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课后习题答案_刘家祺

合集下载

智慧树答案分离工程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分离工程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下列操作中,不属于平衡分离过程的是()答案:加热2.下列分离过程中属于机械分离过程的是()答案:离心分离3.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答案:膜分离4.下列分离过程中只利用了物质媒介的平衡分离过程是()答案:吸收5.平衡分离过程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答案:组成不同6.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答案: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7.设计变量数就是()答案: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之差第二章1.平衡常数计算式在()条件下成立。

答案: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理想溶液2.气液相平衡常数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答案:易挥发3.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答案:露点4.计算溶液泡点时,若,则说明()答案:温度偏高5.进行等温闪蒸时,当满足()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答案:;6.当物系处于泡点、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答案:气液两相7.闪蒸过程成立的条件是闪蒸温度T()答案:大于闪蒸条件下物料的泡点温度,且小于闪蒸条件下物料的露点温度第三章1.多组分精馏过程,下列有关最小理论级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与进料组成及进料状态均无关2.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为饱和汽相时,萃取剂的加入位置是()答案:塔顶几个级以下加入3.关于均相恒沸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答案:部分汽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答案: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答案:压力6.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

答案:正常生产稳定过程7.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最小理论板数时,式中相对挥发度应为()。

答案: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8.萃取精馏过程,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进料。

答案: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9.对于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最低恒沸物,则较纯组分的产品应该从()得到。

分离工程习题解答

分离工程习题解答

[例2-3]求含正丁烷(1)0.15、正戊烷(2)0.4、和正已烷(3)0.45(摩尔分数)之烃类混合物在0.2MPa 压力下的泡点温度。

B. 露点温度a. 解:因各组分都是烷烃,所以汽、液相均可看成理想溶液, K i 只取决于温度和压力。

如计算要求不高,可使用烃类的 p -T -K 图(见图 2-1)。

假设 T = 5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2.5 0.375 正戊烷 0.40 0.76 0.304 正已烷 0.45 0.28 0.126说明所设温度偏低,选正丁烷为K G ,95.0805.076.03==∑=i G y K K 。

查p-t-k 图t 为58.7, 再设 T = 58.7℃,重复上述计算得故泡点温度为 58.7℃。

解:B. 露点温度, 假设 T = 80℃, p =0.2MPa ,查图求 K i , 组分 xi Ki yi/Ki=xi 正丁烷 0.15 4.2 0.036 正戊烷 0.40 1.6 0.25正已烷 0.45 0.65 0.6921978.0≠=∑=∑∴iii K y x选正戊烷为参考组分,则56.1978.06.14=⨯=∑⨯=i G x K K由56.14=K ,查图2-1a 得t=78℃K 1=4,K 2=1.56, K 3=0.6,1053.175.0267.00375.0≈=++=∑=∑∴iii K y x 故混合物在78℃。

[例2-7]进料流率为 1000kmol/ h 的轻烃混合物,其组成为:丙烷 (1)30% ;正丁烷 (2)10% ;正戊烷 (3)15% ;正已烷 (4)45%( 摩尔 ) 。

