面,引导写话:
(出示课件)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同队伍保持一致。
你们看,他高扬的头,他挺起的胸脯,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5)指导感情朗读
自信、坚强的博莱克真让我们佩服,让我们再次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生齐读。
(掌声送给他)
(6)朗读深化
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们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人们由衷地赞叹——(课件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一次发出了由衷地赞叹——(课件出示:这些小伙子真棒!)
是的,我们感受到博莱克的自信和坚强,更感受到了儿童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与尊重。
让我们也把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总结:
这次成功的检阅,既检阅了儿童队员的队列,还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中,你也会碰到无数检阅,也会碰到像博莱克那样的人,老师希望你们能像这些儿童队员一样,懂得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也希望你们能像博莱克那样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四、课外练笔,延续情感。
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检阅前后的一切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于是,他拿起笔,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14、检阅
博莱克儿童队员
自信坚强关爱尊重
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