求在 50 ℃和 200kPa 条件下闪蒸的汽、液相组成及流率。

解:该物系为轻烃混合物,可按理想溶液处理。

由给定的 T 和 p ,从 p - T - K 图查 K i ,再采用上述顺序解法求解。

2012分离工程习题解答及思考题

2012分离工程习题解答及思考题
组分 CH4 C2H4 C2H6 C3H6 di 0.52 24.9 8.83 8.70 bi 0.0 0.0 0.0 0.0
xD ,i = d i / D
xB ,i = bi / B
0.0113 0.5412 0.1919 0.1891
0.00 0.00 0.00 0.00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4-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5-
第二部分: 1) 组分 Xf i Xd i Xb i 丙烯 0.7811 0.997 0.05 丙烷 0.2105 0.003 0.914 异丁烷 0.0084 / 0.037
对丙烯物料衡算: FXf i = DXd i + BXbi 100×0.7811 = 0.997×D + (100-D) ×0.05 解得:D = 77.2 mol B = F – D =22.8 mol
=
lg(
0.997 0.914 × ) 0.003 0.05 = 76块 lg1.12184
4)求实际回流比(R)
理论板数不变:N = 96 块
吉利兰关联式(2 −140) 已知:Rm , N , N m ⎯⎯⎯⎯⎯⎯⎯ → R = 25
5)能耗
V2 ( R2 + 1) D2 (24.53 + 1) × 77.2 = = = 1.195 V1 ( R1 + 1) D1 (20.3 + 1) × 77.4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1-
第一章 多组分精馏
1、欲分离苯(1) 、甲苯(2)和二甲苯(3)的三元混合物,精馏塔的进料、塔顶产品和塔 底产品的组成如下: 组分 塔顶产品 塔底产品 进料 塔于常压下操作。试求: (1)塔顶分凝器和塔釜温度。 (2)若进料温度为 92oC,确定进料相态。 假设液相服从拉乌尔定律,汽相可作为理想气体。三个组分的蒸汽压分别用下列各式计算: 苯 0.995 0.005 0.600 甲苯 0.005 0.744 0.300 二甲苯 0 0.251 0.100

分离工程施工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分离工程施工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1、说明分离过程与分离工程的区别?答:分离过程:是生产过程中将混合物转变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相对纯净的物质的操作;分离工程:是研究化工及其它相关过程中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分离过程中分离设备的共性规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际分离因子与固有分离因子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答:前者是根据实际产品组成而计算,后者是根据平衡组成而计算。

两者之间的差别用级效率来表示。

错误:固有分离因子与分离操作过程无关3、怎样用分离因子判断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答:分离因子的大小与1相差越远,越容易分离;反之越难分离。

4、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

通常,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量媒介(ESA)方法。

5、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哪两类?答:平衡分离过程:采用平衡级(理论板)作为处理手段,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即达到相平衡时,原料中各组分在两个相中的不同分配,并将其它影响参数均归纳于级效率之中,如蒸发、结晶、精馏和萃取过程等。

大多数扩散分离过程是不互溶的两相趋于平衡的过程。

速率分离过程:通过某种介质,在压力、温度、组成、电势或其它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传递速率的差别来操作,而把其它影响参数都归纳于阻力之中。

如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

通常,速率控制过程所得到的产品,如果令其互相混合,就会完全互溶。

8对乙苯和三种二甲苯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进行选择。

(1)列出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有关性质:沸点、熔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偏心因子、偶极矩等,利用哪些性质的差别进行该二元物系的分离是最好的?(2)为什么使用精馏方法分离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是不适宜的?(3)为什么工业上选择熔融结晶和吸附分离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1)熔点、偶极矩(2)沸点接近,相对挥发度太小(3)凝固点、偶极矩相差较大,故可采用熔融结晶、吸附法进行分离。

分离工程答案.doc

分离工程答案.doc

30.吸收蒸出31.全回32.双向传33.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 34.稀35.增36.吸收蒸出y N+l,i 、 Ki N,i 22.塔顶釜两块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分离剂、混合过程2.分离因子、固有分离因子3.混合过程、分离剂4.分离因子、理想分离因子5.气液相平衡、板效率6. 气液传质分离、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7. £火涅泊,£7^ Y1、物料平衡和相平衡8.萃取剂回收段 9.小1O.A = —.难易程度 11.塔顶釜两块板 12. 用蒸魅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馅塔13.组成、泡露点方程 14. L = AV 15.设计、操作 16.分配组分 17_2W+U > 该组分的最大浓度 18.乃..、自身挟带Kj TV,/ ,侦 i19. L = AV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脚,pS i2O./f yMy-^ 21.S ,=VK/L 、V = SL 23. 1个、单向传质24. 三组分物系中,XA 与x s 的比值与共沸物中组分A 与组分B 的相对量一样、 CtAB,CtSB25.分配组分 26.大10K 27.贫气吸收 28.热量衡算、简捷计算 37. 溶质由气相溶于液相,Pi>Pi*,yi>y ;、38.清晰分割、非清晰分割39.进料热培、热量衡算41.组成的改变、相平衡方程42.塔釜43.衡摩尔流44.对非理想溶液出现不收敛,不归一,计算易发散45.多股进料、侧线采出、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46.逐板计算、矩阵法、松弛法47.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48.不稳定态、稳定态、时间间隔、物料变化49.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50.理论板数、级效率51.级效率52.分离要求高、最困难53.系统、过程54.可逆55.大于56.溶解能力、扩散能力57.表面吸附、膜的选择渗透作用58.膜分离、吸附分离59.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60.5埃、小于5埃61、机械分离、传质分离62、平衡分离过程、速率控制过程63、能量、物质64、过滤、离心分离65、膜分离、渗透66、吸收、萃取67、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68、组成69、修正的70、Y1P10/Y2P20 71、化学位72、逸度73、修正的74、露点议程75、16、17、小78、大79、泡点80、降低落81、气液两相82、过冷液相83、过热气相84、气相85、Ni=Nv-Nc86、固定设计变量、可调设计变量87、可调28、越少89、越多90、不变91、正92、大33、负94、增大95、底96、顶99、顶100、难97、P20、P10101、易98、底102、有利不利104、有利105、反比正比107、正比108> 可逆109、最后110、最后111、先分离多层113、单层114、强115不强116、距床层入口的距离117、吸附剂中吸附质的浓度118、吸附剂119、时间120、流出物中吸附剂的浓度121、流出物122、镜面对称相似关系第二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d.21、c 22、a23、a 24、b25、d.26、b27、a28、a29、c30、a.31、a32、c.33、d.34、c.35、a.36、d37、b.38、b.39、b.40、d.41、d.42、d.43、d.44、b.45、c.46、d.47、d.48、d.49、d.50、a.51、c.52、b.53、a.54、c.55、b.56、b.57、c.58、a.59、a.60、c.61、d.62、d.63、b.64、b.65 >a.66、c.67、a.68、d.69、d. 70、c.71、c.72、d.73、d.74、b.75、d.76、c.77、c.。

分离工程习题解答-推荐下载

分离工程习题解答-推荐下载

df ( Ψ )/ d ( Ψ ) 4.631
1.891
1.32

(1)
(2)

(5)核实


因 Ψ 值不能再精确,故结果已满意。
kmol/h
(3) 一烃类混合物含甲烷 5%(mol),乙烷 10%,丙烷 30%及异丁烷 55%,试求混合物在
25℃时的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
解 1:因为各组分都是烷烃,所以汽、液相均可以看成理想溶液, Ki 值只取决于温度和压
kmol/h
f(Ψ) 0.8785
0.329
0.066
0.00173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分离工程习题完整答案

分离工程习题完整答案

第一部分 填空题非常全的一份复习题, 各个方面都到了。

1.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固有分离因子)。

3. 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4. 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

5. 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6.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7.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1,1 ∑∑iK i z i z i K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9.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10. 吸收因子为( A=L/KV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11. 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塔顶釜两块板 )合成的。

12.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13.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14. 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L = A V )。

15.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16.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17. 吸收过程在塔釜的(i N x i K iN y ,,1≥+ ),它决定了吸收液的(该组分的最大浓度)。

18. 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ix i K i y ,0,1≤ ),它决定了吸收剂中(自身挟带)。

19. ?限度为(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L = A V ),在(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i N x i K iN y ,,1≥+,ix i K i y ,0,1≤ )。

生物分离工程部分习题和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部分习题和答案

2 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答:生物技术的主要目标产物是生物物质的高效生产,而分离纯化是生物产品工程的重要环节,而且分离工程的质量往往决定整个生物加工过程的成败,因此,生物分离纯化过程在生物技术中极为重要。

3 分离效率评价的主要标准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ppt)答:根据分离目的的不同,评价分离效率主要有3个标准:以浓缩为目的:目标产物浓缩程度(浓缩率m)以纯度为目的:目标产物最终纯度(分离因子a)以收率为目的:产品收得率(%)5 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ppt)答:<1>、目标产物性质及其共存杂质的特性 <2>、充分考虑目标产物商业价值<3>、考虑生物加工过程自身规模 <4>、采用步骤次序相对合理<5>、尽可能采用最少步骤 <6>、产品稳定性与物性<7>、产品规格与型式 <8>、生产过程中废水等排放6 下游加工过程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方面?(ppt)答: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一解释名词凝聚剂:让不稳定的胶体微粒(或者凝结过程中形成的微粒)聚合在一起形成集合体的过程中所投加的试剂的统称。

过滤:利用多孔介质(如滤布、微孔膜、致密膜)截流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行液固分离的过程。

离心:在离心力作用下,利用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差达到沉降分离目的。

细胞破碎: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包含体:指细胞或细菌中高表达的蛋白质(也可以汇同其他细胞成分)聚集而成的不溶性颗粒。

二简答题1 为什么要进行发酵液的预处理?常用处理方法有哪几种?答:提高过滤速度与过滤质量改变发酵液性质(黏度↓、颗粒 、颗粒稳定性↓) 去除部分杂质使产物转入到易处理的相中(通常是液相)方法:加热、调节、pH、凝聚、絮凝2 凝集与絮凝过程有何区别?如何将两者结合使用?常用的絮凝剂有哪些?答:凝集:在中性盐作用下,由于双电层排斥电位降低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温度为368K,取对二甲苯为相对组分。计算相对挥发度的:
; ;
组分i
苯(1)
甲苯(2)
对二甲苯(3)
0.50
0.25
0.25
1.000
5.807
2.353
1.000
2.9035
0.5883
0.2500
3.7418
0.7760
0.1572
0.0668
1.0000
解2:
(1)平衡常数法。假设为完全理想系。设t=95℃
组分
流率,mol/h

200
甲烷
200

50
甲苯
10
解:以氢为1,甲烷为2,苯为3,甲苯为4。
总进料量为F=460kmol/h,
, , ,
又K1=80,K2=10,K3=0.01,K4=0.004
由式(2-72)试差可得:Ψ=0.87,
由式(2-68)计算得:
y1=0.4988,y2=0.4924,y3=0.008,y4=0.0008;V=400.2mol/h。
1.某原料气组成如下:
组分CH4C2H6C3H8i-C4H10n-C4H10i-C5H12n-C5H12n-C6H14
y0(摩尔分率) 0.7650.045 0.0350.0250.0450.0150.0250.045
先拟用不挥发的烃类液体为吸收剂在板式塔吸收塔中进行吸收,平均吸收温度为38℃,压力为1.013Mpa,如果要求将i-C4H10回收90%。试求:
被吸收量
塔顶尾气
数量
组成
CH4
76.5
17.4
0.032
0.032
2.448
74.05
0.923
C2H6
4.5
3.75
0.148
0.148
0.668
3.834
0.048
C3H8
3.5
1.3
0.426
0.426
1.491
2.009
0.025
i-C4H10
2.5
0.56
0.99
0.90
2.250
0.250
; =1.0008
; =1.3110
P= =1.0008 0.9487 91.0284+1.3110 0.0513 119.2439
=95.0692 kPa
设T为340K
则A=1.7884-4.25 10-3 340=0.3434
; =64.7695 kPa
; =84.8458 kPa
由 ;
解得: =0.8931 =1-0.8931=0.1069
(1)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的最小液气比。
(2)操作液气比为组小液气比的1.1倍时,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理论板数。
(3)各组分的吸收分率和离塔尾气的组成。
(4)求塔底的吸收液量
解:(1)最小液气比的计算:
在最小液气比下N=∞,A关= 关=0.0.85
=0.56 0.85=0.476
(2)理论板数的计算:
0.003
n-C4H10
4.5
0.4
1.386
0.99
4.455
0.045
0.0006
i-C5H12
1.5
0.18
3.08
1.00
1.500
0.0
0.0
n-C5H12
2.5
0.144
3.85
1.00
2.500
0.0
0.0
n-C6H14
4.5
0.056
9.9
1.00
4.500
0.0
0.0
合计
100.0
解2:由题意知,i-C4H10为关键组分
由P=1.013Mpa,t平=38℃
查得K关=0.56 (P-T-K图)
(1)在最小液气比下N=∞,A关=中关=0.9
=0.56 0.9=0.504
(2) =1.1 0.504=0.5544
所以理论板数为
(3)它组分吸收率公式 ,
计算结果如下:
组分
进料量
相平衡常数Ki
c+44 = 47
Nau3+1+1+2 = 7
Nvu= 54
设计变量:回流比,馏出液流率。
第二章
4.一液体混合物的组成为:苯0.50;甲苯0.25;对二甲苯0.25(摩尔分率)。分别用平衡常数法和相对挥发度法计算该物系在100kPa式的平衡温度和汽相组成。假设为完全理想系。
解1:
(1)平衡常数法:
设T=368K
3.816
0.047
C3H8
3.5
1.3
0.439
0.436
1.526
1.974
0.025
i-C4H10
2.5
0.56
1.02
0.85
2.125
0.375
0.0047
n-C4H10
4.5
0.4
1.428
0.95
4.275
0.225
0.0028
i-C5H12
1.5
0.18
3.17
1.00
1.500
0.0
泡点温度计算得:TB=86℃。
露点温度计算得:TD=100℃。
⑵由式(2-76)求T的初值为93℃,查图求KI
组分
正己烷
正庚烷
正辛烷
zi
0.45
0.25
0.30
Ki
1.92
0.88
0.41
0.2836
-0.0319
-0.2511
所以闪蒸温度为93℃。
由式(2-77)、(2-68)计算得:
xC6=0.308,xC7=0.266,xC8=0.426
; =1.0039
; =1.3151
P= =1.0039 0.8931 64.7695+1.3151 0.1069 84.8458
=69.9992 kPa
设T为352K
则A=1.7884-4.25 10-3 352=0.2924
; =97.2143 kPa
; =127.3473 kPa
由 ;
=0.9617 =1-0.9617=0.0383
0.0
n-C5H12
2.5
0.144
3.97
1.00
2.500
0.0
0.0
n-C6H14
4.5
0.056
10.2
1.00
4.500
0.0
0.0
合计
100.0
-
-
-
19.810
80.190
(4)塔底的吸收量
塔内气体平均流率: Kmol/h
塔内液体平均流率:
而 ,即100+ =80.37+
联立求解得 =61.33Kmol/h. =41.70Kmol/h
- = = =0.1235
设T为56℃

=83815.2 =71759.3
- = = =0.1553
当 - =0.1553时求得 =0.30 =1.1099 =0.9500
=
=75627.8Pa 101.3kPa
14.某1、2两组分构成二元系,活度系数方程为 , ,端值常数与温度的关系:A=1.7884-4.25 10-3T (T,K)
安托尼方程( :Pa;T:K)
氯仿:
甲醇:
解:设T为53.5℃

=76990.1 =64595.6
由 , =
= =0.06788
= =1.2852
=
==Leabharlann =- = = =0.1755
求得 =0.32 =1.2092 =0.8971
=
=69195.98Pa 101.3kPa
设T为60℃

=95721.9 =84599.9
苯: ;
甲苯: ;
对二甲苯: ;

选苯为参考组分: ;解得T2=94.61℃


=0.6281 =0.2665
故泡点温度为94.61℃,且 ;

(2)相对挥发度法
设t=95℃,同上求得 =1.569, =0.6358, =0.2702
, ,
故泡点温度为95℃,且 ;

11.组成为60%(mol)苯,25%甲苯和15%对二甲苯的100kmol液体混合物,在101.3kPa和100℃下闪蒸。试计算液体和气体产物的量和组成。假设该物系为理想溶液。用安托尼方程计算蒸气压。
独立方程数Nc:物料衡算式C个,热量衡算式1个,共C+1个
设计变量数Ni=Nv-Ni=2C+4-(C+1)=C+3
固定设计变量Nx:有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有0
11.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
(1) 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
(2)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量需要规定?
解:在373K下
苯:
甲苯:
对二甲苯:
计算混合组分的泡点TBTB=364.076K
计算混合组分的露点TDTD=377.83K
此时:x1=0.38,x2=0.3135,x3=0.3074,L=74.77kmol;
y1=0.6726,y2=0.2285,y3=0.0968,V=25.23kmol。
12.用图中所示系统冷却反应器出来的物料,并从较重烃中分离轻质气体。计算离开闪蒸罐的蒸汽组成和流率。从反应器出来的物料温度811K,组成如下表。闪蒸罐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K值:氢-80;甲烷-10;苯-0.01;甲苯-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